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蕭昭娟
論文名稱: 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
指導教授: 楊宗惠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0
畢業學年度: 88
語文別: 中文
中文關鍵詞: 國際遷移外籍新娘社頭鄉文化調適泰國新娘印尼新娘越南新娘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1下載:5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彰化縣社頭鄉內的越南、泰國及印尼新娘為對象,採用深度訪談的方式來瞭解國際婚姻遷移者在移居地的適應歷程、及國際通婚對地方所造成的社會變遷,所得結果如下:
    1. 外籍新娘現象的歷史發展背景
    社頭鄉外籍新娘的形成時期約與台灣地區外籍新娘的出現同時,大約是在1970年代中期開始,因為婚姻市場中「男多女少」性比例不均衡的因素、及女性選擇不婚的比例增加,許多社經地位處於劣勢的男性由於受到「婚姻排擠」及「婚姻坡度」的影響而必須向外通婚,因此有外籍新娘的持續引進。由於東南亞各國開放觀光及投資的時期不同,進入社頭地區的外籍新娘依序是泰國、印尼、越南新娘。
    2.外籍新娘在台灣的空間分佈
    外籍新娘在台灣的分佈地主要集中於中南部及台東縣,而這些地區向為台灣都市/工業發展過程中,相對之下屬於較為邊陲的地區。若再從小範圍的外籍新娘分佈區域來觀察,外籍新娘多集中於此區域內的相對邊陲區。
    3.外籍新娘的人際關係與網絡
    外籍新娘在台灣地區的人際網絡係以在夫家中的人際關係為基礎而逐漸延伸至社區。
    (1)在夫家的人際:從外籍新娘與夫家成員的相處關係中,發現其原鄉文化會深刻影響到其適應台灣環境的速度,當不同的文化傳統接觸就會產生衝突並進而調適,如外籍新娘對婚姻的期許及其婚姻觀、原鄉夫妻相處模式皆會影響到她們與丈夫的關係。此外,其調適程度與其結婚年齡、教育程度及娘家家境有密切相關,結婚年齡較高者通常能代表其教育程度較高,其娘家家境也較為優渥,而其在處理與夫家成員的關係上亦呈現較佳的情況。
    (2)在社區中的人際:外籍新娘在社區中的人際交往會受到其與夫家成員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婆媳關係,婆媳相處的模式會影響到親友及鄰里對外籍新娘的觀感,進而表現於他們與外籍新娘的人際交往上。在同國外籍新娘間,會慢慢地聚集成為一個友誼性團體,彼此之間提供重要的情感支持。
    (3)與原籍國的聯繫:在先生很少與女方家人來往的情況下,夫家這邊與原籍國的聯繫大多侷限於外籍新娘一人,而聯繫方式有經濟援助、情感依賴、引介人力、仲介外籍新娘、孩子的牽絆等。與原籍國的聯繫會隨著她們在台時間的增長而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夫家或在台朋友,但若長期和娘家維持著緊密的聯繫,尤其是對娘家經常性的金錢援助,這樣的行為因較無法取得夫家與鄰里的認同,會使得她們在與鄰里的接觸上往往遭遇挫折。
    整體而言,外籍新娘與台灣人(包括夫家、鄰里、同事等)的人際建構主要受其與原籍國的聯繫、生育、工作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消長的情況。
    4.外籍新娘對地方的影響
    其對移居地的影響是以夫家生活為起點,而逐漸傳播至鄰里社區中。
    (1)對夫家的影響:外籍新娘透過家務工作而將原鄉習慣文化逐漸流露出來,並進而影響到夫家成員的飲食生活、家庭內的空間擺飾、子女的語言教育、家人職業及心理上的改變等。
    (2)對社區的影響:由於外籍新娘的大量進入是屬於1990年後的現象,早期進入社頭地區的外籍新娘人數相當少,且主要活動空間以家庭為主,因此她們對於社區的影響是較少的,目前可觀察出的社區變化僅包括男性婚姻空間的擴張、外籍新娘過度保護子女的態度而影響到學校教師與其子女的互動關係、外籍新娘可兼為補充非技術性的勞動力而有助於當地傳統產業的運作、及社區居民心理上的變化等。
    當東南亞女性透過婚姻遷移的方式進入台灣地區後,其活動空間主要在夫家家庭及鄰里社區中,經由與夫家成員、社區居民的相處,一方面進行調適,另方面則將其原鄉文化逐漸流露並鑲嵌於當地。

    1.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名詞界定 2 1.3. 研究區域 2 1.4. 研究方法與流程 5 1.5. 相關文獻回顧 6 1.5.1. 國際通婚的發展背景 6 1.5.2. 婚姻遷移後的調適 10 2. 社頭鄉國際通婚的情形 13 2.1. 外籍新娘在台概述 13 2.1.1. 外籍新娘的形成 13 2.1.2. 外籍新娘在台灣的空間分佈 16 2.2. 社頭鄉的外籍新娘現象 20 2.2.1. 社頭鄉的人口結構 20 2.2.1.1. 未婚性比例不均衡 20 2.2.1.2. 女性不婚率的增加 22 2.2.2. 社頭鄉的台灣新郎概況 25 2.2.2.1. 社頭鄉台灣新郎的社經地位 25 2.2.2.2. 家庭在國際通婚中扮演的角色 28 2.2.3. 外籍新娘的空間分佈與形成 30 2.2.3.1. 外籍新娘的形成 30 2.2.3.1.1. 形成歷程 30 2.2.3.1.2. 通婚管道 32 2.2.3.1.3. 三國外籍新娘的背景分析 36 2.2.3.2. 空間分佈 42 3. 社頭鄉外籍新娘的人際關係和網絡 45 3.1. 在夫家中的人際 46 3.1.1. 夫妻關係 46 3.1.2. 婆媳關係 61 3.1.3. 親子關係 73 3.1.4. 與其他家人的關係 77 3.2. 在社區中的人際 80 3.2.1. 與鄉民的關係 80 3.2.2. 與同國外籍新娘的關係 84 3.2.3. 與他國外籍新娘的關係 89 3.3. 外籍新娘與原籍國的聯繫 90 3.4. 小結 94 4. 外籍新娘對地方的影響 102 4.1. 對夫家的影響 102 4.1.1. 飲食生活 103 4.1.2. 家庭擺飾 106 4.1.3. 子女的語言教育 108 4.1.4. 職業的改變 110 4.1.5. 心理上的影響 112 4.2. 對社區的影響 113 4.2.1. 男性婚姻空間的擴張 114 4.2.2. 教育上的影響 115 4.2.3. 在經濟上的影響 117 4.2.4. 心理上的影響 119 5. 結論 122 參考文獻 126

    1. 統計資料
    內政部 〈中華民國臺閩地區人口統計〉,1991-1998。
    內政部戶政司國籍課 〈取得中華民國國籍的人數統計(為國人之妻)〉,1991-1998。
