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佳媛 Chang, Jia-Yuan |
---|---|
論文名稱: |
洞山禪法與公案及其後世的詮釋與運用 A Study of Dongshan Liangjie and koans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 |
指導教授: |
黃敬家
Huang, Jing-Jia |
口試委員: | 梁麗玲 林佩瑩 黃敬家 |
口試日期: | 2021/07/14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49 |
中文關鍵詞: | 洞山良价 、無情說法 、過水偈 、洞山無寒暑 、曹洞宗 |
英文關鍵詞: | Dongshan Liangjie, the doctrine of insentient beings, cross the water, Dongshan without cold and heat, Caodong school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164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74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洞山良价相關之公案為研究主題。洞山良价為曹洞宗開山祖師,他嗣法於雲巖曇晟後傳曹山本寂與雲居道膺,其法嗣雲居道膺將曹洞宗傳至日本。本文從洞山良价師承出發,討論其先後所參學之禪師。並觀察洞山良价禪法特點,分析其所承繼之〈寶鏡三昧〉與其所創之「偏正五位」思想。
洞山禪法於晚唐頗為興盛,故其所流傳公案眾多。本文以開悟前所參悟之「無情說法」、悟道所作之「過水偈」以及開悟後接引學人的「洞山無寒暑」,以三則公案做為洞山良价生平中三個階段的代表。分析此三則公案意涵,討論此三則公案於後世中的傳播與詮釋。
唐五代時期「不立文字」的禪風,到了宋代禪宗逐漸轉變成不離語言,不避文字,且藉由文字語言詮釋宗門公案,作為禪者入門,啟悟學人的方式之一。宋代以來,禪師們透過重新詮解公案而產生頌古等表述形式;頌古為韻文體,闡釋公案意涵,以發明禪理。本文藉由解讀洞山公案內容,分析洞山啟悟學人的教學方式。並結合後世禪師對於洞山公案的詮解,了解洞山禪法於後世中的承繼與運用。後世禪師除結合洞山思想以進行詮釋之外,更多的是從自身胸襟頌出,闡發其獨特的詮解路徑。公案本身所具有的開放性意涵,使後代禪師可以藉此不斷的創造出更多的禪旨,並藉由此過程與禪師進行跨時空的對話,參與公案的再創造。
本文偈頌材料取自《禪宗頌古聯珠通集》以及禪師個別語錄,或具禪門法脈之燈史。如《祖堂集》為五代南唐時期編纂,與唐五代最為接近;而《景德傳燈錄》貼近於五代禪、唐代禪。
後世禪師雖已經脫離洞山公案當時的對話語境,然參學公案而至開悟最終以不同文學形式表達自身想法,參與公案意旨的再創造,觀察禪師如何進入洞山良价公案的語意脈絡之中,挖掘後世禪師對洞山良价公案的不同詮釋話語。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the Dongshan Liangjie. Dongshan Liangjie was the Caodong school founder,after that he inherit from Yunyan tansheng,he pass down to Caoshan Benji and Yunju Daoying.Yunju Daoying promoted Caodong school to Japan.This paper based on Dongshan Liangjie’s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bservation Dongshan Liangjie’s Zen characteristic.Anaiysed “Song of the Precious Mirror Samadhi”(〈寶鏡三昧〉) and “Pianzheng wuweu shuo”.(「偏正五位」)
Dongshan Liangjie’s Zen was very flourishes in Tang Dynasty to the Five Dynasties,so there was many koan passed current on.This paper research that Preacheed by Insentient Beings when Dongshan Liangjie before enlightenment.And when he was enlightenment created the “Cross the water” gatha,and when after enlightenmen,he teached disciples and hand down the “without cold and heat”kaons.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three important stage on Dongshan Liangjie’s life research koan how to spread and evolution.
Tang Dynasty to the Five Dynasties “Scripts free” is a Zen characteristical ,it changed to not avoid script in Song Dynasty.Song Dynasty through scripts to make disciples enlighten.Since Song Dynasty,Zen masters sunnarized and reinterpreted kona to produce literary from such as verses on old cases and comments on old cases; verses on old cases take the from of rhymes to gently elucidate the meaning of koan.This paper based on Dongshan Liangjie’s koan analysis Dongshan Liangjie Zen how to interpretation in posterity Zen masters.
