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雅莉
論文名稱: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探討-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
指導教授: 周麗端
Chou, Li-Tu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0
中文關鍵詞: 親子關係嬰兒潮世代生命歷程理論
英文關鍵詞: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baby boomers, Life course theory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93下載:5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影響親子關係之相關因素,並以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的父母為例。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針對「出生於1956至1966年間者(年約43-53歲)」且「有13至18歲青少年子女」為對象,以立意取樣方式獲得有效樣本486份。本研究工具包含「親子關係量表」及「個人基本資料」,其中親子關係量表是由「訊息交換」、「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及「親子界限」等五個面向構成。所得資料是以SPSS17.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主要之研究發現如下:
    一、G2↔G3親子關係,包括訊息交換、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和親子界限等面向,皆顯著優於G1↔G2的親子關係。
    二、G2↔G3親子關係之分析
    1.母親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上優於父親,父親則在親子界限面向上優於母親。
    2.社經地位愈高者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以及親子界限等四面向,皆顯著趨於正向。
    三、影響親子關係之多元迴歸分析
    1.早期親子關係經驗,包括包括訊息交換、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和親子界限等面向,都可以有效解釋當前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
    2.母親相較於父親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的策略是較正向的。
    3.有配偶者相對於無配偶者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更尊重子女的隱私與自主空間。
    4.社經地位愈高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問題解決、權力關係面向更趨向正向。上有顯著解釋力。
    5.非標準工作時間型態及無工作者相較於標準工作時間型態與青少年子女的親子關係,在情感表達和問題解決等面向較為正向。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提出數點建議,以供後續相關實務工作及未來研究參考。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7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嬰兒潮世代------------------------------------- 9 第二節 嬰兒潮世代成長的經濟、教育和家庭結構的變遷--------- 13 第三節 影響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子女的親子關係因素-------------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50 第三節 研究對象--------------------------------------- 5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2 第五節 實施程序--------------------------------------- 60 第六節 資料處理方法----------------------------------- 62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3 第一節 樣本基本資料分析------------------------------- 63 第二節 出生於嬰兒潮世代父母與其父母及與其青少年子女親子關係之差異 ------------------------------------------------------ 75 第三節 影響親子關係因素之分析--------------------------- 8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9 第一節 結論------------------------------------------ 99 第二節 建議------------------------------------------ 109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附錄1專家效度名單-------------------------------------- 126 附錄2預試問卷----------------------------------------- 127 附錄3正式問卷----------------------------------------- 134 附錄4預試-項目分析與信度分析彙整表---------------------- 141 附錄5G1↔G2與G2↔G3親子關係各題項之平均數差異分析摘要表----- 147

    中文部分
    內政部統計處(2009)。人口婚姻狀況。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處(2009)。十五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moi.gov.tw/
    內政部統計處(2009)。歷年結婚、離婚對數、粗結婚率及粗離婚率。2009年5月30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文崇一、章英華、張笠雲、朱瑞玲(1989)。家庭結構及其相關變項的分析:台北市的例子。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1-24)。台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方紫薇(2003)。青少年所知覺知父母衝突及其因應。教育心理學報,35(1),79-97。
    王宏仁(1997)。戰後初期(1945-49)台灣各階級之經濟活動。台灣風物,47(1),23-38
    王宏仁(1999)。一九五○年代的台灣階級結構與流動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6,1-35。
    王順民(2008)。戰後嬰兒潮世代衍生性需求的社會福利考察。2009年3月16日,取自:http://www.npf.org.tw/
    王叢桂(1993)。三個世代大學畢業工作者的價值觀。本土心理學研究,2,206-250。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伊慶春(1985)。台灣地區不同家庭型態的偏好及其含意。台大社會學刊,17,1-14。
    伊慶春、陳玉華(1998)。奉養父母方式與未來奉養態度之關聯。人口學刊,19,1-32。
