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金美順 |
---|---|
論文名稱: |
現代漢語兼語句之語法研究與教學設計-以韓籍學習者為例 |
指導教授: |
鄧守信
Teng, Shou-Hsin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1 |
中文關鍵詞: | 現代漢語 、兼語句 、漢韓比較 、語法教學 、教學設計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535 下載:27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兼語句」在漢語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筆者從電視節目及廣告得知兼語句之使用頻率為8%(一千句中出現八十一句)之高頻率。然而韓籍學習者學習漢語「兼語句」時,常受到母語之正負遷移,產生不少的中介語。因此對韓籍學習者來說,兼語句之教學需審慎待之,不應以零教學就帶過。但目前兼語句之教學局限於語法敘述,尚未有一套針對韓籍漢語學習者學習漢語「兼語句」時所需要的教學設計。
本論文旨在探討漢語兼語句的語法與教學,研究方向跨及語法分析與教學設計兩大層面。語法方面從語義和結構的角度切入,再進行漢韓比較,而得出以下的結論:兼語句之基本結構為「NP1+V1+NP2+V2」,NP2為V1之賓語,亦為V2之主語,故稱為「兼語」。另外,以V1之語義為依據,將兼語句分為祈使句與使動句,各相對於韓語之命令句與使動句。教學設計的部分則從語法研究輔以教學設計之架構,以期提出針對韓籍學習者之兼語句的教學設計之範例。
祈望本文之研究能夠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重視韓籍學習者的兼語句學習需求,繼而提高韓籍學習者在華語學習上的效率。
中文書目
中國視聽教育學會、中國視聽教育基金會,1988年,《系統化教學設計》,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王文科,1994年,課程與教學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培光,1991年,語言能力與語法教學,《中國語文》,第4期。
王培光,1996年,西方語法教學的新趨向,《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編著,1986年,《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朱湘吉,1994年,《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仁甫、徐子亮,1999年,對外漢語教學與認知規律的一些思考,《語言教育問題研究論文集》。
吳竟存、梁伯樞,1992年,《現代漢語句法結構與分析》,北京:語文出版社。
呂文華,1993年,關於中高級階段漢語語法教學的構想,《世界漢語教學》,第2期。
呂必松,1993年,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呂叔湘,1977年,通過對比研究語法,《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呂叔湘,1980年,《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宋玉柱,1978年,也談「連動式」與「兼語式」—和張靜同志商榷,《鄭州大學學報》,第2期。
宋玉柱,1987年,雜談「兼語式」,《學語文》,第5期。
宋玉柱,1992年,《現代漢語語法基本知識》,北京:語文出版社。
宋玉柱,1996年,也談「連動式」與「兼語式」—和張靜同志商榷,《現代漢語語法論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宋玉柱,1998年,兼語為與事的兼語句,《漢語學習》,第1期。
束定芳、莊智象,1996年,《現代外語教學—理論、實踐與方法》,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李大忠,1996年,《外國人學漢語語法偏誤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小榮,1997年,談對外漢語虛詞教學,《世界漢語教學》,第4期。
李宗宓,1991年,華語四個基本語義句型的教學法研討,《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與應用組。
李學銘,2001年,《語文測試的理論和實踐》,香港:商務印書館。
李曉,2000年,活化語法教學的策略,《外語與外語教學》,第2期。
沈翠蓮,2001年,《教學原理與設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狄化夷,1996年,《現代漢語鑑別語法》,雲南:雲南教育出版社。
邢欣,2000年,遞繫式框架特點及各成分之間的相互制約,《語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
屈承熹,1999年,《漢語認知功能語法》,台灣: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林寶山,1988年,《教學原理與技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信世昌,2001年,《華語文閱讀策略之教程發展與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胡裕樹,1992年,《現代漢語》(增訂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胡裕樹,1992年,《現代漢語》。台灣:新文風出版公司。
范曉,2000年,論「致使」結構,《語法研究和探索(十)》,中國語文雜誌社編,北京:商務印書館。
范曉主編,1999年,《漢語的句子類型》,山西:書海出版社。
