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明美
WANG, MING-MEI
論文名稱: 歌謠、歌仔冊、歌仔戲:<安童哥買菜>研究
Ballad, Taiwanese Opera and Libretto: A Study of ‘Go to Market, My Boy An-Ton’
指導教授: 陳龍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88
中文關鍵詞: 台語民間文學庶民文化歌謠歌仔冊歌仔戲
英文關鍵詞: Taiwanese language,, folk literature, folkculture, ballad, libretto, Taiwanese opera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794下載:6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從早期歌謠、歌仔冊及歌仔戲唱片中蒐集、整理、比較與分析。〈安童哥買菜〉有歌仔先演唱、灌錄唱片並出版歌仔冊,是當時銷售冠軍。印刷、唱片等工業的普及,大量歌仔戲唱片及台灣民謠的出版,使它成為家喻戶曉的一首歌謠,且吸引部分民間人士改編與創新。在歌仔戲內台時期,它豐富了戲劇情節並有效紓緩觀眾的情緒。它使用簡單的語言,貼近庶民生活﹐很容易引起共鳴,在不同時期受到各階層閱聽大眾的喜愛。就民間文學角度,它展現不同演唱藝人的特色與專長,各自以食材、宴客菜色、戲劇或是劇目以及賭博等不同面向來呈現。
    唱片等娛樂媒體的產製,將早期街頭藝人的聲音保留下來,提供後人對於早期民間藝術探究的資源,它的文本具有文學、語言學、民族音樂學、及戲劇文本史料等價值,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它是珍貴的民間文學,可惜後期定型化單一唱詞的版本卻限縮了民間文學的多元化特色。
    〈安童哥買菜〉藉由不同傳播媒體不斷傳唱,簡單的生活用語,是鄉土語言與藝文統整教學頗適合的教材,學生很快能習得實用的日常用語並能認識傳統戲曲之美的。

    From collecting, sorting, comparing to analyzing, this paper is working on the research of ballads, Taiwanese opera libretto(Kua-á-tsheh) and records in early days. ‘Go to Market, My Boy An-Ton’(An-Tông-Ko bé- tshài) was one of popular songs hitting the top chart, which was performed by singers, made records and then published as libretto booklet. Due to flourishing printing and records industry, a lot of Taiwanese opera records and ballads were published; it has become well-known and been adapted/innovated by folks continually. In the period of indoor opera, this play not only enriched the plot but also eased the audience’s emotion. Using simple language and depicting folk’s daily lives, this play aroused echoes in people’s heart and favoured by various groups in all periods. From the angle of folk literature, this play shows roles’ characters and actor/actress’ skills from aspects of food material, party dishes, drama, and gambling etc.
    The entertaining media like records preserve buskers’ voices in early days, providing folk arts resources for later generations. ‘Go to Market, My Boy An-Ton’ possesse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linguistics, ethnomusicology, historical material of text. It’s a precious folk literature work in terms of cultural preservation. However, fixed mono-libretto version in later period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diversity of folk literature.
    By utilizing different media been sung and simple words in daily lives, ‘Go to Market, My Boy An-Ton’ is suitable for vernacular, art, and literature teaching material. By this play, students are able to learn practical words in daily lives as well as approach the beauty of traditional drama.