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謝妃雅 Fei-Ya Hsieh |
---|---|
論文名稱: |
台灣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及影響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sponses and Factor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趙惠玲
Chao, Huei-L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66 |
中文關鍵詞: | 視覺文化藝術教育 、性別越界 、跨性別影像 |
英文關鍵詞: |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transgender, transgender ima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3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在視覺影像爆炸的當下,不同於既有性別定律的文化和思潮透過了影像的傳遞,持續再現甚至流行於我們的社會與生活中,而資訊流通迅速、媒體發達的台灣,更應關注於相關議題之現象與發展,尤其聚焦在年輕世代在接受影像刺激與性別意識發展間的交互作用與關聯。故本研究從視覺文化藝術教育的角度出發,對於性別越界之議題進行探究,旨在透過了解台灣大學生的觀看經驗,從中深究其對跨性別影像解讀時所引發之反應,進而分析影響此反應之可能因素,最後則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作為藝術教育之參考。
本研究分兩階段進行,首先以量化研究的方式,對抽樣出的540名台北市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相關現況的普遍現象和趨勢,並從統計結果之數據的極端值中找尋質性研究的對象,而後則對5名研究對象進行訪談與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如下:(1)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的解讀普遍傾向於積極、肯定。(2)大學生對跨性別影像的解讀落差極大。(3)大學生的性別模式背景對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和態度有所影響。(4)大學生專業學習背景對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和態度有所影響。(5)影像主體的性別模式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有所影響。(6)影像主體的性別表現方式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有所影響。(7)影像操作和呈現的手法對大學生跨性別影像解讀反應有所影響。
最後,建議結合藝術教育與跨性別議題、性別教育與日常生活影像等,將視覺文化視為一種策略,啟動性別越界的可能,方能向性別平等之論述與理想更邁進一步。
In explosive boom, visual image, different to culture and trend of existing gender rules through image transporting, continues appearing and occurs even more popular in the society and daily life. In Taiwan with rapid flow of information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phenomenon and development of related issues shall be focused, especially on the interrelationship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receiving image stimulation and gender cognition development of young generations. Therefore, the study explores issues of gender transgress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nd expects to understand responses of Taiwanese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nd further to analyze factors impacting on the responses. Finally, conclusions and suggestions are made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s references for art education.
The study is divided into 2 stages. The first stage engage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with survey investigation for the sample of 540 college students in Taipei City in order to be aware of the general phenomenon and trend, and select the focus group from the extreme cases for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latter research is involved in interviews of 5 focus group persons and result analysi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College students in Taiwan incline to be active and positive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2) individuals tends to have very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for transgender images, (3) genders of college students impact on their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4)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of college students impact on their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5) genders of image object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6) gender presentations of image object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and (7) manipulations and presentations of images impact on responses and 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interpreting transgender images.
Finally,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art education, transgender issues, gender education, and life image should be collaborated with each other, and visual culture should be deemed as a strategy to initiate transgender possibility, which reflects possibility to stride toward to the theory and ideal of gender equality.
