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以柔
Sun, Yi-Jou
論文名稱: 國中階段新移民課程方案發展與教學實踐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Project and Teaching Practice about Issues of Immigrant Women
指導教授: 劉美慧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56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女性多元文化課程方案運作課程經驗課程
英文關鍵詞: immigrant women,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operational curriculum, experienced curriculu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4下載:4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發展一套適合國中學生的新移民課程方案,並透過教學實踐提升學生的多元文化素養。本研究的課程方案強調轉型與批判取向的反歧視教育,由四個主題統整而成,分別為「社會困境」、「理解欣賞」、「跨越人我」與「社會行動」,從理解多元文化、跨越邊界到實踐關懷,循序漸進地探究新移民議題。本研究於新北市一所國中實施,研究參與者為該校八年級33位學生,由研究者身兼教學者,透過觀察、訪談與文件分析,探究師生的運作課程、學生經驗課程,並分析課程轉化情形及其因素。研究結論如下:
    一、課程方案從認知思考到理解欣賞,從同情理解到行動實踐,逐步探究新移民議題,增進學生批判意識的覺醒。
    二、學生在面對多元文化議題時,依其族群偏見與多元文化意識,可區分為九種類型。
    三、受到學生文化背景與意識型態的影響,運作課程轉化至經驗課程時,有部分課程遺漏或增加。
    四、課程方案對新移民子女會造成潛在傷害性,但藉由教師的轉化,成為賦權增能的契機。
    五、在重視學科導向的教學場域中,轉型模式課程方案的實施仍面臨諸多挑戰。
    根據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教師應化身轉化型知識分子,將新移民課程方案依概念深淺,安排至國中階段的學習進程中。
    二、運用有效教學策略,針對不同層次的偏見與刻板印象進行解構。
    三、教師應關注班級內的族群關係,面對、正視族群衝突議題。
    四、教師應致力於解構學生的深層偏見,促進學生的意識覺醒,營造催化行動的教學環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focusing on the issues of immigrant spouses from southeast Asia to enhance eighth-grade students’ multicultural literacy. The curriculum in this study applied transformative and critical approach to carry out the anti-discrimination education, which integrated by four curriculum themes, including “social dilemma,”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border-crossing” and “social actions.” This curriculum sequentially explores the issues of immigrant women, from comprehending multicultural issues, crossing borders to caring praxis. This study involved 33 eighth-grade students in New Taipei City. The curriculum lasted for 12 weeks. During the author’s teaching process, qualitative methods of data collection such as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interviews and document analysis were applied to explore operational curriculum and experienced curriculum, and then analyze the situation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This study emerg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is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project progressively explored the issues of immigrant women through cognitive thinking,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and social action to enhance students’multicultural literacy.
    2. Students involved in this study were be divided into nine 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ethnic prejudices and multicultural awareness.
    3. Influenced by the students’ cultural experience and ideology,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project were attenuated or strengthened partially when the operational curriculum transformed to the experienced curriculum.
    4. Although the curriculum project would cause potential disadvantages to the children of immigrant women, the transformative action of teacher could became an empowerment opportunity open to all students.
    5. The transformative and critical approach encountered many challenges in subject-oriented teaching field.
    Based on the findings above,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be transformative intellectuals, applying curriculum program about issues of immigrant women, in proper sequence, to students’ learning process.
    2. Utilizing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to deconstruct different levels of prejudice and stereotypes.
    3.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ethnic relations between students and confront squarely the issues of ethnic conflict.
