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孟潔
Wu, Meng-Chieh
論文名稱: 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之關係研究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Industrial Subject in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指導教授: 周明
Jou, Min
口試委員: 周明
Jou, Min
巫銘昌
Wu, Ming-Chang
廖錦文
Liao, Chin-Wen
郝永崴
Hao, Yung-Wei
口試日期: 2024/07/03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8
中文關鍵詞: 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生涯發展
英文關鍵詞: Industrial Subject in 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Career Development
研究方法: 調查研究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09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4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之關聯性,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資料,鑒於文獻探討與相關理論依據,修訂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等量表,以非隨機便利性的抽樣方式,採取就讀108學年度至112學年度的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計31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72%,進行彙整與歸納分析。
    本研究採用SPSS 22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t檢定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森積差相關分析,以及運用AMOS 26軟體進行結構方程式模型等統計方法加以資料處理與分析。研究結果供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相關學術研究參考,利於瞭解青少年的內外在需求,進行政策制定與適性輔導,並提供多元自我探索機會,協同青少年為未來進路規劃。
    本研究結果如下:
    一、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之現況呈現中高程度以上。
    二、不同背景變項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具有顯著差異。
    三、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具有正向關係。

    The research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industrial subjec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collect data.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revise the scale of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industrial subjec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re revised. With the non-random convenience sampling, tak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students from of 108th to 112th academic years in junior college of industrial subjec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310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overed. The recovery rate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was 91.72%. The data were aggregated and analyzed.
    As for data analysis method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ere adopted by using SPSS 22 statistical software and AMOS 26 software. The result was used as reference for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future related academic research, which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needs of teenagers, carry out policy formulation and appropriate guidance, provide multiple opportunities for self-exploration, and collaborate with teenagers to plan their future paths.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industrial subjec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owed the medium to high level.
    2.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industrial subject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s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3. There i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among enrollment motivation, 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junior college students of industrial subject 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次 v 圖次 vii 表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與假設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五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現況 11 第二節 就讀動機 15 第三節 學習滿意度 35 第四節 生涯發展 53 第五節 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77 第一節 研究變項與架構 77 第二節 研究對象 8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83 第四節 研究流程 104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10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9 第一節 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 生涯發展之現況 10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 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之差異情形 121 第三節 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 生涯發展之相互關係 153 第四節 綜合討論 15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81 第一節 結論 181 第二節 建議 191 參考文獻 195 壹、 中文部分 195 貳、 英文部分 207 附錄 215 附錄一 108學年度至112學年度科技大學工業類科五專學生 之各學年度新生註冊人數情形 215 附錄二 專家效度審核名單 217 附錄三 專家效度審核問卷 219 附錄四 專家效度審核問卷之專家建議與修訂結果彙整 231 附錄五 預式問卷 239 附錄六 正式問卷 245

