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胡以誠 Hu Yi-Cheng |
---|---|
論文名稱: |
自然、水墨、時代性:寫生與心象的創作剖析 Value of Nature in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From Sketching to Images of Mind |
指導教授: |
王友俊
Wang, You-Jun 何懷碩 Ho, Huai-Shuo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4 |
中文關鍵詞: | 自然 、當代水墨畫 、時代性 、都市 、寫生 |
英文關鍵詞: | Nature,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temporality, urbanity, sketch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6 下載:2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作為一篇個人的創作論述,本文架構分為兩個部分,文中第二、三章闡述個人創作的思想淵源,第四、五章則偏重於個人作品形式內容的表述。
第一章緒論,主要敘述個人撰寫本文的出發點與基本立場,包括了研究源起、研究範圍與方法、文獻探討以及文中重要名詞的解釋。當新世代水墨創作者展現了突破傳統的企圖之時,筆者仍堅持著寫景、寫生的創作路線,因此本文的申論重心,即強調著寫生、自然審美等價值於當代水墨創作中仍具意義。此一立場的設定將作為全文研究的基礎。
第二章,主要是藉由「時代性」的提出,探討兩個影響筆者水墨創作思考的關鍵議題,也就是「寫生」與「都市」。20世紀以來,由於對西法的吸收與社會文化所營造的氛圍,在「回歸現實」的藝術思想之下,促進了寫生的復興。同理,對現實「順承性的反映」之下,都市與水墨的連結有呈現時代的積極意義,不少當代水墨畫家正視都市與水墨畫的連結,表現都市景觀、都市人物的生活與心理狀態,更不乏對大眾消費文化的批判與挪用,對時代的鮮明景象作出回應。
第三章,針對前一章水墨連結當代都市文明的意識提出相異的觀點,從當代思潮對自然的回歸與水墨畫傳統本身,推導自然審美在水墨創作中的價值,並以當代水墨畫於自然題材表現的若干特質來闡述其異於傳統的部分;例如生態危機之下的環境關懷與批判意識,形式表現則呈現繁密、深沉、厚重的特質,表露出屬於當下的時代氛圍。
第四章,即進入了明確的形式表現部分,包括了個人寫生的觀念與方法、選材、構圖與筆墨特質等說明。有關個人寫生的堅持回應於第三章「自然審美」的價值,而選材、構圖與筆墨特質,則歸於當代水墨「沉鬱厚重」的脈絡之下,回應了部分的「時代性」表述。
第五章的主要內容在於闡述個人於作品之中所象徵的時代意象。在第四章所敘述個人創作中的特定題材、形式表現特質,均在本章的論述中進一步解釋其象徵涵意,也就是「受迫的人與自然」;不論是較客觀的實景寫生,還是較多主觀融入的想像世界,透過造化的啟發、傳統與當代環境的感染,創發為個人的藝術心源,意圖形塑出一個厚重、綿密、殘缺的景境,呈現個人所體認的時代狀況。
本章具體地回應了緒論所提出的議題,也就是重視自然與寫生的創作如何展現出時代性。
第六章結論,為本文的重點內容作前後貫通的整理。
This thesis on the personal creative works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elineates the context of the author’s creative thinking; the second part describes and analyzes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author’s works of ink painting.
The first chapter serves as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entire thesis. Her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fundamentals of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origin, the range, and the methodology of this research,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t terms and concepts of this thesis. While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k painters show their will to break from the artistic tradition, the author persists in focusing on sketching and landscape painting. It is therefore essential for this thesis to establish the value of sketching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nature in the creation of modern ink painting. This is the base of the whole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temporality” and analyzes the two key issues that influence the author’s ink painting creation, namely “sketching” and “urbanity.” Eve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due to the absorption of the Western culture and the consequent atmosphere of society and culture, the artistic thoughts of “returning to reality” have brought about the revival of sketching. In the same vein, the “positive reflection” of reality leads t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ity and ink painting. Several contemporary ink painters focus on this correlation, trying to express the urban landscape and to portray the lives and minds of city dwellers. Some even go further into the critique and the appropriation of consumerism as a response to their own era.
