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淑卿
Hsu, Shu-Ching
論文名稱: 母職經驗與學習:圍棋棋士的母親伴兒習藝歷程之探析
Motherhood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A Learning Process Analysis of Go Players’ Accompanying Mothers during the Apprenticeship of their Children
指導教授: 林美和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9
中文關鍵詞: 圍棋母職母職經驗親職壓力習藝歷程質性研究
英文關鍵詞: Go, motherhood, motherhood experience, parental pressure, apprenticeship process, qualitative researc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51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係採質性研究,以六位圍棋棋士母親為研究對象,藉深度訪談及相關文件蒐集,探究棋士母親在伴兒習藝歷程中母職經驗的內涵,據以了解圍棋棋士母親在棋士不同棋力階段中,母職角色的介入、相關資源的尋求以及母職經驗的建構歷程,並進而探討其所遇壓力、困境及因應策略。研究結果如下﹕
    入門至級位階段是棋士母親伴兒逐夢的開始。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採陪聽等待,以掌握學習狀況;將課程轉換淺白辭彙,以協助學習;慎選啟蒙老師,以奠定根基。於情感性母職,則為延續興趣而有不在意輸贏的態度、且為孩子進行手足競逐心理的引導。於實質性母職,則為開發孩子潛能,於社區發起圍棋班的設立。
    業餘低中段階段是母子同行、漸入佳境的尋夢之旅。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著重營造習棋環境、且實地陪伴練棋。於情感性母職,則注重輸棋時心理支持、獲獎時與親友分享快樂。於實質性母職,則積極與棋友家長訊息交流、並提供棋士經濟支持。
    業餘中高段階段是挫折、喜悅交相試鍊的築夢歷程。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提供學校課業指導,或篩選對手、協助邀局。於情感性母職,是為孩子紓解壓力、提供心理支持。於實質性母職,則協助報名、參與棋賽,並訂閱圍棋雜誌、支應比賽及習棋費用。
    職業入段階段棋士母親終究不悔辛苦的伴兒圓夢。棋士母親於教育性母職,係為孩子課業輔導與實驗操作、且為之建立正確觀念與態度。於情感性母職,是為孩子提供正向支持與激勵、且棋士母親樂在伴兒成長歷程中。於實質性母職,則予以生活照顧、擔任往返接送的司機角色。
    在伴兒習藝歷程中,棋士母親身負圍棋的勝負壓力、時間緊縮的壓力、家人歧見的壓力、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壓力,以及多重角色擠壓的壓力。於重重壓力中,棋士母親又歷經孩子習棋的低潮瓶頸階段,本身亦陷入徬徨矛盾、圍棋學業難以抉擇的困境;此外,尚有陪伴棋賽與家務衝突的困境,以及家人無法達成共識的困境。然而,若棋士年齡小、專注力與自信心夠,且本身擁有高度興趣,再輔以良好的天資與穩定的心理素質,則自我學習驅力較強且發展空間較大,於此,棋士母親的壓力會消減許多。
    個人資源層面,之於陪伴棋賽的壓力,棋士母親會採離開現場、閱讀書報、專注工作、尋求宗教慰藉等方式紓壓;之於孩子棋局的挫敗,棋士母親會自我認知改變,以重整心緒;此外,個人經濟獨立、擬定生涯規劃,亦可降低棋士母親的心理壓力。社會支持層面,自配偶、家人、親屬、朋友、師長或圍棋組織等均為棋士母親提供支持的重要來源;尋求外在系統支持,將可成功紓解棋士母親之親職壓力。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分別對棋士母親、家庭、學校與政府教育主管機關,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This study, taking six Go players’ mothers as the subjects,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procedures. By the approach of in-depth interviews and collecting related documents, the study is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motherhood experience of Go players during the apprenticeship of the children. It is to understand the role of motherhood intervention and related resourc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otherhood experience, and thus to explore the pressure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Go skill progress.
    From the beginner level to the first rank is the beginning of the dream for the mothers accompanying their children. In educa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attends class with their children in order to grasp the learning situation, as well as assist learning. To find a good instructor in order to lay their foundation. In emo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advises her children not to care about the results of the games, and guides them into positive competition between siblings. On substantive motherhood, for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her children, the mother organized Go classes in the community.
    In the lower to middle stage of the amateur career, with the accompany of mother, the journey of fulfilling their dream is getting better.In terms of educa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creates a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Go and accompanies the children in practical training . In the emo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spiritually supports when the children lose in Go games and shares their happiness with relatives and friends with when they win. On substantive motherhood, the mother exchanges information with fellow Go players’ parents and provides financial support.
    In the middle to high stage of the amateur, both frustration and joy experienced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dreams. In educa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provides guidance for schoolwork, selecting the opponents, and invites other players for games. In emo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helps children to relieve stress and provides mental support. On substantive motherhood, the mother helps application, participates in tournaments, and subscribes Go magazines, and pays for the games and learning classes.
    When the child reaches the professional rank in Go, despite all the hardship in accompanying her child to strive for the dream, the mother never regrets. In educa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provides academic tutoring and strategy experiments, and cultivates correct concept and attitude to Go. In emotional motherhood, the mother provides support and encourages their children, and enjoys their growth in the companion course. On substantive motherhood, the mother provides care, as the shuttle driver’s role.
    During the period of apprenticeship, accompany mothers of a Go player bear the pressure of the outcome of Go games, the pressure of time constraints, different opinions in the family, mainstream values of society, and the extrusion pressure of multiple roles. The mothers may face a dilemma of choosing between chess and schoolwork. In addition, there are conflicts between Go game accompanying and housework, and the plight of family members were unable to reach consensus.
