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辛明家
Hsin, Ming-Chia
論文名稱: 吳俊升博士論文《杜威教育學說》及其影響之研究
The Study on Ou Tsuin-Chen's doctoral thesis: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and its significant for modern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劉蔚之
Liou, Wei-Chih
口試委員: 劉蔚之
Liou, Wei-Chih
葉坤靈
Yeh, Kuen-Ling
單文經
Shan, Wen-Jing
口試日期: 2024/01/0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4
中文關鍵詞: 吳俊升杜威教育學說杜威法國
英文關鍵詞: Ou Tsuin-Chen,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John Dewey, France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12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7下載:3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吳俊升研究杜威受學界的廣泛敬重,亦不乏對於吳俊升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文獻的整理,這在中文學界皆已有相當的推進。但是,吳俊升赴法撰寫的博士論文《杜威的教育學說》(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卻缺少學界的專注。這本著作是吳俊升針對杜威教育學說有系統性的論述,其重要性不亞於《教育哲學大綱》,不過學界對其內容和歷史背景的理解仍不夠清晰,也多忽視其對後世的重大影響。依此,本研究是以《杜威的教育學說》的法文原版作為研究主軸,目的在於釐清其撰寫背景和吳俊升的教育思想,透過分析文章內容,望能補足過往中文學界對《杜威的教育學說》的認知。此外,本研究將探討《杜威的教育學說》在法語區、英美語區,甚至是拉丁美洲地區廣布和轉譯的概況,說明各國引用《杜威的教育學說》的狀況,歸納國外教育學界如何看待《杜威的教育學說》的歷史意義,具體呈現該博士論文的教育價值和國際間的影響力。希冀透過本次研究的探查,能夠提供中文學界理解《杜威的教育學說》的多元角度。

    The article aims to point out the important work of Ou Tsuin-Chen’s doctoral thesis: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and explain its influence. Ou Tsuin-Chen is an imperative researcher of John Dewey, an educational reformer, in modern history. There are numerous research results related to Ou Tsuin-Chen’s idea of education and his works. However,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overlooked the importance of Ou Tsuin-Chen’s doctoral thesis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which assisted us to approach his idea of education further. Since his doctoral thesis was the fruit of his reflection on John Dewey’s idea of education, his work could give us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n John Dewey and Ou Tsuin-Chen’s idea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Moreover,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had been published around the world since 1931, such in Francophone, English-speaking world, Latin America and so on. Considering its influence on these areas and translation issues, we would want to figure out the meaning of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and its historical position around the world. Given that, based on the first edition of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content and other researchers’ comments, we would like to show up various explanations of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In order to build a competitive understanding of Ou Tsuin-Chen’s thoughts in education.

