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宛儷
論文名稱: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現況之研究-以具國際組織對口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總)會為例
Study of current situation of social resource support for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s-examples of national sport associations who have connections with Sport Accord
指導教授: 程瑞福
Chen, Jui-F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6
中文關鍵詞: 非營利組織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
英文關鍵詞: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 social resource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17下載:2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瞭解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現況,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非營利運動組織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及阻礙因素之差異情形,並分析認同情形與阻礙因素間之相關情形,且提出對非營利運動組織連結社會資源之建議。透過問卷調查方式,以經內政部許可成立並以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為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且具國際組織對口之全國性單項運動協 (總) 會,計有中華民國田徑協會等75種運動種類之協 (總) 會為研究對象。問卷結果採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事後比較及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該研究結果綜整討論後,獲致以下結論:
    一、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募集之主導者以「理事長」居多,募集類型以「財力資源」為主,主要來源為「政府部門補助」,對於社會資源募集的執行程度以「普通」居多。
    二、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認同情形以「組織效能」反應程度最高;認為「體制阻礙」為社會資源募集的主要阻礙因素。
    三、 非營利運動組織之組織類別、服務年資,對組織連結社會資源之認同情形與阻礙因素並無顯著差異;而在組織成員人數、會員人數及背景經歷,則達顯著差異。
    四、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與阻礙因素呈現低度相關,並且以認同情形之組織效能,對阻礙因素之觀念阻礙、能力阻礙影響最大。
    本研究建議非營利運動組織在以組織績效為基礎的前提下,應增加社會資源連結的相關資訊,妥適建構資源募集的運作機制,方為組織長期經營之道。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recogni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aining social resources for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s. The difficulties and the methods of gaining resources from society,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wo conditions were discussed. In addition, the suggestions were also provided to the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s after the data was anylyzed.
    The survey was distributed to national sport associations which were established by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worked under Sports Affairs Council,Executive Yuan and associate with the Sport Accord. Including, track and field association, 75 national sport association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Scheffe post hoc test,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were used for data analysis.
    The results were following:
    1. Obtaining resources from either the government or the society was led by the directors of the associations. The main resource from the government was financial support, which was also the main focus for the associates, and the society did not distribute as much as the government did.
    2. The main challenge of gaining resource from the society was System Defects and the main support of gaining resource from the society was Organized Efficiency.
    3. The correlations among organization and difficulty and methods of gaining resource were not influenced by the types of organization and working experiences but were affected by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the number of members,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people who were in the organizations.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iculty and methods of gaining resources was low. The Perspective Challenges and Ability Challenges were influenced most by the Organized Efficiency from Supportive aspect.
    The suggestion of operating a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 was that the non-profit sport organization should gain more information and make more connection with society to obtain more supportive resource. In addition, the procedures and the system of obtaining resour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by the organization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謝 誌.................................................................................................................. iv 目 次.................................................................................................................. v 表 次.................................................................................................................. vii 圖 次.................................................................................................................. 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4 第六節 名詞釋義…………………………………………………………. 5 第七節 研究重要性………………………………………………………...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非營利組織之理論探討……………………………………….