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芳梅
論文名稱: 台東高中職生對地方特產之認知--一個台東鄉土的研究
Local Cognition of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 A Research on Localism in Taitung
指導教授: 潘朝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03
畢業學年度: 9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5
中文關鍵詞: 台東縣鄉土認知地方特產高中職生
英文關鍵詞: Taitung County, Local Cognition, Local Products,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3下載:17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鄉土」落實在地表景觀上所反映的鄉土結構與鄉土經驗之間的互動關係,研究者經由文獻探討,在釐清相關鄉土概念內涵、台東產業特性之後,選擇以台東縣之農業發展為主軸,落實到地表景觀之地方特產為問題核心,透過問卷調查法以得知台東高中職生此一族群意向之鄉土產業景觀與看法以及不同背景的高中職生在鄉土認知和鄉土產業看法上的差異。
    研究者採用自編之「鄉土認知及看法」測驗為研究工具,以台東縣高中職生一、三年級為抽樣樣本,共得有效樣本數930份,並運用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等方法實施樣本資料的統計分析,獲致的研究結果如下:
    一、在鄉土產業之認知部分:
    (一)台東縣高中職生在鄉土產業認知問卷上的得分總平均分數是16.6分,答對比率為65.1﹪。以產業認知的各相關分類目來看,對「土地利用方式原因」此項最了解,但在「產業活動開發歷程—由清代至民國光復後時期」,則顯得認知稍嫌不夠。「產業活動開發歷程」此一分類目與「鄉土認知測驗總得分」之間為高度相關,其與「產業問題與發展策略」之間的相關亦達.568。
    (二)不同就讀學校類別、年級、性別、族群、居住時間、遊歷區域數之高中職生,其在鄉土認知得分上有顯著差異。其中展現較高鄉土認知得分的背景變項類別分別是:就讀高中的學生;就讀年級為三年級;性別為女性;族群別為閩南人及客家人;居住時間在11年以上以及6~10年之間;遊歷區域數達兩區以上的學生。
    二、在鄉土景觀及特色、特產及選擇條件、經濟發展方向的看法方面:
    (一)台東縣高中職生在自己居家所在的鄉鎮市與台東縣中情感上較深刻的均是清新的空氣與自然美景,在人文特色方面,台東縣高中職生較重視狹義鄉土中的淳樸民風,濃厚的人情味與廣義鄉土的原住民文化。
    (二)台東縣高中職生對於最能代表台東之特產前兩名依序是:釋迦及關山、池上米。並且覺得台東特產須具備的條件是:『本地獨有,其他縣市少見』、『地方政府大力推廣,知名度遠達其他縣市』、『栽種歷史悠久,具有文化傳承之意義』。
    (三)台東縣高中職生認為要促進台東經濟發展,防止人口不斷外流的方法依序是:增加觀光與服務業的就業機會、多設立文教機構如大學、多開闢縣內與縣外之交通線。
    三、不同背景變項對於鄉土景觀及特色、特產及選擇條件、經濟發展方向的看法之差異與否:
    (一)『不同就讀學校』與『居住時間』在最懷念的狹義鄉土景觀看法上是屬有顯著差異的背景變項。
    (二)在引以為傲的台東鄉土特色之看法上達顯著差異的背景變項是:『就讀高中與高職』以及『居住在台東平原與台東山地鄉鎮之間』。
    (三)對於最能代表台東特產之看法有顯著差異的背景變項是:族群(原住民與閩南人、外省人之間)與居住地區(A.台東海岸平原一帶與縱谷間;B.台東縱谷、山地鄉鎮與台東沿海鄉鎮間)。
    (四)對於台東特產須具備的條件之看法有顯著差異的背景變項是:『就讀高中與高職』、『居住在台東縱谷與台東海岸平原一帶之間』。
    (五)不同的背景變項對於要促進台東經濟發展,防止人口不斷外流的方法之看法並無呈現顯著差異。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對研究區域在實施教學上以及後續研究的相關建議。

    The research aims at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local structure and “local experience” reflected from the concept of “localism” on the ground landscape. By studying the concerning documents, clarifying the meaning of local concept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industry in Taitung, the researcher chose th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aitung as the axi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local products in this place as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Through questionnaires, we know high school students’ preference for the local industry contents and a wide divergence of opinions on local cognition and local industry as a result of studen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The research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elf-edited questionnaire “Local Cognition and Perspective”. The main sampling is first and third graders in both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tung County and the number of the effective sampling is 930. In order to conduct the accounting analysis of the sampling materials,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ie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are applied to this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
    I. Cognition on Local Industry
    1.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tung County had an average score of 16.6 on the questionnaires of the Local Industry Cognition. The percentage of getting correct answers is 65.1%. Among the concerned categorization of the industry cognition, “the cause of the land utilization” is the most highly-scored item. However, they seemed to have a vague idea about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industry activities from the Ching Dynasty to the post-restoration in Taiwan.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the industry activities” is highly-relevant to “the total score of the local cognition test”. Its relevance with “Industry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s up to .568 as well.