馬慶珠,1992年,《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高更生、王紅旗等。1996年,《漢語教學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語水平考試部,1994年,《漢語水平等級標準與語法等級大綱》。
張寧、劉明臣,1994年,試論運用功能法教“把”字句,《語言教學與研究》,第1期。
張靜,1977年,「連動式」和「兼語式」應該取消,《鄭州大學學報》,第4期。
許國三,1991年,情境教學的幾點體會,《第三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與應用組。
陸潔娟,1997年,語義、認知及上層認知漢語語法教學法的理論和實踐,《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第五屆教學與應用(下)。
游汝杰,2002年,現代漢語兼語句的句法和語義特徵,《漢語學習》,第6期。
湯廷池,1980年,《國語變形語法研究》(修訂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湯廷池,1993年,「原則及參數語法」與英華對比分析,《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程美珍,1997年,《漢語病句辨析九百例》,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
黃光雄,1988年,《教學原理》,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楊石泉,1997年,語法教學三題,《世界漢語教學》。
葉德明主編,1999年,《實用視聽華語》,台灣: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葉德明主編,1999年,《遠東實用生活華語》,台灣:遠東圖書公司。
趙元任,丁邦新譯,1994年,《中國話的文法》(中譯本),台灣:台灣學生書局
趙元任,呂叔湘譯,1979年,《漢語口語語法》(中譯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金銘,1994年,教外國人漢語語法的一些原則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第2期。
趙金銘,1996年,對外漢語語法教學的三個階段及教學宗旨,《世界漢語教學》,第3期。
趙金銘,1998年,論對外漢語教材評估,《語言教學與研究》,第3期。
趙賢州,1988年,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劉月華,1983年,關於漢語作為外語教學中的語法研究和語法教學問題,《對外漢語教學論文選》。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年,《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灣: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劉珣,2000年,《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劉濂,1994年,語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地位—兼談如何改進語法教學,《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材教法組》。
劉濂,1997年,從大處入手、在“細”字上下功夫:“把”字句教學初探,《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學與應用(下)》。
鄭懿德,1994年,外國留學生漢語專業高年級語法教學的實現與思考,《第四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教材教法組。
鄧守信,1984年,《漢語及物關係的語義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鄧守信,廖秋忠譯,1994年,漢語使成式的語義,《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盧福波,1996年,《對外漢語教學實用語法》,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謝國平,1998年,《語言學概論》(增訂新版),台灣: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韓文書目
Cheng, Xiang Cheng(程相文等),우인호(U In Ho)譯,1999年,《新중국어첫걸음(新中國語第一部)》,韓國:中國語文化院。
Dong, Ming等(董明等),1998年,《문화중국어(文化中國語)》,韓國:東洋文庫。
Geun Yeong(박건영),1996年,現代中國語兼語句的類型研究,《中國語文學論集》,第8號,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
Kim,Deok Gyun(김덕균),1992年,現代漢語使動句的直接使動與間接使動,《外國文化研究》,韓國:朝鮮大學外國文化研究所。
Kim, Yeong Il(김영일),1980年,사동문의 구조(使動句的結構),《國語國文學》,韓國:釜山大學國語國文學科。
Li, Sang Eok,1980年,使動、被動語幹形成接尾辭에 대한 多角의 考察(關於使動、被動語幹形成接尾辭的多角度考察),《語文論集》,韓國:高麗大學國語國文學研究會。
Li, Ik seop、Li Sang Eok (이익섭、이상억),1997年,《한국의 언어(韓國的語言)》,韓國:신구문화사(Sin Gu Mun Hwa Sa)。
Lim, Yu Jong(임유종),1990年,단형 사동과 장형 사동의 의미 차이와 원인 분석(短型使動與長型使動在語義上的差別與其原因之研究),《漢陽語文研究》,韓國:漢陽大學漢陽語文研究會。
Maeng, Ju Eok(맹주억),1992年,《現代中國語文法》,韓國:青年社。