    王淑珍(2006)。高中職美容科學生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孟佳(2011)。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尤銘潭(2015)。高職畜產保健科學生自我概念、學習動機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縣。
    王薪琇(2015)。屏東縣國中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學習適應及學習滿意度對未來升學意向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王馨怡、張家昌、鍾孟玲(2016)。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升學意向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彰化師大體育學報,15,120-134。
    王明元(2017)。高職餐旅群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及生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市。
    方慶豐(2018)。五專恢復招生弊多於利-以機械科系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1),86-94。
    方慶豐(2024)。產學攜手專班學生學習滿意度及職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白玥淳、洪惠娟(2017)。電腦輔助造型設計課程學生學習態度對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14(1)37-62。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朱敬先(2000)。教育心理學。臺北:五南。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專科學校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40001
    江育美、陳思維、陳劉根(2021)。學生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以醒吾科技大學企管系為例。醒吾學報,64,1-21。
    邱美華、董華欣(2000)。生涯發展與輔導。臺北:心理。
    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臺北:心理。
    李建鴻(2013)。技專院校僑外生之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職涯發展意向之相關研究-以國立高雄餐旅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李曼曲(2014)。學習困難學生內在動機之策略初探。特殊教育發展期刊,58,23-40
    邵惠欣(2015)。臺北市立國中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專項術科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竹貴(2017)。新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吳孟潔(2017)。學習態度與激勵保健因素對技術型高中工業類科學生生涯發展影響之研究─以北北基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吳雙(2020)。新北市公立高級中學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沈湘瀅(2020)。技術型高中餐飲科學生學習興趣與職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吳冠杰(2022)。警專生實習課程實作、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警專教育訓練與警察勤務接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吳孟育(2023)。國民中學階段資賦優異學生生涯發展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何紫彤(2023)。香港政府政策對運動員生涯發展之影響。運動研究,32(2),1-10。
    邱榮貞(2023)。大專排球運動員生涯發展與就業能力之探討。交大體育學刊,19,11-22。
    技專校院招生策略委員會(2024)。 113學年度五專多元入學進路指南手冊。取自 https://www.techadmi.edu.tw/bbs.php?bid=424
    林生傳(2007)。教育心理學(三版)。臺北:五南。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臺北:心理。
    林念恩、廖莉安、廖焜福(2009)。體育學院學生入學動機與學習動機之相關性。北體學報,18,24-45。
    林幸台、田秀蘭、張小鳳、張德聰(2010)。生涯輔導。臺北:心理。
    金樹人(2011)。生涯輔導與諮商。臺北:東華。
    周玉成(2020)。學生對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馬來西亞吉隆坡中華獨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木蘭(2022)。技術型高中時尚造型科學生職業自我概念及其職涯發展之關係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季佳、邱紹一(2022)。技術型高中學生之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及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烘焙丙級證照為例。育達科大學報,50,159-184。
    洪立(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洪菁苑(2014)。生涯探索對生涯未定向大學生發展生涯定向之影響探究。諮商與輔導,337,33-36。
    紀錦芸(2019)。國中藝術才能音樂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個案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洪子琪(2021)。專業成長影響生涯發展之研究-以大專校院資源教室輔導員個案敘述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131,75-89。
    范綺葳(2021)。技術型高中時尚造型科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柯東佑(2024)。技術型高中汽車科學生資訊素養融入實習科目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郭遐煒、高文揚、黃妙國(2007)。高中體育班就讀動機與專業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2),27-47。