    2. The scores on “Local Cognition” show obvious discrepancy concerning different schools which the students attend, the grades they are in, sex, races, their residence time, and the number of the places they’ve been to. Among these categorized background item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got the highest score on “Local Cognition.” Besides, their sex is female. The racial groups are Fukien people and Hakka people from south China. Their residence time is over 11 years and between 6 and 10 years. The places they’ve been are more than 2.
    II. In respect to the perspective on local cognition, features, local products, qualifications of the local product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1. When it came to the residence in towns and cities in Taitung, what emotionally impressed high school students most were fresh air and beautiful scenery. In human respect, however, they put much more emphasis on the simple and sincere tradition in their neighborhood and hospitality in the country and the aboriginal culture in Taitung.
    2. As far as these students are concerned, two items that can most represent Taitung’s local products are Shir jia (custard apple) and Guanshan and Chershan rice in order. Besides, they thought that the qualifications of Taitung local products are “unique, rare in other counties”, “highly-promo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well-known in other counties”, “long-cultivated in the history and possessing the meaning of cultural heritage.”
    3. In high school students’ opinion,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aitung industry, and to prevent the constant outflow of population, first, the employment rate in tourism and service industry should be increase; next, more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set up. Finally, more roads connecting the outside and inside of Taitung county should be opened and extended.
    III. How perspectives on local scenery and features, local products and qualifications of the local products,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results in discrepancies, due to various background items.
    1. Among these various background items, “different schools” and the residence time” shows the most obvious discrepancies with respect to the most unforgettable local scenery in their neighborhood.
    2. These two various background items -- “attending senior high schools versus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 residing on Taitung Plains versus in towns of mountain areas in Taitung show obvious discrepancies concerning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proudest local features in Taitung.
    3. The perspectives on what can most represent Taitung’s local products show obvious discrepancies concerning the following various background items – racial groups (aboriginal people, Fukien people from south China and people from other provinces in mainland China), and residence (A. Taitung coastal plains and valleys; B. Taitung valleys, towns in mountain areas and towns along Taitung coast.)
    4. These two various background items –- “attending senior high schools versus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residing in Taitung Valley versus along the Taitung coastal plains” show obvious discrepancies concerning the perspectives on the qualifications which Taituing local products should possess.
