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陳雅芳
Chen, Ya-Fang
論文名稱: 中高級俗諺語教材設計及教學研究
A Study of Course Materials and Instruction Design of Chinese Proverbs to Intermediate and Advanced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指導教授: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55
中文關鍵詞: 語境文化中高級俗諺語教材俗諺語教學
英文關鍵詞: context, culture, advanced-level Chinese, teaching proverbs, proverb teaching material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0下載:6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語境及文化觀點,設計為中高級程度學習者之俗諺語教材,並進行教學研究。華語學習者到了中高級以上,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俗諺語。但一直以來,俗諺語在教材、教學、課程及研究方面的重視度,相對於其他語言,仍較為低。俗諺語的學習難點在使用的語境及其文化意涵等,然而目前的華語教學界據此來編寫針對性的諺語教材或進行專門的俗諺語教學的仍顯不足,因此許多華語學習者到了中高級以上程度,仍無法正確地使用俗諺語,以致無法進一步提高華語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緣此,本論文將依據文獻分析及需求分析之結果設計一套俗諺語教材範例,並以此進行教學試驗。經過課程教學實踐之後,本論文將可達成以下研究目標:
    一、解決目前俗諺語教材及教學的不足。
    二、提供俗諺語教材編寫之建議。
    三、建立俗諺語的教學策略。

      從研究結果來看,過去學習者在學習俗諺語的難點方面包括了記憶、來源、意義及用法等,根據需求分析結果可知,教師及學習者皆認為有學習俗諺語的需要,學習俗諺語也有助於提高學習者的華語能力,且因現有教材及課程的不足而應設計俗諺語教材及課程。研究者根據文獻探討及需求分析的結果後,設計了一套俗諺語教材及課程,並進行五週的教學試驗課程。經過五週試驗課程學習後可以發現,學習者在俗諺語的使用能力及頻率上確有所增加,亦能將所學之俗諺語應用於其他課程或生活中,顯示本論文所設計之教材及課程乃具一定的可行性。緣此,研究者盼本論文所設計之教材及課程能做為未來正式教材及課程安排之參考範例。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design proverbs course materials for advanced Chinese learners and to conduct an experimental teaching practice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both cultural and contextual aspects. When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reach an advanced level, they inevitably encounter proverbs. However, proverbs are not much emphasized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pedagogy which includes teaching materials, curriculum and research. The difficulty of learning proverbs lies in how to use them in a proper context and how to grasp their cultural meaning. As of yet, the current Chinese pedagogy neglects the importance of instruction and publication of proverb-focused textbooks. Thus, when Chinese language learners reach an advanced level, they are unable to use Chinese proverbs correctly. This in turn hinders further Chinese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 this research,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survey research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data col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proverbs course materials. This study reviews relevant literature, analyzes teacher and student needs regarding proverbs instruction, compiles course materials and applies these materials in advanced Chinese language class. Through the designed proverb course the researcher aims to achieve the following goals as below:
    1. Addressing the insufficiency of proverbs-oriented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publications
    2. Providing suggestions for compiling proverb teaching materials
    3. Establishing teaching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overbs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 that the greatest difficulties in Chinese proverbs' acquisition are total comprehension, active recall and appropriate application. Author's analysis of students’ needs has shown that both teachers and learners acknowledge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of proverbs acquisition as a way to enhance Chinese language proficiency. Both parties agree that the lack of relevant materials which calls for a greater investment in curriculum. After conducting a five-week experimental class instruction focused on proverbs, the results have shown a direct improvement in students’ ability to grasp and utilize proverbs. Additionally, it has proven that proverb acquisition reinforces other areas of Chinese language coursework. Thus, given this proverb coursework’s demonstrated feasibility, the researcher hopes that the provided course materials can serve as a model for future Chinese proverb curricula.

