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嘉華
論文名稱: 台北縣幼兒園教師對於教學評量的實施情況研究
指導教授: 廖鳳瑞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Department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Family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8
中文關鍵詞: 幼兒園教師教學評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1下載:11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於了解幼兒園教師實施教學評量的狀況,及其對於教學評量的了解與看法,與實施教學評量所遭遇的困難為何。因此以台北縣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30位幼兒園教師進行半結構式訪談。
    根據訪談的資料進行加以分析,並以次數、百分比及卡方檢定及意見歸納的方法,共得以下幾點結論:
    一、 評量的基本目標是要正確的獲取和應用評量結果的資料,並且解釋各種評量資料;教學評量重視評估、敘述、預測及診斷等功能,解釋評量結果會因功能及測驗目的不同而做不同分析。評量要有系統、有規劃、持續地進行,宜採用多元的方式進行。
    二、 研究對象會多元的使用各種不同的評量方式進行教學評量,其中以「形成性觀察」最為普遍,有96.7﹪的教師會使用,也是幼兒園教師最能反映其教學的評量方式;其次也常被使用的有「幼兒學習檔案」、「學習單」及「總結性檢核表」。
    三、 不同背景變項的幼兒園教師在使用「形成性觀察」、「幼兒學習檔案」及「總結性檢核表」進行評量的情況並沒有顯著的差異。「學習單」的使用上,不曾修過相關課程的幼兒園教師較曾修過的使用的情況為多。而在「紙筆測驗方面」私立、曾修過相關課程者使用的較多。
    四、 有近三分之二的研究對象會使用坊間現成的評量,其中以學習單的型式居多,而在使用情況上教師類型為托兒所保育人員、園所類型為私立、服務年資較為淺的較為多。
    五、 研究對象認為教學評量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幼兒學習發展的狀況」、「了解幼兒以介入輔導」、「檢視教學的成果」。至於評量內容不論課程相關與不相關均需涵蓋,而評量結果的呈現與運用主要在於修正與改進教學之用。
    六、 研究對象對於評量的概念不夠了解、進行的不夠確實,而無法達到評量的目的,尤其是對於幼兒學習檔案評量的進行雖被廣為使用,但是真正做到整理分析、有評量標準進行評估的卻了了無幾。
    七、 研究對象認為實施教學評量的困難與限制主要在於「無法了解幼兒的真實能力或表現」、「沒有時間」、「家長喜好的干預」、「人力不足」等因素,而認為造成認知與實施現況的落差原因,也是以非教師個人因素的外在因素居多,而如此的情況也反映在師生比愈低者,教師認為有落差的比例愈高。
    最後,本研究根據研究結果,對教育與托育行政單位、師資培育機構、幼兒園所、幼兒園教師及未來研究,提供相關建議。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教學評量………………………………………………………7 第二節 幼兒教師的教學評量內容與方式……………………………19 第三節 幼兒評量相關研究……………………………………………41 第三章 研究設方法……………………………………………………55 第一節 研究設計………………………………………………………55 第二節 研究對象………………………………………………………59 第三節 研究工具………………………………………………………62 第四節 研究程序………………………………………………………6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73 第一節 研究對象實施教學評量的現況………………………………73 第二節 研究對象對教學評量的期望情形………………………… 139 第五章 建議………………………………………………………… 147 參考文獻……………………………………………………………… 153 一、中文部分………………………………………………………… 153 二、英文部分………………………………………………………… 160 附錄…………………………………………………………………… 163 附錄一 八十六至九十二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評鑑的 指標、結果分析與建議整理表……………………………163 附錄二 資料分類編碼定義表………………………………………174 [表目次] 表2-1 九十三年台北市托育機構評鑑自評表「幼兒個別紀錄/評 量」之評量項目表…………………………………………52 表3-1 台北縣幼兒收托人數與幼兒園所數與樣本數一覽表……60 表3-2 樣本背景資料一覽表………………………………………60 表3-3 各類受試者的受訪意願之一覽表…………………………69 表4-1-1 研究對象實際運用的教學評量方式一覽表………………74 表4-1-2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之情況 比較…………………………………………………………74 表4-1-3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目的一覽表………………78 表4-1-4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形式一覽表………………78 表4-1-5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頻率一覽表………………79 表4-1-6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內容問項與課程相關 性的情況……………………………………………………81 表4-1-7 研究對象所使用總結性檢核表「與課程相關」的問 項性質一覽表………………………………………………81 表4-1-8 研究對象所使用總結性檢核表「非課程相關」的問 項性質一覽表………………………………………………81 表4-1-9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來源一覽表………………83 表4-1-10 研究對象使用現成總結性檢核表的出版商一覽表………83 表4-1-11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評量標準一覽表…………83 表4-1-12 研究對象呈現總結性檢核表的評量結果的方式一覽 表……………………………………………………………85 表4-1-13 研究對象使用總結性檢核表的限制與困難一覽表………85 