Keyword: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transgender, transgender image
中文部份
Baird, V.(2003)。性別多樣化:彩繪性別光譜(江明親譯)。台北市:書林。(原著出版於2001)
Calhoun, C.(1997)。同女出走(張娟芬譯)。台北市: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1997)
Chadwick, W.(1995)。女性,藝術與社會(李美蓉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4)
Connell, R. W.(2004)。性∕別:多元時代的性別角力(劉泗翰譯)。台北市:書林。(原著出版於2002)
Culler, J.(1992)。羅蘭.巴特(方謙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83)
De Beauvoir, S.(1999)。第二性(歐陽子、楊美惠和楊翠屏合譯)。載於顧燕翎和鄭至慧合編:女性主義經典,(59-64頁)。台北市:女書文化。(原著出版於1952)
Feinberg, L.(2003a)。在戰鬥中浮現的跨性別(張玉芬譯)。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15-322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1996)
Feinberg, L.(2003c)。我們正在創造歷史(張玉芬譯)。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35-345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1996)
Feinberg, L.(2003b)。我們都是正在成形的作品(張玉芬譯)。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23-334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1998)
Foucault, M.(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劉北成和楊遠嬰合譯)。台北市:桂冠。(原著出版於1957)
Garcia, J. N. C.(2003)。操演、Bakala與東方主義的凝視(張淑紋譯)。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145-172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1999)
Green, J.(2004)。跨越性別疆界的身體(林毓凱譯)。載於何春蕤編:性別∕身體-第六屆「性∕別政治」超薄型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5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2004)
Harding, J.(2000)。性與身體的解構(林秀麗譯)。台北市:韋伯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Phoca, S. & Wright, R.(1999)。後女性主義(謝小岑譯)。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99)
Pratt, M. B.(2003d)。性別謎題(張玉芬譯)。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47-361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原著出版於1995)
Silverman, K.(2006b)。銀河(劉紀蕙譯)。載於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 下冊-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211-238頁)。台北市:麥田。(原著出版於2000)
Spargo, T.(2002)。傅科與酷兒理論(林文源譯)。台北市:貓頭鷹。(原著出版於1999)
The Guerrilla Girls.(2000)。游擊女孩床頭版西洋藝術史(謝鴻均譯)。台北市:遠流。(原著出版於1998)
Wright, E.(2002)。拉岡與後女性主義(楊久穎譯)。台北市:貓頭鷹。(原著出版於2000)
王志弘(2000)。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王瑞香(2000)。基進女性主義-女性解放的根本契機。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121-158頁)。台北市:女書文化。
卡維波(1997)。什麼是酷兒?-色情國族。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231-243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卡維波(2003)。跨性別運動對女性主義的挑戰。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85-391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矛鋒(1996)。同性戀美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何春蕤(1997)。性∕別研究的誕生。載於何春蕤(編):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下冊,(9-14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何春蕤(2002)。認同的「體」現:打造跨性別。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6,1-43。
何春蕤(2003a)。性∕別壓迫:跨性別主體在台灣。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73-122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春蕤(2003b)。叫我「跨性人」。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371-375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何春蕤(2005)。浮出地表的性邊緣:性工作與跨性別。載於何春蕤、丁乃非和甯應斌(編):性政治入門:台灣性運演講集,(291-316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吳大綱(1997)。《利西翠妲之越Queer越美麗》紙上劇場版。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167-172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吳明隆(編)(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縣三重市:加樺國際。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台北市:擎松圖書。
李銀河(2003)。女性主義。台北市:五南。
李銀河(2004)。兩性關係。台北市:五南。
周倩漪(1995)。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倩漪(1997)。酷異偶像,性別顛覆-流行音樂中的同志特質與文化想像。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185-193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周華山(1995)。同志論。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
林宇玲(2003)。解讀台灣綜藝節目「反串模仿秀」的性別文化。載於何春蕤(編):跨性別,(173-219頁)。桃園縣中壢市: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林佳緣(2005)。跨性別媒體再現與主體解讀之分析研究。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寄青(1998)。女生愛男生:兩性平等教育。台北市:台灣商務。
洛楓(2004)。安能辨我是雌雄。載於陳潔華和王惠玲(編):香港性別論述:從屬、不公、差異、越界,(569-614頁)。香港:牛津大學。
洛楓(2005)。男身女相,雌雄同體-張國榮的歌衫舞影與媒介論述。載於洛楓(編):媒介與性∕別,(134-146頁)。台北市:遠流。
