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玉文 |
---|---|
論文名稱: |
《三國演義》謀略型人物研究 |
指導教授: | 鍾宗憲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00 |
中文關鍵詞: | 三國演義 、謀略 、軍師 、謀士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82 下載:1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三國演義》經由羅貫中加工敷演而成,是一部具有文學藝術價值的歷史章回小說,登場人物之多,人才輩出是此書特點之一。其中謀略型人物具有士人背景,穿梭於各諸侯間逞才獻策之餘,一貫地表現對聖人之治的慕求,從而在實踐理想中完成自我價值。小說中遭逢亂世的文人如何面對動盪的時局,是選擇「獨善其身」抑或「兼善天下」?在仕進的道路上,以何標準做為擇主而仕的參考?本文試圖從《三國演義》中探討我國古代士人長期接受的哲學思維所顯現出來的道德價值與仕進態度之關聯性。
筆者試從文本分析法中探究謀略型人物在智謀與道德上所呈顯的個人精神價值,從中梳理出謀略型人物在亂世中之用行舍藏,分別自其仕進態度、君臣遇合、才智謀略、道德涵養等諸面向,探討其心理層面乃至行為活動而展現的精神意識;再依謀略型人物具備的智謀與其參與軍事活動的過程中進行分類,從各陣營所擁有的智謀之士比較出君王對謀臣的倚賴程度,而謀臣的多寡是否為決定軍事勝負的關鍵,抑或是需要有一位眾望所歸的「軍師」總攬軍國大政,並領導所屬陣營的謀士。作者在小說中形塑的「軍師」形象具有哪些特質與條件,則是本文探討的另一重點,筆者試圖從人格特質、政治抱負、軍事謀略、道德涵養等數個方向析理之,據此而知作者特別強調「師」的意涵價值,並由君臣關係與忠義道德的不同層次表現,歸納出諸葛亮以融合儒、道思想統攝其性格實為作者與廣大群眾之理想軍師心理投射。
作者以謀略型人物貫串小說中的戰爭情節,從其整個生命歷程的行為模式反映出的精神價值,又可探知謀略型人物實是藉由其智慧謀略以彰顯自我價值。筆者再以敘事學理論將謀略型人物的登場乃至消失於小說中,將之區分成七個階段,經由分析中得知隨著人物意志的行動模式改變會影響其不同之命運結局。而諸葛亮被賦予的道德使命更甚於其他謀略型人物,作者是在傳統史傳筆法基礎上,加入民間期待的英雄元素,不僅讓諸葛亮成為小說的靈魂,亦將軍師與英雄兩種形象加以結合,重新詮釋了英雄人物的特色價值。
再從小說人物所透析出的道德意涵可得知作者有深厚的儒學背景支撐,又因元末特殊的取士方式與環境,及其思想隱然深受道家影響,是以投注於謀略型人物身上而有了以儒為主的人生態度,作者藉此類人物之仕、隱模式以為士人出處進退的準則。
筆者以《三國演義》中的謀略型人物為研究內容,透過分析人物之形象,歸納出作者在此類人物所隱含的道德涵養與文學價值。我國古代士人深受儒家思想之習染,表現在他們的人生態度、決定其仕進途徑,而作者巧妙地運用《三國演義》人物之特點,反映了長期以來文人士族關懷國家社會的高尚道德情操,其於亂世中貢獻所長實不亞於征戰沙場、建功立業的武將。
一、原典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重印。
〔唐〕房喬撰:《晉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明〕羅貫中著、〔清〕毛宗崗批、〔清〕金聖歎鑑定:《精印三國演義》,臺北市: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5。
二、古籍(依成書年代先後排列)
〔春秋〕孫武著、李零譯注:《孫子兵法》,臺北市:錦繡文化出版社,1993。
〔漢〕董仲舒著、周桂鈿譯注:《春秋繁露》,北京市:中華書局,2011。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市:鼎文書局,1981。
〔漢〕班固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漢書藝文志》,臺北市:世界書局,1973。
〔漢〕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市: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
〔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十三經注疏重刻宋本》,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81。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市:學海出版社,1991。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1。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臺北市:源流出版社,1982。
〔宋〕蘇軾著、劉文忠評注:《東坡志林:插圖本》,北京市:中華書局,2007。
〔宋〕司馬光編著、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臺北市:宏業出版社,1973。
〔宋〕朱熹撰、金良年今譯:《四書章句集注》,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
〔宋〕洪邁:《容齋隨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清山暉草堂鈔本,臺北市:國家圖書館。
〔宋〕袁樞:《通鑑記事本末》,臺北市:三民書局,1972。
〔明〕高儒撰:《百川書志》,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明〕黃宗羲撰:《明夷待訪錄導讀》,成都市:巴蜀書社,1992。
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王先謙著:《莊子集解》,臺北市:三民書局,1999。
傅武光、賴炎元注譯:《新譯韓非子》,臺北市:三民書局,2000。
三、專著(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列)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學刊》(一),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三國演義學刊》編輯部編:《三國演義學刊》(二),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市: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
