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雅如
論文名稱: 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臺東縣為例
指導教授: 黃富順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0
中文關鍵詞: 新移民工作壓力家庭生活幸福感
英文關鍵詞: new immigrants, working pressure, family happin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3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東縣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關係。研究目的包括了解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情形;探討不同背景之新移民女性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表現差異情形;探討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相關性。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文獻理論為基礎,編製「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調查問卷」,以台東縣新移民女性為研究對象,共發出360份問卷,回收350份,有效問卷為32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2%。資料經描述性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後,得到下列五項結論:
    一、新移民對於工作壓力感受程度偏高。在工作壓力各層面中,以「工作環境」最高,以「角色衝突」最低
    二、新移民在家庭生活幸福感屬於中等偏低程度,而四個層面中以「照顧
    子女」層面最高,以「經濟」最低。
    三、年齡、子女數不同,對新移民工作壓力有影響
    四、語言程度不同之新移民對家庭生活幸福感有影響
    五、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呈現顯著負相關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對台東縣新移民本身、新移民相關輔導單位以及未來研究之具體建議。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4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7 第四節 名詞解釋…………………………………………………………………………………………………………………9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作壓力的意義、內涵與個人背景變項之關係………………………………………13 第二節 家庭生活幸福感的意義、內涵與個人背景變相之關係…………………………25 第三節 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之關係………………………………………………………………3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 研究架構………………………………………………………………………………………………………………37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抽樣…………………………………………………………………………………………………41 第三節 研究工具的編製…………………………………………………………………………………………………43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資料處裡…………………………………………………………………………………………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一節 受試者資料之分析……………………………………………………………………………………………57 第二節 受試者工作壓力與個人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61 第三節 受試者家庭生活幸福感與個人背景變項之差異分析………………………………72 第四節 受試者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相關之分析………………………………………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發現………………………………………………………………………………………………………………83 第二節 結論………………………………………………………………………………………………………………………86 第三節 建議………………………………………………………………………………………………………………………88 參考文獻………………………………………………………………………………………………………………………………………92 附錄 附錄一 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問卷(預試問卷)……………………………………100 附錄二 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問卷(專家效度問卷)…………………………110 附錄一 新移民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幸福感問卷(正式問卷)……………………………………116

    中文部分
    丁惠玲 (2009)。雲林縣新移民子女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和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碩士論文,雲林縣。
    內政部 (2003) 。九十二年外籍與大陸配偶生活狀況調查。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09)。人口政策白皮書。台北:內政部。
    內政部(2011) 。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實施計畫。台北市:內政部。
    內政部 (2013) 。截至2013年2月外籍配偶人口數統計表。台北:內政部。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增訂七版)。台北:五南。
    王秀惠 (2000) 。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
    以台南市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縣。
    王宏仁(2002)。十字路口的越南新娘:性別、階級與移民。亞太研究通
    訊,18。
    王舒芸(2008)。新移民家庭支持服務。載於謝秀芬等編著,家庭支持服
    務。台北縣蘆洲市:空大。
    王新秋 (2008)。父母的人格特質、教養方式與成年子女對父母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碩士論文,高雄市。
    王鐘和(1998)。談親子衝突及其因應之道。學生輔導雙月刊,57,32-41。
    尤思貽(2005)。台灣地區女性越南籍配偶就業問題之研究分析。中國文
    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文慧惠(1989)。國小兼任行政職務女教師情緒智力、親子關係與家庭生
    活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親職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高雄市。
    石宜正(2006)。高中(職)教師工作壓力、休閒需求及休閒參與之研究。
    國立朝陽科技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田蘊祥 (2002)。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以考試院部會機關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正傑(2001)。雙薪家庭高承諾男性的工作與家庭生活經驗之研究。國立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李玉惠(1998)。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需求之研究。國
    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如華(2009)。新移民子女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桃園縣公立國小為例,中原大學碩士論文,桃園縣。
    李怡惠 (2004)。影響女性就業之家庭生命週期與人力資本相關因素之探
    討—以台北市婦女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李淑蓉(2007)。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高雄市。
    江亮演、陳燕禎、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
