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竇翊禎
DOU, YI-JHEN
論文名稱: 漢末三國時期的涼州人與政局之關係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angzhou Natives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During the Late Han Dynasty and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指導教授: 呂春盛
Leu, Chuen-Sheng
口試委員: 陳俊強 陳健文 呂春盛
口試日期: 2021/07/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21
畢業學年度: 10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5
中文關鍵詞: 涼州羌族董卓馬超姜維
英文關鍵詞: Liangzhou, Qiang tribe, Dong Zhou, Ma Chao, Jiang Wei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47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涼州原為遊牧民族活動之地,漢武帝在位時期打擊匈奴,設立河西四郡,涼州正式被納入漢帝國的版圖之內,由於涼州特殊的地理位置,經過漢帝國的三百年統治之下,地域文化自成一格,涼州豪族以武力和善御兵著稱。東漢持續一百多年的羌族叛亂,不僅讓漢帝國走向衰亡,也使涼州豪族勢力逐漸壯大。漢末以降,涼州豪族在戰亂中充分發揮軍事才能,中下階層的涼州豪族形成割據勢力、威逼朝廷的涼州軍閥,董卓和馬超便是當時顯赫一時的涼州軍閥領袖。董卓死後,涼州軍閥因分裂而衰亡。東漢末年的政治版圖,隨著涼州軍閥的瓦解,演變成群雄逐鹿,最後分為三國。蜀漢政權以北伐中原、光復漢室作為基本國策,涼州因其特殊的地緣關係,成為蜀魏兩國交鋒的最前線,涼州人又再度活躍在戰場上,從而影響兩國政權的內部結構和蜀魏戰爭的走向。涼州人姜維乃是繼葛亮北伐志業的蜀國軍事統帥,他頻繁北伐的行動引起益州人士的不滿,蜀漢內部分裂,最後成為蜀漢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國歸晉後,涼州人因為失去能讓他們大展身手的戰爭舞台,而失去影響力。

    Liangzhou was a land where nomads were originally active. When the Emperor Wu of Han attacked Xiongnu (Huns), he established the Four prefectures in Hexi. Likewise, Liangzhou was officially included in the territory of the Han Dynasty. Due to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that it was ruled by the Han Dynasty for about three centuries, it cultivated its own unique and regional culture. The warlords of Liangzhou were famous in the art of combat and war. The Qiang tribe uprising continued for about a century during the East Han Dynasty and led not only to the decline of the Han Empire but also the growth of the Liangzhou warlords. Since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Liangzhou warlords developed their military talents in war. The mid- and low-level warlords occupied different regions and subsequently rose to power. The warlords, Dong Zhuo and Ma Chao, who threatened the Han court, were prominent Liangzhou warlords at that time. After the death of Dong Zhou, the Liangzhou warlords split and declined. The 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e late Han Dynasty became a bone of contention after the dismantling of the Liangzhou warlords. Eventually, it was divided into three kingdoms. The political power of Shu-Han regarded a northern expedition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Han court as its basic priority. Due to the special geopolitical environment, Liangzhou became the frontline of the Kingdoms of Shu and Wei. The people of Liangzhou became active on the battlefield once more, affect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and the trends of war between Shu and Wei. Jiang Wei, a native of Liangzhou, was the Shu general who continued Zhuge Liang’s quest of conquering the north. His frequent actions in subduing the north displeased the people of Liangzhou. The internal divisions within Shu-Han was a major factor in the decline of Shu-Han. After the Jin Dynasty unified the Three Kingdoms, the influence of Liangzhou people also vanished as a result of the loss.