    朱瑞玲(1989)。親子關係:子女的知覺與解釋及其影響。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181-246)。台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行政院主計處(1980)。臺灣地區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2009年5月3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1990)。台閩地區七十九年戶口及住宅普查。2009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0)。台閩地區八十九年戶口及住宅普查。2009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戶數五等分位組織平均每戶人數與就業人數。2009年6月2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2009年4月26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國民所得常用統計資料。2009年6月2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7)。就業者平均每人基本所得按職業別分。2009年6月2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8)。15歲以上已婚女性之平均生育子女數。2009年4月9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8)。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2009年3月29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8)。臺灣地區個人所得分配調查報告。2008年12月7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主計處(2008)。歷年人口總增加及自然增加率、粗出生率、粗死亡率、毛及靜繁殖率暨嬰兒出生時母親平均年齡。2009年3月29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9)。經濟小辭典-吉尼係數。2009年5月26日,取自http://www.cepd.gov.tw/
    江莉莉(2003)。台灣家庭薪資所得分配流動性。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9-2413-H-001-003-SSS)。台北縣:淡江大學經濟系(所)。
    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市,知城數位科技。
    吳明隆、涂金堂(2005)。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臺北市:五南。
    吳齊殷、高美英(1997)。嚴酷教養方式之代間傳承。載於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下冊,(頁215-247)。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呂玉瑕(1992)。城鄉經濟發展與已婚婦女就業-女性邊緣化理論試探。人口學刊,16,107-133。
    李亦園(1996)。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
    李美枝(1998)。中國人親子關係的內涵與功能:以大學生為例。本土心理學研究,9,3-52。
    李淑容(2007)。台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93-219。
    李敦仁(2007)。人力資本、財務資本、社會資本與教育成就關聯性之研究:Coleman家庭資源理論模式之驗證。教育與心理研究,30(3),111-141。
    李瑞金、盧羿廷(2005)。嬰兒潮世代父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7。
    周玉慧(2003)。代間傳遞與夫妻間互動(2/2)。行政院國家科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2-2413-H-001-006-SSS)。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周玉慧、黃宗堅、謝雨生(2004)。家人關係中社會支持獲取策略之動用及其影響。中華心理學刊,46(4),329-347。
    周曉虹(1999)。文化反哺:變遷社會中的親子傳承。應用心理研究,4,29-56。
    林文瑛、王震武(1995)。中國父母的教養觀:嚴教觀或打罵觀?。本土心理學研究,3,2-92。
    林金源(1997)。家庭結構變化對台灣所得分配及經濟福利分配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9(4),39-63。
    林昭溶(2005)。技職體系青少年中期的親子關係(一):內涵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25,213-248。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68,1-73。
    林萬億(2002)。台灣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臺大社工學刊,6,35-88。
    林鶴玲、李香潔(1999)。台灣閩、客、外省族群家庭中之性別資源配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4(4),475-528。
    侯崇文(2001)。家庭結構、家庭關係與青少年偏差行為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11,25-43。
    英百科全書公司臺灣分公司編輯部(編譯)(2004)。大英簡明百科。台北市:遠流。
    孫旻儀(2008)。國中教師管教方式代間傳遞模式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孫頌賢(2004)。大學生的親子界限:親子關係-自我界限量表編製與模式初探。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學刊,51(1),45-78。
    孫頌賢、修慧蘭(2005)。親子肢體暴力與大學生約會暴力行為之關係-尋找代間傳遞中的危機與轉機。教育與心理研究,28(2),267-296。
    徐良熙、林忠正(1989)。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的再研究。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25-55)。台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徐畢卿、羅文倬、龍佛衛(1999)。雙親教養態度量表中文版之信效度研究。護理研究,7(5),479-489。
    高淑貴(1990)。影響青少年社會行為的家庭因素。婦女與兩性學刊,1,49-86。
    張兆球、郭黎玉(1998)。香港兒童對父母管教訊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傾向。本土心理學研究,9,281-301。
    張春興(1986)。國中品學優劣兩極端學生親子關系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9,1-20。
    教育部統計處(2008)。各級學校概況表(87-97學年度)。2009年4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
    章英華(1994)。變遷社會中的家戶組成與奉養態度-台灣的例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3,1-34。
    章英華、齊力(1991)。台灣家戶型態的變遷:從日據到光復後。思與言,29(4),85-111。
    莊奕琦、賴偉文(2008)。影響教育成就的因素及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政策效果評析:台灣實證。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0(1),25-65。
    許嘉猷(1989)。台灣代間社會流動初探:流動表的分析。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517-548)。台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小英(2005)。媳婦角色規範、家人支持與婆媳和諧關係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2005)。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臺北市:五南。
