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秀華
論文名稱: 余光中鄉愁詩修辭美學探析
指導教授: 蔡宗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余光中鄉愁詩修辭美學語言美想像美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44下載:8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余光中是享譽華人世界的大詩人,豐富的人生經歷讓他的新詩題材廣泛,其中鄉愁主題的詩作,更是所有作品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因此,本論文選定余光中的鄉愁詩作為研究的範疇。由於余光中博通古今,學貫中西,爐火純青的技巧,讓人深刻領略余光中的詩藝之美,於是本論文以「余光中鄉愁詩的修辭美學」做為論文研究的題目,以探析余光中的詩藝之美。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第一章緒論;第二章余光中生平;第三章余光中鄉愁詩的想像美;第四章余光中鄉愁詩的意象美;第五章余光中鄉愁詩的語言美;第六章結論。各章節重點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文獻探討、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驟四節。文獻探討,主要從余光中的研究、修辭學和詩美學三大領域做文獻上的探討和分析,透過豐富的文獻以確定論文研究的重心及撰述論文時重要的參考。研究方法,共採用文獻蒐集法、文獻研究法、美學詮釋法和文本分析法四種方法做整體性的關照與探討。研究步驟,首先,透過大量閱讀文本、專書、期刊和論文的機會選取最具參考價值的部分,予以探討並引進新觀念做為論文改進與參考的依據;其次介紹余光中的生平;接著論述余光中鄉愁詩的想像美。意象美和語言美;最後是結論,提出研究成果與展望。
    第二章余光中生平:此章依據余光中的人生經歷分為大陸時期、台灣時期、美國時期、香港時期和高雄時期。大陸時期,主要在介紹余光中的出生、家庭背景、逃難、求學和文學啟蒙。台灣時期,重點在介紹進軍文壇、成立詩社、戀愛、結婚、生子和遭逢人生巨變。美國時期,主要介紹余光中留美時的寂寞心情、橫越美國中西部的浪遊經驗和大量閱讀及接觸搖滾樂的影響。香港時期,成就余光中登上龍門,一躍成為當代大詩人的原因。高雄時期,讓余光中成為高雄的文化地標,由於詩人不斷地自我挑戰定居高雄後並開拓了環保、人倫、南台灣的風土景物等不同的寫作題材。
    第三章余光中鄉愁詩的想像美:第一節夸飾之美係採用夸飾六分法:速度的夸飾、空間的夸飾、時間的夸飾、物象的夸飾、人情的夸飾、數量的夸飾來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夸飾之美;第二節譬喻之美,除了運用譬喻的基本類型之外,也採用合喻、博喻、互喻、倒喻、較喻的譬喻變化類型,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譬喻之美;第三節象徵之美,採用結構方面的象徵、人物方面的象徵和事物方面的象徵,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象徵之美。
    第四章余光中鄉愁詩的意象美:第一節動態性意象之美,本節分成:動詞—形象、動詞—虛實;動詞—跳躍三部分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動態性意象之美;第二節比喻式意象之美;第三節通感性意象之美:採用(一)聽覺與視覺的通感、(二)視覺、聽覺與觸覺的通感(三)色味交綜的通感(四)意覺與顏色視覺的通感(五)視覺、聽覺與味覺、嗅覺的通感(六)顏色視覺與溫度覺的通感(七)嗅覺與味覺的通感(八)聽覺與嗅覺的通感(九)聽覺與顏色視覺的通感(十)多蟲通感,十種通感性意象來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通感性意象之美。
    第五章余光中鄉愁詩的語言美,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具象之美,係從表現事物的動態形象和表現事物的色彩美感,來探討余光中鄉愁詩的具象之美;第二節密度之美,是從密集的實字、翻疊的筆法、矛盾的語法三方面來分析余光中鄉愁詩的密度之美;第三節是從穿插典故、文言句式、歐化句子和倒裝句法來闡析余光中鄉愁詩的彈性之美。
    第六章結論:主要提出本論文的研究成果與研究展望。

