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胡文菁
Hu, Wen-Ching
論文名稱: 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學習經驗與自我認同關係之探究–以碩士班為例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Self-Identity of Middle-Aged Women Returning to Higher Education – Case Study on Master Programs
指導教授: 陳淑敏
Chen, Shu-Min
口試委員: 李淑菁
Lee, Shu-Ching
張珍瑋
Chang, Chen-Wei
陳淑敏
Chen, Shu-Min
口試日期: 2024/06/18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_Continuing Education Master's Program of Adult Education and Culture Administr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3
中文關鍵詞: 中年女性學習動機回流教育後結構女性主義成人學習自我認同
英文關鍵詞: middle-aged women, learning motivation, recurrent education,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adult learning, self-identity
研究方法: 主題分析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23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79下載: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在父權社會中,女性常因為過去傳統重男輕女的觀念或社會對女性的期待而中斷學習或工作,造成她們在教育或職場生涯上的不連續性,這使得女性在現代社會結構中相對弱勢,並形成低自尊的現象。雖然有許多途徑可以發展個人對自我的認同感,但周圍許多過去受到社會結構限制的中年女性在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後,皆提升了她們的自我認同。據此,本研究透過質性半結構式深度訪談對五名45~64歲之間的女性進行訪談,深入探討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學習經驗與自我認同間的關係。本研究結論如下:(1)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的動機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為滿足個人學習興趣、為滿足他人期待、追求生活變化、增進服務社會之能力、提升個人社會地位及工作機會,以及增進跨世代交流和多元學習機會;(2)在中年女性的學習經驗中,本研究結果之重要發現包括在強調人際關係和情感連結的學習環境中,能提升其學習效果;透過課堂上的討論和分享,能使其意識到個人知識經驗的價值;在安全且支持的學習環境中,能促進她們說出自己的觀點;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思考,能培養她們聯結性思維和批判性思考之能力;教師的關懷與鼓勵能增強其自信,使能應對各種挑戰;與不同世代的同學互動和分享經驗有助於增進彼此的包容、理解與進步;(3)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對她們的自我認同有正向積極的影響,包括自我概念與自尊的提升、社會角色的轉變使她們重新認識自己,以及個人行動力的增強。

In patriarchal societies, women often observed that traditional gender biases or societal expectations interrupted their education or careers, resulting in discontinuities in their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trajectories. These interruptions placed them at a relative disadvantage within modern social structures, contributing to phenomena like low self-esteem. While there were many ways to develop a sense of self-identity, middle-aged women, previously limited by societal structures, often enhanced their self-identity by returning to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using qualitativ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explored the learning experiences and self-identity of five women aged between 45 and 64 who had returned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study drew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Middle-aged women often found themselves motivated to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 by various factors, including the desire to satisfy personal learning interests, meet others' expectations, seek changes in life,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serve society, improve personal social status and job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e intergenerational exchange and divers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b)Key findings revealed that a learning environment emphasiz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s enhanced their learning effectiveness;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sharing helped them recognize the value of their pers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a safe and suppor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encouraged