    If the Go player is young with great concentration and self-confidence and has a high degree of interest, supplemented by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talent and stability, and a strong driving force of self-learning, the player will have more room to develop and the pressure of the mother will be much lower.
    In the aspect of personal resources, instead of bearing the pressure of Go game, the mother would be away from the scene to read books, newspapers, focus at work, and seek for religious consolation to alleviate pressure. When the child is frustrated in a game, the mother will adjust her concepts to restructure state of mind. In addition, individual economic independ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areer planning can reduce the mother's mental stress. In the aspect of social support, spouses, family members, relatives, friends, teachers or Go organizations are important support for mothers. Seeking external support will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relieve the mother's parenting pressure.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researchers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Go players' mothers, families, schools and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as well as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Ⅰ 表次……………………………………………………… Ⅲ 圖次……………………………………………………… Ⅳ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12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1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7 第一節 經驗學習的意涵與理論 ………………… 17 第二節 影響圍棋棋士棋藝發展因素與相關研究 34 第三節 母職的內涵及其相關研究 ……………… 49 第四節 母職相關議題 …………………………… 72 第五節 圍棋議題與相關研究 …………………… 9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107 第一節 研究方法之選擇 ………………………… 107 第二節 研究工具 ………………………………… 110 第三節 研究程序 ………………………………… 118 第四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 ………………………… 122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 ………………………… 128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132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 135 第一節 圍棋棋士母親的母職圖像 ……………… 136 第二節 圍棋棋士母親伴兒習藝歷程 …………… 153 第三節 圍棋棋士母親的母職壓力與因應 ……… 194 第四節 圍棋棋士母親的學習與改變 …………… 21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23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235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244 第三節 研究者反思 ……………………………… 252 參考文獻………………………………………………… 257 中文部分…………………………………………… 257 英文部分…………………………………………… 277 附錄……………………………………………………… 283 附錄一 訪談大綱 ……………………………… 283 附錄二 訪談邀請函……………………………… 286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 ……………………………… 287 附錄四 訪談檢核函……………………………… 288 附錄五 訪談日誌 ………………………………… 289

    一、中文部分
    大韓圍棋協會(2009)。圍棋的教育功效:圍棋教育對兒童智力及性格的影響。圍棋天地,5,103-108。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08)。教體藝司函2001(7號)﹕關於在學校開展圍棋、國際象棋、象棋三項棋類活動通知。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www.chessinchina.net/html/qijingxuexiao.htm
    日本產經新聞(2007年5月17日)。日本職業棋士國小推廣圍棋教育。 教育部電子報,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140.111.34.116/e9617_epaper/windows.aspx?windows_sn=209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師大書苑。
    王文科、潘裕豐、李偉俊、蔣勇南、于曉平、蔡桂芳、李乙明、王小萍(2009)。繁花盛開,成才之作:其他特殊才能資優教育的實踐。資優教育研究,9(2),145-177。
    王永樂(2008)。基於UCT之九路電腦圍棋程式Happy GO的設計與實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克先(1987)。學習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王耘、陶沙、李玲(1999)。家庭環境對母親撫養行為的影響。心理發展與教育,4,17-21。
    王彩鸝(2007年3月29日)。周俊勳的媽還教出三個北一女。聯合新聞網,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62563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新北市:威仕曼。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靖惠(2005)。Peter Jarvis經驗學習之探討。社教雙月刊,8,29-37。
    王叢桂(2000)。華人父母職責信念:以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探索性研究。社會科學學報(香港),18,57-83。
    王叢桂(2004)。父母職責信念與工作價值觀。應用心理研究,22,201-216。
    司徒崇(2006)。縱橫古今話圍棋。歷史月刊,222,4-7。
    甘玉霜(2005)。屏東地區外籍母親親職角色知覺與親職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井敏珠(1992)。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因應策略、社會支持與生活滿意度之關係(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石文南(2007年3月23日)。紅面小棋王曾是國小勵志教材。聯合新聞網,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62059
    曲連冰、楊猛(2009)。成人經驗學習評估新探。繼續教育研究,2,20-21。
    朱仲康(2004)。圍棋棋譜之棋型資訊檢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朱怡慧(2007)。擺盪在教職與母職之間—從角色期望看國小女性教師之母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朱柔若(譯)(2009)。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新北市:揚智。
    朱紘君(2006)。電腦圍棋資料庫之設計與應用及Jimmy佈局系統的改進(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江聲久、李金龍(2006)。圍棋文化的素質教育價值芻議。體育文化導刊,8,67-69。
