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賴靈恩
Lai, Ling-En
論文名稱: 從俗唱到聖詠:以卑南族下賓朗部落為中心的研究
Senay and Pahirahiraw:A Research in Pinaski of Puyuma
指導教授: 錢善華
Chien, Shan-Hua
孫大川
Sun, Ta-Chuan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音樂學系
Department of Music
論文出版年: 2016
畢業學年度: 10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72
中文關鍵詞: pahirahirawsenaytemilatrilawmisahurmangayaw
英文關鍵詞: pahirahiraw, senay, temilatrilaw, misahur, mangayaw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498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34下載:2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是以卑南族下賓朗音樂中的「聖詠」與「俗唱」為研究對象,探討哪些歌謠是屬於「聖詠」的範圍、哪些則是「俗唱」的類型,以及流動於兩者之間的歌謠形式。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以及研究範圍與方法,並回顧過去對於卑南族音樂的相關研究。第二章是卑南族的歌謠分類,從族人的觀點來探討分類的概念,主要區分為「聖詠Pahirahiraw」與「俗唱Senay」,以及流動轉換於兩者之間的歌舞音樂〈temilratrilraw〉。第三章從神聖的祭典儀式,以屬於女性祭儀的小米除草儀式到除草完工禮,與屬於男性祭儀的少年猴祭到大獵祭為主要研究範圍,探討屬於「Pahirahiraw」系統的儀式歌謠如何運作於儀式之中,以及儀式歌謠與性別角色之關係。第四章探討生活中的Senay歌謠,因演唱時機而區分為「儀式性的senay歌謠」與「生活中的senay歌謠」。因地緣關係與歷史因素,卑南族與其他周邊族群有著不同程度交流的關係,所以由音樂的要素如音組織、調式、旋律結構以及歌謠中的聲詞構造,去分析探討何者為卑南族歌謠,何者為他族歌謠。第五章是從下賓朗部落族人透過身體與聲音的記憶,如何以歌謠的傳唱來傳承部落的歷史文化、祭典儀式,分別從女性與男性的角度來探討族人如何復振傳統文化與祭儀。最後為本研究之總結,並嘗試提出可能的後續研究方向。
    簡而言之,卑南下賓朗族人對於歌謠的概念區分為「聖詠Pahirahiraw」與「俗唱Senay」。「聖詠」主要運行於儀式之中,從演唱形式分析出最重要特質就是演唱角色主要分為三個:「提詞者」、「應詞者」及「和腔者」,三者在儀式中各有其功能與任務。而「俗唱」則沒有角色的明顯區分,因著無限制的彈性與包容性,流動於「神聖」與「世俗」之間,藉由歌舞音樂〈temilatrilaw〉與senay
    歌謠的運作,將人們從神聖的場域逐步轉換回到日常生活的軌道。

    This dissertation studies “Pahirahiraw” and “Senay” of the Puyuma music at Pinaski, investigating the domain of Pahirahiraw, the type of Senay, and their in-between forms.

    In Chapter 1, I present the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research scope, research method, and literature reviews on Puyuma songs and music. Chapter 2 presents the classification of Puyuma songs and music from the tribal people’s point of view: “Pahirahiraw”, “Senay”, and “temilatrilaw” flowing around between them.Chapter 3 presents the rituals of Puyumas and the role of genders. Rituals like misahur, and muhamud are held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rowing millets, in which ritual performers are women,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farming and food. And the rituals like mangayangayaw and mangayaw, where ritual performers are men, the person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home as well as declaring the territory.Chapter 4 discusses Senay songs causally chanted in daily life. Because Puyuma has complex geo-relations with surrounding tribes, historically causing diverse styles of their Senay. So, we attempt to identify the Puyuma songs from the elements of music, such as scale texture, mode, melodic structure, and non-lexical vocables in liturgical songs. Chapter 5 presents how the Puyumas at Pinaski,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and men, pass their heritage on to their next generations through singing (vivid memories of music) and dancing to revitalize their traditions and culture. Finally we conclude research result and present future works.

