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許喬安
論文名稱: 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回憶之研究
指導教授: 簡淑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5
中文關鍵詞: 幼兒回憶幼兒園生活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33下載:2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回憶內容及回憶之特性,探究幼兒在學校的一天到底留住什麼在其回憶中、幼兒的回憶表現是否呈現明顯特徵或特性,以及透過分析幼兒自述情形瞭解其後設記憶的情形。
研究參與者為研究者任教班級之台北市某國小附幼全天班大班幼兒十三名,其中女生五名,男生八名,在幼兒放學前及來園進班後兩個時段進行個別訪談,蒐集幼兒對幼兒園生活回憶內容之描述性資料,資料蒐集時間自96年10月24日至97年5月9日止,歷時六個月左右。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 幼兒所陳述之回憶內容可歸納為「人物」、「結構性學習活動」、「非結構性學習活動」、「例行日常生活事件」以及「非例行日常生活事件」五個主題。其中「人物」在幼兒回憶中佔有重要地位,回憶內容多以「事件+人物」的型態呈現,且多是在情境脈絡中襯托而來,僅回憶事件本身或動作回憶的情形較不多見。其次有較多幼兒提到的類型是「日常生活例行事件」,接著是「非結構性學習活動」,再來是「結構性學習活動」,最後是「非例行日常生活事件」。
二、 幼兒的後設記憶部分,受限於認知及語言能力,幼兒無法完整表達「回憶」的相關概念,「不知道」「不會講」的情形普遍存在,但全部幼兒皆認為「頭腦」與「想」是回憶的基本要件;多數知道時間過得越久越容易造成遺忘、事件的增加造成記憶干擾、並有多數皆提到睡眠對回憶的影響,以及能表達簡單的回憶方法。在幼兒回憶表現特性方面,幼兒表現出回憶內容的多元性、重複性、聯想性、跳躍性及引導性。
三、 性別方面,男女幼兒的回憶內容大致相同,不過仍呈現些微不同處。其中女生對人物的回憶較男生為多,尤其在對同儕的回憶上,男生則是對非結構性學習活動有較多的回憶,例如在「積木教室遊戲」,女生也比較多注意到偶發生活事件。後設記憶表現上,「為什麼記得」、「為什麼想起」來並無太大不同,倒是隱約浮現男生認為事情太多、睡覺會造成遺忘,女生則認為時間的流逝是遺忘的原因這樣的現象。
研究結論分為八點:一、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回憶內容是以人物為中心的事件記憶為大宗,且回憶內容是鑲嵌於情境脈絡的,由情境脈絡襯托出來,無法單獨存在。二、幼兒對自主性活動的回憶,勝過在結構性課程裡「學到」什麼。三、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節奏有清楚的架構與掌握。四、幼兒陳述的回憶內容並非真實記得的全部,引導及給予充裕時間能使幼兒回憶更多。五、幼兒在回憶過去時自有其依循的方式,並非漫無章法。六、透過經常性的回憶分享,幼兒的回憶能力會有所改變。七、多數五歲幼兒的後設記憶能力正逐步發展。八、不同性別幼兒的回憶表現同多於異,需以其他研究方法進一步探究。
本研究對幼教老師、父母提出三點建議,一、幼兒對幼兒園生活的熟悉與記憶,攸關於穩定情緒及對幼兒園的適應,應正視生活適應必需優先於學習。二、體認成人與幼兒對幼兒園生活期待的落差,提供幼兒分享學校生活回憶的時間與機會。三、若希望幼兒的回憶中能有多一些的學習經驗,教師必須了解幼兒對幼兒園生活關注的焦點,與幼兒的能力,做為規劃教學與班級的參考。對未來研究者提出四點建議,一、針對不同的資料蒐集方式進行研究。二、針對不同的研究對象進行研究。三、針對不同課程、教學型態的園所進行研究。四、妥善安排研究時的訪談環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9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記憶之探討 11 第二節 幼兒記憶之探討 16 第三節 相關研究回顧與整理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參與者 40 第三節 研究者的角色與理念 54 第四節 研究歷程 57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7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8 第一節 幼兒園生活回憶的「內容」分析 68 第二節 幼兒回憶表現的「特性」分析 118 第三節 幼兒園生活回憶的「性別」分析 202 第五章 省思與結論建議 215 第一節 回顧與省思 215 第二節 結論 218 第三節 建議 223 參考文獻 229 一、 中文部份 229 二、 外文部份 231 附錄 233 附錄一 研究同意書 233 附錄二 「幼兒的幼兒園生活回憶之探討」問卷 234 附錄三 成長護照學校生活週記圖舉例 235

一、 中文部份
王 甦、汪安聖(2004)。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譯)(1992)。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台北市:文景。
王建雅(1998)。年齡、時距、不同引導方式對兒童事件回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新店市:桂冠。
李昭瑩(2003)。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周海萍(2002)。記憶與回憶—幼兒記憶力的發展。家庭教育(嬰幼兒家長)。2000年12期,22-28。
林美珍(譯)(2004)。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市:心理。
金瑞芝(2004)。幼兒對學校活動的看法。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101-118。
柯倩華(譯)(2000)。威威找記憶。台北縣:三之三文化事業出版。
洪蘭(譯)(1998)。記憶v.s.創意:尋找迷失的真相。台北市:遠流。
洪蘭(譯)(2003)。記憶的秘密。台北市:貓頭鷹。
胡幼慧編 (2008)。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許孟勤(2004)。幼教機構品質與幼兒對學校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陳向明(2002)。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市:紅葉文化。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陳烜之編(2006)。認知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陳淑如(1996)。重述故事對幼兒故事回憶和故事理解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陸師成編(1996)。辭彙。台北市:文化圖書公司。
陸慧菁、蘇彥捷(2007)。回憶中提及他人與幼兒錯誤信念理解的關係。北京大學學報。43(6),847-854。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五南。
黃瑞琴(2005)。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
楊佩真(2005)。尋訪童語的秘密花園—幼兒同儕私下言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楊治良等編著(2001)。記憶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葉怡玉(2002)。從「記得」與「知道」看再認記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0-2413-H-002-020)。
