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皓旻 Chou, Hao-Min |
---|---|
論文名稱: |
晚明善書及其教化作用研究 A Study of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and their Function of Socialization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China |
指導教授: | 周愚文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33 |
中文關鍵詞: | 善書 、晚明 、社會教化 、道德教育 |
英文關鍵詞: |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the Late-Ming Dynasty, socialization, moral education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ED.004.2019.F02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5 下載:5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晚明時期的善書為對象,探究其思想內涵及所形成的教化作用。
晚明時期,政治愈發腐敗,經濟發展面臨崩潰,政治與經濟環境的變動,也影響了整體社會發展。社會環境的動盪不安,使得人心無所安置,此時善書提供了一個安置的方向,同時也希望能夠維持社會秩序,使得社會回到過去的安穩。而晚明的書籍出版事業,不論在技術、行銷等方面,都有長足的發展。使得善書的傳播速度比以往更加快速且方便。
本研究選取了《明心寶鑑》與 《迪吉錄功過格》作為善書個案分析的對象,並輔以其他類型的善書,探析其思想內涵及了解善書如何被推行。
晚明時期的善書透過宣揚因果報應、積功改過的機制及三教思想的融入,向世人傳達關於倫理、處世原則及眾生平等等的道德規範,促使人們時時刻刻都能積極向善,甚至進一步將善內化,達到善與人同的境界。
此時的士人則希望藉由善書能夠改變社會,讓社會恢復秩序,重建傳統儒家的道德理想藍圖,而共同擔起了社會教化的責任;同時,善書也逐漸成為啟蒙教材之一,並有助於提高一般民眾的識字率。而晚明時期的善書出版與流通更直接影響了清代善書的發展。
最後,以現今的角度評論晚明善書的流行與發展,了解在今日道德教育及社會教育中的可能應用之處及啟示。即便隨著時空環境的改變,善書已經退出了多數人的視野,然而其所蘊含的思想內涵,仍與我們的生活結合,並影響著人們的行為。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and their function of socialization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governments’ corruption and economic collapse have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People are disquieted because of society turmoil. At this time,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not only reassured the public but also keep society in order. And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in this time which had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had made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published and circulated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er.
Beng sim po cam, Di Ji Lu and other types of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as cases will be analyzed their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socialization.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had used the moral function from karma, merit ledger and the theory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t, to propagate the moral ideas and doctrines. These moral functions would urge people to perform acts of kindness whenever they were.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hoped to improve the social order by the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and reconstruct the moral ideal framework from Confucianism, so they have chosen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social education. Besides, those books not only had been used as teaching materials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increased popular literacy, but also their publication and circulation influenced those developments in Qing Dynasty.
In conclusion, some comments were made about the influence of books of persuading beneficence in the Late-Ming Dynasty, and found out some applic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today, even time and environment changing rapidly.
壹、史料
一、善書
題唐‧釋般剌密帝彌伽釋伽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明天啟凌弘憲刻本,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
唐‧若那跋陀羅譯,《大般涅槃經後分》,取自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
宋‧李昌齡傳,《太上感應篇》,明萬曆乙未內府刊本,國家圖書館藏。
明‧汪廷訥,《人鏡陽秋》,明萬曆二十八年汪氏環醉堂刻本,日本米澤市立圖書館藏。
明‧明神宗等,《御製重輯明心寶鑑》,收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彙刊》第27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明‧林兆恩,《林子三教正宗統論三十六冊》,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子部第17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范立本編,《新刊校正大字明心寶鑑》,收於李佑成編,《清州版明心寶鑑》首爾:亞細亞文化社,1990年。
