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小玲
論文名稱: 愛的力量—從經歷哥哥車禍死亡看見自己及家人的哀傷與韌力之自我敘說研究
指導教授: 李佩怡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90
中文關鍵詞: 自我敘說車禍車禍遺族失落哀傷創傷韌力家庭韌力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836下載:7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愛的力量—
    從經歷哥哥車禍死亡看見自己及家人的
    哀傷與韌力之自我敘說研究

    摘 要
    本論文是研究者以車禍遺族的身分,透過「自我敘說」的方式,探究二十一年前哥哥車禍死亡的衝擊,對其本身及家庭造成的影響,是一趟個人和家庭的哀傷療癒之旅。
    研究者從回溯自己對哥哥車禍喪生的記憶、個人的成長故事、及生命中的其他親友死亡經驗,重新審視自己,理解到陪伴是滋養他生命的泉源,引發其對疏離現代人缺乏支持網絡的擔憂,以及面對他人的喪慟,我們似乎選擇沉默以對的社會現象反思;對生命無常及哀傷調適,從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的體驗過程,理解喪親是整個世界觀的瓦解,哀傷調適是意義重建的過程,然而,對於某些人將生命意義建構在社會文化對角色的認同時,面臨喪親會阻礙其意義的重建,導致哀傷療癒的路變得更漫長;對家庭共同經歷喪慟後,用「愛」療癒彼此創傷的體會,看到家庭韌力的展現;最後,回顧自己成長故事發現自己生命韌力,重新得力的過程。
    研究者透過自我敘說體會到,喪親的哀傷是需要談的,然而,反觀我們的生活環境似乎還是禁忌談論「死亡」,也許該從基本的生死教育做起,才能營造一個能談論死亡、能療癒哀傷的環境。有了這樣的環境,喪親遺族才能在準備好談論哀傷時,不用因為太多的顧忌與擔心而繼續壓抑,以致於阻礙了自己步上哀傷療癒的道路。

    關鍵字:自我敘說、車禍、車禍遺族、失落、哀傷、創傷、韌力、家庭韌力

    The Power of Love—
    A Self-Narrative Research of Experiencing Self and Family’s Grief and Resilience after Brother’s Death from a Car Accident

    Huang Shiao-Ling

    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researcher, a bereaved family of a car accident, adopts “self-narrative” approach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her brother’s death twenty-one years ago on herself and the whole family. It is a course of grief healing for her and the family.
    The researcher re-examines herself by looking back to her memory about the death of her brother, her personal life story and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relatives or friends’ death in her life. She then realizes that being accompanied is the source that nourishes her life. The researcher also worries about the lack of support network in this alienated modern society. She reflects the social phenomenon that people seem to choose to remain silent when facing others’ deep grief. Facing the unforeseen nature and grief adjustment, the researcher experiences the change of mindset: it is simple and direct in the beginning, and then it changes to be more complicated and bewildering, and finally it becomes mature and broad-minded. She comprehends that bereavement means the disruption of the entire world outlook, and grief adjustment is a process of meaning reconstruction. For some people, however, when they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life upon social cultur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ir roles, bereavement may then hinde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aning, which may prolong the process of grief healing. After experiencing the deep grief, the family use “love” to heal the trauma, which demonstrates the tenacity of her family. In the end, the researcher discovers her own resilience to life by retrospecting to her grow-up stories.
    Through self-narrative analysis, the researcher realizes that the grief of bereavement needs to be articulated. Nevertheless, discussion of “death” seems to be a taboo in our living environment. Probably by starting from the promotion of life and death education, we can establish an environment where people can discuss death and heal grief. In this kind of environment, when the bereaved family are ready to talk about grief, they don’t need to keep oppressing themselves because of the scruple and worry, and the road of grief healing will not be blocked.

