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毓嵐
論文名稱: 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
指導教授: 吳文星
Wu, Wen-Hsi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29
中文關鍵詞: 傳統文人林獻堂張麗俊櫟社霧峰一新會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3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895年,清廷依馬關條約將臺灣割讓給日本,此一變局對臺民,尤其是傳統文人的影響極為深遠。所謂傳統文人係指曾受漢學教育,在日治時期仍堅持以傳統漢詩文為主要創作者。他們深受儒家思想薰陶,並以科舉為晉身之階,但日治之後遭受異族統治,傳統上升流動的管道突然斷絕,加以殖民當局以漸進的方式推行日語,使漢文化的延續面臨危機,因而造成其文化認同(中國)與政治認同(日本)的分歧。另一方面,隨著日本的現代化建設,各種西洋的新科技及新思潮傳入臺灣,他們遭逢前所未有的衝擊。在新/舊、中國/日本/西方各種不同的文化及政治勢力並存的時空下,傳統文人如何回應和自處,實為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
    有鑑於此,本文使用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張麗俊《水竹居主人日記》、尚未出版的〈林癡仙日記〉和〈林紀堂日記〉,以及傳統文人的漢詩文作品為資料,以探究此課題。
    本文除前言、結論外,分為六章。第一章敘述臺灣文人階層崛起的經過,以及傳統文人的定義。第二、三、四章分別討論傳統文人對日本殖民統治的看法、中國情懷和經驗,以及對西洋文明的體驗。第五章論析其內在觀念與生活習慣的改變,第六章則以「霧峰一新會」為例,探究傳統文人對社會教化的努力。
    根據初步研究之結果,多數傳統文人接受被日本統治的現實,並致力追求現代化。因此,他們接受日本的紳章和表揚狀,擔任基層公職,協助日人治理地方。同時,支持新式教育、學習日語、積極學習科學新知、吸收自由民主等西洋思想。不過,傳統文人雖力求調適,但只接受有助於改善生活的新發明或能調劑身心的西式娛樂,對男女社交公開、自由戀愛等與傳統思想有所抵觸的活動和觀念仍頗為排斥。另一方面,他們雖肯定總督府在臺灣推行的現代化建設,但仍堅持自己是漢民族,重視漢文的延續,故與日本殖民者之間的關係,並非全然的依從或對立,而是依其自身的觀念或需求,有其彈性。

    前言 1 第一章 傳統文人階層之形成 19 第一節 清領時期文人的活動 19 第二節 日治時期傳統文人的定義與分類 35 第二章 傳統文人對殖民政治之肆應 53 第一節 對總督府施政之因應 53 第二節 與日籍人士之互動和日本經驗 87 第三節 對日本統治的看法 112 第三章 傳統文人之中國情懷與印象 125 第一節 對清代臺灣之緬懷 125 第二節 對中國時事之關切 137 第三節 對中國之實際體驗 159 第四章 傳統文人對西洋新文明之迎拒 175 第一節 對新物質文明之追求 175 第二節 對西方觀念之看法 199 第五章 傳統文人生活觀念與習慣之改變 225 第一節 婦女觀念之改變 225 第二節 休閒娛樂兼容中西 248 第三節 詩社活動及其性質之轉變 286 第六章 傳統文人與社會教化—以「霧峰一新會」為例 305 第一節 「霧峰一新會」之成立及其活動 305 第二節 婦女教育之重視 322 第三節 漢文教育之堅持 343 結論 365 附表主要傳統文人表 375 徵引書目 403

    一、一般史料

    (一)官方文書、人名錄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明治29至31年。
    山辺健太郎解說:《現代史資料21台灣1》,東京:株式會社みすず書房,1971。
    杉浦和作編:《第八版臺灣會社銀行錄》,臺北:臺灣實業興信所,1927。
    林進發編:《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3。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錄》,臺北:新高新報社,1937。
    景福基金會編:《國立臺灣大學景福校友通訊錄》,臺北:景福基金會,1992。
    臺南新報社編:《南部臺灣紳士錄臺中廳 》, 臺南:臺南新報社,1907。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九年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
    臺灣新民報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十二年版),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臺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39。
    澤本健三編:《市町村別日本國勢總覽8》,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1999。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昭和十八年版),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

