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佛明 |
---|---|
論文名稱: |
針對泰國漢語學習者之 書法教學實施研究 A Study on Chinese Calligraphy Course for Thai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信世昌
Hsin, Shih-Ch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1 |
中文關鍵詞: | 書法教與學 、書法基礎教育 、書法教學 、書法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calligraphy, basic education for Chinese calligraphy, teaching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research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96 下載: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者基於泰國高等教育甚至於初高中學校開放不到十年時間的漢語教學,有感於漢語教學逐漸受到重視,學習漢語的風氣在曼谷有蓬勃發展的現象,所有相關漢語教學課程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但學習漢語對外籍學生來說始終是個學習難點,學習者面臨想學卻學不起來的窘況,因此本研究目的為研究泰國漢語學習者之書法教學研究,以得其研究者之興趣。
本研究目的在於探討針對泰籍漢語學習者之書法教學偏誤、書法教學的模式、促進泰籍學生經由學習書法提升正確漢字書寫之能力的策略為何,及探討書法課程對泰國學生的影響。並從客觀的角度探究在於中國書法教學上所遭遇的困難,對寫字教學中如筆性、運筆、筆劃正確、格式與行款、結構、教學等是否瞭解是何意義。
本研究的過程分為需求分析研究,搜集整理相關文獻資料,分析泰國學生書法課問題與結果,結論。研究過程探討泰國學生學習書法是否有助於對中文學習漢字書寫、結構、筆順、筆畫、部件以及對中國文化有更深入地瞭解,或是其他對漢語學習相關具備良好的基本能力。研究方法為文獻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書法課的老師和學生及學習者書法分析,包括課堂習寫、作業、考試卷等。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Research) 包括訪問、觀察、問卷等與結論。本研究之受訪對象於私立泰國華僑崇聖大學中國語言文化學院開設之書法課。學生蒐集資料中從兩班50名學生選出32名學生作為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兩班的不同教學法影響學生學習效果,分析內容為學生平時書法書寫漢字的功課、課堂習作、考試卷等為主,以書法錯字偏誤、佈局偏誤及學生書法習寫進展。研究結果顯示,泰國學生書法習寫偏誤現象為筆順不固定、筆劃筆形未能掌控、漢字字形結構及漢字佈局不固定等現象,另外本項研究希翼能作為泰籍學生外相關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學習參考模式,也提供第二語言教學的書法教學教師一項教學指南。
Though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as a history of less than 10 years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ailand, including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researchers feel that it is gradually becoming something that people are taking seriously.
In Bangkok, the atmosphere surrounding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is one of flourishing development. All kinds of classes related to Chinese are sprouting up everywhere, but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s very difficult from beginning to end. Many learners end up in a situation where they have the desire to learn, but simply do not know how to go about i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eaching Chinese calligraphy to native Thai speakers learn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order to pique the interest of researcher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calligraphic errors produced by Thai speaking learners of Chinese, the forms of teaching used to teach calligraphy, and to explain the reasoning behind the strategy of using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o promote the ability to correctly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as well a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calligraphy courses have on Thai students. Other goals include objectively investigating the difficulties that students encounter when taking Chinese calligraphy classes and ascertaining whether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ssues important to the teaching of calligraphy, such as stroke quality, how to use a calligraphy brush, the production of correct strokes, calligraphic patterns, the arrangement of columns, structure, etc.
The structure of this thesis is as follows: needs assessment research, the collection and discussion of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with and results produced by calligraphy courses aimed at Thai students and finally the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includes an exploration of whether or not calligraphy courses aid Thai students in learning how to write Chinese characters or to understand their structure, stroke order, the strokes themselves, and character components. Additionally, topics such as whether these courses help Thai students in obtain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or to acquire any other basic and useful skills related to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are discussed.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 a document analysis, an analysis of calligraphy teachers, students and other learners, including in-class practice, assignments, exams, etc.;
Content Analysis, including interviews, observations, questionnaire, etc. and the resulting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subjects in this study are from a calligraphy class held by the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at 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 (HCU) in Samut Prakan, Thailand.