    第一章 緒 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探討........................................2 第三節 研究方法........................................7 第四節 研究步驟........................................8 第二章 余光中生平.....................................10 第一節 大陸時期.....................................11 第二節 台灣時期.....................................15 第三節 美國時期.....................................19 第四節 香港時期.....................................23 第五節 高雄時期.....................................25 第三章 余光中鄉愁詩的想像美 第一節 夸飾之美.......................................27 一、前言.............................................27 二、夸飾的定義........................................27 三、夸飾的分類........................................28 四、夸飾的舉例........................................28 (一)空間的夸飾......................................28 (二)時間的夸飾......................................29 (三)物象的夸飾......................................30 (四)人情的夸飾......................................31 (五)數量的夸飾......................................32 (六)速度的夸飾......................................32 五、結語.............................................33 第二節 譬喻之美........................................33 一、前言..............................................33 二、譬喻的定義.........................................34 三、譬喻的分類.........................................34 四、譬喻的舉例.........................................35 (一) 譬喻的基本類型.................................35 (二) 譬喻的變化類型.................................39 五、結語..............................................48 第三節 象徵之美........................................49 一、 前言.........................................49 二、 象徵的定義....................................49 三、 象徵的分類....................................50 四、 象徵的舉例....................................50 (一) 結構方面的象徵.................................50 (二) 人物方面的象徵.................................53 (三) 事物方面的象徵.................................55 五、 結語..........................................56 第四章 余光中鄉愁詩的意象美..............................58 第一節 動態性意象之美...................................58 一、前言...............................................58 二、動態性的意象舉例....................................58 (一) 動詞-形象.....................................58 (二) 動詞-虛實.....................................61 (三) 動詞-跳躍.....................................62 三、結語...................................65 第二節 比喻式意象之美...................................65 一、前言...............................................65 二、比喻式意象的定義....................................65 三、比喻式意象的種類....................................66 四、比喻式意象的舉例....................................66 五、結語...............................................71 第三節 通感性意象之美....................................71 一、前 言............................................71 二、通感性意象的定義.....................................72 三、通感性意象的種類.....................................72 四、通感式意象的舉例.....................................73 五、結語................................................78 第五章 余光中鄉愁詩的語言美............................79 第一節 具象之美.........................................79 一、前言...............................................79 二、具象之美的定義......................................79 三、具象之美的種類......................................79 四、具象之美的舉例......................................80 (一)表現事物的動態形象.................................80 (二)表現事物的色彩美感 ................................81 五、結語...............................................82 第二節 密度之美.........................................83 一、前言...............................................83 二、密度之美的定義......................................83 三、密度之美的種類......................................83 四、密度之美舉例........................................84 (一)密集的實字........................................84 (二)翻疊的筆法........................................85 (三)矛盾的語法........................................87 五、結語...............................................88 第三節 彈性之美.........................................88 一、前言...............................................88 二、彈性之美的定義......................................89 三、彈性之美的種類......................................89 四、彈性之美的舉例......................................89 (一)穿插典故.........................................89 (二)文言句式.........................................91 (三)歐化句子.........................................92 (四)倒裝句法.........................................93 五、結語..............................................94 第六章 結論............................................95 參考書目...............................................98