    目錄 V 表目錄 IX 圖目錄 X 附錄 X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5 一、研究動機 5 二、問題意識 7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取向 11 一、研究目的 12 二、問題取向 13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4 第五節 名詞解釋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9 第一節 俗諺語本體研究 19 一、定義 19 二、來源 22 三、修辭 25 四、語法結構特徵 27 五、言語意義 36 六、語用功能 40 七、文化意涵 41 第二節 俗諺語教學研究 43 一、俗諺語教學的必要性 43 二、俗諺語對華語教學之作用 45 三、俗諺語教學策略 46 四、俗諺語教學與教材的搭配 53 第三節 語境研究 54 一、語境的重要性 54 二、語境的分類 55 三、語境的功能 57 四、利用語境進行教學 59 第四節 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研究 62 一、語言與文化 62 二、跨文化交際能力 64 三、第二語言中的文化教學實踐 66 第五節 第二語言教材編寫與設計 71 一、教材編寫原則 71 二、教材編寫程序 74 第六節 小結 76 第參章 研究方法 81 第一節 研究取向 81 一、文獻分析法 81 二、調查研究法 82 三、行動研究法 83 第二節 研究架構 84 第三節 研究流程 86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式與分析 92 一、需求分析階段 92 二、教學試驗階段 100 第五節 研究信度與效度之品質的維持 102 一、同儕檢核(peer debriefing) 102 二、參與者檢核(member check) 103 三、三角檢測(triangulation) 104 四、建立互動關係 107 五、問卷及訪談題目的品質保證 107 第肆章 俗諺語教學之需求分析 109 第一節 現有教材分析 109 一、分析評估之教材 109 二、評估項目 111 三、教材分析結果與建議 127 第二節 現有課程調查 134 第三節 教師之俗諺語教學經歷及觀點訪談 139 第四節 學習者之訪談調查及結果 150 第五節 小結 160 第伍章 諺語教材及課程設計原則 163 第一節 俗諺語教材編寫理念及教學目標 163 一、教材編寫理念 163 二、俗諺語教學目標 163 第二節 俗諺語教材設計原則與模式 164 一、教材設計原則 164 二、教材設計模式 166 第三節 俗諺語教材內容選擇和組織方式 168 一、適用對象 168 二、選材問題 169 三、教材內容大綱與各課項目編寫選擇 172 四、配套教材安排 181 第四節 俗諺語課程架構 183 一、教學對象 183 二、教學時程及內容規劃 183 三、教學流程 185 四、教學策略 189 五、評量方式 190 第五節 小結 190 第陸章 俗諺語教學行動與討論 193 第一節 教學試驗安排 193 一、試驗目的 193 二、試驗對象 193 三、教學方法 194 四、教學流程 197 五、試驗教材範圍及時程 199 六、試驗資料蒐集 199 第二節 教學試驗各課流程 203 第三節 教學試驗結果與評估 221 一、學習成效 221 二、滿意度調查 228 三、學習者焦點訪談 234 四、資深教師觀課反饋訪談 241 第四節 俗諺語教學之實施問題討論及修正 243 一、教師心得省思 243 二、問題討論與修正 246 第五節 小結 249 第柒章 結論與建議 251 第一節 結論 251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54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256 ※參考文獻 260

    一、中文部份:
    Fred N. Kerlinger, Howard B. Lee. Foundation of Behavioral Research(黃營杉、汪志堅 編譯2009,研究方法。台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編(1983)。俗諺-中國諺語總匯.漢族卷(上、中、下)。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
    方豔(2005)。論對外漢語教學中模擬情景的創設。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9卷第3期,頁100-103,107。南江:金陵科技學院。
    方豔(2007)。語境理論和對外漢語教學。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頁107-109。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止思(2007)。諺語。武漢:崇文書局。
    王文科(2002)。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王建華(2002)。關於語境的構成與分類。語言文字應用,第3期。
    王春、楊素英、黃月圓(2000)。漢英諺語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美玲(2010)。對外漢語文化語用教學研究。陜西:陜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王衍軍(2008)。中國民俗文化。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王倩(2011)。淺談對外漢語口語教材語境設置的問題。安徽文學(下半月),第12期,pp。239。安徽:安徽省文聯。
    王振來(2008)。熟語的文化附加義。文化學刊:民俗語言學研究,第2期,頁156-162。遼寧:遼寧社會科學院。
    王校偉(2012)。中日諺語對比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啟示。南昌教育學院學報(外語研究),第6期第27卷,頁167-168。江西:南昌教育學院。
    王國安(1996)。論漢語文化詞和文化意義。北京:中國對外漢語教學學會第五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頁398-410。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王國安、王小曼(2003)。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上海:詞語大詞典出版社。
    王國安、王小曼(2003)。漢語詞語的文化透視。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王國棟(1935)。諺語的收集與整理。師大月刊,第22期。
    王堯美(2007)。對外漢語教材的創新。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4。北京:語言教學與研究,頁78-82。
    王勤(1980)。諺語歇後語概論。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王勤(1990)。俗語的性質和範圍_俗語論之一。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4期,頁107-111。湖南:湘潭大學。
    王勤(1998)。俗語的構成和意義_俗語論之二。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2卷,頁24-28。湖南:湘潭大學。
    王靖暉(2012)。對外漢語教材中的熟語研究。吉林: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王鳳蘭(2005)。語用能力、語境與對外漢語教學。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第26卷,頁337-339。四川:西南民族大學。
    王德春、楊素英、黃月圓(2003)。漢英諺語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德春、楊素英、黃越圓(2003)。漢英諺語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王鴻雁(2005)。漢語諺語的句法形式特點分析。廣西社會科學,第8期(總第122期),頁152-154。廣西:廣西壯族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王嚴(2008)。漢語熟語文化學研究的現況與框架。漢字文化,第6期,頁38-40。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
      北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古麗仙.依明尼亞孜(2008)。諺語是固定詞組嗎?。和田師範專科學校學報(漢文綜合版),第28卷第5期(總第55期),頁234。新疆:和填師範專科學校。
    左思民(2000)。漢語語用學。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申小龍(1996)。文化語言學論綱。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
    申小龍(2003)。漢語與中國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申小龍、張學文、唐厚廣(2006)。中國理論語言學的文化重建。瀋陽:瀋陽出版社。
    白雲(2006)。漢語諺語的語義特點。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137-138。山東:聊城大學。
    石美麗(2012)。對《發展漢語》精讀課本中熟語的研究與分析。陜西: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伍占坤、馬國凡(1980)。論語。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伍鐵平(1998)。語文與文化評論集。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朱介凡(1964)。中國諺語論。台北:新興書局。
    朱介凡(1970)。諺語的源流.功能。台北:東方文化供應社。