Against this trend to link the urban culture to the works of ink painting, the third chapter tries to present a different viewpoi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thoughts, the thesis proposes a return to nature and to the tradition of ink painting, characterizes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nd its value in ink painting, and elucidates how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depicts nature and its differences from their traditional counterparts. The contemporary atmosphere emanating from ink painting includes the care and worry of natur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ecological disasters, the formal characters being that of thickness, heaviness, and solemnness.
From theoretical reflection, the fourth chapter moves on to the practical expression of form. Here 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sketching, choice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s of different inks and brushes. The author’s persistence in sketching is a response to the value of appreciation of nature characterize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choice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ink and brushes refer back to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ink painting and serve as an answer to the discourse of “temporality.”
The fifth chapter expounds the images of time symbolized in the author’s ink painting works. This chapter also continues the discussion of material and formal expression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fundamental symbolic meaning is the “oppressed mankind and nature.” From the subjective sketching of real scenes to the more personal depiction of imaginary world, this symbolic thought, inspired by nature, tradition, and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evolves into a personal source of art and attempts to portray a thick, heavy, and incomplete scenery as a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era. This chapter responds to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introduction, namely how works that emphasize nature and sketching can reflect its time.
The sixth chapter summarizes the thesis and highlights the key issues.
一、古籍史料:
1.(南北朝)劉勰,《文心雕龍》,莊適選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34年1月。
2.(明)董其昌,《畫禪室隨筆》,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年8月。
3.于安瀾編,《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1974年3月。
4.朱良志編,《中國美學名著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5.俞崑編,《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10月。
6.楊家駱編,《藝術叢編第一集-清人畫學論著中冊》,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11月。
二、專書:
1.王琢輯錄,《李可染畫論》,臺北:華正書局,1990年9月。
2.王勤田,《生態文化》,臺北:揚智,1997年1月。
3.王魯湘,《李可染研究叢書-墨天無盡》,長春:吉林美術出版社,2007年11月。
4.朱光潛,《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7月。
5.朱曉鵬,《道家哲學精神及其價值境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
6.全山石主編,《19世紀俄羅斯四大風景畫家》,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2003年1月。