    5. Different background items result in no obvious discrepancy when it comes to promo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aitung and preventing the constant out flow of population.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er offered concerning suggestions for teaching and follow-up studying in the researched area.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與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7 第四節 研究區的地理環境基礎 11 第二章 鄉土認知概念體系之建立 16 第一節 鄉土的定義與範圍 16 第二節 鄉土概念之內涵 21 第三節 鄉土概念之認知與內化過程 26 第四節 鄉土結構之文化地景形式(農業特產31 第三章 台東區域特色之建立-以產業景觀為題 35 第一節 台東的產業結構與分布 35 第二節 台東主要產業活動形式的時空變遷 42 第三節 台東產業面臨之問題與未來政策走向 51 第四節 小結 55 第四章 台東高中職生對其鄉土產業環境之認知分析 58 第一節 鄉土產業問卷題目之擬定與施測 58 第二節 台東高中職生對其鄉土產業之認知狀況61 第三節 影響台東高中職生認知其鄉土產業之背景因素分析66 第四節 台東高中職生對鄉土產業各層面之看法陳述 7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88 第一節 結論 88 第二節 建議 90 參考文獻 92 附錄99

    一、期刊
    1. 呂光洋、杜銘章(1985),“芋頭、飛魚、丁字褲和生態”,大自然 季刊第三卷第一期,頁42。
    2. 杜玉祥(1977),“談鄉土地理的重要性”,國教輔導16卷8期,頁1。
    3. 姚誠(1996),“人與土地的思考—論「族群意識」與「鄉土意識」”,國際人文年刊第5期,頁166~168。
    4. 施添福(1980)“地理學中的人地傳統及其主要的研究主題“,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報告,第六期,頁236。
    5. 胡良珍(1976),“台灣布農族的生產方法之研究”,台灣文獻第27卷第2期,頁16。
    6. 夏黎明﹙1989﹚,“鄉土的空間特性”,台東師院學報第二期,頁63~72。
    7. 夏黎明﹙1992﹚,“古地圖在鄉土教學上的應用-以清代台灣地圖為例”,台東師院學報第四期,頁103。
    8. 夏黎明(1988),“鄉土定義之分析”,台東師院學報創刊號,頁283~294。
    9. 夏黎明(1991),“鄉土的結構—方法論的探討,台東師院學報第三期”,頁172~184。
    10. 翁國盈(1985),“鄉土資源與地理教學”,台灣師大地理教育第11期,頁19。
    11. 張慶熊(1997),“生活世界是人類主體間交流的基礎”,哲學雜誌季刊第二十期,頁122。
    12. 曹治中(1994),“鄉土地理的教學內涵與教育價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四卷六期,頁19。
    13. 許麗芩(2002),“拓荒金針山”,大地地理雜誌172期,頁45。
    14. 連廷誥 (1989),“國小鄉土教材與國小學童鄉土認知態度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學生學刊11期,頁115~129。
    15. 陳正祥(1954),“台東東部縱谷地帶農墾與移民可能性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第六卷第四期,頁130。
    16. 陳榮波 (1962 ),“清季台灣東部之農耕型態”,台灣銀行季刊第13卷第1期,頁331。
    17. 黃政傑(1994),“鄉土教育的課程設計”,師友月刊第324期,頁10。
    18. 黃春木、劉蔚之(1998) ,“何謂鄉土,怎樣教學?—談鄉土教學補充教材的編撰與使用”,高中教育第二期,頁81~87。
    19. 黃朝恩(1990),“如何引導學生進行野外地理探索”,國立台灣師大地理教育第16期,頁 58。
    20. 歐陽教(1976),“認知結構與教學的關係”,教育研究所集刊第十八輯,國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頁4。
    21. 潘朝陽(1986),“台灣民俗宗教分布的意義”,地理研究報告12期,頁170。
    22. 潘朝陽(1988)“地理學與人文關懷“,中等教育,第39卷2期,頁87。
    23. 蔡文川(1991),“空間、地方與心理地理”,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期,頁128~129。
    24. 蕭新煌(1983),“三十年來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1953-1982”,思與言第20卷第6期,頁16~21。
    25. 鍾佩娥(2000),“金針山上好農家”,大地地理雜誌153期,頁113~117。
    26. 關華山(1989),“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中央研究所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65。
    二、書籍
    1. 不著撰者 (1996),臺閩地區工商及服務業普查報告27卷,台灣省台東縣。
    2. 不著撰者 (1999) ,人力資源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表33台灣地區就業者之行業中的各地區產業人口。
    3. 不著撰者 (2000),農業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農委會,頁284、285。
    4. 不著撰者(1987),東部地區茶葉產製技術輔導手冊,台東:台東茶業改良場台東分場,頁2、3。
    5. 不著撰者(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頁4、5。
    6. 不著撰者(1995) ,臺閩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報告22卷台東縣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頁24、25。
    7. 不著撰者(1995),國民中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頁155、232。
    8. 不著撰者(1997),台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217~249、320、393。
    9. 不著撰者(1997),台東縣綜合發展計畫(二)產業部門(草案),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1-4-3~2-4-2。
    10. 不著撰者(1997),台灣東部區域計畫規劃分析報告,南投:台灣省政府住宅及都市發展局,頁4-8。
