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薄東昀
Po, Tung-Yun
論文名稱: 唐人小說「知名」敘事及信仰研究
The Belief Of Name In The Tang Dynasty Novels
指導教授: 謝聰輝
Hsieh, Tsung-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3
中文關鍵詞: 六朝志怪唐人小說名字常與非常敘事學道教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00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3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以唐人小說中的「知名信仰」為題,探討唐人小說中主角刻意隱藏,或執意知道、逼問主角姓名等等情節所出現的結構意義與文化現象;以研究對他物、他人之名字的認識與掌握,產生、存在著對人與名字之間的實在聯繫信仰。本文將以唐人小說為主要題材,以「知名」貫通研究為經,以「敘事」和「信仰」兩個面向為緯,合以唐前各式知名信仰之資料,藉由對「名」此一敘事功能類型和揭露敘事模式語法深層結構進行分析,闡述「知名」此一文化心理結構於唐人小說中的淵源傳承與創發。因此首言本題之研究動機與義界,以及根據的重要版本文獻;接著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具顯本計畫之問題意識與可進行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最後則運用相關理論與方法,以及論文結構篇章和預期學術貢獻,希望自己的初步構想與成果落實,有助於此一領域的研究累積。

    本文主要從三面向之資料進行探討與爬梳,一是從歷史文化的角度,依循歷代知名信仰之文獻,觀察知名信仰的歷史意義與作用,以了解其傳衍過程;二是從文學敘事之角度,分析各篇知名信仰唐人小說的敘事結構與特色;三是從宗教與政治的競合關係中,探討宗教與政治對於唐人小說中知名信仰敘述之影響。三面向皆以「知名信仰」為核心,為蘊含知名信仰之唐人小說建構出一立體的解讀模式,凸顯此系小說的獨特之處。

    在道教史上,六朝至隋唐是教理教義趨於完整嚴備的關鍵階段,呼應於中國文學的演變進程。因知名信仰跨屬宗教與文學兩類領域,因此本論文以唐人小說中「知名信仰」作為一研究取徑,正可上溯探究此一時期知名信仰與道教文學的傳衍意義。「知名」於唐人小說中之敘事作用,以筆者目前所歸納之研究成果有三:一是以「知名」調節敘事距離;二是「知名」作為仙傳的敘事模式;三是以「知名」強調道教的絕情觀。而藉由唐人小說中知名信仰的探究,亦可見之唐代政治、宗教對於知名信仰之運用及影響,顯露唐代濃厚的政治宗教意味。

    第一章主述研究動機、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第二章進行「知名」資料的溯源與炭烤,藉由人類學田野資料分析,可知知名信仰奠基於巫術性的思考原則之上。再藉由中國出土文獻、上古典籍資料溯源,發覺中國知名信仰獨特的家族意義。第三章進行唐人小說知名信仰敘事結構分析,藉由敘事功能點的細膩考察,在唐人小說一系知名敘事中,所具有的獨特之處在於敘事者耗費大量篇幅欲傳達給讀者「仙凡殊異,仙界難至」的訊息。第四章筆者剖析多篇知名唐人小說,可歸結出此系唐人小說作家們,於作品中便隱微地指出了其所認為成仙的核心即是心是否為情所牽。

    唐人小說的「知名」敘事,即承載著人們對於有限生命的探索,在中國文化中,姓名所蘊含的是生命脈絡的傳承與希冀。著重於人們對於仙界、自我內心及宗族傳統的「認識」,而認識神仙世界的最基本要求,即是認識自己的心:心若安,不為親情所牽動,方可認識神仙世界,成就修仙之道。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義界與版本篇章 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析論與問題意識 7  第三節 理論運用與研究方法 14 第四節 章節架構規劃與重點 19 第五節 預期目標與貢獻 21 第二章 唐前知名信仰文化的傳承與創發 第一節 巫術性思考原則下的人類思維模式 23 第二節 六朝前中國古籍知名思維之形成與演變 27 第三節 六朝志怪小說中真人不露相的原型 36 第四節 道教中知名信仰的闡揚與運用 40 第五節 結語 44 第三章 唐人小說知名信仰敘事結構分析 第一節 敘事開始:敘事人物的介紹 47 第二節 敘事發展:締結情緣之過程 52 第三節 變化敘事:非經驗性的奇異敘事結構 64 第四節 敘事結局 80 第五節 結語 83 第四章 唐人小說知名信仰敘事內容意涵深析 第一節 唐人小說中知名功能之內在意義 85 第二節 唐人小說知名敘事模式語法深層結構 91 第三節 結語 100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知名信仰敘事研究理論的初步建構 101 第二節 知名信仰於唐人小說中的敘事功能 103 第三節 唐代政治、宗教對於知名信仰之運用 105 第四節 研究總結與未來展望 105 參考書目 108 附錄一:四十篇唐人小說情節節錄 120 附錄二:四十篇小說《太平廣記》分類篇章表 124 附錄三:唐人小說四十篇敘事結構表 128

    一、專書
    (一)古籍
    〔春秋齊〕管仲撰,〔唐〕房玄齡注,〔明〕劉續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戰國〕墨翟,〔清〕:《墨子閒詁》,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漢籍資料庫。
    〔戰國趙〕荀況撰,〔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
    〔西漢〕劉安撰,廣文編譯所編撰:《淮南子》,臺北:廣文書局,1965年。
    〔東漢〕許慎,〔清〕段玉裁,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2006年。
    〔東漢〕班固:《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2 年。
    〔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
    〔魏晉〕《太上靈寳五符序》,《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西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漢籍資料庫,南宋紹興本。
    〔東晉〕葛洪:《抱朴子》,《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東晉〕葛洪,王明校:《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晉﹞葛洪:《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89年。
    〔東晉〕陶潛撰,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北齊〕顏之推,王利器:《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北齊〕魏收,楊家駱主編:《魏書‧釋老志》,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宋大字本。
    〔北周〕《玄都律文》,《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楊家駱主編:《後漢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宋紹興本。
    〔南朝宋〕陸修靜:《陸先生道門科略》,《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南朝宋〕徐氏:《三天內解經》,《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南朝梁〕陶弘景:《真誥》,《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南朝梁〕陶弘景:《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南北朝〕《太清經天師口訣》,《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隋唐〕《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正統道藏 》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韓愈,馬通伯校:《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呂思勉評:《史通釋評》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唐〕房玄齡:《晉書‧列傳‧曹毗》,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金陵書局本。
    〔唐〕王懸河:《三洞珠囊》,《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呪經》,《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魏徵,楊家駱主編:《隋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宋刻遞修本。
    〔唐〕《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唐〕釋道世:《法苑珠林》,CBETA,T53no.2122,p.707b。
