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頤勝
論文名稱: 表象與意涵-畫面本質之探究
指導教授: 黃進龍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71
中文關鍵詞: 表象意涵圖像氣氛白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86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人與世間萬物的接觸,第一眼即是觀看他的外表,而後方能探究他的內在意義,由於我們所處的世界,都是以人的眼光去審視一切;因此,任何的人、事、物,對於人而言,皆是存在著表象與意涵,缺一不可,沒有那一樣可以獨立而存的,少了人們所認知的表象與意涵,他將不會再如人們可知的方式而存在,也可以說他根本不會存在。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是以物與物之間所引發的關聯為探討主體,以圖文並呈的方式來撰寫,借助理論與文獻的探討,加以佐証個人的創作論點。所謂的畫面本質,即是畫面可見之元素、氣氛的傳遞與意念之表達…..等等之間的眾多語彙總合體,相互配合也相互影響,牽一髮而動全身,而畫面本質的語彙傳遞,所擁有的方式眾多,或直接或隱喻,或抽象或寫實,全看畫面需求與創作者的個人喜好特質,而有所不同,可說是因人而異;在於創作表現上,筆者較為偏愛隱喻形式的手法,並採用具像寫實的形式,加以筆者喜愛寧靜氛圍的感受,並不適合太過而強烈的手法表現,本研究所主要探討的,即是筆者所採用的要素,以物件的表象、圖像的意涵、畫面的氣氛與白色的意義為主要範圍。
    本論文為創作形式的論文,所有理論與文獻只是加以佐証,並非必要深入探討的要題,所有理論與文獻的運用,都偏重於平面繪畫上的採用,故撰寫的重點在於論述個人之創作研究;經由這樣的過程,將筆者的理念與想法,用文字化的方式來呈現說明。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創作研究之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創作研究之範圍……………………………………3 第三節 創作研究之方法……………………………………4 第二章 創作之思想源流與理論基礎……………………………6 第一節 叔本華之表象學說…………………………………6 第二節 存在主義對於本質賦予的探討……………………9 第三節 指物論與畫面構成的意念…………………………11 第四節 象徵主義的內在思維………………………………14 第五節 中國繪畫佈白之精神探究…………………………19 第三章 創作理念…………………………………………………23 第一節 關於模擬與內涵……………………………………23 一 模擬與再現…………………………………………23 二 主題中的內涵與表現………………………………24 第二節 富含寓意的元素……………………………………26 一 圖像的意義…………………………………………26 二 象徵之思想精神探究………………………………29 第三節 畫面氣氛的傳達……………………………………33 一 物件意識的舞台……………………………………33 二 空間氛圍的營造……………………………………35 三 白與色彩之關聯……………………………………37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39 第一節 創作的內容…………………………………………39 一 物件語彙的感官與思維……………………………39 二 生活與記憶的拼貼…………………………………40 第二節 表現的形式…………………………………………42 一 具象寫實形式………………………………………42 二 白與寧靜氛圍之關聯………………………………43 第三節 創作媒材與技法……………………………………45 一 創作媒材……………………………………………45 二 畫面上白的運用……………………………………47 三 水彩透明技法的運用………………………………49 四 油畫技法的運用……………………………………50 第五章 作品解析……………………………………………………52 第六章 結論…………………………………………………………68 參考文獻………………………………………………………………70

    1.丁成泉 注譯,黃志民 校閱,1996:《新譯公孫龍子》,台北市:三民書局
    2.今道友信 等著 ,1989:《存在主義美學》黃鄂 譯,台北市:結構群
    3.史作檉,1981:《林布蘭藝術之哲學內涵》,台北市:博學
    4.尼古拉‧第弗利〈Nicole Tuffellic〉原著,2003:《十九世紀藝術》董強 曹勝操 苗馨 譯,台北市:閣林
    5.伍蠡甫、易英 總編,1995:《當代美學:造型藝術美學》,台北市:洪葉文化
    6.朱伯雄,2003:《拉斐爾前派與象徵主義藝術》,台北市:藝術家
    7.朱光潛,1982:《西方美學史下卷》,台北市:漢京
    8.李明明,1993:《古典與象徵的界限 象徵主義畫家莫侯及其詩人寓意畫》,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9.林書堯,1983:《色彩認識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10.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 著 ,1990 :《意志與表象的世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劉大悲 譯,台北市:志文
    11.姚一葦,1968:《藝術的奧秘》,台北市:台灣開明書店
    12.陳鼓應,1995:《存在主義》,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13.陳瑞文,2005:《阿多諾美學論:批評、模擬與非同一性》,台北縣:左岸
    14.陳懷恩,2008:《圖像學─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市:如果
    15.清‧卞斌 述,清‧宋書升 著,1989:《周易通解 周易要義》,中國山東省:山東友誼書社
    16.黃進龍,1994:《水彩技法解析》,台北市:藝風堂
    17.黃登山,1996:《老子釋義》,台北縣:台灣學生書局
    18.葉朗,1996:《中國美學史》,台北市:文津
    19.鄧安慶,1998:《叔本華》,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20.趙雅博,1968:《存在主義論叢》,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21.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台北市:臺灣書店
    22.蔣勳,2005:《美的沉思-中國藝術思想芻論》,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3.蕭登福,1984:《公孫龍子與名家》,台北市:文津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