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李佑宗 Li-Yu-Tsung |
---|---|
論文名稱: |
台北市市立高職機械科學生技能檢定對技能學習與肯定之研究 A Study on Skill Assertion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kill Test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Taipei |
指導教授: |
馮丹白
Feng, Dan-Pa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9 |
中文關鍵詞: | 技能檢定 、機械科 |
英文關鍵詞: | Skill Test,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Techniqu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2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市市立高職機械科技能檢定對技能自我肯定之情形與所面臨技能學習與技能肯定上的各種問題。首先分析不同年級與性別之高職機械科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之學習技能的差異情況,以期能提供教育單位機關、學校行政單位與教師在擬定技能檢定之相關措施作為參考。為了能夠達到研究目的,藉由文獻探討所得之理論架構自行發展問卷,以立意取樣之方式針對台北市設有市立高職機械科之二年級與三年級學生之4所高職共8班之學生進行抽樣,接受調查之樣本數共329人,有效回收問卷為100%,並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所獲結果如下︰
一、整體技能學習與技能肯定情況幾乎良好。
二、不同性別之背景變項高職機械科學生在技能學習有差異。
(一)不同性別之機械科三年級女生在學習習慣、技能認同與技能評價上
優於男生,
(二)不同性別之機械科二年級女生在學習動機優於男生。
三、不同年級之背景變項高職機械科學生在技能認同上有差異。
(一)不同年級機械科學生,其三年級之技能認同優於二年級。
(二)不同年級機械科學生,其技能學習方面以二年級在學習動機與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較三年級好。
本研究也特別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單位與學校教師提出具體建議,提供相關專業人士做為參考,並提供研究對象、方法與研究工具等來歸納以供後續研究。
關鍵字︰技能檢定、機械科
Abstract
The aims of the research was to discuss which on skill assertion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kill test of the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Taipei and problems of the skill assertion, skill learning. First, to analyze different grades and sexual of second grade and third grade student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of divergences situation for skill learning.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ill provide the statistics and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al authority,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to draw up relation measures for skill test and to be compared. In order to reach these goals, the frame of theoretical from documentary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review to develop a questionnaire by myself. By distributed to second and third grades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pei city within 5 municip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8 classes for students and 329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o investigate. The valid questionnaires rate is 100% and used th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 t-test , one-way-way analysis to carry out. The conclusions from the findings are listed as below︰
1. The overall skill learning and skill assertion is almost good.
2.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kill learning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t sexual backgrounds of variable.
A. The girl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re superior to boys on the learning habits, skill identification and skill evaluation.
B. The girls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re superior to boys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3.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kill identification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different grade backgrounds of variables.
A. The third grade is superior to second grade on the skill identification.
B. The second grade is superior to third grade on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habit and learning attitude.