    〔後晉〕劉昫,楊家駱主編:《舊唐書》,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清懼盈齋刻本。
    〔北宋〕歐陽修,宋祁,楊家駱主編:《新唐書》,北宋嘉祐十四行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北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北宋〕陳師道:《後山詩話》,《四庫全書》文淵閣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北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
    〔北宋〕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南宋〕趙彥衛撰,傅根清點校:《雲麓漫鈔》,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新漢籍資料庫。
    〔南宋〕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新漢籍資料庫。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二酉綴遺(中)》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6 冊。
    ﹝明﹞王世貞輯,汪雲鵬校梓:《列仙全傳》,臺北:偉文圖書,1977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漢籍資料庫,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
    〔清〕永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周易兼義》,《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周禮》,《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儀禮》,《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公羊傳》,《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挍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本。
    〔清〕洪頤煊,〔清〕孫彤校訂:《白澤圖》,《經典集林》卷三十一,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漢籍資料庫,清嘉慶孫馮翼輯刊本。
    《女青鬼律》,《正統道藏》涵芬樓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亞人文情報學研究中心,2001年。
    〔清〕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年。
    《佛說咒魅經》CBETA,T85no.2882,p.1383c。
    《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CBETA, T09,no.262,p.26,a2-10。
    (二)今人著作
    方克強:《文學人類學批評》,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2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唐人小說校釋 上》,臺北:正中書局,1985年。
    王平陵:《西洋哲學概論》,上海:泰東圖書局,1928年。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王恒展:《中國文言小說發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2016年。
    王宏喜:《文體結構舉要》,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2年。
    史宗編,金澤、宋立道、徐大建等譯:《20世紀西方宗教人類學文選 下》,上海:上海三聯書局,1995年。
    申丹:《敘事學理論探賾》,臺北:秀威資訊,2014年。
    汪辟疆:《唐人傳奇小說》,臺北:世界書局,1980年。
    余丹:《宋代文言小說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宗為:《唐人傳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 下》,臺北:允晨文化,1992年。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抱朴子》,臺北:時報文化,1994年。
    ──:《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神化與變異》,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憂與遊:六朝隋唐仙道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總編纂,李豐楙、謝聰輝、李秀娥、謝宗榮:《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東港東隆宮醮志—丁丑年九朝慶成謝恩水火祈安清醮》,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李炳澤:《咒與罵》,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劍國:《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8年。
    ──:《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5 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稻香出版社,1999年。
    ──:《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年。
    林淑貞:《尚實與務虛:六朝志怪書寫範式與意蘊》,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周紹良:《唐傳奇箋證》,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胡適紀念館:《論學談詩二十年:胡適楊聯陞往來書札》,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出土歷代墓誌輯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徐岱:《小說敘事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段義孚(Yi-Fu Tuan),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五十二病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
    馬繼興:《馬王堆古醫書考釋》,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年。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社,1987年。
    張寅德:《法國現當代文學研究資料叢刊:敘事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松輝註釋:《新譯妙法蓮華經》,臺北:三民書局,2008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1983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唐代小說與中古文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四川:重慶出版社,2005年。
    黃景春、程薔:《中國古代小說與民間信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3年。
    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學研究中心:《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六》,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報、保、包之意義》,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年。
    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局,2009年。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文體之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年。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新華書店北京發行所,1981年。
    ──:《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古小說鉤沉》,山東:齊魯書社,1997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1992年。