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回顧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10 第五節 研究範圍資料與限制 12 第六節 論文架構 15 第二章〈安童哥買菜〉的民間傳播網絡 17 第一節 從歌謠、歌仔冊到歌仔戲 17 一 歌謠與歌仔冊 17 二 歌仔冊和歌仔戲 21 三 歌仔、歌謠的傳播者 24 第二節 各版本概述 28 一 歌仔、歌謠唱片版本 28 二 歌仔冊版本 34 三 本地歌仔版本 37 四 歌仔戲唱片版本 43 五 文化保存表演版 51 六 廣告創作和採集版 53 第三節 小結 56 第三章 〈安童哥買菜〉與歌仔戲《山伯英台》 58 第一節 本地歌仔與歌仔戲 58 第二節 梁祝故事與歌仔戲的淵源 60 一 梁祝故事的起源 61 二 歌仔戲的《山伯英台》 62 第三節《山伯英台》裡的安童 66 第四節 穿插<安童哥買菜>的戲劇效果 72 一 發揮調笑、潤飾及延長戲劇的作用 72 二 有效紓解觀眾的情緒 72 三 提供更元多的表演內容 74 第五節 小結 78 第四章 〈安童哥買菜〉的庶民文化分析 79 第一節 〈安童哥買菜〉食材比較與分析 79 一 肉類食材的比較分析 80 二 海產類食材的比較分析 84 三 蔬菜類食材比較 85 四 雜貨類食材比較 88 第二節 銀心出菜看早期宴客菜色 90 一 手抄本 90 二 歌仔冊 93 三 歌仔戲唱片 93 第三節 〈安童哥買菜〉戲中戲曲類型與劇目 95 第四節 〈安童哥買菜〉探討賭博現象 101 一 賭博類型 101 二 日治時期另類賭博型態-花會 103 三 賭博風氣由來已久 108 第五節 〈安童哥買菜〉看社會價值觀 110 第六節 民以食為天的習俗與禮俗 113 一 民間小吃的社會背景與習俗 113 二 食材藥理概念 116 第七節 小結 117 第五章 流行文化層架底下的〈安童哥買菜〉 119 第一節 唱片文化工業 119 第二節 龜甲萬廣告搭上歌仔戲的流行 124 第三節 劉福助的台灣民謠 129 第四節 現代街頭藝人即興版 132 第五節 小結 134 第六章 結論 136 第一節 〈安童哥買菜〉文本的價值 136 一 文學上的價值 136 二 語言學上的價值 137 三 民族音樂學上的價值 139 四 社會現象、民俗學上的價值 140 五 戲劇史料上的價值 140 第二節 媒體對於民間文學的作用 140 第三節 〈安童哥買菜〉與民間文學的關係 141 第四節 未來展望與期許 142 引用書目 144 附錄一 唱片資料 154 陳石春版 154 鈴鈴版 156 國聲版 161 國聲--金樹版 168 附錄二 錄音帶資料 173 月球版 173 皇冠版 177 附錄三 手抄本 181 陳旺欉版 182 附錄四 新創作改良版 188 莊研誼版 188 劉福助版 188

    報紙、期刊
    王育德、葉國彥2000 年《臺灣話講座》,台北:前衛出版社,頁195-196。
    王順隆 1994 年〈閩台「歌仔冊」書目﹒曲目〉,《台灣文獻》,45 卷3 期,頁171-271。
    史白靈1965 年〈台語歌曲演變的方向〉《聯合報》7 月26 日第8 版。
    半個北平人1982 年〈消滅台語的藉口〉、〈硬要啊婆穿迷你裙〉,《亞洲人》雜誌,專欄名:大家談(卷期:0017)頁49。
    江武昌 2007 年〈現代社會下的廟會演戲文化鳥瞰〉《美育》雙月刊 第九期頁56-57。
    竹碧華 1992 年〈楊秀卿的台灣說唱〉,台北市:行政文化建設委員會 頁25-43。
    吳文星 1988 年〈日治初期台灣的「大家樂」---花會〉《歷史月刊》歷史月刊雜誌社 頁62-64。
    吳逸生1968 年《台灣風物》雜誌18 卷3 期 頁33。
    吳瀛濤1968 年〈台灣歌謠集〉頁92《台灣風物》雜誌 第18 卷3 頁92。
    呂訴上1953 年〈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台北文物》2 卷4 期 頁94
    林明德1994 年〈飲食文化調查研究〉—第九十一回台灣研究研討會,(彰化縣藝文搜集計畫)《台灣風物》四十四卷一期 154。
    啊土伯仔 2007《臺灣閩南語朗讀文章選輯》第140 篇/ 掖種第4 期〈牛稠內觸牛母〉 頁85。
    邱坤良2009 年,〈從鄉野到國寶—歌仔戲走過滄桑〉【聯合報】3 月5 日A4。
    姚村雄 2002 年〈日治時期美術設計中之「台灣女性圖像」研究〉《設計學報》7卷2 期 國立台中技術學院商業設計系 頁117-138。
    徐亞湘 2003〈落地掃到戲園內台的跨越〉,《百年歌仔-2001 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頁400-421。
    林良哲2003<日治時期歌仔戲的商業活動>,蔡欣欣主編《百年歌仔2001--海峽145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頁443。
    陳柔縉 2010 年 〈龜甲萬醬油〉《- 百年老牌子系列之三》台大校友雙月刊頁30-33。
    野間晃、王順隆1995 年〈「識丁歌」與「千金譜」--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台灣風物》45 卷2 期6 月 頁29-37
    黃叔璥 1722 年〈赤崁筆談〉《臺海使槎錄》卷二:臺灣文獻叢刊 頁39-43。
    黃得時 中島利郎編 1932 年 〈談談台灣的鄉土文學〉《1930 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評論集》(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頁321-326。
    劉秀庭 2003 年〈試論歌仔戲在九年一貫課程的應用〉《台灣戲專學刊》第6 期 頁98-99。
    蔡佳珊 2003 年〈發現台灣-今日風華 歌仔戲王朝〉《經典雜誌》第55 期2 月頁55。
    蔡欣欣 2001 年《百年歌仔-2001 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頁535。
    蔡欣欣 2003〈當代台灣地區歌仔戲研究概述〉《百年歌仔2001 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 論文集》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頁645-646。
    簡妙如 2003 年〈流行音樂意味著什麼?-流行文化的科技、市場、差異主體與真誠性的解構〉《中華傳播年會》新竹:交大。頁6-7。
    藍鼎元1867 年〈治臺必告錄〉-《鹿洲文集》卷一<與吳觀察論治臺灣事>:臺灣文獻叢刊 頁47。

    學位論文:
    王明偉2009 年《賭博行為應刑性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亭佳2004 年《辦桌產業策略發展研究》台北: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竹碧華1991 年《楊秀卿歌仔說唱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苓2006 年《論賭博行為之應罰性》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專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恆立1997 年《辦桌-個社會文化的觀察》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俶伶 2004 年《臺灣梁祝歌仔冊敘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