    (二)報刊雜誌

    《三六九小報》,昭和8年。
    《風月報》,昭和10年至15年。
    《南方》,昭和 16年。
    《詩報》,昭和6年至17年。
    《臺南新報》,昭和2年至11年。
    《臺灣》,大正11年。
    《臺灣文藝叢誌》,1年1號至5年3號。
    《臺灣日日新報》,明治33年至昭和11年。
    《臺灣民報》,大正13年至15年。
    《臺灣新民報》,昭和5年至8年。
    《臺灣教會公報》,明治38年至昭和8年。

    (三)日記、回憶錄、訪問紀錄

    田健治郎著、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
    田健治郎著、吳文星等主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中)》,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
    吳維岳:《七十年回憶錄》,南投:作者自印,1961。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新店:國史館,2005。
    林吳帖:《我的記述》,臺中:財團法人素貞興慈會,1970。
    林紀堂:〈林紀堂日記〉,未刊稿。
    林癡仙:〈林癡仙日記〉,未刊稿。
    林獻堂:〈灌園先生日記〉1943—1955年,未刊稿。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一)一九二七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0。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四)一九三一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1。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七)一九三四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4。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八)一九三五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4。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九)一九三七一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4。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一九三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4。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一)一九三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6。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三)一九四一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7。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十四)一九四二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7。
    林獻堂著,許雪姬、鍾淑敏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1。
    林獻堂著,許雪姬、何義麟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三)一九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1。
    林獻堂著,許雪姬、周婉窈等編:《灌園先生日記(五)一九三二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3。
    林獻堂著,許雪姬、呂紹理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六)一九三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3。
    林獻堂著,許雪姬、張季琳等編:《灌園先生日記(十二)一九四○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所,2005。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0。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水竹居主人日記(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0。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三)》,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1。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四)》,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1。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五)》,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2。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六)》,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2。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七)》,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4。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4。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九)》,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4。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李毓嵐編:《 水竹居主人日記(十)》,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2004。
    許雪姬編著,許雪姬、王美雪紀錄:《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談紀錄》,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
    傅錫祺:〈傅錫祺日記〉,未刊稿。
    楊水心:〈楊水心日記〉,未刊稿。
    楊肇嘉:《楊肇嘉回憶錄》,臺北:三民書局,1967。