明‧范立本編,《新刊校正大字明心寶鑑》,收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域外漢籍珍本文庫》子部第3輯,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明‧范立本編,明‧萬曆辛丑二十九年(1596)書林鄭繼華刊行,《新鍥京版音釋提頭大字明心寶鑑正文》,傅斯年圖書館藏善本書微卷。
明‧袁黃,《功過格分類彙編》,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62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5年。
明‧郝敬,《小山草》卷10,〈聖諭俗講〉,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第53冊,山東:齊魯書社,2001年。
明‧彭好古編,《道言內外秘訣全書》,吳勉學刻,黃之宷重修明萬曆本。
明‧鄒迪光,《勸戒圖說》,收於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476冊,子部‧雜家,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
明‧錢肅樂,《錢忠介公集》,〈六諭釋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集部第121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
明‧顏茂猷《迪吉錄》,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50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年。
清‧熊勉庵,《寶善堂不費錢功德例》,收於清‧陳宏謀編,《訓俗遺規》(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頁280-294。
呂富枝語譯,江逸子繪圖,《歷史感應統紀語譯》,明倫月刊電子叢書。
二、刊刻、書目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杜信孚纂輯,周光培、蔣孝達參校,《明代版刻綜錄》,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三、官書典籍
《書經》,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唐‧李隆基注,宋‧刑昺疏,《孝經注疏》,收於《十三經注疏8》,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魏‧王弼,晉‧韓康伯,《周易王韓注》,收於《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
明‧李東陽等纂,申時行等重修,《大明會典》,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9年。
明‧明太祖,《皇明祖訓》,收於張德信、毛佩琦等編,《洪武御製全書》,合肥:黃山書社,1995年。
明‧明神宗敕撰,《大明律集解附例》,收於《明代史籍彙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年。
明‧張居正等,《明穆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明‧楊士奇等編,《文淵閣書目》,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75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顧秉謙等,《明神宗實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2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四、文集、筆記及其他
明‧文秉,《定陵注略》,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19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明‧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明‧王世貞,《弇州續稿》,收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六‧别集類,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伍袁萃,《林居漫錄》,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李樂,《見聞雜記》,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38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明‧祁彪佳著,張天杰點校,《祁彪佳日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明‧冒襄,《巢民文集》,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姜紹書,《韻石齋筆談》,收於《叢書集成初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范濂,《雲間據目抄》,清光緒申報館鉛印申報館叢書本。
明‧計六奇,《明季北略》,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續編》第36冊,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
明‧唐順之,《唐荊川先生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明‧徐昌治輯,《聖朝破邪集》,取自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
明‧高攀龍,《高子遺書》,收於《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六‧別集類,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陳龍正,《幾亭全書》,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編纂委員會編,《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國書店,1990年。
明‧管志道,《從先維俗議》,收於故宮博物院編,《故宮珍本叢刊》第477冊,北京:海南出版社,2001年。
明‧鄭仲夔,《耳新》,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臺北:華文書局,1968年。
明‧蘭陵笑笑生,《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明‧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顧炎武,《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利瑪竇、金尼閣,何高濟等譯,《利瑪竇中國劄記》,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余治,《得一錄》,收於《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92輯911-91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2003年。
清‧周亮工,《書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清‧崔學古,《幼訓》,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65冊》,山東:齊魯書社,1995年。