紅水鮮、紀小尾、蛋糖饃(1997)。小小酷兒百科。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27-62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紀大偉(1997a)。酷兒論:思考當代台灣酷兒與酷兒文學。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9-17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紀大偉(1997b)。世紀末的華麗:扮裝風暴的慾望展演。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163-166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胡志強(2006)。藝術裡的性。台中市:好讀。
徐西森(2003)。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心理。
張小虹(1995)。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小虹(1996)。慾望新地圖。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小虹(1999)。情慾唯物論。台北市:大田。
張小虹(2000)。女同志理論-性∕別與性慾取向。載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243-268頁)。台北市:女書文化。
張志雄(1997)。以同聲字鏈製同性之戀-《荒人手記》的ㄈㄨˋ語術。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119-146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張娟芬(1998)。姊妹戲牆:女同志運動學。台北市:聯合文學。
張靄珠(2000)。性別反串、異質空間、與後殖民變裝皇后的文化羨嫉。中外文學,29(343),139-157。
莊明貞(1993)。美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與實施。載於中國教育學會(編):多元文化教育,(225-250頁)。台北市:台灣書店。
郭禎祥和趙惠玲(2002)。視覺文化藝術教育。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藝術與人文教育 上冊,(325-366頁)。台北縣新店市:桂冠。
陳小芃(2006)。從消費文化觀點看廣告中藝術影像之呈現:以荷蘭銀行梵谷精神篇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佩甄(2005)。台灣同志論述中的文化翻譯與酷兒生成。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曉容(2006)。從「陌生」到「熟悉」-性別議題融入高中美術鑑賞課程之教學行動研究。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瓊花(2003)。性別與廣告-性別與廣告之交織。載於潘慧玲(編):性別議題導論,(357-388頁)。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游美惠(2005)。性別教育最前線-多元文化的觀點。台北市:女書文化。
黃冬富(2002)。視覺藝術教育史概述。載於藝術教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藝術與人文教育,(11-36頁)。台北縣新店市:桂冠。
黃道明(2000)。召喚同性戀主體-渾名、污名與台灣男同性戀文化的表意。載於何春蕤(編):性∕別政治與主體形構-第三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111-129頁)。台北市:麥田。
甯應斌、何春蕤(2000)。邁向多元文化教育下的性教育。載於何春蕤(編):從酷兒空間到教育空間-第二屆四性研討會論文集,(272-398頁)。台北市:麥田。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市,心理。
葉德宣(1997)。陰魂不散的家庭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載於紀大偉(編):酷兒啟示錄,(89-117頁)。台北市:元尊文化。
廖敦如(2003)。社區取向的藝術教育-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統整課程設計。美育,135,82-87。
趙惠玲(2003)。性別與藝術-一種檢視,多種思維。載於潘慧玲(編):性別議題導論,(285-320)。台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趙惠玲(2005)。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仲嚴(2004)。藝術教育學新論:後現代藝術教育。香港:劉仲嚴。
劉秀娟(1997)。兩性關係與教育。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紀蕙(2006a)。可見性問題與視覺政體。載於劉紀蕙(編):文化的視覺系統 上冊-帝國、亞洲、主體性,(3-13頁)。台北市:麥田。
劉豐榮(2001)。當代藝術教育論題之評析。視覺藝術,4,59-96。
謝妃涵(2006)。新住民子女幼教教師教學經驗分析之個案研究。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幼蓮(1998)。桃園縣國小原住民與非原住民性知識來源、性知識與性態度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嚴玉鳳(2000)。電視談話性綜藝節目與性別反串之再現。淡江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顧燕翎(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市:女書文化。
英文部份
Barnard, M. (1998).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erger, J. (1972). Ways of seeing. Harmondsworth: Penguin.
Bunch, C. (1987). Passionate politics: Essays, 1968-1986.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utler, J. (1990).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Butler, J. (1993). Bodies that matter: On the discursive limit of sex. New York: Routledge.
Carson, F., & Pajaczkowska, C. (2001). Feminist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Connell, R.W. (2002). Gender. Cambridge: Polity.
De Lauretis, T. (1991). Queer theory: Lesbian and gay sexualities. Differences: A journal of feminist cultural studies, 3(2), iii-xviii.
Debord, G. (1983).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Detroit: Black and Red.
Doane, M. A. (1991). Femmes fatales: Feminism, film theory, psychoanalysis. New York and London: Routledge.
Duncum, P. (2001). Visual culture: Developments, definitions, and directions for art education.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2(2), 101-123.
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5(3), 6-11.
Efland, A. (1990). A history of art education: Intellectual and social currents in teaching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Eisner, E. W. (2001). Should we create new aims for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54(5), 6-10.