    朱風雲(2004)。諺語的語用修辭分析。淮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頁839-840。江蘇:淮陽師範學院。
    任訪秋(1931)。諺語之研究。禮俗(半月刊),第6-7期合刊。北京:北平女子師範大學研究所。
    何兆熊(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2002)。語用學概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陳新仁(2004)。當代語用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何德華(2009)。華語教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正中書局。
    利奇(1987)。語義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吳友富(主編)(2001)。外語與文化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吳青葉(2011)。淺議語境理論在對外漢語慣用語教學中的運用。科技致富嚮導,第29期,頁80。山東: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
    吳為善(2011)。跨文化交際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越(2007)。中高級對外漢語口語教材中口語語體情況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吳愛慶(2003)。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運用與思考。教學月刊:中學版,第11期,頁38-40。浙江:浙江外語語學院。
    呂必松(1983)。談談對外漢語教學的性質和特點。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頁4-24。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呂必松(1992)。華語教學講習。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必松(1992)。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研究問題芻議。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北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呂必松(1996)。對外漢語教學發展概要。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呂必松(1997)。教學類型與課程設置。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李楊主編),頁1-7。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呂必松(2005)。語言教育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社。
    呂叔湘(1982)。中國文法要略。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海燕(2009)。論漢語俗語的對外教學。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語教學),第12期,頁121-122。內蒙古:內蒙古師範大學。
    宋海燕(2010)。對外漢語教材俗語編排考察及俗語教學思考。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第8期,頁126-127。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宋培杰(2009)。論語用分析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教育與職業,第24期(總第628期),頁94-96。北京:中華職業教育社。
    束定芳、莊智像(1996)。現代漢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泉(2005)。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李泉(2006) 。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泉(主編)(2001)。對外漢語教學理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海宏(2005)。漢語諺語中的語用觀。語言文字應用,頁150-152。
    李海宏(2005)。漢語諺語中的語用觀。語言文字應用,第S1期,頁150-152。北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李揚(1993)。中高級對外漢語教學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揚(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進敏、曾昭聰(2010)。面向外國留學生的中國民俗文化教材編寫園則散論。徐州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1卷第1期,頁41-45。江蘇:徐州師範大學。
    李新(2012)。論語境教學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才智,第4期,頁92。吉林:吉林才智雜志有限公司。
    李福印(2006)。語義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李潤新(1994)。文字語言概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李維琦(2008)。修辭學。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2006)。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霞(1998)。從語義學辨析諺語和歇後語的功能。民間文學論壇,第3期,頁52-54。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
    沈立冉(2011)。近二十年對外漢語俗語教學研究綜述。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150-151。山東:聊城大學。
    沈錫倫(2004)。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沈謙(2010)。修辭學。台北市:五南出版社。
    沈懷興(2005)。漢語諺語中關聯法的應用。語文研究,第4期(總第97期),頁 42~46。山西:山西省社會科學院。
    肖帆(2011)。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瘋狂英語(教師版),第4期,頁49-52。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邢福義(2000)。文化語言學。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1996)。第二語言教學論。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周小兵(主編)(2005)。對外漢語教學導論。北京:商務出版社。
    周思源(主編)(1997)。對外漢語教學與文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周健(2004)。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學及教師的雙文化意識。語言與翻譯,(1),64-67。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周蒲芳(2008)。文化與詞語形成關係淺析。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85-87。河南: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周盤林(1974)。中西諺語比較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季青(2008)。試論漢語慣用語的對外教學。山東: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林清山(2014)。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灣:東華出版社。
    林寶卿(2000)。漢語與中國文化。北京:科學出版社。
    武占坤(2000)。中華諺語研究。河北:河北大學出版社。
    武占坤、馬國凡(1980)。諺語。蒙古: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武占坤、高兵(2005)。試論諺語、俗語之分。漢字文化,第3期,頁19-20。北京:國際漢字研究會。
    邵敬敏(1995)。文化語言學中國潮。北京:語文出版社。
    邵敬敏(1995)。語言文化學中國潮。上海:語文出版社。
    金路(1996)。中國俗語。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侯璞(2012)。諺語的語篇功能。江西:南昌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侯濤(2011)。談語境與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交際化。陜西教育(高教版),第11期,頁59。陝西:陝西教育報刊社。
    姜麗萍(2008)。對外漢語教學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姚道中 編(2006)。中文教材與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姚錫遠(1994)。熟語文化論。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頁85-91。河北:河北大學。