Myo, Yeos Chang(苗延昌),2001年,겸어문의 V2의 의미 특징(兼語句V2在語義上的特徵),《人文藝術論叢》,第22集,韓國:大丘大學人文科學藝術文化研究所。
Nam, Gi Sim、Go Yeong Geun(남기심、고영근),1985年,《標準國語文法論》,韓國:塔出版社。
Park, Je yeol(박제열),1995年,「~게 하다」사동문의 성격과 구조(「게 하다)使動句的屬性與結構),《말(話)》,韓國:延世大學延世語學院韓國語學堂。
Park, Mi Jeong(박미정)。2001年。현대 중국어의 사동 구문 연구(現代中國語的使動句研究),《中國語文學論集》,第18號,韓國:中國語文學研究會。
Park, Yong Jin(朴庸鎮),2000年,漢語之教學語法的等級與其應用之初探—以母語為韓語者為例,《中語中文學》,韓國:韓國中語中文學會。
Ryu, Seong Gi(류성기),1992年,두 사동형식에 관한 화용론적 입장에서의 고찰(從兩種使動形式的語用角度之考察),《韓國言語文學》,韓國:韓國言語文學會。
Sin, Gi Cheol、Sin yong Chel(신기철、신용철),1984年,《새우리말 신사전(新我國新辭典》,韓國:三星出版社。
Song, Yeong Ju(송영주),1988年,사동문의 한계규정과 그 제약성(使動句的限制規定與其制約性),《國語教育》,韓國:韓國國語教育研究會。
Yu, Gyeong Jong(유경종),1993年,근대국어 피、사동 유형과 무표지 피、사동 연구(近代國語被、使動類型與無標誌被、使動之研究),《漢陽語文研究》,韓國:漢陽大學漢陽語文研究會。
Yu, Yeon Suk(유연숙),1988年,사동문의 두 유형 분석(使動句兩種類型的分析),《英語英文學研究》,韓國:延世大學英語英文學會。
Wu, Shu Ping(吳叔平),Kim Sang-Won (김상원)譯,2001年,《Free Talking 說漢語》,韓國:다락원(Da Rak Won)。
英文書目
Charles N.Li&Sandra A.Thompson,黃宣範譯,1983年,《Mandarin Chin-ese: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漢語語法》(中譯本),台灣: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David Norman,Ulf Levihn,Jan Anders Hedenquisr,陳姿蓉、李拓譯,2000年,《Communicative ideas:an approach with classroom activities— 82種溝通式英語教學法:以教室活動為導向的教學法》,台北:文鶴出版社。
Dick. W. and Carey. L.,1978年,《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Glenview,IL:Scott,Foresman。
Frazee B.&rudnitski R.A.,1995年,《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s:Theory,c-lassroom applications,and field-based connections》,Albany,New Y-ork:Dalmar Publishers。
Shou-Hsin Teng,1974年,Classification of Grammar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84~92:。
_____________,1998年,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41~52。
_____________,2004年,Contrastive Analysis and Instruction of Grammar,《對比分析與語法教學:漢語研究與應用》,49~5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Gagne R.M. Briggs, L.J.Wager, W.W.,陳正昌等譯,1992,《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教學設計原理》,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Jack C.Richards,Theodore S.Rodgers,吳君平等譯,1997年,《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語言教學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James Dean Brown,1995年,《The Elements of Language Curriculum: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gram Development》,Heinle&Heinle Publishers。
Jerrold E.Kemp,1985年,《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Process》,New Yor-k:Harper&Row Publishers。
Ken Goodman,李連珠譯,1998,《What’s Whole in Whole Language?—全語言的「全」全在哪裡?》,台北:信誼書局。
Oliva,P.E.,1992年,《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White Plains,New Y-ork: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Robert Heinich,Michael Molenda,James.Rusell,李文瑞等譯,1995年,《I-nstructional Media and The New Technologies of Instruction—教學媒體與教學新科技》,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