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範孺
論文名稱: 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中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
Influence o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 Curriculu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指導教授: 陳李綢
Chen, Li-Chou
張景媛
Chang, Ching-Y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正向心理學心理健康
英文關鍵詞: Positive Psychology, mental health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45下載:9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設計一套以正向心理學為內涵之課程,探討該課程對國中生心理健康之影響效果。研究方法採取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以新北市某國中58名七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共28名學生,控制組共30名學生,實驗組接受為期十一週,每週一節課(45分鐘),共十一節課(共495分鐘)的正向心理學課程,控制組則接受原綜合活動課程。
    本研究以自編之「心理健康量表」為量化資料的評量工具,於實驗課程進行前與進行後分別進行前、後測,所得資料以單因子共變數分析進行統計處理,並分析「課程單元學習單」、「課程總回饋表」、「教學省思札記」及「學生訪談大綱」為質性的輔佐資料以深入瞭解教學實驗之效果。研究結果如下:
    一、正向心理學課程具有可行性。
    二、正向心理學課程有助於提升國中生整體心理健康,包括「同儕互動」、「師生關係」及「環境滿意度」層面,但無法有效提升國中生「情緒穩定」及「自我悅納」層面。
    三、實驗組學生對正向心理學課程的看法持正向且肯定的態度,喜歡多元化的教學內容與活潑的教學方式。
    四、實驗組學生認為此課程能幫助國中生適應國中生活。
    最後研究者根據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未來學校教育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The purpose was,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to design a curriculum which was suitable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furthermor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on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e design of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control group, as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two groups of seventh graders from one public junior high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There were 28 students of experimental group, and 30 students of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11 sections of curriculu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in 11 weeks, one section (45 minutes) per week,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original integrative activities curriculum.
    The quantitative instruments utili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is study were "Mental Health Inventory," administered before and at the end of the 11-week curriculum. The collect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way ANCOVA. The qualitative data, including worksheets for each unit, feedback questionnaires, teacher's reflective journals, and interview with the subjects, were analyz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the curriculum. The findings were as follows:
    1.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is feasible.
    2.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could improv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 aspects of mental health, including peer interaction, teacher-student re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 However, there's no help with the other two aspects: emotional stability and self assurance.
    3.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had positive and affirm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curriculum based on positive psychology, in favor of the diversity and pleasure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4. Stud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considered the curriculum could adjust themselves to their school life.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lso discussed the result and accordingly provide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relative researches.

    致謝詞………………………………………………………………………………i 中文摘要…………………………………………………………………………iii 英文摘要……………………………………………………………………………v 目次………………………………………………………………………………vii 表次………………………………………………………………………………ix 圖次………………………………………………………………………………x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 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心理健康之定義與相關測量工具 ……………… ……………… 7 第二節 正向心理學內涵與相關研究 ………………………………………11 第三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中生心理健康影響之研究 …………………1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1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21 第五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編製過程 …………………………………………26 第六節 研究程序 ……………………………………………………………33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4 第四章 研究結果 ………………………………………………………………35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中生心理健康之影響 ………………………35 第二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之意見分析 ………………………………………39 第三節 個別學生改變結果分析 ……………………………………………53 第五章 討論 ……………………………………………………………………61 第一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對國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提升效果之探討 ………61 第二節 正向心理學課程分析之探討 ………………………………………63 第三節 個別學生改變結果分析之探討 ……………………………………6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69 第一節 結論 …………………………………………………………………69 第二節 建議 …………………………………………………………………70 參考文獻 ………………………………………………………………………75 中文部分 …………………………………………………………………… 75 西文部分 …………………………………………………………………… 79 附錄 ………………………………………………………………………………81 附錄一 正向心理學課程內容…………………………………………………81 附錄二 心理健康量表項目分析結果………………………………………105 附錄三 心理健康量表………………………………………………………107 附錄四 課程總回饋表………………………………………………………109 附錄五 學生訪談大綱………………………………………………………111 附錄六 教學省思札記………………………………………………………113

    一、中文部分
    江雪齡(2008)。正向心理學:生活、工作和教學的實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朱錦鳳(2008)。大學生身心適應調查表-第二版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佩珊(2008)。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樂觀、寬恕情緒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杜品儀(2007)。樂觀學習課程方案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及正向情緒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紀韋、黃政昌(2008)。青少年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吳新華(1996)。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芳芝(1998)。突破休閒冒險性活動。國立臺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1,63-72。
    李咏吟主編(2001)。學習輔導。臺北市:心理。
    周淑卿(2002)。教師與學生在課程發展歷程中的處境--系統論與概念重建論的觀點。教育研究集刊,48,133-151。
    林彥妤、郭利百加(譯)(1997)。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原作者:Derlega, V. J. & Janda, L. H.)。臺北市:桂冠。