    江櫻嬌(1997)。紅面棋王周俊勳的故事。載於南一書局編輯部(主編),國小六上國語課本(17課)。台南市:南一。
    任文香(1995)。幼兒母親母職壓力、因應策略與親子關係滿意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汪俐君(2003)。學前身心障礙子女母親親職壓力與社會支持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辛方興、王家同(2007)。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教養方式關係的研究。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1,1982-1985。
    何宇傑(2004)。有效率的圍棋棋譜資料庫索引結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何湘雲(2008年8月4日)。下圍棋練右腦。童星少兒圍棋網,2011年3月1日,取自http://www.sewq.com/news/html/?453.html
    吳永怡(2009)。音樂才能優異學生家庭教養對其音樂成就影響之初探研究-以東部地區為例。特殊教育中心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11,79-100。
    吳育楷(2006)。國民中小學資賦優異班學童父母教養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新北市:桂冠。
    吳明燁(1998)。母親就業對於父母角色分工的影響──以育有青少年子女的家庭為例。社會文化學報,6,113-146。
    吳武典(1997)。教育改革與資優教育。資優教育季刊,63,1-7。
    吳武典(2003)。多元智能與學校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10,20-40。
    吳怡慧(2008)。中年女性教師子女教養行為研究─母職與教職之經驗滲透與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亭儀(2010)。以Kolb經驗學習圈進行國民小學高關懷學生小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吳美賢(2002)。國小資優學生生態環境系統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茹燕、陳若琳(2010)。母親的性別平權態度、母親對父親教養的鼓勵與父親教養參與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67-92。
    吳清源(1998)。二十一世紀圍棋下法。新竹市:理藝。
    吳祥鳳、郭素珍、鍾聿琳(2007)。學生接受經驗學習圈的體驗與經歷。健康管理學刊,5(1),37-48。
    吳道愉(譯)(2000)。教出資優孩子的秘訣 (原作者:James Reed Campbell)。台北市:心理。
    呂寶靜(2002)。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呂寶靜、陳景寧(1997)。女性家屬照顧者的處境與褔利建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57-92)。台北市:女書。
    李文儀、林秀姿、林曉雲(2007年10月21日)。圍棋高手納運動績優生可甄試入學。自由時報電子報,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7/new/oct/21/today-
    fo9.htm
    李仰欽(2005)。母職枷鎖:受暴婦女於受助過程中經驗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李佑堂(2003)。應用Patricia Tree做為圍棋棋形辨識處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佳音(2002)。職業婦女母職實踐與其參與婦女教育課程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李昌鎬(2008)。李昌鎬詰碁123:死活。新竹市:理藝。
    李珍炘(2004)。以Suffix Tree進行圍棋棋型搜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國弘(2004)。圍棋棋串攻殺系統的實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李莉(2005)。論圍棋文化與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8(3),17-19。
    李錫津(2002)。從體驗中有效學習。九十一年度國小學生暑期體驗營書面成果專輯。台北市:長安國民小學。
    杜宜展、李鴻章(2008)。母職角色與母職守門關係之研究。幼兒教育,292,25-47。
    沈君山(2006)。人生的汽油和機油—沈君山教授談如何立定人生的方向。2011年2月12日,取自http://www.hanshenggifts.com/front/bin/ptlist.phtml?Category=100144
    宋鴻燕(2000)。新世代父母教養觀。應用心理研究,7,30-34。
    位中閣(2011年2月24日)。樸文圭父親為兒學棋喪命,聶衛平:他有大將之風。新民晚報,2011年5月1日,取自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0864/2011/02/24/1042s3163224.htm
    周政緯(2007)。一個以UCT為基礎的圍棋程式之設計與實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林文瑛(2000)。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價值的問題還是思考的問題。中等教育,51(6),112-123。
    林天祐(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玉英(2010)。「缺角的甜蜜家庭」—成年未婚單親媽媽母職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林玉祥(2006)。電腦圍棋中考慮使用損劫之打劫策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26)。台北市:女書。
    林欣靜(2008)。黑白爭競:台灣棋士群像。台灣光華雜誌,33(2), 30-33。
    林映君(譯)(2006)。如何儘早發現孩子的天分(原作者:Thomas von Krafft and Dr. Edwin Semke)。台北市:奧林。
    林美和(2006)。性別平等與婦女教育權益。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第六章,頁177-241)。台北市:五南。
    林英喆(2003)。翁明顯的圍棋與企業經營之道-臺灣企業家喜下圍棋。歷史月刊,189,90-95。
    林英喆(2008年1月12日)。臺灣圍棋發展的關鍵人物:應昌期。民生電子報,2011年2月14日,取自http://n.yam.com/msnews /mkarticle.php?article=20080112000205
    林英喆、陳宛茜、梁玉芳(2006年5月2日)。張栩逐棋聖乾爹三句話相贈。聯合報,名人對談。2011年4月26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32682
    林梅琴(2005)。國小資優生其父母管教方式、A 型行為與生活適應之研究-以五位資優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林惠雅(1995)。父母教養上和子女行為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72,41-47。
    林惠雅(1999)。母親信念、教養目標和教養行為之探討—內涵意義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143-180。
    林惠雅(2000)。母親與幼兒互動中之教養行為分析。應用心理研究,6,75-96。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29。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6,125-151。
    林耀盛、李仁宏、吳英璋(2006)。雙親教養態度、家庭功能與青少年憂鬱傾向關係探討。臨床心理學刊,3(1),35-45。
    武桂英、張國棟、蕢翊紅、沈文雅、鈕鷹(1991)。不同家庭環境對兒童智力和行為的影響。中國心理衛生雜誌,5,212-215 +239。
    花敬凱(譯)(2007)。啟迪資優-如何開發孩子的潛能(原作者:Barbara Clark)。台北市:心理。
    邱育芳(1995)。婦女社區參與和現代母職的實踐:以主婦聯盟的社區運動為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邱敏文(2009)。母職實踐—一位鄉鎮地區勞工階級自閉症兒母親的心/辛/欣路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邱敏芝(2009)。母職家╱枷╱佳鎖?高學歷職業婦女的母職圖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邱瓊慧(2010)。健康母職、快樂媽媽-愛家人也要愛自己。醫療品質雜誌,4(3),31-33。
