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金定
論文名稱: 臺灣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之研究
指導教授: 林振春
Lin, Jenn-Chu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6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2
中文關鍵詞: 美感素養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3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以臺灣地區社區大學學生為對象,實際分析社大學生參與藝術活動情況、對藝術的態度、藝術知識和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並探討社大學生之美感素養與所在地域、所持態度之間的關係。
    經由六十五所社區大學,301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發現:
    (一)整體對藝術活動的參與率不高,參與藝術活動以學攝影、鍵盤樂和社交舞最多;對藝術表現特質的瞭解以繪畫、認譜音感與節奏感和創意聯想的比率最高。(二)參與藝術展演活動的理由,最主要是自己的興趣;(三)獲取藝術知識和訊息的方式來源,以電視為首位;(四)對藝術的態度,大多數反應表示肯定與同意,至於會不會實際參加未來相關活動,卻以無意見回答;(五)美感知覺,不論對色彩或線條動勢的敏感度都偏低;(六)認識國外藝術家以畢卡索、梵谷和達文西排視覺藝術類前三名,貝多芬、莫札特和蕭邦排音樂藝術類前三名,卓別林、馬歇.馬叟和易卜生排表演藝術類前三名;國內藝術家部分張大千、朱銘和王羲之排視覺藝術類前三名,李泰祥、楊三郎和鄧雨賢排音樂藝術類前三名,林懷民、楊麗花和李天祿排表演藝術類前三名;(七)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不分媒材與技法表現、鑑賞、創作應用,都偏低;(八) 北、中、南、東四區學生在「對藝術的態度」、「藝術知識」兩項並無顯著差異,而「參與藝術的習慣」、「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則呈現顯著差異;東區在參與藝術的習慣顯著高於北、中、南三區,在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也高於北、中兩區;(九)對於美感素養四個層面間之相關性分析結果,四者相互間都分別存在正相關,且除「藝術知識」與「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間之相關為中度相關外,其餘均屬低度相關。

    關鍵字:美感素養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方法 …………………………………………3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社區大學發展理想與面臨問題……………………………10 第二節 美學發展學派概要…………………………………………12 第三節 美感素養理論與國內外美感素養相關研究文獻…………21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對象 …………………………………………………37 第二節 研究假設 …………………………………………………39 第三節 研究工具……………………………………………………40 第四節 研究流程 …………………………………………………43 第五節 資料處理 …………………………………………………47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48 第一節 美感素養問卷調查結果……………………………………48 壹 「參與藝術的習慣」……………………………………………48 貳 「對藝術的態度」………………………………………………65 參 「藝術知識」……………………………………………………71 肆 「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96 第二節 北、中、南與東四區社大學生美感素養比較結果………103 壹 「參與藝術的習慣」方面………………………………………103 貳 「對藝術的態度」方面…………………………………………104 參 「藝術知識」方面………………………………………………105 肆 「藝術表現與鑑賞技能」方面…………………………………105 伍 小結 ……………………………………………………………106 第三節 美感素養四個層面間之相關性分 ……………………107 壹 以統計Pearson積差相關分析 …………………………………107 貳 以卡方檢定之差異分析…………………………………………10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48 第一節 結論 ……………………………………………………148 第二節 建議 ………………………………………………………155 參考文獻 ……………………………………………………………157 附錄 附錄一 致社大信函 ………………………………………………160 附錄二 臺灣社區大學學生美感素養研究問卷 ………………… 16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天下雜誌 (2001,11)。美的學習:捕捉看不到的競爭力。臺北:遠見雜誌。
    內政部統計處(2001)。國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中華民國行政院:內政部。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0)。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臺北:中央研究院。
    行政院研考會(2003)。二○一○臺灣。中華民國行政院:行政院研究考核發展委員會。
    朱光潛(1993)。文藝心理學。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朱光潛(1991)。西方美學的源頭。臺北:金楓出版社。
    朱光潛編譯(1988)。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臺北市:天工書局
    朱光潛(1987)。美學再出發。臺北市: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朱光潛(1983)。西方美學史。臺北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克羅齊<美學,表現與普遍語言學的科學>(Estetica,comescienza dell espressione
    linquisticageneral) 朱光潛譯:中正書局。
    沈清松(2001)。台灣精神與文化發展。臺北:允晨。
    李亦園(1992)。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臺北市:淑馨。
    林振春(1995)。台灣地區成人教育需求內涵之研究。臺灣師大社會教育學刊,24期,頁105-122。
    林明助(1998)。美術鑑賞統合教學法對國小學生繪畫風格鑑賞能力影響之實驗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礽志祥(1998)。美學關懷。上海:復旦大學。
    周聖心(2005)。從個人學習到公共參與之轉化歷程。載於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主辦之2005年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當文化與教育在社區相遇」論文集(頁35)。
    洪翠娥(1997)。康德品味理論。美育月刊,第86期,頁1。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瓊花(1995)。藝術概論。臺北市:三民。
    陳瓊花(1997)。審美發展理論之探討及其對未來研究之意義。未發表。
    陳瓊花(2004)。台灣民眾美感素養發展與藝術教育改進。臺北市: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陳瓊花(2004)。視覺藝術教育。臺北市:三民。
    陳雯萍(2004)。1999-2004年國內以社區大學為研究主題之碩博士論文內容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郭禎祥譯(1991)。E.W.Eisner著。藝術視覺的教育(educating artistic vision)。
    臺北:文景。
    曹俊峰(2003)。康德美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崔光宙(1992)。美感判斷發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劉千美(2000)。藝術與美感。臺北市:台灣書店。
    楊國賜、李建興、王秋絨(1988)。社會大眾藝文興趣取向之研究。臺北:教育
    部。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出版社。
    黃武雄 (199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大學:兼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
    張德永 (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師大書苑。
    張政文 (2001)。康德美學思想對二十世紀西方美學的影響。94年2月15日,取自 http://www.booker.comcn/gb/paper18/12/class0018000003/hwz95141.htm。
    漢寶德(2002)。自美感教育談青年的文化素養。國家政策論壇,第二卷第四期。
    漢寶德(2004)。漢寶德談美。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羅美蘭(1995)。美術館觀眾特性與美術鑑賞能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劉文譚(1997)又別具一副手眼,直造今人不到處--從克羅齊識鑒張大千。藝
    教館:美育88期
    劉文譚(1998)。現代美學。薹北:商務印書館。
    劉文譚(1998)。新譚藝錄。臺北:時英出版社。
    劉昌元(1996)。西方美學導論。臺北市:聯經。
    劉德明(1999)。小學自然的科學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83-119。花蓮。
    蕭新煌˙劉維公(2001)。迎接美感社會的來臨--現代社會生活與美感。臺北:
    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龔鵬程編著(1998)。美學在台灣的發展。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
    顧忠華(2004)。前瞻集。社大開學,第十四期。

    *英文部分
    Csidszentmilalyi, M.&Robinson,R.E.(1990).The art of seeing.Malibu,California:
    The Getty Center for Education in the Arts.
    Giddens, Anthony (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ddens, Anthony (1998)Conversations with Anthony Giddens ,Cambridge ; Polity Press.
    Marcuse, H.(1964)One Dimensional Man. London:Routledge
    Smith, R.A.(1989).The sence of art:A study in aesthetic education.London:Routledge.
    Tomlinson, John (1999)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