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楊依潔
Yang, Yi-chieh
論文名稱: 臺灣原住民百步蛇圖騰轉化為服裝元素之研究—以「排灣族」為例
Taiwan aborigines hundred-pacer totem into elements of clothing with "Paiwan"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林素惠
Lin, Su-Hu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8
中文關鍵詞: 排灣族圖騰百步蛇神話圖像傳播臺灣原住民服裝
英文關鍵詞: hundred-pace totems, mythology, image transmission, aboriginal cloth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87下載: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臺灣原住民文化屬於南島民族文化的一部份,它相當獨特且豐富,展現出人類在適應環境、人群互動等諸多方面的創造性,而背後的重要元素,非原始藝術--「圖騰」莫屬。在歷史上,臺灣原住民雖然歷經清朝、日本與國民政府的統治,對其經濟、社會、風俗、信仰皆造成重大的轉變,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在面臨這些外來力量時雖然有所改變,卻也轉化與創造出特殊的面貌。換言之,原住民圖騰並非一成不變的,尤其以象徵守護神的百步蛇圖騰來說,彼此之間的內在意涵、外在形貌都可能有所不同,傳統生活、神話世界、部落人物,都是原住民藝術家取材的重點,他們運用不同的方式,再現各民族文化的真實,透過圖騰設計告訴世人自己部落的故事。
    百步蛇圖騰具多樣的形式呈現,除了具有藝術價值之外,也包含了不同的圖像傳播意涵,可透過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提出之圖像學原理,來加以檢視其圖像語言。守護神百步蛇來自於各族群背後的神話傳說,而後轉化為圖騰以象徵各族群,但神話不能單一地加以解釋,而是在要將它們放在「變形」的神話群關係中解釋。也就是說,百步蛇圖騰雖然會因為創作者的設計靈感,而有各種不同的美感呈現,但其基本象徵與約定俗成的意義是差別不大的,因此回顧「神話學」相關文獻有其必要性。本論文聚焦於排灣族百步蛇圖騰的圖像分析,由於臺灣原住民的傳統圖騰經常會呈現在他們的服裝上,加上近年來文化創意產業日顯重要,「服裝」為其中較普及,最常被人拿來討論的一項產業,因此研究者欲探究百步蛇圖騰轉化為服裝元素的歷程。
    首先蒐集文獻資料加以探討,以神話學與圖像學原理解釋百步蛇傳統意象,進一步藉由深度訪談法檢視百步蛇圖騰文本分析的結果,藉以了解百步蛇圖騰轉化為服裝元素之傳播過程。期盼本研究的結果可作為有志於研究原住民傳統藝術暨推廣其文化創意產業者的參考。

    As a part of the Austronesian culture,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e is very unique and rich, and showing human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the creativity of the crowd interaction and other aspects. The important element of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e is none other than the primitive art - "Totem". That being ruled by Qing Dynasty, Japan, Kuomintang Government, not only affected Taiwan aborigines’ economy, society, customs, beliefs, but also transformed its deep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generated a new look. In other words, aboriginal totems are not motionless, especially the hundred-pacer viper, the symbol of patron saint, whose inner meaning and outer appearance may very.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the world of myth, tribal figures are where aboriginal artists drawing from. They represent the authenticity from different cultures, and with totem design, they tell the story of their tribes to the world.
    Hundred-pacer totems are presented by a variety of forms, in addition to artistic value, but also contain different graphical communication definition. The implications through Panofsky (Erwin Panofsky) proposed Principles image to view it its pictorial language. Patron saint of the hundred from behind the myths and legends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which translates into a totem to symbolize the various ethnic groups, but the myth can not be explained solely, but to put them in the "distortion" of the mythical group relationship is explained. That is, the hundred-totem though because the creators of design inspiration, bu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different aesthetic presentation, but the basic symbolism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nvention is not very different, therefore, to review "mythology" literature is necessa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otem Paiwan hundred-image analysis, due to the traditional aboriginal totem often presented in their clothing, and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clothing" as one of the more universal, the most commonly used being discussed in an industry, so the researcher wants to explore the hundred-totem clothing elements into the course.