    (四)文集、詩集

    王守勇:《六百字編》,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1925。
    王松:《友竹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王松:《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王開運:《杏庵詩集》,臺北:王駿嶽,1988。
    王建竹編:《臺中詩乘》,臺中:臺中市政府,1976。
    王達德:《瘦鶴詩書集》,臺中:九荷山房,1996。
    平田源吾:《北投溫泉誌》,臺北:天狗庵,1909。
    江亢虎:《臺遊日記》,上海:中華書局有限公司,1935。
    江寶釵編:《張李德和詩文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0。
    余亦皋等:《揚文會策議》,出版資料缺,1900。
    吳子光:《一肚皮集》,臺北:龍文書局,2001。
    尾崎秀真編:《鳥松閣唱和集》,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6。
    周維金:《大陸記游》,臺北:老古出版社,1979。
    林文欽:〈福建鄉試硃卷光緒癸巳恩科〉,未刊稿,許雪姬教授藏。
    林玉書:《臥雲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佛國:《長林山房吟草》,臺北:林珮貞,1984。
    林培張、王殿沅、林緝熙:《寄廬遺稿》、《脫塵齋詩草 》、《荻洲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上)、(下)》,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朝崧編:《科山生壙詩集》,臺中: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印刷,1909。
    林欽賜:《瀛州詩集》,臺北:光明社,1933。
    林資修:《南強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資銓:《仲衡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獻堂:《灌園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遺著.追思錄》,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林耀亭:《松月書室吟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邱秀堂編:《鯤海粹編》,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0。
    施梅樵:《梅樵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
    唐景崧:《詩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
    張深切著,陳芳明、張炎憲、邱坤良、黃英哲、廖仁義主編:《張深切全集》。臺北:文經社,1998。
    張瑞和編:《詹作舟全集》,彰化縣永靖鄉:詹作舟全集出版委員會,2001。
    張達修:《醉草園詩集》,板橋:龍文出版社,2006。
    莊嵩:《太岳詩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許南英:《窺園留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
    許劍漁:《鳴劍齋遺草》,臺北:大友書局,1960。
    連橫:《臺灣詩薈》,臺北:成文出版社,1977。
    連德賢:《連德賢先生百年冥誕紀念集》,南投縣草屯鎮:連學堯,2006。
    陳素雲主編:《林維朝詩文集》,新店:國史館,2006。
    陳黃金川:《金川詩草》,臺北:陳啟清先生慈善基金會,1991。
    陳瑚、陳貫:《枕山詩抄》、《豁軒詩草》,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傅于天、呂敦禮、莊龍、賴紹堯:《肖巖草堂詩鈔》、《厚菴遺草》、《南村詩稿》、《悔之詩鈔》。臺北:龍文出版社,2001。
    傅錫祺:《櫟社四十年沿革志略》,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
    傅錫祺:《櫟社沿革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
    傅錫祺:《鶴亭詩集(上)、(下)》,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曾今可編:《臺灣詩選》,臺北:中國詩壇,1953。
    曾笑雲編:《東寧擊鉢吟前集》,板橋:龍文出版社,2006。
    曾笑雲編:《東寧擊鉢吟後集》,板橋:龍文出版社,2006。
    黃水文:《黃水文詩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黃水沛:《黃樓詩》,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黃臥松編:《百期彙刊崇文社文集》,嘉義:蘭記圖書部,1927。
    黃臥松編:《彰化崇文社十五週年紀念圖》,嘉義:蘭記書局,1931。
    黃洪炎編:《瀛海詩集》,臺北:臺灣詩人名鑑刊行會,1936。
    黃美娥編:《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黃純青、謝汝銓:《晴園詩草》、《雪漁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黃紹謨:《東遊百詠》,雲林:出版者不詳,1920。
    楊仲佐:《網溪詩集上、下卷》,臺北:楊仲佐,1937。
    臺灣青年皇民鍊成研究會編:《皇民鍊成臺灣青年必攜》,臺北:精文出版部,194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洪棄生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遊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蔡汝修編:《臺海擊鉢吟集》,臺北:龍文出版社,2006。
    蔡罔甘:《旨禪詩畫集》,臺北:龍文書局,2001。
    蔡培火著、張漢裕主編:《蔡培火全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0。
    鄭喜夫:《連雅堂先生年譜》,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75。
    鄭虛一:《虛一詩集》,臺北:龍文出版社,1992。
    鄭鵬雲編:《師友風義錄》,臺北:廣文書局,1998。
    賴子清編:《臺灣詩醇》,臺北:蘭記書局,1935。
    賴子清編:《臺灣詩海》,臺北: 龍文出版社,2006。
    環鏡樓主人:《環鏡樓唱和集》,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株式會社,1920。
    禪慧法師編:《臺灣佛教詩對拾遺》,臺北:三慧講堂,1990。
    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編輯委員會編:《瀛社創立六十週年紀念集》,臺北:瀛社,1969。
    霧峰林家頂厝捐贈手稿:《櫟社詩會十週年大會詩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影印,2000。
    櫟社:〈櫟社庚戌春會紀念箋〉,未刊稿,1910。
    櫟社:〈櫟社規則附會議錄〉,大正8年6月15日,未刊稿。
    櫟社:〈櫟社規則附會議錄〉,大正8年9月1日,未刊稿。

    (五)霧峰一新會資料

    霧峰一新會編:〈霧峰一新會事業實施要綱〉,霧峰:該會,1932。
    霧峰一新會編:〈霧峰一新會會歌〉,手抄稿,1932。
    霧峰一新會編:〈霧峰一新會第一回運動會節目單〉,霧峰:該會,1932。
    霧峰一新會編:〈會員名簿〉,手抄版,1932。
    霧峰一新會編:〈(昭和七年三月末日)會員名簿〉,霧峰:該會,1932。
    霧峰一新會編:〈霧峰一新會一週年慶祝會順序單〉,霧峰:該會,1933。
    霧峰一新會編:〈(昭和八年五月現在)會員名簿〉,霧峰:該會,1933。
    霧峰一新會編:〈會員名簿〉,昭和九年版,霧峰:該會,1934。
    霧峰一新會編:〈霧峰一新會昭和十年度各部分擔委員〉,霧峰:該會,1935。
    霧峰一新會編:〈一新會日曜講座演題目錄〉,霧峰:該會,1936。
    霧峰一新義塾塾友會編:《霧峰一新塾友會會則》,霧峰:該會,1937。

