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呂彥菁
論文名稱: 現代漢語疑問詞「什麼」的教學語法
指導教授: 鄧守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6
中文關鍵詞: 疑問詞規避詞言談教學語法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58下載:28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什麼」是現代漢語中的一個疑問詞,但是除了疑問的功能以外,也具有指稱性(referential)和其他言談功能;但是過去對「什麼」的研究多半從結構的角度出發在一個層次上分析,使「什麼」的用法顯得龐雜無系統。
    本文參考Biq (1990),加上言談(discourse)部分的分析,認為「什麼」可由「指稱性」(referential)及「語用」(pragmatic)兩個層次來看,功能與用法比其他疑問詞多,共有疑問、非疑問指稱、規避詞(hedge)及反問四大功能,其下再細分為九類用法。「什麼」的這些功能和用法並非雜亂而任意地出現,而是有系統的經歷語義延伸(semantic extension)及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而來的。本文也分析口語及書面語的語料來驗證以上的分類。
    在教學語法方面,本文主要針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學生編寫教學語法規則內容。因為部分規避詞(hedge)的用法已進入書面語,因此本文將規避詞在教學上分為兩類,於是「什麼」成為五類;將由使用頻率、困難度、學習者偏誤及跨語言距離等方面討論「什麼」的教學排序及規則內容,並在最後檢視從初級到高級的三套華語教材,以期對日後的教材編寫提出建議。

    第一章 緒論 1 1.1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1.2 研究範圍 1 1.3 本文架構 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4 2.1 與本文相關的理論背景 4 2.1.1 指稱(reference) 4 2.1.2 規避詞 (hedge)及其作為禮貌(politeness)的策略 10 2.1.3 語義變遷(semantic change)與語法化(grammaticalization) 12 2.2 以往對「什麼」用法的探討 17 2.2.1 疑問功能 17 2.2.2 非疑問指稱功能 19 2.2.3 規避詞 (hedge) 22 2.2.4 反問功能 25 2.3 小結 27 第三章 本文對「什麼」的分析 29 3.1 「什麼」的功能 30 3.1.1 表示疑問的「什麼」 31 3.1.2 表示非疑問指稱的「什麼」 33 3.1.3 作為規避詞(hedge)的「什麼」 36 3.1.4 表示反問 44 3.2 語料中「什麼」的分析 47 3.2.1 指稱性「什麼」 47 3.2.1.1 表示疑問 48 3.2.1.2 代替不確定的事物 50 3.2.1.3 表示「無例外」 50 3.2.1.4 表示前後關係一致 51 3.2.2 語用層次的「什麼」 52 3.2.2.1 為句中的填補詞(filler) 52 3.2.2.2 模糊列舉範圍 55 3.2.2.3 表示帶有貶抑性的列舉 57 3.2.2.4 減弱否定語氣 59 3.2.2.5 表示反問 63 3.3 「什麼」的語義延伸和語法化 65 3.3.1 「什麼」和Levinson (1995)的意義分類 66 3.3.2 「什麼」的語義延伸機制(mechanism) 70 3.3.3 「什麼」經歷語法化的痕跡 72 3.4 小結 74 第四章 「什麼」的教學語法 76 4.1 教學語法架構 76 4.1.1 理論基礎 77 4.1.2 「什麼」在教學上的分類 78 4.2 教學語法的考量因素:母語者部分 79 4.2.1 「什麼」的困難度 80 4.2.2 母語者的「什麼」使用頻率 85 4.3 教學語法的考量因素:學習者部分 88 4.3.1 學習者的「什麼」使用頻率 88 4.3.2 學習者對「什麼」的偏誤率與偏誤類型 91 4.3.3 英語和漢語的跨語言距離以及學習者的偏誤原因 96 4.4 「什麼」的教學語法規則內容 100 4.4.1 「什麼」的教學排序 101 4.4.2 「什麼」的語法內容 107 4.4.3 教學建議與注意事項 111 第五章 華語教材檢視 113 5.1 《實用視聽華語》 114 5.2 《迷你廣播劇》 119 5.3 《廣播劇選集》 122 5.4 小結 126 第六章 結論 129 6.1 研究結論 129 6.2 研究限制與省思 130 6.3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131 參考文獻 132 圖目錄 【圖2.1】湯廷池(1979, 1986)對「指稱」的分類 5 【圖2.2】徐烈炯(1995)對「指稱」的分類 6 【圖2.3】屈承熹(1999)對「指稱」的分類 8 【圖2.4】Traugott and Dasher的語義變遷概念簡圖 14 【圖3.1】「什麼」的功能與用法 30 【圖3.2】「什麼」的意義關係圖 71 【圖4.1】「什麼」的教學排序圖 103 表目錄 【表2.1】呂叔湘(1980)對「什麼」的疑問用法分類 18 【表2.2】劉月華等(1996)對「什麼」的疑問用法分類 19 【表2.3】呂叔湘(1980)對「什麼」的指稱用法分類 20 【表2.4】Biq (1990)的規避詞分類 23 【表2.5】Horn的推論方式與Biq的規避詞對應 24 【表3.1】不同反問形式在語料中出現的次數和比例 65 【表3.2】「什麼」的功能和用法分類 67 【表3.3】「規避詞」和「反問」在口語和書面語中出現的次數和比例 68 【表3.4】「什麼」在Levinson的意義層次 70 【表4.1】五類「什麼」的結構 80 【表4.2】「什麼」的結構困難度排名 82 【表4.3】五類「什麼」的語義 82 【表4.4】「什麼」的語義困難度排名 83 【表4.5】五類「什麼」的話義 83 【表4.6】「什麼」的話義困難度排名 84 【表4.7】「什麼」的困難度總表 84 【表4.8】「什麼」在口語語料中的L1頻率 85 【表4.9】「什麼」在書面語語料中的L1頻率 86 【表4.10】「什麼」的L1書面語頻率和L2頻率對照表 88 【表4.11】「什麼」的L1口語頻率和L2頻率對照表 90 【表4.12】學習者對「什麼」的整體偏誤率 91 【表4.13】學習者對五類「什麼」的分項偏誤率 92 【表4.14】英語中 “what”的用法 96 【表5.1】《實用視聽華語》一、二冊中的「什麼」 115 【表5.2】《迷你廣播劇》中的「什麼」 120 【表5.3】《廣播劇選集》中的「什麼」 124

    參考文獻
    中文
    1. 丁邦新. 1994.(中譯本). 《中國話的文法》. Chao, Yuanren. 1968.(原著). A 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 台北: 學生書局.