    內政部警政署外事科 〈臺閩地區現持有外僑居留證之外僑配偶人數統計〉,1999 。
    外交部領事事務局 〈核發國人東南亞各國籍配偶簽證數量統計〉,1998-1999年2月。
    社頭戶政事務所 〈社頭鄉人口統計〉,1991-1997。
    2. 報章資料
    古秀如 〈美濃學堂〉,《中國時報》,1996.6.5,版32。
    余雪蘭 〈印尼新娘為臺灣印尼男女牽紅線〉,《自由時報》,1993.10.30。
    李季光〈最遲九月,外籍新娘可申請永久居留〉,《自由時報》,1999.5.15。
    林若雩 〈南洋新娘、千里姻緣〉,《中國時報》,1995.11.12,版17。
    洪茗馨 〈面對婚暴,外籍新娘處境堪憐〉,《中國時報》,1998.3.31,版19。
    洪茗馨 〈暴力打碎鴛鴦夢,外籍新娘問題多〉,《中國時報》,1998.2.24,版18。
    夏曉鵑 〈在美濃外籍新娘面前,一個客觀主義死亡的過程〉,《聯合報》,1997.3.18,版41。
    夏曉鵑 〈誰對外籍新娘施暴〉,《中國時報》,1998.4.27,版37。
    孫蓉華 〈溝通不易常挨揍,外籍新娘多辛酸〉,《聯合報》,1998.11.19,版20。
    廖彩伶 〈外籍新娘不是別人,臺灣老公組聯誼會〉,《自由時報》,1999.2.10,版14。
    盧美杏 〈台灣兒郎海外討親記〉,《中國時報》,1996.6.4,版32。
    3. 中文參考資料
    Argyle, Michael & Monika Henderson(苗延威譯)
    1996 《人際關係剖析》,台北:巨流。
    Argyle, Michael(王文秀、陸洛譯)
    1997 《人際行為心理學》,台北:巨流。
    DeVito , Joseph A.(沈慧聲譯)
    1999 《人際傳播》,台北:揚智。
    Goode, William J. (魏章玲譯)
    1988《家庭社會學》,台北:桂冠,頁73-111。
    Goodman, Norman(陽琪、陽琬譯)
    1995 《婚姻與家庭》,台北:桂冠。
    Heer, David M.(陳哲喜譯)
    1982 《人口遷移》,台灣省公共衛生所,頁68-77。
    Kellaghan, Thomas(吳國淳譯)
    1996 《家庭環境與學校學習》,台北:五南。
    Pieke, Frank N.(莊國土譯)
    1992 《荷蘭華人的社會地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宏仁
    1999 〈階層化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王甫昌
    1993a 〈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和形式初探〉,《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頁43-96。
    王甫昌
    1993b〈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張茂桂等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
    王洪文
    1988《地理思想》,台北:明文。
    王維林
    1982《中外社會問題比較研究》,中央文物供應社。
    朱岑樓
    1977《家庭與婚姻名詞解釋》,作者自印。
    朱瑞玲
    1999〈「面子」壓力及其因應行為〉,楊國樞、黃光國編,《中國人的心理及行為》,頁135-176,台北:桂冠。
    余德慧
    1987《中國人的愛情觀—情感與擇偶》,台北:張老師。
    余德慧
    1991〈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楊中芳、高尚人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291-262,台北:遠流。
    吳鈞
    1992《越南歷史》,台北:自由僑生雜誌社。
    吳豪哲、陳憲明
    1988〈人口遷移理論與實證研究〉,《中等教育39(2) 》,頁89-95。
    吳賽樂
    1998〈鄉村工業仍存在於台灣嗎?〉,《師大地理研究報告 28》。
    呂美玉
    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文大地研所博論。
    李亦園
    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李茂興、徐偉傑
    1998《社會學:全球化的觀點》,台北:弘智。
    李紹榮、蔡文輝
    1984《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沈英名
    1988〈泰國華僑概況〉,華僑協會總會主編,《海外華人青少年叢書》,台北:正中。
    沈英名
    1988〈越南華僑概況〉,華僑協會總會主編,《海外華人青少年叢書》,台北:正中。
    周麗端等
    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空大。
    林美容
    1989《人類學與台灣》,台北:稻鄉。
    林振春
    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金耀基
    1988〈人際關係中人情之分析〉,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及行為》,頁75-104,台北:桂冠。
    姜蘭虹、林綱偉
    1987〈臺灣雅美族的人口成長及移動之初步探討〉,《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5》,頁23-33。
    姜蘭虹等
    1998〈當代華人的海外移民〉,《跨世紀台灣的人口與相關現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人口學會,頁63-85。
    胡台麗
    1985〈台灣農村工業化對婦女地位的影響〉,《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台大人口研究中心,頁339-353。
    胡台麗
    1990〈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頁107-132。
    唐文慧、蔡雅玉