    二、近人論著

    (一) 專書

    Chang Chung-li. The Chinese Gentry: Studies on Their Role in Nineteenth Centu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7.
    Erikson, Erik H. Identity, Youth and Crsis. New York: W.W.Norton, 1968.
    Esherwick, Joseph W and and Rankin, Mary Backu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0.
    Halbwachs, Maurice, On Collective Memor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Hsiao Kung-Chuan. Rural China : Imperial in the Nineteenth Centry.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0.
    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Marsh,R.M. The Mandarins: The Circulation of Elite in China. Glencoe:The Free Press, 1961.
    Pritchard, Evans, The Nuer: A Description of the Modes of Livelihood and Institutions of a Nilotic Peopl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40.
    Young, Ernest P. The Presidency of Yuan Shih-K’ai: Liberalism and Dictatorship in Early Republican China . Ann Arbor :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7.
    Bloch, Marc著、周婉窈譯:《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
    大西一:《競馬の話》,臺北:臺北州畜產組合聯合會,1936。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
    上田正昭等監修、三省堂編修所編:《コンサイス日本人名大辭典》。東京:三省堂,2001。
    日本近現代史辭典編輯委員會編:《日本近現代史辭典》,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1990。
    王正雄、施金桂主編:《墩仔腳大地震老照片特集》,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6。
    王啟宗:《臺灣的書院》,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4。
    王傳壽:《劉銘傳:臺灣現代化的推動者》,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0。
    肖然山:《徐錫麟傳》,臺北:國際文化,1991。
    竹中信子:《植民地臺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東京:株式會社田書房,1990。
    竹村豐俊編:《臺灣體育史》,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臼井勝美、高村直助、鳥海靖、由井正臣編:《日本近現代人名辭典》,東京:吉川弘文館,2001。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文星:《鹿港鎮志人物篇》,鹿港:鹿港鎮公所,2000。
    吳政憲:《繁星點點:近代臺灣電燈發展(1895-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9。
    吳毓琪:《南社研究》,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1999。
    吳濁流:《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1988。
    吳瀛濤:《臺灣民俗》,臺北:眾文圖書,198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
    呂紹理:《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李盛平編:《中國近現代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9。
    李雲漢:《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1991。
    李國雄口述、王慶祥撰:《伴駕生涯:隨侍溥儀33年紀實》,北京:工人,1989。
    李嘉崧:《一○○年來》,自刊本,1978。
    谷瑞儉編:《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百週年校慶特刊》,霧峰:臺中縣霧峰國民小學,1997。
    周明德:《海天雜文》,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4。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允晨文化,2003。
    周錫瑞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4。
    林文龍:《林占梅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林忠:《臺灣光復前後之回顧與自傳》,臺北:皇極出版社,1987。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我的父親莊垂勝、他的朋友及那個時代》,臺北:自立晚報,1992。
    林博正編:《人生隨筆及其他》,臺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林熊祥等監修、徐坤泉等纂修:《臺灣省通志稿卷六學藝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2。
    邱旭伶:《臺灣藝妲風華》,臺北:玉山社,1999。
    封德屏總編輯:《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臺北:文訊雜誌出版、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發行,2007。
    金光太郎:《競馬ノ意義》,臺北:臺北競馬研究會,1934。
    施懿琳:《彰化文學圖像》,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出版社,2000。
    施懿琳、許俊雅、楊翠:《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臺中: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4。
    施懿琳、楊翠:《彰化縣文學發展史》,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本の植民統治と「新女性」の誕生》,東京:株式會社勁草書房,2001。
    胡平生:《民國初期的復辟派》,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增補版》,東京:研文出版,2001。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臺北:南天,2000。
    徐和雍:《徐錫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高啟進:《西瀛人物志》,澎湖馬公:澎湖縣立文化中心,1999。
    高雄市文獻委員會編:《高雄市志卷十三文物志》,高雄:高雄市政府,1986。
    高麗鳳總編輯:《臺北人物誌》,臺北:臺北市政府新聞處,2000。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編:《聽見臺灣歷史的聲音》,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