    2. 石毓智、大西智之. 1997. 〈疑問代詞在其他問句形式中的用法〉. 於《中文教師學報》(JCLTA). 32: 2. 75-82.
    3. 呂叔湘. 1980. 《現代漢語八百詞》. 北京: 商務印書館.
    4. 呂叔湘. 1984. 《近代漢語指代詞》. 上海: 學林出版社.
    5. 李櫻. 2002. 〈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 於《漢學研究》 18. 323-356. 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6. 屈承熹. 1999. 《漢語認知功能語法》. 台北: 文鶴出版社
    7. 邵敬敏. 1996. 《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 上海: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8. 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主編. 1995. 《廣播劇選集》. 台北: 美國各大學中國語文聯合研習所.
    9. 孫靜怡. 2002. 《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 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10. 徐烈炯. 1995. 《語義學》.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主編. 1999. 《實用視聽華語》. 台北: 正中書局.
    12. 陳懷萱. 2004. 《漢語反問句的形式與意義分析》. 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
    13. 湯廷池. 1979. 〈語言分析的目標與方法:兼談語句、語意與語用的關係〉. 於《一九七九年亞太地區語言教學研討會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14. 湯廷池. 1986. 〈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語法的對比分析〉. 於《師大學報》31. 437-469.
    15. 湯廷池. 1988. 〈國語疑問句研究〉. 於《漢語詞法句法論集》. 台北: 學生書局.
    16. 舒兆民. 2002. 〈語用學觀點分析「什麼」的非疑問用法〉. 於《中國文化月刊》 268. 47-73. 台北.
    17. 黃宣範. 1983.(中譯本). 《漢語語法》. Li, Charles N. and Sandra Thompson. 1981. (原著)Mandarin Chinese. 台北: 文鶴出版社.
    18. 劉月華等. 1996. 《實用現代漢語語法》(繁體字版). 台北: 師大書苑.
    19. 劉英林主編. 1996. 《漢語水平等級與語法等級大綱》.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 鄧守信 2002. 〈對外漢語語法點難易度的評定〉. 於《對外漢語教學語法探索》.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 鄧守信 2003. Guidelines for grammatical description in L2 Chinese. 於《世界漢語教學》. 1. 75-86.
    22. 戴維揚主編. 2004. 《迷你廣播劇》. 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
    英文
    1. Biq, Yung-o. 1990. Question words as hedges in conversational Chinese: A Q and R exercise. In L.B. Bouton and Y. Kachru, eds.,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 1, 141-157. Urbana-Champaign: University of Illinois.
    2. Brown, Penelope and Stephen C. 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Bybee, Joan. 2001. Phonology and Language U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Grice, H.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In Cole, P. and Morgan, J.L. eds., Syntax and Semantics 3, 113-128.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5. Hopper, Paul and Traugott, Elizabeth C. 2003. Grammaticalization.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Horn, Laurence. 1984.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In Deborah Schiffrin, ed., Meaning, Form, 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84, 11-42.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7. Lakoff, George and Johnson, Mark.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8. Lakoff, George. 1972. Hedge: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In Paul M. Peranteau, Judith N. Levi, and Gloria G. Phares, eds., Papers from the Eigh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183-225. Chicago: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9. Leech, Geoffrey.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10. Levinson, Stephen C. 1995. Three levels of meaning. In F. R. Palmer, ed., Grammar and Meaning: Essays in Honor of Sir John Lyons, 90-11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Levinson, Stephen C. 2000. Presumptive Meanings: the Theory of Generalize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radford.
    12. Lyons, John. 1977. Seman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ols.
    13. Odlin, Terence. 1994.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 Quirk, Randolph. et al. 1972.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5. Saeed, John I. 1997. Semantics. Cambridge: Blackwell Publisher.
    16. Teng, Shou-hsin. 1997. Towards a pedagogical grammar of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2.2. 29-40.
    17. Teng, Shou-hsin. 1998. Sequencing of structures in a pedagogical grammar.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33.2. 41-52.
    18. Traugott, Elizabeth C. 1999. The role of pragmatics in semantic change. In Jef Verschueren, ed., Pragmatics in 1998: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6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vol. II, 93-102. Antwerp: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Association.
    19. Traugott, Elizabeth C. and Dasher Richard B. 2002. 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Westney, Paul. 1994. Rules and pedagogical grammar. In Terence Odlin, ed., Perspectives on Pedagogical Grammar, 72-96.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語料庫
    1. 漢語中介語語料庫
    2. 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庫 http://tibe.sinica.edu.tw/2-words/modern-words/
    3.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