    施方、崔允激(2009)。教學理論: 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和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施玉惠等譯(2003)。原則導向教學法(H。 Douglas Brown原著)。臺北:東華書局。
    紀玉華、吳建平(2008)。跨文化語境演講中諺語引用之批評分析。外語與外語教學,第1期(總第226期),頁22-26。遼寧:大連外國語學院。
    胡文仲(1999)。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胡文仲(主編)(1994)。文化與交際。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胡建軍(2003)。中高級口語課程的文化教學。雲南師大學報,第四期。
    苗培穎(2011)。淺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境釋詞法。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第2期,頁17-18,44。河南: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唐智芳(2012)。文化視域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唐松波(1960)。熟語和成語的種屬關係。中國語文,頁375-376。北京:商務印書館。
    夏紀梅(2002)。現代外語課程設計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孫月(2006)。俗語在熟語中的定位及其特徵。河北: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孫治平(1984)。諺語兩千條。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孫維張(1989)。漢語熟語學。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
    孫德金(2003)。對外漢語教學語言研究芻議。語言文字應用,(3),頁98-105。北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孫鵬英(2011)。簡述留學生高級階段的成語教學。語文學刊,第7期,頁115-116。內蒙古:內蒙古師範大學成人教育學院。。
    孫蘭(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情景教學研究評析。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第7卷第4期,頁14-18。雲南:雲南師範大學學報。
    徐宗才(1999)。俗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建華(1992)。俗語_一種獨立的熟語語種。衡陽師專學報,第1期(總48期),頁70-73。湖南:衡陽師範學院。
    徐家楨。2000。基礎語言課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結合的問題。世界漢語教學,頁74。
    徐朝暉(2011)。諺語的語法形式、語義關係和認知理解。語言與翻譯,第4期,頁17-21。新疆: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徐曉敏、孫靜(2002)。熟語中俗語類的界定。綏化師專學報,第22卷第3期,頁27~28。黑龍江:綏化師範專科學校。
    索振羽(2000)。語用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索緒爾(1980)。《普通語言學教程》(中譯本,高名凱翻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馬金紅 編著(2004)。熟語溯源。北京:中國民航出版社。
    馬國凡(1960)。諺語的特點。中國語文,頁377-378。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兵(2005)。漢語熟語的民族特色研究。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期,頁64-67。河北:河北大學。
    高遠月(2002)。漢語俗語教學初探。烏魯木齊職業大學學報,第11卷,第3期,頁26-28。新疆:烏魯木齊職業大學。
    寇福明(2007)。漢英諺語對比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寇福明(2008)。當代認知理論與諺語認知觀。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第6期,頁11-15。福建:福建社會科學院。
    寇福明(2009)。論諺語的語義特徵。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1期,頁63-66。內蒙古:內蒙古民族大學。
    崔永華(2005)。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崔希亮(1997)。漢語熟語與中國人文世界。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文一(2006)。中高級程度留學生漢語四字格成語習得與教學。廣東:暨南大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冬貴(2002)。諺語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6卷第2期(總第50期),頁48-50。桂林: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張平、梁正宇(2006)。語用學視野中的對外漢語教學。社會科學家,S1期,頁284-285。廣西:桂林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社會科學家》編輯委員會。
    張宇清(2007)。中級漢語綜合教材練習設置與編排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張定亞(1983)。諺海浪花-中國諺語選。陜西:陜西人民出版社。
    張柏玉(1988)。談成語的語義轉化類型。邏輯與語言學習,第2期。
    張莉萍(2012)。對應於歐洲共同架構的詞彙量。華語文教學研究,第9卷第2期,頁77-96。
    張紅玲(2007)。跨文化外語教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2000)。教學設計原理與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張捷鴻(1996)。對外漢語高級階段的詞匯教學。山東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頁103-106。山東:山東大學。
    張會森(主編)(2004)。俄漢語對比研究。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張德鑫(1996)。中外語言文化漫議。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張潛(1997)。諺語修辭和漢文化。南京高師學報,第13卷第1期,頁41~45,77。南京: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張輝(2003)。熟語及其理解的認知語義學研究。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曹傳鋒(2008)。淺談英漢諺語的語義特點及語法功能。齊齊哈爾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總第103期),頁50-52。黑龍江:齊齊哈爾高等專科學校。
    曹聰孫(1981)。現代漢語俗語初探。天津師院學報,第6期,頁78-81。天津:天津師範大學。
    曹鶴(2012)。論語體和語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北方文學,第4期,頁89。黑龍江:黑龍江作家協會。
    梁小龍(2010)。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慣用語學習。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第11期,頁124-125。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梁靜(2006)。中級對外漢語閱讀教材的練習設計與編排研究。廣東:暨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梅立崇(1995)。漢語和漢語教學探究。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梅倩(2013)。對外漢語中的“國俗詞語”教學研究。蘇州:蘇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畢繼萬(2009)。跨文化交際與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畢繼萬、張德鑫(1997)。對外漢語教學中語言文化研究的問題。載於中外語言文化漫談,頁78-91。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許丹荔(2012)。語境本體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1卷第8期,頁173-174。黑龍江:牡丹江大學。
    陳平(1997)。諺語的定義及其基本特徵。韓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頁86-92。廣東:韓山師範學院。
    陳正昌(2000)。教學設計原理(中譯本)。(Gagne, Robert M。 & Briggs, Leslie原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陳申(2001)。語言文化教學策略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陳光磊(1997)。關於對外漢語課中的文化教學問題。語言文字應用,第1期,頁25-28。