    張正昌:《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雲動》,臺北:益群書店,1981。
    張玉法:《中國現代史》,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2。
    張溪南編:《關子嶺》,臺中:三久出版社,1999。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曹永和:《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聯經,1991。
    莊永明:《臺灣第一》,臺北:時報文化,1995。
    莊國土:《中國封建政府的華僑政策》,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1989。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5。
    許俊雅:《臺灣文學散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許俊雅:《臺灣寫實詩作之抗日精神研究:一八九五〜一九四五年》,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許雪姬:《洋務運動與建省──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許雪姬總編纂:《續修澎湖縣志.卷十四人物志》,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政府,2005。
    許雪姬總策劃:《臺灣歷史辭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
    郭廷以編:《中華民國史事日誌》,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4。
    陳志讓:《軍紳政權:近代中國的軍閥時期》,香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79。
    陳文平、蔡繼福編著:《上海電影100年》,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1987。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5。
    陳柔縉:《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5。
    陳郁秀、孫芝君:《百年臺灣音樂圖像巡禮》,臺北:中國時報出版社,1998。
    陳郁秀、孫芝君:《張福興—近代臺灣第一位音樂家》,臺北:時報文化,2000。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1979。
    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臺北縣新店市:國史館,2002。
    陳景亮主編:《百年中國電影精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陳瑤塘主編:《清水鎮志增編本》,臺中縣清水鎮:清水鎮公所,1998。
    陳端堂監修,王建竹主修:《臺中市志卷三政事志行政篇》,臺中:臺中市政府,1977。
    曾迺碩:《臺北市志卷九人物志賢德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
    曾迺碩:《連橫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朝日新聞社編:《朝日人物事典》,東京:朝日新聞社,1994。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8。
    程大學總主編、呂建孟等撰稿:《西螺鎮志》,雲林縣西螺鎮:雲林縣西螺鎮公所,2000。
    程玉凰:《洪棄生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童勝男監修,林松、周宜昌、陳清和主修:《新竹市志卷七人物志》,新竹:新竹市政府,1997。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發行,2004。
    黃美娥:《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7。
    黃富三:《林獻堂傳》,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
    黃慧貞:《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板橋:稻鄉,2007。
    黃耀能總纂,蔣忠益、曾玉昆編纂:《續修高雄市志卷九文化志文獻古蹟篇》,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97。
    楊士養:《信仰偉人列傳》,臺南:人光出版社,1995。
    楊雲萍:《南明研究與臺灣文化》,板橋:臺灣風物雜誌社,1993。
    楊翠:《日據時期臺灣婦女解放運動:以臺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臺北:時報文化,1993。
    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遠景出版社,1985。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3。
    葉振輝:《劉銘傳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時報文化,1995。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
    葉龍彥:《臺灣唱片思想起》。臺北:博揚文化,2001。
    廖振富:《櫟社研究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6。
    廖毓文:《謝介石與王香禪》,臺北:南華出版社,1956。
    臺灣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辭海》,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5。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歷史委員會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臺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1965。
    蔡主賓,《蔡廷蘭傳》,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
    蔡培火等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叢書編輯委員會,1971。
    蔡龍保,《推動時代的巨輪:日治中期的臺灣國有鐵路(1910-1936)》,臺北:臺灣古籍,2004。
    鄭定國編,《日治時期雲林縣的古典詩家》,臺北:里仁,2005。
    鄭喜夫:《連雅堂傳》,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1997。
    賴志彰編撰:《臺灣霧峰林家留真集—近、現代史上的活動一八九七〜一九四七》,臺北:自立報系,1989。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9。
    賴彰能編纂:《嘉義市志卷七人物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4。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著,羅珞珈譯:《悲劇性的開端:臺灣二二八事變》,臺北:時報文化,1993。
    謝金蓉:《蔡惠如和他的時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謝國興:《亦儒亦商亦風流陳逢源(一八九三〜一九八二)》,臺北:允晨文化,2002。
    鐘義明:《臺灣的文采與泥香》,臺北:武陵,1992。
    顏娟英:《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羅玉瑛等編:《臺中縣豐原市豐原國民小學創校百週年校友芳名錄》,豐原:臺中縣豐原國民小學,1997。

