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敖國珠
論文名稱: 我國電視新聞主播養成之研究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News Anchors : Case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楊美雪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1
中文關鍵詞: 電視新聞主播養成新聞專業
英文關鍵詞: Television News Anchor, Development, Journalistic Profes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3下載:5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有線電視蓬勃發展,造就了高密度的新聞頻道,國內現有全新聞頻道就有12個。閱聽人隨時看得到的電視新聞主播,成了很多人掌握天下大事的消息來源,還可能影響閱聽人對新聞事件的看法。電視新聞主播被視為高度專業的工作,大學畢業是基本條件,但要能坐上主播台,除了學校給予專業的新聞基礎教育,電視台的在職訓練也同等重要。
      本研究為質化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進行研究。訪談新聞傳播科系的大學教授,了解大學院校的主播課程;訪談電視台決策主管,了解電視台的主播培育訓練;訪談主播,了解大學教育對主播工作的奠基、主播的在職訓練,以及如何自我學習。
      研究發現,大學院校新聞傳播科系,並未針對電視新聞主播開課,教學宗旨在培養新聞人、培養新聞專業。而電視台的主播培育,只有基本的新主播試鏡及播報訓練,並未制度化、系統化的設計一套在職訓練,協助不同資歷的主播持續成長。因此,電視新聞主播的自我學習成了養成過程中相對重要的一環,是主播們工作進步的動力。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aiwan's cable TV has helped created a high density of news channels. There are twelve existing news channels in Taiwan. The audiences can see an anchor on television anytime, and the anchor plays key role to many people’s live as they are the main source for what’s happening around the world. News anchor is highly professional career, college graduates is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to be an anchor in Taiwa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need to provide basic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together with access to the practical skills of media work, only then a professional and competent news anchor is ready.
    In this study is qualitative research using detailed interview method. By interviewing university professors, station decision-making executives and news anchors, this study collected detail information on journalism education, anchor developing plans by TV stations and self-training and on-the-job training professional anchor.
    From this research a list of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Firstl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do not have dedicated study program for TV anchors. Instead, it focuses on educating the fundamentals of journalism. Secondly, anchor training by TV stations only consist of audition and on-screen training, lack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profession training supported by experienced anchor. Therefore, self-training is key personal skill for any TV station anchor during their career, it is the main source of improvement for an anchor.

    摘要…………………………………………………………I 目錄…………………………………………………………III 表目錄………………………………………………………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名詞解釋…………………………………………………8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8   第五節 研究流程…………………………………………………9 第二章 文獻探討…………………………………………10   第一節 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特質………………………………10   第二節 電視新聞主播的定位與角色……………………………20   第三節 電視新聞主播的養成教育………………………………25   第四節 文獻探討小結……………………………………………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32 第一節 研究架構…………………………………………………32   第二節 研究方法…………………………………………………33 第三節 研究對象…………………………………………………34 第四節 研究工具…………………………………………………37 第五節 研究實施…………………………………………………39 第六節 資理處理與分析…………………………………………40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44   第一節 電視新聞主播應有的專業條件…………………………44   第二節 大學院校新聞傳播科系的新聞主播教育………………60 第三節 