    Firstly, collecting literatures from mythology and iconography principles to explain the hundred-pace totems, and further by view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views about hundred-path totem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hundred-path totems spread into garment elements proces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ose who interested in promoting traditional aboriginal art and promote its cultural and creativity industries.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Ⅲ 目錄………………………………………………………………………………………Ⅴ 表目錄……………………………………………………………………………………Ⅸ 圖目錄 …………………………………………………………………………………X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四節 名詞釋義………………………………………………………………………7 第五節 研究流程………………………………………………………………………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15 第一節 百步蛇圖騰在原住民傳統服裝上的應用……………………………………15 第二節 百步蛇圖騰在排灣族文化中的內涵與意義…………………………………24 第三節 神話學概述……………………………………………………………………29 第四節 形式構成理論之探討…………………………………………………………37 第五節 圖像傳播理論探討……………………………………………………………4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7 第一節 文本分析………………………………………………………………………47 第二節 深度訪談法……………………………………………………………………49 第四章 排灣族的百步蛇圖騰圖像學分析……………………………………………59 第一節 排灣族百步蛇圖騰的圖像學分析……………………………………………59 第二節 排灣族百步蛇圖騰學分析結果論述…………………………………………67 第五章 百步蛇圖轉化為排灣族服裝元素過程的論述………………………………79 第一節 深度訪談結果與排灣族百步蛇圖騰文本分析彙整…………………………79 第二節 百步蛇圖騰轉化為服裝元素的歷程…………………………………………81 第三節 百步蛇圖騰於服裝上的展現…………………………………………………8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研究結論………………………………………………………………………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93 參考文獻 ………………………………………………………………………………95 附錄一 …………………………………………………………………………………99 表目錄 表1:藝術作品三層次的意義與其解釋原理…………………………………………45 表2:圖像學分析範例表………………………………………………………………49 表3:訪談對象資料表…………………………………………………………………52 表4:「研究問題」與「訪談大綱」對應表…………………………………………55 表5:排灣族百步蛇紋飾之種類與圖像分析…………………………………………60 表6:對稱美的圖騰……………………………………………………………………69 表7:律動美的圖騰……………………………………………………………………70 表8:對稱美&律動美的圖騰…………………………………………………………70 表9:反覆美的圖騰……………………………………………………………………71 表10:「統一中的變化、變化中的統一」的圖騰 …………………………………72 表11:象徵顯貴者身分的圖騰 ………………………………………………………74 表12:象徵貴族祖先的圖騰 …………………………………………………………74 表13:象徵守護神的圖騰 ……………………………………………………………75 表14:象徵「蛇生說」的圖騰 ………………………………………………………75 表15:象徵「太陽生說」的圖騰 ……………………………………………………76 表16:象徵「壺生說」的圖騰 ………………………………………………………76 表17:象徵百步蛇外貌的圖騰 ………………………………………………………77 表18:研究目的、問題與結果對照表 ………………………………………………93 圖目錄 圖一:研究流程圖 ……………………………………………………………………13 圖1-1:雙頭蛇紋 ……………………………………………………………………60 圖1-2:S形蛇紋………………………………………………………………………60 圖2-1:人頭暨蛇手複合紋 …………………………………………………………60 圖2-2:雙人頭暨蛇手複合紋 ………………………………………………………60 圖3-1:S形左右對稱紋………………………………………………………………60 圖3-2:蜷曲蛇左右對稱紋……………………………………………………………61 圖3-3:絞蛇紋…………………………………………………………………………61 圖4-1:對稱蜷曲蛇暨三人頭複合紋…………………………………………………61 圖4-2:對稱蜿蜒蛇暨人頭複合紋……………………………………………………61 圖4-3:對稱波紋蛇暨雙人頭複合紋…………………………………………………61 圖4-4:雙蛇人頭紋……………………………………………………………………61 