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江宜倩
Chiang Yi Chien
論文名稱: 未婚男性婚姻觀之研究
The Research of Unmarried Men's Marital Viewpoints
指導教授: 黃馨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1
畢業學年度: 8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8
中文關鍵詞: 男性婚姻婚姻觀婚姻價值婚姻態度擇偶質性研究性別
英文關鍵詞: man, marriage, marital viewpoint, marriage value, marital attitude, mate selection, qualitative research, gend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9下載:13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所有社會制度中,婚姻是最普遍、最親密、影響最深遠的社會團體,因此婚姻具備了無可替代的特殊性。但在社會變遷的潮流下,無可避免地會對個人的婚姻觀產生衝擊,若擁有較符合時代的婚姻觀,將有助個人解決有關婚姻的問題。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六名20~30歲的未婚男性為研究對象,藉深入訪談的研究方法,來探究未婚男性婚姻觀的實質內涵,呈現未婚男性對於婚姻的意義、擇偶、婚姻中兩性角色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再援用生態系統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社會交換論來分析影響未婚男性婚姻觀建構的因素,最後從性別的角度,討論「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與婚姻斜坡對未婚男性婚姻觀的衝擊,且針對傳統婚姻觀念中,夫妻角色的扮演方式加以反思批判。
    研究結果發現對未婚男性而言,婚姻的意義可以分為:社會面、心理面、生物面、法律面、經濟面等。結婚社會面的意義是為了順應社會規範以獲取認同,但對於婚姻的必要性提出質疑;婚姻心理面的意義是肯定自我價值、獲得心靈歸屬與生活延伸;婚姻在生物面的意義則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使命,但是隨著性觀念的開放,婚姻滿足生理需求的功能逐漸沒落;在法律面,婚姻可以透過法定制度給予夫妻關係與子女地位、權益實質的保障;未婚男性覺得婚姻經濟面的意義是,婚後可能多一份妻子的收入、卻也因家庭人口增加而提高支出,在社會規範與傳統性別角色期待下,擔負養家責任是他們的天職,結婚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
    未婚男性的婚姻觀在擇偶方面,大致可以分為對婚姻市場的看法與其本身的擇偶態度。對他們來說,結婚對象就是婚前所能找到的最佳選擇,擇偶的本質是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的資源交換歷程。但在看似單純的個人自由背後,事實上其自由度會受到社會結構規範的限制,例如其本身所具備的經濟供給能力,可能會影響受訪未婚男性的擇偶範圍。面對婚姻市場對經濟供給能力的重視,部分未婚男性的因應方式與態度傾向認同社會價值觀,以經濟基礎為結婚的必備條件;有些則會延後自己的結婚計劃,先立業再成家;還有一些未婚男性認為個人擇偶條件有實際與理想上的差距,質疑經濟供給能力並非唯一的判準,每個人有其主體性,因此擇偶行為可能最終是個人價值澄清的歷程。
    對於婚姻中兩性角色的期待,本研究中的未婚男性基本上仍認同「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所以深信母職天賦,男人無能為力;在女性就業的看法上,則偏向不反對但也不鼓勵。雖然多數研究參與者多少存有傳統意識形態,但面對逐漸變遷的社會,隨著婦女就業人口的增加,傳統分工模式出現鬆動跡象。他們感受到「君子遠庖廚」已難以生存,無論應該「幫」太太做、或是「一起」做,在家務分工行為上,他們都跨出不同以往的一步。較特別的是,未婚男性對理想妻子的期待,充滿既傳統又現代的過渡性質。他們似乎較不重視外表、或家事操作能力,認為婚姻需要經營,而更重視彼此心靈的契合與溝通;另一方面他們又期待理想妻子能內外兼顧,除了安頓家庭、最好還能對丈夫的工作有所助益。
    由於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法,研究內容較深入但無法推論母群,且受限於時間精力,除了呈現未婚男性在婚姻的意義、擇偶、婚姻中兩性角色等相關議題的真實想法外,其他面向研究者並未進行探討;且本研究為研究者獨立完成,個人主觀的影響將無可避免。期望本研究所得之研究結果能引導社會大眾,正視婚姻觀變遷的事實,並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或課程法令制定之參考。

    Among all of the social systems, marriage is the most popular and closest social group. But on the trend of social transition, it is inevitable to have some impacts on one’s viewpoints of marriage. If one can have some ideas, which can keep with the time, it will be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marriage. Thus, this research chooses six unmarried men ranked from 20 to 30 years old to be the samples and explores the content of their marital viewpoints by interview. The research can show unmarried men’s true attitudes toward some related issues such as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mate selection, roles of marriage, and so forth. Further,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factors of constructing unmarried men’s marital viewpoints by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ory,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y. Finally, the research also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the demarcation behavior and marriage slope of “Husbands works outside, and wives stay at home” on unmarried men’s attitudes of marriage, and criticizes the traditional roles of husbands and wives.