電視台新聞主播的培育…………………………………74   第四節 電視台決策階層對新聞主播養成的認知………………86   第五節 電視新聞主播對主播養成的看法………………………92 第六節 電視新聞主播養成要面對的未來挑戰……………… 10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14   第一節 結論…………………………………………………… 114   第二節 建議…………………………………………………… 127    參考文獻……………………………………………………132  中文部分……………………………………………………………… 132 外文部分……………………………………………………………… 136 附錄 附錄一 訪談邀請函 附錄二 訪談同意書 表目錄 表2.1 電視新聞主播條件比較表……………………………………13 表2.2 電視新聞主播外在形象研究彙整……………………………17 表2.3 電視新聞主播內在形象研究彙整……………………………19 表2.4 台灣六所新聞系校園電視台運作情形………………………27 表3.1 訪談對象-新聞傳播科系學者………………………………35 表3.2 訪談對象-電視台決策主管…………………………………35 表3.3 訪談對象-電視新聞主播……………………………………36 表3.4 訪談方向與主軸………………………………………………36 表3.5 關鍵概念編碼示例……………………………………………40 表3.6 相似關鍵字句類群組示例……………………………………41 表3.7 初級編碼示例…………………………………………………42 表3.8 中級編碼示例…………………………………………………43 表3.9 分析架構示例…………………………………………………43 表5.1 電視新聞主播應有的專業條件編碼架構……………………114 表5.2 大學院校新聞傳播科系的新聞主播教育編碼架構…………117 表5.3 電視台如何培育新聞主播編碼架構…………………………119 表5.4 電視台決策階層對主播養成的認知編碼架構………………121 表5.5 電視新聞主播對主播養成的看法編碼架構…………………123 表5.6 電視新聞主播養成要面對的未來挑戰編碼架構……………125 圖目錄 圖1.1 研究流程圖……………………………………………………9 圖3.1 研究架構圖……………………………………………………32

    一、中文部分
    牛隆光、林靖芬(2006)。透視電視新聞-實務興研究工作談。台北:學富文化。
    內政部戶政司(2010)。99年3月戶口統計資料分析。2010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news_detail.aspx?type_code=01&sn
    王家驊(1998/05/20)。主播要「門面」更要「學養」。民生報,15版。
    立法院法令專區(2009)。法律資料庫。2009年9月12日,取自:
    http://lis.ly.gov.tw/lgcgi/lglaw?@56:1804289383:f:NO%3DB02409*%20AND
    %NO%3DA2%24%246$$$PD世新大學(2006)。2006傳播媒體風雲排行榜。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世新大學(2008)。2008傳播媒體風雲排行榜。台北: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台視(1992)。台視三十年。台北:台灣電視公司。
    石永貴(1970)。「守門人」之理論與實際。新聞學研究,5,135-157。 
    石永貴(2003)。媒體事業經營。台北:三民。
    丘采薇(2009)。應用德菲法與層級分析法建立商業電視台新聞主播評選模式。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呂惠敏(2005)。專業取勝?商業至上?電視台高階主管對新聞主播的角色認知與決策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在職專班。台北市。
    李美華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雅靖、宋怡萱(2005)。報紙新聞報導的主播形象對觀眾收視行為之影響。廣播與電視,25,59-83。
    吳正桓(1991)。新聞主播的形象與新聞節目品質之間。當代,63,69-77。
    杜麗芳(1984)。台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林宏聰(2006)。「新聞之錨或新聞花瓶?」:一群臺灣電視新聞主播的專業知能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台北市。
    林東泰(1999)。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林書煒(2008)。電視新聞主播工作倦怠成因與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林照真(2009)。收視率新聞學:台灣電視新聞商品化。台北:聯經。
    林麗雲(2003)。坐而言,起而行:「無盟」的實踐。台灣社研究季刊,50,145-169。
    胡元輝(2007)。媒體與改造-重建台灣的關鍵工程。台北:商周。
    胡幼偉(1998)。新聞主播不可「不務正業」。新聞鏡,518,6-7。
    胡幼偉(2002/9/28)。純主播的門面規範。中國時報,15版。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高明慧(2008)。台灣電視新聞正確性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專班。台北市。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資訊櫥窗(2010)。統計資料。2010年6月13日,取自:http://www.ncc.gov.tw/chinese/files/10051/2023_15288_100607_1.xls
    郭俶真(1997)。新聞主播風格。廣電人,31,21-24。
    郭俶真(1997)。新聞主播的定位與未來。廣電人,31,19-20。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雅萍、Lee Philip(1998)。新聞主播的魅力──由李四端重登主播台看新聞收視習慣的改變。廣告雜誌,88,119-125。
    陳鐵輝(1999年7月16日)。播報員≠新聞主播。民生報,9版。
    陳鐵輝(1999年12月25日)。主播們的一號表情。民生報,9版。 
    教育部電子辭典(2009)。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9年8月5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Ei%A6%A8&pieceLen=50&fld=1&cat=&ukey=424018103&serial=3&recNO=0&op=f&imgFont=1
    教育部電子辭典(2009)。國語辭典簡編本,2009年10月14日,取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30939&GraphicWord=QueryStr-Window Internet Explorer
