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玟君
論文名稱: 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農業活動及生活調適─以宜蘭農民為例
指導教授: 林聖欽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9
中文關鍵詞: 梨山地區外來農民高冷地農業農業糧食鍊生活調適
英文關鍵詞: Lishan, migrant farmers, cold-upland agricultural, agro-food chain, living adjustmen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73下載:3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中梨山地區是台灣最負盛名的高冷地農業生產區域,以梨、柿、桃、蘋果等溫帶水果,甘藍、青蒜等高冷蔬菜,及高山茶的種植為主,外來的平地農民為主要農業經營者。本文以農業糧食鍊及生活調適概念,透過參考相關資料、實地觀察、訪談外來農民等方式,了解台中梨山地區農業發展過程、產銷結構特色、及外來農民面臨的挑戰和生活調適情形。
    研究發現,台中梨山地區的農業發展,在戰後時期快速發展,主因政府推行山地農業政策及中橫公路的開通。梨山地區平坦的稜面地形及冬季低溫環境,提供高冷地農業栽培的條件,果樹栽培獲利豐,加上原住民對果樹栽培的勞力、資金及技術的需求,1960年代後吸引大量平地漢人湧入,在相關單位陸續核准土地放租的情形下,農業種植面積隨之擴大,成為今日落葉果樹及高冷蔬菜栽培景觀。後續因德基水庫淤積及水土保持考量,政府欲收回超限利用的土地,由於溫帶果樹不被官方承認為造林樹種,「農民土地耕作權」成為梨山地區的一大爭議。
    透過農業糧食鍊來探討時,發現梨山地區溫帶水果及高冷蔬菜農業屬於資金、勞力、技術密集型農業,資金和經營初期所需的各項訊息,多由親戚、家人或朋友協助,而能順利進入梨山地區,但是經營所需的生產資材及銷售網絡,則基於業緣的關係,不論在生產資材或銷售等方面,外來農民皆與台中、梨山或中南部地區互動較密切,與原居地宜蘭在互動上反而相當有限。而外來農民在日常生活和人際網絡、宗教信仰等生活層面的調適,則與原居地連結較多。
    研究發現,外來農民在「生產面」與梨山及台中地區聯結較多,是由農業活動需要而結成的業緣關係;在「生活面」則與原居地聯結較多,是以血緣關係為主,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農業活動呈現生產與生活分離的特色。

    Lishan area in Taichung is one of Taiwan's most prestigious cold-upland
    agricultural areas. The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e include temperate fruits, high
    mountain vegetables, and high mountain tea. Temperate fruits include pears,
    persimmons, peaches, and apples. High mountain vegetables include cabbage and
    garlic. The migrant farmers from the plains are the main agricultural operators.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agro-food chain and the concept of living adjustment,
    along with the relevant data, field observ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migrant
    farmers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ishan, the
    marketing characteristic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se the migrant farmers , and how
    they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ew life style.
    The study found that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ishan area was rapid in the
    postwar period, mainly du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the
    mountainous region and the opening of Central Cross-Island Highway. The flat ledge
    terrain in Lishan and the cold in winter provided great cultivation environment for
    cold-upland agriculture. The abundant profit from selling fruits, coupled with the
    aboriginal inhabitants’ demand for labor, capital and techniques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Han people into the area after the 1960s. With the continuous leasing
    approval from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units, the agricultural acreage was expanding
    and resulted in today's cultivation landscape. Because of the sedimentation in Te-Chi
    Reservoir and 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later on, the government wanted to
    recover the overused land. The temperate fruit trees are not officially recognized as
    the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The farming rights of the farmers have become a
    major controversy in Lishan area ever since.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food chain has shown that the high cold
    temperate fruit and vegetable growing in Lishan is capital-intensive, labor-intensive
    and technique-intensive. Capital and the required information at the initial stage are
    usually assisted by relatives, family or friends of the farmers and therefore the
    business can function well in Lishan area. However, the essential materials for
    operations and the marketing network require the connections among business
    partnership. The migrant farmer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aichung, Lishan, or the
    central or southern regions of Taiwan from the aspects of production, materials, or
    marke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the farming location, Yilan, is quite limited on the
    contrary. The migrant farmers are more linked to their farming location when things
    are related to their daily life, interpersonal networks, religions or other aspects of life.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migrant farmers are more linked to Lishan and
    Taichung area when it comes to the production. The link is due to the partnership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re more linked to their birthplace
    when it comes to daily life. The link is kinship based. The migrant farmers in Lishan,
    Taichung have independent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n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3 第三節 研究概念與方法------------------------------- -- 5 第四節 研究區域與對象----------------------------------8 第二章 台中梨山地區的自然環境與農業發展---------------12 第一節 台中梨山地區的自然環境------------------------12 第二節 台中梨山地區中橫開通前的農業發展(1960年前)--21 第三節 台中梨山地區中橫開通後的農業發展(1960年後)--27 第三章 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農業活動的產銷結構─以宜蘭農 民為例-------------------------------------------37 第一節 溫帶水果的產銷結構--------------------------- 37 第二節 高冷蔬菜的產銷結構----------------------------57 第三節 外來農民農業活動產銷結構下的社會網絡-------- 67 第四章 台中梨山地區外來農民的生活調適─以宜蘭農民為例80 第一節 農業活動的挑戰--------------------------------80 第二節 日常生活的調適--------------------------------89 第三節 人際網絡的調適--------------------------------94 第四節 宗教信仰的建立--------------------------------98 第五節 小結------------------------------------------10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04 參考文獻----------------------------------------------108 附錄----------------------------------------------116 謝辭----------------------------------------------118

