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杜曉惠 |
---|---|
論文名稱: |
戰後初期臺灣初級中學的歷史教育(1945~1968)-以課程標準與教科書分析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吳文星
Wu, Wen-Hsi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309 |
中文關鍵詞: | 歷史教育 、公民教育 、國家認同 、民族意識 、歷史教科書 、課程標準 、教材大綱 、歷史意識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87 下載:61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歷史教育在當代公民教育中,直接擔負公民愛國心之培養與傳遞民族文化的責任。歷史教育不但可以「曉事、知人、論世」,也是一個國家人文教育的基礎。由於歷史教育具有形塑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的功能,故在世界各國的教育課程設計中,歷史教育一直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角色。影響歷史教育的因素甚多,但要真正落實教育政策,發揮歷史教育的功能,須仰賴歷史教科書來完成。歷史教科書對歷史知識的傳達、歷史意識的形成,以及自我認同的建立,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力。教科書為一種教育工具,決定教學的大部分範疇。由此可知,歷史教科書關係著學生歷史知識的建構與能力的培養,受教者透過教科書,不但會累積共同的歷史記憶,亦逐漸被塑造成具有共同意識與認同的人民。
戰後臺灣的政治、社會環境,隨著政權轉移產生截然不同的變化。接收的中華民國亟欲重新塑造有別於殖民地時期的國家認同、民族意識及國民性格。因此,歷史教育的內涵產生重大轉變。從戰後歷次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的修訂中,可以看出國家統治機器企圖藉由課程標準與教材大綱來指導歷史教育走向。其作法為先確立教科書的框架範疇,進一步利用教科書達成其設定的目標和理想。
本論文的焦點在於探討戰後初期(1945~1968)臺灣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演變情況,課程標準、教材大綱與教材之間的關連,以及歷史教科書所欲傳達之理念內涵。主要係以1940、1948、1952及1962年等歷次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教材大綱,及教科書為探討對象。其中,教科書版本分別為1949、1951年的審定版,以及1953、1963年的統編本。
經由本論文的剖析,發現戰後初期的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確實主導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方向和內容。初中歷史教科書的編撰刊行,雖然前後曾出現不同版本,觀其內容,多依據歷次修訂之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其中,雖曾出現有教材大綱綱目卻無教科書章節,或是教科書有章節但教材大綱無綱目的情況,但都僅是少數,不影響整體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目標的對應。至於各階段的歷史課程標準,不但具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更反映大時代環境的變遷。
自戰後到1968年止,課程標準前後歷經四次變更,從具有「抗戰建國精神」轉變成到「反共抗俄意識」的目標內涵。為配合時代演變,不僅課程標準所屬的教材大綱進行增刪,教科書內容亦跟隨調整。然不論課程標準和教材大綱如何修訂,四個不同階段的初中歷史教科書內容都是以「政治」議題所佔份量最多,主題也最為明確。至於其他議題如文化、社會經濟等較為軟性的題材,常以教科書編輯者的個人主觀作為選取標準,多為蜻蜓點水般輕輕帶過,未見較為深入的描述;同時相關子題亦不明確,常呈現分析不足的現象。
事實上,初中歷史教科書所有的議題,除經濟觀較少和政治發生關連外,其餘議題不管是外交、制度、民族觀,還是文化、社會觀,多係圍繞政治議題而來。此種現象,與傳統初中歷史教材明顯重視歷史意識(historical consciousness)的傳達有關。基本上,初中歷史教材所欲傳達的歷史意識,不管任何一個階段均特別強調「國家正當性的建構」任務。此一歷史意識,支配我國歷史教育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總而言之,在當時的時代環境下,藉由課程標準的修訂、教材大綱的規範,將政府嘗試透過教育方式傳達給國人的訊息,在教科書中明確地彰顯無疑。初中歷史教科書不僅傳授歷史知識而已,更經由因果分析、人物評價,灌輸國人「正確」的史觀和歷史意識,使國人產生對國家、民族、文化的高度認同。
一、古籍(先依朝代時間,再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漢‧鄭玄注,《禮記》,北京市:新華書店,1992年,據北京圖書館藏南宋刻本影印。
唐‧杜佑,《通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唐‧劉知幾,《史通》,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影印陸深刻本。
後晉‧劉昫,《舊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5年,影印清乾隆武英殿
刊本。
宋‧歐陽修、宋祁、范鎮、呂夏卿等撰,《新唐書》,臺北市:藝文印書館,1955年,影印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宋‧陳傳良,《歷代兵制》,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年。
元‧脫脫,《宋史》,臺北市:中華書局,1965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市:新興書局,1963年。
清‧張廷玉,《明史》,北京市:中華書局,1974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市:世界書局,1986年。
二、文獻資料(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中華民國史教育志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史教育志》(初稿),臺北縣:國史館,1990年。
教育部,《修正初、高級中學課程標準》,上海市:正中書局,1946年6月滬七版。
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南京市:民生印書館,1948年。
教育部,《中華民國教育法規彙編‧中學校令施行規則》,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0年。
教育部編,《教育方針與政策》,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51年12月。
教育部編,《教育方針與政策資料》,臺北市:中央文物供應社,1951年12月。
教育部編,《四年來教育施政概況》,臺北市:教育部,1954年4月。
教育部編,《中國教育年鑒》,臺北市:正中書局,1957年。
教育部編,《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市:教育部,1960年。
教育部編,《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市:教育部,1962年。
教育部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主編,《中小學人文及社會學科教育目標研究總報告》,臺北市:三民書局,1987年。
教育部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編,《中華民國教育計畫:長期教育計畫初稿》,臺北市:教育部中央建教合作委員會,1964年。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第三次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書局,1957年。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1971年影印出版。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鑑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教育年鑑》,臺北市:崇青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81年。