    For unmarried men, the research finds they divided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into some aspects such as society, psychology, biology, law, economy, and so on.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in social aspects is not only to follow social norms and gain the agreement but also doubt the necessity of marriage.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in psychological aspects is to realize oneself and know what to do and where to go next in one’s mind. The meaning of marriage in biological aspects is to accomplish the mission of generation. However, with the liberation of sex, the marriage function which to fulfill of the physical satisfaction declines gradually. In law aspects, it can confirm couples’ relationships and offspring’s status in their family. In economic aspects, unmarried men think that they can become double-income family, yet expensing more with increasing family members than before. Under the traditional expectation and norms, raising family is men’s bounden duty but marriage brings them heavy economic pressures.
    In aspects of mate selection, unmarried men’s attitudes of marriage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attitudes to marriage market and mate selection. They think the spouse is the best choice they can choose for the marriage, and the essence of mate selection is an exchanging process, which gets the most advantages on the lowest cost. But behind one’s simple personal freedom of mate selection, the fact is the extent of freedom would be limited by social standards. How rich the unmarried man is, for instances, could affect the range of his mate selection. With more and more requirements on finance in marriage market, most unmarried men tend to accept it and regard money as a critical factor in marriage. Some would extend their wedding dates and make money first; others think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between ideality and reality and doubt that finance is not the only standard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be married or not. Every person has his unique thought; so mate selection behavior finally can be a process of one’s self-examination.
    In this research, the expectation to couples, unmarried men basically still agree with the demarcation behavior, “Husbands works outside, and wives stay at home”. So it is convinced that Mother’s duty is gifted and men can never keep up with them. In the aspects of female employing, unmarried men neither prohibit them nor encourage them. Although most investigators have some traditional ideology, the demarcation behavior alters gradually with the change of our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emale employment. Unmarried men feel it is impossible to leave all housework to their wives; they should help their wives or share the housework together. In housework demarcation, they step further. For some special facts, unmarried men have some contradictive expectation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al wives. They seem to emphasis less on beauty or housework handling, but more on the communication to each other. In addition, they also expect their ideal wives can take care of every thing in the family as well as be helpful to husbands’ work.
