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佳恩
Su, Chia-En
論文名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跆拳道品勢運動代表隊經營策略之研究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ekwondo Poomsae Team
指導教授: 李佳融
Lee, Chia-Jung
口試委員: 賀中慧
Ho, Chung-Hui
張家豪
Chang, Chia-Hao
李佳融
Lee, Chia-Jung
口試日期: 2023/06/1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競技學系
Departmen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論文出版年: 2023
畢業學年度: 11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2
中文關鍵詞: 團隊經營領導管理多元發展
英文關鍵詞: team management, leadership management,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研究方法: 個案研究法半結構式訪談法田野調查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30159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5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以下簡稱為臺師大)為我國第一所將跆拳道運動種類列為正式必授學分課程的師資培育學校。早期跆拳道品勢用於晉段、晉級考試,2006年舉辦第1屆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2018年列入亞運正式競賽項目,跆拳道品勢項目在國際競賽上備受重視。臺師大跆拳道代表隊於2006年開始發展品勢項目,在2022年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中獲得1金2銀佳績。研究目的: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跆拳道品勢代表隊作為個案研究,探討歷程及經營管理模式,作為我國運動代表隊發展之借鏡。研究方法:為質性研究之個案研究方法,參考相關文獻及檔案資料作為理論基礎,並透過臺師大品勢代表隊相關人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之田野筆記,將文件編碼、歸納、分析出臺師大跆拳道品勢代表隊經營及運作的模式。研究結果:一、臺師大跆拳道運動項目於1968年起成立學校社團,1981年升格為運動代表隊,擁有55年歷史經驗,因此在跆拳道品勢項目發展時能夠與時俱進、奪得先機。二、臺師大品勢代表隊訓練內容與規畫仍不斷修正與改善,除優化教練師資之外,在動作技術中也逐漸融入運動科學原理,使得選手們更有效率達成運動巔峰。三、臺師大品勢代表隊在經營策略上致力尋求外在資源來提升代表隊的營運,且注重跆拳道品勢項目的表演性質,利用演出和參與國際賽事等,使其更具有發展及國際競爭力;管理層面則鼓勵選手主動參與團隊事務,培訓選手行政及領導能力,創造出多元學習與培育不同領域人才之環境。本研究希望透過探討臺師大跆拳道品勢代表隊的發展歷程與經營策略等有助其統整與規劃未來發展方向,且可作為各學校運動代表隊發展提供具體且有績效的實際運作參考資訊。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NTNU) is the first teacher training institution in our country to officially include Taekwondo as a mandatory credit course. In the early stages, Taekwondo Poomsae was used only for promotion and advancement exams. It was introduced as a competitive event in the 1st World Taekwondo Poomsae Championship in 2006 and was later included in the official program of the Asian Games in 2018, gaining significant recognition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The NTNU Taekwondo team began developing Poomsae events in 2006 and has achieved outstanding results over the years, including 1 gold and 2 silver medals at the 2022 World Taekwondo Poomsae Championship. Purpose: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NTNU Taekwondo Poomsae team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odel, providing insight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of sports representative teams in schoo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Methods: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ith a case study method.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archival data were served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key individuals related to the NTNU Poomsae team, and field notes were taken. Document coding, induction, and analysi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model of the NTNU Taekwondo Poomsae team. Results: Firstly, the NTNU Taekwondo sports program was established as a school club in 1968 and upgraded to a sports representative team in 1981. With 55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NTNU Taekwondo Poomsae team has been able to keep up with global sports trends and seize opportun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aekwondo Poomsae events. Secondly, the training content and planning of the NTNU Poomsae team have been continuously revised and improved to keep up with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The team optimized coaching resources and gradually integrated sports science principles into training methods and Poomsae techniques, enabling athletes to achieve peak performance more efficiently. Thirdly, the NTNU Poomsae team focused on seeking external resources to enhance its operation. They adapted to the performance nature of Taekwondo Poomsae events by utilizing performances and participating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making the athletes more competitive and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At the management level, the team encouraged athlete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eam affairs, facilitating their training in administrative and leadership abilities, creating a divers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nurturing talents in different fields. The research aim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the NTNU Taekwondo Poomsae team, and provide concrete and effective