    一、專著
    (一)、余光中作品集
    1.詩集
    (01).余光中:《舟子的悲歌》(台北:野風,1952年)
    (02).余光中:《藍色的羽毛》(台北:藍星詩社,1954年)
    (03).余光中:《鐘乳石》(香港:中外畫報社,1960年)
    (04).余光中:《萬聖節》(台北:藍星詩社,1960年)
    (05).余光中:《五陵少年》(台北:文星書店,1967年 )
    (06).余光中:《天國的夜市》(台北:三民書局,1969年)
    (07).余光中:《在冷戰的年代》(台北:純文學,1969年)
    (08).余光中:《白玉苦瓜》(台北:大地,1974年)
    (09).余光中:《天狼星》(台北:洪範,1976年)
    (10).余光中:《與永恆拔河》(台北:洪範,1979年)
    (11).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49-1981》(台北:洪範,1981年)
    (12).余光中:《隔水觀音》(台北:洪範,1983年)
    (13).余光中:《蓮的聯想》(台北:大林,1984年)
    (14).余光中:《紫荊賦》(台北:洪範,1986年)
    (15).余光中:《敲打樂》(台北:九歌,1986年)
    (16).余光中:《夢與地理》(台北:洪範,1990年)
    (17).余光中:《守夜人》(台北:九歌,1992年)
    (18).余光中:《安石榴》(台北:洪範,1996年)
    (19).余光中:《五行無阻》(台北:九歌,1998年)
    (20).余光中:《余光中詩選1982—1998》(台北:洪範,1998年)
    (21).余光中:《高樓對海》(台北:九歌,2000年)
    (22).余光中:《如果遠方有戰爭》(台北:小知堂,2003年)
    (24).余光中《藕神》(台北:九歌,2008年)

    2.散文

    (01)余光中:《左手的繆思》(台北:文星書店,1963年)
    (02)余光中:《掌上雨》(台北:文星書店,1964年)
    (03)余光中:《左手的繆思》(台北:大林,1970年)
    (04)余光中:《逍遙遊》(台北:大林,1970年)
    (05)余光中:《現代散文選》(台北:水牛,1974年)
    (06)余光中:《余光中散文選》(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1975年)
    (07)余光中:《文學的沙田》(台北:洪範,1981年)
    (08)余光中:《紫荊賦》(台北:洪範,1986年)
    (09)余光中:《記憶像鐵軌一樣長》(台北:洪範,1987年)
    (10)余光中:《憑一張地圖》(台北:九歌,1988年)
    (11)余光中:《隔水呼渡》(台北:九歌,1990年)
    (12)余光中:《日不落家》(台北:九歌,1998年)
    (13)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2000年)
    (14)余光中:《守夜人》(台北:九歌,2004年)
    (15)余光中:《青銅一夢》(台北:九歌,2005年)
    3.評論
    (01)余光中:《掌上雨》(台北:大林,1970年)
    (02)余光中:《詩人與驢》(台北:藍燈,1971年)
    (03)余光中:《焚鶴人》(台北:純文學,1972年)
    (04)余光中:《聽聽那冷雨》(台北:純文學,1974年)
    (05)余光中:《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1977年)
    (06)余光中:《分水嶺上》(台北:純文學,1981年)
    (08)余光中:《從徐霞客到梵谷》(台北:九歌,1994年)
    (09)余光中:《井然有序》(台北:九歌,1996年)
    (10)余光中:《藍墨水的下游》(台北:九歌,1999年)
    (11)余光中:《舉杯向天笑》(台北:九歌,2008年)
    4.編輯
    (01)余光中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詩》(台北:巨人,1972年)
    (02)余光中編:《文學的沙田》(台北:洪範,1985年)
    (03)余光中編:《秋之頌:梁實秋先生紀念文集》(台北:九歌,1999年)
    (04)余光中編:《含英吐華:梁實秋翻譯獎評語集》(台北:九歌,2000
    年)

    (二).研究余光中的專書(依姓氏筆劃排列)

