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宣義 Chen, Hsuan-I |
---|---|
論文名稱: |
存在與荒謬: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創作研究 Existence and Absurdity:Production Research of Le Manège the Musical |
指導教授: | 林達隆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2 |
中文關鍵詞: | 存在 、荒謬 、音樂劇 、聖誕劇 、荒謬劇場 、藝術指導 、戲劇創作 |
英文關鍵詞: | Existence, Absurdity, Musical, Christmas play, The Theatre of Absurd, Art direction, Drama Production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15 下載:2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福音劇具有悠久歷史及傳統,在聖誕節期演出的聖誕劇更是其發展重點之一。東吳大學安素堂劇獻委託筆者製作音樂劇《徒勞無功馬戲團》,期予能創作一齣結合神學、哲學及藝術高度的作品。本文從聖誕劇歷史脈絡來整理固有表現及可能發展性;並從哲學角度切入,探討荒謬與存在主題有關的哲學思想。以存在主義中的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 1813-1855)及卡繆(Albert Camus,1918-1960)為例進行文獻探討,前者為有神論、積極性存在主義的代表;後者是揭發人生荒謬性的文學創作家。最後是貝克特(Samuel Backett, 1906-1989)與荒謬劇場的文獻整理分析,將哲學思維帶入劇場藝術創作中。
本研究以「徒勞無功」主軸發想,運用「馬戲團」概念為形式創作音樂劇,藉由相關創作的文本分析,引用其中表達存在與荒謬性的手法,綜合應用進行二次創作的轉化。並運用藝術指導的專業於戲劇創作歷程中,將欲表達之價值觀與意境具象化,透過視覺傳達設計方法將主題內容做有效傳播。
本創作實際演出兩場,以檢視研究成果。為達到福音劇目的,先解決人不覺得需要神的問題,利用存在主義角度呈現人生的存在與荒謬性,引發觀眾思考背後意義,帶出基督信仰的救贖觀。本研究將理論與實務做整合,以藝術指導專業為統整,展現存在主義精神的時代性與在地性,並開創了福音戲劇的新格局。
Gospel dramas are of long history and tradition, and productions during the Christmas season often marked the genre’s key developments. With the expectation to create an aesthetically satisfying piece that discusses both the topics of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the Ward Memorial Methodist Church in Soochow University entrusted the author with the production of “Le Manèg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current manifestations and potential developments of Gospel dramas through a historic perspective. Also elaborated on are philosophical discussions, especially in regards to the topics of existentialism and absurdity, as presented in Søren Kierkegaard’s (1813-1855) and Albert Camus’ (1918-1960) literature works. While the former promoted a positive existentialism belief with emphasis on Christian existentialism, the latter was a literary creator whose expertise was in exposing the absurdity of life. Lastly, Samuel Backett’s (1906-1989) “Theatre of the Absurd” literature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production of “Le Manège.”
With the main theme of life events being “in vain,” the “Le Manège” production was a “circus-themed” musical aimed at presenting the concepts of absurdity and existentialism. The creation of the play reflected the author’s art director background and his ability to transform intangible values through visual design into broadcast-able manners.
The “Le Manège” was performed twice. Through revealing the absurdity of human existence in existentialism methods, the play resolved the problem of men’s indifference toward God and brought up the concept of redemption in the Christian belief.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an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ality through art directing of a theatre production, so as to demonstrate the spirit of existentialism and open new possibilities for Gospel dramas.
一、中文專書
1、王潤華著,《卡繆的生平及其哲學思想》台南市:中華出版社,1967。
2、王潤華譯,《異鄉人》,台南:中華出版社,1969。
3、朱乃長(或:南度)譯,〈薛西佛斯的神話〉,收錄在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台北:亞洲出版社,1968。
4、佘靈靈譯,《誘惑者日記》,台北:究竟出版社,2000。
5、吳東辰著,《心理分析與齊克果之存在概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6、吳根樹譯,《墜落》,台南:王家出版社,1971。
