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呂婉汝 |
---|---|
論文名稱: |
幼兒的五子棋遊戲發展歷程及在其中之心智理解表現 |
指導教授: | 簡淑真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6 |
中文關鍵詞: | 五子棋遊戲 、規則遊戲 、心智理解 、心智理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78 下載:1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討幼兒五子棋遊戲的遊戲發展歷程及幼兒在其中所展現的心智理解能力,採質性研究方法,針對15位大班五歲幼兒在教室自然情境脈絡中的對弈活動進行五子棋遊戲行為資料的蒐集和分析。研究自103 年2月24日至103 年6 月6 日期間,於學習區自由探索時間8:30~9:00在操作家定點攝影及錄音,研究者在這段時間則進行觀察記錄、省思日誌與訪談。蒐集的資料包括錄影資料、研究者及協同研究者的觀察記錄及省思日誌、訪談家長及幼兒的資料,前述資料均轉換為文字之後再進行編碼、歸納分析。經分析與歸納結果,發現如下:
一、幼兒在五子棋遊戲的歷程可分為階段性的三個時期:「規則習得期」、「進入遊戲期」和「遊戲成熟期」。幼兒在每個時期都有不同需要克服的困難和需要學習/發展的五子棋課題,其學習/發展的五子棋課題也隨著幼兒對遊戲規則的理解而逐步深入五子棋遊戲的內涵之中。
二、幼兒在規則習得期遇到的關鍵困難受五子棋遊戲步驟影響。
三、幼兒表現的下棋策略為:進攻策略、防守策略、評估盤面三大方面。
四、幼兒所展現的心智理解表現:「對他人錯誤相信的理解」、「對於自己與他人意圖的理解」、「製造他人錯誤相信的心智策略」以及「其他運用的心智策略,如:威脅、激將法、誣賴和製造和局等」。
壹、 中文部分
一、 書籍和手冊
江麗莉等譯(1997)。兒童遊戲與遊戲環境。台北:五南。
吳幸玲(2003)。兒童遊戲與發展。台北:揚智。
幸曼玲(1996)。社會認知的發展。載於蘇建文、程小危、柯華葳、林美
珍、吳敏而、幸曼玲…陳淑美(主編),發展心理學(393-425頁)。
台北:心理出版社。
胡幼慧(200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
台北:巨流。
陳淑敏 (1999)。幼兒遊戲。台北:心理。
黃瑞琴 (2002)。幼稚園的遊戲課程。台北:心理
黃瑞琴 (2011)。幼兒園遊戲課程。台北:心理。
郭靜晃 (譯) (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 (原作者:
Johnson,J., Christie, J.F., & Yawkey, T.D. )。台北:揚智。
廖信達(2003)。幼兒遊戲。台北:啟英文化。
潘慧玲 (1994)。兒童角色取替研究。台北:復文。
二、 期刊、學位論文和研討會論文
王長飛、蔡強、李海生(2009)。智能五子棋算法的設計實現。系統仿真
學報,4,1051-1054。
王晴瑩(2003)。三歲兒童欺騙能力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劍輝、楊汝清、陳亮(2003)。基於視覺的與人對弈五子棋的機器人棋
子位置識別系統。機械設計與研究,19,91-94。
吳宜真(2006)。一位小幼兒玩躲貓貓遊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
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姵嬅(2006)。幼兒在故事情境與真實情境中錯誤相信理解之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保心怡(2003)。幼兒對於心智理解相關作業的理解情形及運用故事活動
介入的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
馬占欣、李並、陳玉昌(2007)。用遺傳算法解決五子棋博弈問題。信陽
師範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3,356-359。
馬麗、張國平、李並麗(2012)。基於J2ME的手機藍芽對戰遊戲的設計。
計算機與數學工程,7,137-139+152。
張明亮、吳俊、李凡長(2012)。五子棋機器博弈系統評估函數的設計。計算機應用,32,1969-1972+1990。
莊凱閔(2012)。大規模線性增強式學習與競賽式學習以五子棋為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黃文琦(2004)。幼兒衝突策略使用的心智運作歷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世屋蓮(2006)。幼兒、象棋與我。「少子化趨勢下幼兒教育的危機與
轉機」國際研討會。台北市。
黃惠湘(2006)。幼兒欺騙策略與其心智理解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瑞琴 (2009)。當遊戲遇見幼兒課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27-54。
黃靖雯 (2009)。幼兒對同儕衝突之心智理解。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幼兒與
家庭教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
蔡佩珊(2003)。犯罪少年與非犯罪少年說謊行為與動機之比較研究。國
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傅麗珍(2009)。幼兒象棋(暗棋)遊戲內涵及其心智理解之研究。國立台
灣師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管玉鋼(2012)。基於Android平台的五子棋游戰的研究與實現。江蘇大
學碩士論文。
潘慧玲 (1992)。我國兒童之遊戲行為。師大學報,37,111-131。
蔡豐如(2005)。幼兒錯誤信念與欺騙能力之研究~年齡與作業型態的
差異。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幼兒教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市。
趙凱文(2011)。原住民學童在科學遊戲中融入科學學習之行動研究。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教學科技在職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
廖信達(2006)。幼兒對於扮演遊戲作業的心智狀態理解及社會扮演遊戲
對心理論理解影響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
士論文。
賴美玟 (2007)。幼兒假扮遊戲呈現之心智理論研究。國立台灣師大學人