    (01)王堯著:《詩意盡在鄉愁中》(大陸河南:大象,2003年)
    (02)江堤編選:《與永恆拔河-余光中》(大陸湖南:湖南大學,2001年)
    (03)流沙河選釋:《余光中100首》(大陸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
    (04)徐學著:《火中龍吟:余光中評傳》(大陸廣州:花城,2002)
    (05)梁笑梅著:《壯麗的歌者:余光中詩藝研究》(大陸重慶:西南師範大學,2006年)
    (06)陳君華著:《望鄉的牧神-余光中傳》(大陸北京:團結,2001年)
    (07)陳幸蕙著《悅讀余光中-詩巻》(台北:爾雅,2002年)
    (08)陳幸蕙著《悅讀余光中-散文巻》(台北:爾雅,2008年)
    (09)黃維樑編:《火浴的鳳凰—余光中作品評論集》(台北:純文學,1982
    年)
    (10)黃維樑編:《璀璨的五采筆:詩卷》(台北:九歌,1994年)
    (11) 黃維樑著:《文化英雄拜會記:錢鍾書、夏志清、余光中的作品與生活》(台北市:九歌,2004年)
    (12)傅孟麗著:《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台北:天下遠見,1999年)
    (13)傅孟麗著:《水仙情操-詩話余光中》(台北:天下文化,2002年)
    (14)雷銳編述:《余光中幽默散文欣賞》(大陸廣西,漓江,1992年)
    (15)錢學武著:《自足的宇宙-余光中詩題材研究》(香港:香江,1998年)
    (16)鍾玲編:《與永恆對壘-余光中七十壽慶詩文集》(台北:九歌,1998
    年)
    (17)蘇其康編:《結網與詩風-余光中七十壽慶論文集》(台北:九歌,1999
    年)
    (18)蘇其康編:《詩歌天保-余光中教授八十壽慶專輯》(台北:九歌,2008
    年)

    (三)現代詩(依姓氏筆劃排列)

    (01)丁旭輝著:《台灣現代詩圖象技巧研究》(高雄:春暉,2000.年)
    (02)古繼堂著:《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1989年)
    (03)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年)
    (04)白萩著:《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書局,1983年)
    (05)向明著:《新詩50問》(台北:爾雅,1997年)
    (06)李翠瑛著:《細讀新詩的掌纹》(台北:萬卷樓,2006年)
    (07)李瑞藤著:《新詩學》(台北:駱駝,1997年)
    (08)李瑞騰著:《詩的詮釋》(台北:時報,1982年)
    (09)呂進著:《新詩的創作與鑑賞》(四川:重慶,1982年)
    (10)林文欽著:《現代詩鑑賞教學研究》(高雄:春暉,2000.年)
    (11)林明德著:《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2001年)
    (12)洛夫著:《註詩的探險》(台北:黎明,1979年)
    (13)張健編著:《詩心》(台北:國家,1990.年)
    (14)張漢良著:《現代詩論衡》(台北:幼獅,1997年)
    (15)張索時著:《新詩八家論》(台北:爾雅,2006年)
    (16)楊鴻銘著:《新詩創作與批評》(台北:文史哲,2002年)
    (17)楊昌年著:《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台北:文史哲,1985年)
    (18)瘂弦著:《中國新詩研究》(台北:爾雅,1981年)
    (19)簡政珍著:《詩心與詩學》(台北:書林,1999年)
    (20)羅青著:《從徐志摩到余光中》(台北:爾雅,1988年)
    (21)蕭蕭著:《現代詩學》(台北:東大,1987年)
    (22)蕭蕭著:《現代詩縱橫觀》(台北:文史哲,1991年)
    (23)蕭蕭著:《中學生現代詩手冊》(台南:翰林,1999年)

    (四)修辭學(依姓氏筆劃排列)

    (01)古遠清、孫光萱著:《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1997年)
    (02)成偉鈞、唐仲揚、向宏業主編:《修辭通鑑》(台北:建宏,1996年)
    (03)何永清著:《修辭漫談》(台北:台灣商務,2000年)
    (04)沈謙著:《修辭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1年)
    (05)沈謙著:《修辭方法析論》(台北:文史哲,2002年10月)
    (06)陳望道著:《修辭學發凡》(台北:文史哲,1989年)
    (07)陳滿銘主編、張春榮著:《修辭新思維》(台北:萬卷樓,2002年)
    (08)陳仲義著:《語法修辭:壓縮、捶扁、拉長、磨利》(台北:文史哲,2003年)
    (09)陳正治著:《修辭學》(台北:五南,2001年)
    (10)張春榮著:《修辭行旅》(台北:東大,1996年1月)
    (11)張春榮著:《修辭散步》(台北:東大,1994年9月)
    (12)張春榮著:《修辭萬花筒》(台北:駱駝,1996年9月)
    (13)黃慶萱著:《修辭學》(台北:三民,2002年)
    (14)黃麗貞著:《實用修辭學》(台北:國家,2000年)
    (15)傅隸樸著:《修辭學》(台北:正中,2000年5月)
    (16)莊銀珠著:《現代詩的修辭技巧》(高雄:復文,1997年)
    (17)楊鴻銘著:《新詩修辭的方法》(台北:文史哲,2002年)
    (18)董季棠著:《修辭析論》(台北:文史哲,1992年)
    (19)蔡師宗陽著:《陳騤文則新論》(台北:文史哲,1993年)
    (20)蔡師宗陽著:《修辭學探微》(台北:文史哲,2001年)
    (21)蔡師宗陽著:《文法與修辭》(台北:三民,2002年)
    (22)蔡宗陽著:《應用修辭學》(台北:萬卷樓,2003年)
    (23)蔡謀芳著:《辭格比較概述》(台北:學生,2001年8月)
    (24)蔡謀芳著:《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台北:三民,1990年12月)
    (25)譚全基著:《修辭新天地》(台北:書林,1993年5月)