表4-1-14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法之情況 比較…………………………………………………………88 表4-1-15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使用目的一覽表……………90 表4-1-16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內容一覽表…………………91 表4-1-17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內容為課程相關之情況……91 表4-1-18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內容為非課程相關之情 況……………………………………………………………91 表4-1-19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頻率一覽表…………………93 表4-1-20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評量標準之使用情況………93 表4-1-21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評量標準一覽表……………94 表4-1-22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評量結果呈現方式一覽 表……………………………………………………………95 表4-1-23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評量結果呈現方式為正 式紀錄的情況………………………………………………96 表4-1-24 研究對象使用形成性觀察的限制與困難一覽表…………96 表4-1-25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之情況 比較…………………………………………………………99 表4-1-26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目的一覽表………………101 表4-1-27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內容物一覽表……………102 表4-1-28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蒐集內容物的情況………102 表4-1-29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資料收集決定者一覽 表……………………………………………………………103 表4-1-30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使率頻率一覽表…………104 表4-1-31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評量規準使用情形………105 表4-1-32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評量規準的內容項目 一覽表………………………………………………………105 表4-1-33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評量標準使用情形…….105 表4-1-34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評量結果呈現方式一 覽表…………………………………………………………107 表4-1-35 研究對象使用幼兒學習檔案的限制與困難一覽表………107 表4-1-36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之情況比較………109 表4-1-37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使用目的一覽表…………………110 表4-1-38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內容與課程相關性的情形………112 表4-1-39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內容與課程相關的內容類目……112 表4-1-40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內容為非課程相關的內容類目…112 表4-1-41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使用來源一覽表…………………113 表4-1-42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使用來源出版商一覽表…………114 表4-1-43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使用頻率一覽表…………………115 表4-1-44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評量規準使用情形………………116 表4-1-45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評量規準所涵蓋的內容項目……116 表4-1-46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評量結果呈現方式一覽表………116 表4-1-47 研究對象使用學習單的限制與困難一覽表………………117 表4-1-48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之情況比較……120 表4-1-49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目的一覽表……………………122 表4-1-50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形式一覽表……………………122 表4-1-51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內容向度一覽表………………124 表4-1-52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來源一覽表……………………124 表4-1-53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來源出版商一覽表……………124 表4-1-54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頻率一覽表……………………125 表4-1-55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評量標準一覽表………………125 