    第一章 緒論 - 1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 壹、 吳俊升教育思想的重要性 - 2 - 貳、 吳俊升博士論文《杜威教育學說》的重要性 - 3 -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4 - 壹、 目前研究概要 - 4 - 貳、 法文文獻查找困難之處 - 7 -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8 - 第四節 研究目的 - 9 - 第五節 研究方法 - 9 - 第六節 史料選用 - 10 - 壹、 新中文史料(1922-1928) - 11 - 貳、 法文史料(1931-2023) - 12 - 第二章 吳俊升的教育經歷和思想發展 - 17 - 第一節 吳俊升取得博士學位前(1901-1931) - 17 - 壹、 如皋師範和南京高師的師範教育(1914-1924) - 18 - 貳、 從事教育工作(1925-1927) - 23 - 參、 赴法就讀博士(1928-1931) - 24 - 第二節 吳俊升歸國後(1932-2000) - 25 - 壹、 政學界的貢獻 - 26 - 貳、 杜威研究的持續 - 26 - 第三章 吳俊升在法國與其博士論文《杜威教育學說》 - 28 - 第一節 《杜威教育學說》的學術背景 - 28 - 壹、 杜威思想在歐洲的傳播 - 28 - 貳、 歐洲新教育運動(L'éducation Nouvelle)-兒童中心的教育 - 33 - 參、 法國對教育社會學的重視-調和個人與社會之對立 - 38 - 第二節 《杜威教育學說》的內容分析 - 43 - 壹、 《杜威教育學說》的撰寫原由 - 43 - 貳、 《杜威教育學說》的大綱架構 - 43 - 參、 《杜威教育學說》的章節概要 - 45 - 第四章 《杜威教育學說》對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影響 - 77 - 第一節 《杜威教育學說》在各地的影響力 - 77 - 壹、 法語界研究杜威的基石 - 78 - 貳、 歐洲、北美哲思的節點 - 83 - 參、 南美洲教育師範的理念 - 84 - 肆、 國際與比較教育的意義 - 85 - 第二節 《杜威教育學說》對吳俊升的影響 - 86 - 壹、 學術研究的基礎 - 86 - 貳、 教育思想的發跡 - 86 - 參、 杜威研究的開端 - 87 - 第三節 吳俊升教育思想的歷程 - 87 - 壹、 對美國進步主義的依循 - 88 - 貳、 對美國進步主義教育的修正 - 91 - 參、 對中國社會現況與學生個體性的重視 - 93 - 第五章 結論 - 97 - 第一節 《杜威教育學說》的總結 - 97 - 壹、 《杜威教育學說》的撰寫背景 - 97 - 貳、 《杜威教育學說》的特殊性 - 97 - 參、 《杜威教育學說》在各地的影響力 - 98 - 第二節 本研究的價值 - 99 - 壹、 補足吳俊升青年時期的經歷 - 99 - 貳、 研究吳俊升法文著作的內容 - 100 -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 100 - 參考資料 - 101 - 壹、 中文資料 - 101 - 貳、 法文資料 - 106 - 參、 英文資料 - 110 - 附錄 - 113 -

    壹、 中文資料
    一、 史料
    吳俊升,〈杜威先生會見記〉,《教育與文化論文選集》,臺北:商務出版, 1972。
    吳俊升,〈杜威教育思想的再評價〉,《新亞書院學術年刊》,2,1960。
    吳俊升,〈社會學家涂爾幹的教育學說〉,《國立北京大學社會科學季刊》,6(2),1936年。
    吳俊升,〈近五十年來西方教育思想之介紹〉,《中國教育學會主編:近五十年中國之教育》,臺北:復興出版社,1977,頁21-46。
    吳俊升,〈思想界的反動青年〉,《申報》,教育與人生周刊,40,1927年,頁510。
    吳俊升,〈思想界的反動與靑年〉,《教育與人生》, 40 ,1924 。
    吳俊升,〈要求解除婚約者底自由〉,《民國日報》副刊覺悟,1923-6-3,第三版。
    吳俊升,〈師範生對於敎育應有之信仰〉,《北平教育》,1934。
    吳俊升,〈國家主義的教育之進展及其評論〉。《少年中國》,4(10),北京:少年中國學會,1924年。
    吳俊升,〈教育生涯一周甲〉,《傳記文學》,27(2),1975。
    吳俊升,〈幾個合用的敎育之定義〉,《教育與人生》,34,1924。
    吳俊升,〈新刊介绍:法國定期教育刊物之介紹〉,《教育雜誌》,22(9),1930。
    吳俊升,〈藝術課程概論〉,《中華教育界》,12(1),1922。
    吳俊升,〈關於美育之硏究:美育之意義舆目的〉,《河南教育公報》,2(5),1923。
    吳俊升,《教育哲學大綱》,臺北:商務印書館,1976。
    吳俊升,《教育論叢》。臺北:中華書局,1960。
    吳俊升,《增訂江皋集》。臺北:東大圖書,1985。
    吳俊升,《增訂約翰杜威教授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
    吳俊升、徐益棠、倪亮、韓明夷和饒上達,〈浙江中小學的課程調查報告〉,《教育彙刊》,5,1922,頁1-17。
    吳俊升等,《中華民國敎育誌》。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
    舒新城,《我的教育:三十五年教育生活史(1893-1928)》,上海:中華書局,1945。
    舒新城,《近代中國教育史料:第一冊》,上海:上海書店,1927。
    二、 今人著述
    王雲,《五四期間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北京:北京檔案史料,2002 。