    4. Teachers should devote themselves to deconstructing the deep prejudices of students, awakening students’ awareness and creating a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encourag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ocial action.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7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0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多元文化教育的意涵……………………… 13 第二節 新移民與多元文化教育…………………… 26 第三節 族群關係與族群偏見理論………………… 39 第四節 新移民課程與教學的理論基礎…………… 50 第五節 九年一貫中的多元文化課程分析………… 70 第三章 研究設計………………………………………… 8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85 第二節 個案研究…………………………………… 87 第三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88 第四節 資料蒐集的方式…………………………… 91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6 第六節 研究信實度………………………………… 98 第七節 研究者角色與倫理……………………… 9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101 第一節 新移民課程方案的內涵………………… 101 第二節 師生的運作課程………………………… 115 第三節 學生的經驗課程………………………… 155 第四節 師生之評價與回饋……………………… 184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207 第一節 結論……………………………………… 207 第二節 建議……………………………………… 214 第三節 研究者省思……………………………… 218 參考文獻…………………………………………………… 223 附錄………………………………………………………… 235 附錄一 國中翰林版多元文化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科課程內容 一覽表……………………………………………………… 235 附錄二各章課程意見調查表………………………………………… 245 附錄三期末課程意見調查表………………………………………… 246 附錄四訪談同意書…………………………………………………… 249 附錄五教師訪談問題………………………………………………… 250 附錄六觀察表格與省思札記………………………………………… 251 附錄七課程方案範例………………………………………………… 253 表 次 表2-1 四種多元文化課程模式比較…………………………………………… 55 表2-2 同中有異─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教學原則……………………………… 59 表2-3 概念分析與能力指標對應表……………………………………………74 表4-1 新移民課程方案目標………………………………………………… 103 表4-2 新移民課程方案整體架構………………………………………………111 表4-3 選班長活動候選人資料…………………………………………………126 表4-4 學生對課程內容之評價……………………………………… 187 表4-5 學生對教學活動之評價……………………………………… 188 表4-6 學生對教材設計之評價……………………………………… 189 表4-7 學生對課堂討論之評價……………………………………… 190 表4-8 學生對教師教學之評價……………………………………… 192 表4-9 學生對學習方式之評價……………………………………… 193 表4-10 學生對整體課程之評價…………………………………… 195 圖 次 圖2-1 課程模式與教學策略圖………………………………………68 圖2-2 國中康軒版多元文化教育融入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內容……78 圖3-1 研究架構圖…………………………………………………………85 圖4-1 新移民知識概念圖……………………………………………… 105 圖4-2 課程架構圖……………………………………………………… 107 圖4-3 學生反應類型…………………………………………………… 174 圖4-4 本研究之課程轉化情形………………………………………… 181 圖4-5小組做決定方式圓餅圖…………………………………………… 190

    壹、中文部分
    方永泉(譯)(2002)。P. Freire著。受壓迫者教育學。臺北:巨流。
    方永泉(2012)。批判與希望─以行動為中心的教師哲學。臺北:學富。
    王光宗(2004)。臺南縣東南亞外籍母親在子女入學後母職經驗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雅玄(2007)。多元文化素養評量工具及其應用:現況與展望。教育研究與發展,3(4),149-179。
    王雅玄(2008)。進入情境與歷史─臺灣原住民教師觀點的多元文化素養及其實踐。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1),33-68。
    卯靜儒(2009)。改變中的多元文化主義。載於劉美慧(主編),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頁3-22)。臺北:學富。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0)。國籍法施行細則。2010年12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30022。
    全國法規資料庫(2006)。國籍法。2010年12月28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30001
    朱嬿蓉(2007)。新移民,新契機─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多元文化教育信念與實踐之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的核心課題:一個行動研究的省思。教育研究集刊,49(4),33-60。
    余民寧(1997)。有意義的學習-概念構圖之研究。臺北:商鼎。
    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鄭玄藏(譯)(2006)。G. Corey著。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臺北:雙葉書廊。
    吳俊憲、吳錦惠(2009)。新移民子女課程與教學。臺北:五南。
    吳雅惠(2000)。國小教師的多元文化教學信念與其運作課程之個案研究。花蓮師院學報,11,171-192。
    吳清山、林天祐(2005a)。教育名詞解釋:外籍配偶子女。教育研究月刊,135,156。
    吳清山、林天祐(2005b)。教育新詞書。臺北:高等。
    吳怡君(2010,3月21日)。新住民CALL IN賽,吐露心情故事。臺灣立報。
    2010年12月28日,取自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321/
    2898432.html
    吳學燕(2004)。臺灣新移民問題-兩岸通婚。社區發展季刊,105,269-187。
    呂苡榕(2010,3月7日)。移民法納人權概念,改善新移民社會地位。臺灣立報。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www.shadowgov.tw/31845_0_is.htm?