7.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8.周憲,《文化表徵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9.吳苹,《西方景觀文化中的殘缺美》,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7年
12月。
10.吳嘉陵,《清末民初的繪畫教育與畫家》,臺北:威秀資訊,2006年9月。
11.何懷碩,《創造的狂狷》,臺北:立緒,1998。
12.何懷碩,《大師的心靈》,臺北:立緒,1998。
13.何懷碩,《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立緒,2003年4月。
14.李醒塵,《西方美學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15.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當代之部1950至2000》,臺北:石頭,2003年11月。
16.宗白華,《中國美學史論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17.郎紹君,《論中國現代美術》,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年8月。
18.郎紹君、水天中編,《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11月。
19.倪再沁,《台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雄獅美術,1995年4月
20.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學生書局,1966年2月。
21.陳英德、張彌彌合著,《浪漫主義風景畫大師-菲特烈》,台北:藝術家,2008年1月。
22.陳學明,《文化工業》,臺北:揚智,1998年3月。
23.郭繼生主編,《當代臺灣繪畫文選1945~1990》,臺北:雄獅,1991年9月。
24.黃光男,《宋代花鳥畫風格之研究》,高雄:復文,1985年12月。
25.馮斌、沈揆一主編,《重新啟動:第三屆成都雙年展》,石家庄:河北美術出版社,2007年。
26.華天雪,《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7月。
27.彭鋒,《完美的自然-當代環境美學的哲學基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5年1月。
28.游本寬,《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臺北:遠流,1995年4月。
29.萬青力,《李可染評傳》,臺北:獅雄美術,1995年11月。
30.萬青力,《並非衰弱的百年》,臺北:雄獅圖書,2005年1月。
31.魯虹,《為什麼要重新洗牌》,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8月。
32.潘公凱,《限制與拓展》,臺北:中華文物學會,1997年10月。
33.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五南,2005年6月。
34.滕守堯,《當代大師系列-海德格》,臺北:揚智,1998年5月。
35.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1979年。
36.《大英視覺藝術百科全書10》,臺北:聯合文化,1988年10月。
37.《朵雲第51集-現代水墨畫研究》,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9月。
38.《朵雲第53集-融會中西的探索》,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39.《朵雲第54集-關於筆墨的爭論》,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1年7月。
40.《林風眠研究文集》,臺北:閣林,2000年7月。
41.《美術論叢29桃城風雅-林玉山的繪畫藝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1年5月。
42.《潘天壽談藝錄》,臺北:中華文物學會,1997年10月。
三、外文翻譯書:
1.懷德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著,《科學與現代世界(Sci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傅佩榮譯,臺北:立緒,2000年6月。
2.卡爾松(Allen Carlson)著,《環境美學-自然、藝術與建築的鑑賞(Aesthe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The Appreciation of Nature,Art and Archetecture)》,楊平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3.亞瑟.丹托(Arthur C. Danto)著,《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林雅琪、鄭慧雯譯,臺北:麥田,2004年7月。
4.貢布里希(Ernst Gombrich)著,《藝術與錯覺-圖像再現的心理學研究》,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年5月。
5.丹尼爾.貝爾(Daniel Bell)著,《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趙一凡、蒲隆、任曉晉 譯,臺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89年11月。
6.大衛.格里芬(David Ray Griffin)編,《后現代科學-科學魅力的再現》,馬季方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1月。
7.尤金.哈格洛夫(Eugene Hargrove)著,《環境倫理學基礎(Foundations of Environmental Ethics)》,楊通進、江婭、郭輝譯,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4月。
8.馬庫塞(Herbert Marcuse)著,《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 ( One Dimensional Man)》,劉繼譯,臺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90年1月。