    范情(1996)。當代社會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179-214)。台北市:女書。
    俞彥娟(2005)。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20,1-40。
    施足珠(2008)。雲林縣婦女母職角色知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姜漢儀(2004)。游移在飛翔與駐足之間:現代未婚女性的母職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大學,台北市。
    柯麗卿(2004a)。資優生父母的特殊需求。屏師特殊教育,8,72-79。
    柯麗卿(2004b)。國中資優生獨立研究與學習風格的關係及獨立研究學習成效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柯麗卿(2007)。談資優生父母親職教育的需求與辦理方式。屏師特殊教育,15,18-26。
    洪珮婷(2001)。過動兒的母親壓力與因應策略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洪榮正(2004)。職業婦女親職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洪寶蓮(1987)。國中學生個人與環境因素對其學習行為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洪蘭(2004)。學圍棋的孩子有智慧。黑白世界彩色人生(頁7-10)。台北市:時報。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胡夢鯨(2001)。成人高峰學習的理念與實施。成人教育,59,12-19。
    南山中學圍棋專班(2009)。南山中學圍棋專班課程架構。南山中學圍棋專班網站。2011年3月1日,取自http://ftp.nssh.ntpc.edu.tw/weigi/t8/02002.html
    唐先梅(1996)。家事分工與家庭生命週期。載於當前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學術研究論文集(頁57-88)。中壢市:中央大學。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研究,4,131-173。
    夏雨(2008)。韓國棋院最新調查數據韓國成年圍棋人口為766萬人。愛五子棋網,2011年6月4日,取自http://www.iwzq.com/ShowPost.asp?ThreadID=4361
    孫蓉萍(2010)。張栩:勝利是從10%開始累積。今周刊,702,64-68。
    涂筱姍(2006)。「資優生手足」手足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台北市。
    袁美蓮(2006)。學齡期兒童母親親職壓力與婚姻品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徐平(2008)。圍棋活動對兒童注意力、意志力和創造力的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
    徐平(2009)。圍棋活動對兒童注意力的影響。心理科學,32(2), 364-367。
    徐平(2010)。圍棋活動的教育功效探析。科技信息,20,88-89。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nselm Strauss and Juliet Corbin)。台北市:巨流。
    徐美惠(1983)。子女心目中母親職分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教育學院輔導學系學報,6,29-51。
    徐偉庭(2009)。圍棋運動參與者多元智慧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徐偉庭、周宏室、陳文長(2009)。由多元智慧剖析圍棋運動之智慧運作與教育功能。成大體育學刊,41(2),59-72。
    徐偉庭、林信良(2010)。多元智慧觀點論圍棋運動之肢體動覺智慧內涵。中華體育季刊,24(1),130-137。
    徐雪真(2006)。母親與祖母對「幼兒自主性」教養信念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徐國棟(2004)。圍棋棋譜棋型比對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東華大學,花蓮縣。
    翁明顯(2003)。應用在人生的四度空間遊戲。載於天生棋才—張栩的故事(頁17-19)。台北市:平安。
    翁翠萍(2007年3月23日)。教育部將表揚周俊勳,研訂奇才學生知識課程。大紀元電子報,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7/3/23/n1655916.htm
    馬西屏(2001)。圍棋風雲錄。新竹市:理藝。
    馬西屏(2003)。天生棋才—張栩的故事。台北市:平安。
    高淑清(2000)。雙薪家庭:角色分擔的開始。載於中華民國教育學會(主編),家庭教育學(頁131-154)。台北市:師大書苑。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
    高淑清、廖昭銘(2004)。父母親職經驗之現象詮釋:以家有青春期子女為例之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4,117-145。
    高廣孚(1987)。杜威教育思想。台北市:水牛。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常偉、李仁熙、周偉(2008)。圍棋教學對青少年情商(EQ)發展和圍棋學習效果的研究。山東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3(3),149-150。
    張士彥(2006年12月29日)。日本圍棋女流冠軍謝依旻返鄉,感謝東森獎學金資助。2011年5月2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6/12/29/545-2034095.htm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社會學(原作者:Nancy J. Chodorow)。台北市:群學。
    張育禎(2008)。國中生之經驗學習歷程與科技問題解決能力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春興 (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倖瑞(2009)。中國圍棋思想之文化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張晉芬、黃玟娟(1997)。兩性分工觀念下婚育對女性就業的影響:清官要管家務事。載於劉毓秀(主編),女性、國家、照顧工作(頁227-252)。台北市:女書。
    張栩(2009)。張栩詰棋選。太原市:書海。
    張筱琪(2005)。家長教養態度對音樂資優班兒童音樂學習影響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錦弘(2007年3月31日)。周俊勳旋風,圍棋列資優。聯合新聞網,2011年3月1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62812
    張瀞文 (1997)。女性的母職:社會學觀點的批判分析。社教雙月刊,77,20-25。
    張瀞文(1999)。參與讀書會之成年女性其母職角色認同與轉換歷程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張鐘文(2009)。國小資優生與其家長、手足互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教育部(2006)。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8)。資優教育白皮書。台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9)。特殊教育法。台北市:作者。
    曹俊萳(2009)。網路圍棋參與者參與動機與休閒效益、網路圍棋成癮相關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台中市。
    曹錦慧(2009)。音樂資優生的家庭環境影響因素之探究。全國藝術教育親師聯盟,2011年5月2日,取自http://blog.yam.com/melodywood/article/23654481
    莊永佳(1998)。台灣女性之母職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 學,嘉義縣。
    莊雪芳(2004)。台中市母親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許常德(2010)。母愛真可怕?: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媽媽都不是專業的教育者,但卻很用力的教育著孩子。台北市:三采。
    許雅卿、黃文三(2007年5月)。高雄縣市護理人員母職角色信念與教養方式之關係研究。「社會變遷下的幼兒教育與照顧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正修科技大學。
    許雅惠、李鴻章、曾火城、許文宗、鄭瓊月、謝義勇(2006)。幼兒社會學。台北市:五南。