    秦毓茹2003 年 《梁祝故事流布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歌仔冊與歌仔戲為範圍》花蓮:國立花蓮師院 民間文學研究所。
    張光祥 2009《阿登仔來扮戲》-外台歌仔戲丑角結合電腦動畫之創作研究台南: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陳瑞明 2001《台灣閩南語諺謠研究》高雄:國立師範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
    陳薇琳2007《歌仔戲教學對國小兒童學習鄉土語言興趣影響之研究》-以士林國小五年級學生為例,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教育學系碩士班論文。
    曾子良1989《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台北: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
    黃裕元2000 年 《戰後台語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詩茜2006《三0 年代臺語流行歌曲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研究所。
    黃穗華 2007《呷飽、呷好、呷巧--台灣辦桌菜單設計變遷之研究》台中: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臧汀生 1978《台灣民間歌謠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
    歐惠萍 2006《高雄縣內門鄉辦桌產業文化研究 》台南:國立臺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昇德2005《「辦桌」行業的演變:高雄縣內門鄉總舖師的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
    賴崇仁2005 年 《台中瑞成書局及其歌仔冊研究》,台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顏文雄 1963《臺灣民謠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學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法達 2002《從彩票到愛國獎券──公辦彩券與國家財政關係之探討 台北: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
    蘇姿華2003 《台灣說唱黃塗版歌仔冊研究》台中:逢甲大學 中國文學所碩士。

    出版書籍:
    Angela Willans 著2000 年 《賭徒的救生圈》黃雅倫譯台北市: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片岡巖著 1990 年 2 版《台灣風俗誌》陳金田翻譯 台北市: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王嵩山1988 年《扮仙與作戲—台灣民間戲曲人類學研究論集》臺北縣: 稻鄉
    亦玄1996 年 《新編台語溯源》臺北市 :時報文化出版。
    吳自牧撰 1966 年 王民作編 《夢梁錄》 台北市:文海出版社。
    吳贏濤 1975 年 《台灣諺語》台北:台灣英文出版社。
    呂訴上1961 年《台灣電影戲劇史》 台北市:銀華出版部。
    李獻章1989 年 《臺灣民間文學集》 台北縣 :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周鍾瑄1959 年《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141 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主編。
    林信雄1988 年 《世界風俗(飲食篇)》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林茂賢2001 年 《台灣傳統戲曲》臺北市 :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林茂賢等2000 年 《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中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出版。
    林鋒雄1997 年 《歌仔戲四大齣之一山伯英台》宜蘭縣: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林鶴宜2007 年《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角下的台灣戲曲》台北縣:稻香出版社。
    林鶴宜2003 年 《台灣戲劇史》蘆洲市:國立空中大學。
    林鶴宜 蔡欣欣2004 年《光影.歷史.人物 : 歌仔戲老照片》宜蘭縣: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林茂賢 1999 年《本地歌仔山伯英台》-台灣戲劇音樂集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邱坤良1992《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895-1945) 台北市:自立晚報 文化出版部。
    金關丈夫著 1990 年《民俗台灣》林川夫主編 臺北市:武陵出版社
    胡萬川 2004 年《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
    徐亞湘 2006 年《日治時期台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 台北:南天書局。