清‧陶樹,《陶文毅公全集,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陸世儀,《桴亭先生文集》,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清‧葉夢珠,《閱世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葉清輝,《書林清話》,取自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艾莉莎·馬禮遜(Eliza Morrison)編,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翻譯組譯,《馬禮遜回憶錄》第2卷,河南:大象出版社,2008年。
貳、近人論著
一、專書
(一)中文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張華譯,《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卜正民(Timothy Brook)著,廖彥博譯,《掙扎的帝國:氣候、經濟、社會與探源南海的元明史》,臺北:麥田出版,2016年。
上田信著,葉韋利譯,《海與帝國:明清時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7年。
上海辭書出版社,《中國歷代職官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大木康,《冒襄和《影梅庵憶語》》,臺北:里仁書局,2013年。
大木康,《明末江南的出版文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小野和子著,李慶、張榮湄譯,《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夫馬進著,伍躍等譯,《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王兆祥,《白蓮教探奧》,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王有英,《清前期社會的教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王利器,《耐雪堂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王爾敏,《明清社會文化生態》,臺北:臺灣商務,1997年。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合山究著,蕭燕婉譯,《明清時代的女性與文學》,臺北:聯經出版,2016年。
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0年。
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3年。
何朝暉,《明代縣政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政緯,《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臺北:秀威資訊,2017年。
吳震,《明末清初勸善運動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吳震,《顏茂猷思想研究──17世紀晚明勸善運動的一項個案考察》,北京:人民東方出版社,2015年。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7年。
李弘祺編,《中國教育史英文著作評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李伯重,《發展與制約:明清江南生產力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和生活》,臺北:一方出版,2002年。
李朝全點校/譯註,《明心寶鑒》,北京:華藝出版社,2007年。
周紹明(Joseoh P.McDermott)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愚文,《中國教育史綱》,臺北:正中書局,2001年。
林伯謙,《中國佛教文史探微》,臺北:秀威資訊,2005年。
林金樹,《插圖本中國古代思想史‧明清卷》,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林桂如,《勸善垂戒,孝行可風:從中日出版文化論漢籍之東傳與承衍》,臺北:政大出版社,2018年。
林麗月,《奢儉‧本末‧出處──明清社會的秩序心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14年。
南炳文、湯綱,《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南懷瑾,《金剛經說甚麼》,臺北:老古文化,2009年。
宣朝慶,《泰州學派的精神世界與鄉村建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韋祖輝,《海外遺民竟不歸──明遺民東渡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年。
韋慶遠,《暮日耀光:張居正與明代中後期政局》,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2017年。
徐泓,《二十世紀中國的明史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祝重壽,《中國插圖藝術史話》,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袁嘯波,《民間勸善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酒井忠夫著,劉岳兵、何英鶯譯,《中國善書研究(增補版)》,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馬西沙,《古代中國民眾的精神世界及社會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崔瑞德、牟復禮編,楊品全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張佳,《新天下之化:明初禮俗改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張春興,《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東華,2009年。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曹之,《中國古籍版本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
曹樹基,《中國人口史‧第四卷‧明時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7年。
梁其姿,《變中謀穩:明清至近代的啟蒙教育與施善濟貧:梁其姿自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
陳霞,《道教勸善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陳寶良,《明代儒學生員與地方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陳寶良,《明代社會轉型與文化變遷》,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年。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游子安,《善與人同──明清以來的慈善與教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游子安,《善書與中國宗教》,臺北:博揚文化,2012年。
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I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游鑑明、胡纓、季家珍編,《重讀中國女性生命故事》,臺北:五南出版,2011年。