The research of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the educational authorities, school 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 Come to an end, for these researchers who will interested the field and provide subjects, methods and instruments for reference.
Keywords︰Skill Test,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Technique
壹、中文部分
王多智(民82)。國小美勞科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藝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怡靜(民89)。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低學業失敗容忍力學童影響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俊(民95)。桑代克三大律與乒乓球課程關係探討。西北師範大學體育學報,第5期,頁152-154。
王衍(民94)。從ARCS模式探討英語學習動機之激發策略。台中教育大學學報,第19期,頁89-100。
田振榮(民90)。以職場為導向學生能力標準架構與能力分析模式。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第63期,頁16-20。
田振榮(民92)。我國技職教育體系建立能力標準之可行性研究。台北︰教育部。
吉科培(民70)。中華民國工業職業教育訓練之評估與建議。台北︰經建會。
伊慶葴(民88)。臺灣區技職學校在校生丙級技術士專案技能檢定工作報告。台北︰勞委會。
江文雄(民89)。技職校院學生能力標準建構與能力分析模式之規劃研究︰技職一貫課程專案研究成果摘要。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96)。中華民國96年國家建設計畫。台北︰經建會。
行政院勞委會中部辦公室(民93)。技術士技能檢定及發證辦法。民國94年12月30日。取自︰
http://www.labor.gov.tw/level.asp?contentURL=./service/textcontent2.asp&parent=5&rfnbr=9。
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行政院主計處(民97)。行職業分類標準。民國97年。取自︰http://www.dgbas.gov.tw/mp.asp?mp=1
吳京(民85)。當前技職教育改革的理念與方向,85學年度台灣省職業學校校長會議。
李隆盛(民90)。美國能力本位課程發展模式。就業與訓練雙月刊,第19期,頁37-45。
李基常(民92)。我國高職學校學生專業能力標準之建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頁191-211。
李隆盛(民88)。能力分析法與蝶勘法(DACUM)。台北︰師大書苑。
李隆盛(民77)。德爾菲預測術在技職教育上的運用。工業職業教育,第7期,頁36-40。
李翠月(民91)。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輔導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曉蓉(民86)。青少年身體意向與自尊、沮喪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堅萍(民94)。藝術創作性技能需要形式取向的技能學習理論。國教輔導,第6期,頁21-24。
林清江(民87)。當前技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87學年度臺灣省職業學校校長會議專題演講。
林清江(民75)。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俊彥、陳昭君、錢志偉、陳雅利(民93)。技職學校發展專業能力指標之整合研究(國科會計畫︰NSC—92—2516—S—027—001—X3)。台北︰行政院國科會。
林彥如(民91)。自我肯定訓練對國防醫學院學生自我肯定、自尊、人際溝通滿意度之影響。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惠明(民94)。在校生技能檢定的實施對高職餐飲科學生技能學習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寶山(民65)。台北市高級中等學校新生入學前後升學意願及學業成就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文彬(民90)。練習在數學教學的回顧與展望︰嘗試建立綜合性原則。科學教育月刊,第237期,頁9-14。
施能仁(民83)。商業計算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研議。技術及職業教育,第21期,頁56-59。
胡瑕玉(民85)。技能檢定之政策與目標推行。台灣勞工,第34期,頁19-25。
柯世俊(民85)。我國汽車修護職類技能檢定規範適切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得明(民92)。芝麻街英語節目對學生英語學習態度及文化認知影響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波鋒(民82)。加強技能檢定與落實職業證照制度之研究。研考報導,第24期,頁64-69。
張天津(民72)。技術職業教育行政與視導。台北︰三民書局。
張劭勳(民90)。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張春興(民80)。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民78)。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志銨(民91)。高職新課程實施後汽車科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允寬(民 85)。自尊心六項自尊基礎的實踐法。台北市:遠流。
馬健能(民93)。技能檢定對高職電機科學生實習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以高雄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民89)。教育大辭書,國立編譯館主編。台北︰文景。
郭春敏(民93)。我國技專校院旅館系學生專業能力指標之建構。觀光研究學報,第3期,頁37-55。
翁上錦(民87)。DACUM能力分析法。工業雜誌,頁67-70。
翁嘉英(民 86)。失能慢性病患之自我評價歷程與自尊感對其初期因應策略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心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柴素靜(民96)。彰化南投地區國小五年級學童對外籍教師英語教學之學習態度調查研究。台中教育大學學報,第21期,頁47-66。