them to express their viewpoints; guidance from teachers in thinking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cultivated their connective think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teachers' care and encouragement boosted their confidence in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experiences with classmates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fostered mutual tolerance, understanding, and progress; (c)The study indicated that returning to higher education had a positive and active impact on the self-identity of middle-aged women, including enhancing self-concept and self-esteem, transforming social roles that allowed them to rediscover themselves, and increasing personal agency.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問題意識與研究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11 第三節 名詞釋義 1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5 第一節 成人學習與女性參與終身學習的趨向 15 第二節 女性主義教育學 34 第三節 中年女性自我認同相關研究 49 第三章 研究設計、實施與限制 57 第一節 質性研究之取徑 58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場域 63 第三節 研究工具 69 第四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方法 73 第五節 質性研究的信度與效度 78 第六節 研究限制 80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81 第一節 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學習動機的分析 81 第二節 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學習經驗的分析 97 第三節 中年女性回流高等正規教育與自我認同關係的分析 129 第四節 分析與討論 14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57 第一節 結論 157 第二節 建議 163 參考文獻 167 中文部分 167 英文部分 176 附 錄 179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79 附錄二 研究參與同意書 182 附錄三 研究參與者文本檢核回覆函 183

中文部分
Alford, R. R. (2011)。好研究怎麼做—從理論、方法、證據構思研究問題〔王志弘譯,第1版〕。群學。(原著出版年:1998)。
Flick, U. (2015)。質性研究導論〔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第1版〕。五南。(原著出版年:1995)
Flick, U. (2016)。質性研究的設計〔張可婷譯,第1版〕。韋柏文化。(原著出版年:2007)
Frisse, J. (2020)。女性主義〔趙崇任譯,第1版〕。大塊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Giddens, A. & Sutton, P. W.(2021)。紀登斯的社會學基本概念〔許雅淑、李宗義譯,第1版〕。商業周刊。(原著出版年:2021)
Gilligan, C. (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王雅各譯,第1版〕。心理。(原著出版年:1982)
Jarvis(2002)。成人及繼續教育〔許雅惠譯,第1版〕。五南。(原著出版年:1983)
Merriam, S. B. & Caffarella R. S.(2004)。終身學習全書成人教育總論〔楊惠君譯,第1版〕。商周。(原著出版年:1999)
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Melissa Tyler(2008)。女性主義社會學〔鄭玉菁譯,第1版〕。巨流。(原著出版年:2005)
Simone de Beauvoir(2002)。第二性〔陶鐵柱譯,第1版〕。城邦。(原著出版年:1999)
Strauss, A. & Corbin, J.(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研究方法〔吳芝儀、廖梅花譯,初版〕。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Virginia Woolf(2017)。自己的房間〔宋偉航譯,第1版〕。漫遊者。(原著出版年:1929)
Weedon, C.(1994)。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白曉紅譯,第1版〕。桂冠。(原著出版年:1987)
Wolf, A.(2015)。女力時代〔許恬寧譯,第1版〕。韋柏文化。(原著出版年:2013)
方永泉(2002)。當代思潮與比較教育研究。師大。
方淑儀(2015)。國小女性教師教學風格發展之經驗學習歷程研究—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怡分(2006)。參與女性學習課程對中年婦女自我認同歷程影響之研究:轉化學習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內政部統計處(2017)。內政統計通報106年第24週。2017年6月17日,取自:https://reurl.cc/QeEMaM
內政部戶政司(2018)。統計處網站:最新消息老年人口突破14% 內政部:臺灣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取自:https://www.moi.gov.tw/News_Content.aspx?n=2%26s=11663
內政部統計處(2022)。統計報告:我國生命表。取自:https://www.moi.gov.tw/cl.aspx?n=646
內政部戶政司(2023)。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人口三階段年齡及性別。取自:https://gis.ris.gov.tw/dashboard.html?key=B02
內政部戶政司(2023)。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國人口資料庫統計地圖:老化指數。取自:https://ww.moi.gov.tw/cp.aspx?n=602&
內政部戶政司(2024)。中華民國內政部戶政司全球資訊網:人口統計資料 年中人口按性別及五齡組。取自: https://www.ris.gov.tw/app/portal/346