    Key Words: self-narrative; car accident; bereaved family of a car accident; loss; grief; trauma; resilience; family resilience

    目 錄 第一章 我的研究緣起………………………………………………………01 第二章 我的文獻閱讀………………………………………………………05 第一節 失落、悲傷與創傷……………………………………………05 第二節 車禍遺族的創傷性失落與哀傷調適…………………………16 第三節 家庭的創傷調適與韌力………………………………………28 第三章 我的研究旅程………………………………………………………42 第一節 我的研究方法的選擇…………………………………………43 第二節 我的研究歷程與轉折…………………………………………47 第三節 我的研究限制與挑戰…………………………………………54 第四節 我的研究支持與資源…………………………………………56 第四章 我的生命故事………………………………………………………60 第一節 生命的劇烈撞擊:哥哥車禍喪生……………………………60 第二節 我是這樣長大的:物質匱乏的年代,力求上進……………86 第三節 死亡並非偶然:我生命中的其他死亡事件…………………110 第五章 我的看見與轉化……………………………………………………121 第一節 陪伴,是貫穿我整個生命的重要支柱………………………121 第二節 生命無常,是早逝的親人教我認清的真實生命樣貌………132 第三節 碰觸哀傷與面對哀傷,是逝去親人給我的遺愛……………146 第四節 我的家庭真可愛,是失去親人後學會珍惜親情的結果……155 第五節 重新得力,是回顧生命成長歷程的收穫……………………163 第六章 我的實踐與期許……………………………………………………173 參考文獻………………………………………………………………………185 表一 歷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統計……………………………………02 表二 一般的悲傷反應………………………………………………………09 表三 創傷的普遍反應………………………………………………………14 表四 車禍遺族的獨特悲傷反應……………………………………………19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Boss,P.(1994)家庭壓力管理(周月清等 譯)。台北:桂冠。(原作出版年:1988)。
    Bremner,J.D.(2004)。壓力的烙印-精神創傷對身體和心理的影響(嚴愛鑫、鄭存明 譯)。台北:城邦。(原作出版年:2002)。
    Corr, C. A., & Nabe, C. M., & Corr, D. M.(2004)。死亡教育與輔導(張靜玉、顏素卿、徐有進、徐彬、黃慧玲、章薇卿、徐慧娟 譯)。台北:洪葉。(原作出版年:2003)。
    Corr, C. A., & Balk, D. E.(2001)。死亡與喪慟-青少年輔導手冊(吳紅鑾 譯)。台北:心理。(原作出版年:1996)。
    Corey, G.(2004)。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鄭玄藏、余振民、黃淑清、彭瑞祥、趙祥和、蔡藝華 譯)(修慧蘭 校訂)。台北:雙葉書廊。(原作出版年:2001)。
    Crossley,M.L.(2004)。敘事心理與研究-自我、創傷與意義的建構(朱儀羚、康萃婷、柯禧慧、蔡欣志、吳芝儀 譯)(吳芝儀 校閱)。嘉義:濤石文化。(原作出版年:2000)
    Dattilio,F.M.(2002)。婚姻與家族治療-個案研究(劉婷 譯)。台北:張老師。(原作出版年:1998)。
    Doka, K. J.(2002)。與悲傷共渡-走出親人遽逝的喪慟(許玉來、成蒂、林方晧、陳美琴、楊筱華、葛書倫、呂嘉惠 譯)(李開敏 校閱主編)。台北:心理。(原作出版年:1996)。
    Figley,C.(1997)。幫助受創傷的家庭(周月清、葉安華 譯)。台北:桂冠。(原作出版年:1996)。
    Garland,C.(2007)。創傷治療-精神分析取向(許育光等 譯)。台北:五南。(原作出版年:1998)。
    Giunta, C.R.,&Giunta, C.(2006)。走出悲傷-實用聖經輔導手冊(林恂 譯)。台北:橄欖。(原作出版年:2002)。
    Goldman,L.(2001)。打破沉默-幫助孩子走出悲傷(陳重仁 譯)。台北:張老師。(原作出版年:1996)。
    Herman, J.(2004)。從創傷到復原(施宏達、陳文琪 譯)。台北:遠流。(原作出版年:1997)。
    Jamison,K.R,(2000)。夜,驟然而降-了解自殺(易之新 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出版年:1999)。
    Kennedy,A.(2003)。生死一線牽-超越失落的關係重建(張淑美,吳慧敏 譯)。台北:心理。
    Kolf,J.C.(2002)。此刻有你真好-陪伴悲傷者走過哀痛(劉育林 譯)。台北:張老師。(原作出版年:1999)。
    Kübler-Ross,E.,&Kessler(2006)。當綠葉緩緩落下(張美惠 譯)。台北:張老師(原作出版年:2005)。
    Kübler-Ross,E.(2007)。天使歸鄉-孩子與父母認識死亡的一堂課(謝東紫 譯)。台北:商周。