    臧克和:《尚書文字校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鄭振鐸:《中國文學中的小說傳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蔡守湘《唐人小說選注》,臺北:里仁出版社,2002年。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蕭遙天:《中國人名的研究》,檳城:檳城教育出版公司,1970年。
    賴瑞和:《唐代中層文官》,臺北:聯經出版,2008年。
    盧錦堂:《《太平廣記》引書考》,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6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傳承」、「虛實」問題之考察與析論》,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六朝志怪小說研究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1 年。
    謝世維:《天界之文:魏晉南北朝靈寶經典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
    謝師聰輝:《追尋道法:從臺灣到福建道壇調查與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8年。
    羅鋼:《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羅爭鳴:《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
    譚君強:《敘述學:敘事理論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日)小川環樹:《中国小説史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68年。
    (日)太田悌藏:《東洋思想における孤独と無情》,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1970年。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易‧乾鑿度》,《緯書の基礎的研究》,東京:圖書刊行會,1960年。
    (日)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年。
    (日)神塚淑子:《六朝道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創文社,1999年。
    (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京都:同朋社,1984年。
    (日)吉川忠夫、麥古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日)菅野博史,釋孝順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臺北:靈鷲山,2005年。
    (俄)巴赫金(M.M. Bakhtin),鄭勇、陳松岩譯:《文藝學中的形式方法》,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2年。
    (法)馬克‧布洛克(Marc Bloch),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瑞士)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馮川、蘇克編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九大文化有限公司,1990年。
    (法)路先‧列維─布留爾(Lucien Lévy-Bruhl),丁由譯:《原始思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法)馬瑟爾.毛斯(Marcel Mauss),何翠萍、汪珍宜譯:《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法)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學科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局,2001年。
    (法)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格雷馬斯(Algirdas Julien Greimas),吳泓緲、馮學俊譯:《論意義︰符號學論文集 上》,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羅馬尼亞)米爾‧伊利亞德(Micea Eliade),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2000年。
    ──,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2001年。
    (英)弗雷澤(J‧G Frazer),汪培基譯:《金枝》,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英)史泰司(W. T. Stace),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年。
    (英)特倫斯・霍克斯(Terence Hawkcs)著,瞿鐵鹏譯:《結構主義和符號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德)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人論》,臺北:桂冠圖書,1990年。
    (德)馬克思‧韋伯(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宗教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1993年。
    (蘇格蘭)維克多‧特納(Victor Witter Turner),黃劍波,柳博贇譯:《儀式過程──結構與反結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英)瑪麗.道格拉斯(Dame Mary Douglas),黃劍波、盧忱、柳博贇譯:《潔淨與危險》,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美)鲁道夫·卡納普(Rudolf Carnap)著,蔡坤鴻譯:《世界的邏輯結構》,臺北:桂冠圖書,1995年。
    (美)阿蘭‧鄧迪斯(Alan Dundes)編,陳建憲、彭海斌譯:《世界民俗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年。
    (美)娥蘇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蔡美玲譯,《地海巫師》,臺北:共和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美)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Hopcke),蔣韜譯:《導讀榮格》,臺北:立緒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
    (美)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傳記與小說──唐代文學比較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美)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顧漩譯:《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9年。
    (比利時)杜普瑞(Louis Dupré),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臺北:立緒文化,2006年。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張京媛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Robert E. Buswell, Jr. ed.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Stephen R. Bokenkamp, Early Daoist Scriptur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英)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The Imperial Metaphor,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2001.中譯本有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Arnold van Gennep, The Rites of Passage, translated by Monika B. Vizedom and Gabrielle L. Caffee. introd. by Solon T. Kimball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Henri Maspero, Editions Galllimard, Le Taoism et Les Religions Chinoises. Paris: GALLIMARD, 1971.