    徐麗莎、林良哲 2007 年 《從日治時期唱片看台灣歌仔戲》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高宣揚2002 年《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張玉欣、楊秀萍2004 年《飲食文化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出版。
    張炫文 1998《歌仔調之美》台北:漢光出版社。
    張炫文1982 年 《台灣歌仔戲音樂》台北市:中華民俗藝術叢書。
    張炫文1986 年 《台灣的說唱音樂》臺中縣霧峰 : 臺灣省交響樂團。
    張靜二 1999《西洋戲劇與戲劇家》臺北市:翰蘆總經銷。
    連橫 2001 年《台灣語典》王新枝 陳泰然注音台南:市世峰出版社。
    連橫1962 年《臺灣通史》台灣文獻叢刊128 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正之2000 年 《民俗思想起—消失中的常民生活文化》南投:臺灣省政府。
    郭春敏2008 年 《博弈娛樂事業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耕、曾學文 1995 年 初版,《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陳進傳等著 2000 年《宜蘭本地歌仔—陳旺欉生命紀實 》宜蘭:傳統藝術中心。
    陳龍廷 2008 年1 月《聽布袋戲-一個口頭文學研究》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陳龍廷 2010 《發現布袋戲:文化生態.表演文本.方法論》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陳建銘 1989 《野台鑼鼓》台北縣:稻香出版社。
    曾永義 1997《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
    曾秀蘭、鄭淑華 1994 年《 彰化縣民間文學集4--故事篇(二)》鄭施玉錦口述民間故事。台中: 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
    曾慧佳 1998 年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楊雅慧 1996 年《阮的心內話-十位女性的生命告白》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楊麗祝 2000 年《歌謠與生活》台北縣:稻香出版。
    葉彥龍 2001 年 《台灣唱片思想起》臺北縣:博洋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鈴木清一郎 1978 年《台灣舊慣習俗信仰》高賢治 馮作民譯,台北市:眾文書局
    廖瓊枝 2004 年《台灣歌仔戲四大齣之-山伯英台》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
    臧汀生 1989 年三版《台灣閩南語歌謠研究》台北市:臺灣商務印印書館。
    劉秀庭 1996 年 《歌仔戲劇本(二)【山伯英台】》台北市:國立復興劇藝實驗學校。
    劉美菁 1999 年 《歌仔戲概論》〈日治時期的歌仔戲〉台北:學海出版社。
    劉還月 1991 年 《台彎的歲節祭祀》台北市:自立晚報出版。
    歐大年、趙金山等 2007 年 《香河廟會、花會與民間習俗》。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
    蔡欣欣 2005 年 《台灣成果研究述論》台北:國家出版社。
    蔡欣欣 2005 年 《台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台北市:里仁書局。
    蔡棟雄 2007 年 《三重唱片業、戲院、影歌星史》台北縣:三重市公所。
    鄭英珠編輯 1997 蘭陽戲劇叢書5—《歌仔戲四大齣之一山伯英台》上、下篇 宜蘭縣文化中心。
    盧世標 1965 年《宜蘭縣志》卷二人民志第10 篇禮俗篇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黃叔璥 季麒光 1996 年《台海使差錄》<赤崁筆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簡榮聰 1994 年 《台灣農村民謠與詩詠》行政院農委會中華民國四健會協會編印。
    藍鼎元 1958 年《平臺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 種 台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顏慧儀 2002 年 《希臘神話精選集》臺北 華文網。
    瀟湘文 2009 年 《廣告傳播》 台北:威仕曼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譚達先 1993 年 《中國四大傳說新論》台北:貫雅出版社。

    光碟、影音資料:
    王金樹 年代不詳(約1960-1970 年)《三伯英台》第9 集 施金錠編導,國聲唱片。
    柯玉霞 英英合唱 年代不詳 施金錠編作 閩南語歌仔戲〈安童哥買菜〉 鈴鈴唱片。
    徐亞湘等 2004 年《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張桂子 呂寶桂 等聯合灌音:年代不詳(約1966 年?)施金錠編導 歌仔戲〈安童哥買菜〉國聲唱片。
    張雪君 李峰主唱:1981 年「三國演義」唱片〈安童哥買菜〉中華有聲出版社。
    陳石春主唱 年代不詳,歌仔曲〈安童買菜〉利家唱片。
    黃香蓮:2007 年 歌仔戲 《前世今生蝴蝶夢》公共電視。
    楊麗花 年代不詳「王文英與竹蘆馬」家用VCD,超級星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楊麗花主唱 歌仔戲《梁山伯與祝英台》年代不詳(1975?),月球唱片。
    廖瓊枝:2004 年 歌仔戲---經典劇目《山伯英台》-教學篇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廖瓊枝演唱 年代不詳《山伯英台》(1970?),皇冠唱片。

    電子資源:
    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s/siau-peng-ti/an-tong.htm。