    Kübler-Ross,E.(2001)。你可以更靠近我-教孩子怎樣看待生命與死亡(林瑞堂 譯)。台北:張老師。
    Kübler-Ross,E.(1998)。天使走過人間(李永平 譯)。台北:天下文化。(原作出版年:1997)。
    Longaker, C.(2001)。假如我死時,你不在我身旁(陳琴富 譯)。台北:張老師文化。(原作出版年:1997)
    Lukas,C.,Seiden,H.M.(2001)。難以承受的告別-自殺者親友的哀傷歷程(楊淑智 譯)。台北: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1997)。
    Mabey,J.(2006)。愛的力量-獻給悲傷心靈的詩與冥思(林秀梅 譯)。台北:美麗殿。(原作出版年:1998)。
    Neimeyer,R.A.(2007)。走在失落的幽谷-悲傷因應指導手冊(章薇卿 譯)(林綺雲、李玉嬋 校閱)。台北:心理。(原作出版年:1998)
    Patton,M.Q.(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 譯)。台北:桂冠。(原作出版年:1990)。
    Praagh,J.V.(2004)。走出哀傷(胡英音、張志華 譯)。台北:宇宙花園。(原作出版年:2000)。
    Robinson,R.(2003)。找回生命的答案-自殺者親友的重建書。台北:麥田。(原作出版年:2001)。
    Rosenbloom, D., & Williams, M. B.(2003)。重畫生命線-創傷治療工作手冊(許琳英、莊雅婷、陳志鵬 譯)。台北:張老師。
    Smith,J.A.(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台北:遠流。(原作出版年:2003)。
    Stone,G.(1997)。與死亡對談(柯清心 譯)。台北:遠流。(原作出版年:1996)。
    Walsh,F.(2008)。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 譯)。台北:心靈工坊。(原作出版年:2006)。
    Worden, J. W.(2004)。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第二版)-心理衛生實務工作者手冊(李開敏、林方晧、張玉仕、葛書倫 譯)。台北:心理。(原作出版年:2001)。
    王純娟(2002)。哀傷歷程(階段論)之批判。輔導季刊,38(3),48-52。
    王純娟(2003)。英年早逝:一個親代哀痛者的哀傷。輔導季刊,39(4),71-75。
    王純娟(2006)。一位喪兒父親的蛻變。中華輔導學報,20,1-50。
    史晶瑩(2007)。喪親青少年的喪慟特殊性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262,21-24。
    何志培(2002)。親人遽逝的心身反應及如何走出傷痛。諮商與輔導,199,11-12。
    何美蓮(2006)。失去青少年子女哀傷現象之探究-母親觀點之敘說。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德慧(2006)。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台北:心靈工坊。
    吳秀碧(1999)。創傷性的失落與哀傷。輔導季刊,35(3),1-7。
    呂欣怡(2006)。自殺者遺族悲傷調適之模式初探。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蕙美(2005)。自殺遺族悲傷反應及調適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巫志忠(2006)。青少年時期喪失手足悲傷經驗之敘說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玉嬋(2003)。悲傷輔導的理論基礎與康復之路。諮商與輔導,212,2-8。
    李玉嬋、張藝馨(2006)。車禍遺族的生死教育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245,26-31。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佩怡(1999)。震慟之後-如何協助自己與他人因應失落與悲傷。輔導季刊,35(3),16-28。
    李佩怡(2000)。失落與悲傷。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313-348)。台北:洪葉。
    李宗燁(1999)。含淚的祝福-創傷與心理重建。輔導季刊,35(3),68-70。
    李俊良(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林杏足(1996)。死亡事件對家庭系統的影響-家庭悲傷反應與任務。輔導季刊,32(4),50-57。
    林家瑩(1999)。喪失子女的父母失落與悲傷反應及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家瑩(2000)。悲傷相關理論與觀點。諮商與輔導,177,21-24。
    林綺雲(2005)。社會文化與悲傷反應。生死學研究,2,107-127。
    邱珍琬(2004)。尋回失落的一角-利用自我諮商改善家庭問題。台北:宏道。