內政部統計處(2023)。內政統計通報第112年第32週。2023年8月11日,取自:https://www.moi.gov.tw/cl.aspx?n=16773
行政院主計處(2024)。15歲以上常住人口概況-按年齡及最高學歷分。取自: https://ws.dgbas.gov.tw/001/Upload/463/relfile/11065/230766/p05.pdf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8)。終身學習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080048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9)。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N0090055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志願服務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131
全國法規資料庫(2020)。老人福利法。取自:https://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37
朱澤民(2023)。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年報。行政院主計總處。取自:https://ws.dgbas.gov.tw/001/Upload/463/relfile/11516/231112/c265bca6-9ba5-4ce2-925d-0c0f36511316.pdf
李明芬、林金根(2016)。成人參與環境永續行動的整全思惟與設計探詢。環境教育研究,12(2),105-128。取自:https://0-doi-org.opac.lib.ntnu.edu.tw/10.6555/JEER.12.2.105
李建興、王等元(2011)。社會教育的理論學說。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編)。社會教育概論(35-99頁)。師大書苑。
李娉婷(2023年12月27日)。彼此成為彼此的老師:臺師大王雅鈴推「青銀代間共學與共好」,助「科技新移民」安居樂業。人文島嶼。取自:https://humanityisland.nccu.edu.tw/wangyaling_a/
李淑菁(2010)。「開啟」教育變革的起點:後結構女性主義理論對教育政策研究的挑戰。國家與社會,9,111-150。
李淑菁(2015)。性別教育:政策與實踐。學富。
李雅慧、葉俊廷(2014)。高齡學習者持續參與學習的動機之歷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10(2),51-63。
李瑛(2018)。成人學習者。載於李瑛、何青蓉、方顥璇、方雅惠、徐秀菊(編)。成人學習與教學(41-62頁)。國立空中大學。
李瑞娥(2014)。參加回流教育之學生幸福感研究-以美和科技大學為例。美和學報,33(1),17-32。
李慶芳(2013)。質化研究之經驗敍說-質化研究的六個修煉。高立。
李麗凰(2007)。我的性別教育專業成長經驗 : 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明烈(2010)。UNESCO、OECD與歐盟終身學習關鍵能力之比較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3(1),45-75。
吳明烈(2013)。終身學習—理念與實踐。五南。(原著出版年:2004)
吳明烈、李藹慈(2020)。109年成人教育調查報告。五南。
吳明烈、李藹慈(2021)。110年成人教育調查報告。五南。
吳清山、楊茹婷(2021)。全球教育變革下教育幸福的價值與挑戰。教師天地電子期刊,215,1-11。取自:https://quarterly.tiec.tp.edu.tw/Preview.aspx?ItemId=544
何青蓉(2018)。成人學習的管道。載於李瑛、何青蓉、方顥璇、方雅惠、徐秀菊(編),成人學習與教學(61-87頁)。國立空中大學。
武文瑛(2006)。回流教育的政治經濟學論述。成人及終身教育,16,41-47。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五南。
林振春(1988)。社會調查。五南。
林麗惠(2002)。成人學習的動機理論。載於黃富順(編),成人學習(117-133頁)。五南。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124-125。
邱德才(2001)。解決問題的諮商架構。張老師文化。
周麗端(2016)。家庭理論在家人關係中的應用。載於王以仁、周麗端、吳明燁、利翠珊、陳富美、唐先梅(編),婚姻與家人關係(35-80頁)。國立空中大學。
胡幼慧(2008)。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19頁)。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2008)。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17-132頁)。巨流。
胡夢鯨(2004)。學習社會發展指標與理想指數之建構及其對教育決策的啟示:1999-2002的教育統計分析。教育研究集刋,50(2),85、115。
唐山、施溪泉、蔡子安(2000年4月15日)。建立終身學習社會的具體途徑—建立高等教育回流教育制度。載於梅可望(主持人),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
徐秀菊(2018)。成人學習動機的提升。載於李瑛、何青蓉、方顥璇、方雅惠、徐秀菊(編)。成人學習與教學(321-341頁)。國立空中大學。
教育部(1998)。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取自:https://reurl.cc/NyLqM9
教育部(2016)。中華民國教育程度標準分類(第5次修正)。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A2790260857AA541
教育部(2017)。樂齡學習網:高齡教育中程發展計劃。2023年10月12日,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PolicyPlan?side_nav=PolicyPlan2_5
教育部(2021)。樂齡學習網:第2期高齡教育中程發展計劃。2023年10月12日,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PolicyPlan?side_nav=PolicyPlan2_5
教育部(2022)。統計處網站:105學年至110學年各級學校學生數。2022年11月16日,取自:https://reurl.cc/eWAd1K
教育部(2024)。統計處網站:歷年大專校院學生人數-按領域、等級與性別分(百分比)。2024年6月23日,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4500/cp.aspx?n=DCD2BE18CFAF30D0
教育部(無日期)。教育部樂齡學習網:何謂樂齡學習。2024年5月16日,取自:https://moe.senioredu.moe.gov.tw/Home/Senior?side_nav=ContentAbout_1
陳怡華(2008)。我國女性參與高等技職回流教育模式之建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刋,10(1),77-111。