    lmsleg2010 年2 月27 日五龍唱片出版1962 年。取自【打貓雜貨舖】雅虎奇摩拍賣網站:http://tw.page.bid.yahoo.com/tw/auction/c47373549。
    王釗芬 1993《「周成過台灣」故事的形成及演變》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o/ong-chiau-hun/sek-su/ch-04.htm。
    王順隆2008 閩南語俗曲唱本全文資料庫。取自中研院漢籍典藏資料庫。
    慈林教育基金會 1982 年典藏/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取自:http://140.112.114.85/RetrieveDocs.php。
    江武昌2009 年 歌仔戲論壇取自http://www.twopera.net/BB/index.php?topic=5361.msg11034#new。
    佚名 年代不詳《安童買菜新歌》二本臺中:瑞成書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俗曲。
    佚名1958 年《安童買菜什唸歌》新竹:竹林書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俗曲。
    佚名1956 年《安童買菜歌》全二本 新竹:竹林書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俗曲。
    佚名1957 年《安童買菜歌》全二本 台中:文林書局: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俗曲。
    佚名 年代不詳《安童買菜歌》新竹 竹林書局
    佚名1933 年3 月12 日《新編安童買菜歌》臺南州嘉義市: 捷發漢書部;發行人:許應元楊雲萍文庫。
    佚名 1933 年5 月24 日《續編安童買菜歌》臺南州嘉義市,捷發漢書部 楊雲萍文庫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資料庫
    佚名 年代不詳《安童買菜歌》新竹 竹林書局/284 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 1957 年《安童買菜歌》全二本 臺中:文林出版社, 傅斯年圖書館。
    佚名 年代不詳《新刻花會歌》木刻本/27 冊。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 1927 年《最新十二碗菜》廈門會文堂出版 傅斯年數位資料庫。
    佚名 年代不詳《最新十二碗菜》台南博文堂 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1932 年《打花會滑稽京調》上海:時新書局 傅斯年圖書館善本室 俗曲。
    佚名 年代不詳《十二月歌》木刻本/27 取自 王順隆 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著《勸改賭博歌》/新竹 竹林書局 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 年代不詳《新冤枉錢拔輸餃》廈門:林國清 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
    佚名 2008 年2 月<台灣民謠傑作集> 取自 新浪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wiwienen/article.php?pbgid=323&entryid=588348。
    吳真人醫術高明 http://bbs.apnec.com/phpbb/viewtopic.php?f=5&t=609&view=next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http://kn.ncfta.gov.tw/opera/HTML/talent26.htm
    國家圖書館 2009 年台灣分館--數位資料庫--歌仔冊。
    張馥桂 2010 年7 月17 新生代傳播事業有限公司。部落格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jufu8899
    莊誼研 2010 年3 月21 日 唭哩岸布袋戲網站,取自台灣說唱劇http://www.klgp.idv.tw/klgp07.htm
    郭麗娟2007 年4 月29 日《郭芝苑台語流行歌曲之夜》取自 啊hong 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jw!UwZoPk6eGR.GTpAtQ1ZiKGs-/article?mid=4146。
    楊雲萍文庫2009 年 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數位資料庫。
    鄭施玉錦口述 采錄者:曾秀蘭、鄭淑華 民間故事《 彰化縣民間文學集4--故事篇(二)》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1994 年8 月8 日頁116-120。取自:http://xdcm.nmtl.gov.tw:8080/NmtlFront/content.jsp
    蕭平治1995,9 月12 日 「臺灣文學研究工作室」<鹹酸甜臺文工作室>。取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s/siau-peng-ti/an-tong.htm。
    謝啟文安平文史工作室部落格 <安平最後的漢學仔仙>三叔 公李章三 先生家族溯源2007,8 月12 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jyEEhdOTAAPmxvMd8Uo-/article?mid=259

    田調資源:
    廖瓊枝 2008 年3 月23 日訪,地點:台北市社教館。
    陳剩 2008 年3 月24 日訪,地點:台北市社教館。
    許再添 楊梅子 2008 年4 月17 日訪,地點:台北市社教館。
    葉明德:2008 年3 月21 日訪,地點:台北市社教館。
    陳文山:2008 年4 月24 日訪, 電話訪問。
    李仙恩:2008 年4 月15 日訪,台大第二活動中心。
    陳茂益:2008 年3 月27 日,電話訪問。
    陳和平:2009 年4 月22 日,電話訪問。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