    In summary, we can classify the Puyuma songs into two kinds: Pahirahiraw and Senay. In Pahirahiraws, three types of singers are very distinctive: person to send message, person to respond, and followers, and each has their own role and unique mission. Singers in Senay, however, are less restricted and free to move around between Pahirahiraws and Senay. Through temilatrilaw and Senay, the Puyumas people are brought back to their ordinary life from the sacred space.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2 一、研究範圍 2 二、研究方法 8 第三節 音樂文獻探討 10 一、日治時期 10 二、國民政府時期 13 第二章 卑南族的歌謠分類 21 第一節 歌謠分類的概念 21 一、文獻中卑南族的歌謠分類 22 二、下賓朗的歌謠分類概念 25 第二節 聖詠:Pahirahiraw 28 一、女性祭儀與儀式歌謠 29 二、男性祭儀與儀式歌謠 30 第三節 俗唱:Senay 33 一、祭典儀式中的senay 33 二、生活中吟詠的senay 38 第四節 聖詠與俗唱之間:temilatrilaw與marsahur 40 一、temilatrilaw 二、marsahur 第三章 Pahirahiraw:神聖的樂舞 55 第一節 下賓朗(Pinaski)的祭儀 55 一、祭儀之文獻探討與族人觀點 55 二、下賓朗的歲時祭儀 62 第二節 misahur到muhamud 79 一、小米除草儀式(misahur) 80 二、除草完工禮(muhamud) 96 第三節 mangayangayaw到mangayaw 104 一、少年猴祭(mangayangayaw) 105 二、大獵祭(mangayaw) 125 第四節 儀式歌謠與性別角色 139 第四章 Senay:生活的詠嘆 147 第一節 下賓朗儀式與生活中的senay 147 一、祭典儀式中的senay 147 二、生活中吟詠的senay 162 第二節 Senay的音樂特性 175 一、音組織及調式 175 二、旋律構造 196 第三節 Senay的歌詞運用 203 一、senay中的聲詞 204 二、senay中的填詞 210 第五章 以歌寫史:聲音和身體的記憶 213 第一節 下賓朗(Pinaski)部落的變遷 213 一、口傳中的Pinaski部落 213 二、Pinaski部落的遷徙 217 三、Pinaski部落的家族 223 第二節 女性當家:misahur的維繫 225 一、下賓朗misahur的歷史 226 二、媽媽小姐合唱團 235 三、從部落到舞台 241 第三節 祭儀復振:Palakuwan的男人 242 一、Palakuwan的歷史與重建 243 二、祭儀的復振 247 第六章 結論 261 參考文獻 265