教育部中國教育年鑒編纂委員會編,《第二次中國教育年鑒》,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6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修訂中學(公民、國文、歷史、地理)科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與文化社,1952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教育與文化社,1956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教育部修訂中學課程標準參考資料》,臺北市:教育部,1960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1962年。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國民中學暫行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1968年。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1986年。
教育部總務司,《教育部檔案典藏一覽表》,臺北市:教育部,1993年。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中華民國臺灣省及福建省之金馬地區教育統計》,臺北市,1961年。
國民黨黨史會編,《中國現代史史料叢編》,第4集,臺北市: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抗戰與臺灣光復史料輯要:慶祝臺灣光復五十週年特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5
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文獻工作會議錄》,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8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政資料輯要》,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6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9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李汝和著,《臺灣文教史略》,臺北市:臺灣省文獻會,1972年5月。
臺灣省主計處編,《臺灣省統計提要》,臺北市:臺灣省主計處,1971年。
臺灣省主計處編,《中華民國臺灣省統計提要:1946-1967》,臺中市:臺灣省主計處,1971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報告》,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三十六年度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作計畫》,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6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臺灣省第一次教育行政會議實錄》,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1947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民政處秘書處,《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提出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施政報告》,臺北市: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1946年。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編,《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南投市: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94年11月。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第一屆全省教育會議實錄》,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廳,1948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計畫教育之實施》,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49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教育統計》,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0年6月。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初高中歷史科教學要領》,臺中縣:臺灣省教育廳:1952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省教育行政會議實錄》,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4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市:臺灣書店,1955年。
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十年來的臺灣教育》,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5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進展中的臺灣教育》,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教育廳,1956年10月25日。
臺灣省教育廳編,《本省教育設施答問》,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1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臺中市: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1984年。
臺灣省教育廳編,《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高中教育篇》,臺中市:臺灣省立台中圖書館,1985年。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省光復十年施政成果擷要:中華民國三十四年至四十四年》,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55年。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省政府的回顧與前瞻》,臺北市:臺灣省新聞處,1957年。
臺灣省新聞處編,《臺灣光復二十年》,臺中縣:臺灣省政府新聞處,1965年。
三、教科書(先依修訂出版時間,後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聶家裕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49年,興六版。
聶家裕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0年,興三版。
聶家裕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49年,興六版。
聶家裕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49年,興四版。
聶家裕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1年,興五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0年,臺初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1年,臺四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1年,臺初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1年,臺二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1年,臺初版。