    王德滋,《南京大學百年史》,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司琦,《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5。
    司琦與徐珍,《吳俊升先生曁夫人倪亮女士年譜》,臺北市:三民,1997。
    石鷗,《簡明中國教科書史》,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
    江蘇省地方志編撰委員會,《江蘇省志大事記》,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8。
    江蘇省地方志編撰委員會,《蘇江省志:教育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江蘇省地方志編撰委員會,《蘇江省志:報業志》,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江蘇省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等編,《江蘇文史資料第106輯:江海春秋(下)》,南京:江蘇文史資料部出版,1998。
    余英時,〈發刊詞〉,收入《思想史》委員會編,《思想史:第一冊》,臺北:聯經出版,2013。
    呂芳上,《民國史論》(上冊),臺北:商務印書館, 2013。
    呂芳上,《民國史論》(下冊),臺北:商務印書館, 2013。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 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4。
    林子勛,《中國留學教育史》,臺北:華岡出版社,1976。
    金林祥,《陶知行辭典》,北京:百家出版社,2009 。
    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編,《尋找心中的江海:江海文化研究文選學術探討》,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8 年。
    張開敏,《上海人口遷移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9。
    張灝,《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 2004。
    陳學恂與田正平,《中國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傅楊,〈思想史與歷史研究:英語世界的若干新趨勢〉,《當代歷史學新趨勢》臺北:聯經出版,2019。
    程其保,〈六十年教育生涯(一):回憶散記之二〉,《傳記文學》,23(2),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73。
    華中師範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主編,《陶行知全集》,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楊深坑,《比較與國際教育》,臺北:高等教育,2011。
    劉蔚之,〈教改論述的歷史經驗分析──以近代中國推動兩個外國教學法為例〉,在方永泉、湯仁燕主編,《教改20年:回顧與前瞻》,臺北:學富文化,2014。
    衛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長沙 :長沙書店,1998。
    橋川時雄,《中國文化界人物總鑑》,北京:中華法令編印館,1940。
    蘇雲峰,《中國新教育的萌芽與成長(1860-192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蘇燦若,〈蘇中君子何景平〉,《如皋文史資料:第三輯》,江蘇:如皋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
    陶行知,《陶知行全集(新編本)》,北京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22。
    方明(主編),《陶行知全集(第二卷)》(長沙:湖南教育),1985。
    張亞群和馮寅,〈陶行知的文化觀念及其教育影響〉《河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版》,5(20),2018。
    三、 期刊文獻
    吳美瑤,〈待完成的教育哲學體系-重建1934到1937年中國教育哲學發展史上的一段論爭〉,《教育研究集刊》, 51(3),2005,頁27-51。
    崔良曉,〈過渡時代對解除婚約的不同思考-關於吳薛婚約的一場論爭〉,《華大史學論壇》 ,2015。
    許宏儒,〈實驗教育之精進:由法國教育學家R.Cousinet的新教育思想分析〉,《教育研究月刊 》,277,2017。
    郭正昭,〈王光祈與少年中國學會(1918-1936)-民國學會個案探討之一〉,《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 ,1971 年 6 月。
    單文經,〈評析吳俊升對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教育學刊》,50,2018。
    單文經,〈解析杜威有關工作活動(Occupations)的主張〉《課程與教學季刊》,20(2),(2017):頁139-164。
    喻永慶,〈近代大學教育學科發展研究-以東南大學教育科為例〉,《高教發展與評估》,2,2014。
    程亮,〈吳俊升教育哲學管窺-以《教育哲學大綱》為中心的考察〉,《華東師範大學教育學報(教育科學版)》,28(2),2010。
    劉蔚之,〈1922 年中國新學制的社會效率思維探析〉,《課程與教學季刊》,22(4),(2019):頁221-250.