    (二) 學位論文

    Lamley, Harry J. “The Taiwan Literati And Japanese Rule, 1895-191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h.D, 1964.
    王玉輝:〈日據時期高雄市詩社和詩人之研究—以旗津吟社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王幼華,〈日治時期苗栗縣傳統詩社研究—以栗社為中心〉,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1。
    王惠琛,〈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吳怡慧:〈陳貫《豁軒詩草》析論〉,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
    吳淑娟:〈臺灣基隆地區古典詩歌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宋南萱:〈臺灣八景從清代到日據時期的轉變〉,中壢: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李泰德:〈文化變遷下的臺灣傳統文人—黃得時評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林淑華:〈日治前期臺灣縱貫鐵路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林蘭芳:〈工業化的推手—日治時期的電力事業〉,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武麗芳:〈日據時期竹塹地區詩社研究〉,新竹:私立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施懿琳:〈日治時期鹿港民族正氣詩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高雪卿:〈臺灣苗栗地區古典詩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作珍:〈北港地區傳統詩社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淑玲:〈臺灣南投地區傳統詩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
    張瑞和:〈雲林興賢吟社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滿花:〈張達修及其詩研究—以《醉草園詩集》為例〉,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4。
    張端然:〈日治時期瀛社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3。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郭承權:〈呂世宜書法研究—兼論與臺灣書壇發展之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芳萍:〈彰化應社及其詩作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
    陳珮羚:〈清代臺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的發展〉,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3。
    曾絢煜:〈栗社研究〉,嘉義:私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黃美娥:〈清代臺灣竹塹地區傳統文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楊永彬:〈臺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溫振華:〈清代臺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8。
    廖振富:〈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
    潘玉蘭:〈天籟吟社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的領導階層〉,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賴郁文:〈吳景箕及其詩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謝志賜:〈道咸同時期淡水廳文人及其詩文研究—以鄭用錫、陳維英、林占梅為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謝錦味:〈林友笛漢詩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鍾美芳:〈日據時代櫟社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魏秀玲:〈蔡旨禪及其《旨禪詩畫集》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
    蘇秀鈴:〈日治時期崇文社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三) 期刊和論文集論文