    陳建男、吳佳欣、張國義(2010)。學生到底想要什麼?-影響大學生學習滿意度相關因素之探討。2010年11月29-30慈濟大學「卓越教學學術研討會」,花蓮市,臺灣。
    陳宥儒(譯)(2011)。教育心理學:教與學的理論與實踐(原作者: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 Willams)。臺北市:華藤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郭美貝、吳立安(2012)。美容系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美容科技學刊,9(4),59-78。
    陳寶元(2013)。軍校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陳至安(2017)。體育班學童就讀動機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刊,3(1),33-44。
    陳宜新(2017)。技術型高中農業群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投入與生涯定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高維廷(2018)。臺灣體育學系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維廷、鄭志富、王方宜(2020)。臺灣體育學系大學生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0(1),87-109。
    陳珮娟(2020)。技術型高中實用技能學程及餐飲科學生學習成效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桃園市。
    陳春安(2021)。大學體育課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臺大體育學報,41,19-31。
    陳思琪(2022)。技術型高中電機與電子群學生價值觀及其生涯發展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陳春安、邱榮貞(2023)。大學體育情境興趣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樂趣化籃球課程設計為例研究。成大體育學刊,55(1),1-16。
    陳春安、邱榮貞、杜珈霖(2023)。運動樂趣、涉入程度與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以樂趣化排球課程為例。運動與遊憩研究,18(2),1-16。
    郭洛伶、張弘勳(2023)。臺南市國中生表演藝術課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146,116-159。
    許瀞心(2003)。運動員的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張碧如、饒伊珊、李宜麟(2008)。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2),54-81。
    張春興(2010)。教育心理學(二版)。臺北:東華。
    曹惠菁、徐偉民(2012)。運用Ausubel學習理論協助四年級學生代數學習之行動研究。屏東教大科學教育,35,49-84。
    張閔涵(2012)。(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學生就讀動機、學習經驗及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春興(201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靜雯(2014)。彰化縣國中體育班學生尌讀動機與學校適應相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111%E5%AD%B8%E5%B9%B4%E5%BA%A6%E5%AF%A6%E6%96%BD)%E5%8D%81%E4%BA%8C%E5%B9%B4%E5%9C%8B%E6%95%99%E8%AA%B2%E7%A8%8B%E7%B6%B1%E8%A6%81%E7%B8%BD%E7%B6%B1.pdf
    張添洲(2018)。生涯規劃。臺北:五南。
    粘振鴻(2018)。高職學生參與「技職攜手專題製作」課程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彰化某高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市。
    教育部(2018)。五專展翅計畫。取自https://www.studb.moe.gov.tw/5yj/
    張碧如(2019)。從科技大學設立五專部談技職教育改革的可能方向。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9-17。
    莊徨典(2020)。烘焙實作課程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高雄技專院校餐飲科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高雄市。
    張其言(2020)。數學學科能力分班學習對數學學習滿意度及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吉隆坡中華獨立中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耿誌(2022)。結合「學生主導」、「PBL問題導向學習」和「情境感知無所不在」提升英語聽講學習成效和態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6(3),53-77。
    許正幃(2022)。技術型高中學生對電競實務課程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張智惟(2022)。高級中等學校招生策略、選校評估與學習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張哲專、林育德、張佩婷(2023)。學習問題導向課程後的學習滿意度、自我評估及學習成效之研究。大仁學報,57,69-82。
    教育部(2023)。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技職教育。取自https://history.moe.gov.tw/Policy/Detail/63ed97b1-c9dc-49d2-b1ce-d70b8cbb95e0
    教育部(2024)。大專校院校務資訊公開平台 。取自 https://udb.moe.edu.tw/udata/StatDepartmentRegistrationRate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黃美蓉(2003)。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巿立大學,臺北市。
    曾逸誠(2005)。大學體保生其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彭素真(2011)。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與專長術科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怡婷(2011)。探討舞蹈系研究生就讀動機、學習壓力及學習滿意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黃妍綾(2013)。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高職經濟學課程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連燈(2013)。基北區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黃彥翔、王瓊霞、彭國平(2014)。雲嘉地區高中職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對升學意向與職涯規劃之影響。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1(2),33-42。