表4-1-56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評量標準之表現等級一覽表…126 表4-1-57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評量結果的呈現方式一覽表…127 表4-1-58 研究對象使用紙筆測驗的限制與困難一覽表之整理 結果…………………………………………………………127 表4-1-59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其他評量方式之情況 比較…………………………………………………………129 表4-1-60 研究對象使用其他評量方式的種類一覽表………………130 表4-1-61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使用坊間評量之情況比較……131 表4-1-62 研究對象使用坊間評量的種類一覽表……………………132 表4-1-63 研究對象使用坊間評量的來源出版商一覽表……………133 表4-1-64 研究對象使用坊間評量的使用決定者一覽表………… 134 表4-1-65 研究對象使用坊間評量的適用情形………………………134 表4-1-66 研究對象認為最能反映其教學的評量方式一覽表………136 表4-1-67 研究對象認為實施教學評量的困難與限制一覽表………138 表4-2-1 研究對象對教學評量的目的之期望情形…………………140 表4-2-2 不同背景變相之研究對象對教學評量該涵蓋什麼 內容之看法…………………………………………………141 表4-2-3 研究對象對何種評量方法能有效達到其評量目的 的方式之看法………………………………………………143 表4-2-4 研究對象對評量結果的呈現與運用之期望情形…144 表4-2-5 不同背景變項之研究對象對現況與期望是否落差 之體認情形比較……………………………………………14 [圖目次] 圖2-1 基本教學歷程圖……………………………………………11 圖3-1 研究架構圖…………………………………………………58

    一、中文部分:
    王文中(1999)。測驗與評量的意義與趨勢。載於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頁1-19)。台北市:五南。
    王文科(1995)。教育研究法(增訂版)。台北市:五南。
    王正珠(2001)。幼稚園教師運用多元智能理論之歷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明源(1998)。台灣中部地區國民小學實施教學評量之調查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為國(2001)。多元智能理論在幼兒教育之應用-以光譜計畫為例。台灣教育,606,10-20。
    王恭志(2003)。教師教學信念與教學實務之探析。教育研究資訊,8(2),84-98。
    王珮玲(1995)。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台北市:心理。
    王莉玲(譯)(1995)。Warren R. Bentzen著。載於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合譯,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Seeing young children: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eding behavior)(頁101-109)。台北市:五南。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2004)。托育機構評鑑自評表。2005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dosw.tcg.gov.tw/attachment_file/i/200504/托育機構評鑑自評表.doc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7)。八十六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998)。八十七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0)。八十八、八十九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1)。九十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2)。九十一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2003)。九十二學年度台北市公私立幼稚園教育評鑑報告。台北:台北市政府。
    台南師院測驗發展中心(1998)。國小教學評量的反省與前瞻。台南市:台南師院測驗發展中心。
    田耐青(1999)。由多元智慧理論的觀點談教學評量:一些台灣的實例。教師天地,99,32-38。
    朱柔若(譯)(2000)。Neuman, W. L.著。調查研究。載於社會研究方法(頁425-501)。台北市:揚智。
    江文慈(2001)。評量的評量-檢視教學評量的品質。師友,213,42-47。
    江啟昱(1994)。評鑑與相關名詞的概念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教學通訊,5(1),178-186。
    何佳盈(2003)。檔案評量在幼稚園的運用初探-紀錄與評估幼兒的學習經驗。教師天地,122,58-60。
    何英奇(1992)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輯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育評量研究(頁3-30)。台北:五南。
    吳毓瑩(1993)。教學評量的學與用。國民教育,341.2,12-14。
    吳毓瑩(2003)。教學評量之信念探究:松竹梅三個個案詮釋暨啟示。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37-161。
    吳裕益(2000)。教學評量的新趨勢。教育研究,70,6-9。
    吳裕益(2002)。多元評量之發展與改進。教育研究,98,18-23。
    呂金燮(1999)。實作評量-應用。載於王文中、呂金燮、吳毓瑩、張郁雯、張淑慧(合著),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室學習觀點(頁207-233)。台北市:五南。
    呂翠夏(2000)。運用實作評量於幼稚園的實例。測驗與輔導,160,3357-3359。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台北市:心理。