    許靖敏(2002)。發展遲緩兒童母職經驗與體制之探討:以女性主義觀點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許饒和(2006)。優良的棋士性格—意志力與心智能力的提昇。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 /Richard 40810-8888/article?mid=480
    許饒和(2007a)。堅毅不拔的少年黃翊祖:棋士成長之道。棋道圍棋月刊,142,36-37。
    許饒和(2007b)。圍棋教育中的心法與技法─周俊勳勇奪世界冠軍的啟示(上)。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saigo.com.tw/page6.php?viewnum=22
    許饒和(2007c)。圍棋教育五得─周俊勳勇得世界冠軍的啟示(下)。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saigo.com.tw/page6.php?viewnum=23
    許饒和(2008a)。忘身於圍棋的迷人世界發揚韓尚勳精神。棋道圍棋月刊,153,50-51。
    許饒和(2008b)。從獨思到對話:漫談圍棋研究會。棋道圍棋月刊,160,64-65。
    許饒和(2008c)。用心打譜、享受打譜。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saigo.com.tw/page6.php?viewnum=60
    郭芳妙(1996)。美國中小學服務學習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士文(2006)。傳承圍棋文化藝術培養大學生思想素質。六盤水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1),17-18。
    陳文彬(2003)。一個實用的線上圍棋計分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陳文鋕(1998)。電腦圍棋詰棋程式搜尋技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陳永安(2007)。圍棋參與者消費行為與休閒效益之研究-以大學及高中圍棋社社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市:五南。
    陳如山(1998)。另一種學習-新範型學習。教育研究資訊,6(1), 1-19。
    陳宗逸(1995)。家庭背景、教師行為、制握信念與國小學童創造思
    考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宛茜(2007年3月26日)。棋王周俊勳的心願打敗世界第一。聯合新聞網,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 people/storypage.jsp?f_ART_ID=62203
    陳東久(2009)。論圍棋文化對構建和諧社會的作用。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6(3),332-334。
    陳思穎(2002)。已婚國中女教師親職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秋瑩(1991)。台北市已婚婦女的角色壓力,社會支持與憂鬱及焦慮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台北市。
    陳建豪(2010年8月)。張栩從10%開始累積勝利。遠見雜誌,290,2011年3月18日,取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aspx?go=cover&ser=16445
    陳彥瑋(2006)。談心流理論對資優教育的啟示。資優教育季刊,101,1-9。
    陳昭吟(2002)。音樂班家長管教方式與兒童音樂學習成就之相關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陳昭儀(1993)。聰穎的孩子、智慧的父母。資優教育季刊,48,16-20。
    陳昭儀(2003)。創意人物研究之回顧與探析。資優教育季刊,87,27-40。
    陳昭儀(2008)。傑出音樂家生涯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113-132。
    陳盈文(2006)。接受東西方教育的父母對其子女的教養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市。
    陳英豪(2004年10月)。國小資賦優異兒童父母教養態度、自我概念與問題解決能力之相關研究。「九十三學年度師範校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陳啟(譯)(2003)。曹薰鉉佈局技巧,第五卷(原作者:曹薰鉉)。新竹市:理藝。
    陳啟、楊玉虹(譯)(2002)。曹薰鉉棋力自測(高級上下冊)(原作者:曹薰鉉)。新竹市:理藝。
    陳雪雲(2000)。經驗、自我與學習。社會教育學刊,29,57-92。
    陳惠娟、郭丁熒 (1998)。「母職」概念的內涵之探討-女性主義觀點。教育研究集刊,7(41),73-101。
    陳憲輝(譯)(1997)。圍棋講義中級篇(原作者:加納嘉德)。新竹市:理藝。
    陳憲輝(2004年1月14日)。不要輸在起跑點(一)關鍵在年齡。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Gu9PBK.RSE_32DFsTKV1P1g-/article?mid=60
    陳靜雁(2003)。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內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陳靜雯(2004)。母職鬆綁之後的女性情誼-以台中縣一個媽媽土風舞班的成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台北市。
    曾政清(2005)。不同「國中盃數學競試」參賽經驗學生在學習特質、學習環境與成就表現差異之追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曾憲政、戴淑芬(2003)。二十一世紀家庭教育的新課題及其推動策略。國家政策季刊,2(3),103-124。
    游淑芬(1993)。母親親職壓力與兒童社會行為關係之研究─一般兒童和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的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士傑(2002)。電腦圍棋打劫的策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黃天才(2006)。林海峰圍棋之路。台北市:聯經。
    黃光國(1995)。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市:心理
    黃和林(2007)。圍棋活動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寧波教育學院學報,3,39-49。
    黃和林、孔克勤、胡瑜(2006)。圍棋活動對小學生智力與學習的影響研究。心理科學,29(4),852-856。
    黃怡瑾(2001)。「私」領域中的女性困境:生育、教養與照顧工作之分工。臺南師院學報,34,341-365。
    黃怡瑾(2002)。雙薪家庭中男性參與親職主觀經驗之探究。臺南師院學報,35,313-337。
    黃明月(2000)。成人經驗學習理論之探討。社會教育學刊,29,35-56。
    黃信誠(2003)。家庭教育資本與學生學習態度之研究—居住嘉義偏 遠地區與一般地區國中生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俐婷(2009)。家有學齡前幼童母親在教養環境中母職的建構歷程-社會工作的視角(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黃迺毓(2003)。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家庭教育法。學前教育,25(12),84-85。
    黃淑屏(2007)。高雄市國小高年級資優班女生生涯成熟及其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淑玲(1996)。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7-70)。台北市:女書。
    黃淑玲(2008)。撥雲見日-家有青少年新移民女性之母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59,2-11。
    黃富順(2002)。成人的經驗學習。載於黃富順(主編),成人學習(頁265-291)。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黃儀娟(2000)。跨文化母職倫理與教養態度之質性研究-以移居美國之台裔女性知識份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曉紅(2009)。一顆萌芽中的棋籽:圍棋學習潛能優異學生圍棋學習之路(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黃曉紅、蔡桂芳(2010)。以圍棋為例談特殊才能優異兒童的培育。 南屏特殊教育,1,91-100。
