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慧君 |
---|---|
論文名稱: |
原住民知識精英之學校經驗與族群認同 |
指導教授: | 譚光鼎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3 |
畢業學年度: | 9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2 |
中文關鍵詞: | 原住民知識精英 、學校經驗 、族群認同 |
英文關鍵詞: | aboriginal intellectual elites, school experience, ethnic ident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39 下載:7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然而長久以來,原住民所遭受到的種種不平等待遇,致使原住
民族無論在政治、經濟或教育上都處於相當弱勢的不利處境。儘管原住民長期處於教育劣
勢,但其中仍不乏有少數接受過大學教育的知識精英,探討他們過去的學校經驗與族群認
同狀況,相信能給予教育工作者一些不同的啟發。職是之故,本研究乃採「深度訪談法」
,訪談了7位原住民知識精英,並從訪談所得資料歸結出10項結論如下:
壹、家庭生活的穩定與父母教育態度是支持原住民知識精英得以安心求學之根本因素。
貳、「學業成績」仍為學校教師與同儕判斷原住民成就與能力的最重要標準,惟原住民學
生在校園中常遭受「雙重標籤效應」之對待。
參、「課業壓力」及「缺乏友伴」為原住民知識精英在大學階段較感適應不良之兩個因素
。
肆、原住民知識精英對加分政策抱持肯定態度,但仍期望學校相關單位輔以配套措施。
伍、原住民知識精英長期與漢人混居,對族群差異的敏感度不高。
陸、大學原住民社團的參與,對於原住民知識精英之族群意識的啟蒙與動員具有相當影響
力。
柒、對族群文化的認知不足,以及母語能力的喪失,致使原住民知識精英對族群認同的內
涵僅以血緣為據。
捌、社會大眾對原住民之刻板印象與偏見,原住民知識精英以「努力求取成就」來建立自
信,期能擺脫污名。
玖、原住民知識精英的族群認同型態大致可分為「涵化型」和「融合型」。
拾、文化模式理論不適用於解釋原住民知識精英獲得高教育成就之原因。
Taiwan is a multi-ethnic society, however, since long, aboriginal people in
many respects, have suffered from unequal treatments, which have led them get
stuck in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s not only in politics, but also in education
and economy as well. Despite all these, there have been some, if not many,
aboriginal intellectual elites receiv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se aboriginal intellectual elites’ previous school experiences
and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s, with a view to render educational
practitioners some implications. To achieve the end, this study adopts in-
depth interviews with seven informants. Through careful interview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are secured.
1. The stability of family economy and educational attitudes of parents are
supportive backups for these elites’ success in school.
2. Academic performance, much more than ethnic identity determines how
aboriginal students are to be treated, whereas they still suffer double
labeling effect on campus.
3. The pressure of schoolwork and the lack of company are two crucial factors
for ill-adaptation of these elites in university.
4. Aboriginal elites are positive towards educational policy that helps them
enter university, but they still hop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can have other
supporting policies to go along with it.
5. Aboriginal people have lived among Han people for long; hence, they are not
so sensitive to ethnical differences.
6. Club affiliations in university play an significant role in awaking these
elites’ ethnic awareness and identity.
7. These elites’ ethnic identity comes more from the blood lineage than sou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ethnic cultures or the abilities of speaking their
mother tongue.
8. To fight against prejudice from the public and to get rid of the stigma,
aboriginal elites work hard for personal achievements and success.
9. The ethnic identity modes of these elites can roughly be divided into ‘
integration type’ and ‘ acculturation type’.
10. Cultural Model Theory fails to explain why these elites have high academic
achievements.
