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洪雅倫
Ya-Lun Hung
論文名稱: 速食消費.卡漫風 — 洪雅倫彩墨創作探討
Fast Food Consumption,Comic Caricature—The Study of Colored Ink Painting by Ya-Lun Hung
指導教授: 李振明
Lee, Cheng-M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97
中文關鍵詞: 彩墨水墨卡漫風超扁平速食消費符號消費
英文關鍵詞: colored ink painting, ink painting, comic caricature, Superflat, fast food consumption, symbolic consump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7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大致分為兩條脈絡,先從繪畫的內涵層面談起,闡述速食消費的題材立意,其次,分析繪畫的表現風格,梳理水墨畫類中卡漫風格的多樣面貌,最後歸結到筆者個人的作品。
    就消費社會的時代背景敘述起,了解消費社會成形的經濟和心理因素,以及台灣消費社會的發展。切入速食消費的議題,探究象徵西方美式文化的速食如何席捲全球,如何進軍以米食為主的台灣,其伴隨而來的全球化與在地化衝擊、資本主義盛行、以及人類肥胖化危機。探究速食消費如何打動消費者的心,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以索緒爾符號學的觀點、羅蘭巴特的符號論,以及鮑德里亞爾消費符號理論切入速食消費背後所承載的符號意涵。最後,轉至消費文化與藝術的結合,大眾消費如何與卡漫圖像相結合,帶到下一章卡漫風格的探討。
    卡漫如何根殖於現代人生活當中,是大眾流行文化的風靡,是東西方思潮的介入,從歷史脈流裡晚明變形觀念對人物造形的拓展,普普藝術與後現代思潮的影響,以及日本超扁平的引入,於是創作者們反覆多方地大膽嘗試,使現代水墨也介入了卡漫風格,造就水墨卡漫風格的成型。
    從中國漫畫談起,了解中國傳統漫畫諷刺幽默的特徵,尋找歷史的根源,接著談到對台灣影響很大的日本漫畫,它是如何將觸角深入台灣,改變台灣漫畫系統。更縱向切入歷史的脈絡,探索傳統藝術作品中所具有的卡漫風格雛型。就卡漫風格衍生出的多個面向,分述卡漫風格的共同性與分歧點,列舉多位藝術家加以闡明,再以橫向的時代背景去做卡漫風的價值澄清,最後,回歸筆者自身,述說個人的創作理念與形式,以及個人作品中因借麥當勞叔叔和肯德基爺爺造型的卡漫風格。藝術,是時代的鏡子,在當下發生,產生意義,藝術家表現之。

    關鍵字:
    彩墨、水墨、卡漫風、超扁平、速食消費、符號消費。

    The goal of this paper was divided into two topics; the first topic wa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rawing, describing the conception of fast-food consumption; then, the second topic was the analysis of the performance style of drawing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any aspects of the ink painting with comic caricature. Finally, the two topics were able to be concluded by my own work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conomic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form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in Taiwan, first I had to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umer society. Next I discussed the issues of fast food consumption to investigate how fast food, as a symbol of the western food culture, swept the world and spread quickly in Taiwan, because rice is the main food for the Taiwanese. Besides,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e prevailing of capitalism and the risk of human obesity caused by fast food were incidental to Taiwan society. Also I discussed how fast food consumption could touch the hearts of consumers and why fast food could become one part of the consumers’ life. With the view of the semiotics proposed by Ferdinand de Saussure, the symbolism proposed by Roland Barthes and the consumption symbol theory proposed by Jean Baudrillard, I studied the meaning of the symbols for fast food consumption. Last, I investigated how the consumer culture and art, the public consumption and comic caricature images combined together, and I would discuss the style of comic caricature in the next chapter.
    Because the prevailing of popular culture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 trend mixed with eastern and western thought, the comic caricature took root in the modern life. The authors could try many ways to make pictures via the character modeling, like the concept of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impact of the pop art and post-modern perspective and the injection of the Japanese Superflat. Therefore, the modern ink painting was led into cartoon style, and the ink painting with cartoon style has been developed.
    I investigated the Chinese comic at first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omic satirical humor and search for the source of the history. Then I discussed about the impact of the Japanese comic on Taiwanese and how the Japanese comic could touch the hearts of Taiwanese and change the comic system in Taiwan. Also I explored the prototypes of the traditional art works with cartoon style from the art history and respectively described the common point and bifurcation of the cartoon style from many aspects. Besides, I listed some artists to clarify the viewpoints and values of the comic caricature from the aspect of history. Finally, I talked about my own creative idea and form and described the cartoon style of my works borrowed from Uncle McDonald and KFC grandfather. Art is mirror of time and is created on the instant. Then the meaning of art is born. The artists try to show it.