9.丹納(Hippolyte-Adolphe Taine)著,《藝術哲學》,傅雷譯,臺北:好讀,2004年4月。
10.羅爾斯頓(Holmes Rolston)著,《環境倫理學:對自然弱的義務與自然界的價值(Environmental Ethics: Duties to and Values in the Natural World)》,王瑞香譯,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12月。
11.高居翰(James Cahill)著,《氣勢撼人-17世紀中國繪畫中的自然與風格》,李佩樺、傅立萃、劉鐵虎、任慶華、王嘉驥譯,臺北:石頭,1994年8月。
12.密爾(John Stuart Mill),《論自然》,魯旭東譯。引載自劉華杰編,《自然二十講》,天津:天津人民,2008年1月,頁54-88。
13.康德(Kant)著,《判斷力判斷》,牟宗三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14.卡爾.雅斯貝斯(Karl. Jaspeers)著,《時代的精神狀況(Man in the Modern Age)》,王德峰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6月。
15.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著,《林中路(HOLZEGE)》,孫周興譯,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04年7月。
16.蘇立文(Michael Sullivan)著,《東西方美術的交流(The 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陳瑞林譯, 江蘇美術出版社,1998年6月。
17.杜夫海納(Mikel Dufrenne)著,《美經驗現象學(The Phenmenolog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韓樹站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年5月。
18.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著,《現代生活的英雄:論現實主義》,刀筱華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19.史賓格勒(Oswald Spengler)著,《西方的沒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陳曉林譯,臺北:冠桂圖書,1975年10月。
20.安海姆(Rudolf Arnheim)著,《藝術與視覺心理學》,李長俊譯,臺北,雄獅,1985年。
21.柯林武德(R.G. Collingwood)著,《自然的觀念(The Idea of Nature)》,吳國盛、柯映紅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90年9月。
四、期刊論文:
1.方聞,〈山水畫結構之分析〉,《故宮季刊》第4卷,第1期,頁23-30。
2.王岳川,〈博德里亞(布希亞)消費社會的文化理論研究〉,《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頁125~131。
3.王哲雄,〈純粹風景畫的先拓與印象主義的前導-巴比容〉,收錄於《農情楓丹白露-柯洛、米勒與巴比松畫派》,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7月,頁14-21。
4.王嘉驥〈台灣學院裡的當代藝術狀態〉,《藝術家》,2003年6月,頁290~293。
5.王國聘,〈哲學從文化向生態世界的歷史轉向-羅爾斯頓對自然觀的一種後現代詮釋〉。
6.石守謙,〈繪畫、觀眾與國難: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畫家的雅俗抉擇〉,《美術史究集刊》第21期,2006年,頁151~187。
7.皮道堅,〈實驗性水墨與當代文化問題〉,收錄於《朵雲》第51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99年9月,頁72~84。
8.皮道堅,〈全球化與都市化背景下的中國現代水墨藝術〉,收錄於《兩岸當代藝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歷史博物館,2004年9月,頁217~224。
9.李力,〈當音樂響起的時候-解讀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義風景畫〉,《美術觀察》,2007年9月,頁122-128。
10.李一峰,〈近二十年台灣省全省美展國畫部門得獎作品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11.李思賢,〈無為而爲,我自用我法耶-新生代學院水墨發展的觀察〉,《藝術家》,2003年6月,頁257-263。
12.李慧淑,〈宋代院體花鳥畫研究〉,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13.邵大箴,〈中國山水畫與西方風景畫的同和異-兼論兩者交融的歷史、現狀與前景〉,《文藝研究》,1994年第4期,頁61-73。
14.邵大箴,〈寫實主義和20世紀中國畫〉,《美術史論》,1993年第3期,頁4-10。
15.尚輝,〈從筆墨個性走向圖示個性-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演變歷程及價值觀念的重構〉,收錄於《2008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暨論文發表研討會論文集》,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發行,2008年12月,頁64~66。
16.殷雙喜,〈城市、水墨、現代性〉,《美術研究》第102期,2001年第2期,頁42~46。
17.殷雙喜,〈水墨新表現-都市的欲望〉,《畫刊》,2006年第10期,頁14~15。
18.林昌德,〈唐宋山水寫生精神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土論文,1983年。
19.林昌德,〈中國繪畫寫生美學觀〉,《中國文化月刊》,1987年1月,頁93-123。
20.林柏亭,〈寫生在畫史上之轉變〉,《臺灣美術》,1991年7月,頁51-58。
21.林振莖,〈台灣水墨人物畫之興起(1990~2005)-以全省美展國畫部門人物畫消長之因素分析為例〉,《台灣美術》,67期,頁105-108。