The main corpus of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Collection of Odes to Zen Ancient Lenzhu Koans” and Zen master’s motto; and the personal quotation of Zen masters and the record from various Zen sects.As for Tang Zen, the first lantern collection complied in the Five Dynasties and the Southern Tang Dynasty is colsest to the “Zu Tang Ji”.On the whole of Five Dynasties of Zen Buddhism is “The Transmission of Lamp in the Era of Jinde.
This article primarily uses Dongshan Liangjie’s ko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anings of veres on old cases and comments on old cases to observe how later Zen masters used commentary to enter the semantic contexts of lineage Dongshan Liangjie’s koan dialogue.
參考文獻
篇排體例:
1. 藏經依照年代排列,同年代則依照冊數排列。
2. 引用藏經版本,如:
《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89年。
《嘉興大藏經》,台北:新文豐,1987年。
3. 近代論著依照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一、 佛教經論
〔東晉〕三藏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10,第279號。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冊1,第1號。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8冊,第223號。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8,第235號。
〔姚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8,第250。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9,第262號。
〔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大正新脩大藏經》12冊,第336號。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12,第374號。
〔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0,第2059號。
〔隋〕吉藏撰,《法華論疏》,《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0,第1818號。
〔隋〕吉藏撰,《大乘玄論》,《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5,第1853號。
〔唐〕遠記,《趙州和尚語錄》,《嘉興大藏經》(台北:新文豐,1987年),冊24,第134號。
〔唐〕惠能述、〔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08號。
〔唐〕道宣撰,《續高僧傳》,《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0,第2060號。
〔南唐〕靜、筠二禪師《祖堂集》,《大藏經補編》冊25,第144號。
〔宋〕慧霞編,廣輝釋,《(重編)曹洞五位顯訣》,《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89年,冊63,第1236號。
〔宋〕法應集,元.普會續集,《禪宗頌古聯珠通集》,《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5,第1295號。
〔宋〕義青頌古,元.從倫評唱,《林泉老人評唱投子青和尚頌古空谷集》,《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7,第1303號。
〔宋〕宗杲集並著語,《正法眼藏》,《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7,第1309。
〔宋〕祖慶重編,《拈八方珠玉集》,《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7,第1310號。
〔宋〕師明集,《續古尊宿語要》,《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8,第1318號。
〔宋〕宗會等編,《無準師範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82號。
〔宋〕善珙等編,《劍關子益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87號。
〔宋〕覺此編,《環溪惟一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88號。
〔宋〕蘊聞錄,《大慧普覺禪師普說》,《卍正藏經》,台北:新文豐,1980年,冊59,第1540號。
〔宋〕處凝等集,《白雲守端禪師廣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52號。
〔宋〕善果集,《開福道寧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53號。
〔宋〕子文編,《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57號。
〔宋〕紹曇記,《五家正宗贊》,《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8,第1554號。
〔宋〕惟白編,《建中靖國續燈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8,第1556號。
〔宋〕子文編,《佛果克勤禪師心要》,《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57號。
〔宋〕石溪心月撰,《石溪心月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05號。
〔宋〕悟明編,《聯燈會要》,《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9,第1557號。
〔宋〕正受編,《嘉泰普燈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9,第1559號。
〔宋〕了見等編,《率菴梵琮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64號。
