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施宜煌 Shy Yi huang |
---|---|
論文名稱: |
田培林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學術事業 Tien Pei-Lin'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Academic Career |
指導教授: |
歐陽教
Ouyang, Jiao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1 |
畢業學年度: | 8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44 |
中文關鍵詞: | 田培林 、教育即文化 、教育愛 、教育學術事業 |
英文關鍵詞: | Tien Pei-Lin, Education as culture, educational love, educational academic career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45 下載:8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田培林先生西元一八九三年出生於河南襄城,於西元一九七五年卒於臺灣臺北。綜觀田先生一生,除早期在大陸盡心於河南教育的開展外,於民國三十八年渡海來臺時,更盡心於臺灣教育的開展,可以說是一位教育思想家,也是一位教育實踐家。
本研究可以說是國內第一本探討田培林教育思想及教育學術事業的學位論文。關於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係採文獻分析法,再輔以訪談法來進行研究;就研究的內容而言,本研究首先論述田培林先生的生平及重要著作,以了解田先生的生命歷程及思想的中心;其次,則探究田先生所處的時代背景及學者對他所產生之影響,以探知田先生的哲學基礎及哲學觀點;再來,則探析田先生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學術事業,以窺知田先生教育思想之堂奧,及其對我國教育與文化之貢獻;最後則論述田先生教育思想對當前教育可以提供的種種啟示,並且研究者也試圖將田先生教育思想運用在我國教育的可行性,提出一些建議,希冀能夠釐清當今教育上的一些問題。茲分別論述對當今教育的啟示及建議如后:
一、在啟示方面
(一)教育為創造精神價值的歷程。
(二)對當前教育研究中量化研究典範之批判。
(三)對當前師生關係中教育愛之省思。
一、在建議方面
(一)教育應重視精神價值的創生。
(二)教師應發揚教育愛之精神。
(三)發展能因應時代變遷的師資培育觀。
(四)建構以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教育制度。
(五)建立質與量相輔相成的研究典範。
ABSTRACT
Tien Pei-Lin was born in 1893, and dead in 1975. Tien Pei-Lin had devoted himself to the education in Honan in his early lifehood. In addition, he had also devoted himself to the education in Taiwan since he came to Taiwan in 1938. He is an educational thinker and practitioner.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hesis on exploring Tien Pei-Lin’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academic career in our country. As far as the research method is concerned, the study is to make use of documentary analysis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As to the content of study, at first, it illustrates Tien Pei-Lin’life and important works to illuminate his life process and central ideal. Secondly, the study inquires Tien Pei-Lin’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influence of other scholars to make us understand his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philosophical views. Thirdly, the study aims at inquiring Tien Pei-Lin’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academic career to make us realize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his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s education and culture. At last, the study illustrates Tien Pei-Lin’ educational thought implications, and thus it makes some suggestions for contemporary education.
一、Implications
1.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creating spiritual values.
2.We need to criticize the deficiency of quantitative research paradigm.
3.We need to reflect educational lov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二、Suggestions
1.Education should emphasize the creation of spiritual values.
2.The teacher should advocate educational love.
3.We need to develop the views of teacher education which adapts to social changes.
4.We need to develop th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which is based on traditional culture.
5.We need to develop the research paradigm which involve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一、田培林著作
田培林、黃光雄筆記(1956)。教育概論上課筆記。未出版。
田培林(1958)。本所研究旨趣。教育研究所集刊,1輯,頁1-2。
田培林主編(1969)。教育學新論。臺北:文景。
田培林(1971)。英國的公學─序。出自伍振鷟著,英國的公學。臺
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
田培林(1975)。教育史。臺北:正中。
田培林(1995)。論教育與文化。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
冊》(頁3-11)。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教育與文化。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冊》
(頁12-71)。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論人格教育和文化教育。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
文化《上冊》(頁79-91)。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三級學制的檢討。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
冊》(頁92-106)。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教育是生長嗎。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