    According to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tents of this research explore more details but we cannot ratiocinate the matrix. And subjected to limited time, the research do not study other aspects about unmarried men besides meaning of some relative aspects of marriage, mate selection, and roles husbands and wives play in marriage; the research was completed independently, so the personal subject thoughts will be inevitable. The research expects the conclusion can guide the society to concentrate on the fact that views of marriage is changing, and contributes the results to future relative researches and lessons, and give some reference to the legislator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壹、 社會變遷中的婚姻觀…………………………………………2 貳、 未婚男性的想法暗藏玄機……………………………………4 參、 未婚男性在婚姻中的苦與樂…………………………………6 肆、 人為什麼一定要結婚?………………………………………7 第二節 名詞釋義………………………………………………………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婚姻觀的內涵…………………………………………………11 第二節 影響婚姻觀建構的因素………………………………………15 壹、 婚姻觀的形成…………………………………………………15 貳、 生態系統理論…………………………………………………16 參、 社會學習理論…………………………………………………20 肆、 社會交換論……………………………………………………22 第三節 傳統婚姻觀的特質……………………………………………25 壹、 傳統民族特質對未婚男性婚姻觀的框架……………………25 貳、 由功能觀點看傳統婚觀的變遷………………………………27 第四節 角色期待與未婚男性婚姻觀…………………………………33 壹、 「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模式……………………………33 貳、 婚姻斜坡與擇偶………………………………………………3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方法………………………………………………39 壹、 質的研究方法之果實…………………………………………40 貳、 質的研究方法之特性…………………………………………41參、 我的研究構想…………………………………………………43 第二節 資料蒐集程序…………………………………………………46壹、 準備階段………………………………………………………46 貳、 訪談階段………………………………………………………53 第三節 資料整理與分析………………………………………………60 壹、 資料整理………………………………………………………60貳、 資料分析………………………………………………………61 第四節 研究工具………………………………………………………68壹、 訪談大綱………………………………………………………68貳、 表格文書………………………………………………………68參、 研究者本身……………………………………………………69 第五節 研究者之自我涉入與檢核……………………………………72壹、 訪談過程的處理………………………………………………73貳、 研究者的背景經驗與婚姻觀…………………………………78參、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的關係…………………………………8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結果 83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83 壹、 研究參與者A-阿宏…………………………………………84 貳、 研究參與者B-阿峻…………………………………………85 參、 研究參與者C-阿哲…………………………………………87 肆、 研究參與者D-阿霖…………………………………………88 伍、 研究參與者E-阿斌…………………………………………90 陸、 研究參與者F-阿孟…………………………………………92 第二節 婚姻的意義……………………………………………………94壹、 社會面…………………………………………………………95貳、 心理面…………………………………………………………107參、 生物面…………………………………………………………119肆、 法律面…………………………………………………………130伍、 經濟面…………………………………………………………135 第三節 婚姻市場中未婚男性的擇偶…………………………………144壹、 婚姻市場的競技法則…………………………………………145貳、 未婚男性的自處之道…………………………………………155 第四節 婚姻中的兩性角色……………………………………………165壹、 傳統角色期待的繼承…………………………………………165貳、 古今角色期待的過渡…………………………………………175參、 未來角色期待的契機…………………………………………18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8 第一節 研究結論………………………………………………………198壹、 婚姻的意義……………………………………………………199貳、 婚姻市場中未婚男性的擇偶…………………………………201參、 婚姻中的兩性角色……………………………………………203 第二節 研究建議………………………………………………………206壹、 對未婚男性本身的建議………………………………………206貳、 對未婚男性週遭親友的建議…………………………………208參、 對婚姻教育的建議……………………………………………209肆、 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211 參考文獻 217 附錄 229 附錄一 訪談大綱………………………………………………………229 附錄二 訪談邀請函……………………………………………………230 附錄三 訪談同意書……………………………………………………232 附錄四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表………………………………………233 附錄五 訪談日誌………………………………………………………236 附錄六 訪談檢核函……………………………………………………237 附錄七 研究結果分享函………………………………………………238 表1-1-1 婚姻觀相關碩博士論文檢索結果…………………………5 表2-1-1 相關研究中的婚姻觀議題…………………………………12 表2-1-2 學述論著中的婚姻相關議題………………………………13 表3-3-1 未婚男性婚姻觀分析主題及分析內容……………………62 表3-3-2 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整理表………………………………64 表3-5-1 訪談檢核結果………………………………………………75 表3-5-2 研究參與者的回應…………………………………………76 圖2-2-1 個人價值觀形成圖…………………………………………16 圖2-2-2 Bronfenbrenner的生態系統圖……………………………18 圖3-1-1 研究架構圖…………………………………………………45 圖3-1-2 研究程序圖…………………………………………………47

    中國國民黨中央婦女工作會婦女政策研究發展中心(1995)。婦女角色變遷與兒童福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內政統計通報(2000)。台閩地區人口婚姻狀況分析,89年第24週。http://www.moi.gov.tw/W3/stat/week/week24.htm(2000.6.8).
