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姝慧
論文名稱: 圓圓不絕-創作論文
指導教授: 陳淑華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8
中文關鍵詞: 剖面女性主義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6下載:5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圓圓不絕」系列作品以「生命」創作主題,用「圓」來表現源源不絕的生命狀態。創作論文的主題:「圓圓不絕」取「源源不絕」同音之妙,是在雜亂的思緒中反覆梳理之後的結果。生物的源源不絕的循環得以使得各物種在天地之間將生命延續,各物種有自己的循環方式與狀態,生命的源源不絕就是靠著自己的循環,它是一個「圓」的狀態,起點和終點是接在一塊,終點也就是起點,不斷的交相循環延續生命,因此筆者把「圓」抽出,作為自己詮釋生命的形象,從這個切入點來表現生命,開始發展「圓」的作品。
    文中研究的範圍與方法大致劃為幾個面向。
    1. 理論的建構
    2. 版畫創作的背景條件
    3. 創作理念與發展方向
    4. 創作的內容與形式
    5. 作品解析
    理論的建構依照筆者創作的需要,找出三個切入點做研究討論。第一小節談中國哲學思想對「圓」的詮釋。第二小節談女性主義對「圓」意象的選擇與詮釋。第三小節簡述後現代主義藝術的起源及其特質,以及在後現代主義藝術特質中影響筆者最深之處。
    在版畫創作的背景條件方面,研究範圍涉及中國凸版畫的發展概述、台灣凸版畫的發展概述、台灣現代版畫發展概況及趨勢。
    果實種子的剖面究竟有什麼希望在裡面?果實選擇的依據是什麼?為何作此系列的發展?後現代主義的影響之下,果實被如何重塑一個新的形象?這些問題,將在創作理念與發展方向來探究。
    作品內容與形式是列入研究論述的第四部份,內容包含作品中最主要的形式—「圓」的討論,以及構圖上空間的安排,色彩的表現。
    第五部分是作品解析,內容將細說創作的過程,以及作品的詮釋。

    目次 緒論………………………………………………………………………………………….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1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3 第一章 理論的建構……………………………………………………………………...6 第一節 中國哲學思想對圓的詮釋……………………………………………………….6 第二節 女性主義對「圓意象」的選擇和詮釋…………………………………………10 第三節 後現代主義的混血表現………………………………………………………...16 第二章 版畫創作的背景條件………………………………………………………..19 第一節 中國凸版畫的發展概述………………………………………………………...19 第二節 台灣凸版畫的發展概述………………………………………………………...26 第三節 台灣現代版畫發展概況與趨勢………………………………………………...30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發展方向………………………………………………………..34 第一節 生命始末的源源不絕…………………………………………………………...34 第二節 生命的剖面……………………………………………………………………...36 第三節 果實的選擇與重塑形象………………………………………………………...38 第四章 作品內容與形式………………………………………………………………42 第一節 圓………………………………………………………………………………...42 第二節 留白……………………………………………………………………………...44 第三節 色彩的變化……………………………………………………………………...48 第五章 作品解析………………………………………………………………………..50 第一節 生系列…………………………………………………………………………...50 第二節 眼系列…………………………………………………………………………...55 第三節 心系列…………………………………………………………………………...59 結論………………………………………………………………………………………...64 參考書目...........................................................................................................................69 一、中文書籍………………………………………………………………………………69 二、外文書籍………………………………………………………………………………69 三、論文期刊………………………………………………………………………………69 四、參考網頁………………………………………………………………………………70 圖錄………………………………………………………………………………………...71 第一章……………………………………………………………………………………...71 第二章……………………………………………………………………………………...71 第三章……………………………………………………………………………………...73 第四章……………………………………………………………………………………...73 第五章……………………………………………………………………………………...73 作品資料…………………………………………………………………………………...74