    一、中文

    (一)原始資料及官方出版品

    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1965),《台灣省落葉果樹發展問題研討會及考察報告》,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2005),《大甲溪流域上游地區土地利用整體規劃報告》。台北:內政部營建署市鄉規劃局。

    台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1988),《山地農牧統計年報》。台北:台灣省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台灣省林務局 (1988),《德基水庫集水區陡坡農用地(超限利用地)專案研究小組分組研究報告》。台北:林務局。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996-2007),《農業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 (1987),《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福壽山農場三十周年紀念專刊》。台中: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1969),《橫貫公路溫帶果樹之試種與發展》。台北: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

    周志柔 (1958),《周主席對台灣省臨時省議會施政報告》。南投:台灣省新聞處。

    程兆熊、范念慈、蔣永昌、裘曙舟 (1975),《山地落葉果樹生產調查研究報告書》。 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程兆熊、黃弼臣、朱長志 (1956),《台灣省中部山區園藝資源調查報告》。臺北: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楊秀珠 (2000),《梨綜合管理》。臺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規劃小組 (1975),《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規劃報告》。德基水庫集水區水土保持整體規劃小組。

    蔣彥士 (1971),〈台灣省山地農業資源開發〉,《台灣山地之整理與開發文輯》。南 投: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山地農牧局。

    姚鶴年 (1996),《台灣省林務局誌》。台北:台灣省農林廳林務局。

    (二)專書 (含論文集)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 (1988),《1600-1939 台灣史》。台北:武陵。何春蓀 (1975)《台灣地質概論》。台北:經濟部。

    洪清煌、王德男、黃朝宗、朱添進 (1988),《果樹》。台北:地景。

    陳憲明 (1984),《梨山霧社地區落果樹與高冷地蔬菜栽培的發展》。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陳錦榮(譯) (1978),《日本據台初期重要檔案》。台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程兆熊 (1956),《台灣山地紀行》。台北:中華文化。

    康有德 (1992),《水果與果樹》。台北:黎明文化。

    熊澤三郎 (1969),《蔬菜園藝總論》。東京:養賢堂。

    廖正宏 (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守臣 (1987),《台中縣和平鄉泰雅族專輯》,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三)期刊論文

    田君美 (1996):〈台灣梨的產銷概況〉。《台灣農業》,32(5):47-59。

    朱長至 (1961):〈台灣山地之果樹〉。《台灣銀行季刊》,12(4):236-273。

    朱長志 (1965):〈台灣山地發展落葉果樹的途徑〉。《豐年》,15(1):15。

    李玉芬 (1991):〈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 -上〉。《臺北文獻》,97:1-53。

    李玉芬 (1991):〈臺灣北部山區的煤礦聚落及其居民的生活調適–下〉。《臺北文獻》,98:99-146。

    李文良 (1998):〈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的林野支配與所有權─以「緣故關係」為中心〉。《台灣史研究》,5(2):35-54。

    李伯年 (1961):〈台灣山地之蔬菜〉。《台灣銀行季刊》,12(4):246-247。

    呂美玉 (1999):〈龜山島移民的環境調適--以宜蘭縣頭城鎮仁澤社區為例 〉。《花蓮師院學報》,8:239+241-296。

    宋慶雲 (1983):〈梨山拓荒史〉。《興農》,169:6-13。

    吳豪哲、陳憲明 (1988):〈人口遷移理論與實證研究〉。《中等教育》,39(2):89-95。

    岩垣駛夫 (1965):〈最近日本的果樹栽培〉。《豐年》,15(1):12-13。

    馬志堅 (2006):〈南山部落高冷蔬菜栽培之時空配置〉。《中國地理學會》,(37):45-67。

    高淑貴 (2000):〈農村老人生活調適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17:28-47。

    陳憲明 (1986):〈台灣北部高冷地區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師大地理學研究報告》,12:103-142。