    陳汝東(2004)。當代漢語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宏、吳永毅(2003)。對外漢語教學課堂教案設計。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陳昌來(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望道(2008)。修辭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建民(1989)。語言文化社會新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陳娜(2012)。漢語諺語的認知隱喻研究。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1卷第9期,頁84-86。黑龍江:牡丹江大學。
    陳清(1997)。對外文化教學吸引力探析。語言文化教學研究集刊 第一輯,頁167-175。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陳慧玲(2012)。對外漢語成語教學策略淺探-以《成語教程》為例。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第5期,pp。84-85。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勞培萱(2009)。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成語研究。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第5期,頁125-128。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彭軍(2011)。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的語境建構。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3期(總第165期),頁136-139。瀋陽:瀋陽師範大學。
    彭增安、陳光磊(2006)。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概論。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曾永義(1997)。民間文學、俗文學、通俗文學命義之商榷。國文天地,13卷4期,俗文學教學與研究專題,頁18-29。
    游汝傑(2003)。中國文化語言學引論。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程裕禎(1998)。中國文化要略。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程輝(2012)。也談語境在對外漢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文學教育(下),第7期,頁68-70。湖北:華中師範大學;湖北省新聞出版局。
    粟甜(2007)。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口語習慣用語理解研究。陜西: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舒燕(2002)。中國民俗。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馮風麟(2000)。諺語的通俗性分析。連雲港教育學院學報,第4期(總第52期),頁3~5。江蘇:連雲港教育學院。
    馮勝利、胡文譯 主編(2005)。對外漢語書面語教學與研究的最新發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馮藝廣(1998)。漢語語境學概論。寧夏:寧夏人民出版社。
    黃柏榮、廖序東(1991)。現代漢語增訂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黃美英(2011)。對外漢語高級階段諺語及教學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黃惠莉(2009)。中級華語會話教材之設計-以俄語背景學習者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雲和(2010)。語境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作用。青年文學家,第12期,頁58,60。黑龍江:黑龍江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齊齊哈爾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黃蓉、張貫之(2008)。會話含義在對外漢語成語教學中的應用。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1期,頁112-115。四川:樂山師範學院。
    黃麗貞(2004)。修辭學。台北:國家出版社。
    楊芳(2000)。從諺語看儒家的價值觀和人格理想。楚雄師專學報,第15卷第2期,pp。 46~49。雲南:楚雄師範璿院。
    楊欣安(1961)。成語與俗語的區別。中國語文,第3期,頁31-33。北京:商務印書館。
    楊建國(2009)。基於動態流通語料庫的漢語熟語單位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民78)。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市:臺灣東華。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民78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台北:東華出版社。
    楊寄洲、崔永華(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堂技巧。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楊淑雲(2007)。論語境理論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頁198-199,229。廣西:廣西民族大學。
    楊萬娟(2001)。論諺語和它近鄰的種屬分界。中南民族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卷第4期,頁87-89。湖北:中南民族大學。
    楊德峰(主編)(1999)。漢語與文化交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溫洪端(2004)。英漢諺語文化涵義對比研究。山東大學學報,第4期,頁56-61。山東:山東大學。
    溫端政(1985)。諺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溫端政(2003)。方言與俗語研究:溫端政語言學論文選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溫端政(2005)。俗語的性質、範圍和分類。載於俗語研究與探索(溫端政主編)。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溫端政(2006)。漢語語匯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溫端政(主編)(2005)。俗語研究與探索。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溫端政、周薦(2000)。二十世紀中國語言學叢書-二十世紀的漢語俗語研究。山西:書海出版社。
    葉雯雯(2011)。對外漢語教學中國俗詞語研究。群文天地,第8期,頁130。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文學院。
    葉德明 (1999)。華語文教學規範與理論基礎。台北:師大書苑。
    寧矩(1980)。諺語.格言.歇後語。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寧鳳娟(2011)。漢語諺語研究綜述。安徽文學,第7期,頁255-256。安徽:安徽文學雜誌編輯部。
    廖漢臣(1955)。臺灣諺語的形式與內容。台灣文獻,頁37-42。
    榮亮(2008)。試論對外漢語中國文化教學中的熟語文化。陜西:陜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熊欣(2005)。英、漢諺語韻律構建對比。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湖南:湖南文理學院語言教學中心。
    趙永新(主編)(1997)。漢外語言文化對比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趙金銘(2007)。對外漢語教學理念管見。語言文字應用,第3期,頁13-18。
    趙金銘(2009)。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趙金銘(主編)(1997)。漢語研究與對外漢語教學。北京:語文出版社。
    趙亮(2012)。隱喻能力-外語教學的新課題。徐州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第2期,頁66-69。江蘇:江蘇師範大學。
    趙清永(2007)。談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熟語教學。語言文字應用,第S1期,頁6-10。北京: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
    趙現琦(2010)。對外漢語口語教學中諺語教學的重要作用。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第1期(總第155期),頁126-128。黑龍江:牡丹江師範學院。