沈其達、王德昭、李樹桐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市:正中書店,1952年,臺三版。
方豪、牟潤孫、夏德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51年,初版。
方豪、牟潤孫、夏德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52年,初版。
方豪、牟潤孫、夏德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52年,初版。
方豪、牟潤孫、夏德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52年,初版。
方豪、牟潤孫、夏德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市:世界書局,1952年,初版。
李定一編撰,《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市:臺灣書店,1952年,初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一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1年,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二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2年,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三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1年,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四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2年,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五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1年,臺一版。
董作賓、姚從吾、勞榦、夏德儀等編,《初級中學歷史第六冊》,臺北市:中華書局,1952年,臺一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一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3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二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4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三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4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四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5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五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4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六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55年,初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一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6年,四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二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6年,四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三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6年,四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四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6年,四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五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8年,三版。
勞榦、夏德儀主編,《歷史第六冊》,臺北市:臺灣省教育廳,1967年,三版。
四、專書(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王仲孚,《歷史教育論集》,臺北市: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王仲孚、王壽南,《海峽兩岸國民(初級)中學歷史科教科書之比較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4年。
王炳照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王煥琛,《教育行政與會議:歷屆全國教育會議史料編纂》,臺北市: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1991年。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白鋼主編,《中國政治制度史》(下),天津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左言東,《中國政治制度史》,杭州市: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江宜樺,《民族主義與民主政治》,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2003年。
朱漢明,《中國的書院》,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牟鍾鑒,《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杜正勝主編,王健文等著,《中國文化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95年。
杜維運,《中國通史》(上),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
杜維運,《中國通史》(下),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
杜維運,《史學方法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3年。
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80年。
李國祁,《近代中國政治思想論文集》,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99年。
李國祁,《中國歷史》,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2004年。
李雲泉,《朝貢制度史論-中國古代對外關係體制研究》,山東省:新華書店,2004年。
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台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84年。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上古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近代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年。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通史》(現代篇),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吳圳義編,《國民中學歷史教師手冊第四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2002年。