    page_no=87
    呂苡榕(2010,3月21日)。歧視尚未消除,臺灣人權有待加強。臺灣立報。2010年12月19日,取自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00321/2898836.html
    宋德忠、林世華、陳淑芬、張國恩(1998)。知識結構的測量:徑路搜尋法與概念構圖法的比較。教育心理學報,30(2),123-142。
    李文正(譯)(2001)。美徳教室美德孩子。臺北:光佑文化。
    李美枝(1996)。社會心理學─理論研究與應用。臺北:大洋。
    李苹綺(譯)(1998)。J. A. Banks著。多元文化教育概述。臺北:心理。
    李秀娟(1997)。不同教學策略對國中生學習生物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桂松(2004)。跨海建構的父權文化:宜蘭地區東南亞外籍媳婦於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宜蘭縣。
    李國基(2008)。東南亞外籍配偶子女雙族裔認同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屏東。
    周德禎(1999)。教育人類導論─文化觀點。臺北:五南。
    周德禎(2001)。排灣族教育:民族誌之研究。臺北:五南。
    林海清(2006)。全球化對本土化的衝擊與省思。現代教育論壇,14,410-430。
    林進財(2004)。教學原理。臺北:五南。
    林逢祺(2003)。由思維歷程透視教學原理:杜威《思維術》方法論之衍釋。教育研究集刊,49(1),1-29。
    武躍國、武國城(譯)(2003)。J. C. Berryman, D. J. Hargreaves, K. Howells, E. M. Ockleford著。心理與生活。臺北:五南。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臺北:時英。
    邱貴芬(1995)。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臺北:麥田。
    邱上真、謝兆樞(1990)。國中生物科概念構圖在評量上之應用。科學教育,1,95-119。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臺北:東華。
    洪榮照、賴芹如(2010)。概念構圖多媒體教學對國中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社會領域教學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2 ,71-99。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的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43,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夏曉鵑(2003,11月)。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論文發表於高雄圓山飯店舉辦之「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高雄。
    夏曉鵑(2005)。解開面對新移民的焦慮。學生輔導季刊,97,6-27。
    夏曉鵑(主編)(2007)。不要叫我外籍新娘。臺北:左岸。
    孫中欣(1999)。學業失敗的社會學研究。臺北:揚智文化。
    高婉貞(2009)。國中學生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之研究─以新移民族群及其相關議題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文哲(譯)(2005)。R. E. Slavin著。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際。臺北:學富。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秀雄(1993)。民主政治教育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張明慧(2005)。「新臺灣之子」之兒童發展與輔導策略。學生輔導季刊,97,38-44。
    張滿玲(譯)(2006)。S. E.Taylor、L. A. Peplau & D. O. Sears著。社會心理學。臺北:雙葉。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2),103-127。
    張建成(主編)(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臺北:師大書苑。
    張建成(2002)。批判的教育社會學研究。臺北:學富。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2011年4月18日,取自http://teach.eje.
    edu.tw/9CC2/9cc_97.php。
    教育部(2009)。新移民子女教育改進方案。2010年12月28日,取自http://epaper.edu.tw/news.aspx?news_sn=2372。
    曹莉(1999)。史碧娃克。臺北:生智。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頁225-250)。臺北:臺灣書店。
    許宏儒(2004)。Bourdieu的「文化資本」概念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解釋。教育研究資訊,12(3),75-102。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臺北:師大書苑。
    陳美如(2001)。多元文化課程的現在與未來:一個學校的觀察。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1(1),66-80。
    陳伯璋(1993)。社會變遷、課程發展與潛在課程。教育資料文摘,32(5),110-128。
    陳伶豔(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枝烈、陳美瑩、莊啟文、王派仁、陳薇如(譯)(2008)。J. A.Banks & C. A. McGee Banks著。多元文化教育:議題與觀點。臺北:心理。
    陳奎熹(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臺北:師大書苑。
    陳淑芬(2003)。大陸新娘的擇偶、受虐與求助歷程─兼論服務提供者對大陸新娘的假設及其對服務提供的影響。社會發展季刊,100,182-199。
    陳雪慧(2005)。我們會是一家人?。載於夏曉鵑(主編),不要叫我外籍新娘(頁170-173)。臺北:左岸。
    陳麗華(1996)。減低族群偏見課程與教學。論文發表於教育部國民教育司主辦之「多元文化與原住民教育課程發展」學術研討會,花蓮。
    陳麗華(2000)。族群關係課程發展研究。臺北:五南。
    陳得文(2006)。弱勢者能發言嗎—以Spivak(史碧娃克)觀點看多元文化下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集刊,2,79-96。
    單文經、高博詮、張建成(譯)(2001)。同中有異—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教學原則。
    教育資料與研究,42,85-104。
    曾凡慈(譯)(2010)。E. Goffman著。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臺北:群學。
    游美惠(2006)。他者/異己。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8,80-83。
    游美惠、何青蓉(2003,5月12日)。從「外籍新娘」到「孩子的娘」。自由時報,15版。