馮賢亮,《明清江南的州縣行政與地方社會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黃書光,《中國社會教化的傳統與變革》,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萬志英(Richard Von Glahn)著,廖涵繽譯,《左道:中國宗教文化中的神與魔》,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趙克生,《明代地方社會禮教史叢論──以私修禮教書為中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劉曉東,《明代塾師與基層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劉樹屏、《畫說漢字》編輯部,《民初學霸讀什麼?史上最強大的國語啟蒙書:澄衷蒙學堂字課圖說【白話全解版】(上)》,臺北:圓神出版,2018年。
樊樹志,《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蔡淑閔,《明末清初「敬天愛人」思想研究:以天主教儒者為中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
鄭志明,《中國善書與宗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鄭阿財,《敦煌寫卷新集文詞九經抄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蕭琪,《父母等恩:《孝慈錄》與明代母服的理念及其實踐》,臺北:秀威資訊,2017年。
繆咏禾,《明代出版史稿》,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謝冰瑩等編譯,《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韓德林(Joanna Handlin Smith)著,吳士勇等譯,《行善的藝術:晚明中國的慈善事業》,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年。
譚光鼎,《教育社會學》,臺北:學富文化,2010年
(二)英文
Evelyn S. Rawski,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三)日文
野沢佳美,《明代大蔵経史の研究──南蔵の歴史学的基礎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1年。
(四)韓文
高麗‧秋適著,金鍾國譯,《國譯增補明心寶鑑》,首爾:成均館大學校,檀紀4292(1959年)。
(五)越南文
越南孔學會,《明心寶鑑》,越南:越南孔學會,1957年。
二、期刊、論文
(一)中文
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明末清初的善書與社會意識形態變遷的關係〉,《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6期(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09),頁30-40。
朱鴻,〈明太祖與僧道──兼論太祖的宗教政策〉,《臺灣師大歷史學報》,1990年第6期(臺北,1990),頁63-75。
何斯琴,〈試論晚明善書文獻的流通〉,《福建論壇(社科教育版)》,2011年第12期(福建,2011),頁134-135。
吳戈,〈南京教案與福建教案對明代天主教傳教行動的影響〉,《學海》,2016年第1期(南京,2016),頁195-200。
吳震,〈中國善書思想在東亞的多元型態──從區域史的觀點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上海,2011.07),頁49-59。
吳震,〈雲起社與17世紀福建鄉紳的勸善活動〉,《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卷5期(雲南,2012.09),頁41-54。
吳震,〈17世紀晚明「功過格」的新趣向──以顏茂猷「儒門功過格」為中心〉,《社會科學》,2015年第6期(上海,2015),頁112-123。
吳震,〈十六、十七世紀勸善思潮與善書〉,《中國史研究動態》,2017年第3期(北京,2017),頁22-27。
宋光宇,〈清代臺灣的善書與善堂〉,《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漢學研究中心,1994。
宋光宇,〈解讀清末在臺灣撰作的善書──覺悟選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卷3期(臺北,1994),頁673-723。
宋光宇,〈關於善書的研究及其展望〉,《新史學》,5卷4期(臺北,1994.12),頁163-191。
宋光宇,〈清末和日據初期臺灣的鸞堂與善書〉,《臺灣文獻》,49卷1期(南投,1998),頁1-20。
巫仁恕,〈明清城市「民變」的集體行動模式及其影響〉,收於郝延平、魏秀梅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壽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頁230。
李伯重,〈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1期,頁100-107。
李伯重,〈從男耕女織到婦女半邊天角色的形成──明清江南農家婦女勞動問題探討之二〉,《中國經濟史研究》,1997年第3期(北京,1997),頁10-22。
李伯重,〈明清江南的出版印刷業〉,《中國經濟史研究》,第3期(北京,2001.07),頁94-107。
李伯重,〈十六、十七世紀江南的生態農業(上)〉,《中國經濟史研究》,2003年第4期(北京,2003),頁54-63。
李為香,〈明末清初善書風行現象解析〉,《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吉林,2008),頁40-44。
周安邦,〈試析《明心寶鑑》一書的定位〉,《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6期(臺中,2008.06),頁53-87。
周安邦,〈《明心寶鑑》非秋適編著說考述〉,《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20期(臺中,2010.06),頁33-71。
林正秋,〈明代杭州的資本主義萌芽與市民鬥爭〉,《杭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2期(杭州,1980)。
林金水,〈艾儒略與《閩中諸公贈詩》研究〉,《清華學報》,新44卷第1期(新竹,2014),頁61-108。
林麗月,〈科場競爭與天下之「公」:明代科舉區域配額問題的一些考察〉,《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第20期(臺北,1992.06),頁43-73。
邱雯惠,〈萬曆礦稅事件與輿論風潮〉,《史匯》,第9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5.09),頁75-100。
邱澎生,〈明清訟師的興起及其官司致勝術〉,《歷史人類學學刊》,第7卷第2期(香港,2009),頁31-71。
徐兆安,〈證驗與博聞:萬曆朝文人王世貞、屠隆與胡應麟的神仙書寫與道教文獻評論〉,《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3期(香港,2011),頁249-278。
徐兆安,〈十六世紀文壇中的宗教修養──屠隆與王世貞的來往(1577-1590)),《漢學研究》,30卷第1期(臺北,2012),頁205-238。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明清與近代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1989年),頁138-139。
常建華,〈明代溺嬰問題初探〉,《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四卷(北京,2002),頁121-136。