    李坤崇(2002)。多元化教學評量理念與推動策略。教育研究,98,24-36。
    周文欽(主編)(2000)。研究方法概論。台北縣:空大。
    周珮儀(1996)。教育評鑑的新取向。研習資訊,13(2),32-38。
    林青青(譯)(1995)。Warren R. Bentzen著。載於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合譯,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Seeing young children: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eding behavior)(頁29-45)。台北市:五南。
    林秋榮(2002)。教學創新的利器:學習單的設計與應用。南投文教,16,23-24。
    林淑玲(1995)。幼兒評量的新契機-非傳統評量理論對幼兒評量的啟示。嘉義師院學報,9,599-640。
    林淑玲(1997)。幼兒教學評量的省思與實踐。教師之友,38(4),61-64。
    林淑玲譯(1995)。Schweinhart, L.J.著。觀察活動中的幼兒-幼兒評量的關鍵。教師之友,36(1),30-33。
    林惠娟(1999)。有意義的評量活動-談幼兒真實評量。教育實習輔導季刊,5(1),37-44。
    林惠雅(1990)。幼兒發展與評量。幼兒教育年刊,3,8-29。
    林進田(1993)。抽樣調查:理論與應用。台北:華泰。
    林進材(1993)。有效的教學評量。國教園地,45,24-27。
    林進材(1998)。國民小學教師計畫信念與實務之研究。八十七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541-583。
    林進材(1999)。從教師教學信念與決定談教學實施與效能。中等教育,50(3),9-21。
    林順發(1995)。從個別差異的觀點談教學評量相關的基本理念。臺灣教育,534,22-25。
    范德鑫(1994)。教師教育評量能力的標準。測驗與輔導,124,2550-2553。
    孫澈(1995)。教學評量獻管見。臺灣教育,534,4-6。
    馬燕(譯)(2002)。Galye Mindes著。幼兒評量。台北市:洪葉。
    高博銓(2003)。教學評量的基本原則。教育資料與研究,53,120-125。
    張振成(2001)。教學評量的新趨勢:實作評量與檔案評量。中等評量,48(6),90-94。
    張清濱(1996)。多元化的教學評量。研習資訊,13(3),1-9。
    張景媛(1992)。教學評量與教學輔導。輯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術研究委員會(主編)。教育評量研究(頁31-42)。台北:五南。
    張達田(民73)。國民中學實施教學評量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教育部國教司(主編)(1987)。幼稚園課程標準,教育部臺(76)國字第03555號令修訂公布。台北市:正中書局。
    莊明貞、丘愛鈴(2003)。國小教師學習評量信念與實踐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63-200。
    莊雯心(2002)。多元智能(MI)教學研究-光譜計畫在班級實施歷程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幼教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許琇粧(2004)。進行幼兒觀察記錄歷程中之省思與專業成長-以一個幼稚園大班為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郭碧(1991)。談評量幼兒應注意的事項。輔導月刊,27(5、6),7-10。
    陳李綢(1993)評量的歷程。中等教育,44(3),13-21。
    陳秀美(2003)國小英語教師多元評量信念與實施概況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兒童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依湘(2003)。幼兒社會智能評量研究-光譜計畫之應用。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金祝(2001)。談有效評量。師友,405,90-93。
    陳姿蘭(2001)。一位幼稚園老師實施卷宗評量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素櫻(1997)。回歸評量的本質談開放教育中的評量。載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多元評量,(頁19-27)。高雄市:高雄復文。
    黃秀文(1996)。從傳統到變通:教學評量的省思。國民教育研究學報,2,1-26。
    黃美津(2004)。幼兒語言能力的評量研究:以光譜計畫的語言領域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黃淑苓(1995)。幼兒教學評量。嘉義師院學報,9,667-694。
    黃營杉、汪志堅(編譯)(2002)。Fred N. Kerlinger & Howard B. Lee著。研究方法(Original: Foundations of behavioral Research)。新加坡:亞洲湯姆生。
    楊銀興(2000)。傳統評量與新式評量之比較及國小教師對實施新式評量相關問題覺知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葉志誠、葉立誠(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葉殷(1995)。學童教育評估與設計。台北市:世界。
    葉嘉青(譯)(2002)。Jie-Qi Chen等編註。因材施教:多元智慧之光譜計畫的經驗。台北:心理。
    廖鳳瑞(1995a)。重歷程的評量在台灣幼稚園的應用-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附設幼稚園之例。家政教育,13(2),50-71。
    廖鳳瑞(譯)(1995)。Meisels, S. J.(主講)。工作取樣系統。家政教育,13(2),25-41。
    廖鳳瑞、陳姿蘭編譯(2002)。Meisels, S. J.等著。幼兒表現評量:作品取樣系統。台北市:心理。
    廖鳳瑞等(譯)(2005)。McAfee, O., & Leong D. J.著。幼兒發展學習的評量與輔導(Assessing and guiding young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台北:華騰文化。