吳宗國主編,《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吳寄萍編,《蔣總統教育思想》,臺北市:正中書局,1969年。
吳翎君,《歷史教學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呂愛珍,《國民中學課程組織型態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1978年。
呂亞力,《政治學》,臺北市:三民書局,2003年。
林本,《現代的理想中學課程》,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1966年。
林嘉誠、朱浤源,《政治學辭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周谷城,《中國通史》(上),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侯暢,《民族與文化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1980年。
侯家駒,《中國財金制度史論》,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90年。
洪泉湖、謝政諭主編,《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2年。
浦薛鳳,《現代西洋政治思潮》,臺北市:正中書局,1974年。
高明,《禮學新探》,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高希均,《經濟學的世界》,臺北市:天下雜誌,1992年。
高亞偉,《世界通史》(上),臺北縣:作者自印,1992年。
高亞偉,《世界通史》(中),臺北縣:作者自印,1992年。
高亞偉,《世界通史》(下),臺北縣:作者自印,1992年。
馬大正主編,《中國古代邊疆政策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周鼎珩,《易經講話-附周易》,臺北市:鼎珩先生文教基金會,2005年12月。
陳水逢,《中外政治思想論集》,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陳寅恪,《隋唐淵源制度略論稿》,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學恂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教學參考資料》(上),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
常健,《人權的理想、爭論與現實》,臺北市:洛克出版社,1997年9月。
梁希哲、孟昭信著,《明清政治制度述論》,吉林省: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
秦孝儀,《蔣總統集》,第1冊,臺北市:華岡出版社,1974年。
秦孝儀,《蔣總統集》,第2冊,臺北市:華岡出版社,1974年。
秦孝儀,《蔣總統集》,第3冊,臺北市:華岡出版社,1974年。
孫邦正,《六十年來的中國教育》,臺北市:正中書局,1971年。
原春輝編,《中國近代教育方略》,臺北市:興臺公司,1962年。
徐雪霞,《光復以來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其意識形態分析-系列之一:國初中本國史》,臺南市:供學出版社,1991年。
華力進,《政治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6年。
逯扶東,《西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作者自印,1987年。
許倬雲,《史海尋航歷史問學週記》(上),臺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
陸民仁,《經濟學》,臺北市:三民書局,1997年。
黃仁宇,《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臺北市:時報出版公司,1995年。
黃仁宇,《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北京市:九州出版社,2007年。
黃政傑,《課程評鑑》,臺北市:東華書局,1991年。
黃政傑,《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書店,1999年。
黃惟饒等編,《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新文京出版社,2006年。
黃國華,《我國彈劾制度理論與運用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張之洞,《奏定學堂章程‧立學總義》,臺北市:臺聯國風出版社,1970年。
張百熙,《欽定學堂章程‧中學堂章程》,臺北市:文海出版社,1986年。
張金鑑,《中國政治制度史》,臺北市:三民書局,1986年。
張春興,《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東華書局,1992年。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張豔魁編,《歷代教育制度考》(下),湖北省:教育出版社,1994年。
郭洪紀,《文化民族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1997年。
郭為藩主編,《中華民國開國七十年之教育》(上),臺北市:廣文書局,1981年。
章太炎,《太炎文錄初編》,上海市:上海書店,1991年。
彭雨新,《中國封建社會經濟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彭明敏、黃昭堂合著,蔡秋雄譯,《臺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臺北市:玉山社出版,吳氏總經銷,1995年。
國立編譯館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研究小組,《中小學教科用書編輯制度研究》,臺北市:國立編譯館,1988年。
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編,《總統 蔣公科學思想言論集》,臺北市:國家安全會議科學發展指導委員會,1978年。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市:聯經出版公司,1977年。
傅樂成,《中國通史》(上),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5年。
傅樂成,《中國通史》(下),臺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1995年。
費孝通主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修訂本),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葉至誠,《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公司,2000年。
赫治清、王曉衛,《中國兵制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7年。
劉仲成,《教育政策與管理》,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2005年。
劉統,《唐代羈糜府州研究》,西安市:西北大學出版社,1998年。
蔡文輝,《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1989年。
歐用生,《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1994年。
歐用生、楊慧文,《新世紀的課程改革—兩岸觀點》,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1998年。
錢穆,《中國歷史精神》,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韓國盤,《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一),臺北市:三民書局,1972年。
龍冠海,《社會學》,臺北市:三民書局,1985年。
蕭啟慶,《蒙元史新研》,臺北市:允晨文化出版,1994年。
欒成顯,《明代黃冊研究》,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1998年。