    劉蔚之,〈中國留美教育學者的知識學習與轉化—以哥倫比亞大學師範學院為對象(1930-1950)〉,《市北教育學刊》, 51,(2015)。
    四、 碩士論文
    汪柏軒,《陳立夫與戰時中國高等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
    劉宣麟,《全面抗戰時期吳俊升高等教育政策推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9)
    五、 報紙雜誌
    《中華教育界》
    《少年中國》
    《平民聲報紙》
    《民國日報》
    《申報》
    《河南教育公報》
    《教育彙刊》
    《教育與人生》
    《教育雜誌》
    六、 網路資源與電子資料庫
    讀秀網站
    中國近代中英文報紙庫1869-1949
    晚清民國文獻平台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
    中華民國教育部部史網站
    民國圖書數據庫
    全國報刊資料庫
    江蘇省教育廳公報
    近代史數位資料庫
    近史所人名權威檢索資料庫
    近現代人物資訊整合資料庫
    國史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
    高等教育知識庫(ERICdata)
    教育論文線上資料庫(EdD Online)
    傳記文學資料庫
    中國近代報刊資料庫《三六九小報》
    貳、 法文資料
    一、 史料
    Choy Jyan, Étude comparative sur les doctrines pédagogiques de Durkheim et de Dewey, thèse de Doctorat d’université de Lyon, 1926.
    Claparède, Édouard. John Dewey. Svobodno : Bulgarie, 1924.
    Claparède, Édouard. Psychologie de l'enfant et pédagogie expérimentale: introduction, historique, problèmes, méthodes, développement mental. Paris: Fischbacher, 1920.
    Debesse, Maurice. La Pensée Pédagogique de René Hubert. Revue Philosophique de La France et de l’Étranger. 142, 1952. 235–45.
    Dewey, John. l'ecole et l'enfant. Neuchatel : Delachoux Niestli,1915
    Durkheim, Émile. Éducation et sociologie.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22.
    Édouard Claparède. J.-J. Rousseau et la signification de l’enfance. Université de Genève. Genève : Kündig, 1912.
    Fauconnet, Paul. La responsabilité: étude de sociologie. Paris : Alcan, 1920.
    Ferrière, Adolphe. L'école active. Paris: Fabert, 2003.
    Fourneau, Louis. F. De Hovre et L. Breckx, Les Maîtres de la Pédagogie contemporaine. Revue Philosophique de Louvain Année. 54. 1937.
    Henri, Gouhier. Émile Durkheim. — Éducation et Sociologie. Introduction par Paul Fauconnet. Paris, Alcan, 1922. In: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l'enseignement, tome 77,1923.
    Hovre, Frans de & Breckx, Léon. Les maîtres de la pédagogie contemporaine. Paris: Casterman. 1936.
    Hubert, René. Histoire de la pédagogie.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49.
    Mauss, Marcel. In Memoriam: L'œuvre inédite de Durkheim et de ses collaborateurs. L'Année sociologique. 1923, pp.7-29.
    Mauss, Marcel. Paul Fauconnet. Études Durkheimiennes. vol. 5, 1999.
    Par P. Humel, A. Lejeune et D. Peyceré. Pour une histoire de l’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Sources d’archives, presse de l’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1794-1993). Archives nationales (France). 1995. Pierrefitte-sur-Seine.
    Tsuin Chen, Ou.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Paris, Vrin, 1958.
    Tsuin Chen, Ou. La doctrine pédagogique de John Dewey. Paris :Vrin, 1931.