    緒論 1 第一章 兩漢涼州的治理 9 第一節 西漢對涼州的初期建設與開拓 9 第二節 東漢的羌族動亂與涼州三明 11 第三節 東漢後期涼州的社會與文化 18 第四節 小結 21 第二章 涼州軍閥的崛起 23 第一節 董卓的早年生涯與涼州之亂 23 第二節 涼州軍閥入洛與廢立皇帝 26 第三節 董卓的涼州軍閥結構 31 第三章 涼州軍閥的衰亡 39 第一節 關西、關東的對立 39 第二節 刺殺董卓與涼、并分裂 51 第三節 涼州軍閥的內鬨 60 第四章 涼州人與蜀漢的北伐事業 67 第一節 諸葛亮北伐與爭取涼州 67 第二章 姜維北伐與蜀漢政治 72 結論 79 徵引書目 81

    一、傳統文獻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劉珍,《東觀漢記》,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漢)王符,《潛夫論》,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應劭,《風俗通義》,北京:中華書局,1981。
    (漢)應劭,《漢官儀》,收入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晉)陳壽,《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59。
    (晉)常璩,《華陽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
    (劉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南梁)蕭統,《文選》,北京:中華書局,1977。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歐陽詢,《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明)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清)惠棟,《後漢書補註》,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中文著作、譯著
    方詩銘,《曹操.袁紹.黃巾》,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1997。
    王明珂,《蠻子、漢人與羌族》,臺北:三民書局,2016。
    冉光榮、李紹明、周錫根,《羌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
    田餘慶,《秦漢魏晉史探微》,北京:中華書局,2004。
    白 楊,《諸葛亮治蜀與蜀漢政治生態演變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2。
    何茲全,《三國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94。
    邵台新,《漢代河西四郡的拓展》:臺北,商務印書局,1988。
    姚大中,《古代北西中國》,臺北:三民書局,1981。
    馬長壽,《氐與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馬 彪,《秦漢豪族社會研究》,北京:中國書店,2002。
    高 榮,《先秦漢魏河西史略》,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高 榮、賈小軍、濮仲遠,《漢化與胡化:漢唐時期河西的民族融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
    張大可,《三國史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8。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陳啟雲,《漢晉六朝文化.社會.制度.中華中古前期史研究》,臺北:新文豐,1997。
    陳國琳,《中國北方民族史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楊建新、馬曼麗,《西北民族關係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商務印書局,1995。
    薛小林,《爭霸西州:匈奴、西羌與兩漢的興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
    饒勝文,《大漢帝國在巴蜀――蜀漢天命的振揚與沉墜》,香港:香港中和出版,2019。
    (日)谷川道雄著,馬彪譯,《中國中世紀社會與共同體》,北京:中華書局,2002。
    (英)崔瑞德、魯惟一編,胡志宏譯,《劍橋中國秦漢史: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日文
    (日)渡邉義浩,《後漢における「儒敎国家」の成立》,東京都:汲古書院,2009。
    (二)期刊及單篇論文
    中文著作、譯著
    尹韵公,〈談蜀國滅亡的原因〉,《文史哲》1982:5(濟南,1982.11),頁29-34。
    方詩銘,〈「泰山諸將」與「泰山賊」、「泰山兵」――論東漢末年臧霸等人起兵的性質〉,《史林》1989:2(上海,1989.03),頁8-15。
    方詩銘,〈董卓對東漢政權的控制及其失敗〉,《史林》1992:2(上海,1992.03),頁9-16。
    方詩銘,〈劍客.輕俠.壯士―呂布與并州軍事集團〉,《史林》1988:01(上海,1988.01),頁35-40。
    方詩銘,〈釋「秦胡」――讀新出居延漢簡「甲渠言部吏毋作使屬國秦胡盧水士民書」札記〉,《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0(北京,1979),頁37-39。
    毛漢光,〈三國政權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6:1(台北,1974.12),頁1-30。
    王北固,〈涼州兵團在三國史上的特殊地位—從馬超助劉備取蜀說起〉,《開封大學學報》2000:3(開封,2000.07),頁17-23。。
    王希恩,〈漢末涼州軍閥集團簡論〉,《甘肅社會科學》1991:2(蘭州,1991.03),頁71-75+67。
    史念海,〈論諸葛亮的攻守策略〉,收入《名家品三國》,(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頁125-143。
    甘懷真,〈漢唐間的京城社會與士大夫文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頁165-198。
    刑義田,〈東漢孝廉的身分背景〉,收入氏著,《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1987),頁145-214。