    楊天然(2008)。探討學校圍棋的教育作用。考試周刊,25,148。
    楊立(2008)。圍棋教學對兒童自我意識的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上海体育學院,上海市。
    楊佑家(2004)。科學的圍棋入門。台北市:量子先進。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5)。問題本位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歷程。中原學報,33(2),215-235。
    楊清順(2004)。中部地區國小舞蹈班學生生態環境系統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啟正(2007)。兒童才藝消費者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圍棋專業教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中壢市。
    楊惠君(譯)(2004)。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原作者:S.B. Merriam and R.S.Caffarella)。台北市:商周。
    楊惠芳(2007年12月22日)。圍棋運動績優,納入甄審甄試升學項 目。國語日報社電子報,2011年4月28日,取自http://www.mdnkids.com/info/news/content.asp?Serial_NO=53915
    溫健蠶(1997)。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葉基(2007年3月23日)。解開黑白心結,開啟彩色人生。中國時報,人物側寫。2011年3月2日,取自http://www.jcps.kh.edu.tw/~share/zow/zow.html
    詹令后(2009)。嘉義地區已婚婦女性別角色態度與母職信念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昭銘(2002)。家有青少年的父母親職生活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廖瑞銘(主編)(1987)。圍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15冊,188頁)。台北市:丹青圖書。
    管家琪(2008)。林海峰的故事。台北市:文經社。
    翟宗悌(2005)。一個身兼數職的母親的早晨:母職生活經驗分析。婦研縱橫,74,98-102。
    趙章留、王樹華(2007)。母親教養方式與青少年合作的關係。心理發展與教育,3,37-43。
    齊小俠(2000)。圍棋兩論荒謬論和熱愛論。棋藝雜誌,9,30-31。
    鄭至慧(1996)。存在主義女性主義。載於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71-104)。台北市:女書。
    鄭忍嬌(1989)。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自我狀態、適應方式對身心健康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鄭麗娟(2004)。長子女入小學之之親職經驗(未出版之碩士論j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7-130。
    劉慈惠(1999)。幼兒母親對中國傳統教養與現代教養的認知。新竹師院學報,12,311-345。
    劉錦安(2005)。圍棋樂。日新警察半年刊,4,193-194。
    劉駱生、劉幽燕(2009)。無師自通學圍棋。新北市:品冠。
    劉麗珠(2009)。特殊才能學生的發現與輔導之行動研究-以學校本位管理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歐用生(1989)。質的研究。台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2)。快樂學習或安樂死?體驗學習的批判教育學意涵。課程與教學季刊,5(4),107-124。
    歐陽儀 (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歐鎮寬(2003)。臺北市公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學生服務學習的參與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潘台成(2004)。黑白世界彩色人生。台北市:時報。
    潘玉鳳(2003)。親子關係團體之父母教養與互動歷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心理。
    潘淑滿(2005)。臺灣母職圖像。女學學誌,20,41-90。
    潘彩蓮(1989)。資優父母難為。資優教育季刊,32,8-10。
    潘寧、陳彩雲(2007)。圍棋小魔女。台北市:旗林。
    潘慧玲(1999)。Belenky等人的女性知識論。發表於臺灣師大教育系性別與教育論壇。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
    滕石生(2009)。學習圍棋對創新意識培養。科技資訊,13,226。
    蔡玉瑟、張妤婷、曾俊峰(2006)。國小舞蹈班資優生的生態環境系統與父母教養方式之關係研究。特殊教育現在與未來,115-130。
    蔡松瑜(2003)。國中生父母親教養知覺、家庭生活適應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蔡典謨(2008)。協助孩子出類拔萃—台灣、美國傑出學生實例。台北市:心理。
    蔡素琴(2009a)。女性主義母職理論的發展與演變。諮商與輔導,284,24-29。
    蔡素琴(2009b)。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於親子衝突歷程中母職經驗之敘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素琴、廖鳳池(2009)。從女性主義觀點解讀親子衝突歷程中的母職經驗—以一位家有青少年子女的母親為例。諮商與輔導學報,20, 85-126。
    蔡崇建(1989)。您的孩子資優嗎?台北市:時報。
    蔡麗玲(1998)。母職作為女性主義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盧智芳(2007)。讓腦筋靈光的思考習慣。Cheers雜誌,81。2011年6月4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oolong1001/4536556
    賴永大(2008)。唐代弈棋文化探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台中市。
    賴佳菁(2010)。圍棋特殊才能優異學生發展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佳菁、李國義(2007)。一位圍棋棋手棋藝發展的家庭支持歷程之 探析。資優教育研究,7(1),49-70。
    賴佳菁、楊惠琴、許瑛巧(2007)。一位國中資優生其父親之親職歷 程。育達學院學報,13,183-204。
    賴怡霖(2007)。離異單親母親之母職經驗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賴坤弘(2001)。多元智能融入模式教學對國語低成就學童學習方式、學習成就與學習動機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台南市。
    賴玲惠(2008)。母親教養風格、幼兒自主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賴曉蘭、張星潔(2010)。讓圍棋成為拓展課程。學園,3,29-30。
    蕭鈞育(2003)。中部地區國中音樂資優生生涯決定與升學選擇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龍柏安(2011年12月4日)。張栩父親:父母應開發孩子潛能。中央社,2011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2.cna.com.tw/ShowNews/Detail.aspx?pNewsID=201112040137&pType0=aEDU&pTypeSel=0
    戴耘(2007)。圍棋心理學。中國大陸:書海天地。
    戴嘉伸(2005)。多媒體式圍棋教學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繆妙坊譯(1999)。犧牲不是美德:孩子不需要過度犧牲的母親(原作者:Carin Rubenstein)。台北市:遠流。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299-333。
    謝雅苓(2010)。臺北縣、市國中生覺知父母教養方式與心理資本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台北市。
    謝智謀(2003)。另類學習方式—經驗教育。教師天地,127,6-13。
    謝智謀,王怡婷(譯)(2003)。 體驗教育:帶領內省指導手冊。台北市:幼獅。
    簡志娟(1996)。影響父母教養方式之因素--生態系統理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簡茂發(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63-86。