    二、 圖書文獻

    Battistolo, Emilie. « L'Education Nouvelle et Jean-Jacques Rousseau: entre revendication légitime et filiation fantasmée: l'exemple des travaux de Claparède (1905-1930) ». PhD diss., Geneva : University of Geneva, 2009.
    Christophe,C., & Jacques,V. « Histoire des universités: XIIe-XXIe siècle » . Quadrige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15
    Deledalle, Gérard. John Dewey.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5.
    Deledalle, Gérard. John Dewey.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1995.
    Duval, Nathalie. L’Education Nouvelle Dans Les Sociétés Européennes A La Fin Du Xixe Siècle. Histoire, Économie et Société, 21, no. 1. 2002.
    Frega, Roberto. Le pragmatisme comme philosophie sociale et politique, Lormont : Editions Le Bord de l’eau, 2015.
    Haenggeli-Jenni, Béatrice. L’Éducation nouvelle entre science et militance: Débats et combats à travers la revue «Pour l’Ère Nouvelle»(1920–1940). Paris : Peter La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2017.
    Hameline, Daniel. L’Education nouvelle, histoire, présence et devenir. Berne : Lang, 2004.
    Hameline, Daniel.« Adolphe Ferrière (1869-1870) », in Perspectives : revue trimestrielle d’éducation comparée, vol. XXIII, no 1-2, p. 379-406. Paris : Bureau international d’éducation, 1993.
    Heilbron, Johan. Les Métamorphoses Du Durkheimisme, 1920-1940. Revue Française de Sociologie 26, no. 2 (1985): 203–37. p.213.
    Hofstetter, Rita. La science de l’éducation comme science morale (1890-1911). Genève : creuset des sciences de l'éducation. Paris : Librairie Droz. 2010.
    Jean-François Condette, Hubert René. Les recteurs d'académie en France de 1808 à 1940. Tome II, Dictionnaire biographique. Paris :Publications de l'Institut national de recherche pédagogique, 2006.
    Murray, Nicholas Butler. Revue internationale de l'enseignement. Revues françaises et étrangères. Paris : Société de l'enseignement supérieur, 1900.
    Ottavi, Dominique. Édouard Claparède et la révolution copernicienne de la pédagogie. De Darwin À Piaget : Pour une histoire de la psychologie de l’enfant. Paris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09.
    Ottavi, Mme Dominique. Coopérer à l’école: l’espoir d’une éducation par l’action collective, Paris : Université Paris Nanterre, 2015.
    Pepin, Matthias. Le développement de compétences à l’école primaire au regard de la théorie de l’enquête de Dewey. Éducation et francophonie 44. (2), 2016.
    Py, Georges. « Rousseau et les éducateurs. Essai sur la forme des idées pédagogiques de Jean-jacques Rousseau en France et en Europe au 18e siècle », UK : Oxford, Voltaire Foundation. 1997.
    三、 期刊文獻
    Duval, Nathalie. « “L’Education Nouvelle" Dans Les Sociétés Européennes A La Fin Du Xixe Siècle” ». Histoire, Économie et Société 21. no. 1. 2002.
    Gerbod, Paul. « L’éthique Héroïque En France (1870-1914). », Revue Historique, vol. 268, no. 2 (544), 1982, pp. 409–29, [en ligne] : http://www.jstor.org/stable/40953775. Accessed 30 Apr. 2022.
    Loubes, Olivier. « Le patriotisme dans l’école en France de 1870 à 1939. », Inflexions, vol. 37, no. 1, 2018, pp. 117-125.
    Pudal, Romain. « Enjeux et usages du pragmatisme en France (1880-1920): Approche sociologique et historique d'une acculturation philosophique ». Revue française de sociologie. 2011.
    Rédaction, C. De. « Le développement de compétences en éducation et en formation ». Éducation et francophonie 44. 2: 1-3. 2017.