    林一真譯(2000)。貝克焦慮量表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林莉芳(2005)。感恩經驗與目標設定對幸福感效應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俞筱鈞、黃志成(1984)。曾氏心理健康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原作者:M.Seligman)。臺北市: 遠流。
    洪蘭(譯)(2009)。學習樂觀,樂觀學習(原作者:M.Seligman)。臺北市: 遠流。
    柯永河(1993)。心理治療與衛生—我在晤談椅上四十年。臺北市:張老師。
    柯永河(1977)。柯氏性格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范曉玲(1995)。載於林崇德主編:高中生心理學。
    紀杏姿(2004)。建設性思考之班級輔導課程增進國小學童挫折容忍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施建彬(2004)。大學新生心理健康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大葉學報,13(2), 109-117。
    翁慧娟(1994)個人取向、集體取向與心理健康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秋碧(2007)。正向情緒輔導方案對生活適應困擾國小學童之情緒智力、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輔導效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柴松林(2007)。兒童是大人的鏡子。講義雜誌,4, 55-57。
    高明薇(1996)。高中、職學生自我分化與因應方式、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郁婷(2008)。國小綜合活動學習領域實施正向情緒教育方案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禎貞(2006)。台灣與美國青少年心理健康泛文化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郭靜姿(1986)。壓力調適對國中生資優班學生及前段班學生心理調適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常雅珍(2004)。激發心靈潛能-以正向心理學內涵建構情意教育課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常雅珍(2005)。國小情意教育課程 : 正向心理學取向。台北,心理。
    常雅珍(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學報, 51(2),121-146。
    康嘉玲(2007)。人事智能取向情意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學童挫折容忍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教育部(2008)。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取自http://guidepaper edu.tw/? menu=4&
    subject_sn=186
    教育部(2005)。校園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取自http://www.edu.tw/displ/ bulletin_
    list.aspx?pages=6&site_content_sn=7970
    教育部(2008)。97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edu.tw/
    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15326
    陳春成(2007)。應用Blog輔助正向心理學教學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1997)。青年生活適應量表。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陳美君(譯)(2000)。貝克絕望感量表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心怡(譯)(2000)。貝克憂鬱量表中文版指導手冊。臺北市:中國行為科學社。
    陳淑惠(譯)(2000)。臺灣版兒童青少年憂鬱量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許芳菊(2008)。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宅小孩世代來臨。親子天下,1,128-132。
    許筱梅 (民84):青少年知覺父母教養方式與其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
    張老師文化(2002)。理情行為治療。臺北市:張老師文化。
    張如杏(1992)。臺北地區高職五專在學青少年之內外控歸因、社會關係及心理健康狀況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張美芳(譯)(2003)。積極思考的力量(原作者:Peale, N. V.)。臺北市:世潮(原著出版年:1980)。
    曾文志(2006)。活出生命的價值-正向心理學的認識。師友月刊,464,1-7。
    曾雪芳(2008)。樂觀創意教學對國小學童樂觀解釋型態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趙曉美(2001)。自我概念多層面階層結構之驗證暨增進自我概念課程之實驗效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詹明欽(2002):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對國小中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人際關係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
    蔣桂嫚(1992)。高中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身心健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教育,高雄市。
    鄭呈皇(2006)。正面思考的威力。商業周刊,974,81-88。
    蔡孟如。國中生個人特質、安全感感受與心理健康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魯燕平(譯)(2000)。學習的紀律(原作者:Howard Gardner)。臺北市:台灣商務。
    盧孟良、車先惠、張尚文、沈武典(2002)。中文版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之信度和效度。台灣精神醫學,16,301-310。
    謝璟婷(2008)。國小中高年級學童正向心理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譚家瑜(譯)(2008)。更快樂: 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原作者:Ben-Shahar, Tal)。臺北市: 天下雜誌。
    二、西文部分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 Hall.
    Csikszentmihalyi, M. (2008). Flow-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Clonan, S. M., Chafouleas, S. M., McDougal, J. L., & Riley-Tillman, T. C. (2004). Positive psychology goes to school: Are we there yet?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 101-110.
    Fredrickson, B. L., & Branigan, C. A. (2000). Positive emotions broaden action urges and the scope of attention. Manuscript in preparation.
    Gillham, J. E., Hamilton, J., Freres, D. R., Patton, K., & Gallop, R. (2006).Preventing Depression Among Early Adolescents in the Primary Care Sett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of the Penn Resiliency Program..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34(2).
    Hamburg, M.D.(1981). Early adolescence as a life stress. In Seymour, L.& Holger, U.(Eds). Coping and health, Plenum Press, 121-143.
    Lyubomirsky, S., Sheldon, K. M., & Schkade, D. (2005). Pursuing happiness: The
    architecture of sustainable change.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9(2), 111-131.
    Nolen-Hoeksema, S., Girgus, J. S., & Seligman, M. E. P. (1986).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childre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depression, achievement, and explanatory styl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1(2), 435-442.
    Park, N., Peterson, C., and Seligman, M. E. P. (2004).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 J. Pers. Soc. Psychol., 23, 603–619.
    Peterson, C., and Seligman, 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Washingt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eterson, C. (2000). The future of optimism. American Psychologist, 55, 44-55.
    Rosenberg, M. (1965). Society and the adolescent self-image. Princeton.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M. E. P.(2002).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revention,and Positive Therapy.In:C R Snyder, Lopez S J.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Ed).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M. E. P., Peterson, C., Kaslow, N. J., Tanenbaum, R. L., Alloy, L. B., & Abramson, L. Y. (1984). Attributional style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among childre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3(2), 235-238.
    WHO(2001b). The word health report 2001.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Geneva: Author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