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台灣五子棋協會。2013取自: http://twrenju.no-ip.org/news_list.php
五子棋-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2013。【線上論壇】。取
自:http://zh.wikipedia.org/zh-tw/%E4%BA%94%E5%AD%90%E6%A3
%8B
連珠棋_百度百科,2013。【線上論壇】。取自:http://baike.baidu.com/
view/2268164.htm?noadapt=1
貳、外文部分
Bjorklund, D. F. (2000). Children’s Thinking : developmental
Func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UK. U.S.: Wadsworth.
Flavell, J. H. (1999). Cognitive development: Children’s knowledge
about the mind.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0, 21-45.
Flavell, J. H., Botkin, P. T., Fry, C. L., Wright, J. W.,& Jarvis, P .E.(1968).The Development of role taking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hildren. New York, NY: Wiley.
Feinfield, K. A., Lee, P. P., Flavell, E. R., Green, F. L., & Flavell,
J.H. (1999).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intention.
Cognitive Development, 14, 463-486.
Hogrefe, G. J., Wimmer, H., & Perner, J. (1986). Ignorance versus
false belief : a developmental lag in attribution of epistemic
states. Child Development, 57, 567-582.
Leekam, S. R.(1992)Believing and deceiving:Steps to becoming
a good liar.In S. J. Ceci, M. DeSimon & M. Putnick (Eds.),
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in early deception(pp.1-9).
Hillsdale, NJ:Erlbaum.
Moses, L. J. (2001). Executive account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Child development, 72(3), 688-690.
None (2013).Columbia Electronic Encyclopedia,6th Edition, p1-1.
1p.
Okcun, Meral Cilem, & Akcin Nur.(2012)A Description of a Mother's Play Guidance for Her Child with Autism in the Process of Playing by the Rul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12(2),96-106.
Tomasello, M. (1995). Joint attention as social cognition. In C.
Moore & P. J. Dunham (Eds.), Joint attention: Its origins and
role in development (pp. 103-130).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Russell, J., Mauthner, N., Sharpe, S., & Tidswell, T. (1991). The
“windows task” as a measure of strategic deception in
preschoolers and autistic subjects. British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 331-349.
Searle, J. R. (1983). Intentionality: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mind.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lman, R. L.(1980). The growth of interpersonal understanding —Developmental and clinical analysis. New York, NY:Academic press.
Siegler, Robert S., Ramani,& Geetha B.(2008) Playing linear numerical board games promotes low-income children's numerical development. Developmental Science, 11(5), 655-661. doi: 10.1111/j.1467-7687.2008.00714.x.
Wellman, H. M., Cross, D., & Watson, J. (2001). Meta-analysis of
theory-of-mind development: the truthabout false belief. Child
Development, 72(3), 655-684.
Wellman, H. M.,&Woolley, J. D.(1990). From simple desires to
Ordinary beliefs: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veryday
psychology. Cognition, 35,245-275.
Wimmer, H., & Perner, J. (1983). Beliefs about beliefs:
representation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 Cognition, 13,
10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