    (五)美學 (依姓氏筆劃排列)

    (01)文潔華編:《朱光潛與中國當代美學》(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02)王朝聞著:《美學概論》(台北:谷風,1981年6月)
    (03)田曼詩著:《美學》(台北:三民,1993年10月)
    (04)朱光潛著:《美學拾穗集》(大陸天津:百花文藝,1981年12月)
    (05)朱光潛編譯:《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漢京,1984年4月)
    (06)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台北:漢京,1984年7月)
    (07)朱光潛著:《談美》(台北:建宏,1986年4月)
    (08)朱光潛編譯:《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漢京,1984年4月)
    (09)李元洛著:《詩美學》(台北,東大,1990年2月)
    (10)李澤厚著:《美的歷程》(台北:金楓,1991年4月)
    (11)吳曉著:《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台北:書林,1995年3月)
    (12)姚一葦著:《審美三論》(台北:開明,1993年1月)
    (13)陳望道著:《美學概論》(台北:文鏡,1984年12月)
    (14)蒲安迪著:《中國敘事美學》(大陸北京:北京大學,1996年3月)
    (15)黃永武著:《詩與美》(台北,洪範,1987年12月)
    (16)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設計篇》(台北:巨流,1999年9月)
    (17)黃永武著:《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1999年9月)
    (18)黃永武著:《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1999年9月)
    (19)黃永武著:《中國詩學.考據篇》(台北:巨流,1999年9月)
    (20)曾祖蔭著:《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台北:文津,1987年8月)
    (21)黑格爾著、朱孟實譯:《美學〈1〉〈2〉〈3〉〈4〉》(台北:里仁,1981
    年5月)
    (22)漢寶德等著:《中國美學論集》(台北,南天,1987年11月)。
    (23)葉朗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月)
    (24)葉朗著:《中國美學的巨擘》(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7月)
    (25)葉朗著:《中國美學的發端》(台北:金楓出版社,1987年7月)
    (26)葉朗著:《現代美學體系》(台北:書林,2000年10月)
    (27)蔡師宗陽、余崇生主編:《中國文學與美學》(台北:五南,2000年)
    (28)謝文利著:《詩歌美學》(大陸北京:中國青年,1989年10月)
    (30)龔鵬程著:《文學與美學》(台北:業強,1995年1月)
    (31)龔鵬程著:《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8月)

    (六)意象學(依姓氏筆劃排列)

    (01)王長俊:《詩歌意象學》(合肥:安徽文藝,2008年)
    (02)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1992年)
    (03).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1996年)
    (04)吳曉:《詩歌與人生:意象符號語情感空間》(台北:書林,1995年)
    (05)胡雪岡:《意象範疇的流變》(南昌:百花洲文藝,2002年)
    (06)陳滿銘:《意象學廣論》(台北:萬卷樓,2006年)
    (07)陳植鍔:《詩歌意象論》(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
    (08)陳佳君:《辭章意象形成論》(台北:萬卷樓,2005年)
    (09)蔡英俊:《意象的流變》(台北:聯經,1982年)

