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高心茹 KAO, HSIN JU |
---|---|
論文名稱: |
運用後殖民理論分析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之研究 A Study of Applying the Postcolonial Theory to Analyze the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of Deng Nan Guang |
指導教授: | 吳祖銘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6 |
中文關鍵詞: | 鄧南光 、紀實攝影 、後殖民理論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58 下載:1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鄧南光(1907-1971)對台灣早期的攝影發展深具貢獻與影響,其留日就學的背景奠定了日後紀實風格之攝影特色,為台灣早期紀實攝影的關鍵人物之一。
紀實攝影之重要意義在於透過鏡頭了解人的生活方式,認知社會之意識型態層面,闡明人文關懷與文化省思。鄧南光的創作歷程橫跨日治時代皇民文化及台灣光復後時期,反映其攝影題材的多元性,不僅著重社會紀實風貌和新竹北埔客家民情等議題,同時具有人文情感關懷之特色。
由於鄧南光之創作時代背景與特色,本研究試運用後殖民理論,觀察鄧南光紀實攝影作品中的後殖民現象。依據《鄉愁.記憶.鄧南光》(張照堂,2002)一書中之分類,研究範圍侷限於「戰事切片」及「酒室風情」之類別,假設這些作品存在當時社會中的後殖民現象,探討其中之文化意涵。
本研究發現「戰事切片」系列作品中所存在的皇民化現象,可發現台灣人對日本文化的認同根深蒂固,也看出當時台灣大多數的人民,對民族認同及自我身分定位的混淆。另外,透過鏡頭觀察「酒室風情」系列作品,凝視這些女性的風華與黯然,也記錄著於父權體制的時代,男人與生俱來即擁有各種權力,享有如帝國主義般的優勢,女性則似Edward Waefie Said論點中的他者(other),淪為被殖民國和附屬者。
Annan, T. (1868). The old closes and streets of Glasgow ,1868-1878。2010年4月2日,取自University of Glasgow網站:http://special.lib.gla.ac.uk/exhibns/month/Mar2006.html
Ashcroft, B.,Griffiths,G.& Tiffin, H.(1995). The Post-colonial Studies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Atget, E. (1901). Lampshade Vendor, French, Paris。2010年4月3日,取自The Getty網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107680
Atget, E. (1922). Rue Cardinale. French, Paris。2010年4月3日,取自The Getty網站:http://www.getty.edu/art/gettyguide/artObjectDetails?artobj=71250
Curtis, E. S. (1908). Chief Joseph。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chief-joseph-goldtone/
Curtis, E. S. (1909). Bear's Belly. 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image-showcase-bears-belly-arikara-1904/
Curtis, E. S. (1924). Spearing Salmon. 2013年5月10日,取自Edward Sheriff Curtis網站http://www.edwardcurtis.com/the-store/goldtones/spearing-salmon-goldtone/
Curtis網站(2013). 2013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edwardcurtis.com/biography/
Riis, J. A. (1888). Bandit's Roost。2010年4月3日,取自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bandits_roost.html
Riis, J. A. (1889). Five Cents Lodging, Bayard Street。2010年4月3日,取自Masters of Photography網站:http://www.masters-of-photography.com/R/riis/riis_five_cents_lodging.html
Said, E. W. (1993).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Sander, A. (1926). Painter。2010年4月4日,取自Andrew Smith Gallery網站: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17.html
Sander, A. (1928). Bricklayer。2010年4月4日,取自Andrew Smith Gallery網站: http//www.andrewsmithgallery.com/exhibitions/augustsander/asgs_1025.html
Thomson, J.(1877). Street Life in London。2010年4月2日,取自The Victorian Dictionary網站:http://www.victorianlondon.org/publications/thomson.htm
Wells, Liz(2000).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Wells, Liz(2003). The Photography Reader.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文崇一(1995)。歷史社會學-從歷史中找模式。台北市:三民
古少騏(2012)。客庄生活影像故事1-看見北埔鄧南光。台北市:遠流。
台北市立美術館(2008)。凝視的浪漫-鄧南光百歲紀念展。台北市:廖春鈴編。
