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旃瑋 |
---|---|
論文名稱: |
「V有」與「有V」的歷時演變研究 |
指導教授: | 王錦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有 、V有 、有V 、語法化 、詞彙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8 下載:1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有」字為研究對象,從歷時的角度探討「V有」與「有V」的發展歷程。綜觀「V有」、「有V」中「有」的演變途徑,「有」在空間存在的背景下,語義來源由存在義向領有義發展,「有」進入「V有」句式後,經詞彙化過程由連動短語發展為連動式複合詞,經語法化過程由動詞虛化為完成體助詞;而「有」進入「有V」句式後,經詞彙化過程由述賓短語發展為述賓式複合詞,經語法化過程由動詞逐漸虛化為完成體助詞。
誘發「V有」、「有V」中「有」語法化的可能原因為:語言的演進是漸變的,在「V有」、「有V」的形式下,「有」和V因為結構緊鄰,兩者互相影響,共同作用,「有」受V制約而語義發生變化,動詞性也因而減弱,產生語法化現象。當V為延續性動詞和終結性動詞時,「有」表示動作或事件已經發生、完成,當V為靜態情狀動詞時,「有」表示狀態的實現。
一、徵引文獻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58/2003,《中國語歷史文法》,北
京:京大學出版社。
(日)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
京:中華書局。
(日)大西克也,2010,〈從「領有」到「空間存在」---上古漢語「有」字句
的發展過程〉,第七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
(美)羅杰瑞(Jerry Norman)著,張惠英譯,1988,《漢語概說》,北京:
語文出版社出版。
丁聲樹,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硏究所詞典編輯室編著,1990,《現代漢語詞典》,香
港:商務印書館。
王力,1958/2004,《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文科,1986,《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玉民,1994,《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
王同億主編,1992,《現代漢語大詞典》,海口市 : 海南出版社出版。
王建軍,2003,《漢語存在句的歷時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史有為,1984,〈關於「動+有」〉,《語言學論叢13輯》,北京:商務印
書館。
石毓智,2000,〈新興問句「有沒有+VP」產生的根據〉,《語法的認知語
義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0,《語法的認知語義基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
石毓智,2004,〈漢語的領有動詞與完成體的表達〉,《語言研究》2。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85,《語法問答》,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1990,〈現代書面漢語裡的虛化動詞和名動詞〉,《語法叢稿》,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伍文英,2004,《「有+VP」格式研究》,碩士論文,湖南:師範大學。
何九盈,1932,〈語法學〉,《中國現代語言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8年修訂。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長沙市:岳麓書社出版發行。
吳福祥,2005,〈漢語語法化演變的幾個類型學特徵〉,《中國語文》6。
呂叔湘,194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2,《語文常談》,香港:三聯書店。
宋金蘭,1994,〈「有」字句新探——「有」的體助詞用法〉,《青海師專學
報》2。
李如龍,1986,〈閩南語的「有」和「無」〉,《閩南方言語法研究》,福
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李佐丰,2003,《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李佐丰,2004,《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崇興,1992,〈處所詞發展歷史的初步考察〉,《近代漢語研究》,北京:
商務印書館。
李訥、石毓智,1997,〈論漢語體標記誕生的機制〉,《中國語文》2。
李榮主編,2002,《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汪化雲、陳金仙,2004,〈也說「有+VP」句〉,《貴州教育學院學報》1。
汪大明,2002,〈「有(無)+VP」結構補議〉,《樂山師範學院學報》5。
邢福義,1990,「有沒有VP」疑問句式〉,《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
1。
林旃瑋,2010,〈「V有」的歷時演變研究〉,第六屆辭章章法學學術研討
會。
姚振武,1994,〈關於自指和轉指〉,《古漢語研究》3。
施其生,1996,〈論「有」字句〉,《語言研究》1。
胡適,1979,〈國語文法概論〉,《胡適文存》,台北:遠東出版社。
孫宏林,1996,〈由「V+有」構成的存在句〉,《世界漢語教學》2。
孫錫信,1992,《〈老乞大〉、〈朴通事〉中的一些語法現象》,《近代漢語
研究》,胡竹安等編,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再蘭,2003,〈「有VP」的語義考察〉,《淮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
會科學版)4。
張文國、張文強,1996,〈論先秦漢語的「有(無)+VP」結構〉,《廣西
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 3。
曹逢甫,1996,〈台灣閩南語時貌語「有」「∅」和「啊」〉,《語言學門專
題計畫硏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鄭秋豫、何大安編輯,台北市︰中研
院。
曹逢甫、鄭縈,1994,〈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中