    侯南隆(1999)。至親遠逝-影響喪親者悲傷復原相關因素之探討。生死學研究通訊,3,10-20。
    洪千惠(2008)。個人式家庭治療:Bowen取向「教練」(Coaching)方法的運用與限制。諮商與輔導,267,34-38。
    孫頌賢、修慧蘭(2002)。家族治療理論的家庭系統觀。輔導季刊,38(3),41-47。
    張春興(200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淑芬(1996)。喪子悲傷反應及意義治療的應用。諮商與輔導,127,24-27。
    張淑美(1999)。失落與悲傷。生死學研究通訊,3,1-3。
    張淑美、劉玲君(2001)。成年人之失落經驗、失落反應及其因應行為之探討。輔導季刊,37(2),23-29。
    張藝馨(2007)。車禍遺族的悲傷反應與調適歷程之研究-以喪子母親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梅當陽(1999)。哀慟者的心理復健。輔導季刊,35(3),8-15。
    許素玉(2007)。罹癌兒童家庭傷慟與復原之探討-以周大觀家庭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連廷嘉(1998)。悲傷歷程與諮商。國教之友,50(4),12-18。
    郭志通(2002)。走出生命的幽谷-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199,6-10。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陳金定(2003)。依附型態與創傷適應之關係探討。輔導季刊,39(3),18-28。
    陳金定(2004)。壓抑、創傷傳記記憶與創傷後適應之關係。輔導季刊,40(1),26-37。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一)。輔導季刊,42(3),1-11。
    陳金定(2006)。復原性適應:復原性適應與各類相關因子之動力關係(二)。輔導季刊,42(4),11-21。
    陳怜君(2006)。從說再見開始:覺解我和大哥共譜的一首「協奏曲」。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信昭等(2000)。兒童心理創傷之諮商與心理治療。諮商與輔導,169,7-15。
    陳美琴(2000)。創傷後壓力症。諮商與輔導,169,2-6。
    游淑華(2001)。有關家庭關係研究的省思-系統及生態的觀點。輔導季刊,37(4),38-44。
    游賀凱(2006)。孤獨行者朝向麥田捕手:自殺者遺族的敘說與實踐。輔仁大學心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鈕則誠等(2001)。生死學。國立空中大學。
    馮慶玉、樊雪春(2001)。自殺個案家屬輔導歷程-以一個921災後自殺個案家庭為例。輔導季刊,37(2),36-42。
    黃介良(1999)。關於創傷後遺症。輔導季刊,35(3),65-67。
    黃天中(1991)。生涯與生活。台北:桂冠。
    黃君瑜(2002)。悲傷治療之理念演變。諮商與輔導,199,2-5。
    黃宗堅(2006)。創傷與復原:家庭儀式在心理治療中的隱喻象徵。輔導季刊,42(3),12-20。
    黃淑清(1998)。失落的因應歷程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志偉、陳泰瑞(2004)。哀傷(Grief)簡介。高雄縣醫師會誌,14,16-20。
    葉月珍、馬素華(2001)。哀傷。榮總護理,18(4),429-434。
    葉何賢文(2003)。悲傷調適歷程及生命意義展現之研究-以喪子(女)父母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寶玲(2002)。如何運用說故事與儀式於喪親家庭之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199,23-26。
    鄔佩麗(2008)。危機處理與創傷治療。台北:學富。
    管貴貞、連秀鸞(2005)。詮釋學方法在質性研究中之探究。輔導季刊,41(3),1-10。
    劉美琪(2005)。當芒花搖曳 ― 一位國小教師哀傷與憤怒生命探究的歷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麗惠(2007)。喪親兒童的生死教育與悲傷輔導。諮商與輔導,262,12-15。
    潘淑滿(2004)。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松芬(2005)。自殺遺族復原歷程探討-以一個經歷多重親人自殺個案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素妙(2002)。921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蔡素妙(2003)。復原力在受創家庭諮商復健工作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9(2),42-49。
    蔡素妙(2004)。地震受創家庭復原力之研究-以921為例。中華人文社會學報,1,122-145。
    賴怡霖(2007)。喪親兒童的失落與復原。諮商與輔導,262,25-28。