    彭國芳、劉翠娟、李意奇(2014)。數位補教之學習滿意度與持續學習意願之研究。資訊與管理科學,7(1),8-29 。
    彭國平(2014)。嘉義縣市高中職體育班就讀動機、學習滿意度對升學意向及職涯規劃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臺中市。
    黃俞瑄、賴曄瑩(2017)。圖文傳播專業生涯發展意向之研究。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59-271。
    黃俊達、陳金海、郭明珍、謝瑄容(2017)。運動競技學系學生就讀動機調查分析。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1,35-42。
    黃忠發、林文馨(2019)。國立科技大學復招五專部的現況、困境與對策-以土木工程科系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1-8。
    曾小融(2020)。技術型高中建教合作生生涯自我概念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以餐飲管理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程文政(2020)。技術型高中汽車科學生資訊素養融入專業科目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玉玲、程云美(2023)。線上上課你滿意嗎?COVID-19疫情期間科技大學在職生採線上上課接受度與滿意度之研究。修平學報,46,115-134。
    黃珮瑜(2023)。108課綱下商管群學生學習滿意度、生涯自我效能、生涯決定之關聯性研究-以父母期待為干擾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黃昱騰(2024)。技術型高中農業群學生農業資訊管理實習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朝祥(1990)。生計輔導-終生的輔導歷程。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葉玉珠、高源令、修慧蘭、陳世芬、曾慧敏、王珮玲、陳惠萍(2003)。教育心理學(二版)。臺北:心理。
    溫崑明(2005)。台北市高職生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詹俊成(2013)。大專運動員社會支持、生涯信念、生涯自我效能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棕崴(2018)。技術型高中電機科學生就讀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楊碩文(2018)。公立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學生生涯自我概念與就讀動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葉孺萱(2021)。探討生涯發展課程融入升學與求職情境模擬之學習成效。耕莘學報特刊,43-50。
    溫廷宇、張美珍(2022)。國中Scratch課程網路學習成效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5,1-19。
    温廷宇、鄭國明(2024)。國高中學生在校外教育機構學習運算思維和程式邏輯成效因素分析。工業科技教育學刊,17,113-134。
    蓋浙生(1994)。教育經濟學。臺北:三民。
    趙志雄(2008)。中部地區高職工業類科學生生涯阻礙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廖淑秦(2014)。科技大學餐旅群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高雄市。
    蔡培村(1995)。成人教育與生涯發展。高雄 : 麗文文化。
    劉耀中、陳建明(2013)。臺南市新營區居民對社區推廣教育課程滿意度之研究。體驗教育學報,7,97-125。
    劉淑慧(2016)。變 易 的 力 量 : e 時 代 的 生 涯 籌 劃 。 張老師文化。
    劉翠華、楊瑟蓮(2017)。高職餐飲科就讀動機差異性之研究-以2K世代為例。臺北海洋技術學院學報,8(2),67-84。
    劉佳杰、李榮尚、吳勤榮(2017)。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未來升學意向及職涯規劃之研究。休閒與社會研究,16,1-16。
    劉淑慧、夏允中、王智弘、孫頌賢(2019)。自我及其在生活世界中的運作:從存在現象學處境結構觀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55,1-26。
    劉冠良、陳金海、侯淑玲(2021)。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分析。長榮運動休閒學刊,15,31-40。
    蔡宗能(2021)。技術型高中機械群學生實習技能學習成就與職涯發展之關係研究 -以中彰投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劉曉薇(2023)。青少年生涯發展與培力之成效探討-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歐芳汝(2024)。技術型高中機械科學生學習歷程檔案學習成效及其職涯發展之關係研究-以臺中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賴怡婷(2013)。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以某技術學院美容系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嘉義縣。
    謝育臻(2011)。臺北市國小體育班學生就讀動機及學校適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玉鳳(2020)。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就讀動機及群科與行業認知對就業意願之意向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謝玉玲(2020)。臺灣客家青年世代投入海運業之探析。休閒研究,10(2),19-36。
    謝昀哲、李騫豪、余致萱(2024)。運動績優生就讀軍校動機之研究-以陸軍專科學校為例。興大體育學刊,23,63-78。
    顏妙玲、張瓊云(2013)。「生涯發展」課程對國中生涯發展輔導成效之研究。臺南應用科大學報,32,91-109。
    魏培存(2020)。高職進修部學生的就讀動機、學習壓力及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彰化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顏佩如、劉健慧、葉又菱(2021)。教專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0(7),85-92。
    羅譽鑫(2019)。境外專班在職研究生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192-209。
    蘇郁涵(2017)。自主性學習策略運用於國小學生數學領域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及學習成就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蘇偉傑、黃韶顏、倪維亞(2016)。探討高職餐旅學生人格特質、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北部地區高中職餐旅群學生為例。輔仁民生學誌,22(1),69-90。
    Ausubel, D. P. (1963). The Psychology of Meaningful Verbal Learning. New York, NY: Grune & Stration.