    (七)詩學(依姓氏筆劃排列)

    (01)李瑞騰:《詩的詮釋》(台北:時報,1982年)
    (02)何文煥:《歷代詩話》(台北:中華,1981年)
    (03)黃維樑:《中國詩學縱橫論》(台北:洪範,1977年)
    (04)葉維廉:《比較詩學》(台北:東大,1983年)

    (05)劉若愚:《中國詩學》(台北:幼獅,1977年)

    二、期刊論文

    (一) 學位論文

    1.關於余光中的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01)林君儀:《詩人的自我與外在世界:論洛夫、余光中、簡正珍的詩語
    言》(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02)陳秀貞:《余光中詩的語言風格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2年)
    (03)陳玉芬:《余光中散文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2年)
    (04)陳葆玲:《余光中高雄時期現代詩創作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05)曾香綾:《余光中詩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
    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06)張嘉倫:《以余譯「梵谷傳」為例論白話文語法的歐化問題》(台中:
    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
    (07)楊宗穎:《余光中記遊研究》(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5年)
    (08)劉淑惠:《現代散文風貌研究-余光中散文新探》(台北:台灣師範大
    學國文系在職進修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3年)
    (09)鄧禎玉:《余光中與中國古典詩歌》(高雄:佛光大學中文所碩士論
    文,2007年)
    (10)謝嘉琪:《余光中詩中的文化認同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1)簡惠貞:《余光中文學理論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
    士班碩士論文,2006年)

    2.關於修辭學的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01)王雲芝:《論語》修辭藝術探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
    2004年)
    (02)王莉莉:《古詩十九首》修辭藝術探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3年)
    (03)朱可鑫:《西遊記修辭現象研究》(嘉義:南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2004
    年)
    (04)杜志成:《孫子兵法藝術與修辭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3年)
    (05)李麗文:〈《詩經》修辭研〉(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

    (06)李姚霜:《〈花間集〉修辭美學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2年)
    (07)周娟娟:〈《韓非子》連珠體修辭探微〉(台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08)吳平盛:《李清照及其修辭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在職專班,2001年)
    (09)林文淑:〈《莊子》內篇修辭藝術探賾〉(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10)林佳樺:〈《楚辭》修辭藝術探微〉(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1年)
    (11)林春蘭:《杜詩修辭藝術之探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1984年)
    (12)林永仁:《台灣閩南語諺語辭格研究》(台北:臺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2005年)
    (13)金正起:〈《三國演義》修辭藝術探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8年)
    (14)金正起:〈《水滸傳》修辭藝術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15)許筱萍:《台灣閩南語諺語修辭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2年)
    (16)許育嘉:《賴和漢詩修辭美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文,
    2002年)
    (17)陳清美:《朱自清修辭理論與實際》(台北: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2004年)
    (18)張有政:〈《鏡花緣》修辭藝術探微〉(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
    士論文,2004年)
    (19)黃文星:〈《幽夢影》修辭藝術研究〉(嘉義:南華大學中研所碩士論
    文,2001年)
    (20)黃飛龍:《台灣閩南諺語修辭美學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2001年)
    (21)費泰然:《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修辭藝術探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4年)
    (22)葛建國:《謝靈運詩修辭探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3年)
    (23)劉金菊:《陶淵明詩修辭探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3年)
    (24)鄭義淑:〈《孟子》文章修辭析論〉(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1986年)
    (25)賴玫怡:《修辭心理與美感之探析—以誇飾、譬喻為例》(台北:台灣
    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2000年)
    (26)盧姿吟:《李白樂府修辭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
    2003年)
    (27)謝貴美:〈《孟子》譬喻修辭藝術探賾〉(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
    (28)蔡素華:《圍城》譬喻修辭探究(新竹:玄奘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2002年)
    (29)蔡淑梓:《白居易諷諭詩的創作理論與修辭實踐》(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2004年)
    (30)顏春英:《童詩常用辭格研究》(台北: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學系碩士班,2005年)