    參考書目

    一、 中文書籍
    滕守堯,《道與中國藝術》,揚智文化,台北,1996。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中庸第二十六章》,三民書局,台北,1987。
    劉其偉,《藝術人類學:原始思維與創作》,雄獅叢書,台北,2002。
    文潔華,《藝術自然與人文》,允晨文化,台北,1993。
    王財貫,《易經》,讀經出版社,台北,1996。
    曾春海,《易經這學的宇宙與人生》,文津出版社,台北,1997。
    張玉春、金國華譯注,安平秋審閱,《老子》,錦繡文化,台北,1993。
    葛勤修,《老子研究》,星光出版社,台北,1986。
    黃錦鋐註譯,《新譯莊子讀本》,三民書局,台北,1984。
    葉玉麟編譯,《莊子新譯》,大夏出版社,台南,1996。
    陸蓉之,《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1945-2002》,藝術家出版社,台北,2002。
    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藝術家,台北,2003。
    李允經,《中國現代版畫史》,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1996。
    潘元石、黃才郎,《中民國傳統版畫藝術》,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1987。
    潘元石、呂理政,《台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1985。
    陳奕凱、陳奕伶,《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版畫藝術》,文建會,台北,2003。
    黃才郎編輯,《中華民國第一屆國際版畫雙年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1983。
    虞君質,《藝術概論》,大中國圖書,台北,1999。

    二、 外文書籍
    葛瑞席達˙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Vision and difference:femininity,feminism,and the history of art),陳香君譯,遠流,台北,2000。
    茱蒂˙芝加哥(Judy Chicago),《穿越花朵》(Through The Flower),陳宓娟譯,遠流,台北,2003。
    詹明信(Fredric Jameson),《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唐小兵譯,允晨文化,台北,2001。
    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女性,藝術與權力》(Women , art , and power and other essays ),游惠貞譯,遠流,台北,1995。

    三、 論文期刊
    張珂,〈從新興木刻開始的中國現代版畫〉,《2000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2000。
    鍾有輝、林雪卿,〈十青版畫會與台灣現代版畫藝術的發展〉,《2000國際版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2000。
    賀楚僑,《後現代藝術現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1999。
    傅嘉琿,《袋子與子宮˙管子與陽具,談女性藝術與女性意象》,藝術家,期253,1992,3月。
    高千惠,《新世代的一種寓言體—兼讀「寓言裝置展」中的陰性美學與評價創作主張》,藝術家,期292,1999。
    黃海鳴,《女性「絕對身體」的閱讀》,藝術家,期320,2002。
    汪雅玲,《從女性藝術家聯展看女性美學—看「酸甜酵母菌—烏梅酒廠與橋頭酒廠的甜蜜對話」展覽》,藝術家,期321,2002。
    高千惠,《另類春秋,女性藝術家的當代研究空間》,藝術家,期328,2002。
    鍾有輝,《電腦與版畫》,現代美術,期78,1998,6月。
    陳樹升,《百年來台灣版畫的發展與變遷(下)》,台灣美術,11卷2期,1998,10月。
    陳宜君,《開啟國際版畫新紀元,廖修平談「中華民國國際版畫及素描雙年展」興革》,典藏今藝術,2003,4月。
    張晴文整理,《版畫藝術的再發展》,藝術家,336期,2003,5月。

    四、 參考網頁
    http://www.ylib.com/art/artist/200202/artist01-11.html,2005/1/11瀏覽
    http://www.tmoa.gov.tw/skl/228/html/galview/a3_3.html,2005/1/26瀏覽
    http://www.kmt.org.tw/epaper/Papers/930226/P16_0a.html,2005/1/26瀏覽
    http://www.tfam.gov.tw/download/good.asp,2005/3/28瀏覽。
    http://www.biol.ntnu.edu.tw/information/juniorbio/chp04/mf4-9.jpg,2005/4/7瀏覽
    http://www.abcgallery.com/B/botticelli/botticelli34.html,2005/3/22瀏覽。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