    邢義田,〈東漢的胡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28(臺北,1973.12),頁143-166。
    朱子彥、呂磊,〈論漢魏之際羌胡化的涼州軍事集團〉,《軍事歷史研究》2007:3
    (北京,2007.05),頁107-117。
    宋 杰,〈蜀漢用兵祁山與曹魏隴右戰局之演變〉,《軍事歷史研究》2017:1(北京,2017.01),頁15-40。
    周一良,〈論諸葛亮〉,《歷史研究》1954:3(北京,1954.05),頁115-126。
    林萬安,〈兩漢三國時期的涼州軍人〉《史苑》29(臺北,1978.01),頁16-21。
    金發根,〈王符生卒年歲的考證及潛夫論寫定時間的推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0下(臺北,1969.11),頁781-799。
    金發根,〈東漢至西晉初期(西元二五――二八○)中國境內游牧民族的活動〉,《食貨月刊》復刊13(臺北,1984.01),頁364-375。
    施光明,〈姜維入蜀與攻守策略〉,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五屆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頁71-81。
    洪武雄,〈諸葛亮之人事布局與蜀漢政權的世代交替〉,《新亞學報》36(香港,
    2019.08),頁169-209。
    耿立羣,〈蜀漢後主時期對巴蜀的統治〉,《國立中央圖書館刊》21:2(臺北,1988.12),頁61-78。
    耿立羣,〈蜀漢政權的成立及初期統治〉,《國立中央圖書館刊》20:1(臺北,1987.06),頁113-129。
    常 倩,〈論兩漢時期羌人的凝聚〉,《貴州民族研究》2011:1(貴陽,2011.01),
    頁74-80。
    張 嵩,〈馬超「督臨沮」和「北督臨沮」地理位置考辨〉,《中北大學學報》2014:6(開封,2014.12),頁113-120。
    陳 勇,〈涼州三明論〉,《中國史研究》1998:2(北京,1988.04),頁37-48。
    陳 勇,〈董卓進京述論〉,《中國史研究》1995:4(北京,1995.10),頁109-121。
    傅樂成,〈漢代的山東與山西〉,《食貨月刊》復刊6:9(臺北,1976.12),頁493-500。
    黃郁庭,〈蜀漢滅亡原因新探─以民族政策與地域衝突為中心〉,《東吳歷史學報》32(臺北,2014.12),頁 65-114。
    黃啟書,《應劭《風俗通.服妖》所見災異說及其意義》,《國文學報》55 (臺北,2014.06),頁35-66。
    楊永俊,〈略論漢代隴右地方勢力的興起及其與羌胡的關係〉,《敦煌學輯刊》2000:2(蘭州,2000.04),104-109。
    楊聯陞,〈東漢的豪族〉,《清華學報》11:4(北京,1936.10),頁1007-1063。
    雷家驥,〈氐羌種姓文化及其與秦漢魏晉的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嘉義,1995.12),頁159-207+209。
    廖伯源,〈論光武帝定都洛陽〉,《白沙歷史地理學報》9,(彰化,2010.04),頁1-38。
    廖伯源,〈論漢末「兵為將有」之形成〉,《中國中古史研究》2(臺北,2003.04),頁1-26。
    管東貴,〈漢代的屯田與開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5:1(臺北,1973.01),頁27-110。
    管東貴,〈漢代的羌族(上)〉,《食貨月刊》復刊1:1(臺北,1971.04),頁15-20。管東貴,〈漢代的羌族(下)〉,《食貨月刊》復刊1:2(臺北,1971.05),頁87-97。
    管東貴,〈漢代處理羌族問題的辦法的檢討〉,《食貨月刊》復刊2:3 (臺北,1972.06), 頁129-154。
    趙 明,〈東漢對西羌長期作戰的原因與教訓〉,《中國史研究》1994:1(北京,1995.01),頁64-73。
    劉全志,〈論秦漢都城空間的演進與京都賦的形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20:6(北京,2020.11),頁36-45。
    劉彥翔,〈蜀漢北伐戰略與涼州刺史設置〉,《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9:6(天水,2009.12),頁22-27。
    劉增貴,〈漢代的益州士族〉,《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3(臺北, 1989.09),頁527-577。
    劉增貴,〈漢魏士人同鄉關係考論〉,《大陸雜誌》84:1(臺北,1992.01),頁14-24。
    翦伯贊,〈董卓之亂與三國鼎立局面之序幕〉,《北京大學學報》1988:2(北京,1998.03),頁63-69。
    薛小林,〈西州與東漢政權的衰亡〉,《史學集刊》2017:3(長春,2017.05),頁46-53。
    薛海波,〈試論東漢中後期羌亂中的涼州武將群體〉,《西北師大學報》,45:5(蘭州,2008.09),頁72-77。
    闕鎬曾,〈兩漢的羌患〉,《國立政治大學學報》14(臺北,1966.12),頁177-216。
    (日)柿沼陽平,〈蜀漢的軍事最優先型經濟體系〉,《史學月刊》2012:9(開封,2012.09),頁28-42。
    (日)森本淳,〈東漢末年羌族與漢族〉,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研究:回顧與探索――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頁178-185。
    日文
    (日)上田早苗,〈巴蜀の豪族と國家權力:陳壽とその祖先たちを中心に〉,《東洋史研究》25:4 (京都,1967.03):頁364-385。
    (日)狩野直禎,〈蜀漢政権の構造〉,《史林》42:4(京都,1959.07),頁551-568
    (日)渡邊義浩,〈後漢の羌.鮮卑政策と董卓〉,《三国志研究》10(東京,2015.09),頁1-15。
    (三)學位論文
    安梅梅,〈兩漢的屬國制度〉,蘭州市,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
    劉增貴,〈漢代豪族研究:豪族的士族化與官僚化〉,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85。
    謝紹鷁,〈兩漢護羌校尉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07。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5/11/21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