張世瓊,〈積德造命:德命關係在《迪吉錄》中的展開〉,《浙江學刊》,2016年第5期(杭州,2016),頁12-18。
張禕琛,〈明清善書研究綜述〉,《理論界》,2009年第8期(瀋陽,2009),頁137-140。
梁其姿,〈十七、十八世紀長江下游之育嬰堂〉,《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年)。
梁其姿,〈明末清初民間慈善活動的興起──以江浙地區為例〉,《食貨月刊》,15卷7、8期(臺北,1986),頁304-331。
郭美善,〈許筠與明代文人的書籍交流考論〉,《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1卷2期(延吉,2008),頁51-55。
陳兆南,〈台灣的善書宣講初探〉,《本土歷史心理學研究》,1992年21期(臺北,1992),頁1-2。
陳芷燁,〈明清社會勸善書及功過格的歷史作用及價值──以《太上感應篇》、《太微先君功過格》、《文昌帝君陰騭文》為例〉,《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第5期(廣西,2008),頁53-56。
陳修英,〈明清新安商人與刻書〉,《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卷4期(安徽,2000.11),頁91。
陳時龍,〈聖諭的演繹:明代士大夫對太祖六諭的詮釋〉,《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3卷5期(安徽,2015.09),頁611-621。
陳時龍,〈晚明勸善思潮的宗教性與世俗性〉,《中國史研究動態》,2017年第3期(北京,2017),頁27-30。
陳慶浩,〈第一部翻譯成西方文字的中國書──《明心寶鑑》〉,《中外文學》,21卷4期(臺北,1992),頁72-87。
傅衣凌,〈明末南方的佃變及奴變〉,《歷史研究》,1975年第5期(北京,1975),頁61-67
黃新華,〈王世貞與道教關係初探〉,《弘道》,2015年第6期(香港,2015),頁77-83。
黃龍祥,〈中醫古籍版本鑒定常見問題例說〉,《中外文化交流》,1998年第2期(北京,1998),頁129-152。
寧俊偉,〈明代三教的衰微與文昌信仰的發展探析〉,《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1期(北京,2012),頁163-171。
劉永華,〈清代民眾識字問題的再認識〉,《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第2期(北京,2017),頁96-128。
蔡惠琴,〈明清無賴集團之一──「打行」探析〉,《輔大歷史學報》,第8卷(臺北,1996),頁125-166。
蔡懋棠,〈臺灣成行的善書──獻給善書印贈人及慨贈善書者〉,《臺灣風物》,25卷2期(臺北,1975),頁86-117。
蔡懋棠,〈臺灣成行的善書(續)──獻給善書印贈人及慨贈善書者〉,《臺灣風物》,26卷4期(臺北,1976),頁84-123。
鄭姍姍、謝謙,〈晚明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的衝突與融合──以善書的討論為中心〉,《甘肅社會科學》,2013年第5期(甘肅,2013),頁100-103。
鄭喜夫,〈清代臺灣善書初探〉,《臺灣文獻》,33卷3期(南投,1982),頁7-36。
謝茂松,〈以通俗之教化民成俗:晚明經學家郝敬《聖諭俗講》〉,《政治與法律社會評論》,2013年第3期(北京,2013)。
譚家齊,〈《盟水齋存牘》所反映的晚明廣東獄政缺憾及司法問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7期(香港,2013),頁115-132。
蘇哲儀、邱一峰,〈道教勸善書的道德思想及其教化方式析探──以《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為例〉,《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3卷3期(臺中,2010),頁55-78。
(二)英文
Smith, Joanna F. Handlin(1987),"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J.A.S., 46(2): 309-337.
三、學位論文
王麗娟,《明清勸善書的社會教化思想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教育史碩士論文,2005年。
白以文,《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李本華,《〈明心寶鑑〉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周安邦,《〈明心寶鑑〉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徐嘉惠,《明代庶出文人之研究》,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張世瓊,《晚明善書中的德與命:以〈了凡四訓〉和〈迪吉錄〉為例》,浙江:浙江財經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研究部碩士論文,2013年,
曹光琴,《汪廷訥研究三題》,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
陳兆南,《宣講及其唱本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
彭漾,《明清以降江浙經坊研究》,杭州:杭州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年。
劉威志,《祁彪佳與〈救荒全書〉:明末紹興的救荒行動與產物》,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劉禹,《鄒迪光研究》,浙江: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四、網路資源及電子資料庫
コトバンク百科事典,取自https://kotobank.jp。
姶良市觀光協會,〈南浦文之和尚之墓〉,取自http://aira-kankou.jp/spot/%E5%8D%97%E6%B5%A6%E6%96%87%E4%B9%8B%E5%92%8C%E5%B0%9A%E3%81%AE%E5%A2%93/(擷取日期:2018年01月22日)。
李怡志譯,德國薩克森邦政府文化廳邪教檢查,取自http://www.richyli.com/column/sect/sekt_checklist.htm(擷取日期:2017年10月25日)。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資料庫:www.cbeta.org/。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古漢籍善本數位化資料庫檢索系統:http://rarebookdl.ihp.sinica.edu.tw/rarebook/Search/index.jsp。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名權威人物傳記資料庫:http://archive.ihp.sinica.edu.tw/ttsweb/html_name/。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明實錄、朝鮮王朝實錄、清實錄資料庫合作建置計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mql/login.html。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s://ctext.org/zh。
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nrch.culture.tw/。
法鼓文理學院,佛學人名規範資料庫:http://authority.dila.edu.tw/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