Student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two classes of 50 students each. Of these students, 32 were chosen for analysis.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 pedagogical methods employed by the two classes had an affect on learning. Data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the analysis include normal classroom character writing assignments, in-class practice, and exams. These were utilized for the analysis of incorrectly written characters and errors, error distribution, and student calligraphy practice. Results show that errors committed by Thai students of calligraphy are centered around unstable stroke order, an inability to master stroke form and unstable character forms and character form distribution.
Lastly,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be used as a learning model consulted by non-Thai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and as a teaching guide for teachers teaching Chinese calligraphy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中文書目
方曉春(2002)。〈書法教學兩項原則和三種關係〉,《湖北教育》,5,頁36。
毛河泉(2004)。國小高年級教學個案之研究-以不同書體之學習為策略。國立嘉義大學國立嘉義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佳玲(1996)。造形藝術的書法欣賞教學對國小五年及兒童毛筆字書寫能力的影響-以臺北縣永和國小某班級為例。傳習,14,頁41-76。
王碧霞(1994)。〈從留學生漢字教學過程探討基礎階段漢字教學〉,《語言教學與研究》,3,頁51-53。
田佳(2009):〈在對外和語教學中推廣書法之我見〉,《康定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8:5,頁99-101
任凱、王佳煌合譯(2005)。(John Lofland,Lyn H.Lofland原著)。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新加坡商湯姆生亞洲私人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朱錦娥(2000)。國中生書法態度之研究-從學校、學生對書法學習的觀念態度進行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玉華(1998)。師院書法養成教育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吳東壁 (2001)。因應九年一貫課程語文領域寫字(書法)教學的策略。國教世紀,195,頁39-42。
吳啟禎 (1995)。〈國民小學書法教學現況與展望〉,《北師語文教育通訊》,3,頁42-54
吳啟禎(1995)。當前國民小學書法教學模式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呂必松(2007)。漢語和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北京:北京大學。
李秀華 (2003)。九年一貫課程中書法欣賞教學在師資培育課程的反思。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學報,16,頁195-210。
李秀華 (2005)。書法藝術欣賞教學理論與實務之研究。臺北:蕙風堂。
李郁周(1995)。書法與生活一筆墨之美繞身邊。雄獅美術,288,頁54-57。
李郁周(1997)。談國民小學國語科課程標準中有關寫字(書法)教學的新規定及因應之道。語文教育專輯,177,頁41-50
李國揚(1991)。國小書法鑑賞的教學初探。載於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舉辦之「1991 年書法論文徵選入選」論文集(拾參1-16),臺北市。
李國揚(1992)。書法教學評量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舉辦之「1992年書法論文徵選入選」論文集(壹1-12),臺北市。
李進裕(200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有關國民寫字(書法)教學要點評析。語文教育通訊,21,頁60-70。
李慧芳 (2003)。九年一貫教改中書法的新展望。台灣美術,48,頁40-35。
李聰明(1993)。論振興書道與書法教育。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4(3),頁50-62
杜亞林(2007)。〈非漢字文化圈留學生漢字課教學策略研究〉,《上海商學院學報》,82,頁121-124。
杜忠誥(2006)。漢字書寫的當代美學價值。中華書道,53,頁15-32。
沃興華(2005)。論書法藝術的現代轉型。中華書道,47,頁1-6。
林金城(2000)。書法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淑英(1995)。臺北市八十四學年度國小書法教材簡介。臺北︰北師語文教育通訊,3,頁55-59。
林麗娥(1999)。台灣各級學校書法教育之現況與評估。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計劃成果報告。NSC88-2411-H-004-012
林秉武(1996)。書法學習活動對國小兒童情緖困擾輔導效果之研究:書法學習活動方案。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