〔宋〕文寶、善靖編,《斷橋妙倫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94號。
〔宋〕昭如等編,《雪巖祖欽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97號。
〔宋〕石溪心月撰,《石溪心月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05號。
〔宋〕道楷編,《投子義青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23號。
〔宋〕慶預校勘,《丹霞子淳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25號。
〔宋〕了廣編,《淨慈慧暉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2,第1428號。
〔宋〕道傑等編,《雲谷和尚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3,第1454號。
〔宋〕普濟編,《五燈會元》,《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80,第1565號。
〔宋〕惠洪集,《林間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87,第1624號。
〔宋〕守堅編,《雲門匡真禪師廣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88號。
〔宋〕紹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97號。
〔宋〕集成等編,《宏智禪師廣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01號。
〔宋〕重顯頌古,克勤評唱,《佛果圜悟禪師碧巖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03號。
〔宋〕正覺頌古,元.行秀評唱,《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04號。
〔宋〕宗紹編,《無門關》,《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05號。
〔宋〕淨善重集,《禪林寶訓》,《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8,第2022號。
〔宋〕道原纂,《景德傳燈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1,第2076號。
〔元〕先覩等錄,《方山文寶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95號。
〔元〕行純等集,《海印昭如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0,第1398號。
〔元〕文寶、善靖編,《月江正印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09號。
〔元〕賢重重編,《無明慧經禪師語錄》,《卍新纂續藏經》冊72,第1432號。
〔明〕淨癡錄,《象田即念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7,第191號
〔明〕幻敏重編,《慶忠鐵壁機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9,第241號。
〔明〕德亮編,德峨錄《攖寧靜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3,第286號。
〔明〕法藏說,弘儲記,《三峰藏和尚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4,第299號。
〔明〕今辯重編,《廬山天然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06號。
〔明〕元賦等編,《千山剩人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07號。
〔明〕今辯重編,《海幢阿字無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08號。
〔明〕今辯重編,《丹霞澹歸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09號。
〔明〕解寧,《馬祖道一禪師廣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21號。
〔明〕林弘衍編,《雪峰義存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9,第1333號。
〔明〕一志等編,《了菴清欲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14號。
〔明〕宗黼等編,《恕中無慍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16號。
〔明〕慧啟等編,《呆菴普莊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18號。
〔明〕道彝等編,《愚菴智及禪師語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1,第1421號。
〔明〕弘瀚彙編、弘裕同集,《無異元來禪師廣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2,第1435號。
〔明〕道霈重編,《永覺元賢禪師廣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2,第1437號。
〔明〕瞿汝稷集,《指月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83,第1578號。
〔明〕無慍錄,《山菴雜錄》,《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87,第1616號。
〔明〕圓悟、圓修等編,《幻有傳禪師語錄》,《乾隆大藏經》冊153,第1637號。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編,《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86B號。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89號。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90號。
〔清〕行猷等編,《萬如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6,第182號。
〔清〕海澂錄,《達變權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9,第248號。
〔清〕興林等編,《方融璽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29,第249號。