    王文科(1994)。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以燕(1990)。我國台灣地區社會環境與家庭結構變遷之探討-自台灣光復至今。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王行(1996)。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2,57-114。
    王行(1997)。台灣地區已婚男性對夫妻性別角色觀念之研究。東吳社會工學報3,47-78。
    王行(1998)。已婚男性婚姻經歷變化與滿足感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4,79-122。
    王舒芸(1996)。現代奶爸難為乎?雙工作家庭中父職角色之初探。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叢桂(1995)。家庭價值與工作價值的互動。載於第三屆東西方家庭國際研討會論文摘要。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何俊青(1994)。高雄市高中生戀愛經驗調察研究。高市鐸聲5(1),24-28。
    何嘉雯(1997)。台北縣市大學生親子關係、婚姻態度對婚前性行為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振民(1998)。未婚男性的愛情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2(3),1-26。
    呂玉瑕(2000)。台灣社會變遷中女性的工作與家庭地位。載於21世紀家庭生態趨勢研討會論文集,136-141。
    呂秀蓮 (1995)。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李元墩(1998)。台灣、大陸與香港三地大學生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之比較研究。載於全國大學院校學生事務工作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
    李佩娟(1998)。已婚職業婦女家計負擔角色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李紹榮.蔡文輝(198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李閏華(1992)。父母婚姻關係子女婚姻態度影響之研究-以台中市未婚在學學生為對象。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瓊華(1998)。高雄市銀行業員工對兩性工作平等態度的研究。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沙依仁(1999)。擇偶技巧與夫妻調適。空大學訊235,86-91。
    卓紋君(1994)。中國人的愛情風格。高市鐸聲5(1),70-77。
    周玟琪(1994)。影響台灣地區家庭家務分工因素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璦真(1998)。現代男女愛情觀-終身大事誰做主?。大眾週刊734,34-37。
    周麗端(1996)。師範院校生價值觀初探。中等教育47(5),63-73。
    周麗端(1997)。我國中小學學生家庭價值觀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I)。國科會個別型計畫NSC86-2417-H-003-004。
    周麗端等(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空大。
    林世超(1990)。現代婦女的法律問題。台北:書泉。
    林秀娟(1998)。南區大學生依附類型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佳玲(1999)。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與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慧(1996)。兩性必備婚姻法律常識。台北:漢湘文化。
    林滿秋(1998)。男人,請放輕鬆。大家健康152,8-9。
    林鴻達(1989)。台灣都市山地青年擇偶態度、行為與問題之研究-以北部都市山地教會未婚青年為例。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莉(1983)。現代化過程與家庭價值觀變遷之相關性研究。東吳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顯宗(1985)。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林顯宗(1998)。從兩性關係談男性調適。大家健康152,14-16。
    邵麗芳(1988)。單身生活意識-單身與一般社會大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奕嫺(1999)。台北市高中學生家庭價值觀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唐仙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家事及休閒時間之分配。中大社會文化學報6,75-111。
    唐永暉(1995)。近十年大學男、女兩性間心理需求的變化。諮商與輔導,112,26-31。
    徐宗國(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高淑清(2000)。質的研究法。高雄:麗文文化。
    高淑貴(1996)。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
    高敬文(1988)。「質的研究派典」之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屏東:屏東師範學院。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155-191。台北:師大書苑。
    張令恬(1998)。原生家庭經驗對大學女生愛情關係的影響及其改變歷程之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老師月刊社編輯部(1990a)。中國人的婚戀觀:允諾與嫁娶。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老師月刊社編輯部(1990b)。中國男人的生涯觀。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老師月刊社編輯部(1993)。中國人的姻緣觀。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書局。
    張純吉(1997)。婚前性行為對男女情侶關係的影響。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增治(1998)。青少年對異性交往態度之調察研究。南華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強淑敏(1998)。我們是同性戀教師。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5a)。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
    畢恆達(1995b)。找尋空間的女人。臺北:張老師文化。
    畢恆達(1999)。當男人遇見女性主義:男性性別意識形成歷程之研究。載於1999性別與兩性研討會論文集,高醫兩性研究中心。
    莫藜藜(1995)。已婚男性的家庭價值觀及其對家庭的需求之探究:兼論家庭政策之規劃。東吳社會工作研究所。
