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意筑
Lin, Yi-chu
論文名稱: 《太平廣記》中的鬼形象研究
指導教授: 鍾宗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7
中文關鍵詞: 太平廣記形象故事類型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9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太平廣記》收錄了自漢代到宋初的野史小說,是後代小說汲取題材的資料寶庫,其中所收錄的故事又以志怪類型為大宗,本文以《太平廣記》中的「鬼類」故事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針對書中所錄四百六十七則、分列四十卷的鬼類故事深入探討,先就中國鬼崇拜進行梳理,再就《太平廣記》中「鬼類」故事予以大致分類,分為預示吉凶、人鬼婚戀、鬼吏抓人、善鬼助人、惡鬼害人、遇鬼經歷、留戀現世七種故事類型。最後探究故事中所蘊含的鬼形象,將歷代鬼形象分就其外形、能力、禁忌、現形方式及所處環境五類探究,透過跨時代小說中的描寫,不僅能窺見古人對鬼形象的基本認知,更可見其對後代鬼類文學創作的啟發及影響。

    《太平廣記》中的鬼形象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內容 3 第三節 文獻探討 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2 第二章 《太平廣記》以前的鬼觀念 17 第一節 中國傳統鬼崇拜形成背景 17 第二節 宋代以前鬼崇拜思想的演變 25 第三節 鬼神妖魅的異同 30 第四節 小結 34 第三章 《太平廣記》中鬼故事類型 37 第一節 預示吉凶 37 第二節 人鬼婚戀 40 第三節 鬼吏抓人 48 第四節 善鬼助人 54 第五節 惡鬼害人 59 第六節 遇鬼經歷 64 第七節 留戀現世 68 第四章 《太平廣記》中鬼形象(上) 73 第一節 「形象」的定義 73 第二節 鬼的外形 (A) 74 第三節 鬼的能力(B) 90 第五章 《太平廣記》中鬼形象(下) 105 第一節 鬼的禁忌(畏懼之物)(C) 105 第二節 鬼現形方式 (D) 116 第三節 鬼所處環境 (E) 131 第六章 結論 143 參考文獻 151 一、專書 151 二、學位論文(依發表先後排列) 154 三、單篇期刊論文(依發表先後排列) 157 附錄:《太平廣記》鬼形象的統計分類表 159

    一、專書
    (一)古籍(按朝代排列)
    (春秋)左丘明著、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台北市:源流出版社,1982年。
    (春秋)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左傳注疏》,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
    (西漢)劉安、王繼如譯注:《淮南子譯注》,台北市:建安出版社,1998年
    (西漢)劉向編,王逸章句,洪興祖補注:《楚辭章句補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年。
    (東漢)王充撰、黃中業譯注:《論衡》,台北:錦繡出版社,1993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台北市:萬卷樓,2002年。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分段標點-禮記注疏》,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書分段標點-周易正義》,台北市:新文豐出版社,2001年。
    (晉)張華撰、范寧校證:《博物志校證》,台北:明文書局,1984年。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晉)王嘉撰、齊治平校注:《拾遺記校注》,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台北:新興書局,1973年。
    (唐)陸德明釋,江灝、錢宗武譯注:《尚書》,台北市:地球出版社,1994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漢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宋)李昉等編、汪紹楹點校:《太平廣記》全5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宋)李昉等編、汪紹楹點校:《太平廣記》全1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3月。
    (宋)程頤注:《易程傳》,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87年。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5年。

    (二)近人專著(依姓氏筆劃排列)
    Annick Le cuerer著,黃忠榮譯:《氣味》,台北:邊城出版社,2005年。
    Edward Burnett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R.Keesing著,《文化人類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
    王立、劉衛英編:《中國復仇故事大觀-鬼靈復仇》,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王更生:《新編晏子春秋》,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孝廉:《華夏諸神‧水神卷》,台北:雲龍出版社,2000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中原民族的神話與信仰》,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王國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王景琳:《鬼神的魔力:漢民族鬼神信仰》,台北:錦繡出版,1992年。
    王溢嘉:《命運-中國人的心靈圖譜》,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溢嘉:《魂魄-中國人的心靈圖譜》,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尹飛舟等著:《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文彥生編:《中國鬼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史波:《鬼神之祭:西南少數民族傳統宗教文化研究》,昆明:雲南教育文化出版社,1992年。
    王孝雲譯:《宗教社會學》,台北:水牛圖書出版,1992年。
    任騁:《中國民間禁忌》,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宋兆麟:《華夏諸神:民間神像》,台北:雲龍出版社,1998年。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上、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沈宗憲:《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台北:商鼎文化,1993年。
    李桂奎:《人神之間》,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李富華:《鬼神之間:民間信仰面面觀》,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
    李豐楙:《鬼府神宮:基隆市陰廟調查》,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0年。
    金榮華:《中國民間故事與故事分類》,台北: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3年。
    林禮明:《鬼蜮世界:中國傳統對鬼的認識》,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胡新生:《中國古代巫術》,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
    高致華:《中國文化鬼跡》,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馬昌儀:《中國靈魂信仰》,台北市:漢忠文化出版,1996年