    Mark Edward Lewis, Writing and Authority in Early China. 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9.
    Tzventan Todorov, The Fantastic: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a literature genre, trans. Richard Howard. Ithaca:Ca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3.

    二、學位論文
    丁肇琴:《唐傳奇的寫作技巧》,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年。
    王小琳:《唐代傳奇敘事模式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9年。
    王志瑜:《唐代傳奇夢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朱文艾:《唐人小說中的夢》,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任允松:《唐人小說風格演變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江沛文:《二次戰後奇幻文學的重現:以《魔戒》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宋玟玟:《唐代小說中奇女子形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舜英:《夢在唐傳奇情節結構中的作用與意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02年。
    林宏達:《宋詞取材唐傳奇之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曼娟:《唐傳奇之人物刻劃》,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張超然:《系譜、教法及其整合:東晉南朝道教上清經派的基礎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
    張馨云:《唐傳奇悲劇人物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玉萍:《唐代小說中他界女性形象之虛構意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年。
    陳昱珍:《唐宋小說中變形題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郭明珠:《唐傳奇愛情故事〈李娃傳〉、〈霍小玉傳〉、〈鶯鶯傳〉之寫作技巧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黃穎秀:《唐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劉苑如:《六朝志怪的文類研究──導異為常的想像歷程》,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鄭慧妹:《幻境與心靈──唐傳奇歷幻故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蕭佩瑩:《唐傳奇人物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賴信宏:《志怪到傳奇的遞嬗研究──述異話奇的書寫成規與知識利用》,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他界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2年。
    謝師聰輝:《修真與降真──六朝道教上清經派仙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韓瑜:《唐代小說與民間信仰》,浙江大學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9年。
    蘇曉君:《唐傳奇的美學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三、期刊論文
    王小琳,〈唐代「傳奇」名稱問題辨析〉,《國立中山大學人文學報》第三期,1995年,頁 67-76。
    王暉:〈夏禹為巫祝宗主知謎語名字巫術論〉,《人文雜誌》,2007年,第四期,頁142-149。
    古添洪:〈集異記考證與母題分析〉,《教學研究》,第六期,1984年,頁229-258。
    江守義:〈古典小說的轉述語與倫理陳述〉,《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四十二卷,第六期,2014年,頁750-756
    李豐楙:〈《道藏》所收早期道書的瘟疫觀─以《女青鬼律》及《動淵神咒經》系為主〉,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期,1993年,頁417-454。
    ──:〈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的狂文化〉,《中外文學》,第二十二卷,第三期,1993年,頁116-150。
    ──:〈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1994年,頁184-209。
    ──:〈傳承與對應:六朝道經中「末世」說的提出與衍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九期,1996年,頁91-130。
    ──:〈六朝道教的救度觀──真君、種民與度世〉,《東方宗教研究》,新五期,1996年,頁138-159。
    ──:〈出身與修行:明代小說謫凡敘述模式的形成及其宗教意識──以《水滸傳》、《西遊記》──為主〉,《國文學誌》,2003年,第七期,頁85-113。