    教育部電子辭典(2009)。國語辭典簡編本,2009年10月24日,取自:http://dict.concised.moe.edu.tw/cgi-bin/jdict/GetContent.cgi?DocNum=28190&GraphicWord=&QueryStr-Window Internet Explorer
    習賢德(1999)。當代新聞從業人員的倫理困境。專業倫理與教學論文集(三)。台北:輔仁大學。
    梁世武(1994)。台北市長選舉之預測:「候選人形象指標」預測模型之驗證。選舉研究,1(2),97-129。 
    黃芝瑩(2000)。線上新聞人員專業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
    黃英忠、溫金豐(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5,41-61。
    黃英忠(1995)。現代人力資源管理。台北:華泰。
    黃新生(1994)。電視新聞。台北:遠流。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張文強(1999)。報社組織知識儲存與分享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政治大學傳播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張火燦、許宏明(2007)。台灣高級人才培育的省思:政府與企業的角色。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129-142。
    張勤(1983)。電視新聞。台北:三民。
    張紹勳(1996)。電視企業形象與收視行為之研究。民意研究季刊,196,149-178。
    張皪元(2000)。SNG現場連線對電視新聞專業性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張繼高(1995)。必須贏的人。台北:九歌。
    程宗明(1999)。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1998中華傳播學會論文選集,385-349。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馮建三(2006)。試論新聞傳播教育學術正當性的建立:記者養成與媒介素養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9,181-198。
    管中祥(2004)。報告!主播有問題?。廣告雜誌,154,17。
    廣電基金會(2001)。90年台灣地區電視收視行為大調查。台北:廣電基金。
    彭芸(2008)。21世紀新聞學與新聞學研究。台北:雙葉書廊。
    彭懷恩(2006)。別怕媒體!。台北:米羅文化。
    須文蔚、陳世敏(1996)。傳播學發展現況。新聞學研究,53,9-37。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1990)。台灣地區大眾傳播與議題設定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報告。
    新聞評議(1998)。新聞主播的專業角色。285,6-7。
    新聞評議(1999)。台灣新聞主播的定位。295,4。
    葛傳富(2006)。台灣電視新聞產製數位化的研究-以民視、年代、大愛電視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管理學院傳播管理學系碩士專班,台北市。
    鄭貞銘(1988)。新聞專業化之我見。報學,7:10,6-11。
    蔡淑芬(1989)。電視新聞觀賞者生活型態與媒介使用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盧世祥(2005)。主播緋聞炒過頭媒體亂象何其多。Taiwan News財經‧文化週刊,180,44-45。
    薛宇珊(2005)。大學生對電視新聞主播形象之評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研究所。台北市。
    臧國仁(2000)。關於傳播學如何教一些想法-以「基礎新聞採寫」課為例。新聞學研究,65,19-56。
    劉蘊儀(2004)。報紙報導電視新聞主播形象研究-以中國時報、聯合報、自由時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台北市。
    歐懿慧(2005)。電視新聞主播之工作滿足、工作壓力及組織承諾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謝向榮(2004)。報紙建構電視新聞主播形象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市。
    羅文輝(1996)。新聞事業與新聞人員的專業地位:逐漸形成的專業。台大新聞論壇,1(4),280-292。
    羅文輝(1998)。新聞人員的專業性:意涵的界定與量表建構。傳播研究集刊,第二集,1-47。 
    羅文輝、林文琪、牛隆光、蔡卓芬(2003)。媒介依賴與媒體使用對選舉新聞可信度的影響:5種媒介的比較。新聞學研究,74,19-49。
    羅文輝、蘇蘅、林書煒(2009)。主播解碼。台北:商務。

    二、外文部分
    Alan, J., Lane, J.M. (2003). Anchoring American: The changing face of network news. Chicago, IL: Bonus Books.
    Benoit, W. L. & McHale, J. P. (1999). Kenneth Starr’s image repair viewed in 20:20.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47(3), 256-280.
    Boorstin, D. J. (1964). The image: A guide to pseudo-events in American.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Bradshaw, K.A., Foust, J.C., Bernt, J.P. (2005). Local Television News Anchors’ Public Apperanc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9(2),66-181.
    Brewer, P.R, Macafee, T. (2007). Anchor Away: Media Framing of Broadcast Television Network Evening News Anchor. Harvar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 / Politics, 12(4), 3-19.
    Chart, W. L. (1970). Viewers needs and desires in television newscast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4(1): 55-62.