… 7 第二節 社會資源之理論探討……………………………………………... 18 第三節 社會資源連結與阻礙因素相關文獻之探討………………...…... 26 第四節 亞奧運及非亞奧運體育運動團體介紹………………………..… 30 第五節 本章總結...................................................................................... 35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3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6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7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9 第四節 研究工具………………………………………………………....... 40 第五節 實施步驟……..…………………………………………………..... 51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2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非營利運動組織受試者之結構特性分析……………………… 54 第二節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之現況分析……………………....... 58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之差異情形分析……....... 67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之差異情形分析……....... 78 第五節 社會資源認同情形及阻礙因素之相關分析……..…………..... 87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89 第一節 結論………………………………………………………………… 89 第二節 建議………………………………………………………....... … 92 參考文獻 ....................................................................................... 94 附 錄 附錄一 ...................................................................................... 正式問卷…………………………………………………………. 104 104 表 次 表1 我國非營利組織歷史發展表...................................................... 8 表2 非營利組織之定義彙整表…….…………………………………... 11 表3 非營利組織之角色與功能彙整表………………………………… 15 表4 社會資源之定義彙整表……………………………………………. 20 表5 社會資源之分類彙整表……………………………………………. 22 表6 社會資源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25 表7 亞奧運及非亞奧運體育運動團體彙整表..................................... 31 表8 1991年至2011年全國性體育團體數量之歷年成長摘要表…….. 32 表9 亞奧運及非亞奧運單項運動協 (總) 會人數統計表…………… 40 表10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現況調查問卷之各量表構面………. 41 表11 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量表題項………………………………… 42 表12 阻礙因素量表題項…………………………………………………. 43 表13 專家效度學者專家名單…………………………………………… 44 表14 認同情形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45 表15 阻礙因素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47 表16 認同情形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48 表17 阻礙因素量表因素分析摘要表…………………………………… 49 表18 認同情形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1 表19 阻礙因素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51 表20 非營利運動組織受試者之人口統計特徵分佈情形……………… 56 表21 非營利運動組織募集社會資源之主導者統計表………………… 58 表22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募集類型統計表……………………… 59 表23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主要來源統計表……………………… 59 表24 非營利運動組織參與社會資源募集者統計表 60 表25 非營利運動組織認為外界提供社會資源原因統計表 61 表26 非營利運動組織對於社會資源募集的滿意程度統計表 62 表27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認同情形各構面分數表 63 表28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各構面分數表 65 表29 不同組織類別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67 表30 不同職務階級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68 表31 不同服務年資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69 表32 不同成立年資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70 表33 不同成員人數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72 表34 不同會員人數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分析表 74 表35 不同例行性年度經費預算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之差異 分析表 76 表36 是否有體育行政或運動管理背景經歷在社會資源連結認同 情形差異分析表 77 表37 不同組織類別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78 表38 不同職務階級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79 表39 不同服務年資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80 表40 不同成立年資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81 表41 不同成員人數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82 表42 不同會員人數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分析表 84 表43 不同例行性年度經費預算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因素之差異 分析表 85 表44 是否有體育行政或運動管理背景經歷在社會資源連結阻礙 因素差異分析表 86 表45 非營利運動組織社會資源連結認同情形與阻礙因素皮爾森 積差相關分析表 88 圖 次 圖1 全國性社會體育行政運作模式……………………..………………. 34 圖2 研究架構圖..................................................................................... 36 圖3 研究流程圖……………………………………………….................. 39

    中文部分
    王正、鄭文輝 (1998) 。社會福利制度之發展及對經濟之影響-國際比較。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王仕圖 (1999) 。「公設民營」的迷思:非營利組織理論觀點的反省。社區發展季刊,85,156-165。
    王國川 (1988) 。臺北市國中健康教育教師工作滿意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詩慧 (2001) 。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運作之研究-以醫療類基金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內政部 (2011) 。內政統計年報。取自內政部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內政部 (2000) 。社會工作辭典。臺北市:作者。
    司徒達賢 (1999) 。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臺北市:天下文化。
    江金山 (1985) 。公共利益團體影響公共政策之研究: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江明修 (2000) 。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市:智勝文化。
