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嵐
Lo, Tamara
論文名稱: 禁賽事件後大學生運動員生活之民族誌-以某大學籃球隊為例
Ethnographic of College Basketball Athlete Life After The Suspended Event
指導教授: 石明宗
Shih, Ming-Tsu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0
中文關鍵詞: 大專學生運動員生活運動民族誌
英文關鍵詞: College student athletes, life, sports Ethnography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84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3下載: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學生運動員所扮演之角色多重,除了平時球員訓練外,本身的學生身份以及公眾人物角色,使得學生競技運動員在社會互動上有明顯的差異。學生運動員要如何面對各種狀況、應付各種困難,且應用在生活上面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而台灣大專籃球在102學年度發生禁賽事件前後,球員的身心以及生活適應有了很大的變化,研究對象選擇了被禁賽的隊伍,在過程中也發掘了球隊中的問題以及球員的心理建設過程。此研究將朝著以下目的進行研究:1.了解禁賽事件後籃球隊球員的生活現況。2.了解禁賽事件後籃球隊球員生活上問題的來源。3.探討禁賽事件後籃球隊球員生活問題之因應策略。
    採用民族誌之方式觀察、記錄籃球隊學生運動員的生活,透過運動民族誌之方式,發現能更深入了解一個運動團體,並找出新的體悟或知識。經由研究發現經歷禁賽事件後的球員,失去舞台對於球員來講,是最主要產生問題的原因。歸納出訓練、比賽、學校及個人生活四個面向,觀察禁賽之後的生活,進而發現大學生運動員並無特殊人員輔導與做後續追蹤,在生活方面問題只能由教練團或學生自己解決。

    Abstract
    The Student Athlete have to play multiple role, they are also sports stars and regular students. Without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here life also had problems. The suspended event happened in Taiwan’s UBA (University of basketball Association) 2013. The suspended event made the student athletes had more problems in life. This research will toward the following objectives:
    1.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layer’s life after the suspended event. 2.To understand the life problem’s resource. 3.Discussion the players countermeasures of life problems.
    Way of using ethnographic observation, recording the lives of student-athletes basketball team. Ethnographic is a better way to understand a sports team, and find a new sort of understanding or knowledge. Through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experienced suspended event, lost the stage is the main problem in here. No special coaching college athletes and do follow-up, they can only be resolved by the coaching staff or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目 次 論文通過簽名表……………………………………………………………………………i 論文授權書……………………………………………………………………………i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iv 謝誌……………………………………………………………………………v 目次………………………………………………………………………………………vii 表次………………………………………………………………………………x 圖次……………………………………………………………………………………x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6 第貳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大專學生運動員………………………………………………………………7 第二節 生活相關研究……………………………………………………………9 第三節 禁賽事件相關報導與文獻…………………………………………………17 第四節 運動民族誌…………………………………………………………………19 第參章 研究方法…………………………………………………………24 第一節 民族誌研究法………………………………………………………………24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範圍………………………………………………………25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主要報導人………………………………………………26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29 第五節 資料分析與搜集…………………………………………………………32 第六節 研究流程…………………………………………………………………34 第七節 研究倫理與研究限制……………………………………………………35 第肆章 研究結果…………………………………………………………37 第一節 大學生運動員的生活現況………………………………………………37 第二節 禁賽事件後的問題與影響……………………………………………43 第三節 生活問題之因應與策略………………………………………………49 第四節 討論……………………………………………………………………5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55 第一節 結論……………………………………………………………………55 第二節 反思與建議………………………………………………………………60 參考文獻………………………………………………………………………63 附件一:粉絲專頁……………………………………………………………68 附件二:研究者日誌……………………………………………………………74 附件三:主要報導人訪談摘要……………………………………………………86 附件四:訪談同意書……………………………………………………………90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王鐘和 (1984) 。適應與心理衛生。臺北:文笙書局出版。

    石明宗(1992)。運動存在意義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石明宗。2008。「運動儀式」之研究:「技術動作儀式」與「再現文化儀式」。
    臺北:師大書苑。

    季力康(2002)。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員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47,3-4。

    季力康(1995)。運動員的心理技能訓練。體育論壇,19,4-8。

    林冠綸、楊哲宜、季力康 (2012) 。SBL籃球員飲酒行為與動機之調查研究。中
    原體育學報,1,225-235。

    李松遠(2007)。全國高中職羽球代表隊選手課業壓力與學校適應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張宏亮(1995)。大學運動績優保送生之學校適應探討 (下)。國民體育季刊,24 (2),77-84。

    張春興(1998)。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世義 (2009) 。高中學生運動員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問題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張國彬,石明宗 (2011) 。三連霸的象徵資本詮釋—以臺師大籃球隊為例。運
    動教練科學,22,13-27 。

    莫麗珍 (2003)。國中學生情緒致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莊翠玉 (1996)。運動績優生就讀大專院校一般科系之學校適應情況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吳海助 (2002) 。師院體育系學生如何充實現在、準備未來。大專體育,61,17-21。

    吳海助 (2001) 。大專國中手球隊經營之研究。臺北:康鼎。

    許靜心 (2003) 。運動員生涯規劃。大專體育,66,105-110。

    徐雨村譯 (2014)。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臺北:桂冠。 (Kottak,
    C.P. ,2005)

    陳聖芳 (1997)。走出挑戰極限路上-我國運動員生活、學業和出路問題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黃彥均 (1996)。師範院校運動績優保送生的生活適應現況初探。台灣體育,86,14-16。

    黃楗翔 (2002)。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麗琴 (2001)。不同運動水準與運動員認同之體育相關科系應屆畢業生就業前生涯決策焦慮與因應方式之差異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縣。

    劉焜輝 (1985) 。師大學生自我概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劉仲冬 (1996) 。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
    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2-25。臺北:巨流。

    胡業成 (2005) 。花東地區高中職運動績優生學校生活困擾與適應情形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新北市。

    蔡文輝 (2006) 。社會學理論。臺北:三民。

    蔡秀芳 (2001) 。我國體育院校體育專業人力資源培育現況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0 (1),57-64。

    謝佳男 (2001) 。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盧俊宏、蘇振鑫 (1999) 。學生運動員的心理問題與輔導策略。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0 (1),63-80。

    羅婉麗 (2001) 。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蘇玉惠 (2006) 。新移民女性子女生活適應調查研究-以基隆市國民小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Denzin K. Norman & Lincoln, Yvonna S. (1998).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London, UK: Sage.

    Denzin K. Norman & Lincoln, Yvonna S. (2003).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2nd ed.). London, UK: Sage.

    Denzin K. Norman & Lincoln, Yvonna S. (2003).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UK: Sa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1989). Interpretive Interactionism. Newbury Park, CA:Sage.

    Erikson, E.H.(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Y: Norton.

    Ferrante & Etzel, E.(1991). Counseling college Student-Athletes: The problem, the Need. Morgantown, WV: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ould, D., Dieffenbach, K., & Moffatt, A. (2002).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Olympic champ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 14, 172-204.

    Gould, D., Hodge, K., Peterson, K., & Petlichkoff, L. (1987).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s of coach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intercollegiate wrestling coaches. The Sport Psychologist, 1, 293-308.

    Lazarus, R. S. (1969). Patterns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effectivenes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Co.

    Maslow, A. (1954).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NY: Harpes.

    Sawrey, J. M. & Telford, C. W. (1971). Pychology of adjustment. (3rd ed.).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Wacquant, Loic.( 2004). Body & Soul: Notebooks of an Apprentice Boxer.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M. Jaeger. 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AERA.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