    Keywords:
    Colored ink painting, ink painting, comic caricature, Superflat, fast food consumption, symbolic consumpt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內容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4 第二章 繪畫內涵-速食消費的意題與內涵剖析…………………… 5 第一節 速食消費的時代背景………………………………………… 5 第二節 速食消費的文化意義…………………………………………11 第三節 速食的社會性消費行為………………………………………14 第四節 速食消費的符號探討…………………………………………18 第五節 消費文化與藝術表現…………………………………………24 第三章 繪畫風格-卡漫風的探究……………………………………27 第一節 卡漫風的成因與趨勢探討……………………………………27 第二節 卡漫風的理論基礎……………………………………………30 第三節 卡漫風的歷史溯源……………………………………………32 第四節 卡漫風作品特色………………………………………………37 第五節 卡漫風作品的時代意義………………………………………51 第四章 個人創作理念與形式…………………………………………52 第一節 創作思維………………………………………………………52 第二節 個人作品中的卡漫風…………………………………………54 第三節 創作形式………………………………………………………56 第五章 個人作品解析…………………………………………………61 第六章 結論……………………………………………………………92 參考書目…………………………………………………………………94

    一、專書:
    太陽臉,《有趣的台灣老插畫》,台北市:華人版圖文化,2007。
    王受之,《世界現代美術發展Art Now》,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01。
    王菡薇,《揚州畫派》,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2.08。
    王福東,《台灣新生代美術巡禮》,台北:皇冠,1993。
    何恭上,《近代西洋繪畫》,藝術圖書公司,1998.07.30。
    李長俊,《西洋美術史綱要》,台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
    李霖燦,《中國美術史稿》,台北市:雄師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12。
    周憲編著,《文化研究關鍵辭》,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林瑋、陳宏偉、李鳳鳴撰文整理,《台灣美術家名鑑》,台北市:藝術家,2006。
    星野克美等著;黃恆正譯,《符號社會的消費》,台北市:遠流出版,1991.07。
    孫旗,《現代繪畫哲學》,台北市: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0.06。
    殷德儉編輯,《陳洪綬書畫集》,北京: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2003.10。
    高田公理;李永清譯,《遊戲化社會:大眾意識趣味化的時代傾向》,台北市:遠流,199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晚明變形主義畫家作品展》,國立故宮博物院印行,1977。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台北:里仁書局,1983。
    陳仲偉,《台灣漫畫文化史》,杜葳廣告股份有限公司,2006。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第二版」》,台北市:揚智文化,2005。
    陳坤宏,《消費文化與空間結構:理論與應用》,台北市:詹氏書局,1995。
    曾銘祥編著,《與大師對話:世界100件大師經典名畫》,台中市:晨星出版,2000。
    黃昱斌,《精淫搗》,台北市,2008。
    黃茅,《漫畫藝術講話》,台北:商務出版,1970。
    路況,《犬儒圖:當代形象評論集》,台北市:萬象,1996。
    廖炳惠,《關鍵辭200》,台北:麥田出版,2008.06。
    蕭學仁,《老玩具總動員懷舊專刊》,台北市:上旗文化,2005。
    謝明錩,《看懂世界名畫》,台北市:爾雅,2004。
    顏艾琳,《漫畫鼻子》,台北縣新店市:探索文化,1998。
    Arthur C. Danto作;林雅琪、鄭慧雯譯,《在藝術終結之後:當代藝術與歷史藩籬》,台北市:麥田出版社:城邦文化發行,2004。
    Backingham著;楊雅婷譯,《童年之死:在電子媒體時代下長大的孩童》,台北市:巨流出版,2003。
    Dick Hebdige,《次文化風格的意義》,巨流出版,2005。
    Eric Schlosser;Charles Wilson著,張書華譯,《速食的恐怖真相》,世潮,2008。
    Eric Schlosser著;陳琇玲譯,《速食共和國-速食的黑暗面》,天下雜誌,2002。
    Fredric Jameson著;陳清橋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張東旭編,《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James L. Watson著;葉冰婷編,《飲食全球化(Golden Arches East: McDonald's in East Asia)》,早安財經文化,2007。
    John Fiske著, 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市:遠流,1995。
    Lucy R. Lippard編;張正仁譯,《普普藝術》,台北市:遠流,1991。
    Mike Featherstone著,趙偉妏譯,《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2009。
    Sir Herbert Read著;孫旗譯,《現代藝術哲學》,台北市: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

