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思天 Lin, Sitian |
---|---|
論文名稱: |
新氣象?從附文本看馮象新譯《聖經·約翰福音》前六章 An Analysis of the Paratext of Peter Feng's translat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Taking Chapters One to Six of the Gospel of John as an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胡宗文
Hu, Daniel |
口試委員: |
胡宗文
Hu, Daniel 李根芳 Lee, Ken-Fang 王學晟 Wang, Xuesheng |
口試日期: | 2022/08/17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翻譯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2 |
畢業學年度: | 11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9 |
中文關鍵詞: | 聖經 、聖經翻譯 、附文本 、馮象 、約翰福音 |
英文關鍵詞: | Bible, Bible translation, paratext, Feng Xiang, the John |
研究方法: | 個案研究法 、 比較研究 、 內容分析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1593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熱拉爾·惹內(Gerard Genette)的附文本理論為出發點,帶讀者由外至內,由整體到個別,從馮譯《聖經》外之評論等,到馮譯《新約》外之評論、採訪等,再到馮譯《新約》前言、註解等,一層層剖開馮譯新約中的〈約翰福音〉前六章,評估與探討馮譯〈約翰福音〉的翻譯與註解,深入探究譯者的翻譯觀,期許揭開馮譯《新約》的部分面紗,讓更多人得以了解多方面了解馮象的《聖經》譯本,也為中文《聖經》翻譯史加上一些補充。
本研究選擇狹義的附文本角度,將馮象翻譯的〈新約〉(2010)內容視為正文本,而將其他內外資訊視為附文本,不僅討論附文本,也會從附文本的角度切入檢視正文本。
本論文結尾肯定馮譯《新約》的價值,筆者認為馮譯《新約》相較於《和合本》,語言更加符合現代人使用漢語的習慣,獨具文學氣息,但是筆者認為因其文學演繹大於原文內涵,且因譯者的身分以及形象,難以在教會中推廣。最後,本研究主張《和合本》可以在原本忠實的基礎上,修改舛誤,吸收馮象譯本的文采,推出新版本。
Gerard Genette’s research on paratext will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According to Genette, paratext can be distinguished as epitext and peritext.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paratext of the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Peter Feng (2010 ver. & 2018 ver.), that is reviews, interviews, prefaces, notes, etc. The goal of this thesis is to present the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Peter Feng through multiple perspectives, so as to help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new version of the New Testament.
After a depth analysis of the epitext,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notes on Chapter 1 to 6 of the Gospel of John and also compare Feng’s text to CUV(和合本) to evaluate highlight some key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concludes that the New Testament translated by Peter Feng is highly-ranked in its expression which is more modern and beautiful than CUV; however, the study argues that this version is hard to challenge CUV and promote in Christian churches. The thesis ends to call on a new Chinese version of Bible can be both loyal and beautiful.