    趙善敏(2005)。關於語言文化學的研究範圍。載於語言國情學,頁112-118。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賢州(主編)(1996)。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趙賢州、陸有儀 主編(1996)。對外漢語教學通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文欣(2006)。諺語的語義特徵及其語法功能。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頁72-72。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學院。
    劉伯奎(2004)。中華文化與漢語語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劉尚榮、王曉宇、王蘭(2011)。淺談語境與對外漢語詞語釋義教學。語言文學研究,6月號上旬刊,頁38-40。江蘇:南京師範大學。
    劉春清(2000)。俗語的來源及特性。殷都學刊,第2 期,頁98-100。河南:安陽師範學院。
    劉英林(1996)。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珣(2000)。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珣(2002)。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簡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頌浩(2002)。語境及其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對外漢語論叢(王德春主編)。上海:學林出版社。
    劉嶔(2009)。文學作品中諺語的言語交際作用分析。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頁66-68。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劉潤清(2003)。談外語的實證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研究,第6期。
    劉薇(2006)。熟語性與熟語形成的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潭汝為(2003)。民俗文化語匯通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潭江竹(2005)。諺語的語用連接意義。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卷第1期,頁72-74。河南:河南理工大學。
    潘先軍(2008)。對外漢語教學分類。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潘慧玲(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1),頁115-143。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鄭增財(2006)。行動研究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鄧炎昌、劉潤清(1991)。語言與文化。北京: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
    鄧飛(2012)。動物諺語及其反諺語的多元語用功能解讀。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學報,第23卷第6期,頁62-64。四川:中國民航飛行學院。
    戴昭銘(1996)。文化語言學導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薛誠之(1936)。諺語的探討。燕京大學文學年報(1941年終刊),第2期,頁19-25。
    謝雅樂(2012)。中國諺語的語用意義探析。牡丹江大學學報,第21卷第7期,頁23-25。黑龍江:牡丹江大學。
    韓杰(2007)。諺語中的數詞對舉現象。忻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3期,頁69-70, 120。山西:忻州師範學院。
    魏爽(2009)。漢語俗諺語修辭研究。山東: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羅常培(2004)。漢語與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
    嚴辰松、高航(2005)。語用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蘇芳芳(2008)。論語境與對外漢語教學。韶關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第29卷第10期,頁136-138。廣東:韶關學院。
    鐘舟海、肖靜(201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熟語教學策略。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第5期,頁155-157。山東:曲阜師範大學。
    顧文琴、尤超男、徐越(2013)。漢英愛情婚姻諺語的語音對比。語言應用研究。

    二、西文部份:
    Bai, J., Sung, J., & Xing, J. (1996). Beyond the basic: Communicative Chinese for intermediate/advanced learners(樂在溝通). Boston: Cheng & Tsui Company.
    Bennett, Jeff., Bennett, Martin.& Allen, Walter (1999).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World Applied Sciences Journal 21 (4), 565-571.
    Bloomfield, Leonard (1993). Language. New York: Henry Holt.
    Bolinger, Dwight (1975). Aspect of Language (2nd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Bram, M., & Morgan, C. (1994). Teaching and Learn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Great Britain: WBC. Englebert, J. (2004). Character or culture? EFL Journal, 24(2), 37-41.
    Brooks, Nelson (1968). Teaching Culture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Foreign Language Annals, v1 n3, 204-217.
    Brown, Dean, James (1995). 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s Lnc.
    Brown, H. Douglas (1986).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in Valdes. Cultural Boun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 Douglas (1994).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Regents.
    Brown, H. Douglas (2001).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 New York: Person Education.
    Byram, Michard (1989). Culture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Limited.
    Canale, Michard & Swain, Merrill (1980).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 1–47. Retrieved September 29, 2013.
    Chen, Shen (1999). The Teaching of Cultur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出版社。
    Chomsky, Noam (1972). Language and Mind. San Diego: Harcourt, Brace & Jovanovich.
    Chuadron, Craig (1988).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Ellis, Rod & Barkhuizen, Gary (2005). Analyzing Learner Languag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od (1985).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Ellis, Rod (1994).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antini, A. E. (2000). A central concern: Develop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SIT Occasional Papers Series, 1.
    Fernando, Chitra (1996). Idioms and Idiomatic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alloway, V. B. (1984). Communicating in a cultural context. ACTFL Master Lecture Series. Monterey, CA: Defense Language Institute.