賈芸棣(譯)(1999)。幼教研究法。台北市:桂冠。
劉慈惠(2006)。學前幼兒被期待學些什麼?-以兩所幼稚園家長為例。師大學報。51(1),131-158。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蔣文祁(2004)。學前兒童對物體行為的理解與記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 91-2413-H-194-035)。
蔡敏玲、陳正乾(譯)(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鄭麗玉(1996)。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羅雅芬(譯)(2003)。兒童認知。台北市:心理。
蘇育瑠(1990)。幼兒故事回憶與理解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蘇春霖(2005)。阻礙恐懼記憶形成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市。

二、 外文部份
Armstrong, J. & Sugawara, A. (1989).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ir day care experiences.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 49, 1-15.
Bjorklund, D. F.(2000). Children’s thinking: development function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3rd.Ed.) U.K.: Wadsworth.chp 8: Memory Development.
Burrington, B.(2006).What children never forget. ProQuest Education Journals, 13(5),40-42。
Ely, R., Wolf, A., McCabe, A. & Melzi, G. (2000). The story behind the story: gathering narrative data from children. In L. Menn & N.B. Ratner (Eds.), Methods for studying language production (pp. 249-27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Farrar, M.J.,& Goodman, G.S.(1990).Development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scripts and episodic memory: do they exit? In Fivush, R. & Hudson, J. Knowing and remembering in young childre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ivush, R. (1984). Learning about school: The development of kindergartners’ school scripts. Child Development, 55, 1697-1709.
Fivush, R., Kuebli, J. & Clubb, P. A. (1992). The structure of event representations: a developmental analysis. Child development, Vol. 63, No 1,188-201.
Hatch, J.A.(1990).Young children as informants in classroom studie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5, 251-264.
Hudson, J.A.(1993). Understanding events: the development of script knowledge. In Bennet, M. The Child as Psychologis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ognition. New York & London: Harvester/Wheatsheaf.
McGuigan, F. & Salmon, K. (2004). The time to talk: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ing of adult–child talk on children’s event memory. Child Development, 75(3), 669 – 686.
Nelson, K (1993). The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 7-14.
Nelson, K (1996). Language in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 emergence of the mediated mi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lson, K. & Fivush, R.(2004). The emergence of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a social cultural developmental theory.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 111, No. 2, 486–511.
Nelson, K., & Gruendel, J. (1981). Generalized event representations: Basic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M. Lamb & A. Brown (Eds.), Advance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Vol. 1. Hillsdale, NJ: Erlbaum.
Reifel, S. (1986). Children’s views of kindergarte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64 975).
Schank, R. C., & Abelson, R. P.(1997). Scripts, plants, goals and understanding. Hillsdale, NJ: Erlbaum.
Wiltz, N. W. & Klein, E. L.(2001). “What do you do in child care”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high and low quality classrooms.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 16, 209-236.
Wiltz, N. W. (1997). Four-year-olds’ perceptions of their experiences in high and low quality child car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