    Chung, WW., Tsang, KJ., Chen, PL., Chen, SS. (1998). Journalistic expertise: Proposal for a research program.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Divis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Jerusalem Israel.
    Edelman, R. (2002). News Anchors. Bowling, Beatniks, and Bettoms: Pop Culture of 20th-Century America, 3 , 604-606.
    Ekstrom, M. (2000). Information, Storytelling, Attractions: TV Journalism in Three Modes of Communicatio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2(4): 465-492.
    Fang, Yi-wen (1988). Television Journalists in Taiwan: Professionalism and Performan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Gans, H.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 News, Newsweek and Time. New York, NY: Pantheon.
    Gaunt, P. (1998). The training of journalists in France, Britain and the U.S., Journalism Quarterly, 65(3): 582-588.
    Graber, D. (1988). Procesing the News(2nd edition). New York, NY: Longman.
    Greppi (2006, April 24). 10 Most powerful people in TV news. Television Week, 25(17), 55-59.
    Guthrie, M. (2009). The Ruling Class of TV News. Broadcasting & Cable, 139(35), 10-12.
    Harmon, M. D. (1989). Mr. Gates goes electronic: The what and why questions in local TV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6, 857-863.
    Hunter, J. K. & Gross, L. S. (1980). Television news. London: Mosby Company.
    Kimberly, M. (2007). Journalism’s Complicated Partners: Television News Anchors and Community Maintenance Around the Anchor’s Appearanc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1-33.
    Klose, K. (2009). Three Icons Depart.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31(4), 2.
    Lombardi, J. J. (1999). Local television news view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chor characteristics and frequency and exclusivity of viewing. Knoxville, TN :University of Tennessee Press.
    Lynch, M. S. & Sassenrath, L. H. (1965). Dimensions of personality association of television network newscast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5(1), 33-43.
    Major, A. & Atwood, L. (1997). Changes in media credibility when a predicted disaster doesn’t happen. Journal Quarterly, 74(4): 797-813.
    Malone, M. (2009). Dawn of the post “Star Anchor” Era. Broadcasting & Cable, 139(14), 10-11.
    Markham, D. (1968). The Dimensions of Source Credibility of Television Newscaster.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8, 57-64.
    Matusow, B. (1985). Anchors abroad. Channel of Communication, 4(5), 41-43.
    McLeod, J. M. & Hawley, S. E. Jr. (1964).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newsmen, Journalism Quarterly, 41(577): 529-539.
    Nadler, L. (1970). Development Human Resources, Houston, TX: Gulf.
    Nimmo, D. & R. L. Savage. (1976). Candidates and their images: Concepts, methods and finding. Pacific Palisades, CA: Goodyear.
    Poniewozik (2006, May 8). The new anchor is shaking up the news. Time, 167(19), 100.
    Robison, J. P & Levy, M. R. (1986). The Main Source: What People Learn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per Organization. (1984). Public Perceptions of Television and Other Mass Media. New York, NY: Television Information Office.
    Roper, B. (1985). Public attitudes toward television and other media in a time of change. New York, NY: Television Information Office.
    Sanders, K. P. & Pritchett, M. (1971). Some influences of appearance on television newscaster appeal.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5(3), 293-301.
    Sharon L. S. (1976). Television News as Narrative. New York, NY, 129-146.
    Shosteck, H. (1974). Factors influencing appeal of TV news personalitie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18(1): 63-71.
    Smith, C. & Becker, L. B. (1989). Comparison of journalistic views of television reporters and producers. Journalism Quarterly, 59, 79-82.
    Soloski, J. (1989). News Reporting and Professionalism: Some Contraints on the Reporting of News. Media, Culture & Society, 11, 207-228.
    Splichal, S. & Sparks, C. (1994). Journalists for the 21th Century of Professionalization among First-year Students in 22Countries. Norwood, NJ: Ablex.
    Sylvia M.,C. & Cha, J. (2008). Exploring the Antecedents and Effect of Brand Image for Television News: An Application of Brand Personality Construct in a Multichannel News Enviorment. The Internation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ant, 10(1), 32-45.
    The Economist, (2000). AOL Time Warner: The net gets real. January 15, 2000, 21-23.
    Westin, A. V. (1982). Newswatch. New York, NY: Simon and Schuster.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2007).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8th ed.) Belmont, CA: Wed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