國語文研究》11。
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编,1999,《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市:中華書局出
版:新華書店北京發行。
陳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6。
陳前瑞、王繼紅,2011,〈南方方言「有」字句的多功能性分析〉,《語法化
與語法研究(五)》,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伯榮主編,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靑島市:靑島出版社。
楊伯峻,1981,《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樹達,1984,《高等國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董秀芳,2002,《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
社。
董秀芳,2004,〈現代漢語中的助動詞「有沒有」〉,《語言教學與研究》
2。
詹開第,1981,〈有字句〉,《中國語文》1。
趙元任,1979,《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師大書
苑發行。
劉利,1997,〈古漢語「有VP」結構中「有」的表體功能〉,《徐州師範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
國語文》5。
蔣紹愚,2005,《近代漢語研究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曹廣順,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研究綜述》,北京:商務印書館。
蔡維天,2002,〈臺灣國語和方言中的「有」--談語法學中的社會因緣與歷
史意識〉,《清華學報》2。
鄭良偉,1997a,《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b,《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縈,2004,〈漢語「有」的語法化〉,《語文學報》11。
鄭縈,2005,〈台灣客語「有」的語法特點與語法化〉,《台灣語言與語文教
育》6。
鄭懿德,1985,〈福州方言的「有」字句〉,《方言》4。
鄧守信,1985,〈漢語動詞的時間結構〉,《語言教學與研究》 4。
龍彼得,1992,《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台灣:南天書局。
儲澤祥、劉精盛、龍國富、田輝、葉桂郴、鄭賢章,1997,〈漢語存在句的歷
時性考察〉,《古漢語研究》4。
戴久永,1979,〈現代統計學的發展〉,《數學傳播》3。
戴浩一,1988,〈時間順序和漢語的語序〉,《當代語言學》 1。
戴耀晶,1997,《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魏文真,1995,《國語的有字句》,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
系。
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第十八
卷特刊。
羅竹風,2001,《漢語大詞典》上海市 : 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Comrie, B. 1976 Aspect.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g,Robert L(鄭良偉) 1979 Taiwanese U and Mandarin You.
Proceeding of the 1979 Asian and Pacific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Teaching.
Hopper, P. J. & Traugott, E. C.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ngacker, Ronald W. 1991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ayne, Thomas E. 1997 Describing Morphosyntax: A Guide for
FieldLinguis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Carlota S. 1991 The parameter of aspect .Studie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Vol. 43. Dordrecht: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Z.Vendler 1957 Verbs and Times.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67.
二、語料電子文獻
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http://dbo.sinica.edu.tw/SinicaCorpus/。
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http://140.109.138.249/ihp/hanji.htm。
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CCL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index.jsp?dir=xiandai。
【新詩改罷自長吟】全唐詩檢索系統,元智大學中語系羅鳳珠主持、清華大學資工所張智星、大葉大學許介彥共同主持,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95 年度數位典藏創意學習計畫:【新詩改罷自長吟—唐詩吟唱虛擬實境教學
環境建置計畫】,計畫編號:NSC95-2422-H-155-001
http://cls.hs.yzu.edu.tw/tang/Database/index.html。
聯合知識庫,聯合報
http://udndata.com/。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漢典網
http://www.zdi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