圖5-1:左右S形蛇暨人形複合紋……………………………………………………62 圖5-2:對稱波紋蛇暨人形複合紋……………………………………………………62 圖5-3:蛇暨人形/人頭變形紋………………………………………………………62 圖6-1:蜷曲蛇暨人形、陶壺複合紋…………………………………………………62 圖7-1:蜷曲蛇暨太陽複合紋…………………………………………………………63 圖8-1:蜷曲蛇暨陶壺複合紋…………………………………………………………63 圖9-1:蜷曲蛇暨人頭/太陽/陶壺複合紋 …………………………………………63 圖9-2:U形蛇暨人頭/太陽/陶壺複合紋……………………………………………63 圖10-1:蜷曲蛇暨太陽/陶壺/人頭/人形複合紋 …………………………………64 圖11-1:對稱波紋蛇暨人頭複合紋…………………………………………………64 圖11-2:變形蛇暨四人頭複合紋……………………………………………………64 圖12-1:影線三角形重疊連續紋……………………………………………………65 圖12-2:影線三角形連續紋…………………………………………………………65 圖12-3:折線紋………………………………………………………………………65 圖12-4:鋸齒紋………………………………………………………………………65 圖12-5:實心鋸齒紋…………………………………………………………………65 圖 12-6:菱形連續紋 ………………………………………………………………65 圖 12-7:菱形暨三角形連續複合紋 ………………………………………………65 圖 12-8:竹節紋 ……………………………………………………………………66 圖 12-9:實心竹節 …………………………………………………………………66 圖 12-10:連杯形紋…………………………………………………………………66 圖 13-1:抽象形(a)………………………………………………………………66 圖 13-2:抽象形(b)………………………………………………………………66 圖 13-3:抽象形(c)………………………………………………………………66 圖 13-4:抽象形(d)………………………………………………………………66 圖 13-5:抽象形(e)………………………………………………………………67 圖14-1:百步蛇元素現代新娘嫁衣—1 ……………………………………………86 圖14-2:百步蛇元素現代新娘嫁衣—2 ……………………………………………86 圖15-1:黃色百步蛇圖騰T恤 ………………………………………………………87 圖15-2:黑色百步蛇圖騰T恤 ………………………………………………………87 圖12-3:白色百步蛇圖騰T恤 ………………………………………………………87

    一、中文部份
    王明雪(2002)。台灣原住民之美。臺北市:文建會。
    王嵩山(2001a)。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臺北市:聯經。
    王嵩山(2001b)。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市:藝術館。
    王維蘭(1982)。神話與意義(原作者:Levi Strauss)。臺北市:時報。
    王德保(2004)。神話的由來。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田哲益(2002)。臺灣布農族文化。臺北市:師大書苑
    伊雅斯.蜀萊萊(2005)。探討排灣族「百步蛇與太陽子民」 神話故事的神學意義 以 makazayazaya部落之lasavaqar家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神學院,臺北市。
    李莎莉(1993)。排灣族的衣飾文化。臺北市:自立晚報。
    李莎莉(1998)。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傳統.意義.圖說。臺北市:南天。
    李莎莉(1999)。台灣原住民傳統服裝。臺北市:漢光文化。
    余也魯(譯)(1990)。傳媒.信息與人 傳學概論(原作者:W.宣偉伯)。香港:海天書樓。
    吳松芳(2007)。排灣族百步蛇紋飾之研究。藝術論文集刊,9,1-28。
    岑家梧(1987)。圖騰藝術史。臺北市:駱駝。
    呂清夫(2003)。造形原理。臺北市:雄獅。
    汪琪(1984)。文化與傳播。臺北市:三民。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7a)。認識臺灣原住民 大武山的守護者—排灣族。臺北市:原產會。
    亞磊絲.泰吉華坦(2007b)。認識臺灣原住民 充滿藝術氣質的民族—魯凱族。臺北市:原產會。
    林文琪(譯)(2001)。傳播與溝通(原作者:Karl Erik Rosengren)。臺北市:韋伯。
    林玉山 (2005)。從圖像學原理探討潘天壽繪畫風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4,120-145。
    林伯賢(2006)。藝術欣賞的理論基礎(二):圖像研究與圖像學。藝術欣賞,2:1,24-27。
    林建成(2002)。臺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臺北市:藝術家。
    林建成(2009)。民族的美感—台灣原住民藝術與西洋藝術的對話。臺北市:藝術家。
    林惠祥(1995)。神話論。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孟建(2005)。圖像時代:視覺文化傳播的理論詮釋。上海市:復旦大學。
    金輝(譯)(1989)。原始藝術(原作者:Franz Boas)。上海市:上海文藝。
    凌嵩郎(1979)。藝術概論。臺北市:華林。
    高業榮(1997)。臺灣原住民藝術。臺北:臺灣東華。
    莊克仁(2010)。視覺傳播概論。臺北市:五南。
    陳永源(2000)。苧綵流霞:臺灣原住民衣飾文化特展。臺北市:史博館。