    陳玉華、伊慶春、呂玉瑕(2000)。婦女家庭地位之研究:以家庭決策模式為例。台灣社會學刊,24,1-58。
    陸洛、高旭繁、陳芬憶(2006)。傳統性、現代性、及孝道觀念對幸福感的影響:一項親子對偶設計。本土心理學研究,25,243-278。
    陳淑美(1981)。我國國民教育階段中兒童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發展。教育心理學報,14,173-187。
    陳琬琪(2005)。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10,1-40。
    陳琬琪(2005)。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10,1-40。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1986)。台灣地區人口變遷的原因與結果,台灣大學人口學刊,9,1-23。
    陳寬政、涂肇慶、林益厚(1989)。台灣地區的家戶組成及其變遷。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517-548)。台北市:中研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寬政、劉正(2004)。台灣的教育發展與教育流動:結構流動的分析。人口學刊,29,71-94。
    曾端真(2003)。中青兩代童年記憶中的家庭經驗。本土心理學研究,19,229-271。
    黃光國(2001)。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2,1-34。
    黃宗堅、周玉慧、張思嘉(2000)。家庭系統的測量與類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初探。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9-2413-H-032-001。黃宗堅、周玉慧和張思嘉(1999、2000)
    黃宗堅、張思嘉、周玉慧(1999)。家庭系統之互動歷程:以青少年原生家庭為例之質性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8-2413-H-032-002。
    黃宗堅、謝雨生、周玉慧(2004)。家人關係的測量與分類:以青少年原生家庭成員互動為例。中華心理學刊,46(4),307-328。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9(2),1-50。
    黃俊傑(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黃俊豪、連廷嘉(譯)(2004)。F. P. Rice, & K. G. Dolgin著。青少年心理學(Th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and culture)。台北市:學富文化。
    黃淑滿、周麗端、葉明芬(2008)。依附與其相關因素之後設分析-台灣近二十年文獻的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1),39-62。
    黃德祥(2006)。青少年發展與輔導。臺北市:五南。
    黃毅志(2008)。如何精確測量職業地位?「改良版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9(1),151-160。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台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的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2),149-167。
    葉光輝(1998)。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9,53-117。
    葉光輝(1999)。家庭中的循環性衝突。應用心理研究,6,41-82。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33-76。
    葉明芬(2008)。家庭脈絡對大學生心理福祉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主編)。中華民國台灣省統計題要:1946-1967。台北市: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
    趙梅如(2004)。親子間印象深刻之獎勵與懲罰的情感意涵。應用心理研究,21,219-248。
    齊力(1990)。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家戶核心化趨勢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刊,20,41-83。
    齊力(2003)。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家族主義:三角關係的概念格局。市師社教學報,2,115-145。
    潘倩君、陳建勳(1987)。經濟發展中服務業人口消費型態。管理科學學報,4(2),193-204。
    歐陽儀(1997)。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歐陽儀、吳麗娟(1998)。教養方式與依附關係代間傳遞模式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2),33-58。
    歐陽儀、吳麗娟、林世華(2006)。青少年依附關係、知覺父母言語管教、情緒穩定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4),319-334。
    蔡淑鈴(1994)。台灣之婚姻配對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335-371。
    蔡淑鈴、吳麗娟(2003)。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5(1),59-78。
    鄭麗珍(2001)。家庭結構與青少年的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97-270
    盧羿廷(2004)。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未出版,台中縣。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及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115-145。
    駱明慶(2001)。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集,29(2),117-152。
    薛承泰(1996)。台灣地區單親戶的數量、分析與特性:以1990年普查為例。人口學刊,17,1-30。
    薛承泰(2003a)。台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幾個啟示。國家政策季刊,2(4),1-22。
    薛承泰(2003b)。台灣地區婚姻的變遷與社會衝擊。國改研究報告,2009年5月18日,取自:http://old.npf.org.tw/
    簡文吟、伊慶春(2001)。台灣家庭的動態發展:結構分類與重組。人口學刊,23,1-47。
    羅國英(1995)。從親密關係觀點看青少年親子關係及其測量。測驗與輔導,133,2732-2737。
    羅國英(1997)。青少年至成人前期之親子關係的測量。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6-2413-H031-004-G11。

    英文部分
    Aldous, J. (1990). Family development and life course: Two perspectives on family chan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52(3), 571-583.