    江明修、陳定銘 (2001) 。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中大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江明修、蔡勝男 (2001) 。非營利組織獲取社會資源之管道與困境。新視野:公共電視的發展與未來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江明修、鄭勝分 (2001) 。青輔會與第三部門夥伴關係之研究。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九十年度專題委託計畫。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江明修 (2002) 。非營利管理。臺北市:智勝。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1) 。90年體育團體評鑑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11) 。中華民國100年運動統計。臺北市:作者。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1) 。人民團體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50091
    全國法規資料庫 (2011) 。國民體育法。取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H0120001
    朱寶青、謝清隆 (2007) 。從行銷公關論彰化縣社會體育組織之募款策略之研究。創新研發學刊,66-80。
    吳明隆 (2008) 。SPSS操作與應用:多變量分析實務。臺北市:五南。
    吳國銑、徐偉庭 (2008) 。以組織文化觀點探討我國全國體育組織之運作。中華體育季刊,22,134-144。
    吳培儷、陸宛蘋 (2002) 。台灣非營利部門之現況與組織運作分析。康寧學報,4,159-211。
    吳濟華 (1994) 。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臺灣經濟,208,1-15。
    李月貞 (2009) 。中部地區國民小學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李宗派 (2003) 。現代社會工作-一門助人之專業。臺北市:合記。
    李貞宜 (2002) 。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建興 (1984) 。運用社會資源協助社區發展可行途徑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28,104-117。
    呂育一 (1992) 。非營利組織績效指標之研究-以文教基金會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呂俊賢 (2004) 。大專院校體育室社會資源募集現況、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臺北市。
    余佩珊 (譯) (1996) 。非營利機構的經營之道。臺北市:遠流。 (Peter F. D.,1994)。
    沈慶盈 (2000) 。從組織間關係談社會服務資源的整合。社區發展季刊,89,145-155。
    官有垣、李如婷 (2004) 。非營利組織的捐款行為。載於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主編) ,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2輯 (頁49-66) 。高雄市: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
    官有垣、陸宛蘋、陳錦棠 (2008) 。非營利組織的評估: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洪葉。
    林芳玫 (2002) 。經貿全球化的機會與挑戰-將創業精神帶入社會事業與非營利組織。合作經濟,75,1-7。
    林盈旭 (2003) 。資源連結、關係能力、學習能力、供應商競爭優勢與績效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長榮大學,臺南市。
    林淑馨 (2007) 。日本非營利組織:現況、制度與政府之互動。臺北市:巨流。
    林淑馨 (2008) 。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市:三民。
    林雅莉 (1998) 。非營利組織募款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林勝義 (1995) 。運用社會資源之策略。社教雙月刊,70,8-10。
    林義學 (2010) 。社福類非營利組織運動平衡計分卡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 (2010) 。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SPSS (PASW) 資料分析範例解析。臺北市:五南。
    邱瑜瑾 (1999) 。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連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29,117-163。
    邱瑜瑾 (2000) 。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與運用。載於蕭新煌 (主編)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頁339-383) 。臺北市:巨流。
    柯芝叡 (2011) 。國軍心輔人員運用社會資源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防大學,桃園縣。
    洪筱筑 (2007) 。非營利運動組織營運策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范綺萍 (2010) 。高中圖書館運用社區資源之研究-以台北縣立高級中學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姚燕洪 (1998) 。人力資源管理的觀念與展望。中山管理評論,6 (3) ,725-740。
    孫本初 (2001) 。公共管理。臺北市:智勝。
    孫本初 (2004) 。我國非營利組織未來之初探-以慈濟功德會發展為例。人事月刊,39 (3) ,10-19。
    孫秀蕙 (1997) 。公共關係:理論、策略與研究實例。臺北市:正中。
    孫秀蕙 (2009) 。網際網路與公共關係:理論與實務運用模式的思考。廣告研究,22,1-28。
    孫莉琳 (2007) 。花蓮縣國中輔導工作運用社會資源之經驗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慈濟大學,花蓮縣。
    馬金玲 (2006) 。非營利組織社會資本之研究-以技術服務型財團法人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臺北市。
    高淑清 (2001) 。家庭生活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高寶華 (2006) 。非營利組織經營策略與管理。臺北市:東華。
    徐善德 (1997) 。高職教師工作價值觀、組織承諾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徐錦鋒 (2003) 。社會資源。載於許臨高 (主編) ,社會個案工作—理論與實務 (頁279-317) 。臺北市:五南。
    翁慧圓 (2006)。兒童福利專業資源網絡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5,173-185。
    翁慧圓 (2009) 。社會福利機構運用企業資源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26,34-47。
    許世雨 (2000) 。非營利組織與公共行政。載於江明修 (主編) ,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 (頁158-159) 。臺北市:智勝文化。
    許嘉文 (2001)。國際化資源連結特性、能力提升與廠商產業網路地位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郭江北 (1989) 。社會資源運用與社會工作-CCF運用社會資源實務。臺中市: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陳金貴 (1994) 。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臺北市:瑞興圖書。
    陳武雄 (2004) 。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陳定銘 (1999) 。非營利組織志工招募與徵選的探討。社區發展季刊,85,128-141。
    陳俐蓉 (2002) 。民間體育團體績效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陳振遠 (1998) 。資源競爭環境下之非營利組織募款策略。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研討會論文集。嘉義縣:南華大學。
    陳順隆 (2005) 。早期療育服務資源網絡運作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陸宛蘋 (1997) 。台灣非營利組織發展需求與診斷研究。臺北市:亞洲協會。
    張在山 (1994) 。公共關係學。臺北市:五南。
    張俊一 (2002) 。臺灣地區民間體育團體發展析論。國教世紀,203,39-48。
    張英陣 (2000) 。社區資源網絡建構的原則與方法。載於內政部 (主編) ,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實務工作手冊 (頁25-61) 。臺北市:內政部。