    Atkinson, J. W. (1964).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Abraugh, J. B. (2000). Virtual Classroom Characteristics and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Internet-Based MBA Cours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24, 32-54 https://doi.org/10.1177/105256290002400104
    Anderman, E. M., & L. H. Anderman. (2020). Classroom Motivation: Linking Research to Teacher Practice. 3rd ed. New York: Routledge.
    Bandura, A. (1977).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Psychological Review, 84, 191-215.
    Brophy, J. (1978). Synthesis of research for motivating students to lear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5(2), 9-17.
    Bandura (1989). 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and action through internal standards and goal systems. In L. A. Pervin (Ed.), Goal concepts i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pp. 19-8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Binner, P. M., Dean, R. S. & Millinger, A. E.(1994).Factors underlying distance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 pp.232-238.
    Cronbach, L. J. (1951). Coefficient alpha and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ests. Psychometrika, 16(3), 297-334.

    Calder, S. C., Davidson, G. R. & Ho, R. (2011). Intentions to consume omega-3 fatty acids: a comparison of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and ordered 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Journal of Dietary Supplements, 8(2), 115-134.
    Domer, D. E. (1983).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022600)
    Domer, D. E. , Carswell, J. W. , & Spreckelmeyer, K. F. (1983). Understanding educational satisf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32600)
    Elliott, K. M., & Healy, M. A. (2008).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 satisfaction related to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for Higher Education, 10(4), 1-11.
    Elia G., Solazzo G., Lorenzo G., & Passiante G. (2019). Assessing learners’ satisfaction in collaborative online courses through a big data approach.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92, 589-599.
    Flammger, D. M. (1991).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and postsecondary school satisfaction Master’s project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Buffal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2077)
    Fujita-Stank, P.J. & Thompson, J.A.(1994). The effects of motivation and classroom environment on the satisfaction of noncredit continuing education student.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730646)
    Ginzberg, E. (1984). Career development, in D. Brown & L. Brooks (Eds) 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Garrison, D. R. (1997). Self-Directed Learning: Toward a comprehensive model.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 18-33.
    Gordon, D. G. (2001). Classroom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solutions. Music Educators Journal, 88(2), 17-23.
    Gysbers, N. C. (2006). Using qualitative career assessments in career counseling with adul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ducational and Vocational Guidance, 6, 95-108.
    Hull, C. L. (1943). Principles of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 Theory.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Herzberg, F. I. (1966). Work and the Nature of Man. World Publishing, New York.
    Hall, D. T. (1986). Career development in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Herr, E.L., & Cramer, S.H. (1996).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through the lifespan (5th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Hsieh, T. L. (2021). Enrollment motivation and student engagement behaviors: disparity among freshmen of an education department from three universities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levels.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41(3),759-773. https://doi.org/10.1080/07294360.2021.1877624
    Issacson, L. E. (1985). Basics of career counseling. Newton: Allyn & Bacon.
    Ignatius, S., & Mathew, J. (2024). Career Development as a Mediator of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Innovative Output for Women in STEM. Indian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59(4), 606-620.
    Janke, S. (2019). Prospective effects of motivation for enrollment on well-being and motivation at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5(12), 2413-2425. https://doi.org/10.1080/03075079.2019.1612353
    Knowles, M. S. (197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Andragogy versus pedagogy. New York: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1), 31-36.
    Keller, J. M. (1983). Motivational design of instruction. In C. M. Reigeluth (Ed.), 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 An overview of their current status (pp. 383-434).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Kotler, P. (1997)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9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
    Locke, E. A. (1969). 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John Wiley of Sons.
    Long, M. (1985). '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in K. Hyltenstam and M. Pienemann (ed.): 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im, J., Kim, M., Chen, S.S., & Ryder, C.E. (2008).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Satisfaction in Different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35, 113-119.
    McFarland, A. S. (1969). Power and Leadership in Pluralist System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st Ed..
    Maslow, A. H. (1970).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2nd ed.) . New York: Harper & Row.