參考文獻
Kenny Cheung(2015年2月24日)。〈經文鑑別(textual criticism)的故事〉。Pastor Kenny Cheung’s Blog。https://pastorkennyblog.wordpress.com/2015/02/24/%E7%B6%93%E6%96%87%E9%91%91%E5%88%A5textual-criticism%E7%9A%84%E6%95%85%E4%BA%8B/
毛彥蘭(2020)。《希伯來聖經概念譬喻漢譯策略比較:以〈聖經和合本修訂版〉及〈聖經現代中文譯本〉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0年6月4日)。〈傳譯一份生命的糧---訪問馮象〉。智識。http://www.ideobook.com/doc/9780193958944_interview.pdf
王礽福(2007)。〈筆力振乾坤〉。《校園》,47(3)。146-151。
王珮(2019年1月11日)。〈馮象譯經一例〉。王珮的白板報。https://wangpei.me/%E4%B8%8D%E5%A5%BD%E5%BD%92%E7%B1%BB/e5-86-af-e8-b1-a1-e8-af-91-e7-bb-8f-e4-b8-80-e4-be-8b.html
田童蓉(2014)。〈從「信、達、雅」的角度談馮象與和合本對《創世紀》的翻譯〉。《青春歲月》,33(9),58。http://cnki.sris.com.tw/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QueryID=2&CurRec=1&filename=QCSY201409049&dbname=CJFDLASN2014
何宜紋、劉貞吟(2015)。淺談兒童版聖經之翻譯策略─以《漫畫聖經》為例。《現代桃花源學刊》,5,115-136。
吳盈慧(2020)。《初探〈聖經·馬太福音〉熟語中譯對中文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吳華(2016)。〈難譯的經——從馮象的《摩西五經》談起〉。〈基督教文化學刊〉。17(2)。
呂俊(2005)。《英漢翻譯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宋遠華(2014)。〈探究《創世記》馮象譯本與和合本之不同〉。《青年文學家》,58(3),130-131。
李根芳(2014)。〈吳爾芙的《歐蘭朵:一部傳記》中譯在台灣的變形記〉。《文山評論》,8(1),113-142。
李霄宇、耿利娟(2015)。〈目的論視角下《創世記》馮象譯本的翻譯研究〉。《長春教育學院學報》,32(11),52-53。
李曉婷(2008)。尋求最符合21世紀台灣教會需求的《聖經》中譯本——以靈糧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周復初、謝仁壽(2018)。〈再思《聖經》「概念合一」語法的翻譯〉。《編譯論叢》。 11(1), 23-60。
林立涵(2019)。《翻譯瑪利亞:〈思高聖經〉瑪利亞的詮釋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政嘉(2015)。《〈聖經和合本修訂版〉修訂工作之評估與探討:以〈馬可福音〉第一至五章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林草原(2003)。《忠信與操縱 : 當代基督教《聖經》中文譯本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南大學。
阿奇博·托馬斯·羅伯遜(Archibald T. Robertson)(1998)。《活泉新約希臘文解經·卷三》(詹正義 譯)。美國活泉。
哈羅德·伯爾曼(Harold Berman)(2003)。《法律與宗教》(梁治平 譯)。三聯書店。(1991)。
胡琳(2013)。《中文聖經和合本與新譯本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
倉海君(2010年10月13日)。〈好事者言——旁觀馮象與張達民之辯〉。
倉海君(2010年10月18日)。〈撒但的語言遊戲〉。
耿強(2016)。〈翻譯中的副文本及研究:理論、方法、議題與批評〉。《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39 (5),104-112。
馬泰亨利(Matthew Henry)(1706)。《馬泰亨利研讀版聖經》(陳鳳 等譯)。中國主日學協會。(2021)。
張達民(2010)。《文學氣象與學術假象──評馮象譯注的〈新約〉》。世代論壇。
梁文道(2008年1月6日)。《你的〈聖經〉說的是那一種話?(馮象譯經二之一)》。http://www.commentshk.com/2008/01/blog-post_7405.html
陳雪梅(2018)。女性主義翻譯理論視角下的譯者主體性。(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上海交通大學。
華特爾·包爾(Walter Bauer)(2009)。《新約及早期基督教文獻希臘文大詞典》(麥啟新、麥陳惠惠 譯)。漢語聖經協會。(2000)。
馮象(2004)。《政法筆記》(第一版)。江蘇人民出版社。
馮象(2006)。《神的靈與言啊,誰最能誘騙世人——答彭倫》。
馮象(2006)。《摩西五經》。香港牛津出版社。
馮象(2008年3月7日)。〈理想的大學〉。智識。http://www.ideobook.com/376/ideal-university/
馮象(2010)。《新約》。香港牛津出版社。
馮象(2010)美極了,珍珠——譯經散記
馮象(2010年10月11日)。〈小詩小註〉。智識。
馮象(2010年10月17日)。〈和合本該不該修訂〉。智識。
馮象(2010年10月1日)。〈譴責張達民〉。智識。
馮象(2010年10月6日)。〈我動了誰的奶酪〉。智識。
馮象(2010年11月13日)。〈果然「一個受攻殲的記號」答香港週報記者〉。智識。
馮象(2012)。《創世記(修訂版)》。香港牛津出版社。
馮象(2018)。《新約》(修訂版)。香港牛津出版社。
馮象(2020)。《先知書》。香港牛津出版社。
馮象:《寬寬信箱與出埃及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1月。
黃錫木(2007)。〈一部非信徒翻譯的聖經——評馮象譯注《摩西五經》〉。《書城》,17(9),37-39。
黃錫木、施尤禮(2010)。〈論馮象的譯經工作〉。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48),31-60