壹、中文部分
王齡慶(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瓦歷斯‧貝林(1999)。原住民高等教育的發展目標與策略。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4
期,6-8。
全中鯤(2000)。少數民族兒童學校教育問題探討--以花蓮縣某泰雅(德魯固)族國小及
其學區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富(1999)。原住民人才培育與原住民高等教育的實踐。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4
期,9-12。
李亦園(1982)。都市中高山族的現代化適應。載於李亦園著,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
化。台北:聯經。
李詠秋(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關係研
究。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琪編譯(1973)。G.Allport著。偏見的故事。台北:三山。
邱怡薇(1998)。都市原住民青少年之社會支持與學習適應─以台北縣阿美族為例。國立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怡薇(2000)。漂泊都市心:都市原住民的人際與社會心理。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
第6期,10-12。
吳天泰(1994)。師院原住民學生之壓力與調適。載於文建會主編之原住民文化會議論文
集(頁147-174)。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Q.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林天生(1992)。山地國教師資狀況之調查研究。教育部教育委員會編印。山胞教育研究
叢書之六之二。
林君穎(1998)。小學社會科多元文化之族群關係課程設計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
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明幟(1997)。減低族群偏見方案在國小實施成效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59-170)。台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Strauss,A.&Corbin,J.著。質性研究分析概論。台北:巨流。
高淑芳主持(2001)。原住民族教育統計報告(89學年度)。台北:行政院原住民
委員會。
高淑芳主持(2002)。原住民族教育統計報告(90學年度)。台北: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
高淑芳、裘友善、陳惠邦編著(2000)。原住民族教育統計報告(88學年度)。台北:行
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高雅雪(2000)。族群認同與生命的交織─四位原住民青年族群認同之生命經驗與民族誌
電影。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浦忠成(1996)。國民小學語文科族群關係教材之研究。載於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課程
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6-184)。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孫大川(1995)。族群觀。載於吳密察、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
孫大川(2000)。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聯合文學
。
孫敏芝(1985)。教師期望與師生交互作用:一個小學教室的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啟文(2001)。都市原住民家長教育價值觀與其對子女教育期望之研究:以四個排灣族
家庭為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文忠(1998)。山地布農族學童族群認同與自尊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木柱(1990)。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運動:心理文化研究途徑的初步探討。載於徐正
光、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27-156〉。台北:巨流。
許木柱(1991)。弱勢族群問題。載於楊國樞、葉啟政(主編):台灣的社會問題〈頁
399-428〉。台北:巨流。
許木柱(1992)。山胞輔導措施績效之檢討。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許木柱(1993)。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張如慧(2001)。原住民女學生學校經驗中之潛在課程研究:以山海中學原住民藝能班為
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張佳琳(1993)。台灣光復後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張建成(1994)。教育擴展過程中台灣土著的教育成就。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第3期,第
2卷,23-37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台北:學富。
張建成、湯仁燕(1998)。發展台灣原住民教育的幾點思考。載於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
之發展〈頁53-75〉。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張建成、黃鴻文、譚光鼎(1993)。少數民族教育的理論與實際。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
:多元文化教育〈頁187-224〉。台北:臺灣書店。
張琇喬(2000)。台灣布農族學生族群認同之相關研究─以南投縣信義鄉為例。靜宜大學
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曉春(1972)。台北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調適之研究。台大社會學刊,第8期,63-100
。
梁世武、李詩源(1994)。大專山地青年生活調適之研究。(青年輔導研究報告之
九十七)。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郭玉婷(2001)。泰雅族青少年學習式態之質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為藩(1978)。論自行應驗的預言。台灣教育,第329期,11-15。
黃有志(1995)。民族主義與族群認同(論多元主義的理念與實踐)。載於邵宗海、楊逢
泰、洪泉湖(編撰):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頁81-94〉。台北:幼獅。
黃美金(1998)。台灣原住民母語教學現況和展望。載於台灣原住民文化與教育之發展〈
頁77-106〉。台北:台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出版
黃約伯(1999)。台灣高等院校原住民學生生涯選擇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研究。台北:文鶴。
黃森泉(1996)。台灣原住族群地位之變遷。國教輔導,第312期,20-23。
黃勝雄(1996)。族群、社會文化與空間意涵。思與言,第34期,第3卷,185-240。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2)。B. F. Crabtre& W.L. Miller(主編),
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文化
黃瑞琴(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鴻文(1989)。教科書之成見。現代教育,第13期,55-71
陳志明(1996)。從馬來西亞的族群談族群與族群認同的研究。東南亞季刊,第4期,第1
卷,1-10。
陳佩文(1998)。原住民非行少年成長環境與學校經驗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芸(1990)。族群關係、族群認同與台灣原住民基本政策。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初等教育學刊
,第6期,81-110。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台北:五南。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第9
期,177-226。
湯仁燕(2002)。臺灣原住民的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重構。教育研究集刊,第48輯,第4期
,75-101。