    陳光興等(譯)(1992)。文化,社會與媒體(原作者:Michael Gurevitch等)。臺北市:遠流。
    陳芸芸(譯)(2002)。媒介、傳播與文化(原作者:James Lull)。臺北市:韋伯。
    陳芸芸(譯)(2004)。視覺文化導論(原作者:Nicholas Mirzoeff)。臺北市:韋伯。
    陳雨嵐(2004)。臺灣的原住民。臺北市:遠足文化。
    陳奇祿(1978)。臺灣排灣羣諸族木雕標本圖錄。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
    陳懷恩(2005)。帕諾夫斯基的藝術學基本概念。揭諦,9,75-124。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臺北市:如果。
    許功明(2001)。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臺北縣:稻鄉。
    許功明(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臺北市:南天。
    許薔薔、許綺玲(1997)。神話學(原作者:Roland Barthes)。臺北市:桂冠。
    張岩(1995)。圖騰制與原始文明。上海市:上海文藝。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臺北市:正中。
    游美惠(無日期)。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6-42。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達給斯海方岸.娃莉絲(全妙雲)(1998)。布農族口傳神話傳說。臺北市:臺原。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2a)。臺灣的原住民排灣族。臺北縣:吳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2b)。臺灣的原住民魯凱族。臺北縣:吳氏。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2003a)。臺灣的原住民布農族。臺北縣:吳氏。
    葛紅兵等(譯)(2007)。視覺文化(原作者:Richard Howells)。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管倖生等(2007)。設計研究方法。臺北市:全華。
    劉象愚(2009)。神話理論(原作者:Robert A. Segal)。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潘家慶(1987)。發展中的傳播媒介。臺北市:帕米爾。
    潘家慶(1993)。傳播、媒介與社會。臺北市:臺灣商務。
    潘黛麗、稅素芃(2007)。2007臺灣衣party—幸福嫁衣。臺北市:文建會。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 臺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市:藝術家。
    霍斯陸曼˙伐伐(1997)。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族。臺北縣:稻鄉。
    韓叢耀(2005)。圖像傳播學。臺北市:威仕曼。

    二、英文部份
    Panofsky, E. (1982), Meaing in the Visual Art., Chicago.

    三、網路部份
    無名小站(無日期)。ob歐布德【O.B】原住民圖騰-挺.台灣精神兒童TEE-網路好物分享【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mur3558411tt/21676619
    尤寶萱(無日期)。臺灣原住民族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
    http://citing.hohayan.net.tw/citing_content.asp?id=3942&keyword=%B1%C6%C6W%B1%DA%AAA%B9%A2
    臺灣原住民神話與傳說(2007)。排灣族紋樣【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
    http://ticeda.moc.gov.tw/shenhua/005pwan/005tuteng-h18.html
    李建緯(2008年4月12日)。淺談「結構」與人類文化—從李維史陀的文化結構觀談起【部 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chianweilee.blogspot.tw/2010/09/blog-post_28.html。
    品牌圖騰(2007)。蛇圖騰【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http://www.brandtotem.com.cn/totem3.html
    洪杏杰、彭巧如(無日期)。排灣族的婚禮【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
    http://content.edu.tw/local/kaushoun/dazen/country/area2/08/index.htm#衣物、頭飾
    泰武數位機會中心(無日期)。戀戀百步蛇【部落格圖片資料】。取自:
    http://ptdoc04.aeweb.com.tw/article-detail.asp?item=3&doc_id=489
    設計美學研究課程網站 (2007.06.26)。西洋美學形式法則【操作法則】。取自:
    http://teacher.yuntech.edu.tw/yangyf/aes/a209.htm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