    許珍琳(1998)。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有關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美瑞(1998)。國中學生的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21-41。
    許美璣(1988)。山地父母價值觀之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崇憲(1998)。台灣地區各年齡層中小學男女教師的婚姻配對。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菁華。
    郭江東(1978)。家庭價值觀取向之變遷:傳統與現代-電視連續劇的分析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為藩(1972)。價值理論及其在教育學上的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14,39-61。
    陳志賢(1997)。婚姻信念、婚姻溝通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璋、陳信木(1990)。價值社會學。台北:桂冠。
    陳芳茹(1997)。中國傳統家庭價值觀變遷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1998)。台灣地區就業市場性別階層化之探討。台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素琴(1999)。阿美族中學生婚姻態度及擇偶條件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陳素櫻(1979)。一個都市社區中家庭主婦的價值觀及家庭角色的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瓊慧(1986)。雙生涯及雙工作家庭妻子之婚姻、生活滿意之相關因素研究。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懷真(1994)。社會學概論。台北:洪葉文化。
    彭懷真(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彭懷真(1998)。爸爸辛苦沒人知。大家健康152,10-11。
    湯克遠(1980)。從報紙家庭版看我國社會價值觀念的演變-以中國時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陽琪與陽琬(1995)。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黃俊傑與吳素倩(1988)。都市青少年的價值觀。台北:巨流。
    黃政傑(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台北:漢文。
    黃倩倩(1995)。台北縣市大學生性別角色、自我概念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迺毓(1988)。家庭教育,台北:五南。
    黃迺毓等(1995)。家庭類型,載於黃迺毓、黃馨慧、蘇雪玉、唐先梅、李淑娟等著,家庭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黃迺毓等(2000)。婚前教育需求與方案規劃之研究。教育部專案計畫。
    黃淑清(1998)。失落的因應歷程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羨斐(1999)。婚前性行為內在衝突之分析研究—以大學校園女學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鈴喬(1997)。不同依附風格夫妻之關係期望、婚姻溝通與婚姻調適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馨慧(1998a)。你今天洗碗了沒?。大家健康152,12-13。
    黃馨慧(1998b)。台灣成年男性婚姻觀及其家務參與之探究,載於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41-61。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協會、台灣家庭教育中心。
    楊美慧(1991)。單身女性之婚姻觀-現象學方法的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茹憶(1996)。未婚單身女性生活適應研究。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懋春(1995)。家庭學。台北:財團法人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
    甄曉蘭(1996)。從典範轉移的再思論質的研究崛起的意義。嘉義師院學報10,119-146。
    趙淑珠(2001)。未婚單身女性的自我觀與婚姻觀。載於「性別、心理及本土文化-本土女性主義的開展」科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通是與核心課程組、女學會。
    趙蕙慈(1998)。國民中學家政教科書之家庭價值觀內容分析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書芳(1990)。我國家庭教育的現況分析及其改進途徑,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1996)。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載於「健康的婚姻觀」研討會論文集,17-53。教育部社教司、政治大學。
    蔡文婷(1997)。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中國人的愛情觀。光華22(1),6-19。
    蔡文輝(1987)。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敏玲(1994)。教育民族誌中研究者的角色。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檢討與前瞻」第二次科技研討會質化研究、次級分析與綜合方法研討會會議手冊。
    鄭承傑(2000)。婦女的身心健康權益。全國第五屆婦女國是會議大會手冊,87-90。
    鄭美里(1997)。女兒圈:台灣女同志的性別、家庭與圈內生活。台北:女書店。
    薛承泰(2000)。遲婚的趨勢、影響與因應對策。載於新世紀之婚姻、生育與家庭問題與政策研討會手冊,1-8。內政部主辦、行政院衛生署家庭計畫研究所協辦。
    謝秀芬(1997)。現代婦女的家庭價值觀與家庭期待之研究。東吳社會工學報4,1-46。
    謝佩珊(1994)。國中未婚女教師婚姻態度及生活適應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所碩士論文。
    藍采風(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
    魏章玲(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
    嚴祥鸞(1998)。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蘇鈺婷(1998)。女性經理人成功典範之探討-已婚者與單身者的迷思。政治大學心理所碩士論文。
    顧燕翎主編(1996)。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Broderick, C. (1984).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tice-Hall.