冊》(頁148-151)。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自由與平等。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冊》
(頁152-155)。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我對於提高師資素質計劃的看法。出自賈馥茗主編,
教育與文化《上冊》(頁181-184)。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佛法精神與教育。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
冊》(頁191-194)。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從「教育實際」中看「教育思想」的趨勢。出自賈
馥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上冊》(頁209-226)。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西德對於科學研究的獎助工作。出自賈馥茗主編,
教育與文化《上冊》(頁282-292)。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四十三年度教育學的研究。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
與文化《上冊》(頁333-344)。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省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
與文化《上冊》(頁351-354)。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中等學校師資的訓練問題。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
與文化《上冊》(頁358-378)。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師範大學的制度問題。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
化《上冊》(頁379-387)。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派別。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
與文化《下冊》(頁415-473)。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從文化發展的觀點論我國的新教育制度。出自賈馥
茗主編,教育與文化《下冊》(頁569-578)。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高等教育(中華民國教育誌(一))。出自賈馥茗主編,
教育與文化《下冊》(頁579-614)。臺北:五南。
田培林(1995)。裴斯泰洛齊教育學說。出自賈馥茗主編,教育與文
化《下冊》(頁627-677)。臺北:五南。
二、有關研究田培林的著作
方志懋(1976)。田培林先生與大陸雜誌。大陸雜誌,52卷,5期,
頁1-2。
王文俊(1976)。敬悼我國文化教育學導師田培林博士。出自中國教
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
22-28)。臺北: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李安(1976)。學人的典範。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
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55)。臺北:中國教育學會、
師大教育研究所。
周愚文(1992)。中國文化教育大師─田培林。出自劉焜輝主編,人
類航路的燈塔:當代教育思想家(頁92-109)。臺北:正中。
林清江(1976)。「教育之愛」的解釋者。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
育研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98-102)。臺北:
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洪炎秋(1976)。追悼田伯蒼先生。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
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29-32)。臺北:中國
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孫亢曾(1976)。追思伯蒼先生。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
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13-15)。臺北:中國教
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陳鐵凡(1976)。敬悼田伯蒼先生。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
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48-49)。臺北:中國
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戚長誠(1976)。悼念田培林先生。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
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44-46)。臺北:中國
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郭為藩(1976)。懷念伯蒼恩師。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
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81-86)。臺北:中國教
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郭 廷以等(1991)。從高小到北大的求學生涯─田培林先生訪問記錄。
出自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編,口述歷史(2)(頁27-44)。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黃光雄(1992)。心靈的饗宴─憶田伯蒼教授的師道風範。現代教育,
7卷,4期,頁6-12。
黃昆輝(1976)。懷念田師。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
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103-108)。臺北:中國教育
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賈馥茗(1976a)。痛失良師。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
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61-66)。臺北:中國教育學
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賈馥茗(1976b)。田培林先生的教育思想簡述。出自賈馥茗、黃昆輝
主編,教育論叢(二)(頁1-46)。臺北:文景。
賈馥茗(1985)。田培林。出自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名人傳《第三
冊》(頁83-100)。臺北:近代中國。
賈馥茗(1995)。教育與文化─序。出自田培林著,教育與文化。臺
北:五南。
賈馥茗(1998)。田培林傳。載於國史擬傳第七輯抽印本。
楊亮功(1976)。人事靡常清遵難續。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
研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6-7)。臺北:中
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潘振球(1976)。憶伯蒼先生。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20-21)。台北:中國教育
、師大教育研究所。
潘振球(1976)。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弁言。出自中國教育
、師大教育研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臺