    顏士淨(1998)。電腦圍棋程式Jimmy 5.0之設計與製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羅一中(2003)。華人母親的人際義務-以罕見疾病兒童的家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羅仲耘(2005)。圍棋外勢評估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羅芙蓉(1987)。國小資優與普通兒童父母教導方式與學習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研究—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私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35-72。
    羅寶鳳(1993)。成年婦女生涯轉變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羅寶鳳、白亦方(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課程與教學,5(4),89-106。
    嚴礽麒(2005)。九路電腦圍棋程式GoKing的設計與製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蘆朝霞(2005)。中學生父母教養方式、自我價值感與學業成績的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山西大學,山西省。
    蘇育琪(2008)。封面故事。天下雜誌,400。
    蘇芊玲(1998)。我的母職實踐。台北市:女書。
    蘇尚云(2002)。幼兒圍棋與潛能開發。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7(4),177-178。
    蘇芳儀(2010)。台東縣國中美術資優班父母管教方式與美術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蘇建文(1986)。兒童心目中父母職分之調查研究。心理與教育,2,87-109。
    顧燕翎(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

    二、英文部分
    Abidin, R. R. (1990).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The stresses of parenting.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19(4), 298-301.
    Allen, S. M. & Hawkins, A. J. (1999). Maternal gatekeeper: Mother’a beliefs and behaviors that inhibit greater father involverment in family work.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61, 199-212.
    Arbuckle, T. Y., Pushkar, D., Chaikelson, J., & Andres, D. (1999). Coping and control processes : Do they contribut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health in order adults? Canadian Journal on Aging, 18, 285-312.
    Argyris, C. & Schön, D.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Baker, J.A., Bridger, R.,& Evans, K.(1998). Models of Underachieviment among Gifted Preadolescents: The Role of Personal, Family, and School Factors. Gifted Child Quarterly, 42 (1), 5-15.
    Barnard, K. E., & Solchany, J. E. (2002). Mothering. In M. H. Bornstein (Ed.),Handbook of parenting: Vol.3. Being and becoming a parent, 2nd ed., 3-25. Mahwah, NJ: Erlbaum.
    Barrows, H.S., Robyn, M., & Tamblyn, R.M.(1980).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 New York: Springer.
    Belenky, M., Clinchy, B., Golderberg, N., & Tarule, J.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Basic Books.
    Belsky, J.(1984). The determinants of parenting:A process model. Child Development, 55, 83-96.
    Bilali, M., McLeod, P., & Gobet, F. (2007). Personality profiles of young chess players.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2 (6), 901- 910.
    Bloom, B. S. (1985). Developing talent in young people. New York : Ballantine.
    Carandang, M. L. A.(1992). Family Dynamics of the Gifted. Gifte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8(2), 117-120.
    Chan, D. W. (200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of Chinese gifted students in Hong Kong: Perspectives from students,parents, teachers,and peers. Roeper Review,27 (1), 7.
    Clark, B. (1979). Growing up gifted. Columbus : Bell & Howell Company.
    Colangelo, N., & Dettmann, D. F. (1983).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parents and families of gifted children. Exceptional Children, 5, 20–27.
    Coleman, J.C.,& Hendry, L. (1990).The Nature of Adolescence, 2nd ed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ote, R. Linda ,& Bornstein,H. Mar(2004).Mothers’perceptions of their own and their spouses’parenting styles in cultures of origin, Acculturating cultures, and cultures of destination. Child Development, 75(1),221-235.
    Crosbie, J.,& Kelly, G.(1994). Effects of imposed postfeedback delays in programmed instru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27 (3),483-491.
    Csikszentmihalyi, M. (1975).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 The experience of play in work and gam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e Luccie, M. F. (1995). Mothers as gatekeepers: A model of maternal mediators of father involvement.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6, 115-131.
    Deutsch, F. M. (2001). Equally shared parenting.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0, 25–28.
    DeVries, A. R.,& Webb, J. T.(1988).Parents of gifted:A special population with special needs. The Illinois Council for the Gifted, 7, 36-39.
    Duvall, E. M.(1977). 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 Philadelphia: J. B. Lippincott.