    1999〈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夏曉鵑
    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頁10-21。
    孫武彥
    1990《人類社會學》,台北:三民。
    孫得雄、張明正
    1987《人口學與家庭計畫》,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高淑貴
    1996《家庭社會學》,台北:黎明。
    涂肇慶
    1995〈中國大陸1980年代中之後人口遷移情況〉,《海峽兩岸人口現象的分析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大人口研究中心。
    涂肇慶、陳寬政
    1988〈調節生育與國際移民:未來台灣人口變遷的兩個關鍵問題〉,《人文及社會科學刊 1(1) 》,頁77-98。
    張貴英
    1996〈買賣的婚姻—東南亞新娘的交叉剝削圖像〉,《女誌8》,頁37-39。
    莊英章
    1985〈家族結構與生育模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9》,頁63-90。
    莊英章
    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
    連玉龍
    1990《阿美族漁村人口遷移及其影響—以台東縣成功鎮之填和基隆市八尺門為例》,台灣師大地研所碩論。
    郭湘章
    1966《東南亞之華僑》,國立編譯館。
    陳正和
    1998《總體社會變遷與發展—次級領域之研究與應用》,台北,時英。
    陳志明
    1990〈華裔和族群關係的研究—從若干族群關係的經濟理論談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頁1-26。
    陳明男
    1990《兒童發展》,台北市:渤海堂。
    陳俊全、楊文山
    1994〈台灣工資之性別差異與分解:一個社會學的分析〉,《法商學報 29》,頁307-331。
    陳茂泰
    1993〈台灣原住民原住民的族群標幟與政治參與〉,張茂桂等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61-186。
    陳惠雯
    1999《大稻埕查某人地圖/婦女的活動空間—近百年來的變遷》,台北縣,博揚。
    傅仰止
    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頁35-87。
    彭懷真
    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巨流。
    黃光國
    1991〈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楊中芳、高尚人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頁149-192,台北:遠流。
    楊中芳
    1989〈試論中國人的道德發展:一各自發性的觀點〉,楊國樞和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1-47,台北:桂冠。
    楊吉通
    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楊宗惠
    1999〈人口移動〉,王秋原主編,《高中地理第一冊》,台北:東華。
    楊國樞、葉光輝
    1991〈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楊中芳、高尚人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頁193-250,台北:遠流。
    楊懋春
    1973《中國近百年來社會制度的變遷》,財團法人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
    葉明華、楊國樞
    1997〈中國人的家族主義: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83》,頁169-225。
    詹宏志
    1986《趨勢索隱》,台北,遠流。
    廖正宏
    1985 《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正宏
    1987〈台灣地區人口遷移研究的方向〉,《台灣地區人口遷移、分佈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人口學會,頁294-296。
    廖正宏、蔡宏進
    1987《人口學》,台北:巨流。
    劉必權
    1996《世界列國誌—越南、柬埔寨、寮國》,台北縣:川流。
    劉清榕
    1976〈台灣鄉村結構中之農家主婦〉,《台銀季刊27(2) 》,頁216-238。
    劉寶齡
    2000《欲走還留?社頭織襪工業生產體系與空間結構之轉化》,台灣師大地研所碩論。
    蔡明璋
    1996《台灣的貧窮—下層階級的結構分析》,台北,巨流。
    蕭淑美
    1996《東南亞‧大洋洲/放眼新世界(2)》,台北:錦繡。
    蕭新煌
    1990《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台北:巨流,頁28-113。
    賴芳玫
    1999《地圖中呈現時間方式之探討》,台灣師大地研所碩論。
    賴錦慧
    1998〈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女性主義與台灣社會的關係:社會學的觀點學術研討會》,頁1-21。
    謝高橋
    1981《都市人口遷移與社會適應-高雄市個案研究》,台北:巨流。
    謝高橋
    1991《台灣山胞遷移都市後適應問題之研究》,行政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謝繼昌
    1984〈中國家庭在現代化中的角色〉,《考古人類學刊44》,頁1-13。
    瞿海源
    1984〈勞力市場與出身對成就之影響〉,《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53》,頁133-153。
    蘇清朝