    Eastman, Lloyd E. “Facets of an Ambivalent Relationship: Smuggling Puppets, and Atrocities during the War, 1937-1945” in Akira Iriye ed.,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Essay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s .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尹海東著、藤井たけし譯:〈植民地認識の「グレ—ゾン—」日帝下の「公共性」と規律權力〉,《現代思想》,30卷6期,東京:青土社,2002年5月。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6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12月。
    王世慶:〈皇民化運動前的臺灣社會生活改善運動—以海山地區為例(1914-1937)〉,《思與言》,29卷4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91年12月。
    向麗頻:〈清代臺南詩人施瓊芳近體詩用韻考察〉,《東海中文學報》,13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7月。
    向麗頻:〈唐景崧《詩畸》研究〉,《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7期,臺中:東海大學,2006年7月。
    余美玲:〈從《小東山詩存》探析謝頌臣之生平與交遊—以櫟社詩人圈為主〉,發表於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辦,「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1年12月8-9日。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78年9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教育之再檢討〉,《思與言》,26卷1期,臺北:思與言雜誌社,1988年5月。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彩票制度之探討〉,《師大學報》,33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988年6月。
    呂紹理:〈老眼驚看新世界: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張麗俊的生活節奏與休閒娛樂〉,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宋光宇:〈霞海城隍祭典與臺北大稻埕商業發展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2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4月。
    周宗賢:〈大龍峒陳悅記小史〉,《臺北文獻》,105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93年9月。
    周婉窈:〈「進步由教育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臺灣風物》,56卷4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6年12月。
    周婉窈、許佩賢:〈臺灣公學校制度、教科和教科書總說〉,《臺灣風物》,53卷4期,2003年12月。
    林丁國:〈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體育活動〉,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林文龍:〈開臺翰林曾維楨與白沙坑福神〉,《臺灣文獻》,27卷4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6年12月。
    林博正主講、林蘭芳紀錄:〈說我霧峰林家〉,《臺灣文獻》,57卷1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3月。
    林翠鳳:〈鄭坤五及其《九曲堂詩集》初探〉,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林翠鳳:陳肇興《陶村詩稿》的文學表現與詩史價值〉,《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1期,臺中:東海大學,2000年7月。
    林翠鳳:〈黃金川的詩學養成及其《金川詩草》內容探討〉,《東海中文學報》,13期,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7月。
    林蘭芳:〈傳統士紳與新科技的對話—豐原張麗俊的近代化體驗(1906-1936)〉,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施懿琳:〈由反抗到傾斜—日治時期彰化文人吳德功身份認同之分析〉,《中國學術年刊》,18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同學會,1997年3月。
    施懿琳:〈從《采詩集》看臺日漢詩人的互動模式與書寫話語〉,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施懿琳:〈臺灣文社初探—以1919-1923《臺灣文藝叢誌》為對象〉,發表於國立臺灣文學館、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主辦,「櫟社成立一百週年紀念學術研討會」,2001年12月8-9日。
    施懿琳:〈決戰時期臺灣漢詩壇的國策宣傳與異聲—以《南方》雜誌(1941-1944)為觀察對象〉,收於許俊雅編,《講座Formosa: 臺灣古典文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柳書琴:〈傳統文人及其衍生世代:臺灣漢文通俗文藝的發展與延異(1930-1941)〉,《臺灣史研究》,14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7年6月。
    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蘆墩區保甲實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4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12月。
    胡巨川:小泉政以及其《盜泉詩稿》析論〉,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徐慧鈺:〈高吟四座互飛觴—話潛園詩酒盛會〉,《竹塹文獻》,6期,新竹市: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1月。
    徐慧鈺:林占梅潛園雅集及其文化義涵—清中葉臺灣文士生活之一例〉,《兩岸發展史研究》,4期,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7年12月。
    高雅俐:〈音樂、權力與啟蒙:從《灌園先生日記》看1920-1930年代霧峰地方士紳的音樂生活〉,收於許雪姬總編輯,《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
    張勝彥:清代臺灣書院制度初探(下)〉,《食貨》,6期,臺北:食貨月刊雜誌社,1976年7月。
    張維安,〈近代中國社會階層結構—士紳與商人階層文獻之檢討〉,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委員會編,《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梁華璜:〈日據時代臺民赴華之旅券制度〉,《臺灣風物》,39卷3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89年9月。
    梁華璜:《臺灣總督府對福建省的新聞政策》,收於梁華璜,《梁華璜教授臺灣史論文集》,台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7。
    許俊雅:〈光復前臺灣詩鐘史話〉,《國文學報》,18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1989年6月。
    許俊雅:〈三臺才女黃金川及其詩〉,收於黃俊傑編,《高雄歷史與文化論集》,高雄:陳中和翁慈善基金會,1994。
    許俊雅:〈櫟社詩人吳子瑜及其詩初探〉,收於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