22.周憲,〈當前的文化困境與藝術家的角色認同危機〉,《文藝理論研究》,1994年第6期,頁17~26。
23.周憲,〈反抗人為的視覺暴力〉,《文藝研究》,2005年5月,頁14~20。
24.周憲,〈論奇觀電影與視覺文化〉,《文藝研究》,2005年3月,頁18~26。
25.周憲,〈現代仿像對傳統審趣味的消解〉,《文藝理論研究》,1997年第2期,頁71~77。
26.孟繁瑋、陳綬祥,〈中國畫的現代題材及其與國畫語言的關係〉,《美術觀察》,2007年第10期,頁92~96。
27.倪再沁,〈誰能拒絕沉睡-傳媒時代的美術現象〉,《典藏今藝術》第105期,2001年6月,頁137~139。
28.袁寶林,〈潛變中的中國繪畫-關於明清之際西畫傳入中國畫壇的影響〉,《美術》,1995年第4期,頁32-41。
29.袁金塔、朱珮儀,〈水墨新天地-水墨創作與當代都市生活空間之思索〉,《當代書畫藝術發展回顧與展望-二○○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6年9月,頁103~114。
30.郎紹君,〈筆墨論稿〉,《文藝研究》,1999年3月,頁222-232。
31.莊明中,〈生態美學-評析莊連東人文觀點的生態議是水墨系列創作〉,《藝術家》,2004年1月,頁510。
32.徐沛君,〈論德國繪畫中的神秘主義與表現主義〉,《美術觀察》,2002年2月,頁68~71。
33.徐小虎,〈中國繪畫裏的氣韻生動〉,收錄於《東方美學與現代美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年6月,頁179~192。
34.高柏園,〈道家思想對環境倫理的回應態度〉,《鵝湖學誌》,2000年12月,第25期,頁41~60。
35.陳浩,〈論水墨都市〉,《國畫家》,2005年第5期,頁31~34。
36.陳望衡、陳李波,〈自然性與文化性的統一-環境美學的新視界〉,《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6年9月,59卷,5期,頁545~550。
37.惠藍,〈中國畫現代轉型兩大途徑的形成-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畫論爭研究〉,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博士論文,2004年4月。
38.張仃,〈守住中國畫的底線〉,《美術》,1990,1,頁22-25。
39.曾建瑋,〈當代水墨展覽的新詮釋-以台北美術館民國九十六年和九十七年的當代水墨畫為例〉,收錄於《第二屆2008台北當代水墨雙年展暨論文發表研討會論文集》,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發行,2008年12月,頁247~262。
40.葉明輝,〈視覺藝術中的殘缺美〉,《理論月刊》,2006年第6期,頁134~136。
41.楊宗坤,〈光復以來國畫寫生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土論文,1993年。
42.趙巍,〈明清之際西洋繪畫的傳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03年第4期,頁44~49。
43.劉子建,〈對筆墨中心論的批評〉,《美苑》,1995年第1期,頁6~7。
44.劉悅笛〈當代中西自然美學的會通-以當代大地藝術為橋樑〉,《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1月,頁28~31。
45.鄭治桂,〈追求真與美,迎向明日的善-台灣生態藝術的現況與發展趨勢〉,收錄於《台北國際生態藝術》,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年12月。
46.薛永年,〈變古為今、引西潤中-二十世紀現代中國水墨畫的回顧與前瞻〉,收錄於《現代中國水墨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研討記錄》,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1994年,頁30~44。
47.薛永年,〈以「海派」對「八怪」的發展-看上海開埠後中國傳統水墨畫之走向現代〉,《現代美術》,第88期,頁69~75。
48.薛永年,〈媒材精神相表裡-論中國畫的筆墨〉。《典藏古美術》第94期,2000
年,頁112~117。
49.駱堅群,〈堅守澄懷與臥遊的傳統-黃賓虹的自然觀與寫生方法〉,《典藏古美術》第153期,2005年6月,頁90~97。
50.謝東山,〈當代水墨傳奇-李振明的花、鳥、蟲、魚〉,《藝術家》,2006年6月,頁489。
51.顏娟英,〈台展時期東洋畫的地方色彩〉,《台灣東洋畫探源》,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年7月,頁7~17。
52.顧丞峰,〈論都市意識在中國水墨繪畫中的表述〉,《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及設計版)》,2002年1月,頁14~20。
53.顧家彝,〈過程寫生與繪畫創作的奧妙關係〉,《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5年2月,1期,頁56~59。
54.卡爾松(Allen Carlson)著,〈自然欣賞和審美相關性問題〉,林琳譯,收錄於《環境與藝術:環境美學的多維視角》,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4月,頁72~88。
55.Max Loehr, “Phases and Content in Chinese Painting,” in the 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hinese Painting, Taipei: National Palace Museum, 1972, pp. 285~297.
五、網路資源:
1. 朱志榮,〈論中國畫的荒寒境界〉,北大美學網,中國美學,基礎研究,基本理論,文章正文,<http://www.caae.pku.edu.cn/china/HTML/1284.html>,[2010-04-21]。
2. 郎紹君,〈都市水墨及其現代經驗〉,世紀在線中國藝術網,世紀美術館,第二屆深圳國際水墨雙年展,<http://hk.cl2000.com/?/exhi/shenzhen2000/16.shtml>,[2009-03-10]。
3. 彭鋒,〈從身心關係看中西繪畫〉,北大美學網,藝術研究,繪畫,繪畫理論,文章正文<http://www.aeschina.cn/artresearch/HTML/228.html>[201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