賈立言(A.J.Garnier)(1934)。《漢文〈聖經〉譯本小史》。(馮雪冰 譯)。廣學會。(1934)。
路春暉(2009)。〈真道恆久遠,經典永流傳-五種聖經中文譯本的比較研究〉。《語文學刊》,29(9),78-80。
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編(1997)。《文化基督徒——現象與論爭》。華夏出版社。
歐秀慧(2012)。《從語言認知角度探究《聖經》的隱喻閱讀: 以《恢復本》及其註解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蔡錦圖(2011)。〈中文聖經翻譯的歷史回顧和研究〉。《聖經文學研究》,1(5),196-220。
鄧潔(2012)。〈《聖經》和合本與新譯本之比較〉。《群文天地》,22(22),94-96。
鄭海娟(2015)。〈薪傳與新詮:《古新聖經》的解經之道〉。載於李奭學、胡曉真(編),《圖書、知識建構與文化傳播》(初版,頁95-130)。漢學研究中心。
鞏藝超 (2010)。〈《聖經》和合本與現代中文譯本之比較〉。《科技信息》,27(16),558-560。
黎子鵬(2011)。〈論《天路歷程》 三個漢譯本的譯詩策略與風格〉。《編譯論叢》,4(2),73-97。
鄺位(2012)。《 從目的論視角對馮象譯本〈摩西五經〉進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河南大學。
顏菁(2007)。重譯聖經,無關信仰。《北京青年報》2007年3月20日
蘇倩雅(2002)。基督教中文聖經性別內包語言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南大學。
蘇精(2012)。〈中文聖經第一次修訂與爭議〉。《編譯論叢》,5(1),1-40。
Batchelor, K. (2018). Translation and Paratexts. Routledge.
Bratcher, R. G. (2004). “Translation”, in Methods of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Douglas A. Knight eds. Abingdon Press, 55-59.
Buendía C. T. (2013). "Listening to the voice of the translator: A description of translator’s notes as paratextual elements",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5(2), 149-162.
Flotow, L. V. (1991). "Feminist Translation: Contexts, Practices and Theories", Traduction, Terminologie, Rédaction, 4(2), 69-84.
Flotow, L. V., (2016).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Gender Studies”, Translation and Gender: Translating in the ‘Era of Feminism.’ Manchester: St. Jerome; Ottawa: 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97.
Genette, G. (1997). Paratexts: Thresholds of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rmans, T. (1996). The Translator’s Voice in Translated Narrative. Target, 8(1), 23-48.
Jian, C. (2012). Original Contributions of Bible Translating and Teaching to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Movement, Sino- Christian Studies, 6(14),59-88.
Klitsch, K. (2020). Charlotte Roche's Wetlands: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Paratext in Translation and its Funct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Kovala, U. (1996). Translations, Paratextual Mediation, and Ideological Closure. Target, 8(1), 119-147.
Lefevere A. (1992). Translation, Rewrting and Literary Fame. Routledge.
Meier, C. (2007). The translator as an intervenient being. In J. Munday (Ed.), Translation as Intervention (pp. 1-17). Continuum.
Munday, J. (2001).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tledge.
Nida, E. A. (1964). 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E. J. Brill.
Nida, E. A. and Taber C. R. (1974).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E. J. Brill.
Pallate, V. (2013). Text, Extratext, Metatext and Paratext in Translation.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Venuti, L. (2008).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Routledge.
Wycliffe (Aug. 4, 2022) https://www.wycliffe.org.tw/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