陳啓明、邱政鋒(2009)。成人參與高等回流教育學習動機之量表建構與現況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8(3),93-110。
陳國泰(2018)。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在負向人格特質的中小學生輔導之應 用。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2),124-131。
陳國維(2018年5月3日)。教部宣布回流教育兩大方案 下學期實施。中央廣播電臺。取自: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408364
陳燕卿(2014)。女性主義教育學觀點的社區大學性別教學方案設計。載於李瑛、何青蓉(編),成人教與學的豐富視界:師生與內容共構的課堂(35-65頁)。華騰。
張佳琳(2017)。大學女性主義教室裡的知識學習、經驗敘說與主體建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2000/12),25-58。
張德永(1997)。回流教育與高等教育。載於教育部委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回流教育(203-221頁)。師大書苑。
張德永、黃芳銘、陳儀蓉(2008)。學習動機與社會資本對社區大學成人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刋,10(1),1-45。
張德聰(2011)。銀髪族的心理社會發展任務。載於張德聰、劉嘉年、徐慧娟、張榮珍、李朝雄、張歆祐(編)。銀髪族心理健康(第三版,31-51頁)。國立空中大學。
張慶勳(2002)。論文寫作手冊。心理出版社。
畢恆達(2021)。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2020進化版。小畢空間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10)
郭思餘(2019)。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方法之應用二版。雙葉書廊。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2)。人口推估查詢系統:高齡人口佔比趨勢。取自:https://reurl.cc/eWoY0j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人口推估查詢系統:出生率及死亡率趨勢。取自:https://pop-proj.ndc.gov.tw/chart.aspx?c=1&uid=61&pid=60
國家發展委員會(2023)。人口推估查詢系統:總生育率。取自:https://pop-proj.ndc.gov.tw/dataSearch.aspx?r=1&uid=2104&pid=59
梅瑤芳(2017)。高等教育需更重視培養中高齡人員再學習能力。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5),頁 63-66。
鈕文英(2013)。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雙葉書廊。
黃月麗(2016)。人口老化下的高齡教育政策。國土與公共治理季刊,4(1),106-114。
黃富順(1985)。成人的學習動機—成人參與繼續教育動機取向之探討。復文。
黃富順(1997)。回流教育的意義、發展與實施。載於教育部委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回流教育(1-32頁)。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0)。成人教育導論。五南。
黃富順(2002)。緒論。載於黃富順(編),成人學習(8-12頁)。五南。
黃富順(2008)。高齡教育的心理學基礎。載於黃富順(編),高齢教育學(61-97頁)。五南。
黃富順(2009)。高齡教育待開發的領域---高齡學習者。成人及終身教育。22,22-31。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隋復華(2002)。成人的學習動機。載於黃富順(編),成人學習(79-107頁)。五南。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23。
楊鳳麟(2022)。女性主義教育觀點的課程實踐分享。臺灣教育評論月刊。11(6),118-121。
廖文志、王瀅婷(2013)。成人自主學習者學習成效之研究。2013全方位成功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臺灣。
廖芳綿、魏惠娟(2018)。探索中高齡女性再就業之需求。國立屏東大學學報—教育類,(2),75-109。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2023)。敬老悠遊卡相關優待(含搭乘公車、捷運、計程車、UBIKE...等)。取自:https://dosw.gov.taipei/cp.aspx?n=59C18B4C973AED21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20)。中華民國108年15-64 歲婦女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24年5月16日,取自:https://dep.mohw.gov.tw/DOS/lp-5097-113.html
蔡培村、武文瑛(2007)。回流教育理論與實務。麗文文化。
蔡培村、武文瑛(2010)。成人教育學。麗文文化。
劉嘉年(2011)。注意力、智力、記憶與老化。載於張德聰、劉嘉年、徐慧娟、張榮珍、李朝雄、張歆祐(編),銀髮族心理健康(53-81頁)。國立空中大學。
劉瑾雯(2004)。在職碩士專班巳婚婦女進修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的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潘慧玲(1999)。教育學發展的女性主義觀點:女性主義教育學初探。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部國家講座(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527-552頁)。台北:揚智。
賴惠德(2019)。青少年的自我概念發展。載於張德聰、周文欽、張鐸嚴、賴惠德(編),青少年心理與輔導(83-121頁)。國立空中大學。
蕭瑞麟(2020)。不用數字的研究:質性研究的思辯脈絡。五南。
謝小芩(2012)。男主外,女主內?性別與工作的再思考。載於黃淑玲、謝小芩、王曉丹、范雲(編),性別關係(89-120頁)。國立空中大學。
魏惠娟(1997)。婦女回流教育方案評析及其未來規劃取向。載於教育部委託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編),回流教育(241-283頁)。師大書苑。
魏惠娟(2015)。樂齡生涯學習。空大。
蘇永明(2015)。當代教育思潮。學富。

英文部分
Amabile, T. M., Hill, K. G., Hennessey, B. A. & Tighe, E. M. (1994) , The work preference inventory: Assessing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6 (5) , 950-967.