    區發展季刊,105,66-89頁。
    江麗美 (2001) 。有效壓力管理。台北:智庫。
    吳明隆 (2009) 。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五南。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呂美紅 (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
    臺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台北縣。
    邱吟馨(2007)。新移民女性的依附風格、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以桃 園縣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
    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 文,新竹市。
    林子雯 (2000)。成人學生角色扮演、社會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正
    修學報,13,301-323。
    林淑美 (2011)。新住民母親管教態度與親子關係之研究-以越南籍母親為例,銘傳大學碩士論文,新北市。
    林翠玲(2010)。新移民子女之支持系統、自我認同、主觀幸福感對學校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博士論文,新竹市。
    紀文穎(2010)。社會支持、人格特質、個人屬性對心理幸福滿足感影響之
    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院行為
    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市。
    柯寶絢 (2004)。外籍新娘現有的社會資源採訪。學前教育,6,10-15。
    陸洛 (1997) 。工作壓力的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19-51 。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陳玉娟 (2006)。臺灣地區外籍配偶子女教育政策及其執行之研究-以國民教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台北市。
    陳向明 (2008)。婦女就業困境現象與薪資關係之實證研究,清華大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市。
    陳柏青 (2008)。國小教師休閒參與、工作壓力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
    立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論文,雲林縣。
    陳佳汎 (2005)。雙薪家庭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父母參與、共親職與家庭
    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台北市。
    陳菁菁 (2005)。美國洛杉磯地區台灣移民之華文報業(1980-2004),國立中興大學碩士論文,台中市。
    翁慧雯 (2004)。搭起學習的另一座橋-以外籍配偶子女進行課後輔導之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夏曉鵑 (2003)。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台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45-92。
    夏麗鳳(2010)。澎湖縣新移民子女與非新移民子女人際關係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市。
    高淑清 (2009)。台灣想像與越南新娘:跨越女性的現實與差異─與埔
    里鎮越南新娘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縣。
    張玉巍(2004)。雲林縣外籍女性配偶子女在校狀況之調查研究。外籍與
    大陸配偶子女教育輔導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149-178。
    張春興 (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東華書局,台北。
    張晉上 (1990) 。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曾嘉珍 (2010)。桃園縣新移民子女的家庭氣氛、幸福感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秉勝 (2005)。在網路專題式學習中搭建自主學習的鷹架--以行動研究為取向,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碩士論文,台北市。
    黃英忠 (2001)。新人類工作價值觀、工作生活品質與工作滿足關係之研
    究。勞資關係論叢,6,10:75-101。
    黃淑茹 (2007)。台北縣學前融合教師專業知能之探究,國立台東大學碩士論文,台東市。
    黃富順(2006)。我國外籍配偶學習需求與現況之研究。成人及終身教育
    學刊,7,75-101。
    黃雅芳 (2004)。新移民女性親師互動與子女學校生活感受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黃慧玲 (2010)。青少年自我分化、人際互動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麗君 (2007)。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之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寶園(2004)。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之理論驗證:以壓力調節反應模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台北市。
    程逸民 (1996)。澎湖地區新移民女性的工作型態與工作壓力之研究。台
    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2007)。結構與資訊行為:台灣越南配偶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2(1),81-96。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台中師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楊淑珠 (2004)。諮商新手與專業諮商員對當事人的概念形成及差異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楊國樞 (1980)。生活素質的心理學觀。中華心理學刊,22,11-24。
    趙傑夫(1988)。我國台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之研究:工作壓力
    與社會支持、因應方式、工作滿足關係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
    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市。
    趙善如 (2000)。從平衡觀點探討老年妻子照顧者的生活適應現象,東海大學博士論文,台中市。
    劉能榮 (2007) 。台越跨國婚姻市場分析:「越南新娘」仲介業之運作,
    淡江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北市。
    劉雪貞(2004)。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國立中正大學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劉惠琴 (2008)。南投縣及彰化縣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自我概念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南華大學碩士論文,嘉義縣。
    蕭錫錡、梁麗珍(2001)。如何提升自我導向學習能力。人文及社會學科
    教學通訊,12(2),153-165。
    駱明慶 (2006)。教育成就的性別差異與國際通婚。經濟論文叢刊,34(1),
    79-115。
    謝菊英 (2001)。高屏區國小女性校長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研究。屏東
    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縣。
    嚴祥鸞(2009)。兩性工作平等制度的實質基礎:解構社會文化和制度的
    性別隔離現象。歐美兩性工作平等制度之比較,18(2),191-220。
    龔宜君 (2006)。國家與婚姻:台越跨國婚姻政治,東南亞學刊,3(1),83-103。

    外文部分
    Argyle, M. (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Methuen.
