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桂景星 Guei, Jing Sing |
---|---|
論文名稱: |
新榮論述:校園空間規畫與活動課程實踐的創校觀 Discourse about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 founded about campus planning and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
指導教授: | 顏妙桂 |
學位類別: |
博士 Doctor |
系所名稱: |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c Education and Leadership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538 |
中文關鍵詞: | 新榮論述 、校園規畫 、活動課程 、人文課程 、教育實驗 、自傳俗民誌 |
英文關鍵詞: | Discourse about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Campus Planning, Activity Curriculum, Humanistic Curriculum, Educational Experiment, Auto-ethnograph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3 下載:113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論述桃園縣新榮小學創校期間(2002-2011)就校園規畫與活動課程的創校實踐觀點。做為一所體制內公立實驗小學之創校者身分,研究者採取詮釋典範的自傳俗民誌(auto-ethnography)做為主要方法取向,對新榮創校歷程進行第一手質性書寫。
本研究撰寫脈絡共計六章。包括:第一章「緒論:故事的開始」,第二章「回眸:文獻在哪裡」,第三章「再生:研究典範與設計」,第四章「恣意:校園空間規畫實驗」,第五章「幸福:活動課程教育實踐」,第六章「回聲:驀然回首」等章節。本研究之具體撰寫目的有四,包括:蒐集整理創校資料、詮釋新榮存在價值、型塑新榮創校體制、論述傳襲後續研究。
根據前述撰寫目的,本研究論述焦點主要為「空間規畫實驗」與「活動課程實踐」兩大面向,且具體陳述於文本四至六章。文本第四章主要論述新榮校園空間規畫實驗作為;包括:意義化、活動化、人文化、生態化、保留化、演繹化等六部分之空間觀。文本第五章主要論述新榮活動課程教育實踐作為,以及其所符應之活動領導教育實踐觀點,包括:戶外、休閒、童軍、露營、探索、環境、團康等七部分之教育觀。文本第六章則主要鋪陳包括親師學生及外部評訪者在內的眾多「他者」對於新榮論述的各種回聲觀點。
做為一所宣稱以「人文課程教育實驗」為設校宗旨的公立學校,新榮創校經驗的存在意義,在於論述在地教育實驗學校的真實存有形式;並透過空間實驗與課程實踐的教育論述價值,展示後現代理想學校的活動課程實踐態樣。研究者基於創校者之傳主身分,透過自傳俗民誌之文本書寫,對自身而言,無疑地經歷了一場藉由書寫而展開的自我反思生命之旅。在多元視域並存的此時,以及新榮創校完成之際,對新榮、對自身而言,格外具有意義。
The research is to discuss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which was founded in 2002-2011 in Taoyuan County from the views of campus planning and activity curriculum. As a founder of an experimental elementary school in public education system, the researcher adopts the method of auto-ethnography of hermeneutic paradigm and conducts a first-hand qualitative inquiry concerning the founding process of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This study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including: Chapter 1“Preface: the story begins”; Chapter 2 “Retrospection: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3 “Rebirth: the study of paradigm and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4 “Unwinding: an experiment on campus planning”; Chapter 5 “Happiness: the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and Chapter 6 “Echoing: Looking Back”.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1. Collecting the data at the founding of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2. Interpreting the values of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3.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and 4. Perspectives for further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forecited purpose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wo aspects: the experiment on campus planning and the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which are elaborated from chapters 4 to 6. Chapter 4 chiefly concentrates on the detail of campus planning experiment with meaningful, active, humanistic, ecological, empty and deductive. Chapter 5 illustrates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s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behind those activities, including: outdoors, leisure, scouting, camping, adventure, environment and Group-Recreation. Chapter 6 discusses different views collecting from parents, teachers, students and visitors concerning the ideologies that Sheen Zong Experimental School practices.
As a public primary school that formed by “Humanistic Educational Experiment”, Sheen Zong’s establishment is to exhibit the true form of local experimental school as well as to demonstrate the educational program of post-modern ideal school through practices of “space planning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of activity curriculum”. Based on own experience of founding Sheen Zong school, the researcher begins a journey of self-reflection by writing this auto-ethnography essay. In this multiple horizons and at the time the school's formation is drawing to a close, it is truly momentous to the researcher so as to Sheen Zong school.