    11. 不著撰者(2000),台東縣統計要覽第45期,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12. 不著撰者(2000),台東縣統計要覽第50期,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13. 不著撰者(2000),農業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農委會,頁284。
    14. 不著撰者(2000)臺閩地區農林漁牧業普查初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頁179。
    15.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頁151。
    16. 王文科(1991),認知發展理論與教育—皮亞傑理論的應用,台北:五南圖書,頁138。
    17. 王洪文(1988),地理思想,台北:明文書局,頁346。
    18. 古野清人著,葉婉奇譯(2000),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事業,頁68。
    19. 石再添(1987),台灣地理概論,台北:台灣中華書局,頁128。
    20. 石再添等(1988),河流與地下水,台北:幼獅文化事業,頁39。
    21. 石再添等(1996),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台中縣: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342、742~743。
    22. 江碧真(1999),國小學童地方感之探討—以國小鄉土地理教育架構下的個案研究,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博論,頁12、13。
    23. 吳文星譯(1989) ,台東移住民史,台灣慣習記事4 (1),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7。
    24. 吳明隆(1999),SPSS統計應用實務,台北: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頁7-14~17。
    25. 吳燕和(1993),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民族學研究所資料會編第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270~285。
    26. 吳騰達(1997),台灣原住民鄉土體育調查研究,台東:中華民俗藝陣研究室出版,頁30。
    27. 李少如、黃郁文 (1999),台灣東部地區產業發展—企業與行政制度面要素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28. 李永謀(1997),國民小學教科書歷史教材內涵分析及兒童歷史知識與歷史意識之研究,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
    29. 沈文福(1986),台東縣鄉土地理景觀之調查研究,台東:省立台東師專實小,頁2~86。
    30. 阮昌銳(1994),台灣土著的社會與文化,台灣省立博物館印行,頁92。
    31. 卓世宏 (1998) ,國民中學一年級學生的鄉土知覺與鄉土認同--以台東縣為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論。
    32. 周業登(1996),台東泰源盆地的區域變遷—族群空間關係與生計型態的解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研究所碩論,頁84~116。
    33. 孟祥瀚(1988),台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1874~1945,台灣師大歷史系研究所碩論,頁97。
    34. 孟祥瀚(2001),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47、48。
    35. 林建成(1996),後山原住民之歌,台北市:玉山社出版,頁94。
    36. 林國榮(1995),番荔枝產銷技術,台東:台灣省台東區農改場編印,頁3。
    37. 林清山(1994),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台北:遠流出版社,頁5。
    38. 林朝棨 (1957),台灣地形,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頁351。
    39. 邱孟島(1971),東臺縱谷土地利用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國地政研究所碩論,頁6、7。
    40. 侯松茂(1993),台東人口外移情況與原因之研究,台東市:台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頁12~27。
    41. 侯松茂(1993),台東縣觀光旅客消費需求及動向之研究,台東市:台東師院社會科教育學系,頁59、60。
    42. 洪桂枝(年不祥),台東縣志(稿)卷-自然志(地理篇),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43. 夏黎明(1999),台東縣史地理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205~207。
    44. 夏黎明(2001),池上鄉志,台東:池上鄉公所,頁512~513。
    45. 徐榮崇 (1996),國小戶外鄉土地理教學之設計與分析研究,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
    46. 秦有為 (2001) ,國小5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鄉土認同之研究--以花蓮市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
    47. 張桂芳 (1998) ,高雄縣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地理知識與態度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
    48. 張智遠 (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鄉土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以高雄市前鎮區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頁110。
    49. 許木柱、黃智慧等編譯(2000),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原著,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頁144。
    50. 許育齡 (1999) ,國小學童鄉土意識內涵以年齡及環境刺激因素之相關研究--以芝山岩地區學童為例,台灣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論。
    51. 陳正昌(1990),行為及社會科學統計學:統計軟體應用。台北:巨流。
    52. 陳國川、林聖欽(2000),台東縣史產業篇,台東:台東縣政府,頁90~432。
    53. 陳國彥等(1999),台灣原住民與土地關係之研究—花蓮、台東部份,台北:中國地理學會,頁46、47。
    54. 陳震東(1979),鄉土教材與地理教學,南投縣:台灣省教育廳,頁18~22。