徐明廷(民90)。在校生專案技能檢定對商職會計教學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麗珍(民 97)。在職進修學生自我導向學習、學習動機與學習策略之結構方程模式。嶺東學報,第23期,頁149-179。
陳光谷(民85)。兼顧社會需求落實職校目標—會計技術士乙丙級技能檢定規範之研究。會計研究月刊,第132期,頁48-52。
陳聰浪(民80)。我國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之現況及改進之道。就業與訓練,第10期,頁55-61。
陳階陞(民85)。改進職業學校實施在校生技能檢定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陳階陞(民69)。工業職業學校實施在校生技能檢定問題之研究。台北:師
友工業圖書公司。
陳階陞(民85)。改進職業學校實施在校生技能檢定之研究。台北︰教育部
技職司。
陳大龍(民83)。進行職業分析。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陳錫鎬(民85)。能力本位訓練教材製作參考手冊。台北︰中華民國職業訓練發展中心。
陳文堂(民 93)。業務人員職能評鑑360度回饋對受評者態度之影響—以某外商藥廠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陳元和(民 93)。探討同時模仿與延遲模仿在動作技能學校效果之差異。淡江體育,第7期,頁37-40。
陳冠錦、林清和、謝名義(民 92)。心象練習對國中生籃球罰球技能學習的影響。大專體育學刊,第1期,頁107-117。
陳漢陽、李忠涼、王健光、陳友城(民 93)。我國公共職業訓練機構現況與問題之探討。中華技術學刊,第1期,頁77-89。
陳偉禹、王俊明(民 96)。自我調整學習之目標設定與自我監控對大學生運動技能學習表現的影響。台灣運動心理學報,第10期,頁57-86。
陳淑芬、黃淑玲(民96)。以層級分析法建構電腦軟體應用乙級技能檢定之教學指標及權重體系。商業教育季刊,第107期,頁58-64。
勞委會(民93)。技術士技能檢定相關法規。取自︰
http://www.labor.gov.tw/level.asp?contentURL=./service/textcontent2.asp&parent=5&rfnbr=9。
勞委會(民97)。技能檢定合格人數分佈圖。民國97年6月。取自︰http://www.labor.gov.tw/level.asp?contentURL=./service/textcontent2.asp&parent=12&rfnbr=44。
教育部(民95)。高級中等學校技(藝)能優良學生甄試及甄審保送入學實施要點。民國94年12月28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2.asp?no=H004。
教育部(民97)。職業學校法。民國97年1月2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40006
教育部(民94)。職業學校群科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許全守(民88)。俄亥俄州職業能力分析概述。職場導向能力及課程發展研討會。台北市︰台灣師大工業教育學系。
康自立(民71b)。如何建立能力指標。工業職業教育,第3期,頁10-16。
康自立(民71a)。工業職業教育能力本位課程發展之理論與實際。台北︰作者。
康自立(民71b)。如何建立能力目錄。工業職業教育,第3期,頁10-16。
康自立(民86)。能力本位職業訓練的理論與實際。86年度能力本位教育與訓練研討會。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
康自立(民86)。加強技能檢定提昇產業技術與服務品質。就業與訓練,第15期,頁3-5。
彭仁桂(民78)。建立我國技職檢定學科試題架構。就業與訓練,第7期,頁3。
彭麗梅(民 94)。淺談初中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和思維品質的培養。保山師範學報,第4期,頁103-104。
黃宜純(民92)。美容與美髮沙龍店長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穎豐(民94)。綜高機械技術學程學生參加在校生計能檢定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品全(民 94)。內部行銷及其對餐旅服務人員的影響—從組織中自我肯定與顧客導向的觀點。觀光研究學報,第2期,頁89-112。
黃美皇(民 96)。同儕教導對護理技能學習之成效研究—以身體評估課程為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期,頁50-71。
黃淑真(民 96)。外語學習動機理論的發展與教學研究的回顧。英語教學第31期,頁101-124。
黃若飴(民 96)。探討性別和不同性質體育課程下教導方式、學習動機及學習策略與大學生桌球課學習滿意度之間的關係。台灣運動心理學報,第10期,頁15-36。
曾鴻毅(民86)。在校生專案技能檢定對高職機械類科專業實習教學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勞委會(民87)。就業安全辭典。台北︰勞委會。
馮丹白(民 89)。職業訓練訓練師應具備能力之研究。2000年兩岸技術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類,頁91-110。
鼎吉(民 96)。自我認同量表。諮商與輔導,第249期,頁63。
鼎吉(民 95)。自我肯定量表。諮商與輔導,第246期,頁62-63。
綦丕珍(民76)。辦理技能檢定的功效人力規劃研究報告,第6輯。台北︰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廖清輝(民93)。技術士證照檢定制度對職場競爭力影響之研究。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劉寶貴(民83)。技術職業教育與技術士證制度相配合問題與作法。就業與訓練,第12期,頁5-9。
劉春榮、吳清山、林天祐、陳明終、方慧琴(民86)。一般大學修教育學程與師範院校學生對教育專業認知及其任教意願研究。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焜輝(民96)。校園輔導隨筆。輔導月刊。第264期,頁264。
劉念肯(民96)。自我肯定訓練的基本概念及其發展。輔導與諮商,第264期,頁2-3。
劉樹斐(民 88)。自尊的多面向對大學生憂鬱與攻擊行為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興浴、蔡瑞敏(民 95)。組織變革知覺、學習動機對學習成效之影響。朝陽商管評論,(5),頁63-88。
劉素倫、林清文(民 96)。國中教師班級經營與學生學習動機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第1期,頁1-24。
熊明禮、王鍵慰、陳春安(民 93)。合作學習班與普通班在籃下一分鐘投籃與學習態度差異之研究—以蘭陽技術學院為例。輔仁大學體育季刊,第3期,頁73-85。
蔡明春、鄭青展、林淑萍(民 97)。大學生線上遊戲成癮對身心健康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台灣北區六所大學為例。台灣衛誌,第2期,頁143-157。