壹、中文部分
人本教育基金會(編著)(1993)。森林小學綠皮書。臺北市:書泉。
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原編者:J. A. Smith)。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2003)
王汝聰(2011)。兒童節賀禮 新北市訂4月為兒童月。聯合新聞網,2011年03月23日,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王昭正(譯)(2001)。休閒導論LEISURE(原作者:John R. Kelly)。臺北市:品度。(原著出版年:1996)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克難(譯)(1984)。夏山學校(原作者:A. S. Neill)。臺北市:遠流。
王明珂(1996)。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147-184。
王湘婷(2010)。桃園縣國民小學校園創意設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王瑞芬(2006)。一位私立高中教師追尋在職進修機會實踐歷程之自傳民族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王德威(譯)(1993)。知識的考掘(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市:麥田。(原著出版年:1972)
王德威(2012)。隱祕而盛開的歷史。載於蔣韻,行走的年代(3-14頁)。臺北市:麥田。
王薇(2001)。我國活動類課程的課程目標與實施。載於中央教科所活動課課程題組(編著),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23-32頁)。北京市:教育科學。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265-298頁)。高雄市:麗文。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臺北市:學富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中央大學實驗小學校(1928)。一個小學的十年努力紀。上海市:中華書局。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0)。童軍露營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臺北市: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2)。童軍小隊活動的設計與實施。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3)。童軍戶外活動設計與實施。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4)。童軍戶外活動設計與實施第二輯。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5)。童軍遊戲活動設計與實施。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6)。童軍環境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1997)。童軍服務活動設計與實施。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2001)。童軍探索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臺北市: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02)。優質的學校環境。臺北市:德伸。
尹萍、韓敦瑋(1997)。堤河邑冒險學校:紐西蘭的山野教育。臺北市:天下文化。
田芳華(1998)。誰的歷史: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6,21-27。
田秀蘭(2008)。【高等質的研究與資料分析課程講義】。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司琦(1989)。課程導論。臺北市:五南。
白月橋(2001)。我國活動類課程的歷史變革。載於中央教科所活動課課程題組(編著),活動課程理論與實踐探索(1-22頁)。北京市:教育科學。
白寶貴(1994)。教師在開放教育教學中角色的調適與扮演。載於鄧運林(主編),現代開放教育(213-223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白寶貴(1995)。實施開放教育之省思與期許。載於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新探索(上)(63-70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白寶貴(1996)。開放教育實驗與發展。載於國立教育資料館(編輯),現代教育論壇(116-118頁)。臺北市 : 教育資料館。
朱堅章(1991)。泛談正義---生活中的公道。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1-7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朱付江、周宏(主編)(2002)。活動教學。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1996)。教育改革諮議報告書(報告編號:一~四)。臺北市:作者。
老硪(1996)。後現代建築。臺北市:揚智文化。
米樂(Miller, J. H.)(1995)。地志的道德觀:論史蒂文斯「基韋斯的秩序理念」。跨越邊界(79-126頁)。臺北市:書林。
沈六(2009)。【社會科學研究法進階課程講義】。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宋文里(1998)。行動與實踐---關於一門道德科學的幾點想法。論文發表於行動研究與偏遠地區教育問題診斷學術研討會。臺東市: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李心瑩譯(2000)。再建多元智慧(原作者:H. Gardner)。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9)
李平(譯)(1999)。經營多元智慧:開展以兒童為中心之教學(原作者:T. Armstrong)。臺北市:遠流。
李玉鳳(2001)。運用多元智慧理論改善學生學習態度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李臣(1998)。活動課程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李育卿(2007)。機構績效管理下的社會工作實踐:自身民族誌的研究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坤崇(1998)。人性化、多元化教學評量---從開放教育談起。載於高雄市政府公教人力資源發展中心(主編),多元教學評量(91-134頁)。高雄市:高雄市政府。
李坤崇(2001)。綜合活動學習領域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2)。國民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之多元評量理念。載於張煌熙(主編),國民中小學校長與視導人員:理論篇研習手冊(137-154頁)。臺北市:教育部。
李金鳳(譯)(1996)。教育與學科規訓制度的源起。載於香港嶺南學院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學科‧知識‧權力(23-55頁)(原作者:Keith.W. Hoskin)。香港:牛津大學。(原著出版年:1993)
李臣(1998)。活動課程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李政義(1982)。團康活動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市:力行。
李祖壽(1960)。核心課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李雪莉(2001)。全體動員把藝術推向人群。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42-44。
李義男(2005)。探索教育與諮商治療(二版)。臺北市:水牛。
李園會(1998)。開放空間的設計與經營。臺中市:作者。
李曉雯、許雲傑(2010)。沒有教科書:給孩子無限可能的澳洲教育。臺北縣:木馬文化。
吳志揚(2011)。看見桃園在地教育的進步。載於桃園縣政府(主編),桃園縣2011年學校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1頁)。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吳明益(2012a)。臺灣現代自然書寫的探索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1。新北市:夏日。
吳明益(2012b)。臺灣自然書寫的作家論1980-2002:以書寫解放自然BOOK 2。臺北市:夏日。
吳林輝(2011)。實踐教育理想的童年人文夢。載於桃園縣政府(主編),桃園縣2011年學校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5頁)。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吳美真(譯)(1998)。沙郡年記A Sand County Almanac(原作者:A. Leopold)。臺北市:天下文化。
吳政達(2011)。從教育理想實踐到學校教育實驗。載於桃園縣政府(主編),桃園縣2011年學校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3頁)。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吳清山(1992)。學校效能研究。臺北市:五南。
吳清山(2012)。為建構教育幸福而努力。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34。2012年02月15日,取自:epaper.naer.edu.tw/index.php?edm_no=34&content_no=900&preview
吳毓瑩(2002)。後現代社會中多元評量之解毒與解讀。載於歐用生、莊梅枝(主編),反省與實踐---課程改革向前跑(頁203-219)。臺北縣: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吳鄭重(2009)。廚房之舞:身體與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90)
朵思(1994)。雨滴的意象。載於心痕索驥詩集。高雄市:創世紀詩社。
呂建政(1993)。戶外教育課程與教學之探討。載於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童軍戶外活動設計與實施(第一輯)(15-23頁)。臺中縣:教育廳。
呂建政(1994)。國民中學童軍教育課程研究。臺北市:水牛。
呂建政(1996)。班級團康活動之指導與設計。學習與成長,8,133-144。臺中縣:教育廳。
呂建政(2003)。E世代休閒教育的精神。載於【休閒教育研究課堂講義】。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呂依真(2002)。自我的困頓與建構:自傳民族誌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呂燕卿(2002)。「生活課程」及「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內涵。載於黃壬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上冊(367-399頁)。台北縣:桂冠圖書。
呂美女(譯)(2006)。專業---你的唯一生存之道(原作者:大前研一)。臺北市:天下文化。(原著出版年:?)