    賴念華(2008)。危機減壓藝術模式。校園危機事件處遇訓練進階工作坊研習手冊。
    賴柔君(2007)。生死教育-從幫助國小兒童面對死亡事件與悲傷輔導出發。諮商與輔導,262,16-20。
    羅家玲(1998)。喪偶者的悲傷諮商團體。輔導季刊,34(2),9-14。
    蘇絢慧(2003)。請容許我悲傷。台北:張老師。
    龔頌美(2007)。斷裂之後的再生-媽媽遽逝對我的影響之自我敘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內政部警政署全球資訊網96年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http://www.npa.gov.tw/NPAGip/wSite/lp?ctNode=11398&CtUnit=1743&BaseDSD=7&mp=1
    行政院衛生署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2.aspx?now_fod_list_no=10328&class_no=440&level_no=4

    西文部份:
    Bowlby,J.(1980).Attachment and loss: Volume 3 loss: Sadness and depression. England:Penguin Books.
    Bruner,J.(1990),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yatt,A.S.(2000).On Histories and Stories: Selected Essays. London: Chatto & Windus.
    Corr,C.A.& Nabe,C.M.& Corr,D.M.(1997).Death and dying, life and living(2nd ed.).C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Despelder,L.A.&Strickland,A.(1991).The last dance(3th.ed.).U.S.A.:Mayfield.
    Kübler-Ross,E.(1969).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Macmillan.
    Lamberti,J.W.&Detmer,C.M(1993).Model of family grief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Death Studies,17,55-67.
    Luthar,S.S.&Cicchetti,D.(2000). The construct of resilience: Implication for interventions and social policies.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2, 857-885.
    Masten,A.S.&Coatsworth,J.D.(1995)Competence, resilience, and psychopathology.In D.Cicchetti,&D.J.Cohen(Ed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Vol.2. Risk, disorder, and adaptation(pp.715-752).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Parkes,C.M.(1970).The first year of bereavement: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action of London widows to death of husbands. Psychiatry,33,444-467.
    Rando,T.A.(1993).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Mourning. IL: Research Press.
    Rutter,M.(1990).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In J.Role, A.S.Masten, D.Cicchetti, K.H.Nuechterlein, & S.Weintraub(Eds.), Risk and protective facte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pathology(pp.181-21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lsh,F.&McGoldrick,M.(1991a).Loss and the family :A systemic perspective. New York: Norton.
    Worden,J.W.(2001).Grief counseling and grief therapy(3th.ed.): A handbook for the mental health practitioner,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