方 銘:《戰國文學史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2008。
方祖燊:《小說結構》,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
王炳照、徐勇主編:《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朱立元:《接受美學》,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朱光潛:《談美》,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李福清:《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呂思勉:《三國史話》,北京市:中華書局,2009。
余英時:《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2008。
沈伯俊:《羅貫中與三國演義》,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杜 陵:《現代謀略學》,臺北市:國家出版社,1996。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市: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周中明:《中國的小說藝術》,臺北市:貫雅文化有限公司,1980。
周先慎:《古典小說鑑賞》,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周建渝:《多重視野中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市:志文出版社,2002。
紀德君:《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陳大康:《古代小說研究及方法》,北京市:中華書局,2006。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臺北市: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
陳其欣:《名家解讀三國演義》,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陳 穎:《中國戰爭小說史》,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2008。
郭瑞林:《《三國演義》的文化解讀》,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曾永義:《中國古典文學辭典》,臺北市:正中書局,1990。
張振軍:《傳統小說與中國文化》,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張國風:《漫說三國》,北京市: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張平吾:《社會學概論》,臺北市:銘傳大學,2008。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
陸志平、吳功正著:《小說美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
渡邊義浩著;林文娟譯:《34位三國志軍師小事典》,臺北市:商周出版社,2010。
馮文樓:《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傅斯年撰:《傅斯年全集》,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0。
傅隆基:《解讀三國演義》,臺北市:胡桃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楊昌年:《古典小說名著析評》,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楊 義:《中國敘事學》,臺北市:紅螞蟻總經銷,1998。
楊 義:《中國古典小說十二講》,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
葉 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市:里仁書局,1987。
廖瓊媛:《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臺北市:里仁書局,1993。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4。
蒲安迪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市:大安出版社,2003。
劉向軍:《三國演義的哲學藝術》,瀋陽市: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劉博倉:《《三國志演義》藝術新論》,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劉偉航:《三國倫理研究》,成都市:巴蜀書社,2002。
魯 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市:里仁書局,1992。
鄭鐵生:《三國演義敘事藝術》,北京市:新華出版社,2000。
繆鉞著:《詩詞散論》,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韓 南著、王秋桂等譯:《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關四平:《三國演義源流研究》,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1。
譚邦和:《明清小說史》,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羅吉甫著:《三國大謀略》,臺北市:遠流出版社,2006。
羅 鋼:《敘事學導論》,昆明市: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2003。