    馬書田:《中國鬼神》,北京:團結出版社,2007年。
    馬書田:《中國人神靈世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
    馬書田:《中國冥界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1998年。
    馬書田:《華夏諸神-鬼神卷》,台北:雲龍出版社,1993年。
    段義孚:《恐懼》,新北市:立緒文化,2008年。
    秦啟文、周永康:《形象學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徐華龍:《中國鬼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徐福全主編:《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台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1996年。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台北:五南圖書,2006年。
    陳鵬翔:《主題學研究論文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郭立誠:《中國人的鬼神觀:揭開禁忌與迷信的神秘面紗》,台北:台視文化,1992年。
    賀琛:《民間服飾》,北京市: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年。
    萬建中:《中國民間禁忌風俗》,北京市: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年。
    葉慶炳編譯:《漢魏六朝鬼怪小說》,台北:河洛出版社,1976年。
    葉慶炳:《談小說妖》,台北市:洪範書局,1983年。
    郭凈:《儺:驅鬼、逐疫、酬神》,台北:台灣珠海出版社,1993年。
    淺野八郎:《心理與符咒》,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1994年。
    黃東陽:《唐五代記異小說的文化闡釋》,台北:實踐大學數位出版合作系列語言文學類,2007年。
    黃澤新:《中國的鬼文化》,台北:幼獅文化,1995年。
    黃美誠譯著:《死亡黑洞的探索》,台北:國家出版社,1994年。
    張勁松:《中國鬼信仰》,北京:中國華橋出版公司,1991年。
    張亮采編:《中國風俗史》,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賈二強:《唐宋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賈二強:《唐代民間信仰透視》,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0年。
    蒲慕州:《鬼魅神魔:中國通俗文化側寫》,台北:麥田出版,2005年。
    歐崇敬:《靈魂學:新世紀的靈魂百科》,台北:洪葉文化,2007年。
    劉苑如:《身體.性別.階級—六朝志怪的常異論述與小說美學》,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劉曉明:《中國符咒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9年。
    鄭曉江:《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鄭志明:《傳統宗教的文化詮釋-天地人鬼神五位一體》,台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大元出版,2005年。
    鄭志明:《宗教神話與崇拜的起源》,台北:大元出版,2005年。
    鄭曉江主編:《中國死亡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0年。
    薛惠琪:《六朝佛教志怪小說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戴康生主編:《宗教社會學》,台北:宗博出版社,2006年。
    鴻宇:《服飾》,北京市: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譚達先:《中國動物故事研究》,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顏慧琪:《六朝志怪小說異類姻緣故事研究》,台北市:文津出版社,1994年。
    蕭登福:《先秦兩漢冥界及神仙思想探源》,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龔斌:《鬼神奇境-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鬼神世界》,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年。
    龔韻蘅:《兩漢靈冥世界觀探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年。

    二、學位論文(依發表先後排列)
    盧錦堂:《《太平廣記》引書考》,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年。
    康韻梅:《六朝小說變形觀之探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變化題材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許文惠:《唐代傳奇所反映的唐代社會 》,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蔡雅薰:《六朝志怪妖故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謝秋萍:《六朝鬼信仰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許曼婷:《太平廣記中的夢兆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鄧鳳美:《唐代人鬼戀故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美玲:《從古典小說的鬼觀察鬼信仰的心理與文化現象》,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
    李漢濱:《《太平廣記》的夢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祝如瑩:《《太平廣記》中離魂類型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金志淵:《《閱微草堂筆記》鬼神故事之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王崇憲:《臺灣閩南諺語的鬼神文化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孟羲:《《太平廣記》報應類故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中國文學組碩士論文,2004年。
    楊小佩:《「還魂重生」情節之研究---以元明兩代市民文學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劉文元:《六朝志怪鬼神故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鄧代芬:《《閱微草堂筆記》的陰間界域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
    蔡伊達:《灶神民間故事類型與灶神形象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雅文:《《聊齋誌異》果報故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6年。
    葉又菁:《《子不語》鬼神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鍾愛玲:《徘徊在「鬼」「怪」之間:苗栗地區「魍神」傳說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賴宗煒:《紙錢在台灣道教過關渡限儀式中之象徵意義及功能》,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虹君:《《酉陽雜俎》「他界」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碩士論文,2007年。