但昭偉(2002)。思辯的教育哲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但昭偉、黃藿(2002)。教育哲學。臺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但昭偉、蘇永明(主編)(2000)。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臺北市:五南。
何粵東(2010)。課程想像的自我民族誌:課程研究與實踐的自我經驗反思(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何懷碩(2003)。給未來的藝術家。臺北市:立緒。
林天佑(2002)。APA格式第五版。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生輔導中心(主編),研究論文與報告撰寫手冊(111-134頁)。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林天佑(2010)。APA格式第六版中文版。2011年11月05日,取自:http://lib.tmue.edu.tw/TMUEWeb/wSite/mp
林天河(1991)。聖多瑪斯正義觀之分析與反省。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51-64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林天德(1993)。贏在你我之間:改造一生的人際關係技能。臺北市:遠流。
林永喜(1971)。教育課程論集。臺北市:文景。
林朱彥(2003)。再談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之教與學---藝術課程統整之另類思考。載於金信庸(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教與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55-80頁)。臺南市:臺南師院輔導處。
林海清(2007)。創意校園的規劃與經營。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創意校園規劃與經營(頁11-23)。臺北市:作者。
林曼麗(2002)。研討會專文。載於蕭炳欽(主編),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專文頁)。臺北市:臺灣藝術教育館。
林逸青(2005)。學校建築---規劃設計與工程發包。高雄市:高雄復文。
林勤敏(1986)。學校建築的理論基礎。臺北市:五南。
林新發(1994)。從開放教育的特性論小學教學評量方式的檢討與改進。載於鄧運林(主編),現代開放教育(59-79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林萬億(1997)。團體工作:理論與技術。臺北市:五南。
林憲德(2004)。我愛綠建築:健康又環保的生活空間新主張。臺北市:新自然主義。
林本、李祖壽(1986)。課程編製原則及類型。載於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教育學)(131-139頁)。臺北市:臺灣商務。
林寶山、康春枝(譯)(1990)。學校與社會,兒童與課程(原作者:J. Dewey)。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71)
邵平男(1984)。社團康樂活動的設計與領導。載於張慶三(主編),團體康樂活動論叢及運用(260-266頁)。臺北市:眾文。
周文欽(1994)。在現有校園文化下的開放教育模式。載於鄧運林(主編),現代開放教育(105-115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周甘逢(主編)(1993)。國民中學團體活動教學參考資料。臺中市: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周慧菁(主編)(1996)。環境台灣。臺北市:天下雜誌。
周慧菁(2001a)。美在心光亮起時。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16-17。
周慧菁(2001b)。美與競爭力。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20-23。
周儒、呂建政(譯)(1999)。戶外教學(原作者:D. R. Hammerman, W. M. Hammerman & E. L. Hammerma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4)
奈希‧鐵木耳(1998)。城市做為教室∕學校做為城市。城市與設計,5-6,19-30。
邱茂林、黃建興(2004)。小學,設計,教育。臺北市:田園城市。
胡品清(譯)(1986)。兩億五千萬童子軍(原作者:Laszlo Nagy)。臺北市:幼獅。(原著出版年:?)