鄭丞斌(民 92)。國中階段自傷青少年成長歷程、自我概念、自傷經驗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岳和(民 91)。詩經周南的生命哲學--對人的肯定與祝福。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駱宗義、劉有德(民 95)。自我控制學習策略在運動技能學習上的應用。中華體育季刊,第3期,頁85-92。
蕭錫錡(民81)。建立技能檢定規範幾項芻議。就業與訓練,第10期,頁13-17。
蕭錫琦(民88)。技能檢定的效用推廣與技能取向。就業與訓練,第17期,頁17-20。
蕭錫琦(民79)。如何倡導重視技術價值,落實技術士職業證照制度。就業與訓練,第6期,頁17-20。
蕭錫錡(民82)。培育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從技術士證照的特質談職業教育應有的理念。技術職業教育,第17期。
鍾敏華、尹承貴(民95)。自我口語提示與動作技能學習關係之探討。大專體育,第85期,頁10-16。
職訓局(民96)。就業安全辭典。民國96年4月2日。取自︰
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7&func_id=17&mcata_id=575。
職訓局(民83)。技術士技能檢定工作手冊。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編印。
職訓局(民74)。日本技能檢定之理論與實務。台北︰職訓局。
職訓局(民93)。技能檢定合格發證數。民國94年10月11日。取自︰
http://www.evta.gov.tw。
職訓局(民94)。技能檢定合格發證數按職類別分。民國94年6月16日。
取自︰http://www.evta.gov.tw/stat/9405/9040.pdf。
職訓局(民91)。技術士證照相關目的事業管理法規暨效用彙編。取自︰
http://www.labor.gov.tw/level.asp?contentURL=./service/textcontent2.asp&parent=5&rfnbr=12。
饒達欽、翁上錦(民85)。如何為技術職業教育設計技能檢定方案。就業與訓練,第4期,頁4。
譚仰光(民65)。職業訓練概論。台北︰復興書局。
楊朝祥(民85)。全面提昇技職教育競爭力,85學年度台灣省職業學校校長
會議專題演講。
楊朝祥(民73)。技術職業教育辭典。台北︰三民書局。
楊啟棟(民85)。技能檢定制度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定位探討。就業與訓練,第14期,頁58-62。
楊美西(民94)。我國會計事物技能檢定規範適切性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昭景(民80)。營養師的專業能力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靜宜(民 96)。親師合作增強兒童自我肯定。諮商與輔導,第264期,頁7-10。
廖宗輝(民92)。在校生電腦硬體裝修技能檢定對資訊科學生專業課程學習行為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燈淵(民92)。高職實施在校生技能檢定對教學影響之研究-以台南縣市高職電機科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家娟(民91)。台灣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就業或升學意願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正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淑惠(民91)。高職商科學生認知型態與學習行為對在校生會計事務技能檢定成效之影響。中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貳、西文部分
Alberti, R. E., & Emmons, M. L. (1992). Your perfect right: A guide to assertive behavior. San Louis, MO: Impact.
Bund, A. (2005). Self-controlled learning of the forehand topspin stroke in table tennis. In A. Lees, J. F. Kahn, & I. W. Maynard (Eds.). Science and Racket Sports III. The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Table Tennis Federation Sports Science Congress and the Third World Congress of Science and Racket Spors (pp. 259-264). New York: Routledge.
Bandura, A. (1986). Self-Regulation Of Motivation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
Brunt, B. A. (2002). Identifying performance criteria for staff development
competencies. Journal for Nurses in Staff Development, 18(6),
314-321.
Cooley. C. H. (1902).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Sriptner’s.
Corey, G. (1982).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Monterey, California︰Brooks Publishing Company.
Calhoun, J. G, Davidson, P. L., Sinioris, M. E., Vincent, E. T., & Griffith, J. R. (2002).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competency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in health care manag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in Health Care, 11, 14-38.
Doona, D. (2008). Competency In Nursing︰A Concept Analysis.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2(39), 58-64.
Danna T. (2008). A New Take On Self-Esteem. Educational Journal. 117,2.
Duval, S. & Wicklund, R.A. (1972). A Theory Of Objective Self-Awareness. New York︰Academic Press.
Dornyei, Z. (1990). Conceptualizing motiv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Language Learning, 40 (1), 45-78.