    陳憲明、顏秀玲 (1991):〈澎湖漁村人口遷移及生活調適─望安鄉水垵村的個案研究 〉。《中國地理學會會刊》,19:57-70。

    陳中、林武玄、康有德 (1987):〈台灣山區樹種落葉果樹的物候期〉。《科學農業》,35(9-10):287-288。

    陳中 (1999):〈落葉果樹在台灣發展的概況與展望〉。《科學農業》,47(7,8):219-226。

    陳榮波 (1959):〈台灣高冷地區之農業經營形態〉。《中國經濟》,106:28-35。

    陳耀勛 (1970):〈夏季栽培甘藍的方法〉。《台灣農村》,5(4):23-25。

    許賢斌 (2008):〈國有林地濫墾地補辦清理作業要點簡介〉。《農政與農情》,192:25-26。

    郭寶章 (1955):〈台灣之山地農業〉。《台灣銀行季刊》,7(4):139-175。

    康有德 (1962):〈落葉性果樹的休眠問題〉。《科學農業》,10(1-2):35-41。

    康有德 (1969):〈台灣山區的果樹事業〉。《科學農業》,17(9,10):441-453。

    莊晨、余孟和、章明哲 (2011):〈台東鄉村新移民生活型態與生活調適之研究〉《農業經營管理》,17:27-41。

    程兆熊 (1978):〈梨山區果樹地來龍去脈及其問題〉。《中國園藝》,24(5,6):189-190。

    張曉春 (1974):〈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下)〉。《思與言》,12(1):27-37。

    廖士毅 (1974):〈台灣高冷地區青果產銷之經濟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5(2):233-258。

    廖士毅 (1973):〈台灣中部地區菜農運銷行為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24(1): 272-299。

    諶克終 (1970):〈果樹之種類與栽培地之溫度〉。《台灣農村》,5(7):11-14。

    諶克終 (1970):〈溫度與溫帶果樹開花結果之關係〉。《台灣農村》,5(8):10-13。

    諶克終 (1970):〈溫度與溫帶果樹開花結果之關係〉。《台灣農村》,5(9):13-14。

    諶克終 (1965):〈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台灣農村》,1(7):9-10。

    諶克終 (1965):〈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續)〉。《台灣農村》,1(8):12。

    諶克終 (1965):〈再談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上)〉。《台灣農村》, 1(10):11-12。

    諶克終 (1965):〈再談台灣高山落葉果樹之現況與前途(續)〉。《台灣農村》1(11):8-9。

    劉富文 (1965):〈怎樣發展台灣的落葉果樹事業〉。《豐年》,15(1):10-11。

    羅次卿 (1970):〈橫貫公路高冷地蔬菜試種與發展〉。《台灣農村》,6(7):24-25。

    羅次卿 (1970):〈橫貫公路溫帶果樹之試種與發展〉。《台灣農村》,5(11):12-19。

    薛 玲 (1995):〈台灣高冷地區蔬菜產業環境成本之經濟分析〉。《農業金融論叢》,33:279-334。

    蘇寄萍、簡春安 (1990):〈核心農民婚姻生活調適之研究〉。《台灣農業》,26(3):75-88。

    (四)研討會論文

    張育森、許雅儒、張祖亮、林楨祐 (2004),《台灣高山農業之永續經營與生態旅遊─以台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本場為例》。2004海峽兩岸休閒農業與觀光旅遊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五)學位論文

    古關喜之 (2007):《以農糧體系探討台灣果樹農家永續發展的可能性 :以香蕉、芒果、高接梨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碧卿 (2007):《台東平原釋迦產業的產銷社會空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呂美玉 (1996):《龜山島的人口遷移與環境調適之研究》。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豪哲 (1988):《阿美族山胞城鄉遷移與生活調適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碩士論文。

    吳珮綺 (2006):《戰後大樹鄉鳳梨產業的地理區位和農民生活》。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論文。

    林淑楨 (2008):《從農業糧食鏈探究信義鄉青梅業的產銷關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論文。

    柯佳伶 (2011):《雲林縣二崙鄉短期葉菜的產銷及其空間建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施崇武 (2004):《桃園縣觀音與新屋地區的農業經營特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莊惠如 (2001):《臺南東山和雲林崙背洋香瓜產銷活動的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陳元暉 (1995):《台灣農民生命轉型與調適─以嘉南平原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育偉 (2012):《台灣山林政策之政經分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馮瑞菁 (2009):《田尾鄉花卉園藝農業經營的空間特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廖彥婷 (2009):《邊區開發與環境衝擊:德基水庫集水區的環境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蘇怡如 (2011):《飲料茶產業與名間鄉茶葉產銷體系的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顏碧吟 (2003):《由農業資材行的運作看栽培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以屏東平原蓮霧產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郭唐豪 (2010):《德基水庫集水區農地利用之適宜性評估》。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論文。

    黃柏松 (2007):《退輔會榮民安置與梨山地區農業發展(1956-1987)》。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寬 (1998):《屏東隘寮地區原住民保留地土芒果專業區之形成機制與族群經營特性》。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楊祝惠 (2010):《當照顧已成往事:中年未婚女性畢業照顧者之生活調適》。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

    Bowler, I. R.(1992).The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 economies .NewYork:Longman.

    三、報紙、網站資料

    中研院台灣研究史檔案館 http://archives.ith.sinica.edu.tw/collections_con.php?no=105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http://www.coa.gov.tw/show_index.php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http://www.forest.gov.tw/mp.asp?mp=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http://tdares.coa.gov.tw/show_index.php。
    聯合知識庫 http://udndata.com/
    農情報告資源網 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四、其他 (地圖)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五萬分之一地形圖》。臺北:內政部,經建第二版。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