    許雪姬:〈邵友濂與臺灣的自強新政〉,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許雪姬:〈林獻堂《環球遊記》之研究〉,《臺灣文獻》,49卷2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6月。
    許雪姬:〈反抗與屈從—林獻堂府評議員的任命與辭任〉,《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2年5月。
    許雪姬:〈日治時期臺灣人的海外活動—在「滿洲」的臺灣醫生〉,《臺灣史研究》11卷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4年12月。
    許雪姬:〈張麗俊生活中的女性〉,收於台中縣文化局編,《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5。
    許雪姬:〈霧峰一新會的成立及其意義〉,收於臺中縣文化局編,《中臺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臺中縣文化局,2005。
    許雪姬:〈忘年之交—獻堂仙與雲萍師〉,《臺灣文獻》,57卷1期,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3月。
    許雪姬:〈林獻堂與櫟社〉,《兩岸發展史研究》,2期,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6年12月。
    許雪姬:〈是勤王還是叛國—「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 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7年9月。
    許雪姬:〈在北京的臺灣人,1937-1947〉,未刊稿。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收於中國海洋史論文集編委會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一)》,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
    陳青松:〈漫談基隆地區傳統文學發展史(上)〉,《臺北文獻》,160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年6月。
    陳欣慧:〈文學與文化權力的實踐—以日治時期以文吟社社群為研究對象〉,收於《臺灣史蹟研究會九十六年會友年會論文集(上)》,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
    陳欣慧:〈閩客疆界:以日治時期桃園地區傳統詩社的文學活動為主要考察〉,未刊稿。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6月。
    湯熙勇,〈海難與海外歷險經驗:以清代臺、閩往返船隻漂流越南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週二演講」,2008年4月15日。
    黃秀政,〈清代臺灣的書院—以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地方才俊的培育為中心〉,收於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黃典權,〈斐亭詩鐘原件的學術價值〉,《成大歷史學報》,8期,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1981年。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卷3期,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7年9月。
    黃美娥:〈北臺第一大詩社—日治時期的瀛社及其活動〉,收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所主編,《第六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中央大學中文系所,2000。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遺民詩人的應世之道—以新竹王松為例〉,收於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樂學書局,2001。
    黃美娥:〈中國、日本、臺灣:櫟社詩傑林仲衡詩歌的空間閱讀〉,收於陳嘉瑞、廖振富主編,《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2。
    黃美娥:〈帝國魅影—櫟社詩人王石鵬的國家認同〉,《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4期,臺中:東海大學,2003年7月。
    黃美娥:〈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8期,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6年3月。
    黃美娥:〈日、臺間的漢文關係—殖民地時期臺灣古典詩歌知識論的重構與衍異〉,《臺灣文學研究集刊》,2期,臺北: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2006年11月。
    黃美娥:〈戰後初期的臺灣古典詩壇(1945-1949)〉,收於許雪姬主編,《二二八事件60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2008。
    詹雅能:〈櫻井勉與日治前期的新竹詩社〉,《社會科教育學報》,6期,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2003年7月。
    廖千惠、許智香:〈Homu K. Bhabha後殖民論述初探及其在教育上之啟發〉,《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期,花蓮:慈濟大學,2004年7月。
    廖炳惠:〈後殖民與後現代—Homi K. Bhabha的訪談〉,收於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麥田,1994。
    廖振富:〈傅錫祺鶴亭詩集所反映的人生抉擇〉,收於陳嘉瑞、廖振富主編,《中臺灣古典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清水:臺中縣文化局,2002。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期,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1月。
    蔡淵洯:〈清代臺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期,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983年6月。
    鄭麗榕:〈近代北臺灣的社會文化社團──以如水社為例(1928-1934)〉,未刊稿。
    賴子清:〈古今台灣詩文社(一 )〉,《臺灣文獻》,10卷3期,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年9月。
    賴郁文:〈斗六豪門中的陶淵明—吳景箕的古典詩〉,收於鄭定國編,《日治時期雲林縣的古典詩家》,臺北:里仁,2005。
    賴郁文:〈斗六雲林逸叟—黃紹謨的古典詩〉,收於鄭定國主編,《日治時期雲林縣的古典詩家》,臺北:里仁,2005。
    戴振豐:〈日治時期台灣賽馬的沿革〉,《台灣歷史學會會訊》,16,臺北:臺灣歷史學會會訊,2003年5月。
    謝崇耀:〈小泉盜泉及其漢詩探析〉,《臺北文獻》,160期,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7年6月。
    謝碧連:〈府城臺南父子雙進士—施瓊芳、施士洁〉,《臺南文化》,53,臺南市:臺南市文獻委員會,2002年10月。
    鍾淑敏:〈臺灣總督府「南支南洋」政策之研究—以情報體系為中心〉,收於 《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七輯,臺北:中研院社科所,1999。

    三、網路資料

    http://www.literaturetaiwan.idv.tw/ (臺灣好!臺灣文學網)
    http://www2.nmtl.gov.tw:8090/ (《臺灣文學辭典》試用版)
    http://www2.nmtl.gov.tw/twp/ (全臺詩.智慧型全臺詩資料庫)
    http://cls.hs.yzu.edu.tw/cp/Home.htm (臺灣古典漢詩)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國家文化資料庫)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