    Gandara Lelia (2004). “They That Sow the Wind…”: Proverbs and Sayings in Argumentation. USA:Discourse & Society.
    Grice, H.P.(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Syntax and Semantic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Gumperz, J., Jupp, T. C. & Roberts, C. (1979). Cross talk: a Study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Industrial Language Training.
    Hadley, Alice (1993). Teaching language in context. Boston: Heinle and Heinle Publishers.
    Halliday, M.A.K. et al. (1964).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Hudson, Richard (2000). Sociolinguistics. Beijing: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Hymes, Dell (1966). “Two types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In Bright, W. Sociolinguistics. The Hague: Mouton. pp. 114–158.
    J.A. Van EK. (1986). Objective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msch, Claire (1994).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msch, Claire (1993). 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rashen, Stephen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Lado, Robert (1957).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Larsen-Freeman, Diane & Long, Michael (1991). 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London: Longman.
    Lawton, Denis (1973). Social Change, Educational Theory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London: Hodder and Stoughton.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Leveridge, Neile (200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language teaching. [Online] Available: http://www.tefl.net.
    Levinson, Stephen C.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 (1968). Introduction to Theoretical 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kee, Numa (2005). Conversation analysi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 Eli Hinkel (ED.) (2001),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Munby, John (1978).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al, Norrick (1985). How Proverbs Mean: Semantic Studies in English Proverbs. New York: Mouton.
    Neito, Sonia (2010). Language, Culture, and teaching: A crit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Routledge.
    Nunan, David (1988).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unan, David (2004). Research methods in language learning. Cambridge: CUP.
    O’Mally, J. Michael & Ann Uhl Chamot (1990). 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ead, John (1984). Trends in Language Syllabus Design. Singapore University Press, Anthology Series 13.
    Richard, Honeck (1999). A proverb in mind : A cognitive science of proverbial wit and wisdom.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Richards, C. Jack & Rodgers, S. Theodores (2001).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ichards, Jack and Rodgers, Theodore. (1986)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Gail (1985). Cross cultural understanding processes and approaches for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bilingual educators. New York and Oxford: Pergamon.
    Robson, C. (1993). Real World Research︰A resource for social scientists and practitioner-researchers. Oxford︰Blackwell.
    Samovor, Larry A. et. (2004).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 New York: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aville-Troike (1978). Guide to Culture in the classroo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ville-Troike (2012). Introdu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 Thang Kiet Ho (1999). Addressing culture in EFL classroom: The challenge of shifting from a traditional to an intercultural stance. Electronic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6(1), 63-76.
    Sperber, D., Wilson, D. (1994). La relevancia: Comunicación y procesos cognitivos (Spanish translation of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Leonetti, E.). Madrid: Spain Visor.
    Sperber, Dan & Wilson, Deirdre (1986/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perber, Dan & Wilson, Deirdre (2008). A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s. In R. Gibbs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Jenny (1995). Meaning in Interaction: An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Tomalin, Barry., & Stempleski, Susan. (1993). Cultural awarenes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yler, Ralph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Valdes, Merrill (1987). Culture Bound: Bridging the Cultural Gap in Language Teach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ite, Bryan (2006). The Role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and Culture in Curr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olorado: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in University of Colorado.
    Wolfson, Nessa (1990). Rules of Speaking,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London: London Group Limited 5th impression.
    Агаян Э. Б. (1959). Введение в языкознание. Ереван: Ереван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Брагина А. А. (1981). Лексика языка и культура страны. Москва: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Горелов В. И. (1989). Теоретическая грамматика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ва: Просвещение.
    Ефимова А. И. (1958). Сборник стаей по языкознанию.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московского университета.
    Семенас А. Л. (2000). Лексика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ва: Муравей.
    Тер-Минасова С. Г. (2000). Язык и межкультур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ция. Москва: Слово/Slovo.
    Успенский Л. В. (1954). Слово о словах. Лениград: Детски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Просвещения.
    Формановская Н. И. (2004). Речевой этикет и культура общения. 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ьство ИКАР.

    三、教材
    Li Duanduan and others(2003). A Primer for Advanced Beginners 1,2/大學語文1,2。US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Кондрашевский А. Ф., Румянцева М. В., Фролова М. Г. (2010).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курс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10-е издание(實用漢語教科書). Москва: Восточная книга.
    Кондрашевский А. Ф. (2005).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курс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
      Пособие по иероглифике. Москва: Восток-Запад.
    Задоенко Т.П., Хуан Шуин(1993). Основ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Водный курс. Москва : Наука.
    Войцехович, И. В. (2007).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китайского яыка. Москва: Восток-Запад.
    Карапетьянц A.M., Тань Аошуан. (2003). Учебник китайского языка: новый практический курс. Москва: 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Курилова К.А., Хаматова А.А. (2004)。Китайский язык - Новый Объект(漢語新目標)。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Олег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2010). Жемчужины китайской фразеологии. Москва: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нижный дом.
    Тань Аошуан (1998). Учебник с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китайского разговорного языка(漢語口語教科書). Москва: Наука.