北: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鄭照順(1996)。我國首創文化教育學觀念的教育家田培林。高市文
教,56期,頁29-31。
鄧玉祥(1976)。無盡的哀思永恆的感念─悼念田師伯蒼先生。出自
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主編,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
文集(頁81-86)。臺北: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劉延濤(1976)。田伯蒼先生行述。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
,田故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1-3)。臺北:中國育學會、師大
教育研究所。
歐陽教(1976)。饗宴與哀思。出自中國教育學會、師大教育研究所
教授伯蒼先生紀念文集(頁87-97)。臺北:中國教育學會、師
大教育研究所。
三、其他
大陸雜誌社(1960)。大陸雜誌十年。大陸雜誌,21卷,1期,頁1-2。
大陸雜誌社(1972)。大陸雜誌二十二年。大陸雜誌,44卷,6期,
頁28-31。
中國教育學會(1979)。中國教育學會會史。臺北:中國教育學會。
方炳林(1990)。蔡元培教育思想。出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主編,中國教育思想(頁527-602)。高雄:復文。
王梓良(1980)。大陸雜誌三十年。大陸雜誌,61卷,1期,頁1-2。
王芝芝譯(1997)。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nald A. Ritchie原著)。臺
北:遠流。
王文科(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連生(1992)。教育哲學研究。臺北:五南。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輯,
頁35-55。
白吉庵(1996)。胡適傳。北京:人民。
毛子水(1981)。國立北京大學簡史。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
學府紀聞─國立北京大學(頁1-14)。臺北:南京。
田炯景(1981)。五四的回憶。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學府紀
聞─國立北京大學(頁46-72)。臺北:南京。
伍振鷟(1986)。光復四十年來的台灣教育。大陸雜誌,72卷,3期。
伍振鷟(1995)。人性問題與教育。出自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頁75-
92)。臺北:師大書苑。
余瑞麟(1981)。往事如煙。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學府紀聞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頁336-340)。臺北:南京。
李滌生(1979)。荀子集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李守孔(1981)。張伯英先生與河南大學。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
編,學府紀聞─國立河南大學(頁30-35)。臺北:南京。
李鴻禧(1991)。台灣教育面貌40年─序。出自林玉体著,台灣教育
面貌40年。臺北:自立晚報。
吳鼎(1974)。教育工作的精神修養。臺灣教育輔導月刊,24卷3期,
頁6。
周恆(1981)。河南大學概述。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學府紀聞
─國立河南大學(頁1-27)。臺北:南京。
周邦道(1981)。近代教育先進傳略初集。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周愚文(1991)。歷史研究法。出自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
法(頁203-228)。臺北:師大書苑。
易竹賢(1993)。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武昌:武漢大學。
林清江(1995)。社會哲學與教育。出自伍振鷟主編,教育哲學(頁
135-150)。臺北:師大書苑。
林玉体(1980)。教育價值論。臺北:文景。
林玉体(1991)。台灣教育面貌40年。臺北:自立晚報。
林玉体(1993)。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瑞穗(1992)。文化。出自詹火生、張笠雲、林瑞穗主編,社會學
《上冊》(頁79-112)。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林逢祺(1993)。分析哲學與教育研究。出自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
育學方法論(頁3-32)。臺北:師大書苑。
林秀珍(1999)。杜威經驗概念之教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邵志祥(1981)。顛沛流離中的河大醫學院。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
主編,學府紀聞─國立河南大學(頁118-140)。臺北:南京。
俞懿嫻(1999)。從文化哲學論現代教育的困境。教育哲學學術研討
會手冊,頁9-1 - 9-30。
洪炎秋(1998)。推行國語三十年。出自國語日報主編,國語日報的
故事(頁5-14)。臺北:國語日報。
洪仁進(1993)。哲學研究法。出自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育學方
法論(頁229-243)。臺北:師大書苑。
洪鼎漢(1996)。費希特。臺北:東大。
洪櫻芬(2000)。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臺北:洪
葉。
施宜煌(2000)。教師教學語言行為影響學生學習之探討。教師之友,
41期,頁37-42。
徐南號(1996)。日本統治時期對台灣教育之影響。出自徐南號主編,
台灣教育史(頁305-318)。臺北:師大書怨。
徐南號(1998)。懷念吾師。出自林玉体主編,跨世紀的教育演變(頁
5-14)。臺北:文景。
高柏園(1991)。中庸形上學思想。臺北:東大。
高宣揚(2000)。後現代論。臺北:五南。
殷鼎(1990)。理解的命運。臺北:東大。
陳伯璋(1989)。教育研究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憲民(1999)。蔣夢麟教育思想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
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林譯(1985)。西方的沒落(Spengler,O.原著)。臺北:桂冠。
梁福鎮(1999)。普通教育學方法探究。中等教育,50卷5期,頁62-
77。
張起鈞(1981)。西南聯大紀要。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學府
紀聞─國立西南聯合大學(頁8-50)。臺北:南京。
張玉法(1992)。中國現代史略。臺北:東華。
郭為藩(1990)。梁啟超教育思想。出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主編,中國教育思想(頁603-621)。高雄:復文。
國立編譯館(1991)。中國現代史。臺北:幼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73)。教育學院的現況與發展計劃。師大校刊,
190期,11版。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75)。教學研究。師大校刊,190期,14版。
陶惠英(1984)。蔡元培。出自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名人傳《第一
冊》(頁614-634)。臺北:近代中國。
郭生玉(1994)。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精華。
黃國彥(1990)。兒童心理與教育─序。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黃瑞祺(2000)。現代與後現代。臺北:巨流。
黃政傑(1992)。課程改革。臺北:漢文。
傅偉勳(1999)。西洋哲學史。臺北:三民。
賈馥茗(1989)。教育原理。台北:三民。
賈馥茗(1990)。師大教育研究所的建立和發展經過─對碩士班學生
講話。教育研究所集刊,32輯,頁1-16。
賈馥茗(1992)。教育之文化承傳與創造的任務。現代教育,7卷,4