傅仰止(2000)。都市原住民的生活適應。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第6期,7-9。
詹馨(1994)。桃竹苗區山胞學校訪視概要。載於吳天泰編著,八十二學年度山胞國民中
小學視訪報告,38-50。
溫怡雯(2000)。臺東縣原住民國中中輟復學生之歸因歷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玲(2000)。破殼而出:十四位日出師院原住民女學生的教育經驗。花蓮師範學院多
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臺灣省政府民政廳(1990)。山胞社會的建設發展。臺中:臺灣省政府。
蔣嘉媛(1998)。原住民學生升學優待政策之評估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未出版。
蔡中涵(1992)。山胞教育師資人力結構研究。教育部教育委員會編印:山胞教育研究叢
書之六之一。
蔡瓊嬅(1997)。現代國家中的族群文化與族群認同─台灣族群現象的理論分析。2002/
11/25,取自http://www.geocities.com/Paris/Cafe/9642/3tsai.html
盧強(1986)。山地國中學生自我概念、生活適應與學業成就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簡良平(1991)。國小教科書中「漢族中心」意識型態批判。現代教育,第4期,第6卷
,153-162。
韓培爾(1998)。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台北:商務。
譚光鼎(1995)。台灣土著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習行為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第6期,第
3卷,102-114。
譚光鼎(1998)。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譚光鼎(2002)。台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台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林明芳(2002)。原住民學童學習式態的特質─花蓮縣秀林鄉泰雅族學童之探討
。教育研究集刊,第48輯,第2期,233-261。
譚光鼎、湯仁燕(1993)。臺灣原住民青少年文化認同與學校教育關係之探討。載於中國
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459-500〉。台北:臺灣書店。
譚光鼎、湯仁燕(1994)。台灣山胞青年文化認同、成就概念與學習行為關係之研究。行
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
貳、英文部分
Banks, J. A. (1981).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Cashmore, E. (1994). Dictiona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 London:
Routledge.
De Vos, G. , & Romanucci-Ross, L. (1982). Ethnicity: vessel of meaning and
emblem of contrast. In G. De Vos and L. Romanucci-Ross(Eds.), 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 pp. 363-39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bson, M. A. (1997). Exploring and explaining the variability: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the school performance of minority students.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terly, 28(3) , pp.318-329.
Gillborn,D.(1997).Ethnicity and educational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racism, ethnicity, and variability in achievement. Anthropology and Educatuon
Quaterly , 28(3) , pp. 375-393.
Gollnick, D. M. & Chinn, P. C. (1994).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4th ed.). New York: Merrill.
Hutnik, N. (1991). Ethnic minority identity: 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Lynch, J. (1983). The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Great Britain: Billing & Sons
Ltd.
Martha, E. B. , Delia, S. S. , & George, P. K. (1991). Ethnic identity and
adaptation of Maxican American youths in school settings.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 13(2) , pp. 135-154.
Ogbu, J. U. (1978). Minority education and cast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Ogbu, J. U. (1991).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n Gibson, M. A. & Ogbu, J. U. (Eds.) ,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3-
33. New York: Garland.
Phinney, J. S. (1989).Stages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minority group
adolescents.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s, 9, pp. 34-39.
Phinney, J. S. (1990). 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 108(3) , pp. 499-514.
Phinney, J. S. , & Rotheram, M. J. (1987). Introduction: definitions and
perspectives in the study of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In J. S.
Phinney and M. J. Rotheram(Eds.), 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 , pp. 10-28. CA: Sage.
Seidman, I. E. (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himahara, N. K. (1991). Social mobility and education: Burakumin in Japan. In
Gibson, M. A. & Ogbu, J. U. (Eds.), Minority status and school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immigrant and involuntary minorities, pp. 327-353. New
York: Garland.
Sleeter, C. , & Grant, C.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Upper Saddle River, NJ: Merrill.
Smith, E. J. (1991).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within the context of majority/minority status.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 pp. 181-188.
Stroebe, W. , & Insko, C. A. (1989). Stereotyping ,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 In Daniel Bar-
Tal et al. (Eds.) , Stereotyping and prejudice : changing conceptions , pp. 3-
34. NY: Springer Verlag.
Tajfel, H. (1978). Difference between social groups: 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 London: Academic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