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臺北市:五南圖書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
A‧J‧格雷馬斯著;吳泓緲譯:《結構語義學:方法研究》,北京市: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四、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日〕土屋文子:〈從龐統和諸葛亮看三國故事中軍師形象的變遷〉,李寅生譯,日本:《中國文學研究》第21期(1995):107-112。
王振星:〈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縱橫家特質〉,《濟寧師專學報》第1期(1994):72-76。
宋秋安:〈論《三國演義》中謀士的命運〉,《北方論叢》第3期(2000):80-83。
吳怡婷:〈淺析《三國演義》中的一類謀臣形象〉,《哈爾濱學院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105-108。
吳依凡:〈真實與虛構:「諸葛亮南征南中」由《三國志》到《三國演義》承衍研究〉,《輔大中研所學刊》第21期(2009):67-87。
周寅賓:〈論《三國志演義》對人物智勇才能的描寫〉,《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1996):51-56。
孟昭連:〈口傳敘事、書寫敘事及其相互轉化——以中國古代小說為中心〉,《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11):26-27。
竺洪波:〈《三國演義》:效法孔子作《春秋》——羅貫中“有志圖王者”新說〉,《中華文化論壇》(2003):114-118。
胥惠民:〈論羅貫中的典型觀〉,《新疆師範大學學報》第21卷第4期(2000):57-61。
紀德君:〈諸葛亮式系列軍師形象的文化意蘊〉,《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1期(2001):59-63。
胡殿文、陳文英:〈從《史記》看司馬遷的人才思想〉,《駐馬店師專學報》第3期(1990):67-70。
胡悅晗、鄢洪峰:〈再論《三國演義》的創作思想〉,《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31卷第2期(2011):55-58。
胡偉:〈《三國演義》的“春秋特徵”及其成因〉,《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1期(2011):124-129。
唐基蘇、王家宏:〈《三國演義》儒家人文精神的再審視〉,《廣西社會科學》第2期(2000):84-89。
唐 劍:〈《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及作者「尊劉貶曹」的思想傾向〉,《徐州教育學院學報》第17卷第1期(2002):20-24。
袁一芳:〈《三國演義》文化意義之批判〉,《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第20卷第2期(2003):46-48。
陳大維:〈儒家倫理道德重建與《三國演義》〉,《廣州大學學報》第15卷第12期(2001):29-33。
陳文新:〈論《三國演義》文體之集大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5):85-92。
陳午樓:〈論《三國演義》對中國文化的多方滲透〉,《職大學刊》第1期(1996):21-27。
陳思齊:〈析論《三國演義》中「三絕」的人物形象--從作品與讀者相互交流為探討面向〉,《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第56期(2006):17-35。
陳美玲:〈從性格刻畫的角度比較《三國演義》中的兩大奸雄曹操和司馬懿〉,《中國文學月刊》第284期(2004):31-69。
陳瑞秀:〈《三國演義》成書時代及其創作主題之關係試論〉,《國文天地》第24卷第7期(2008):44-49。
陳傳席:〈明反曹,暗反劉--《三國演義》內容傾向新論(上)、(下)〉,澳門:《澳門雜誌》第18、19期(1990)。
陳 遼:〈《三國演義》中的謀士形象〉,《南通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1-5。
崔積寶:〈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謀略特色〉,《學術交流》第1期(1997):108-111。
張谷良:〈諸葛亮主題研究的定性分析——以其「藝術形象」的論題為主〉,《漢學研究通訊》26:3(2007):10-20。
張冬云:〈《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羽扇綸巾形象及其人格內涵〉,《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6卷第3期(2006):64-66。
張次第:〈論《三國演義》對《史記》筆法的繼承〉,《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63期(2005):136-140。
張蕊青:〈《三國演義》中文人形象掃描〉,《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1996):124-126。
張曉蓓:〈試析《三國演義》中的謀士〉,《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增刊(1999):85-96。
張 麗:〈論《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陳宮的擇主之道〉,《文學教育》(2007):84-85。
張曉軍:〈《三國演義》與隱逸文化〉,《解放軍外語學院報》第21卷第6期(1998):91。
張漢良:〈「楊林」故事系列的原型結構〉,《中外文學》第3卷11期,(1975):172。
梁文娟:〈《三國演義》的文化底蘊,《濮陽教育學院學報》第1期(2001):29-30。
康韻梅:〈偏離史實的瑜亮情結——略談《三國演義》對赤壁之戰的摹寫〉,臺北:《印刻文學生活誌》第4卷第8期(2008)。