    Aganoff, J.A., & Boyle, G. J. (1994). Aerobic exercise, mood states
    and menstrual cycle symptom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8(3), 183-192.
    B. M. Miflin.,C. B. Campbell.,&D. A. Price.(2000), A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self-directed, life-long learning
    inproblem-based medical curricula. Medical Education,34,299-306 .
    Caplin, R.D.,& Jones, K.E.,(1975)Effect of work load, role
    ambgulit and type A personality on anxiety, depression and
    heart rate, J of Appl Psychol, 60,713-719.
    Cooper, C. L. & Baglioni, A. J.(1988), A structural model approach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theory of the link between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British Journal of Medical Psychology,87-102.
    Campbell, A.(1999),Staying alive: Evolution, culture, and
    women's intrasexual aggression,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2, 203-252.
    Diener, E.(1984).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Diener, E.,& Oishi,S.(2009). What constitutes a good lif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rol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77 ,1167-1196.
    Dejoy, D.M. & M.G. Wilson.(2003).Organizational health promotion:
    Broadening the horizon of workplace health promo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7,337-41.
    Duput(1970).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98,310-357.
    Eid (2008), Measuring the immeasurable: Psychometric modeling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data, M. Eid & R. J. Laser (Eds.),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141-167, 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
    Frone,J.S.(1999).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assachusetts:
    Addison-Wesley.
    Frone, M. R., & Yardley, J. K. (1996). Workplace family-supportive
    programmes: Predictors of employed parents' importance
    rating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69, 351-366.
    Fisher, C.D., & Gitelson, R.(1983). A meta-analysis of the
    correlates of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68, 320-333.
    Grzywacz ,J.G & Mark(2000).Reconceptualizing the work-family
    interface: A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he correlat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pillover between work and family.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5, 111-126.
    Houston, J. P.(1981).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Glenview IL: Scott,
    Freshman.
    Hrebiniak, (1972),Personal and Role-Related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7,555-573.
    Ivancevich, J.M., & Matteson, M.T.(1980).Optimizing human
    resources: A case for preventive health and stres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Dynamics,5 ,5-25.
    Jamal,M.(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43,727-738.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Organizational Stress: Studies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Wiley & Sons,New York.
    Lu, L.(2005).In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of SWB.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47,99-112.
    L.Flanagan(1988).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Litt&Turk(1985).Sources of stress and dissatisfaction in
    experienced high school teachers.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8,178-185.
    Pavot, W. (2008). The assessment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Successes and shortfalls. In M. Eid & R. J. Larsen, (Eds.) The Science of SubjectiveWell-Being ,124-140.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P. Byosiere(Eds.).(1992).Stress in Organization, in M.D.Dunnette & L. M. Hough. Handbook of Industrial & Organizational Psycgology,573-580.
    Romano, J. L., Wahlstrom (2000). School counselor training: School
    and society needs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England: Taylor
    & Francis.
    Selye, H (1976).The Stress of Life (2nd.ed.), N.Y.: McGraw-Hill.
    Steer, R. A.(1988). An inventory for measuring clinical anxiet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56,893-897.
    T.Riddick(1983).Class and psychological vulnerability among women:
    The significance of social support and personal control.
    Jou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24,2-15.
    Weiss, Robert L. Kahn (1960).Definitions of Work and Occupation.
    Social Problems - SOC PROBL,8,142-151,
    Withey (1976).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Plenum.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