范巽綠(2003)。讓我們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記教育部921 震災校園重建歷程。載於教育部(監製),為下一代蓋所好學校─突破與創新(18-25頁)。臺北市:百巨國際文化。
郁漢良(1956)。社會中心教育課程編製原則與教學方法重點。載於中華而從教育社(編),國民學校實施社會中心教育論集。臺北市:正中。
洪懿妍(2001a)。世界向美走。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24-30。
洪懿妍(2001b)。打造看不見的競爭力。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48-54。
洪顯超(2003)。以「人、生活與環境」探討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課程之研發。載於金信庸(主編),九年一貫課程教與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11-19頁)。臺南市:臺南師院輔導處。
殷允芃(2011)。美的學習,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6-9。
徐仁修(1999)。猿吼季風林。臺北市:遠流。
徐仁修(2000)。赤道無風。臺北市:遠流。
孫邦正(1960)。社會中心教育圖說。臺北市:教育資料館。
孫邦正(1970)。課程教材教法通論。臺北市:正中。
孫雲曉(2007)。捍衛童年。南京市:江蘇教育出版社。
孫德中(1956)。蔡元培教育學說。臺北市:復興。
翁英欽(2004)。清水溝重建工作的自身俗民誌---一場觀照中的主體化歷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高敬文(1976)。開放的教育---中國化之展望。屏東市:東益。
高淑清、連雅慧、林月琴(譯)(2004)。探究生活經驗:建立敏思行動教育學的人文科學(原作者:Max Van Mane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0, 1997)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原作者:J. A. Maxwell)。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1996)
桂景星(1990)。團康狄斯耐(共三冊)。臺北市:眾文。
桂景星(1998)。童軍嘉年華(共二輯)。臺北市:知英。
桂景星(2001)。人文為本、創意為先---讓藝術人文領域的表演藝術學習成為人文教育全人學習的成長核心。載於陳惠邦(主編),桃園縣臺北市國教輔導團九十學年度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跨縣市交流研討文集(66-71頁)。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桂景星(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團康相關概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市。
桂景星(2004)。淺述新榮小學人文課程。載於桂景星(2011),天籟記事:113號公路17公里處(頁797-800)。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桂景星(2006)。新榮小學新進人員論述手冊(未出版之校內文件)。桃園縣:新榮小學。
桂景星(2007)。創校觀想:小學校長創校手記。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桂景星(2008)。多元智慧教無類---以新榮小學實踐為例。載於沈六(主編),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會務簡訊,50,12-16。臺北市: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桂景星(2011)。天籟記事:113號公路17公里處。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桂景星、張雅茱(2002)。國民小學普通教室課室空間使用問題探討---以上湖國小高年級普通教室為例(未出版之專案研究論文)。桃園縣政府,桃園市。
夏煥新(1965)。童子軍教育之理論與實施。臺北市:臺灣中華。
夏鑄九(1992)。理論建築。臺北市:臺灣社會研究叢刊-02。
席慕蓉(2001)。貼近自然之心。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98-99。
席慕蓉(2011)。以詩之名。臺北市:圓神。
鹿橋(1974)。汪洋。載於人子(7-13頁)。臺北市 : 遠景。
郭文夫(2006)。哲學美學論集。臺北市:時英。
郭秋永(1991)。民主精英論及其政治平等概念。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343-368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郭秋永(2010)。社會科學方法論。臺北市:五南。
郭瓊瑩(2009)。自921震災到88水災─打破學校建築之框框。2011年09月25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epdc2000/520450
郭俊賢、陳淑惠(譯)(1999)。多元智慧的教與學(增訂版)(原作者:L. Campbell, B. Campbell & D. Dickinson)。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6)
陳文典(2005a)。認識評量。載於教育部(編),教學評量的技術與應用(1-16頁)。臺北市:教育部。
陳文典(2005b)。「以學生為主」的教學評量。載於教育部(編),教學評量的技術與應用(17-23頁)。臺北市:教育部。
陳世秀(2004)。神奇的兒童藝術教育:用藝術點燃孩子成功的火焰。成都市:四川人民。
陳向明(2001)。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市:南宏。
陳阿月(譯)(1996)。童年沃野(原作者:G. P. Nabhan & S. Trimble)。臺北市:新苗文化。(原著出版年:1994)
陳明印(2002)。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介評與參考用書。載於張煌熙(主編),國民中小學校長與視導人員:理論篇研習手冊(121-135頁)。臺北市:教育部。
陳佩正(譯)(2008)。最夯的學校(原作者:T. Armstrong)。臺北市:心理。(原著出版年:2006)
陳海光(1985)。童子軍訓練與生活教育。載於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主編),童軍教育論著選集(第一集)(207-211頁)。臺北市: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陳健一(2008)。踏尋人文實踐路徑。經典與人文,26,1。
陳添丁(1984)。童軍教育與國民教育。臺北市:水牛。
陳清枝(1997)。森林裡的實驗學校。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
陳盛雄(1991)。露營地設施手冊。臺北市:交通部觀光局。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2)。初等教育專論:新世紀教育家的信念與實踐。臺北市:元照。
陳媺慈(2007)。我在太興的日子:一位初任女性校長學校經營之自傳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陳新轉(2003)。課程統整理論與設計解說(二版)。臺北市:商鼎文化。
陳榮灼(1992)。「現代」與「後現代」之間。臺北市:時報文化。
陳篤正(2002)。研討會序文。載於蕭炳欽(主編),九年一貫藝術與人文領域課程統整理論暨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序頁)。臺北市:臺灣藝術教育館。
陳伯璋、盧美貴(1991)。開放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根法、吳仁杰(1990)。幸福論。台北縣:台灣高等教育。
張玉成(1992)。英國小學社會科課程之分析。臺北市:三民。
張玉成(1994)。由英國小學教育現況談開放教育之實施。載於鄧運林(主編),現代開放教育(11-15頁)。高雄市:高雄復文。
張南星(譯)(1979)。教育與人生(原作者:Krishnamurit)。臺北市:牧童。(原著出版年:1952)