    范淑芬:《《太平廣記》女仙類故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洪慈勵:《《太平廣記》所反映之唐代門第觀念及士風》,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張鈺珊:《《太平廣記》鬼類之人鬼婚戀故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林溫芳:《宋傳奇「人鬼戀」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年。
    徐尚豪:《宋代的精怪世界——從傳說表述到信仰生活的探討》,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林佩洵:《清筆記小說的鬼書寫》,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碩士論文,2008年。
    沈曉柔:《化生.復蘇.成仙:古代中國面對死亡的三種態度》,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洛雯:《《搜神記》異類婚戀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08年
    劉仲娟:《《聊齋誌異》鬼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黃帆儀:《臺中縣閩南語鬼神故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陳秀華:《台灣民間女鬼故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永信:《《太平廣記》喪俗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年。
    許朝榮:《漢人的鬼魂觀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曾尹嬋:《宋傳奇異類婚戀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譚遠琴:《六朝志怪復生故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楊艾甄:《中國人蛇婚戀故事研究》,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9年。
    黃裕芬:《《搜神記》變化故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劉凡瑄:《《太平廣記》神類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洪淑華:《《太平廣記》畜獸類故事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年。
    李家愷:《台灣魔神仔傳說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張靜怡:《育兒的鬼靈──鬼母育兒傳說故事及其相關民俗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林秋芬:《《太平廣記》的傳統信仰與佛道思維研究》,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吳悅馨:《《太平廣記》鬼類故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洪怡雯:《《太平廣記》唐人復生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陳淑瑛:《《聊齋誌異》人鬼婚戀故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回流中文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
    陳榮崴:《日中兩國語言「鬼」的研究 -自語彙對照的觀點而論-》,長榮大學應用日語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林筱雯:《《太平廣記》中的蛇意象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年。
    尚施彤:《《太平廣記》鬼類文獻研究》,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年。
    謝佩容:《《太平廣記》「徵應類」故事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1年。
    陳桂芳:《《太平廣記》中再生類故事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三、單篇期刊論文(依發表先後排列)
    葉慶炳:〈六朝至唐代的他界結構小說〉,《台大中文學報》,第3期,1989年12月。
    袁行霈:〈鬼愛吟詩其句多悲-關於鬼詩的考察〉,《國文天地》,1990年8月。
    杜正勝:〈生死之間式連繫還是斷裂-中國人的生死觀〉,《當代》,第58期,1991年2月。
    張長臺:〈唐人厚葬風氣概述〉,《亞東工業專科學校學報》,第11期,1991年6月。
    許曼婷:〈試論「太平廣記」中的夢兆類型與主題意識〉,《問學集》,第4期,1994年6月。
    賴雯卿:〈論「太平廣記.婦人」的類型呈現及內含的幾個問題〉,《輔大中研所學刊》,1994年6月。
    黃昱凌:〈「太平廣記.猿猴類」故事研究〉, 《輔大中研所學刊》,1994年6月。
    江亞預:〈生死以之,無怨無尤--簡析太平廣記情感類的愛情觀〉,《勤益學報》,1994年11月。
    段莉芬:〈從太平廣記「神仙類」、「女仙類」看唐人仙道傳奇中的成仙理論與條件〉,《古典文學》,1997年5月。
    黃心穎:〈《太平廣記》精怪類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1996年6月。
    劉苑如:〈六朝志怪中的女性陰神崇拜之正當化策略初探〉,《思與言》,1997年6月。
    鄭志明:〈臺灣鬼信仰文化發展的檢討與展望〉,《鵝湖》,第253期,1996年7月。
    馮藝超:〈鬼禁忌初探〉,《中華學苑》,第50期,1997年7月。
    陳美妃:〈人狐類婚姻關係中之妻德塑建初探--以太平廣記為本〉,《台北科技大學學報》,1998年9月。
    黃強:〈巫覡與守護.輔助靈--關於東北地區巫覡的胡仙信仰之考察〉,《民間曲藝》,第118期,1999年3月。
    翁成龍:〈宿命論的類型-以太平廣記為例〉,《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學報》,第3期,2002月6日。
    王志宇:〈臺灣的無祀孤魂信仰新論--以竹山地區祠廟為中心的探討〉,《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
    張華娟:〈《太平廣記》版本流傳研究〉,《新亞論叢》,第7期,2005月6日。
    嚴明:〈文言小說人鬼戀故事基本模式的成因探索〉,《文藝研究》,2006年2月。
    肖向明:〈論五四文學中「鬼」文化的功能演變〉,《浙江學刊》,2006年3月。
    肖向明:〈論新文化語境下「鬼」的文化存在〉,《晉陽學刊》,2006年9月。
    劉苑如:〈形見與冥報:六朝志怪中鬼怪敘述的諷喻-一個「導異為常」模式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9期,2006年9月。
    翁成龍:〈《太平廣記》中三種宿命類型探微〉,《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007年2月。
    肖向明:〈論「鬼」文化與中國現代作家的文學想像〉,《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7卷2期,2007年3月。
    陳藝鳳:〈從閩南訣術歌看民間召鬼文化〉,《語文學刊(高等教育)》,2007年5月。
    林禎祥:〈試析《冥報記》與唐臨之冥報觀〉,《東吳中文研究期刊》,第14期,2007年6月。
    肖向明:〈「含魅」的現代虛構與想像-鬼文化與中國當代文學的藝術呈現〉,《當代文壇》,2007年7月。
    許芳滋:〈《太平廣記》中離魂故事之身體論述〉,《東方人文學誌》,第7期,2008年3月。
    李姝姝:〈《說文解字》「鬼」部字所反映的上古漢民族鬼文化〉,《現代語文》,第30期,2009年10月。
    肖向明:〈穿越沉重的肉身:古代戲曲的「鬼」文化想像略論〉,《戲曲藝術》,2009年11月。
    余沛翃:〈《太平廣記》報應故事的果報觀〉,《文學前瞻》,第10期,2010年7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