Fey, M. K., & Miltner, R. (2000). A competency-based orientation program
for new graduate nurses.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 30(3), 126-132.
Frith, K. H., Sewell, J.P., & Clark, D. J. (2005). Best practices in NCLEX-RN
readiness preparation for baccalaureate student success. CIN: Computers, Informatics, Nursing, 23, 322-329.
Gagne, R. M. (1970).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Gagen, R.M. & Briggs, L. J. (1974). 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New York︰Holt, Rinehart & Winston.
Isabel, M.(2008). International Values And Self-Esteem Among Brazilian Teenagers From Authoritative, Indulgent, Authoritarian And Neglectful Homes. Education Journal, 43,169.
Joseph, A..(2005).Questions And Answers about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2005. National Board For Professional Teaching Standards, 1-11.
Koller, J (2008).Careers Under Construction Models For Developing Career Ladders. Labor Market Information Division, 1-45.
Jaime, M., & Pammla, P.,& Sandra B. (2008).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Peer Feedback Success From Determination Of Nurse Locus Of Control. The Journal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 Nursing, 5(39), 200-205.
Katherine, A.,. & Sirmans C.F. (2008). Agency Content On Licensing Exams︰Assess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y. Journal of Real Estate Practice and Education, 11(1), 15.
Koole, S. L., & Hart, T. (2007). Self-affection without self-reflection: Origins,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 of implicit self-esteem. In C. Sedikides & S. Spencer (Eds.), The self in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
Land Azabal, M. G. (2001 ). Assessment of a cooperativecreative program
ofassertive behavior and selfconcept. Span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1), 3-10.
Lazarus, A..A. (1973). On Assertive Behavior︰A Brief Note.Behavior Therapy,4,697-699.
Lange, A. J. & Jakubowski, P. (1976). Responsible Assertive Behavior, Cognitive Behavior Procedure For Trainers. North Mattis︰Research Press CO.
Linnenbrink, E. A., & Pintrich, P. A. (2002). Motivation as an enabler for academic success.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31(3), 313-327.
Lindberg, M. (2003). Continuing competence program. Retrieved August
12, 2006, from www.findarticles.com/p/articles/mi_qa3980/
is_200312/ai_n9319380.
Parson, M. L. (1998). Focus student attention with verbal cues. Strategies, 11, 30-33.
Pauli, P. (2005). Using games to demonstrate competency. Journal for Nurses in Staff Development, 21(6), 272-276.
Paterson , R. J. (2001 ). The assertiveness work boo k :How to express your
ideas and stand up for yourself at work and in relationships. Oakland , CA, US : New Harbinger Publicati ns.
Russell, G. E., & Scoble, K. B. (2004). Mastery path for developing nurses for
management: A conceptual model. Nursing Leadership Forum, 9, 41-50.
Rink, J. E. (1998). Teacher physical education for learning. Louis: Time Mirror/Mosby College Publish.
Rosenberg, M. (1979). Conceiving The Self. New York︰Basic Books.
Spill, F. & Rick. D. (2002). An Introduction To The Use Of Skill Standards And Certifications In WIA Program. National Skill Standards Board. Washington︰DC.
Schmidt, R. A., & Lee, T. D. (1999). 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3rd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Salter, B. (1990). Effecting Personal Effectiveness︰Assertiveness Training For Nurses.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5,337-345.
Isaeva T.E. (2007).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llege Instructor’s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Competencies. Russian Education And Society, 9(49),31-41.
Ushiyama, M. (1992). Occupational Skill Standards, Testing and Certification.A
Review. Bangkok︰Asian and Pacific Skill Development Programme Of
The 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
Woolfolk, A. (2004).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th ed.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Wolpe, J. (1973). The Practice Of Behavior Therapy. New York︰Pergman Press.
Williams, J. M. (1980). An Experimental Investigiation Of Assertion Training As A Drug Abuse Prevention Strategy. Unpublished DED Dissertation,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tiy.
Wachsmuth, I. (1983). Skill Automaticity In Mathematics Introduction︰A Response To Gagne.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4, 204-209.
Washinton, C. S. (1980). Ten steps to assertive ac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Personnel, 21(2), 175-176.
Zlatan, K., & Jerry, S. (2008). Are Implicit And explicit Measures Of Self-Esteem Related? A Meta—Analysis For The Name-Letter Test.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44, 52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