    Фу Цзе, Анна Лямина (2008). 漢語口語(500 обиходных выражений). Москва: Восток-Запад.
    Фу Цзе (2008). Разговорный китайский. 30 диалогов о китайском языке.
    Москва: Восток-Запад.
    Фу Цзе (2008). Разговорный китайский. 30 диалогов о Пекине. Москва: Восток-Запад.
    Ling Vivian (2003)。從精讀到泛讀。台北市:南天書局。
    方淑華、陳立芬、蔡如珮(主編)(2008)。迷你廣播劇。台北市:正中書局。
    王元良 8 臭俊一郎(1993)。北京旅行。東京:白帝社。
    王淑紅(編著)(2005)。發展漢語 高級口語漢語(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1995)。廣播劇選集。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
    台大國際華語研習所(2000)。新選廣播劇。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
    白建華、宋如瑜、張和生(1998)。兩岸對話(對白)(Across the Straits)。USA: Cheng &Tusi。
    朴永鍾、金京善(2000)。관광중국어。首爾:동양문고。
    朱子儀(2002)。中級速成漢語課本-捷徑。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江麗萍(主編)(2012)。體驗漢語高級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吳中偉(主編)(2003)。當代中文。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吳叔平(1999)。說漢語(上下冊)。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祿興(編著)(2006)。發展漢語 高級口語漢語(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
      版社。
    李增吉(2004)。學漢語新招兒-教你俗語100句。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李曉琪(主編)(2004,2006,2008)。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1,2,3。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建華(2003)。漢語口語習慣用語教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周質平(1996)。現代漢語高級讀本-中國的危機與希望。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周質平(主編)(1999出版,2009修訂)。新的中國-現代漢語中級讀本。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周質平、夏岩、吳妙慧(主編)(2001)。事事關心 現代漢語高級讀本。USA: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姜亨錫(1998)。中國語관광통역 가이드 길잡이。首爾:송산출판사。
    姚道中、劉月華(主編)(1997)。中文聽說讀寫1~4。USA: Cheng &Tusi。
    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1998)。思想與社會。臺北:南天書局。
    胡鴻(編著)(2002)。漢語熟語學習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范慧貞、劉秀芝、蕭美美(主編)(2008)。新版視聽華語四。台北市,正中書局。
    孫暉(1987)。開明中級漢語。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宗才、應俊玲(2002)。外國人說熟語。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馬樹德(主編)(2013)。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三年級教材-現代漢語高級教程上、下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馬樹德(主編)(2013)。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四年級教材-現代漢語高級教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仲敏、陳瑩漣、韓英華、錢進明(主編)(2008)。新版視聽華語五。台北市,正中書局。
    張燕春(2008)。俗語教材(對外漢語教材.語匯語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張麗娜(主編)(2009)。步步高-漢語閱讀教材(第五冊、第六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郭曙綸(主編)(2007)。新漢語高級教程(上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灼(1997)。橋樑(實用中級漢語教程上下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湯雁方、陳青梅(2005)。高級漢語-意圖,技巧與表達。New Haven.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馮禹(2001)。中文樂道。Libraire Éditeur
    馮勝利(2007)。文以載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2007)。知人論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2007)。說古道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馮勝利(主編)(2008)。什麼時候說什麼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葉德明(2001)。遠東生活華語Ⅲ。台北:正中書局。
    이우일、조동매、여항군(2003)。한권으로 끝내는 관광중국어。漢城:지영사。
    趙新(主編)(1999)。中級漢語精讀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元滿、任雪梅、金舒年(2004)。高級漢語口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珣(主編)(2003,2004)。新實用漢語課本。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頌浩、黃立、張明瑩(主編)(1997)。中級漢語閱讀教材。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劉德聯、劉曉語(1996)。中級漢語口語(上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鎌力、陳灼、李濰籍、閻淑卿(1998)。中級漢語教程(上下冊)。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鐵英、王新梅(2009)。漢語口語習慣用語365。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鄧守信、孫珞(2008)。今日台灣。台北市;師大書苑。
    鄧守信、劉月華(主編)(1992)。電視短劇入門。USA: Cheng &Tusi。
    薛侃(編著)(2005)。發展漢語 高級漢語閱讀(下)。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韓鑒堂(2008)。中國文化(10th)。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羅松青(編著)(2004)。發展漢語 高級漢語閱讀(上)。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四、網路資料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db1x.sinica.edu.tw/kiwi/mkiwi
    中國中山大學:http://www.sysu.edu.cn/2012/cn/index.htm
    中國清華大學: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newthu/index.html
    台灣大學文學院語言中心:http://homepage.ntu.edutw/~ntulc/
    全球華語文數位教與學資源中心:http://elearning.ling.sinica.edutw/
    國立台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http://iclp.ntu.edu.tw/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http://web.mtc.ntnu.edu.tw/mtcweb/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線上版):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五、辭典
    徐宗才、應俊玲(1994)。俗語辭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溫端政(主編)(2004)。漢語諺語辭典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