    55. 曾伯堯(1997),台東—東方初陽,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86。
    56. 曾聖元(2000),台東縣史觀光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130~192。
    57.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台灣師大教育研究所碩論,頁5~17。
    58. 黃拓榮等(1964),台東縣志卷二人民志,台東:台東縣文獻委員會,頁14。
    59. 黃潮貴(1994),豐年祭之旅,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海岸風景特定局管理處,頁13。
    60. 黃潮貴(1998),阿美族飲食之美,台東: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頁57、58。
    61. 楊宜芬(1997),嘉義市國小兒童鄉土史地知識之研究,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頁1~13
    62. 楊國樞主編(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頁529、530。
    63. 楊肅棟(1999),原漢族別與學業成績關聯性之追蹤調查研究—以台東地區國小學童為例,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論,頁71。
    64. 鄔昆如(1981),胡塞爾現象學,台北:黎明文化,頁21、22。
    65. 廖復山(1996),台東縣農業發展措施之我見,台東市:台東縣政府,頁13。
    66. 劉克襄(1992),後山探險,台北市:自立晚報社,頁52。
    67. 鄭全玄〈1993〉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台灣師大地理研究所碩論,頁10
    68. 鄭和均、鄧京華(1995),高中生心理學,台北:五南圖書公司,頁87~92。
    69. 蕭秀玲、莊慧秋、黃漢耀譯(1991)環境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頁48。
    70. 賴怡潔(2001),國小中年級鄉土教材內容分析之研究-以宜、花兩縣為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論,頁9。
    三、論文集
    1. 吳連賞(1997)“高中地理新課程的精神特色與鄉土地理教學“,載於地理科教學研究專輯(三),台灣省政府教育廳,頁38~46。
    2. 吳學明(1996),“鄉土史料與鄉土史教學”,載於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頁195~208。
    3. 侯松茂(1998),“人口外移與區域發展關係的另類想法:以台東為例”,載於守望東台灣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主編,頁292。
    4. 姚誠(1995),“鄉土意識與鄉土教育—一項理論建構的探索”,國小鄉土教學教材教法論文研討會論文集,花蓮市:國立花蓮師範學院鄉土教學資源研究中心,頁76~82。
    5. 施添福(2000)“台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載於族群、歷史、空間(夏黎明、呂理政編),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專題演講,頁1~8。
    6. 郭生玉(2000),“測驗的編製”,載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張春興、楊國樞主編),台北:東華書局,頁458。
    7. 陳國川(1998),“鄉土地域的界定與鄉土特色的掌握”,載於地方志與鄉土教育論文集,台北:中國地理學會,頁113。
    8. 黃光政(2001),“台灣休閒農業分類與經營發展規劃”,創新台灣農漁產業文化與休閒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市:中國農業推廣學會,頁176。
    9. 鍾喜亭(1995),“鄉土教材的設計”,載於鄉土教育(黃政傑、李隆盛編),台北:漢文書店,頁27。
    四、網站資料
    1. 中央氣象局之“台灣地區各氣象站月平均氣溫統計表”網站資料,網址為//www.cwb.gov.tw/V4/climate/Data/table3.html。
    2. 行政院主計處網站: //www.dgbas.gov.tw/census~n/four/yrtable31.xls。
    五、外文論著
    1. 小川正行(1933),“鄉土教育”,載於教育科學第三冊(岩波茂雄編)。東京都:岩波書店。頁11~18。
    2. E Relph(1976),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 pion,pp.3、4。
    3. Fritz steele(1981),The Sense of Place,Boston : CBI Publishing Company,pp.11~13。
    4. John R. Gold (1980)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Geography,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pp.35~42。
    5. Lesley Fishwick and Joanne Vining(1995),“Toward a phenomenology of recreation place”, Landscape Perception (Amita Sinha),U.S.A.: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pp.37~39。
    6. McGhee,Larry E (1991) Influence of race,gender,travel,geography courses,and geography content in other course upon geographic literac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Doctoral dissertation,Memphis State University,pp. XII~XIV 。
    7. R. J. Johnston, Derek Gregory, and David M. Smith(1994),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Oxford, UK: Blackwell Reference,pp.259。
    8. Yi-Fu Tuan(1974),“Space and Place:Humanistic perspective”,Progress in Geography,Vol.6,Edited by Board﹐C﹐pp.147。
    9. Yi-Fu Tuan(1975),“Place:an experiential perspective”,The Geographical Review 65(2),pp.152~165。
    10. Yi-Fu Tuan(1977),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London: Edward Arnold,pp.183。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