    二、期刊:
    李維菁,<李明則公子漫遊書畫世界>,《藝術家》351 期,2004.08。
    周郁齡,<四方之內座標零-科技藝術抽樣觀察>,《藝術家》383期,台北市:藝術家,2007.04。
    林志鴻,<顯微宅空間的普普意象-超扁平美學的心感交流>,《藝術家》383期,台北市:藝術家,2007.04。
    徐佳馨,<圖框中的東亞共榮世界:日本漫畫中的後殖民論述>,李天鐸編,《媒介擬想: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台北:遠流,2002。
    徐婉禎,<混雜的魅惑-談華建強的作品>,《藝術家》392期,台北市:藝術家,2008。
    高子衿,<九華金在一壺中-李明則的想像城國>,《大趨勢》,11期,2004。
    高子衿,<大寂之消遙,次第蔓衍-談李明則作品中的多重氣質>,《大趨勢》,11期,2004。
    張晴文,<向未知的世界通聯-平面,00年代空間感>,《藝術家》383期,台北市:藝術家,2007.04。
    張晴文,<期待更多元的面貌展現-2007台北美術獎綜論>,《藝術家》393期,台北市:藝術家2008.02,頁168。
    陳光興,<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委會編,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曾啟雄、羅光志,<連環漫畫視覺分隔之調查探討--以台灣漫畫金像獎少女漫畫為中心>,國際設計教育研討會,高雄東方技術學院,2003。
    黃靖嵐,<「帝國」的浮現與逸出:日本漫畫產業於台灣的「全球在地化」實踐>,東海大學社會學系,2006。
    詹偉雄,<探索台灣瘋狂學美現象與新消費社會美學的經濟>,《數位時代》,2005,四月號。
    鄭榮基,<運動球鞋的符號消費-NIKE球鞋廣告之文本分析>,《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3期,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賴駿杰,<動慢模型前進美術館-論「海洋堂」模型之商品藝術化>,《藝術家》392期,台北市:藝術家,2008。
    顧丞峰,<中國畫繼承和創新的可能性>,《文藝研究》,2001年第3期。

    三、論文
    林育慈,《都市速食餐飲消費活動店址與空間分析-以台北市為例》,台中市: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林信宏,《運動廣告中的符號消費》,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曾若璇,《李明則作品中的多重景觀與自我意識》,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華建強,《升仙超世-夢遊神化的老人圖像》,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論文,2004。 
    欒興美,《業--欒興美水墨畫創作論述》,台中市:東海大學碩士論文,2001。

    四、網路:
    <王灝藝文大雜院-漫畫小工房>,埔里藝站-埔里藝術家數位資料庫,http://art.pulinet.com.tw/wang/3-6.htm,2010/05/09瀏覽。
    <藝術的構成元素-形狀、形態與空間>,視覺要素學習網,http://vr.theatre.ntu.edu.tw/fineart/chap04/chap04-04.htm,2010/05/20瀏覽。
    中國文化研究院,中國漫畫,http://www.chiculture.net/20504/html/b01/20504b01.html,2010/05/12瀏覽。
    吳垠慧,<藝術+漫畫=?-台灣當代藝術裡的「漫畫」現象初探>,伊通公園,http://www.itpark.com.tw/people/essays_data/163/156,2010/05/28瀏覽。
    吳宥鋅,<卡漫風,憑啥卡漫?!>,2008.12.22,http://blog.roodo.com/koalalin/archives/7917667.html,2010/05/29瀏覽。
    沈芬蘭,<這一「灝」人物,茄苳樹下的奇人-王灝>,http://art.pulinet.com.tw/wang/,2010/05/09瀏覽。
    陳才崑,<陳朝寶.情繫女人香>,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F0007/135046/web/,2008/05/08瀏覽。
    陳文彬,<創業學堂>,http://tw.myblog.yahoo.com/jw!wfMTF9yCE0aE_Zac1QCZzQ--/article?mid=266,2010/05/07瀏覽。
    黃承志,<袁金塔「中式」普普藝術 笑罵時事>,http://www.udn.com/2008/3/7/NEWS/READING/REA8/4247087.shtml,經濟日報,2008/03/07,2008/05/08瀏覽。
    鄧燕華,<管中窺豹:消費革命靜悄悄─讀《金拱向東:麥當勞在東亞》>,《二十一世紀》網絡版第55期,2006/10/31,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606038.htm,2010/05/01瀏覽。

    (以上書目依照筆劃多寡排列)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