Aston, M.(2016). Teaching Feminist Poststructuralism:Founding Scholars Still Relevant Today. Creative Education, 2016, 7, 2251-2267. http://dx.doi.org/10.4236/ce.2016.715220
Belenky, M., Clinchy, B., Golderberg, N., & Tarule, J. (1986). Women’s ways of knowing. New York: Basic Books.
Boshier, R.(1973). Educational Participation and Dropout: A Theoretical Model. Adult Education, 23(4), 255-282.
Caffarella, R. S., & Olson, S. K. (1993).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 of women: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3 (3):125-151.
Cookson, P. S. (1986).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on Adult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36 (3), 130-141.
Coombs, P. H., Prosser, R. C., Ahmed, M. (1973). New Paths to learning: For Rural Children and Youth. New York: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868-871.
Cross, K. P. (1981). Adults as Learners: Increasing Participation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Darkenwald, G. G., and Merriam, S. B. (1982). Adult Education: Foundations of Practice.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Duvall, E. M., & Miller, B. C.(1985). Marriage and Family Development(Sixth Edition). Publisher: Harper & Row.(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06)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7).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2)
Faure, E. et al. (1972). 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Paris: Unesco.
Flannery, D. D.(2000).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In E. Hayes, D. D. Flannery, A. K. Brooks, E. J. Tisdell and J. M. Hugo(Ed.), Women as learners: The Significance of Gender in Adult Learning (pp.53-78).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Gore, J. (1992). What We Can Do For You! What Can "We" Do For "You" ? Struggling over empowerment in critical and feminist pedagogy. In C. Luke, & J. Gore (Eds.), Feminisms and Critical Pedagogy (pp. 54-73). New York : Routledge.
Harding, S. G. (1987). 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 social science issue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Henry, G. T., & Basile, K. C. (1994). "Understanding the Decision to Participate in Formal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4(2), 64-82.
Levinson, D. J., & Levinson, J. D.(1996).The seasons of a woman’s life. N. Y. : Ballantine Books.
Maher, F. A. (1987). Toward a richer theory of feminist pedagogy: A Comparison of "liberation" and "gender" model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urnal of Education, 169 (3), 91-100.
Maher, F. A., & Tetreault, M.(1994)The feminist classroom. New York: Basic Books.
Marcia, J. E. ( 1993 ). The Status of the Statuses: Research Review. In Marcia, J. E., Waterman A. S., Matteson D. R., Archer S. L., Orlofsky J. L. (Ed. ) . Ego Identity:A Handbook for Psychosocial Research(22-41). N Y:Springer-Verlag.
Marcia, J. E. (196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go-identity stat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 (5) , 551-558.
Maslow, A. H. (1970) .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pp.35-46). (2nd ed.) Publishers: Harper & Row.(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54)
Miller, H. L.(1967). Participation of Adults in Education: A Force-Field Analysis. Boston University: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iberal Education for Adults.
Moraglia, G.(1994). C. G. Ju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adult development. Joumal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39, 55-75.
Noddings, Nel.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Rogers, C. R. (1983). 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 Columbus, Ohio: Merrill.
Skinner, B. F. (1976). Beyond Freedom and Dignity. Penguin Books.(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1)
Tisdell, E. J. (1995). Creating inclusive adult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sights from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feminist pedagogy. Information Series;No. 361.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Tisdell, E. J. (1998). Poststructural feminist pedagogies: The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feminist emancipatory adult lear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8(3), 139-156.
Weiler, K. (1991). Freire and a feminist pedagogy of difference.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61(4), 449-474.
Wlodkowski, R. J. (2008). Enhancing adult motivation to learn: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Teaching All Adults.(Third Edition)Published by Jossey-Ba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