    參考文獻

    一、專書與論文期刊
    下賓朗社區發展協會
    2000 《遙想的國度:下賓朗部落影像紀錄》台東縣文化局。
    下村座次郎、孫大川、林清財、笠原政治
    2013 《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與文化》日本千葉縣浦安市:草風館株式會社。
    于蘇英
    2000 〈永遠的部落歌聲—台灣原住民音樂的田野錄音與出版〉《山海文化雙
    月刊》,23、24:13-19。
    巴代 (漢名 林二郎)
    2007 〈潛移到蛻變-卑南族大獵祭與少年猴祭〉《新活水》11:64-67。
    2009 《Daramaw: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巫覡文化》台北:耶魯。
    2011 《吟唱˙祭儀-當代卑南族大巴六九部落的祭儀歌謠》台北:耶魯。
    王櫻芬
    2008 《聽見殖民地:黑澤隆朝與戰時臺灣音樂調查(1943)》
    古野清人 著 葉婉奇 譯
    2000 《台灣原住民的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
    呂炳川
    1979 《呂炳川音樂論述集》台北:時報文化。
    1982 《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
    呂鈺秀
    2003 《台灣音樂史》。台北:五南。
    宋龍生
    1995 《南王村卑南族的宗教信仰》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1997 《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4--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 《台灣原住民史—卑南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瑛
    2001 《點滴話卑南》台北:鶴立。
    明立國
    1994 〈台灣原住民族歌舞的傳統與現代〉《山海文化雙月刊》3:70-73。
    吳榮順
    1999 《台灣原住民音樂之美》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2009 《許常惠教授民歌採集運動時期歷史錄音還原第二期計畫研究報告書》
    (未出版)宜蘭: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
    林志興
    1996 《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台灣
    大學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南王卑南族人的海祭〉《台東文獻復刊》2:55-78。
    1999 〈刺猴打獵過新年的卑南族〉《台灣月刊》195:72-77。
    1999 〈卑南族的曆法〉《原住民文化教育通訊》2:17-18。
    2000 〈南王卑南族歲時祭儀中的音樂〉《原音繫靈:原住民祭儀音樂論文選》。
    花蓮:原住民音樂文教基金會。
    2003 〈從軍事學校到文化堡壘-Takuban青少年會所的角色演變〉《人類與文
    化》35/36:64-88。
    2010 〈部落的「知識分子」和「音樂家」-以南王部落為例試探〉《卑南族音
    樂家陸森寶先生百歲冥誕紀念研討會》原民會:55-70。
    林志興、高玉枝
    2014 《從安平部落古謠到傳唱排灣—高明喜歌謠輯論》,自刊本。
    林志興、巴代 主編
    2014 《卑南學資料彙編》台北:山海文化雜誌。
    林信來
    1979 《台灣阿美族民謠研究》。台東:作者自刊。
    1985 《台灣卑南族及其民謠曲調研究》。台東:作者自刊。
    林映臻
    2006 《卑南音樂之變遷探討》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清財
    1986 〈台東民族音樂田野調查〉台北:中華民俗藝術年刊。
    1999 〈歌謠聚落-大庄人的歌謠分類概念〉《後山音樂祭學術研討會》台東:
    台東縣政府。163-182。
    2000 〈西拉雅人的歌謠手抄本〉《平埔族群與台灣社會研討會》台北:中研院。
    2-18。
    2011 〈樂舞聚落與樂舞族群:談原住民族的樂舞文化與部落發展〉《建國百
    年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圖書館。24-25。
    2012b 〈論台灣原住民的歌謠傳統〉發表於「海峽兩岸高等師範教育研討會」。
    貴州:黔南師範學院。
    2013a 〈用歌來書寫:台灣原住民的歌謠傳統〉《台灣原住民族的音樂與文化》
    日本千葉縣浦安市:草風館株式會社。
    林清財、孫大川
    2007 〈韻律與脫序之間:卑南下賓朗社祭儀歌曲的建構〉《台灣音樂研究》(五)
    台北:中華民國民族音樂學會。
    林頌恩
    2003 《回憶父親的歌之一—海洋hohaiyan》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2004 〈默默耕耘族群音樂的作曲人-陳實〉發表於「發現-史前館電子報」
    第27期。
    林豪勳、陳光榮
    1994 《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陀沅錄
    2009 《卑南族歌舞音樂研究-以建和部落與知本部落為研究對象》台北藝術
    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涂麗娟
    1998 《不散的檳榔花香-與下檳榔社區的卑南文化共舞》。台北:行政院文建
    會。
    姬野翠
    1988 〈”北里蠟管”中の台灣原住民關係音聲資料—東海岸平地蕃〉《環海‧
    日本海諸民族音声‧映像資料再生‧解析》北海道:北海道大學應用
    電氣研究所。
    孫大川
    1991 《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
    1995 《卑南巡禮:由獵祭出發序曲》台北: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2000 《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及政治》。台北:聯合文
    學。
    2005 〈用筆來歌唱—台灣當代原住民文學的生成背景〉《現況與展望》台灣文學研究學報no.1。
    2007 《Baliwakes跨時代傳唱的部落音符-卑南族音樂靈魂陸森寶》。宜蘭:
    傳藝中心。
    孫大川、林清財
    2005 《台灣原住民文學祭儀註釋、翻譯計畫─卑南族、阿美族期末報告書》(未
    出版)。
    孫俊彥