    (二) 期刊

    1. 與余光中相關的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01)王基倫著:〈余光中《青銅一夢》的鄉愁意義〉,《文訊》235期(2005年5月),頁35-37。
    (02)王 灝著:〈品瓜錄–讀余光中先生詩集「白玉苦瓜」〉,《詩脈》(1976年7月),頁33-51。
    (03)王靖丰著:《鄉愁與記憶的修辭—台灣鄉愁詩的轉變》《文訊》232期(2005
    年2月),頁44—45
    (04)李元洛著:〈隔海的謬斯–論余光中的詩藝〉,《藍星詩刊》(1988年4月),頁64-82。
    (05)余光中著:〈「余光中談詩歌」自序〉,《明道文藝》第336期(2004年3月),頁4—6。
    (06)余雨陽著:〈登臨似少一座廟 友人一語觸鄉情—余光中散文《送思果》
    的情緒表達〉,《貴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期(2004
    頁44—65。
    (07)林煥彰著:〈火浴的鳳凰〉,《書評書目》第78期(1979年)頁59-61。
    (08)林乃文著:〈世紀詩人余光中〉,《新觀念》219期,(2006年9月),頁8-15。
    (09)流沙河著:〈昔日我讀余光中〉,《文學世紀》,第5卷第10期,(2005年10月),頁74-76。
    (10)柳文哲著:〈蓮的聯想〉,《笠》第2期(1964年),頁24。
    (11)夏志清著:〈余光中:懷國與鄉愁的延續〉,《文道》(1982年6月),頁10-15。
    (12)陶德宗著:〈論余光中江河師的生命內涵與美質〉,《西南師範大學學報》
    第32卷第4期(2006年7月)頁22—25。
    (13)陳芳明著:〈回頭的浪子〉,《龍族》第卷第3期(1974年1月),頁55-56。
    (14)陳鼓應著:〈評余光中的流亡心態〉,《中華雜誌》(1977年12月),頁23-26。
    (15)陳鼓應著:〈序「這樣的『詩人』余光中」〉,《夏潮》第1期(1978年)頁45。
    (16)陳義芝著:〈余光中的身分認同〉,《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7期,(2008年5月),頁109。
    (17)陳愛明著:〈啼血詩魂鑄鄉愁—試析余光中鄉愁情結的內涵〉,《教學大
    參考.文本解讀》(2006年2月)
    (18)鹿憶鹿著:〈新詩中的古典技巧–試析「蓮的聯想」〉,《文藝月刊》(1985
    年3月),頁64。
    (19)黃智溶著:〈從兩首鄉愁詩中論「隔離意識」的內容與形式〉,《文藝月刊》(1983年9月),頁104-108。
    (20)黃維樑著:〈札贊木棉樹和控訴大煙囪–論余光中八0年代的社會詩〉,《中外文學》(1988年),頁4-30。
    (21)黃維梁著:〈余光中的「文心雕龍」〉,《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7期,(2008年5月),頁108。
    (22)傅孟麗著:〈仙翁詩人 余光中 老得好漂亮〉,《遠見雜誌》
    第222期(2004年12月),頁298—304。
    (23)張瑞芬著:〈冷雨望鄉:余光中近期散文的藝術轉折〉,《印刻文學生活誌》
    第57期(2008年5月),頁106—107。
    (24)陽景龍著:〈母題原型說《鄉愁》—余光中《鄉愁》的文本細讀〉,《語
    文講堂》,頁105—111。
    (25)莊斐喬著:〈余光中情詩析論〉(一),《中國語文》608期,(2008年2月)頁39-49
    (26)莊斐喬著:〈余光中情詩析論〉(二),《中國語文》609期,(2008年3月)頁39-47