五、翻譯書籍(先依中文姓名筆畫順序,再依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李約瑟著,陳立夫譯,《中國之科學與文明》(一),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唐納‧畢索(D. M. Bishop)編,《美國歷史文獻選集》,臺北市:今日世界出版社,1986年。
基辛(Roger M. Keesing)、史查盛(Andrew J. Strathern)著,吳佰祿、李子寧譯,《文化人類學:當代的觀點》(上),臺北市: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斑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菲利普巴格比,《文化;歷史的投影》,新店市:谷風出版社,1988年。
黃文龍譯,《伯羅奔尼薩戰爭史》,臺北市:權力書局,1984年。
濱下武志,《近代中國的國際契機─朝貢貿易體系與近代亞洲經濟圈》,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塞班(G. H. Sabine)原著,李少軍、尚新建譯,《西洋政治思想史》,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著,蔡英文譯,《帝國主義》,臺北市:聯經出版社,1982年。
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臺北市:麥田出版,城邦文化發行,1997年。
Andrew Heywood著,楊日青等譯,《政治學新論》,臺北市:韋伯文化事業,1999年。
L. Perelomov, A. Martynov著,林毅夫、林健一譯,《霸權的華夏帝國: 朝貢制度下中國的世界觀和外交策略 》,臺北市:前衛出版社,2006年。
Neuman, W. Lawrence著,王佳煌、潘中道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臺北市:學富文化,1992年。
Samuel P. Huntington著,劉軍寧譯,《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4年。
六、期刊論文(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一)期刊
王仲孚,〈試論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特性〉,中國史學會主辦:「歷史教科書與歷史教育」學術討論會論文,2000年11月17~18日,後收錄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第11卷第6期,2001年4月,頁6-17。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雜誌》,第91期,1993年,頁6-17。
朱際鎰,〈歷史教育理論與實際之分析〉,《中等教育》,第22卷第3期,1971年6月,頁1-3。
朱際鎰,〈歷史教育之理論與實質的分析〉,《中等教育》,第23卷第3期,
1971年12月,頁11-15。
朱際鎰,〈歷史、歷史教育、歷史教學〉,《中等教育》,第29卷第3期,1978年6月,頁17-23。
李宏祺,〈傳統中國的歷史教育〉,《史學評論》,第11期,1986年1月,頁
3-35。
李國祁,〈歷史教育的目的與使命〉,《近代中國》,第3期,1977年9月,頁41-46。
李國祁,〈我國中學歷史課程及教材之檢討與建議〉,《臺灣教育》,第445
期,1988年1月,頁4-8。
沈明璋,〈歷史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歷史意識與教學態度〉,《中等教育》,第
36卷第2期,1985年4月,頁3-7。
邱添生,〈歷史教學應如何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中等教育》,第29卷第3
期,1987年6月,頁26-31。
徐雪霞,〈光復以來初級中學歷史教科書變遷及其歷史意義〉,《臺南師專學報》,第20期,1987年4月,頁201-220。
陳進金,〈國史館典藏教育部檔案介紹〉,《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0期,1996年6月,頁313-323。
陳雪屏,〈本省教育五年來的回顧〉,《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第1卷第1期,1940年11月,頁6-9。
張其昀,〈反共教育的具體設施〉,《新教育論集》,第2冊,臺北市:中國新聞出版公司,1955年,頁385-387。
張存武,〈《清代韓、中朝貢關係綜考》評介〉,《思與言》,第5卷第6期,1967年,頁4。
張樺,〈建立在歷史意識音符上的國家-「我的祖國」捷克〉,《當代雜誌》,第130期,1998年6月,頁60。
黃秀政,〈四十年來我國(初)中學歷史科教育-以教科書的編纂為討論中心〉,《教育資料集刊》,第16期,1991年6月,頁103-123。
勞榦,〈本國史教科書中的若干問題〉,《大陸雜誌》,第1卷第7期,1950
年10月,頁4-6。
勞榦,〈高初中歷史修訂原則〉,《中等教育》,第13卷第4期,1962年8月,頁9。
程天放,〈一年來教育工作之檢討與今後的改進:程部長四十一年一月十四日在教育部月會報告〉,《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3卷第4期,1952年,頁1-4。
程天放,〈我們今日所需要的教育〉,《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3卷第15期,1952年,頁5-17。
程天放,〈民國四十二年度的教育〉,《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5卷第5期,1954年,頁11-12。
楊翠華,〈臺灣現存教育部檔案簡介〉,《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9期,1995年6月,頁297-305。
楊富學,〈明代陸路絲綢之路及其貿易〉,《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2期,1997年。
劉崇鋐,〈歷史科修訂重點〉,《中等教育》,第13卷第4期,1962年8月,
頁8。
錢穆,〈論中國歷史教學問題〉,《民主評論》,第8卷第8期,1957年4月,
頁194-195。
戴寶村,〈我國歷史教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史學評論》,第11期,1986年1月,頁113-134。
(二)學位論文
伍優政,《清雍正朝臺諫合一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2003年8月。
李永謀,《國小教科書歷史教材內涵分析及國小高年級兒童歷史知識與歷史意識之研究》,嘉義:嘉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李志賢,《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歷史課本之分析(1975~1999)》, 南投: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何力友,《戰後初期臺灣官方出版品與黨國體制之構築(1945~1949)》,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素瑜,《清末民初的中學歷史教科書研究(1902~1937)》,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羿佑,《輿論與九年國教之改革(1967~1981)---以自立晚報為中心》,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洪瑞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教育的接收與推展》,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袁筱梅,《國中歷史教科書中人物的選擇與撰述-以秦漢史為範圍》,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張瀞分,《論隋唐人物與國中歷史教學》,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張雲翔,《論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鴉片戰爭」教材之編寫》,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光輝,《戰後初期的國民學校教科書分析(1945~1963)-以「反共抗俄」教育實踐之探討為中心》,臺北市:淡江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期玲,《國家認同