〔清〕傳一等編,《南海寶象林慧弓詗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5,第336號。
〔清〕師炤等記,《靈瑞尼祖揆符禪師妙湛錄》,《嘉興大藏經》冊35,第338號。
〔清〕智操、智海等編,《百愚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6,第359號。
〔清〕真慧等編,《文穆念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6,第363號。
〔清〕智璋等編,《蔗菴範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6,第369號。
〔清〕寂訥等編,《草堂耨雲實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7,第370號。
〔清〕成炯等編,《神鼎一揆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7,第388號。
〔清〕德昊編,《寒松操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7,第392號。
〔清〕性深等編,《蓮峰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10號。
〔清〕明耀等編,《香嚴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24號。
〔清〕明洞等編,《即非禪師全錄》,《嘉興大藏經》冊38,第425號。
〔清〕德林記《萬峰童真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9,第441號。
〔清〕寂方等編,《靈機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39,第448號。
〔清〕傅鵬編,《博山粟如瀚禪師語錄》,《嘉興大藏經》冊40,第490號。
〔清〕淨符彙集,《宗門拈古彙集》,《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66,第1296號。
〔清〕自融撰,性磊補輯,《南宋元明禪林僧寶傳》,《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79,第1562號。
〔清〕超永編,《五燈全書》,《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冊81,第1571號
〔清〕行岳編,《大覺普濟能仁琇國師語錄》,《乾隆大藏經》冊154,第1641號。
〔日〕慧印校,《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86A號。
〔日本〕慧印校,《撫州曹山本寂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冊47,第1987B號。
二、 傳統文獻
〔宋〕余靖撰,《武溪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年。
〔明]藕益智旭,《周易禪解》,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高雄:復文出版社,2004年。
三、 中文現代論著
(一) 專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4年。
土屋太祐:《北宋禪宗思想及其淵源》,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巴壺天:《禪骨詩心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印順導師:《中國禪宗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4年。
杜松柏:《禪與詩》,臺北:弘道書局,1980年。
杜松柏:《禪學與唐宋詩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8年。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5年。
吳怡:《禪與老莊》,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
吳怡:《公案禪語》,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吳經熊著,吳怡譯:《禪學的黃金時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吳言生:《禪宗詩歌境界》,臺北:中華書局,2001年。
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
周裕鍇:《禪宗語言》,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2002年。
尚之煜校著:《碧巖錄》,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
柳田聖山主編:《胡適禪學案》京都:中文出版社,1981年。
柳田聖山著、吳汝鈞譯:《中國禪思想史》,臺北:台灣商務,1992年。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徐文明:《唐五代曹洞宗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聖嚴法師:《禪與悟》,台北:東初出版社,1993年。
聖嚴法師:《聖嚴說禪》,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聖嚴法師:《公案一百》,台北:法鼓文化,1999年。
楊惠南:《禪史與禪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楊惠南:《禪思與禪詩:吟詠在禪師的密林裡》,台北:東大出版社,1999年。
賈晉華:《古典禪研究--中唐至五代禪宗發展新探》,臺北: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
葛兆光:《增訂本中國禪宗思想史:從六世紀到十世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歐陽宜璋:《《碧巖集》的語言風格研究》,臺北:圓明出版社,1994年。
歐陽宜璋:《禪問答中的模稜──趙州公案的語篇分析》,臺北:書林出版社,2005年。
蔡榮婷:《《祖堂集》禪宗詩偈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7年。
〔日〕小川隆著、何燕生譯:《語録的思想史――解析中國禪》,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
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釋果鏡譯:《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隋唐》,台北,法鼓文化,2016年。
(二) 單篇論文
土屋太祐:〈禪宗公案的形成和公案禪的起源〉,《社會科學研究》第5期,2006年9月,頁28-32。
聖嚴法師:〈祖師箴言,洞山宗旨〉,《禪修精華(5)默照》,1998,頁65。