    Amato, P. R. (1987). Family processes in oneparent, stepparent, and intact families: The child's point of 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9, 327-337.
    Amato, P. R. (2001). Children of divorce in the 1990s: An update of the Amato and Keith (1991)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15(3). 355-370.
    Belsky, J., Jaffee, S. R., Sligo, J.,Woodward, L., & Silva, P. A.(200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warm-sensitive-stimulating parenting: a perspective study of mothers and fathers of 3-year-olds. Child Development,76, 384-396.
    Bengtson, V. L., & Allen, K. R.(1993). The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applied to families over time. In P. G. Boss,W. J. Doherty, R. LaRossa, W. R. Schumm, & S. K. Steinmetz (Eds.), Sourcebook of family theories and methods: A contextual approach(pp.469-504). New York: Plenum.
    Chen, Z. Y., & Kaplan, H. B. (2001).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constructive parent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17-31.
    Crouter, A. C., Bumpus, M. F., Head, M. R., & Mchalf, S. M. (2001). Implications of Overwork and Overload for the Quality of Men’s Family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404–416.
    Davis, K. D., Crouter, A. C., & McHale, S. M. (2006). Implications of Shift Work for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Dual-Earner Families. Family Relations, 55, 450–460.
    Dunn, J., Davies, L. C., & O’Connor, T. G. (2000). Parents’ and parents’ life course and family experiences: Links with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different family setting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41(8), 955-968.
    Duvall, E. M. (1957). Family development. Chicago: J. B. Lippincott.
    Elder, G. H., Jr., & Johnson, M. K., & Crosnoe, R. (2003).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ife course theory. In J. T. Mortimer, & M. J. Shanahan (Eds.), Handbook of the Life Course (pp.3-19).NY: Plenum Publishers.
    Grolier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2009). Baby Boom. Retrieved March 29, 2009, from http://go.grolier.com/
    Herman, J.L. (1995).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DAO No.AAc.9525086.
    Isaacs, C. (1981). A brief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use-prone parents. Behavior Therapist, 4, 5-8.
    Kohn, M. L., Slomczynaki, K. M., & Schoenbach, C. (1986).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values in the family: A cross-national assessment. Sociological Forum, 1(2), 73-102.
    Kolak, A. M., & Volling, B. L. (2007). Parental expressiveness as a moderator of coparenting and marital relationship quality. Family Relations, 56, 467–478.
    O’Connor, T. G., Dunn, J., Jenkins, J. M., & Rasbash, J. (2006). Predictors of between-family and within-family variation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7(5), 498–510.
    Olson, D. H. (2000). Circumplex model of marital and family system. Journal of Family Therapy, 22, 144-167.
    Parish, W., & Willis., R. J. (1993). Daughters, education, and family budgets, Taiwan experiences.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28, 863-898.
    Shek, D. T. L. (2008). Economic disadvantage, perceived family life quality,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in chinese adolescents: A longitudinal study. Social Indicarors Research, 85, 169-189.
    Sidebotham, P., & ALSPAC Study Team (2001). Culture, stres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 qualitative study of parents’ perceptions of parenting. Child: Care, Health and Development, 27(6), 469-485.
    Simons, R. L., Conger, R. D., Whitbeck, L. B., & Wu , C. I.(1991).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arsh parent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7, 159-171.
    Strazdins, L., Clements, M. S., Korda, R. J., Broom, D. H., & D’souza, R. M. (2006). Unsociable work? nonstandard work schedules,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well-be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8(3), 394-410.
    Thomson, E., Hanson, T. L., & McLanahan, S. S. (1994). Family structure and child well-being. Social Forces, 73(1), 221-242.
    Vollebergh, W. A. M., Iedema, J., & Raaumakers, Q. A. W. (2001).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orientations in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4), 1185-1198.
    Whitbourne, S.K., & Wills,S.L. (2006). The Baby Boomers Grow Up-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Mildlife. New Jersey, MA: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Yi, C. C., Chang, C. F., & Chang, Y. H. (2004). The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famly valu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eenagers and par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5, 523-54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