    2001 《阿美族馬蘭地區複音歌謠研究》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孫秀女
    1997 《1997年下賓朗婦女除工團活動》(未出版)。
    1999 〈卑南尋根--卑南族的Misahor〉《原住民文化與教育通訊》4:37-40。
    許常惠
    1986 《追尋民族音樂的根》台北:樂韻。
    1991 《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
    1992 《現階段台灣民謠研究》台北:樂韻。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連淑霞
    2008 《卑南族南王部落mugamut音樂研究》東吳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妙齡
    1995 〈傳統祭典系列之一:卑南族的猴祭與大獵祭〉《中央月刊》28(2):87。
    陳文德
    1989 〈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民族所集刊》。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2001 《台東縣史卑南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文化局。
    曾建次
    1998 《祖靈的腳步:卑南族石生支系口傳歷史》台北:晨星出版。
    2005 《卑南族卡地布部落文史:歲時祭儀篇》台東: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
    黑澤隆朝
    1973 《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東京都:雄山閣。
    董恕明
    2012 《Ina傳唱的音符-Pinaski部落變遷中的女性(1980-1995)》。台北:行政
    院原住民委員會。
    衛惠林
    1962 〈卑南族母系氏族與世系制度〉《國立台灣大學考古類學刊》19/20。台
    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劉斌雄、胡台麗
    1987 《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臺東縣卑南鄉下賓朗社區發展協會
    2000 《遙想的國度:下賓朗部落影像紀錄》台東:台東縣文化局。
    錢善華、洪國勝
    1995 《卑南族傳統童謠》高雄:高雄市台灣山地文化研究會。
    賴靈恩
    2006 〈從祭儀探討音樂與社會之關係—以卑南下賓朗部落除草完工禮為例〉
    發表於《台灣民族音樂學會研討會》。
    2009 《卑南族下賓朗部落音樂調查計畫—小米除草祭儀與非儀式性歌謠之調
    查》成果報告。宜蘭:台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未出版)
    2011 《卑南族與雅美族女性祭儀文化資產採錄計畫》成果報告書。文建會文
    化資產籌備處。(未出版)
    2015 〈卑南大獵祭儀式與歌謠之探討—以下賓朗部落為例〉發表於《兩岸大
    學與少數民族社區文化傳承學術研討會》。重慶:西南大學。
    駱維道
    1982 《Tribal Music of Taiwan: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Ami and Puyuma
    Styles》(台灣部落音樂:以阿美族和卑南族風格為例)Dissertation o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000 〈卑南族的多聲部歌唱技巧及社會組織〉《山海文化雙月刊》21、22:
    31-41。
    Cauquelin, Josaine
    2008 《Ritual Texts of the Last Traditional Practitioners of Nanwang Puyuma》。台
    北: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二、影音資料
    小泉文夫 製作
    1992 《高砂族の音樂》(KICC5510)《世界民族音樂大集成》1973年錄音。
    東京:國王唱片。
    王櫻芬、劉麟玉等製作校訂
    2008 《戰時臺灣的聲音:黑澤隆朝高砂族の音樂復刻—暨漢人音樂》。CD。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李道明、施宗仁
    1997 《天籟之音—台灣原住民音樂》2CD。台北:光華傳播。
    呂炳川
    1977 《台灣原住民高砂族の音樂》。唱片。日本:勝利公司。
    呂炳川、許常惠 編輯
    1982 《台灣山胞的音樂—阿美、卑南》。唱片。台北:第一唱片。
    吳榮順
    1992 《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4:卑南族之歌》。CD。台北:風潮有聲出版。
    余錦福 等製作
    1998 《祖韻新歌》3CD。台灣原住民原緣文化藝術團。
    林秀麗 監製
    2001 《紀曉君—野火春風》CD。台北:魔岩唱片。
    林豪勳、洪萬誠 統籌
    1999 《懷念年祭—一沙鷗的音樂創作世界》台東縣:高山舞集發行。
    許常惠
    1979 《卑南族與雅美族民歌》。1966-1978年採錄。唱片。台北:第一唱片。
    1994 《傳統民歌篇2:Pana panayan,卑南族與雅美族民歌》。CD。台北:水
    晶有聲出版社。
    飛魚雲豹音樂工團製作
    2000 《生命之歌(黑暗之心系列三)》CD。台北:魔岩唱片。
    2000 《祖先的叮嚀—知本傳承(黑暗之心系列五)》CD。台北:魔岩唱片。
    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製作
    2004 《年的跨越—鄒族、阿美族、卑南族年祭樂舞》。CD。台北:風潮。
    張培仁 監製
    1999 《紀曉君圣民歌—太陽、風、草原的聲音》CD。台北:魔岩唱片。
    陳建年
    2006 《東清村3號》CD。台北:角頭音樂。
    雲門舞集文教基金會
    1993 《雲門舞集系列5卑南之歌—懷念年祭》。CD。台北:滾石有聲 。

    望月文化製作
    2000 《本土音樂的傳唱與欣賞—原住民音樂I》。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
    備處。
    熊儒賢 監製
    2005 《胡德夫—匆匆》CD。台北:參拾柒度製作有限公司。
    鄭捷任 製作
    1999 《海洋ho hi yan ocean》CD。台北:角頭音樂。
    2001 《勇士與稻穗—陳建年&巴奈現場演唱會實況》CD。台北:角頭音樂。

    下載圖示
    QR CODE