    ──:〈情與無情:道教出家制與謫凡敘述的情意識──兼論《紅樓夢》的抒情觀〉,收入胡曉真、熊秉真、王璦玲:《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2003年,頁179-211。
    ──:〈經脈與人脈:道教在教義與實踐中的宗教威信〉,《臺灣宗教研究》,2005年,第四卷第二期,頁11-55。
    ──:〈「中央-四方」空間模型:五營信仰的營衛與境域觀〉,《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0年第一期(總第十五期),2010年,頁33-70。
    李志宏:〈夫使知者不為,為之者不惑──〈鶯鶯傳〉主題寓意別解〉,《淡江中文學報》,第二十七期,頁41-70。
    周宏:〈敘述主體的分化──張愛玲小說的敘述學特徵〉,《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十八卷,第一期,2006年,頁40-42
    韋政通、文崇一、黃光國:〈報的觀念與行為〉,《張老師月刊》,第十九卷,第五期。
    張漢良:〈「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中外文學》,1975年,第三卷,第十一期,頁166-179。
    張松輝:〈道教與唐傳奇〉,《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一期,頁42-48。
    張傳東:〈六朝志怪小說「姓名巫術」主題故事淵源〉,《許昌學院學報》,第四期,2017年,頁56-59。
    胡梓穎、黃自鴻:〈被封建的文類──從「辨體」角度論傳記與「傳奇文」〉,《台大文史哲學報》,第八十六期,2017年,頁87-126。
    孫遜、潘建國:〈唐傳奇文體考辨〉,《文學遺產》,1999年,第六期,頁34-48。
    夏德靠:〈「禹步」起源及其嬗變〉,《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十七卷,第六期,2010年,頁93-99。
    陳文新:〈論唐人傳奇的文體規範〉,《中州學刊》1990 年,第四期,頁83-87轉75。
    ──:〈再論唐人傳記的文體特徵〉,《齊魯學刊》2006年,第一期,頁127-128。
    陳珏:〈中唐傳奇文「辨體」──從「陳寅恪命題」出發〉,《漢學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二期,2007年,頁75-100。
    逯耀東:<魏晉志異小說與史學的關係>,《食貨月刊》第十二卷,第四期、第五期,1982年,頁1-14。
    黃懷秋:〈依里亞德的儀式理論〉,《輔仁宗教研究》第二十一期,2010年秋,頁85-10。
    董鑫:〈試論自由間接引語的雙重性〉,《萍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二十八卷,第四期,2011年,頁61-64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八期,1996年,頁365-400。
    劉天振:〈唐傳奇敘事視角藝術及其敘事文體的獨立〉,《北方論叢》,第二期,2001年,頁90-94。
    蔡彥仁:〈評介西方天啟思想之形成〉,《新史學》,第九卷,第三期,1998年,頁163-211。
    歐陽健:〈「傳奇體」辨正──兼論裴鉶《傳奇》在神怪小說史上的地位〉,《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一期,頁113-119。
    謝師聰輝:〈東晉上清經派仙傳敘述內涵與特質析論〉,《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三卷,第三期,2016年,頁50-64。
    賴芳伶:〈斷欲成仙與因愛毀道─論唐傳奇〈杜子春〉的試煉之旅 〉,《東華學報》,第六期,2007年,頁157-188。
    戴伯芬:〈評瑪莉.道格拉絲「潔淨與危險:污染與禁忌的概念分析」〉,《文化研究月報》,第一〇二期,2010年,頁89-95。
    譚光輝:〈敘述聲音的源頭與敘述主體衝突〉,《江海學刊》,2015年,頁199-239。
    (日)三浦國雄:〈洞天福地小論〉,《東方宗教》,第六十一期,1990年,頁1-23。
    (日)三浦國雄,王賢德譯:〈洞天福地小論──附三浦國雄教授簡介〉,《道教學探索》第六號,1992年,頁233-275。
    (日)吉川忠夫:〈師受考—『抱朴子』內篇によせて〉,《東方學報》,五十二冊,1980年,頁285-315。
    (日)福永光司:〈封禪說の形成——封禪說と神僊說〉,《東方宗教》,第一卷,第六期,1975年,頁28-57。
    ──:〈封禪說の形成(續)〉,《東方宗教》,第一卷,第七期,1975年,頁28-57。
    (法)索安(Anna Seidel),劉屹譯:〈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讖緯所見道教的淵源〉,《法國漢學 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頁42-127。
    ──,趙宏勃譯:〈從墓葬的葬儀文書看漢代宗教的軌迹〉,《法國漢學 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118-148。
    (瑞典)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道教的清約〉,《法國漢學 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頁149-167。
    (美)武雅士(Arthur P. Wolf),張珣譯:〈神‧鬼和祖先〉,《思與言》,第三十五卷,第三期,1997年,頁233-292。
    (法)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程薇譯:〈超越的內在性:道教儀式與宇宙論中的洞天〉,《法國漢學 第二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頁50-75。
    (美)柯鶴立(Constance A. Cook),” Scribes, Cooks, and Artisns : Breaking Zhou Tradition,” Early China vol. 20 (1995) ,pp. 266-267 .