    湯仁燕(2000)。多元文化的課程轉化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4,91-115。
    黃光雄(譯)(2001)。R. C. Bogdan & S. K. Biklen著。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市:濤石。
    黃政傑(1994)。課程教學之變革。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譯)(1994)。J. Lynch著。多元文化課程。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1998)。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政傑、張嘉育(1998)。多元文化教育的問題與展望。教育研究資訊,6(4),69-81。
    黃譯瑩(1998)。課程統整之意義探究與模式建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與社會科學,8(4),616-633。
    黃純敏(2005)。語言與多元文化論述: 臺灣當代語言教育的實踐與經驗。臺北:高等。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J. R. Fraenkel & N. E. Wallen著。教育方法:研究設計實務。臺北:心理。
    葉坤靈(1994)。多元文化教育及其課程設計之理念。今日教育,59,85-90。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研究。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葉玉珠(2002)。高層次思考教學設計的要素分析。國立中山大學通識教育學報創刊號,75-101。
    董秀蘭(1995)。民主國家的政治教育─基本觀念的澄清。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6(2),36-46。
    廖元豪(2006)。全球化趨勢中婚姻移民之人權保障:全球化、台灣新國族主義、人權論述的關係,思與言,44(3),81-129。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高等。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高等。
    甄曉蘭(2008)。促進學習的課堂評量─概念分析與實施策略。中等教育,59(1),92-109。
    劉美慧(1998)。議題中心教學法的理論與實際。花蓮師院學報,8,173-199。
    劉美慧(1999)。多元文化取向的社會科教學研究。高雄:復文。
    劉美慧、陳麗華(2000)。多元文化課程發展模式及其應用。花蓮師院學報,10,101-26。
    劉美慧(2003)。多元文化課程轉化:三個不同文化脈絡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1(5),3-28。
    劉美慧(2006)「課程探究」期刊2003至2005年多元文化教育專題分析。中等教育,57(3),140-149。
    劉美慧(2007a)。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概念。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3-37)。臺北:高等。
    劉美慧(2007b)。多元文化課程轉化。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333-360)。臺北:高等。
    劉美慧(主編)(2009a)。多元文化教育名著導讀。臺北:學富。
    劉美慧(2009b)。教學越界:教育即自由的實踐。臺北:學富。
    劉美慧、梁恩典、鄭維賢、王柏文、鄭玉春、吳美慧、陳俊維、林欣蔓、李明
    芳、游焜智、陳亮君(2009)。運用多元文化教材提升學童多元文化素養之
    成效研究--以臺北縣溪洲國小為例。臺北縣政府教育局研究專案成果報告。
    (未有編號)。
    劉美慧、陳亮君、鄭玉春(2010)。新移民文化課程方案之實踐與轉化。教育研究月刊,195,51-63。
    劉美慧(2011a)。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發展與困境。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221-235)。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劉美慧(2011b)。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反思與前瞻。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2(4),56-63。
    劉梅君(1997)。建構「性別敏感」的公民權─從女性照顧工作本質之探析出發。
    載於劉毓秀(主編),臺灣新興社會運動(頁15-55)。臺北:女書文化。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樊雪春、樊雪梅、凃冠如、樊容(2009)。諮商輔導辭典。臺北:五南。
    歐用生(1991)。國民小學社會科教學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4)。婚姻移民女性、公民權與婚姻暴力。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85-131。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
    蔡榮貴、黃月純(2004)。臺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臺灣教育,626,32-37。
    蔡麗萍、吳麗婷、陳明聰(2004)。從概念構圖研究探討其在教學上之應用。臺東特教,19,48-55。
    鄧伯宸(譯)(2004)。H. R. Isaacs著。族群。臺北:立緒。
    盧臺華(2009,12月)。新移民子女數學教育之探討與介入。論文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舉辦之「數學與科學特殊教育專題」研究計畫成果討論會,臺北市。
    藍佩嘉(2005,4月8日)。種族歧視修辭學。中國時報,A15版。
    譚光鼎(2002)。臺灣原住民教育─從廢墟到重建。臺北:師大書苑。
    譚光鼎(2005)。族群關係與多元文化教育。載於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編著),多元文化教育(頁113-135)。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譚光鼎(2007)。批判種族理論及其對臺灣弱勢族群教育之啟示。教育資料集刊,36,1-24。
    譚光鼎、劉美慧、游美惠(2007)。多元文化教育。臺北:高等。
    譚光鼎(2008)。尊重多元消弭偏見,共創族群融合社會。載於陳昭玲(編著),擁抱新移民─多元文化教育2008年教案精選(頁6-8)。臺北: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委託公益信託族群和諧基金。
    蘇昭博(1998)。利用概念圖及V圖進行國中理化教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dorno, T. W., Frenkel-Brunswik, E., Levinson, D. J., & Sanford, R. N. (1950). 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Allport, G.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Aronson, E. (1984). The social animal. New York: W. H. Freeman.