黃世孟:〈《三國演義》「呂伯奢事件」探析--兼論曹操「奸雄」形象源起〉,《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2003):123-136。
彭大慶:〈論《三國演義》中士人的人生價值取向〉,《懷化學院學報》第26卷第1期(2007):65-67。
曾文男:〈淺談毛宗崗之小說理論--以《三國演義》為例〉,《文學前瞻》第9期(2009):75-86。
曾 良、陳讓先:〈諸葛亮、周瑜、司馬懿與君主的關係及其才智的發揮〉,《內江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期(2000):40-46。
楊 凡:〈古典名著中的軍師——解讀諸葛亮與吳用的藝術形象差異〉,《文學語言學研究》第28期(下卷)考試週刊(2009):26-27。
楊昌年:〈《三國演義》主角人物表徵的傳統價值觀〉,《歷史月刊》第95期(1995):28-33。
雷 勇:〈《三國演義》:雅俗文化交融的歷史圖景〉,《明清小說研究》總第83期第1期(2007):62-74。
雷 勇:〈《三國演義》中的「擇主」悲劇及其文化意蘊〉,《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3期(2008):29-34。
葉松林:〈謀士與皇權——論《三國演義》中謀士形象評析〉,《黑龍江社會科學》第6期(1998):72-75。
趙永源:〈《三國演義》陸遜形象論略〉,《吳中學刊》第11卷第4期(1997):20-24。
熊 篤:〈《三國演義》的兵家權謀〉,《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2002):163-175。
魯歆愷:〈試論《三國志演義》的儒道互補思想〉,《常熟理工學院報》第1期(2007): 99。
劉紅星:〈《三國演義》中的雙面人——周瑜形象分析〉,湖南:《文學語言學研究》(2007)。
劉昌安:〈論《三國演義》中的曹魏謀士集團〉,《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第14卷第3期(1996):53-71。
劉敬圻:〈首腦智慧的深層較量——《三國演義》用人之道比較談〉,《求是學刊》第6期(2002):93-101。
劉賢漢、石 泉:〈略論《三國演義》中的謀士形象〉,《煙台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1998):61-64。
鄭明娳:〈士人的歷史角色〉,台北市:《文訊》256(2007):10。
駱禮剛:〈略論中國古代隱逸風氣的文化內涵〉,《貴州社會科學》第6期(2000):45。
蕭 兵:〈《三國演義》裡的性格悲劇〉,《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3):70-80。
鍾永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之儒家典型析論〉,《東方人文學誌》第7卷第1期(2008):211-232。
簡翠貞:〈力與命的抗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第5期(1998):121-147。
蘇秋旭:〈「三言」中「智慧老人」的探討〉,《東方人文學誌》第3卷第1期(2004):138。
嚴湘君:〈《三國演義》與隱士文化〉,《中國文學研究》第1期(2004):98-100。
饒道慶:〈略論《三國演義》的敘事模式與中國文化思維的關係〉,《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1998):68-78。
五、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畫排序)
方志豪:《《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及其演變》,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
林素吟:《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台中:逢甲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
洪淳孝:《三國演義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83。
洪詠秋:《《三國演義》與《水滸傳》英雄觀之探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8。
涂允文:《三國演義的歷史敘述與認知——大眾文化歷史思維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
袁盛森:《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
陳思齊:《毛本《三國演義》敘事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陳純禎:《中國傳統四大小說之「指導者」研究》,台北:東吳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0。
陳薏如:《三國演義評點研究——以毛評為中心》,台北: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1。
張谷良:《諸葛亮戲曲造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0。
黃士孟:《三國志通俗演義著述意識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
黃光庭:《《三國演義》作者的價值意識——以謀士為中心的考察》,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
廖文麗:《古典小說虛實論研究——以《三國演義》為例》,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蔣聖安:《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
賴志鈞:《《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劉淑華:《三國志平話與毛評本三國演義之情節比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
羅永裕:《《三國演義》人物形像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