邱振中(2009)。書法。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施翔友(2003)。台中縣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四年級書法教學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柳燕梅、江新(2003)。〈歐美學生漢字學習方法的實驗研究〉,《世界漢語教學》,1,頁312-314。
洪文珍(1991)。國小書法教學基本模式探究。臺北︰蕙風堂。
洪文珍、洪文瓊、吳英長,(1998)。國小書法學習策略教學研究。東老師與文學刊,頁140-234
洪文瓊(1997)。國小書法教學暨書法教科書選用、評鑑問題探究。台東︰東師語文學刊,10,頁187-227。
洪瑞遠(2005)。九年一貫課程資訊融入國小書法欣賞教學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胡文華(2008)。漢字與對外漢字教學。上海:學林。
修文(1979)。怎樣教兒童寫字。台北:天同出版社。
孫德金(2006)。《對外漢字教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孫鶴(2012) 。北京大學書法藝術研究所。pkushufa@126.com
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臺北:新學林。
馬國權(1981)。沈尹默論書叢稿。香港。
馬魁瑞(2002)。國小高年級學生寫字能力與教材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高尚仁(1986)。書法心理學。臺北:東大圖書。
張世忠 (2000)。教育原理統整與應用。臺北:心理。
張朋朋《一種新的對外漢語漢字教學模式——兼論教材的編寫》。
張果詮(1990):〈主要是再現藝術——談書法的性質及定義問題〉,《書法研究》,39 輯,頁111-124
張順誠(2002)。屏東縣國民小學書法課程實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教育部(2000)。國民教育部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梁披雲(1984)。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書譜。
莊雁如(2003)。書法教學e-learning 教材之設計與發展-以國小高年級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莊義友,熊賢漢(2004)。漢字與書法藝術。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郭芳忠 (2003)。九年一貫課程本國語文學習領域的內涵與特色-看寫字教學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之反思與對策。載於高雄師大舉辦之「九年一貫書法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3-96,高雄市。
陳生步(2004)。澎湖縣國民小學書法教學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陳立元(2005)。〈從華語教學觀點談漢字—漢字表意所產生之迷思與對外華語教學之困擾〉,《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世界華 語文教學學會),頁241-246。
陳忠建(2006)。書法網路教學方法研究-九年一貫國中小寫字教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政見(2000)。書法教育實驗中的3C 效應。特教園丁季刊,15(3),頁1-3。
陳添球(2001)。行動取向的職前師資培育模式之研究-以國小國語科識字與寫字教學為例。政大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章甫(2003)。藝術鑑賞統合教學法對國小五年級學生書法風格鑑賞能力之影響。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惠冰(2003)。傳統書法教學法與空間意識發展書法教學法之比較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麥鳳秋(2000)。台灣書壇百年回顧。跨世紀書藝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書道學會印行,頁拾之1-33。
傅申(2000)。論漢字書藝及創新取向。載於國立臺灣美術館舉辦之「國際書法文獻展-文字書寫學術研討會」論文專輯暨會議記錄,頁5-29,台中市。
曾志朗(1989)。開拓華語文研究的新境界:中國心理學應面對認知與神經科學的挑戰。香港:語文建設。
曾昭聰、朱華(2009)。〈面向留學生的漢字書法教學芻議〉,《吉林師範大學學報》,頁81-84
馮麗萍(2005)。〈外國留學生漢字正字法意識及其發展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頁98-101。
黃大乾(2004)。國小三到六年級書法練習簿教材內容之比較研究-以當前發行五個版本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黃沛榮(2005)。《漢字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樂學書局)。
黃宗義(1992)。談新課程標準寫字教學目標。國語文教育通訊,1,頁25-27。
黃宗義(1996)。台灣書法教育的回顧與展望。載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舉辦之「迎接書法新紀元」國際書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46,臺北市。
黃桂英(2007)。《短期華語師資培訓之探究—泰國華語教師師資儲訓班》,55-65。
黃偉嘉;敖群(2009)。漢字知識與漢字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富順(1994)。《我國失學國民脫盲識字標準及脫盲識字字彙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中心專題研究報告)。
黃綺(1979)。解語:漢語論文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葉德明(1990)。漢字認知基礎——從心理語言學看漢字認知過程。臺北:師大書 苑。
葉德明(2000)。〈外籍生漢字書寫策略探討〉,《第六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世界華語文教學學會),頁311-320。