Foucault, M. (1981).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 Harmondsworth: Penguin.
Hall, S. (1993). Encoding, decoding. In D. Simon (ed.), 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pp. 90-103). New York: Routledge.
Hamblen, K. (1997). The emergence of Neo-DBAE. In J. Hutchens & M. Suggs (eds.), Art education: Content and practice in a postmodern era (pp. 40-46). Rest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Jay, M. (1993).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Press.
Jay, M. (2002). Cultural relativism and the visual turn. Journal of visual culture, 1(3), 267-278.
Kinsey, A. C., Pomeroy, W. B., & Martin C. E. (1948). Sexual behavior in the human male. Philadephia: W. B. Saunders.
Lorde, A. (1982). Zami: A new spelling of my name. Watertown: Persephone.
Loulan, J. A. (1990). The lesbian erotic dance: Butch, femme, androgyny, and other rhythms. San Francisco: Spinsters Books Company.
Mirzoeff, N. (1999).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Mirzoeff, N. (2001).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3-13). New York: Routledge.
Mitchell, W. J. T. (1994). Picture theory: Essays on verbal and visual representa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ulvey, L. (1975). 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16(3), Autumn.
Nestle, J. (1992). The president desire: A femme-butch reader. Boston: Alyson Publication.
Postman, N. (1985). 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 London: Heinemann.
Rogoff, I. (2001). Studying visual culture. In N. Mirzoeff (ed.), The visual culture reader (pp. 14-26). New York: Routledge.
Rose, G. (2001).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interpretation of visual culture.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Rubin, G. (1981). Talking sex: A conversation on sexuality and feminism. Socialist review, 11(4), 43-62.
Rubin, G. (1993). Thinking sex: Notes for a radical theory of the politics of sexuality. In L. S. Kauffman (ed.), America feminist thought at century’s end: A reader (pp. 3-64). London: Blackwell.
Sturken, M., & Cartwright, L. (2001). Practices of looking: An introduction to visual cul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ger, R. K. (1989). Representations: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Amityville, New York: Baywood.
Walker, J. A.,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ilson, B. (2000). Of diagrams and rhizomes: Disrupting the content of art education. In 2000 International Visual Arts Conference. Art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pp. 25-52). Taipei: Taipei Municipal Teachers College.
Wittig, M. (1992). The straight mind and other essays. Boston: Beacon.
網站∕網頁部份
Narzissmus(2007)。Maurice’s barbaric YAWP。2007年10月19日,取自:http://www.wretch.cc/blog/narzissmus&article_id=5670199
Narzissmus(2008)。Maurice’s barbaric YAWP。2008年1月20日,取自:http://blog.pixnet.net/narzissmus/post/13333143#article-area
台北市教育入口網(2007)。2007年6月23日,取自: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 public.asp?SEL=299
朱崇儀(2007)。性別與書寫的關連-談陰性書寫。2007年6月27日,取自:
http://web.nchu.edu.tw/~cychu/Microsoft%20Word%20-%20%A9%CA%A7O%BBP%AE%D1%BCg%AA%BA%C3%F6%B3s%A2w%A2w%BD%CD%B3%B1%A9%CA%AE%D1%BCg.pdf
洛楓(2008)。男身女相、雌雄同體,張國榮的歌衫舞影與媒介。2008年4月21日,取自:http://www.leslie912.com/03queer.htm
國立師範大學(2008)。師大新聞。2008年1月29日,取自:http://pr.ntnu.edu.tw/news2.php?no=1729
張婷(2007)。比爾茲利的藝術:維多利亞時代“世紀末”式批評風格。2007年6月17日,取自:http://www.people.com.cn/BIG5/14738/14763/21878/2931484.html
教育部(2007)。大學及分部設立標準,2007年8月21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E0001/EDUION001/menu01/sub05/01050010e.htm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2007)。性別平等教育法。2007年6月26日,取自: http://www.gender.edu.tw/law/index_law.asp?page=1