    張英陣 (2004) 。非營利組織培力指南第二輯:非營利組織專案的流程、架構與規劃。臺北市: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黃吉村 (2003) 。研發團隊成員之內隱知的流動與績效 (未出版博士論文)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黃崚弘 (2009) 。台灣非營利組織與社會企業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黃榮福 (2005) 。台灣環保團體對環境資源願付價值差異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華大學,嘉義縣。
    黃維憲、曾華源、王慧君 (1995) 。社會個案工作。臺北市:五南。
    馮燕 (1993) 。非營利組織的社會角色-兼論理念。文教基金會研討會論文。臺北市:教育部社教司。
    馮燕 (2000) 。非營利組織的法律規範與架構。蕭新煌 (主編)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頁1-42) 。臺北市:巨流。
    傅麗英 (1995) 。公民參與之理論與實踐:民間教育改革團體的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萬育維 (1997) 。從資源整合和依存的觀點論祥和計畫的未來。社區發展季刊,78,19-27。
    楊志顯 (2005) 。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人力資源現況與管理運作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 (4) ,35-48。
    楊志顯 (2008) 。全國性單項運動協會社會資源需求、募集現況與募集策略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 (2) ,1-15。
    楊宗文 (2005) 。非營利體育組織人力資源現況及其因應策略。國民體育季刊,145,63-70。
    楊登雅 (2002) 。休閒阻礙階層模式之驗證-以Crawford & Godbey之休閒阻礙三因子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鄒宗霖 (2006) 。我國非營利組織之運作與法規限制 (專題研究論文)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葉雅正 (2003) 。全國性社會體育運動組織領導人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廖志維 (2006) 。企業對大學院校甲組棒球隊贊助行為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潘文文 (1995) 。非營利組織公共關係策略之研究-我國宗教型社會組織之個案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中市。
    鄭志富 (2004) 。體育行政與管理。臺北市:師大書苑。
    鄭善明、蔡秀蘭、鄭淑琪 (2009) 。社會資源運用之探討-以屏東縣私立椰子園老人養護之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26,395-412。
    蔡漢賢 (1997) 。社會福利十二講。臺北市:中華社政學會。
    劉麗雯 (2004) 。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市:雙葉。
    蕭新煌等 (2009) 。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 (第二版) 。臺北市:巨流。
    賴明彥、畢璐鑾 (2007) 。非營利體育組織爭取社會資源之策略運用。大專體育,92,53-59。
    賴宜珍 (2005) 。從社區資源整合觀點探討社教館與社區組織之合作關係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謝玉新 (1993) 。透過社區發展運用自然與人文資源。社會福利,108,29-33。
    羅正杰 (2008) 。國軍心理衛生中心與公部門社福組織之資源連結策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防大學,桃園縣。
    羅秀華 (2000) 。社會資源。社會工作辭典 (4版) 。臺北市:內政部。
    羅旭壯 (2001) 。非營利運動組織主管對贊助認知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臺北縣。
    顧忠華 (2003) 。非營利組織之角色功能與經營實務。取自家長學苑,家長學苑試辦計畫-2003種子家長課程2網址http://www.parentschool.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014&Part=03121504

    西文部分
    Austin, J. E. (2000) . Strategic Collaboration Between Nonprofits and Businesses. Nonprofi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29 (1) , 69-97.
    Chelladurai, P. (1999)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n sport amd recreation.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Dunning, J. H. (1993) .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Economy,okingham England and Reading,Mass:Addison Wesley.
    Hall, P. D. (1987) . A Historical Overview of the Private Nonprofit Sector. In Powel, W.W. (Ed.) , The Nonprofit Sector:A Research Handbook (pp.3-26) . New Haven,MA: Yale University Press.
    Hodgkinson, V. A. (1989) . Key Challenges Facing the Nonpro fit Sector. In Hodgkinson, V. A., & Lyman, R. W., (Eds.) The Future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 Challenges, Changes and Policy Considerations (pp.377-402) .San Francisco:Jossey Bass.
    Jun, J. S. (1986) .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New York : Macmillan.
    Kramer, R.M. (1981) . Voluntary Agencies in the Welfare State. Los Angeles, California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ewin, K. (1951) .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Harper & Row.
    Logsdon, J. M. (1991) . Interests and Interdependence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Problem-Solving Collabor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 27, 23-37.
    Provan, K.G. (1982) . International Linkages and Influence over Decision Mak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6, 443-451.
    Salamon, L. M. (1992) . America’s nonprofit sector: A prime.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Center.
    Salamon, L. M. & Anheier, H. K. (1997) . Defining the Nonprofit Sector:a Cross-National Analysis. 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Sofaer, S. & Myrtle R. C. (1991) . Inter-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Research: Implications for Health Care Management, Policy, and Research. Medical Care Research & Review, 48 (4) , 371-410.
    Wolf, T. (1990) . Managing A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ew York : Prentice-Hall.
    Young, D. R., Hollister, R. M. & Hodgkinson, V. A. (1993) . Governing , Leading and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Jossey Bass Publisher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