    齊建芳、王智霞、李開龍(譯)(1995)。Glynis M. Breakwell著。訪談技巧(Interviewing)。台北市:台灣商務。
    劉安彥(2003)。教學評量的理論與運用。教育資料與研究,55,100-108。
    劉慈惠(譯)(1995)。Warren R. Bentzen著。載於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合譯,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Seeing young children:A guide to observing and recoreding behavior)(頁55-99)。台北市:五南。
    蔡其蓁(1997)幼兒教學評量-嘉師附小附幼八十五學年度試行方式。教師之友,38(4),65-70。
    鄭英耀、蔡佩玲譯(2000)。Charlotte Danielson & Leslye Abrutyn著。檔案教學。台北市:心理。
    鄭淵全(2000)。學校教學評量的迷與思。國教世紀,161,33-38。
    鄭富森(1999)。目前教學評量之省思與改進之道。教師天地,99,18-24。
    鄭富森(2001)。教學評量: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臺灣教育,604,2-14。
    鄭麗玉(1999)。教學評量的改革。教師之友,40(1),23-33。
    鄧運林(1997)。談開放教育教學活動的多元評量。輯於鄧運林(主編),開放教育多元評量,1-18。高雄市:高雄復文。
    盧美貴(1996)。幼稚園小學銜接與開放教育:教育在提供學習的饗宴。教師天地,81,20-25。
    盧美貴(1999)。幼稚園的真實性評量-常被忽略的家長參與。教師天地,99,46-53。
    盧增緒(1995)。論教育評鑑觀念之形成。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3-59)。台北:師大書苑。
    蕭玉佳(91)。成長路上話成長—幼稚園多元智慧學習歷程檔案之行動省思。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賴春金(2003)。幼稚園教師的關鍵能力。教育資料與研究,52,75-83。
    賴慧玲(譯)(2000)。LaVisa Cam Wilson, Linda Douville-Watson,& Michael A. Watson著。嬰幼兒課程與教學(Infants & toddler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臺北市:五南。
    簡茂發(1999)。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師天地,99,11-17。
    簡茂發(2002)。多元化評量之理念與方法。教育資料與研究,46,1-7。
    簡茂發、單文經(1995)。制式與非制式方法評析,輯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評鑑(頁61-101)。台北:師大書苑。
    蘇幼良(2001)。改進評量方式的省思。國民教育,41(3),75-79。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L. W. (2003). Classroom assessment: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eacher decision making.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Guddemi, M. P. (2003). Assessment for childhood ages 3 to 8 years. In Measuring up: Assessment issues for teachers, counselors, and administrators.(pp.273-281).(EDRS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80054)
    Johnson, D. W.&Johnson, R. T. (2002). Meaningful assessment:a manageable and cooperative proces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McMillan, J. H. (1997). Classroom assessment:Principles and practice for effective teaching. Needham Heights:Allyn&Bacon.
    McNair, S., Bhargava, A., Adams, L., Edgerton, S.,& Kypros, B. (2003). Teachers speak out on assessment practice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al Journal, 31(1), 23-31.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1991).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guidelines : Basic and advanced :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Washington, DC :NAEYC.
    Ward, A. W. & Ward, M. M. (1999).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
    Wortham, S. C., Sanders, J. R., Fitzpatrick, J. L. (2001). Assessment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3rd ed.). Upper Saddle River,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Fitzpatrick, J. L. (1997). Program evaluation: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practical guidelines(2nd ed.). New York: Longman.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