教育部性別平等教育全球資訊網(2007)。性侵害犯罪防制法。2007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gender.edu.tw/law/index_law.asp?page=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8)。反應。2008年7月6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A4%CF%C0%B3&pieceLen=50&fld=1&cat=&ukey=-1534295881&serial=1&recNo=7&op=f&imgFont=1
教育部統計處(2008)。大專院校概況統計。2008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u.xls
教育部統計處(2008)。大學校院學科標準分類查詢。2008年4月22日,取自: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bcode_u.xls
曾曬淑(1997)。女性主義觀點的美術史研究。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ntnu.edu.tw/fna/gender.art/main_2.htm
視覺傳意(2008)。視覺感知能力。2008年6月9日,取自:http://tds.ic.polyu.edu.hk/vc/download/t2_content.htm
雅虎新聞(2008)。京爺、青峯,誰能辨雌雄。2008年6月9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80609/2/10umh.html
維基百科(2007)。cosplay。2007年10月19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Cosplay#.E7.95.B6.E4.BB.A3Cosplay.E7.99.BC.E5.B1.95
維基百科(2007)。Radclyffe Hall。2007年10月12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Radclyffe_Hall
維基百科(2007)。Samuel Barber。2007年10月12日,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Samuel_Barber
維基百科(2007)。大眾文化。2007年10月12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A7%E7%9C%BE%E6%96%87%E5%8C%96&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交換價值。2007年6月26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BF%E7%94%A8%E4%BB%B7%E5%80%BC&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同人。2007年10月19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8C%E4%BA%BA&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同人誌。2007年10月19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0%8C%E4%BA%BA%E8%AA%8C
維基百科(2007)。同性戀相關電影列表:華語同性戀電影。2007年10月1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0%8C%E6%80%A7%E6%81%8B%E7%9B%B8%E5%85%B3%E7%94%B5%E5%BD%B1%E5%88%97%E8%A1%A8&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次文化。2007年10月12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C%A1%E6%96%87%E5%8C%96
維基百科(2007)。米開朗基羅。2007年10月19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1%B3%E5%BC%80%E6%9C%97%E5%9F%BA%E7%BD%97
維基百科(2007)。李奧納多.達文西。2007年10月19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8%97%E5%A5%A5%E7%BA%B3%E5%A4%9A%C2%B7%E8%BE%BE%E8%8A%AC%E5%A5%87
維基百科(2007)。威廉.莎士比亞。2007年10月12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A8%81%E5%BB%89%C2%B7%E8%8E%8E%E5%A3%AB%E6%AF%94%E4%BA%9A
維基百科(2007)。查爾斯.達爾文。2007年6月27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F%A5%E5%B0%94%E6%96%AF%C2%B7%E8%BE%BE%E5%B0%94%E6%96%87&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馬克斯主義政治經濟學。2007年6月26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4%BD%BF%E7%94%A8%E4%BB%B7%E5%80%BC&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馬塞爾.普魯斯特。2007年10月12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9%AE%E9%B2%81%E6%96%AF%E7%89%B9
維基百科(2007)。第三世界。2007年6月26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C%AC%E4%B8%89%E4%B8%96%E7%95%8C&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斯維亞托斯拉夫.里赫特。2007年10月12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6%AF%E7%BB%B4%E4%BA%9A%E6%89%98%E6%96%AF%E6%8B%89%E5%A4%AB%C2%B7%E9%87%8C%E8%B5%AB%E7%89%B9
維基百科(2007)。雅各.拉岡。2007年6月26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B%85%E5%90%84%C2%B7%E6%8B%89%E5%B2%A1&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8)。LGBT。2008年6月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LGBT
維基百科(2008)。杰伊.亞歷山大。2008年4月21日,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D%B0%E4%BC%8A%C2%B7%E9%98%BF%E6%AD%B7%E5%B1%B1%E5%A4%A7&variant=zh-tw
羅敬堯(2007)。《ㄈㄨˇ ㄇㄛ》過後,來點《擁抱》:九○年代臺灣同志音樂中的主體形構、空間性與性別操演。2007年6月26日,取自:http://www.ncu.edu.tw/~eng/csa/journal/journal_park1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