    Dwairy, M. (2004). Parenting Styles and Mental Health of Arab Gifted Adolescents.Gifted Child Quarterly, 48, 275-286.
    Ferree, M.M.(1990). Beyond separate spheres:Feminism and family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2, 866-884.
    Friedman, R. C., & Gallagher, T. (1991). The family with a gifted child. In M. J. Fine (Ed.), Collaboration with parents of exceptional children (pp.257-273). Brandon, VT : Clinical Psychology Publishing.
    Galinsky, E. (1987). The six stages of parenthood.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Gobet, F., & Campitelli, G. (2007). The role of domain-specific practice, handedness, and starting age in ch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3 (1), 159-172.
    Gobet, F., Campitelli, G., & Waters, A. J.(2002). Rise of human intelligence:Comments on Howard(1999). Intelligence, 30(4), 303-311.
    Gottlieb, Benjamin H.,& Pancer, S. Mark(1988).Social networks and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In Gerald Y. Michaels & Wendy A.Goldberg(Ed.). The transition to parenthood : Current and reseach.New York,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bner, R. H., Stern, E., & Neubauer, A. C. (2006).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hess expertise: A psychometric investigation. Acta Psychologica, 124 (3), 398- 420.
    Gross, R.(1991). Peak Learning. N.Y.:Jeremy P.Tarcher ∕ Putnam.
    Henderson, L. W., Lee, V. E., & Birdsall, W. C. (1993). Attitudes towards employment of mothers of preschoolers: Implications for child care. Child and Youth Care Forum, 22, 23-42.
    Howard, R. W. (2005). Objective evidence of rising population ability: A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longitudinal chess data.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8 (2), 347-363.
    Jarvis, P., Holford, J.,& Griffin, C.(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London, England: Kogan Page.
    Kelly, E. J.(1985). The personality of chessplay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49 (3),282-284.
    Kenny, D. A. (1994). 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A social relations analysis.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Kitchens, H. E. (1975). Effect of parent involvement on the academic success of Junior high student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36 (11),7325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76-10, 843, 97)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Englewood Cliffs, NJ: Cambridge.
    Kolb, D. A.(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Kwok, S., & Wong, D. (2000). Mental health of parents with young children in Hong Kong:the roles of parenting stress and parenting self-efficacy.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 2000(5),57-65.
    Lam, D.(1999). Parenting stress and anger:the Hong Kong experience. Child and Family Social Work,4, 337-346.
    Lazarus, R.S.,&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Springer Pub.Co.
    LeMaster, E.E.(1957). Parenthood as crisis.Marriage and Family Living, 19, 352-355.
    Lewin, K. (2009). Kurt Lewin : Groups, 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Action Research. Retrieved May 1, 2011, from http://www.infed.org/thinkers/et-lewin.htm
    Maccoby, E. E.(1984).Soci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al change. Child Development, 55, 317-328.
    McBride, B. A., Brown, G. L., Bost, K. K., Shin, N.,Vaughn, B.,& Korth, B.(2005). Paternal identity, maternal gatekeeping, and father involvement. Family Relations, 54, 360-372.
    McBride, B. A., & Rane, T. R. (1997). Role identity, role investment, and paternal involvement: Implications for parenting programs for men.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2, 173-197.
    McBride, B. A., & Rane, T. R.(1998). Parenting alliance as a predictor father involvem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Family Relations, 47, 229-236.
    McCubbin, M. A. (1995). The typology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A family stress model.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10, 31-36.
    Mulsow, M., Caldera, Y. M.,Pursley, M., Reifman, A., & Huston, A. C. (2002). Multilevel factors influencing maternal stress during the first three years. Journal of Marriage & the Family, 64 (4), 944-956.
    Ozer, E. M. (1995). The impact of childcare responsibility and self- Efficacy on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professional working mother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19, 315-334.
    Piaget, J. (1964).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Vol.2, pp.176- 186.
    Piaget, J.(1970).The place of the sciences of man in the system of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Pleck, J. H., & Masciadrelli, B. P.(2004). Paternal involvement by U.S. residential fathers: Levels,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In M. E. Lamb (Ed.). The role of 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4th ed., pp.222- 271). New York:Wiley.
    Revans, R.(1980). New techniques for action learning. London: Blond & Briggs.
    Scher, A., & Sharabany, R. (2005). Parenting anxiety and stress: Does gender play a part at 3 months of age?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6 (2), 203-213.
    Schön, D. A.(1983).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Shonkoff, J. (1985). Social support and vulnearability to stress : A Pediatric perspective. Pediatric Annals,14 (8), 550-554.
    Subotnik, R. F., Olszewski-Kubilius, P., & Arnold, K. D. (2003). Beyond Bloom: Revisiting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enhance or impede talent development.In Borland, J. H. (Ed.), Rethinking gifted education (chap.5, pp. 227–238). 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
    Sutherland, P.(1997).Experiential learning and constructivism:potential for a mutually Beneficial synthesis. Adult learning:A reader. London, England: Kogan Page.
    Tam, K. K., Chan, Y. C., & Wong, C.M.(1994).Validation of the parenting stress index among chinese mothers in Hong Kong.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2 (3), 211-223.
    Weaver, J. J., & Ussher, J. M. (1997). How motherhood changes life:A discourse analytic study with mothers of young children.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Infant Psychology,15, 51-68.
    Weinberg, S. L., & Richardson, M. S. (1981). Dimensions of stress in early parenting.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 686-693.
    Wheeler, L. D. (1984). The effect of parent involvement on urban elementary student achievement.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45, 82A. (University Microfilms No.DA8410,109)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