    Bandura, A. (1977). Social learning theory. Englewood, NJ: Prentice-Hall.
    Bandura, A. (1989). Regulation of cognitive processes through perceived self-efficacy.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5 (5), 729-735.
    Banks, J. A. (1981). Multiethnic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1).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ethnic studies (5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3). Approaches to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reform. In J. A. Banks, & C. A. M. Banks (Eds.),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pp.195-214). Boston, MA :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4). An introduction to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oston: Allyn & Bacon.
    Banks, J. A. (1996).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tion. In J. A. Banks (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nd action: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pp.335-34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Bennett, C. (2001). Genres of research in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Review of Edcation Research, 71(2), 171-217.
    Briscoe, C. (1991). Meaningful learning in college biology through concept mapping. The American Biology Teacher, 53, 214-219.
    Blyth, D. A., Simmons, R. G., & Zakin, D. F. (1985). Satisfaction with body image for early adolescent females: The impact of pubertal timing within different schoo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Youth Adolescence, 14, 207-223.
    Brophy, J. S. (1982). How teachers influence what is taught and learned in classroom.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83 (1), 1-14.
    Chin, J. L., (2010). The psychology of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Santa Barbara, Calif: Praeger.
    Connelly, F. M. & Clandinin, D. J. (1988). 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Crick, N. R., & Dodge, K. A. (1994). 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s social adjustment.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5, 74-101.
    Dollard, J., Doob, L., Miller, N. E., Mowrer, O. H., & Sears, R. (1939). Frustration and aggression.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Elkind, D. (1967). Egocentrism in adolescence. Child development, 38, 1025-1034.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v of cognitive dissooance. Staodford, C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oethals, G. R. , Reckman, R. F. (1973). The perception of coosistency in attitudes. Jouro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vchology, 9 (6), 491-501.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Hollins, E. R. (2008). Culture in school learning: Revealing the deep meaning (2nd ed.). New York: Routledge.
    Hanson, K. (1997), Reasons for Shame, Shame against Reason. In M. R. Lansky & A. P. Morrison (Eds.), The Widening Scope of Shame, London: The analytic Press, (pp.155-179). London: The Analytic Press.
    Kohlerg, L. (1975). The congnitive-developmental approach to moral education. Phidelta Kappa, 670-677.
    LaFromboise, T., Coleman, H. L. K., & Gerton, J. (1993).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biculturalism: Evidence and theory.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4, 395-412.
    Latana, B., Williams, K., &Harkins, S. (1979). Many hands make light the work: The cause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loaf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6), 822-832.
    Lewin, K. (1948). Resolving social conflicts.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Novak, J. D., & Gowin, D. B. (1984). Learning how to lear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hinney, J. S. (1990). Eth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 499-514.
    Phinney, J. S. (1991) Ethic identity and self-esteem: A review and integration.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3, 193-208.
    Santora, E. D. (1995). The drama of dominance and diversity: A multicultural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secondary social studies/language arts core.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87 379).
    Schnake, M. (1991).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A review, proposed model, and research agenda. Human Relations, 44(7), 735-759.
    Shor, I. (1992). Empowering education: Critical teaching for social chan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leeter, C. E. & Grant, C. A. (1999). Making choices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Five approaches to race, class, and gender. Columbus: Merrill.
    Tajfel, H., & Turner, J. C.(1986). 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 In S. Worchel & W. Austin (Eds.),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 (pp.7-24). Chicago: Nelson Hall.
    Wandersee, J. H.(1990). Concept mapping and the cartography of cogni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27, 923-936.
    Weber, R., & Crocker, J. (1983). Cognitive process in the revision of stereotypic belief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5, 961-97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