期,頁13-17。
賈馥茗(1997)。教育的文化使命。出自黃昆輝主編,教育與文化(頁
3-21)。臺北:五南。
賈馥茗(1999)。教育的本質。臺北:五南。
賈馥茗(2000)。新世紀‧願人文發皇可期。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
規劃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21。
賈馥茗(1999)。教育的本質。臺北:五南。
詹棟樑(1981)。斯普朗格文化教育思想及其影響。台北:文景。
楊深坑(1988)。理論‧詮釋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1993)。教育學方法論─序。出自賈馥茗、楊深坑主編,教
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楊深坑(2000)。迎向新世紀的教育改革─方法論之省察與國際改革
趨勢之比較分析。教育研究集刊,44輯,頁1-34。
楊森源(1992)。新約「愛」之理念及其教育涵義。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洲松(1996)。後現代主義與教育研究。出自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
會主編,教育:傳統、現代化與後現代化(頁31-44)。台北:師
大書苑。
葉坤靈(1999)。精神科學導論及生命哲學的教育蘊義。中等教育,50
卷3期,頁27-41。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9)。教育系近況。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院刊,
復刊號8期,3版。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49)。院史。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院刊,復刊號
21期,1版。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54)。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組織規程。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院刊,86期,3版。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55)。本院改為師範大學省府會議業已通過。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院刊,89期,1版。
臺灣省立師範學院(1955b)。本院改為大學獲得輿論界讚揚。臺灣省
立師範學院院刊,91期,1版。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55)。各系簡介。師大校刊,5l41期,7版。
臺灣省立師範大學(1956)。教育研究所。師大校刊,12期,12版。
廖春文(2000)。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理念與模式。國教輔導,40卷
2期,頁2-19。
趙雅博(1987)。「愛」是救人救世的力量。出自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
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人文教育十二講(頁149-164)。台北:三民
書局。
潘慧玲(1996)。教育研究。出自黃光雄主編,教育導論(頁341-368)。
臺北:師大書苑。
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編輯委員會(1985)。中國現代史。臺北:黎
明。
蔡元培(1981)。我在北京大學的經歷。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
學府紀聞─國立北京大學(頁26-35)。臺北:南京。
劉季洪(1981)。河南大學回憶記略。出自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主編,
學府紀聞─國立河南大學(頁71-80)。臺北:南京。
劉季洪(1986)。教育生涯漫談。臺北:臺灣商務。
歐陽教(1963)。菲希特教育思想簡述。教育研究所集刊,6輯,頁
201-212。
歐陽教(1992)。教育哲學導論。臺北:文景。
歐陽教(1995)。西洋現代教育思潮批判。出自伍振鷟主編,教育哲
學(頁151-206)。臺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7)。如何發揮教育愛。出自黃政傑主編,翱翔於教改的
天空(頁12-19)。臺北:漢文。
檀傳寶(2000)。教育是人類價值生命的中介─論價值與教育中的價
值問題。教育研究,3期,頁14-20。
魏仰賢(1981)。河大工學院與黃河水專的關係。出自南京出版有限
公司主編,學府紀聞─國立河南大學(頁144-146)。臺北:南京。
韓景春(1996)。實用主義的教育哲學。出自邱兆偉主編,教育哲
學(頁81-120)。臺北:師大書苑。
證嚴法師(1991)。證嚴法師靜思語。台北:九歌。
瞿葆奎(1999)。中國教育學百年(下)。教育研究,2期,頁23。
蘇昌美(1983)。愛的哲學。臺北:東大。
嚴平譯(1992)。詮釋學(Richard E Palmer原著)。台北:桂冠。
貳、英文部分
Cooper,D.(Ed.) (1999). Epistemology: the classic reading. Oxford:Blackwell.
Dewey,J. (196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Eisner,E.W. (1992). Curriculum ideologies. In P.W.Jackson(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pp.302-326). N.Y.:
Macmilan Publishing Company.
Foshay,A.M. (2000). The curriculum:purpose,substance,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Gott,R. (1986). Modernism and post-modernism: the crisis of
contemporary culture.The Guardian,1 December,1986,p10.
Ho,Ping-Te (1964).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Columbia: Southern Material Center.
Hollinger,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Lndon:Sage Press.
Hus'en T.(1994). Research paradigms in education. In T.Hus'en &
T.N.Postlethwaite(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pp.5051-5056). N.Y.: Pergamon.
Habermas,J (1995).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Jones,W.T. (1969). 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Kant and
the nineteenth century. New York: Harcourt,Brace & World.
Jameson,F. (1984).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talism.New Left Review,No.146,pp.53-92.
Rust,V.D. (1991). Postmodernism and its comparative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5(4),610-626.
Singer,I. (1987). The nature of lov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hompson,K. (1992). Social pluralism and post-modernity.In S.
Hall,D.Held & T.Mcgrew (Eds.),Modernity and its futures
(pp.221-255).Cambridge:Polity Press.
Ulich,R. (1968). History of education thought. N.Y.: American
Book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