的塑造: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臺北市: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盈穎,《臺灣地區五十年來中國史歷史課程的演變與中國史教科書的編輯》,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秀媛,《中日初中歷史教育的比較研究-民族主義與世界主義的糾葛(1978~1992)》,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黃家彬,《中共史學理論與中學歷史教科書編寫之研究》,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鄭之書,《清末民初(1902~1917)的歷史教育》,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淑美,《高中歷史教科書研究---以臺灣史教材為中心(1948~2006)》,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魏素玲,《香港中學歷史教科書中香港歷史認同與塑造(1991~2003)》,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曾靜悅,《臺灣地區學校反共教育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1995年。
曾薰慧,《臺灣五○年代國族想像中「共匪/匪諜」的建構》,臺中縣: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2000年。
曾惠櫻,《近代中國的面貌---臺灣高中歷史教科書中晚清時期(1840~1911)編寫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歐用生,《我國國民小學社會科潛在課程分析》,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1990年。
歐素瑛,《光復初期臺灣職業教育之研究(1945~1949)》,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顏國樑,《教育政策執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葉憲峻,《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臺灣之中國化教育-以初等教育為例》,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1993年。
羅漢傑,《明代一條鞭法之研究》,臺北市: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七、西文部分(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Almond, Gabriel and G. Bingham Powell,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Boston,1966。
Kluckhohn, C. and Kelly, W. 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In R. Linton, ed., The Science of Man in the World Cri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45。
Kroeber, A. L., Anthrop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Jovanovich,1948。
Sartori, G.,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mith, Anthony D., The Ethnic Origins of Nations. Oxford, UK: New York, NY, USA: B. Blackwell, 1986。
Tylor, E. B., Primitive Culture: Researche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Mythology, Philosophy, Religion, Art, and Custom. London: John Murray Publishers Ltd, 1871。
八、網路資料(依編著者姓名筆畫順序排列)
吳乃德,〈國家認同和政治支持:民進黨的理解和誤解〉,
http://www.wufi.org.tw/forum/dpp.htm。
施正鋒,〈台灣人的國家認同〉,
http://www.wufi.org.tw/shih/f0008.htm。
施正鋒,〈多元文化下的民族認同與國家認同〉,
http://faculty.ndhu.edu.tw/~cfshih/seminar/200503.htm。
孫文,〈五權憲法〉,
http://www.qlfy.com/sxf/Article/fxyg/xffx/xzxs/200605/133.html。
郭潤宇,〈華夏、中華、中國源頭考〉,《華夏文化》,
http://qkzz.net/magazine/1007-7901/2007/01/644397_2.htm。
葛兆光,〈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從民族國家中拯救歷史,還是從歷
史中理解民族國家〉,《二十一世紀》網路版,第43期,2005年10月,http://www.cuhk.edu.hk/ics/21c。
國民教育社群網,〈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
http://teach.eje.edu.tw/9CC/index_new.php。
維基百科,〈文化〉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5%8C%96&variant=zh-tw。
維基百科,〈外交〉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4%96%E4%BA%A4&variant=zh-tw。
維基百科,〈民族〉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0%91%E6%97%8F&variant=zh-tw。
維基百科,〈民族主義〉條,
http://translate.google.com/translate?hl=zh-TW&sl=zh-CN&u=http://zh.wikipedia.org/&sa=X&oi=translate&resnum=1&ct=result&prev=/search%3Fq%3D%25E4%25B8%25AD%25E6%2596%2587%25E7%25B6%25AD%25E5%259F%25BA%25E7%2599%25BE%25E7%25A7%2591%26complete%3D1%26hl%3Dzh-TW%26rlz%3D1T4GZEZ_zh-TWTW256TW256。
維基百科,〈社會變遷〉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A4%BE%E6%9C%83%E8%AE%8A%E9%81%B7&variant=zh-tw。
維基百科,〈南斯拉夫內戰〉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D%97%E6%96%AF%E6%8B%89%E5%A4%AB%E5%85%A7%E6%88%B0&variant=zh-tw。
維基百科,〈意識型態〉條,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8F%E8%AF%86%E5%BD%A2%E6%80%81。
維基百科,〈經濟〉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6%93%E6%BF%9F&variant=zh-tw。
維基百科,〈產業革命〉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7%A5%E4%B8%9A%E9%9D%A9%E5%91%BD&variant=zh-hant。
維基百科,〈羅曼語族〉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D%97%E6%9B%BC%E8%AF%AD%E6%97%8F&variant=zh-tw。
維基百科,〈澶淵之盟〉條,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BE%B6%E6%B8%8A%E4%B9%8B%E7%9B%9F&variant=zh-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