    Renier, Samuel. « Un Siècle de Pragmatisme : L’influence de John Dewey Sur La Pédagogie Française (1913-2013). » Un Siècle de Pragmatisme : L’influence de John Dewey Sur La Pédagogie Française (1913-2013), Fabrizio Serra, July 2022, pp. 27–54, [en ligne] : www.torrossa.com/en/resources/an/2637762.

    四、 報刊雜誌
    《公共教育》(L’Enseignement public : Paris, 1927-1943)
    《巴黎大學年鑑》(Annales de l’Université de Paris, 1926-1968)
    《教育雜誌》(L’Éducation, 1909-1934)
    《教學評論雜誌》(Revue pédagogique : Paris, 1878-1926)
    五、 網路資源與電子資料庫
    法國大學生回憶集線上資料庫(Conservatoire des mémoires étudiantes)
    法國巴黎大學圖書館線上資料庫(Les Bibliothèques D’université De Paris)
    法國高師圖書館資料庫(Les Bibliothèques D’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法國國家數位化圖書館(Digital Libraries)
    法國教育研究院官網(l’institut francais de l’éducation)
    法國博碩士論文線上資料庫(thèses-en-ligne)
    法國新聞線上資料庫 (RetroNews)
    法國學術詞彙線上資料庫(dictionnaires et encyclopédies sur Academic)
    法國歷史文獻目錄(Catalogue collectif de France)
    法蘭西學術院百科辭典線上版本(Dictionnaire de L’académie Française)

    參、 英文資料
    一、 史料
    Dewey, John.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Macmillan Co. 1916.
    Dewey, John. The school and society: Being three lectur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99.
    Dewey, John. The Sources of a Science of Education. Horace Liveright, New York, 1929.
    Heard, Kilpatrick W. The Project Method.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18.
    二、 圖書文獻
    Bulle, Nathalie. “Educating ‘Modern Mind’ in the Light of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al Thought”. Historische Sozialforschung 42, no. 4. 162 (2017).
    Gautier, Claude & Emmanuel Renault. Pragmatism and Social Philosophy. New York: Routledge, 2020.
    Kliebard, Herbert M. The struggle for the American curriculum, 1893-1958.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2004.
    Oelkers, Jürgen, and Heinz Rhyn, eds. Dewey and European Education: General Problems and Case Studies. Springer: Business Media, 2000.
    Pepin, Matthias. Apprendre à s’entreprendre en milieu scolaire, Ph.D. Thèse, Québec: Matthias Pepin, 2015.
    Roger T. Ames. Peking University: Chinese scholarship and intellectuals, 1898-1937. (SUNY Press, 2012).
    Rüegg, Walter, ed. 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in Europe: Volume 3, universities in the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 centuries (1800–1945). Vol.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kinner, Quentin. Hobbes and Republican Liberty. UK: Cambridge, 2008.
    三、 期刊文獻
    Escudero, J. Caiceo. Génesis y Desarrollo de la Pedagogía de Dewey en Chile. Espacio, Tiempo y Educación. 3(2). 2016.
    F. K. Ringer, “Fields of Knowledge: French Academic Cul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890-1920)”.,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Vol. 69, No. 1 (1997), pp. 160-162.
    Fauconnet, Paul. The Pedagogical Work of Emile Durkhei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8. no. 5. Mar. 1923. pp. 529–53. https://doi.org/10.1086/213528.
    Jan-H Schneider. John Dewey in France. Studies in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19(1). 2000. p.69-82.
    Lerner, Eugene. Edouard Claparède: 1873-1940.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54, no. 2 (1941): 296–99.
    Lunsford, Andrea A. “Alexander Bain’s Contributions to Discourse Theory.” College English 44, no. 3 (1982): 293.
    Quentin Skinner.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history and theory. 8. 1969. pp.3-53.
    Skinner, Quentin.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history and theory, 8. 1969.
    四、 網路資源與電子資料庫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llection (PDC)專業教育學全文資料庫 (EBSCOhost)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