operational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representative teams in various school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誌 iv 目次 v 表次 vii 圖次 viii 第壹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五節 研究重要性 4 第貳章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運動代表隊 5 第二節 我國跆拳道品勢發展 9 第三節 經營策略及領導管理 16 第參章研究方法 1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8 第二節 個案研究 19 第三節 研究設計 2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22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23 第肆章研究結果 24 第一節 臺師大跆拳道品勢代表隊發展歷程 24 第二節 訓練計畫與模式 26 第三節 經營管理與領導風格 33 第伍章結論與建議 56 第一節 結論 56 第二節 建議 57 第三節 反思 58 參考文獻 59 一、中文部分 59 二、英文部分 61 附錄 6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62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64 附錄三 臺師大運動競技學系各運動專長歷年獨招統計表 121 附錄四 2002年臺師大跆拳道代表隊訓練時間表 122 附錄五 2014年臺師大跆拳道代表隊暑期訓練週課表 123 附錄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1學年度改善運動環境補助項目經費一覽表 124 附錄七 臺師大跆拳道隊九十二學年度第一次家長座談會程序暨紀錄表 126 附錄八 畢業概況統計表 129

    中華民國跆拳道協會(2020)。世界跆拳道2019最新品勢競賽規則。取自https://www.tpetkd.org.tw/_files/ugd/08b6fd_eb79cdcf8d224b05ab6decf047749448.pdf
    王元聖、劉小嫻、陳天賜(2014)。易經思想與跆拳道品勢動作之研究。真理大學運動知識學報,11,178-188。
    吳依凡(2017)。探討不同注意力焦點對跆拳道品勢前踢動作學習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海助、林章榜、沈翠蓮(2006)。弘光科技大學運動代表隊組訓與經營之探討。雲科大體育,9,109-118。
    吳勤榮、程黛琪、王士仁(2012)。運動教練應用家長式領導之探討。運動與觀光研究,1(1),1-7。
    呂竺昇、許夆池、蔡明志、謝旻凱(2014)。跆拳道品勢比賽規則之探討-以臺灣冠軍選手呂竺昇為例。跆拳道學刊, 1,31-43。
    汪茂鈞(2007)。跆拳道運動的起源與發展之探討。龍華科技大學學報,24,119-132。
    林千源(2004)。談台灣職業棒球隊之經營策略-以兄弟象隊為例。中華體育季刊,8(3),48-54。
    林子文、邱逸翔、楊瑞珠、程瑞福(2017)。競技運動情境中運動員的社會壓力來源與影響。大專體育學刊,19(4),316-328。
    林幼萍(2010)。運動團隊教練的魅力領導:以啦啦隊為例。大專體育,106,69-7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季刊,3(2),122-136。
    林澤民(2012)。教練領導行為、團隊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足球選手為例。運動教練科學,25,25-38。
    祁崇溥、涂政邦、高文揚、張世沛(2022)。大學生體育課程介入對運動參與行為和生活品質的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17(1),1¬-12。
    邱共鉦、林青煇、蔡明志、許宏志(2012)。臺灣跆拳道奧運競技發展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1,232-247。
    邱共鉦、陳淑貞(2018)。臺灣跆拳道發展論述研究。跆拳道學刊,5,37-60。
    姜為傑(20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跆拳道代表隊現況與未來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嘉文(2002)。策略管理在學校體育之策略應用。中華體育季刊,16(2),53-62。
    翁仁禮(2009)。跆拳道對打技術中假動作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8,272-277。
    翁志成(1998)。學校體育努力的方向。大專體育,39,128-133。
    高三福(2007)。運動領導理論的發展及可行的研究方向。中華體育季刊,21(1),59-66。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百年校慶(2022)。百年大事記。取自http://archives.lib.ntnu.edu.tw/exhibitions/ntnu100/ntnu100_06.jsp
    教育部體育署 (2017)。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取自:https://www.sa.gov.tw/Resource/Other/f1519884489390.pdf
    教育部體育署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22a)。國民體育法。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0922&kw=%e5%9c%8b%e6%b0%91%e9%ab%94%e8%82%b2%e6%b3%95
    教育部體育署主管法規查詢系統(2022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取自https://edu.law.moe.gov.tw/LawContent.aspx?id=GL001107&kw=%e9%ab%98%e7%b4%9a%e4%b8%ad%e7%ad%89%e4%bb%a5%e4%b8%8b%e5%ad%b8%e6%a0%a1%e9%ab%94%e8%82%b2%e7%8f%ad%e8%a8%ad%e7%ab%8b%e8%be%a6%e6%b3%95
    陳俊生(2002)促進學校教育革新的關鍵-轉型領導。學校行政,18,16-28。
    陳鈺芳(2004)。探索運動員追求自我實現的可能性-從交易領導與轉型領導理論探討之。中華體育季刊,18(4),43-49。
    陳銨漵、姜義村、陳科嘉(2011)。品勢項目推廣對我國跆拳道運動發展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3),188-197。
    黃相瑋(2010)。大學運動代表隊組織公民行為研究簡介與量表編制。大專體育,107,51-57。
    黃珮昀、 林勁帆、 賀中慧、 陳淑貞(2022)。2018年世界跆拳道品勢錦標賽中華臺北隊公認品勢少年組競賽實務報告。跆拳道學刊,9,35-52。
    臺師大運動與休閒學院(2022)。本院介紹。取自
    https:// www.csr.ntnu.edu.tw/index.php/about/
    劉昭晴、李建興(2005)。2004年跆拳道運動武藝規則修訂之研究。大專體育,76,145-151。
    樊景立、鄭伯壎(2000)。華人組織的家長式領導:一項文化觀點的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13,127-180。
    潘淑滿(2022)。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第二版〕。心理出版社
    蔡展維(2012)。策略故事概念之初探。東吳經紀商學學報,78,69-108。
    鄭大為、魏香明(2007)。跆拳道技擊競賽規則的改變對競賽及訓練的影響。大專體育,93,39-44。
    鄭雅如(2012)。2012年跆拳道品勢規則修訂之初探。競技運動,14(1),1-11。
    蕭秋祺(2008)。大專校院學校體育之經營管理策略-以實踐大學高雄校區為例。學校體育,18,64-71。
    謝旻凱、蕭嘉惠(2010)。學校運動代表隊創新經營理念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4(1),57-69。
    簡宏江(2004)。教育改革政策管理與策略初探。教師之友,45(5),47-55。
    Kukkiwon (2006) . Taekwondo Techniques. from http://www.kukkiwon.or.kr/front/ pageView.action?cmd=/eng/information/taekwondoSkill3
    Silin, R.H. (1976). Leadership and value: The organization of large-scale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Taekwondo (2019). WT Poomsae Competition Rules & Interpretation. From http://www.worldtaekwondo.org/rules-wt/rules.html?sc=02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08/1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