田心喻(1991)。文化霸權。台北市:遠流。
白鳥(2002)。台灣的悲情歲月:日本統治五十年-被遺忘的真實記錄。台北市:人光出版社。
吳怡婷(2007)。從女性主義觀點分析《利西翠妲》、《玩偶之家》與《貴婦怨》。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吳嘉寶(1998)。台灣攝影史的七個時期。2010年4月4日,取自:視丘攝影藝術學院網站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3.htm
宋玉雯(2008)。「良婦/娼婦」間的可能性:酒家小姐的記憶與身分轉換。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未出版。
李文吉譯(1994)。攝影的哲學思考(原著Flusser, V.)。台北市:遠流。
李平漚譯(1989)。愛彌兒(原著Rousseau, J. J.)。台北市:五南。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台北市:生智文化。
沈明田(2005)。台灣民俗節慶活動之紀實攝影的研究與運用-以大甲媽祖遶境進香活動為例。國立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宜慶(2008)。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對台灣與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族群共識的建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周怡卿(2008)。從日據時期電化教育影片探討後殖民文化認同之面向。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周素鳳、陳巨擘譯(2006)。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原著Young, R.)。台北市:巨流圖書與國立編譯館。
林志明、蕭永盛(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報導紀實攝影。台北市:行政院文建會,藝術家出版社。
邱貴芬(2007)。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169頁)。台北市:麥田。
張君玫譯(2006)。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原著Spivak, G. C.)。台北市:群學。
張婉真(2010)。寫生、紀實與形式表現:陳在南作品之攝影特質研究(1944-2009)。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美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張貴英(2004)。高雄市公娼制度的歷史脈絡與存廢之社會歷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未出版。
張照堂(2002)。鄉愁.記憶.鄧南光。台北市:雄獅。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原著Fiske, J.)。台北市:遠流。
許綺玲、林志明譯(2004)。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
許綺玲譯(1997)。明室-攝影札記(原著Barthes, R.)。台北市:台灣攝影工作室。
郭力昕(1998)。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市:元尊文化。
陳千武(1999)。活著回來-日治時期台灣特別志願兵的回憶。台中市:晨星。
陳弘岱(2005)。《人間》雜誌紀實攝影對台灣紀實攝影的影響。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立盈(2009)。鄧南光社會紀實攝影作品人物形象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敬寶譯(2008)。攝影評論學-影像解讀導論(原著Barrett, T.)。台北市:影像視覺藝術事業有限公司。
陳慧盈(2009)。紀實與抒情:黛安阿勃絲《無題》系列中的社會邊緣人形象。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台北市,揚智文化。
彭淮棟譯(2004)。後殖民理論(原著Moore-Gibert, B.)。台北市:聯經。
曾久晏(2010)。摩登映像-1930年代臺灣花界女性顯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西洋美術史組碩士論文。台北市,未出版。
游雅雯(2008)。攝影鏡頭下的靈光:近代台灣攝影中世紀容顏之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黃怡嘉(2008)。台灣當代藝術中之「新台風」(1995-2005)。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黃新明(2009)。台東念真情-黃新明人文紀實攝影作品賞析。國立台東大學美術產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市。
黃翰荻譯(1997)。論攝影(原著Sontag, S.)。台北市:唐山出版社。
劉惠媛譯(1998)。影像的閱讀(原著Berger, J.)。台北市:遠流。
潘桂芳(2008)。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蔣載榮(2002)。觀念攝影。台北市:雪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鄧南光影像紀念館網站(2010)。關於鄧南光。2010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dng.com.tw/04_concerning.asp
盧建榮(2003)。台灣後殖民國族認同1950-2000。台北市:麥田。
蕭永盛(2005)。時光.點描.李鳴雕。台北市:雄獅。
簡瑛瑛、陳淑娟(2008)。他者、創傷、再現:亞裔離散女性藝術家之歷史記憶與身體書寫。輔仁外語學報,5,137-168。
魏琬玲(2007)。台灣越籍女性的夢魘-由後殖民的觀點視之。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市:女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