7、李鈞著,《存在主義文論》,中國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8、李天命著,《存在主義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9、李天命著,《存在主義相應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
10、何欣譯,《放逐與王國》,台北:晨鐘出版社,1970。
11、何欣著,《現代歐美文學概述(下):二次大戰後至六○年代》,台北:書林
出版有限公司,1996。
12、何欣主編,《從存在主義觀點論文學》,台北:環宇出版社,1971。
13、何仲生、項曉敏主編,《歐美現代文學史》,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14、孟祥森譯,《齊克果一生的故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15、孟祥森譯,《作為一個作者我的作品之觀點》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16、孟祥森譯,《齊克果日記》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17、孟祥森譯,《憂懼之概念》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18、孟祥森著,〈齊克果〉收錄在陳鼓應編《存在主義》(增訂本)台北:台灣
商務印書館,2004。
19、孟凡譯,《卡里古拉》,台北:現代學苑出版社,1969。
20、林宏濤譯,《愛在流行》,台北:商周出版,2000。
21、林和生著,《絕望的一躍:孤獨天才克爾性郭爾》,北京:華文出版社,2008。
22、林如心譯,〈齊克果〉,收錄在《西洋哲學史》,台北:黎明文化,1996。
23、周行之譯,《瘟疫》,台北:志文出版社,2006。
24、周聯華著,《存在與信仰》台北:基督教文藝,2010。
25、周伯乃選,《存在主義與現代文學》台北:立志出版社,1969。
26、邱剛健等譯,〈關於貝克特〉、〈論等待果陀〉二序文,收錄在《等待果陀》,
台北:近學書局,1969。
27、柳鳴九、沈志明主編,《卡繆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28、金恆杰著,《由英雄的人到人的泯滅:法國當代文學論集》,台北:三民書局,
1993。
29、洪鼎漢等譯,《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台北:桂冠,1992。
30、洪耀勳著,《實在哲學論評》,台北:水牛出版社,1970。
31、俞繼斌譯,〈實在的基督徒:齊克果〉,收錄在蔡美珠著,《齊克果存在概念》
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
32、徐進夫譯,《快樂的死》,台北:晨經出版社,1973。
33、徐蘋譯《黑死病》,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1976。
34、書青譯,〈論夏克特的《等待果陀》〉,收錄在周伯乃編,《焦慮的一切:存在
主義作家批判》,雷林書點:蓮燈出版社,1969。
35、陳鼓應主編,《存在主義》,台北市:台灣商務,1992。
36、陳鼓應等譯,《存在主義哲學》,台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俊輝著,《齊克果》,台北:東大圖書,1989。
37、陳俊輝著,《齊克果與現代人生》台北:黎明文化,1987。
38、陳俊輝著,《齊克果新傳──存在與系統的辯證》,台北:水牛出版社,1994。
39、陳俊輝著〈最具原則心靈的思想家〉,收錄在余靈之譯《誘惑者日記》,台北:
究竟出版社,2000。
40、陳義勇著,〈卡繆〉刊登在(香港「大學生活」9卷1期),收錄在陳鼓應編
《存在主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
41、陳譯民、孫漢書等譯,《基督教思想史》,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
42、陳山木譯,《墮落》,台北:水牛出版社,1970。
43、梁春譯,《哲學的故事》,台北市:好讀,2002。
44、梁旭彤譯,《克爾愷廓爾》,中國北京:中華書局,2004。
45、梁祥美譯,《存在主義》,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
46、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人》,台北:
立緒文化,2009。
47、陸興華譯,《懷疑者》,台北;商周出版,2005。
48、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
49、張容著,《法國當代文學》台北:遠流,1993。
50、黃美序譯,《正義之士》,台北:驚聲,1970。
51、項退結,《現代存在思想家》台北:東大圖書,1986。
52、郭宏安著〈卡繆與小說藝術〉,收錄在顧方濟,徐製仁合譯《鼠疫》台北:
林鬱文化,1994。
53、鄔昆如著,《近代西洋哲學思潮》,台北:黎明文化,1977。
54、鄔昆如著,《存在主義真象》,台北:幼獅文化,1992。
55、楊耐冬譯,《人類命運四騎士》,台北:水牛出版社,1969。
56、閻嘉譯,《或此或彼》,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
57、劉俊餘譯,《反抗者》,台北:三民書局,1972。
58、劉載福編著,《卡繆論》,台中:青山出版社,1977。
59、蔡美珠著,《齊克果存在概念》,台北:水牛出版社,1986。
60、鄭聖鐘著,《存在的奧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2。
61、鄭志成譯,《通往哲學的後門階梯:34位哲學大師的生活與思想》,台北:
究竟出版社,2002。
62、謝秉德譯,《祁克果的人生哲學》,香港:東南亞神學教育基金會,基督教輔
僑出版社,1963。
63、戴維揚譯,《卡繆戲劇選集》(淡江西譯現代戲劇評叢第一冊第一本),台北:
驚聲文物供應公司,1970。
64、譚振球譯,《沒條理的人》,台北:三民書局,1986。
65、顧方舟、徐志仁譯,《鼠疫》台北:林鬱文化,1994。
二、論文
1、鄔昆如著,〈從荒謬到仁愛─幸福不是一切,人還有責任〉(登在台大「研究
生」創刊號)收錄在《存在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1985。
2、鄔昆如著,〈存在主義的始祖──齊克果〉收錄在《存在主義論文集》台北:
黎明文化,1985。
三、期刊
1、王秀谷著,〈漫談卡繆〉,現代學苑59期。
2、陳蒼多譯,〈悟卡繆〉,現代學苑105期。
3、陳彞秦譯,〈沙特、卡繆與馬芬〉,現代學苑42期。
4、張系國,〈城堡、蠅、瘟疫〉,台灣大學論壇9期。
5、傅佩榮,〈卡繆思想的歷程與意義〉,現代學苑108期。
四、網路資料
1、One Direction & Justin Bieber LOL–Cover – Masketta Fall (Official):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lFuRzk8O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