    Chia, R. C., Wuensch, K. L., Childers, J., Chunang, C., Cheng, B., Cesar-Romero, J., & Nava, S. (1994). A comparison of family values amoung Chinese, Mexican, and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9(2), 249-258.
    Doherty, W. J. , Boss, P. G. , LaRossa, R. , Schumm, W. R. , & Steinmetz S. K. (Eds.) (1993).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A contextual approach. New York:Plenum Press.
    Earl Babbie著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李美華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Engel, J. W. (1984). A comparison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 work and family values. Hawaii:Free Press.
    Georgas, J. (1989). Changing family values in Greece, from collectivist to individualist. Journal of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20(1), 80-91.
    Georgas, J. (1991). Intrafamily acculturation of values in Greece. Journal of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22(4), 445-457.
    Goodman, N. (1993).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 HarperCollins.
    Guba Egon C.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The paradigm dialogue. CA:Sage.
    Hamilton D. (1994). Traditions, preferences, and postures in applied qualitative research.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60-69). CA:Sage.
    Light Donald, Jr. & Keller Suzanne合著Sociology.林義男譯(1987)。社會學。台北:巨流。
    Margolin, L. & White, L. (1987). The continuing rol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21-27.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Michael Quinn Patton著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Mishler, E. G.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Oakley, A. (1981). Interviewing women:A contradiction in terms. H.Roberts(ed.). Doing feminist research, (pp.30-61). New York:Routledge.
    Rabinowitz, V. C. & Weseen, S. (1997). Elu(ci)d(at)ing epistemological impasses:Reviewing the qualitative / quantitative debates in psycholog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3(4), 605-630.
    Robert J. Sternberg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Schutz, A. (1964). Collected paper II:Studies in society theory. The Hague:Martinus Nijhoff.
    Seidman I. E. (1998).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sciences (2nd).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Smith, M. G. (1996). Sociological research and home economics education. Canada Home Economics Journal, 46(4), 161-165.
    Stein, P. J. (1981). Understanding single adulthood. In P. J. Stein (Ed.), Single life:Unmarried adults in social context. New York:Martin’s Press.
    Tong, Rosemarie著Feminist thought: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刁筱華譯(1996)。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文化。
    Townsend, J. M. & Wasserman, T. (1997). The perception of sexual attractiveness:Sex difference in variability.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26, 243-268.
    Townsend, J. M. & Wasserman, T. (1998). Sexual attractiveness:Sex difference in assessment and criteria.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243-268.
    Ward, S. L. & Rubin, C. A. (1989). A developmental correlate of gender:Career and family values in high school.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 4, 27-31.
    Ward, S. L. (1992).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career and family values in colleg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sixty-third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MA, April 5.
    Wesley R. Burr., Reuben Hill, F. Ivan Nye, & Ira L. Reiss (Eds.) (1979). Comtemporary Theory about the Family, Vol. 1, 259-267. New York:The Free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