張春興(2007)。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重修二版)。臺北市:東華。
張福建(1991)。羅爾斯的差異原則及其容許不平等的可能程度。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281-304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張翠芬(2001)。一個青年女性自我之建構與轉化─自傳式民族誌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縣。
張慶三(1984)。團體康樂活動論叢及運用。臺北市:眾文。
張寶釧(2002)。讓我們化感動為行動。載於鄭晃二、張冠儀、城千惠(合著),校園玩翻天:有趣的空間與課程統整遊戲(序頁)。臺北市:遠流。
張秀惠、詹志禹(2006)。校園創意空間的建構與經營。教育研究月刊,145,73-81。
許世璋、高思明(譯)(2006)。解說我們的襲產(原作者:F. Tilden)。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77)
曹天瑞、周鳳祺、陳穆瑩(2001)。探索教育在臺灣發展之初探。公民訓育學報,10,179-209。
康台生、丘永福(2002)。設計教學研究。載於黃任來(主編),藝術與人文教育(下冊)(541-558頁)。臺北市:桂冠。
梁永安(譯)(2012)。李維史陀:實驗室裡的詩人(原作者:Patrick Wilcken)。新北市:衛城出版。(原著出版年:2010)
梁建鋒(1997)。美國教育。香港:三聯。
陶行知(1991)。陶行知全集(第一卷)。重慶市:四川教育。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83)。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b)。國民中小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2)。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黃炳煌(2002)。課程理論之基礎(六版)。臺北市:文景。
黃世孟(2005)。校園規劃理念與實踐:大學總務長日記。臺北市:建築情報。
黃世孟(2006)。校園物語:大學總務長日記。高雄市:麗文。
黃武雄(1994)。童年與解放。臺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臺北市:左岸文化。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臺灣東華。
黃純敏(2000)。教育民族誌寫作。教育研究資訊,8(5),80-92。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市:心理。
黃譯瑩(2003)。統整課程系統。臺北市:巨流。
黃譯瑩(2004)。綜合活動學習領域之理論與研究。2011年11月13日,取自:http://140.116.223.225/plan2/5-2/3-3-2.htm
黃光雄、李奉儒等(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原作者:R. C. Bogdan & S. K. Biklen)。嘉義市: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1998)
黃譯瑩、湯梅英、丁志仁(1998)。九年一貫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課程綱要研究報告(Ⅰ)。臺北市:教育部。
曾光宗(2005)。以兒童為主體的校園環境與空間設計。教育研究,136,66-82。
曾志朗(2001)。美育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112-114。
曾惠青(2008)。多元潛能引導藝術教案設計。臺北市:藝術家。
曾裕祥(1997)。臺灣開放教育之實驗。2011年10月02日,取自:http://www.taps.tyc.edu.tw/index11-7.html
湯志民(1991)。臺北市國民小學學校建築規劃、環境知覺與學生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湯志民(1993)。現代教學革新與教室設計的發展趨勢。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2,33-91。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畫。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
湯志民(2000)。學校空間革新的思維---「人─境」互動。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二十一世紀的學校建築與設施(頁16-62)。臺北市:作者。
湯志民(2001)。臺北市國民中小學校務評鑑之評析。載於蘇錦麗(主編),第八次教育行政論壇論文集(109-132頁)。新竹市: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湯志民(2002a)。學校遊戲場。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2b)。優質學校環境規畫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優質的學校環境(1-39頁)。臺北市:德伸。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劃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6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三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6b)。臺灣的學校建築(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7)。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載於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編),第105期國民小學主任儲訓班研習資料(283-290頁)。新北市: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湯志民(2008)。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18-38。
湯志民(2009)。教育領導與學校環境。教育研究月刊,181,16-28。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的新紀元。載於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主編),2010 年新紀元的教育行政發展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上)(頁87-108)。臺北市:作者。
湯梅英(1998)。香港的社會科課程。教育研究,62,59-64。
馮克誠、劉以林(2002)。愉快教育的基本原理。載於周宏、彭繼雄(主編),愉快教育(1-53頁)。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
覃怡輝(1991)。社會安全政策的公平和效率問題。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343-368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畢恆達(1989)。環境心理學研究資料引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4,115-136。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
喻肇青(2001)。向孩子學習:一個「人與空間」關係的環境教育行動研究。藝術教育研究,1(1),43-78。
詹志禹(2002)。影響創造力的相關因素─從小學教育環境與脈絡來考量。學生輔導,79,32-47。
鄔昆如(1991)。柏拉圖《理想國》的「正義」概念及其現代意義。載於戴華、鄭曉時主編,正義及其相關問題(9-30頁)。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楊孟瑜(1988)。森林的實驗小學。載於陳清枝(1997),森林裡的實驗學校。臺北市:生命潛能文化,頁193。
楊敏生(1994)。模糊理論簡介。數學傳播,18(1),1-5。