遊淑賢(2005)。小學書法教育與教學實施之行動研究-以臺北市興華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鄒彩完(1992)。國小寫字課的欣賞教學。教育研究,24,頁53-56。
廖新田(1990)。引西潤中-從近代西方美術教育理論『學科本位的藝術教育』探討書法教育的改革。載於中華民國書法教育學會舉辦之「1990 年書法論文徵選入選」論文集(七之1-11),臺北市。
廖學隆(1998)。小學書法教材選編之探討-以台灣地區當前發行之四套教材為例。語文通訊教育,16,頁37-58。
趙金銘(2005)。《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商務印書館,頁413。
劉瑩(2001)。九年一貫課程中書法教學的困境與展望。載於國立台中師範學院舉辦之「九十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集,頁19-645,台中市。
蔡明富(1995)。由Keller 動機理論談書法教學設計策略。人文及社會學會科教學通訊。6(2),頁126-136。
蔡明富(1997)。構思有聲有色的書法教學-多媒體在書法教學上應用之探討。國教之友,38(2),頁44-49。
蔡崇名(1993)。國民小學寫字教學問題探討。國語文教育通訊,3/4,頁33-38。
余益興(1999)。多元化書法教學之理論與策略。國教輔導,6,頁24-31。
余益興(2000)。從九年一貫課程談國小書法課欣賞教學。教師之友,41(4),頁33- 37。
余益興(2001)。九年一貫課程書法教學之變革與因應。國教輔導,40 (5) 頁29-34
余益興(2003)。國小書法教學應用檔案評量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盧紹昌(1998)。〈對外漢語教學中漢字教學的新嘗試〉,《彭城職業大學學報》,13(4),頁97-100。
蕭奚強(1994)。〈漢字教學及其教材編寫問題〉,《世界漢語教學》,4,頁78-81。
閻沁恒(1972)。《大眾傳播研究方法》,新聞叢書第廿三冊,臺北:臺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姜一涵(1997)。書法教育的困境-「中國書法藝術特展」和「國際書法研討會」之回音。載於姜一涵著,書道美學隨緣談,頁208-220,臺北市:蕙風堂。
姜麗萍(1998)。〈基礎階段留學生識記漢字的過程〉,《漢語學習》,2,頁31-35。
叢文俊(2005)。再論書法研究與學科建設。中華書道,47,頁7-20。
簡清源(1998)。如何落實國小書法教學。北師語文教育通訊,6,頁50-59。
羅敏誠(2011)。針對泰國大學生之漢字部件教學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蘇德隆(2003)。國小書法欣賞教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市。
英文書目
Greenwald, R., Hedges, L.V. & Laine, R.D. (1996)。The effects of schoolresources on student achieve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6(3)︰361-396.
Guyton,E.&Farokhi, E.(1998)RelationshipsAmong Academic Performance,Basic Skills, 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and Teaching Skills of TeacherEducation Graduate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8(5)︰361-396。
Keller J.M., Burkman E.(1993)。Motivation Principles. NJ:EducationalTechnology Publication.
National Commission on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 & America’s Future, NCTAF.(1997)。Whatmatters most: Investing in quality teaching. New York: Author;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National Commission on Teaching&America’s Future, NCTAF。(1996)。What matters most︰Teaching for America’s future. New York︰Author;Teachersc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Valli, L., &Rennert-Ariev, P.L. (2000)。Identifying consensus in teacher education reform docouments︰ A proposed framework and action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1(1)︰5-17.
DrNaris Vasinanon(2007).ร้อยหมวดคำ จำอักษรจีน(百部首,認漢字)Saisong Sukaphabjai Booktime Publishing Co.Ltd Print.
網路資源:
中國書法學會2012年3月6日,取自http://home.kimo.com.tw/tccsit/ccs.htm
中國僑網《泰國華文教育蓬勃發展》2012年7月18日,取自http://qwb.sh.gov.cn /shqb/node113/sqxx/node146/userobject1ai2137.html
杜忠誥官方網站2011年9月18日,取自http://tu.rumotanart.net/
胡錦濤主席訪泰推動中泰關係穩步發展。2012年7月18日,取自http://www.china.com.cn/chinese/2003/oct/424730.htm
書法教育雜誌2012年3月6日,取自http://www.cwin.com/topblog/
陳忠建-製作-書法教學資料庫http://163.20.160.14/~word/
黃庭堅(2004)。www.XINHUANET.com
裝訪旗的翰墨情http://www.estmue.tp.edu.tw/~chuangfc/www/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