    Martin, C. L. (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 The Physical Educator, 45(4),196-209.
    Maehr, M. L., & Meyer, H. A. (1997). Understanding motivation and schooling: Where we’ve been, where we are, and where we need to go. Education Psychology Review , 9, 371-409.
    McDonald, K. S. & Hite, L. M. (2005). Reviving the relevance of career development in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Review, 4(4), 418-439.
    Messerer, L. A. S., Karst, K., & Janke, S. (2022). Choose wisely: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enrollment is associated with ongoing intrinsic learning motivation, study success and dropout.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48(1), 137-150. https://doi.org/10.1080/03075079.2022.2121814
    McKercher, B., Jin, X., Tolkach, D., Lee, A., & Macionis, N. (2023). Career development of tourism, hospitality and events gradu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25(3), 350-358. https://0-doi-org.opac.lib.ntnu.edu.tw/10.1002/jtr.2572
    Nordhaug, O. (1989). Reward functions of personnel training. Human Relations, 42(5), 373-388. https://doi.org/10.1177/001872678904200501
    Osterhage, J. L., Caybas, U., Han, J., & Usher, E. (2024). “I just don’t find it interesting”: academic major and timing of enrollment predict motivation in an introductory biology course. Journal of Biological Education, 1-22. https://doi.org/10.1080/00219266.2024.2342801
    Pintrich, P. R. (2003). A motivational science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student motivation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contex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5(4), 667-686.
    Parsons, Richard D., Hinson, Stephanie Lewis., & Sardo-Brown, Deborah. (2005).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 Practitioner-Researcher Model of Teaching.
    Roll, T., & Arthur, N. (2002). Beliefs in career counselling. Calgary: University of Calgary.
    Super, D. E. (1957). The psychology of careers. New York: Harper.
    Super, D. E. (1976). Career Education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Monographs on Career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The Office of Career Education, U. S. Office of Education.
    Sage, G. (1977) Introduction to Motor Behaviour: A Neurophysiological Approach. 2nd edition. Reading,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Skinner, B. F. (1979). The Shaping of a Behaviorist.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Swain, R. (1984). Easing the transition: A career planning course for college student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62, 529-532.
    Steca, P., Caprara, G. V., Tramontano, C., Vecchio, G. M., & Roth, E. (2009). Young adults' life satisfaction: The role of self-regulatory efficacy beliefs in managing affects and relationships across time and across cultures.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7), 824-861. https://doi.org/10.1521/jscp.2009.28.7.824
    Schunk, D. H., & DiBenedetto, M. K. (2020). Motivation and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0.
    Tough, A. M. (1978). Major learning efforts: Recent research and future directions. Adult Education, 28(4), 250-263.
    Topala, I.R., & Tomozii, S.E. (2014). Learning Satisfaction: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Testing for Students’ Learning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SLSQ).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128, 380-386.
    Tsai, S., Hsu, H., & Hsu, Y. (2017).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anxiety: Scal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ducation, 29 (4), 158-165. https://0-doi-org.opac.lib.ntnu.edu.tw/10.1080/10963758.2017.1382365
    Van Maanen, J. and Schein, E.H. (1979) Toward of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209-264.
    Weiner, B. (1985).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92, 548-573.
    Webster, V. G. (1986). Career counseling: Applied concept of life planning. New York: Brook/Cole.
    Woolfolk, A. (200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th Edition, Allyn and Bacon, Boston.
    Wardani, A. D., Gunawan, I., Kusumaningrum, D. E., Benty, D. D. N., Sumarsono, R. B., Nurabadi, A., and Handayani, L. (2020). Student Learning Motivation: A Conceptual Paper. In 2nd Early Childhood and Primary Childhood Education (ECPE 2020) (pp. 275-278). Atlantis Press.
    Zunker V. G. (2006). Career counseling: A holistic approach, 7th ed.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8/07/0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