    (美)William H. Jr. Nienhauser,“A Structural Reading of the Chuan in the Wen-yuan Ying-hua,”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6, no. 3 (1977),pp. 443-56.
    Yin koh Tschen, “Han Yü and The T’ang Novel,”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1, No. 1(Apr., 1936) ,pp. 39-43.
    (美)Smith, Thomas Eric, ”Ritual and the shaping of narrative: The legend of the Han Emperor Wu. (Volumes I and II),”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1992), pp.1-24.
    (法)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 Les catégories du récit littéraire”,Communications 8, (1996) ,pp 125-151.
    (荷)Erik Zu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 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Vol. 66, 1980, pp. 84-147.

    四、專書論文
    王宗昱:〈榮格的道教研究〉,收錄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九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225-252。
    李豐楙:〈「常與非常」:一個服飾文化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及其現代意義:第四屆華人心理與行為科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及臺灣大學心理系,1997年,頁1-27。
    ──:〈救劫與度劫:道教與明末民間宗教的末世性格〉,黎志添主編《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論集》,香港:學峰文化,1999年,頁40-72。
    ──:〈六朝道教的末世救劫觀〉,沈清松主編《末世與希望》,臺北:五南圖書,1999 年,頁131-156。
    ──:〈六朝道教的終末論──末世、陽九百六與劫運說〉,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 第九輯》,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頁82-99。
    ──:〈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的結構性意義〉,《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77-129。
    張高評:〈唐宋文學概況〉,見龔鵬程主編《五十年來的中國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頁179-216。
    陳安琪、黃萃婷:〈西嶽華山: 神格化及與道教之關係〉,收入《神話與文學論文選輯2006-2007》,香港:嶺南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60-168。
    臺靜農:〈論碑傳文及傳奇文〉,劉紹唐:《什麼是傳記文學》,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年,頁223-224。
    黎志添:〈《女青鬼律》與早期天師道地下世界的官僚化問題〉,收錄於黎志添主編:《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文大學,2003年,頁 2-36。
    劉昭瑞:〈妳女地券與早期道教的南傳〉,《華學 第二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6年,頁303-314。
    劉苑如:〈鑑照幽明:六朝志怪的揭露模式與其文類關係〉,收錄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頁1-42。
    劉兆明:〈「報」的概念及其在組織研究上的意義〉,收錄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臺北:桂冠出版,1993年。
    (日)小川環樹,張桐生譯:〈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收錄林以亮等:《中國古典小說論集  第一輯》,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頁85-95。
    (日)竹田晃:〈「杜蘭香說話」について〉,收錄於東方學會編集:《東方學會創立二十五週年紀念東方學論集》,東京:編集者出版社,1972年,頁463-473。
    (日)神塚淑子:〈魔の觀念と消魔の思想〉,收入吉川忠夫編:《中國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1年,頁89-144。
    (美)祁泰履(Kleeman, Terry F.):〈由祭祀看中國宗教的分類〉,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6年,頁547-555。

    五、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李豐楙教授網頁個人自述:http://www.litphil.sinica.edu.tw/people/researchers/Lee,%20Fong-mao。
    國家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terms.naer.edu.tw/detail
    六、研討會論文
    李豐楙:〈從誤入到引導:唐人小說遊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一個「文學與宗教」的觀點〉,發表於2002年香港浸會大學主辦「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頁1-42。
    薄東昀:〈以中古思想之轉向試論《女青鬼律》末世思想〉,發表於2018年「第二十一屆臺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研討會」,並收入《第二十一屆臺灣青年宗教學者宗教與心靈改革論文集》,頁349-371。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