楊深坑(1987)。從科學理論的發展論教育研究之科學整合趨勢。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中華民國76年科技整合研討會論文集第三冊(頁85-102)。臺北市。
楊智穎(2000)。「統整課程」意識型態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統整與教學(60-87頁)。臺北市:揚智文化。
楊振昇(2006)。教育組織變革與學校發展研究。臺北市:五南。
楊思偉、高強華(主編)(1998)。鬆與綁的再反思。臺北市:五南。
楊龍立、潘麗珠(2001)。統整課程的探討與設計。臺北市:五南。
溫明麗(2004)。詮釋典範與教育研究。載於潘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156-186)。臺北市:心理。
葛倫特(2001)。美帶領我們進步(D. Gelernter)。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76-79。
趙守博(2009)。童軍活動中的露營生活。童子軍,46(6),2-5。
廖順約(2006)。表演藝術教材教法。臺北市:心理。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95)。國民中小學校園規畫。臺中市:作者。
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臺北市:師大書苑。
劉木賢(2006)。從鳳山國中事件看「新校園運動」。2011年09月24日,取自:http://www.twarchitect.org.tw/2006.02/A3-5.htm
劉仲冬(1996)。民族誌研究法及實例。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39)。臺北市:巨流。
劉秀嫚(2010)。【社會科學研究法進階課程講義】。未出版之原始資料。
劉彥俊(1983)。童軍教育。臺北市:水牛。
劉菁華(1960)。童子軍的教育理論與實際。臺北市:正中。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原作者:Michel Foucault)。臺北市:桂冠。(原著出版年:1977)
蔡文川(2007)。情意、環境、故事-塑造人地關係的重要因素。中國地理學會會刊,39,87-102。
蔡元培(1980)。蔡元培教育文選。北京市:人民教育。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臺北市:五南。
蔡菁芳(譯)(2007)。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七個決定未來的全球變遷趨勢(原作者:R. Nielsen)。臺北市:天下遠見。(原著出版年:2005)
蔡居澤、廖炳煌(2001)。探索教育與活動學校。臺南市:翰林。
歐用生(2011)。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課程理論與課程領導。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第0087期國民中小學校長研究班研習資料(343-360頁)。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鄭伯壎(2008)。呼應時代發展的新顯學。載於譚家瑜(譯),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8-14頁)。臺北市:天下雜誌。
樂為良(譯)(2011)。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原作者:Michael J. Sandel)。臺北市:雅言文化。(原著出版年:2009)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蔣偉寧(2011)。人文教育課程實驗的新榮。載於桃園縣政府(主編),桃園縣2011年學校教育學術研討會手冊(7-8頁)。桃園市:桃園縣政府。
蔣逸民(2011)。自我民族誌:質性分析方法的新探索。2012年6月29日,取自http://big.hi138.com/?i356702
蔣勳(2001)。發現自己的存在。天下雜誌,2001教育特刊,80-87。
鄧運林(主編)(1994)。現代開放教育。高雄市:高雄復文。
鄧運林(1997)。飛躍傳統的新新校園。高雄市:高雄復文。
賴文福(譯)(2000)。民族誌學(原作者:D. M. Fetterman)。臺北市:弘智。(原著出版年:1989)
盧美貴(1994)。開放教育。載於鄧運林主編,現代開放教育,1-10。高雄市:復文圖書。
盧美貴、曾惠梅(譯)(1994)。成長在夏山(二版)(原作者:阪元良江)。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91)
盧美貴、廖雪珍(譯)(1988)。緒川學校:開放式的個別化教學(原作者:新美一成)。臺北市:師大書苑。(原著出版年:昭和62)
諶淑婷(2011年01月08日)。桃縣教育研討會 邀兒童發言。國語日報,第15版。
賴聲川、丁乃竺(譯)(2007)。快樂學:修練幸福的24堂課(原作者:M. Ricard)。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3)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蕭百興(2008)。「兒時記憶空間」演練作為建築設計基礎認知課程之意義暨其檢討。載於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主編),第二屆教育與文化論壇論文集(109-165頁)。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鍾啟泉(1991)。現代課程論。臺北市:五南。
顏火龍(2000)。APA格式在我國學術研究的應用。初等教育學報,13,1-62。
簡茂發、李琪明、陳碧祥(1995)。心理與教育測驗發展的回顧與展望。測驗年刊,42,1-12。
譚家瑜(譯)(2008)。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原作者:T. Ben-Shahar)。臺北市:天下雜誌。(原著出版年:2007)
蘇之涵(無日期)。社區重建、小校再生與轉型之一:九二一與新校園運動。2011年09月24日;取自:http://recover88.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7392.html
蘇永明(2000)。垂直多元與水平多元的思考模式。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133-179頁)。臺北市:五南。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以現代和後現代哲學為範圍。臺北市:心理。
蘇映喬(2006)。傳銷業人情、面子與關係的交錯─自傳式民族誌取向。(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大,臺北市。
蘇南芬、林信甫(譯)(2000)。一所沒有牆壁的學校:開放教育之路(二版)(原作者:加藤幸次)。臺北市:恩楷。(原著出版年:1989)
嚴世芬(譯)(1997)。新世紀農耕:人對土地圓滿的愛(原作者:B. Cannard)。臺北市:琉璃光。(原著出版年:1995)
嚴祥鸞(主編)(2001)。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臺北市:三民。
釋證嚴(2007)。禮儀之美。臺北市:時報文化。
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原作者:Harry F. Wolcott)。臺北市:五南。(原著出版年:1990)
貳、英文部分
Alvesson, M., & Skoldberg, K. (2000). Reflexive methodology, 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 Sage.
Atkinson, P. (1997). Narrative turn or blind alley? Qualitative Health Research, 7, 325-344.
American Architectural Foundation (2007). Design for learning forum: School designand student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 Retrieved May 20, 2011, from http://www.aia.org/aiaucmp/groups/ek_menbers/documents/pdf/aiap037199.pdf.