    (27)掌 杉著:〈評余光中的「白玉苦瓜」〉,《中外文學》(1975年11月),頁48-60。
    (28)凝 凝著:〈在時間裏自焚–論余光中「白玉苦瓜」〉,《中外文學》(1975
    年11月),頁28。
    (29)劉思坊整理:〈記憶像鐵軌一樣長:余光中對談陳芳明〉,《印刻文學生活誌》第57期(2008年5月),頁86—95。
    (30)劉裘蒂著:〈論余光中詩風的演變〉,《文訊》(1986年8月),頁128-150。
    (31)鍾燕玲著:〈余光中的「火浴」〉,《現代文學》第2期(1964年),頁68-76。
    10-15。
    (32)謝川成著:〈關於余光中–文學界各家的看法〉,《文道》(1982年6月),
    頁5-7。
    (33)蔡癸欗著:〈余光中的鄉愁與回歸〉,《聖母學報》,第1卷,(2006年7月)頁122-126。
    (34)蔡菁著:〈解讀余光中散文的鄉愁情結〉,《唐山學院學報》第17卷
    第2期(2004年6月),頁67—69。
    (35)蕭 蕭著:〈余光中結台灣結—《夢與地理》的深情〉,《藍星詩刊》25期(1990年10月),頁126—135。

    2.與修辭學相關的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01)蔡師宗陽:〈中學修辭講座—辭格的辨析〉,《國文天地》9卷3期(1993年8月),頁96-99。
    (02)蔡師宗陽:〈論引用的分類〉,《國文學報》23期(1994年6月),頁251-272。
    (03)蔡師宗陽:〈中學修辭講座—對偶與排比的比較〉,《國文天地》10
    卷7期(1994年12月),頁74-75。
    (04)蔡師宗陽:〈諺語的譬喻基本類型〉,《中國語文》100卷4期(2007
    年4月),頁47-52。
    (05)蔡師宗陽:〈譬喻的變化類型〉,《中國語文》100卷5期(2007年5
    月),頁50-60。

    3.與美學相關的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01)古遠清:〈詩的審美探討—談李元洛的近著《詩美學》〉,《藍星詩刊》23期(1990年4月),頁53—56。
    (02)羅 門:〈追蹤「美」!詩眼中的視覺藝術世界〉,《藍星詩刊》4期(1985年4月),頁104—116

    4.報紙(依姓氏筆劃排列)

    (01)永芸著:〈在西子灣畔採最後一朵蓮〉,《人間福報》第8版(當代人物),2007年12月8日。
    (02)林欣誼:〈余光中:被民族接受是最大的光榮〉,《中國時報》第A14版(文化新聞),2008年10月3日。
    (03)陳幸蕙:〈在微笑中親近大師〉(上),《人間福報》第15版(副刊),2008年10月23日。
    (04)陳幸蕙:〈在微笑中親近大師〉(下),《人間福報》第15版(副刊),2008年10月24日。
    (05)陳啟佑:〈慣用倒裝手法的詩人–淺談余光中的「倒裝」技巧〉,《中央日報》(1984年7月26日。)

    5.其他(依姓氏筆劃排列)

    (01)汪寧著:〈從古典詩歌看月的意象內涵〉,《棗庄詩專學報》第18卷第1
    期(2001年2月),頁34—36。
    (02)李彩霞著:〈黯然獨自登高 千古寂寞情懷—唐代登高詩審美價值探析〉,
    《鄂州大學學報》第10卷第1期(2003年1月)頁58—61。
    (03)孫維城著:〈論登高望遠意象的生命內涵〉,《中國韻文學刊》第2期(1999年),頁1—7。
    (04)梁德林著:〈歐陽修作品中的山意象〉,《廣西師院學報》第1期(1999年,頁37—40。
    (5)路偉、萬青著:〈律切精深傳神入妙—杜甫《登高》語言學分析〉,《楚雄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2期(2005年4月)頁44—47。
    (6)劉瑩、李博著:〈從高台意象中領略千古情懷〉,《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2006年),頁77—79。
    (7)劉紅霞著:〈唐詩三百首中登高意象的分類及意蘊闡釋〉,《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1年2月)頁12—14。
    (8)顏家安著:〈高.大.深.奇.神—杜甫山水詩審美意境探微〉,《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1999年3月)頁68—7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