    1986《台灣四大都會區人口遷移與社會調適之研究》,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4. 英文參考資料
    Alejandro, Portes
    1984“The Rise of Ethnicity: Determinants of Ethnic Perceptions Among Cuban Exiles in Miami”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3),pp.383-397.
    Botev, Nikolai
    1994“Where east meets west: Ethnic intermarriage in the former Yugoslavia,1962-1989”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9,pp.461-480.
    del Rosario, Virginia O.
    1994 Lifting the Smoke Screen: Dynamics of Mail-Order Bride Migration from the Philippines.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The Hague. Ph.D.Dissertation。
    Fan, C. Cindy & Youqin Huang
    1998 “Waves of Rural Brides: 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 A.A.A.G 88(2),pp.227-251。
    Gordon, Albert I.
    1964 Intermarriage: Interfaith, Interracial, Interethic, Boston Press.
    Heer, David M.
    1974“The Prevalence of Black-White Marriage in the United States,1960 and 1970”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36,pp.246-258.
    Hsia, Hsiao-Chuan
    1997 Selfing and Othering in the “Foreign Bride”phenomenon-A study of class,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transnational marriage between Taiwan men and Indonesian women, University of Florida, Ph.D.Dissertation.
    Kitano, Harry H.L. et al.
    1984 “Asian-American Interracial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6,pp.179-190.
    Labov, Teresa & Jerry A. Jacobs
    1986“Intermarriage in Hawaii, 1950-1983”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pp.79-88.
    Lee, Everett S.
    1966“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 3(1),pp.45-57。
    Lewis, G.J.
    1982 Human Migration : A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London: Croom Helm.
    Margolin,L. & White,L.
    1987“The Continuing Rol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Marriag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pp.21-27。
    McGlinn, Lawrence
    1996“ Power networks and early Chinese Immigrants in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21(4),pp.430-445。
    Monahan, Thomas P.
    1970“Interracial Marriage:Date for Philadelphia and Pennsylavnia”Demography 7(3),pp.287-298.
    Oppenheimer,Valerie K. et al.
    1997“Men 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Marriage Timing During a period of Rising Inequality”Demography 34(3), pp.311-330。
    Qian, Zhenchao
    1997“Breaking the Racial Barriers:Variations in Interracial Marriage Between 1980 and 1990”Demography 34(2), pp.263-276。
    Sauvy,Alfred
    1966 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New York:Basic Books Inc.
    White,Paul D.P. & Robert Woods
    1980 The Geographical Impact of Migration , London : Longman
    Yogev, Abraham & Haia Jamshy
    1983 “Children of Ethnic Intermarriage in Israeli Schools: Are They Marginal?”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pp.965-974.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