American schools & University (2010). Choosing Champions. Retrieved April 10, 2011, from http://asumag.com/mag/architectural-portfolio-jury commentary-200911/index.html
Argon, J. (2006). Safety net. Retrieved April 12, 2011,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safety_net/index.html.
Beane, J. A. (1990). A middle school curriculum: from rhetoric to reality. Columbus, OH: National Middle School Association.
Beane, J. A. (1997). 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Bochner, A. P., & Ellis, C. (2002). Ethnographically speaking: Auto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Brannigan, A. (1992). Postmodernism, In E. of Mo Borgatta (Eds.),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3, 1522-1525. New York: Macmillan.
Brinberg, D., & McGrath, J. E. (1985). Validity and the research process. Beverly Hills, CA: Sage.
Brubacher, J. S. (1966). Curriculum: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Bullock, C. C. (200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chool building condition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at the middle school level in the commonwealth of Virginia.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Blacksburg.
Caine, R. & Caine, G. (1994). Making connections-Teaching and the human brain. New York: Anddison-Wesley.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 Massachusetts: Allyn & Bacon.
Chang, H. (2008). Autoethnography as method. Walnu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Chaves, E. (2006).The school of the future. In 2006 Taiwan Education Forum, Gaming in Education. Taipei, Published manuscript.
Charmaz, K., & Mitchell, R. (1997). The myth of silent authorship: Self, substance, and style inethnographic writing. In R. Hertz, (Ed.), Reflexivity and voice (pp. 193-215). London: Sage.
Coffey, P. (1999). The ethnographic self. London: Sage.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Day, C. W. (2000). From the reviewers: Trends in school design. Learning by Design, 9, 4-6.
Deck, A. (1990). Autoethnography: Zora Neale Hurston, Noni Jabdavu, and cross-disciplinary discourse. Black American literature forum, 24, 237-256.
Denzin, N. K. (1989). Interpretive biography. Newbury Park, CA: Sage.
Denzin, N. K. (1994).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500-515).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nzin, N. K. (1997). Biographical research methods. In J. P. Keeves (Ed.),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pp. 55-61). Adelaide, Australia: Pergamon.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1994).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1st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Eds.). (2005). The Sag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Dewey, J.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 Free Press.
Dewey, J. (1963).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New York: Collier Books.
Dewey, J. (1971). 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and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Doll, W. E. (1993). Curriculum possibilities in a post-future.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8(4), 277-292.
Ellis, C. S. (2004). The ethnographic I : A methodological novel about autoethnography. Walnut Creek, CA: AltaMira Press.
Ellis, C. S. (2009). Revision: Autoethnographic reflections on life and work. Walnut Creek, CA: Left Coast Press.
Ellis , C. S., & Bochner, A. P. (2000) . Autoethnography, personal narrative , and personal reflexivit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733-768). Thousand Oaks, CA: Sage.
Ellis, C. S., & Bochner, A. P. (2006). Analyzing analytic autoethnograph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35(4), 429-449.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Freire, P. (1971).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Books.
Frost, S. E. (1966).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western education. New York: Merrill.
Fullan, M. G. & Stiegelbauer, S. (1999).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Gardner, H. (1983).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3).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 Theory in Practice.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dner, H. (1999). Intelligence reframed: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into 21th century. New York: Basic Books.
Garrett, D., & Hodkinson, P. (1999). Can there be criteria for selecting research criteria? A hermeneutical analysis of an inescapable dilemma. Qualitative Inquiry, 4, 515-539.
Gislason, N. (2009). Mapping school design: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 among facilities design, curriculum delivery, and school climate. Th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40(4), 17-33.
Gislason, N. (2010).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the learning environment: A framework for school design research. 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 13(2), 127.
Glesne, C., & Peshkin, A. (1992).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Longman.
Good, C. V. (1973). Dictionary of education. New York: McGraw-Hill.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New York: McGraw-Hill.
Goodlad, J. I. (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New York: McGraw-Hill.
Grundy, S. (1987). Curriculum: Product or praxis. New York: The Falmer Press.
Green, D. & Turrell, P. (2005). School building investment and impact on pupil performance. Facilities, 23, 253-261.
Habermas, J.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London: Heinemann.
Haggerty, B.A. (1995). Nurturing intelligences: a guide to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teaching. Menlo Park, Calif: Addison-Wesley.
Hammersley, M. (1992). What’s wrong with ethnography? Methodological exploration. London: Routledge.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1983). Ethnography: Principles in practice. London: Tavistock.
Hammersley, M., & Atkinson, P. (1987). Ethnography principles in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Tavistock.
Hayano, D. M. (1979). Auto-Ethnography: Paradigm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Human organization, 38(1), 99-104.
Honeyman, D. S. (1994). Finances and the problem of American’s School buildings. The Clearing House, 68(2), 95-97.
Hopkins, L. & Armentrout, W. D. (1931). Principles of integration. In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Ed.), Five unifying factors in American education (pp. 367-378). Washingh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Johnson, H. S. S. & Maki, J. A. (2009). Color sense.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0, from http://asumag.com/Construction/planning/classroom-color-choices-200908/
Jones, S. H. (2005). Autoethnography: Making the personal political.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3rd ed.) (pp.763-792) . Thousand Oaks, CA: Sage.