林義正:〈石頭希遷的禪學思想及其教育方法〉,《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1991,頁69-88。
林世榮:〈禪宗公案演變探討〉,《鵝湖月刊》第426期,2010年12月,頁15-24。
林建德:〈印順及聖嚴「如來藏」觀點之對比考察〉《臺大中文學報》第40期,2013年3月,頁291-330。
徐文明:〈洞山良价與曹洞宗風〉,《普門學報》第8期,2002年3月,頁1-11。
馮耀明,〈禪超越語言和邏輯嗎──從分析哲觀點看鈴木大拙的禪論〉,《當代雜誌》第69期,1992年,頁64-81。
黃連忠:〈從宏智正覺《頌古百則》到萬松行秀《從容庵錄》的曹洞宗風〉,《遼金元佛教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年),頁674-691。
黃敬家:〈宋元禪師對「趙州勘婆」公案的接受與多重闡釋〉,《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45-178。
黃敬家:〈宋代禪門頌古詩的發展及語言特色〉,《師大學報》第61卷第1期,2016年3月,頁55-70。
楊新瑛,〈禪宗公案的基本法則及語言價值〉,《慧炬雜誌》第242、243期,1984年,頁8-12。楊維中:〈論禪宗心性思想的發展〉,《漢學研究》第19卷第2期,2001年12月,頁141-169。
楊曾文:〈汾陽善昭及其禪法〉,《中華佛學學報》第15期,2002年7月,頁219-253。
郜林濤,〈《五燈會元》中以詩證禪舉隅〉,《佛經文學研究論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559-571。
趙文:〈漢地五門禪與中亞出土梵語禪經中的念佛〉《中華佛學研究》第18期,2017年12月,頁113-139。
陳榮波:〈禪宗一脈:曹洞宗的「五位」要義〉,《哲學論集》第5期(1975年,4月),頁58-59。
陳榮波,〈禪宗五家宗旨與宗風〉,《佛光學報》第6期,1981年5月,頁197-213。
陳榮波,1982年,〈中國禪宗構成因素及其特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5卷第4期,頁14-22。
陳世賢:〈吉藏對三論學之轉化──以吉藏之佛性思想為中心〉,《正觀》第5期,1998年,頁59∼84。
廖肇亨:〈惠洪覺範在明代──宋代禪學在晚明的書寫、衍異與反響〉《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5本,第四分,2004年12月,頁797-837。
蔡榮婷,〈北宋時期禪宗詩偈的風貌〉,《花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6年12月,頁205-226。
蔡振豐:〈諸家禪僧詮釋曹洞宗〈寶鏡三昧〉十六字偈之檢討—兼論覺浪道盛的特殊宗論及其三教論〉,《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2013年12月,頁19-51。
靜華:〈論佛教曹洞宗與《參同契》、《易經》之關係〉,《內明》第256期,1993年,頁11-19。
鄧克銘,〈禪宗公案之經典化的解釋──以「碧巖錄」為中心〉,《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8期,2003年7月,頁133-161。
鄧克銘,〈即心是佛、無心是道:唐代黃檗希運禪師之心體觀〉,《臺大佛學研究》第22期,2011年12月,頁1-31。
羅宗濤:〈全宋詩禪僧詩偈頌贊之考察〉《玄奘佛學研究》第1期,2004年7月,頁119-149。
顧海建,〈論宋代文字禪的形成〉,《中華文化論壇》,2004年第2期。
龔雋:〈念佛禪──一種思想史的解釋〉《普門學報》第7期,2002年,頁1-20。
龔雋:〈唐宋佛教史撰中的禪師想像-比較僧傳與燈錄有關禪師傳的書寫〉,《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10期,2005年,頁151-183。
(三) 學位論文
林悟石:《禪宗無情教義的流變與展演:從《楞伽師資記》到《碧巖錄》》,新北: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姬天予:《宋代禪宗臨宗偈研究》,新北:玄奘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5年。
柯春鑾:《希遷禪師思想及禪法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青萍,《宏智正覺禪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
陳榮波:《曹洞宗的五位宗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1973年。
廖肇亨:《明末清初遺民逃禪之風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4年。
蔡榮婷,《景德傳燈錄之研究-以禪師啟悟弟子之方法為中心》,政大中文所碩士論文,臺北,1984。
薛良元:《洞山良价禪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鄭真熙,《默照禪與看話禪比較研究》,國立臺灣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臺北,2002年。
四、 日文現代論著
(一) 專書
入矢一高、梶谷宗忍、柳田聖山編著:《雪竇頌古》,東京:築摩書房,1981年。
石井修道:《宋代禪宗史の研究:中国曹洞宗と道元禅》,東京:大東出版社,1987年。
宇井伯壽:《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
宇井伯壽:《第二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
宇井伯壽:《第三禪宗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82年。
秋野孝道述,安藤文英編:《雪竇禪師頌古提稱講話》,東京:文明書院,1931年。
柳田聖山:《禅文献の研究》,京都:法藏館,2006年。
鈴木哲雄:《唐五代禪宗史》,東京:株式會社山喜房佛書林,1985年。
遠島満宗注釋,《虚堂集──丹霞子淳頌古、林泉従倫評唱》,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7。
(二) 單篇論文
中川孝:〈洞山良价禪師の禪法〉,《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67年12月25日,頁94-98。
中川孝:〈洞山良价禅師の禅法と曹山本寂禅師の思想〉,《宗教研究》第41卷第3期,1968年3月,頁148-149。
石井修道:〈無情説法の成立過程-禪淨交渉の一斷面〉,《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6卷第1期,1967年12月25日,頁140-141。
石井修道:〈洞山と洞山良价〉,《駒澤大学佛教学部論集》第7期,1976年10月,頁103-122。
石附勝竜:〈偏正五位と四料簡-曹洞宗旨と臨済宗旨比較の中項を求め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 19期,1971年03月31日,頁216-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