Kaplan, A. (1964). The conduct of inquiry: Methodology for behavioral sc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Kelly, J. (1990). Leisure (2nd ed.). End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ubiszyn, T. & Borich, G. (1987). Educational testing and measurement: Classroom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2nd ed.).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Lackney, J. A. (1999). Reading a school building like a book : The influence of the physical school setting on learning and literacy. (ERIC Document Reporduction Service No. ED433692)
Lave, C. A., & March, J. G. (1975). An introduction to model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Harper & Row.
Lazear, D. (1991). Seven ways of teaching: The artistry of teaching with multiple intelligence. Palatine, Illinois: IRI/Skylight Publishing.
Lazear, D. (1993). Seven pathways of learning: Teaching students and parents about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ucson, AZ: Zephyr Press.
LeCompte, M. D., & Preissle, J.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2nd ed.). London: Academic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Linn, R. L. & Gronlund, N. E. (1995).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in teaching (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ofland, J., & Lofland, L. H. (1984). Analyzing social settings (2nd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Mannell, R. C., & Kleiber, D. A. (1997). 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Venture, PA: Sage.
Matar, M., & Brighith, I. (2010, April). The impact of school design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Palestinian territories: an empirical study. CELE Exchange. Centre for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10(5), 1-5.
Merriam, S. B. (198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iles, J. C. & Priest, S. (Ed.). (1999). Adventure Programming. Venture, PA: Sage.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a).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 sourcebook of new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iles, M. B., & Huberman, A. M. (1994b).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An expanded sourcebook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ore, D. P. (2002). School building day. School Planning & Management, 41(5), 12-13.
Muncey, T. (2010). Creating autoethnographi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Patton, M. Q. (2002).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elto, P., & Pelto, G. (1978).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The structure of inquiry (2nd e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nnington, J . L. (2007). Silence in the classroom/ whispers in the halls: Autoethnography as pedagogy in white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Race ethnicity and education, 10(1) , 93-113.
Pinar, W.F., W.M. Reynolds, P. Slatley, P.M. Taubman.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by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discourses. New York: Peter Lang.
Reed-Danahay, D. (1997). Introduction. In Reed-Danahay, Deborah (Eds.). Auto/Ethnography: Re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pp. 1-17). Oxford, UK: Berg.
Richardson, L. (1994). Writing: A method of inqui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516-529).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binson, L., & Robinson, T. (2009). An Australian approach to school design. CELE Exchange. Centre for Effe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2009(3), 1-7.
Rosenau, P. M. (1992).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ssman, G. B., & Rallis, S. F. (1998). Learning in the field: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Roth, W. M. (Eds.)(2004). Auto/ Biography and auto/ ethnography: Praxis of research method. Rotterdam, The Netherlands: Sense Publishers.
Rydeen, J. E. (2009). Facility planning: An eye-opener. Retrieved September 20, 2011, from http://asumag.com/Contruction/planning/architecture-influence-education-200906/
Reed-Danahay, D. (Ed.)(1997). Auto/Ethnography: Rewriting the Self and the Social. Oxford and New York: Berg Publishers.
Sanoff, H. (2002). Schools designed wi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11, from http://www.edfacilities.org/pubs/sanoffschools.pdf
Schubert, W. H. (1995). Toward lives worth living and sharing: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 coherence. In Beane, J. A. (ed.). Toward a coherent curriculum. ASCD, Alexandria, Virginia.
Shweder, R. A. (1980). Fallible judgment in behavioral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Shotter, J. (1984). Social Accountability and Selfhood. Oxford: Basil Blackwell.
Simpers, B.(2004). Safety first. Retrieved October 15, 2011,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safety_first/index.html
Slattery, C.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Smith, S. M. (2008). School building quality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in south Carolina public high school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lemson University, Clemson.
Sparkes A. C. (2000). Autoethnography and narratives of self: reflections on criteria in action. Sociology of Sport Journal (SSJ), 17(1), 21-41.
Spry, T. (2001). Performing autoethnography: An embodied methodological praxis. Qualitative inquiry, 7(6), 706-732.
Tanner, C. K. (2000). Minimum classroom size and number of students per classroom. Retrieved October 18, 2009, from http://www.coe.uga.edu/edu/sdpl/research//territoriality.html
Tanner, C. K. (2009). Effects of school design on student outcom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7(3), 381.
Tanner, D. (1989). A brief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struggle for an integrative curriculum. Educational Horizons, Fall 1989, 7-11.
Tanner, D. & Tanner, L. N. (1980).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Teachrnet (2009). Design quality and sustainability. Retrieved May 10, 2010, from http://www.cabe.org.uk/publishcations/successful-school-design
Van Maanen, J. V. (1988). Tales of the field: On writing ethnograph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Van Maanen, J. V. (1995). An end to innocence: The ethnography of ethnography. In J. Van Maanen (Eds.). Representation in ethnography(pp. 1-35). Thousand Oaks , CA: Sage.
West, R. C. (1987).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of Baden-Powel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 Africa, South Africa.
Wiersma, W. (2000). Research method in education (7th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Wraga, W. G. (1997). Pattarns of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the curriculum field. 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 Winter 1997, 12(2), 98-117.
Zais, R. S. (1976). Curriculum, 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